一种回转窑碳硅棒的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8-17  75



1.本技术涉及回转窑更换用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回转窑碳硅棒的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加热的回转窑是采用碳硅棒作为电加热元件对物料进行加热的。回转窑的其中一个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放置槽,回转窑上还安装有封堵放置槽的封堵门,多个放置槽沿回转窑的长度方向分布,且放置槽的长度方向沿回转窑的宽度方向设置,每个放置槽中均放置有碳硅棒。
3.在回转窑运行的过程中,个别碳硅棒会老化导致碳硅棒的发热效果降低,此时需要操作人员通过工具将放置槽中的碳硅棒取出,由于放置槽内温度较高,常见的取出碳硅棒的方法为使用夹钳夹取碳硅棒的一端,然后向放置槽外拉动碳硅棒,从而将碳硅棒取出;碳硅棒取出后,操作人员可以检测取出的碳硅棒性能,若满足回转窑低温区的使用条件,可以将取出的碳硅棒装至回转窑的低温区继续使用。
4.由于碳硅棒的质地硬而脆,操作人员取出碳硅棒时用夹钳夹住碳硅棒的一端,导致碳硅棒的端部可能会因应力集中而断裂,取出的碳硅棒不能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小取出碳硅棒时碳硅棒发生断裂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回转窑碳硅棒的更换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回转窑碳硅棒的更换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回转窑碳硅棒的更换装置,所述回转窑的其中一个侧壁开设有多个放置槽,每个所述放置槽中均放置有碳硅棒,所述更换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上转动连接有一个驱动管,所述驱动管的轴向沿所述放置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驱动管中螺纹连接有一个套接管,所述套接管的外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套接管的轴向设置,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插接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套接管中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盛放槽,所述盛放槽与所述放置槽中的碳硅棒共轴线设置,所述安装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套接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盛放槽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压紧弹簧,多个所述压紧弹簧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固定板上的多个压紧弹簧上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石棉网板,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回转窑的一端凸出于所述驱动管,两个所述固定板凸出于驱动管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螺母固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换碳硅棒时,推动架体,使碳硅棒与盛放槽对齐,接着拧动固定板上的螺栓以及螺母,使两个固定板解除固定,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两个固定板,然后转动驱动管,驱动管与套接管配合,使套接管向放置槽中移动,套接管移
动的过程中逐渐将碳硅棒铲至盛放槽中;当碳硅棒位于盛放槽中时,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固定板,固定板移动带动压紧弹簧以及石棉网板移动,当石棉网板与碳硅棒接触时,继续转动固定板,固定板移动对压紧弹簧进行压缩,从而使石棉网板抵接在碳硅棒上,此时使用螺栓以及螺母对两个固定板进行固定,从而使两个石棉网板配合对碳硅棒进行固定,最后拧动驱动管,使套接管带动碳硅棒向盛放槽外移动,直至套接管恢复至初始位置,减小了拿取碳硅棒时碳硅棒因受力不均发生断裂的可能性。
8.可选的,所述架体上安装有驱动所述驱动管转动的驱动组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使驱动管转动,从而使操作人员可以更方便的转动驱动管。
10.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远离所述回转窑的侧壁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一个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共轴线设置,所述驱动管远离所述回转窑的一端凸出于所述顶板,所述驱动管上套接有一个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管共轴线设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管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驱动管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使主动齿轮转动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驱动管转动,方便操作人员控制驱动管转动。
12.可选的,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与所述驱动管共轴线设置,多个所述安装套筒沿所述驱动管的轴向分布,所述驱动管同时插接在多个安装套筒中,且安装套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槽,所述驱动管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环槽对应设置的凸块,每个所述凸块均滑动插接在对应的环槽中。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管转动时,驱动管带动凸块移动,从而使凸块在环槽中移动,环槽与凸块配合,使驱动管与顶板转动配合。
14.可选的,所述安装杆靠近所述回转窑的一端设有斜面,所述斜面靠近所述回转窑的一侧低于所述斜面远离所述回转窑的一侧,所述斜面与所述盛放槽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套接管向放置槽中移动时,碳硅棒可沿倾斜的斜面更好的滑动至盛放槽中,减小了碳硅棒与套接管的端壁发生卡滞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碳硅棒不能进入盛放槽中的情况。
16.可选的,所述架体包括位于所述顶板下方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远离所述回转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杆,每个所述支杆的上端均铰接在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上,所述底板上表面靠近所述回转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顶板滑动连接,所述架体远离所述回转窑的一侧放置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箱内底壁沿所述驱动管的轴向倾斜,所述回收箱内底壁靠近所述驱动管的一侧高于所述回收箱远离所述驱动管的一侧。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碳硅棒取出后,启动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顶板远离回收箱的一侧向上移动,使顶板靠近回收箱的一侧低于顶板远离回收箱的一侧,从而使套接管中的碳硅棒倾斜,碳硅棒因重力滑落至回收箱中进行回收,碳硅棒掉入回收箱后沿回收箱内底壁的倾斜方向滚动,使碳硅棒可以在回收箱中的某一位置进行存放,使操作人员可以更方便的回收碳硅棒。
18.可选的,所述回收箱远离所述驱动管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气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对掉入回收箱中的碳硅棒进行缓冲,减小了碳硅棒掉入回收箱后发生断裂的可能性。
20.可选的,所述回收箱内底壁也沿所述驱动管的径向倾斜,所述套接管位于所述回收箱内底壁高的一侧,所述回收箱的内底壁上铰接有多个限位板,多个所述限位板沿所述驱动管的径向排列,所述限位板的转动轴上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回收箱的内底壁上,相邻两个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硅碳棒直径的和。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个碳硅棒掉入回收箱后,该碳硅棒沿回收箱内底壁的倾斜方向移动,且碳硅棒滚动的同时依次推动限位板转动,并将限位板压倒,限位板转动的过程中对应的扭簧发生形变,当碳硅棒与限位板分离时,扭簧恢复形变并拉动限位板转动,从而使限位板恢复至初始位置,当碳硅棒滚动至两个限位板之间时,碳硅棒对限位板进行限位,使相邻的限位板不再转动,从而使相邻的两个限位板之间存放一个碳硅棒,减小了两个碳硅棒相互撞击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减小了碳硅棒发生碎裂的可能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驱动管、套接管、导向槽、安装杆、盛放槽、固定板、压紧弹簧以及石棉网板,使拿取碳硅棒时碳硅棒的受力更加均匀,减小碳硅棒发生断裂的可能性;2.通过设置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配合对驱动管进行驱动,使操作人员可以更方便的转动驱动管;3.通过设置回收箱、支杆以及液压缸,液压缸使顶板倾斜,从而套接管中的碳硅棒可以自动滑落至回收箱中进行收集,方便操作人员回收碳硅棒。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体现更换装置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体现更换装置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体现安装套筒与驱动管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2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体现顶板与驱动管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架体;11、顶板;111、导向块;112、配合槽;12、底板;13、支杆;14、液压缸;2、夹取组件;21、安装套筒;211、环槽;22、驱动管;221、凸块;23、套接管;231、导向槽;24、安装杆;241、盛放槽;25、固定件;251、固定板;252、压紧弹簧;253、石棉网板;3、驱动组件;31、驱动电机;32、主动齿轮;33、从动齿轮;4、回收箱;41、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回转窑碳硅棒的更换装置。参照图1,回转窑上开设有多个放置槽,放置槽的长度方向沿回转窑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放置槽沿回转窑的长度方向分布,回转窑上还安装有封堵放置槽的封堵门,每个放置槽中均放置有碳硅棒,碳硅棒的长度方向沿安装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更换装置放置在回转窑开设放置槽的一侧,且更换装置的长度方向沿放置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更换装置包括架体1,架体1的长度方向沿放置槽的长
度方向设置,架体1上设有夹取碳硅棒的夹取组件2。
30.参照图1与图2,架体1包括顶板11,夹取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在顶板11上的多个安装套筒21,多个安装套筒21沿顶板11的长度方向分布,多个安装套筒21共轴线设置,且安装套筒21的轴向沿放置槽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套筒21的轴线的高度位置与放置槽中碳硅棒的轴线的高度位置一致;本实施例中安装套筒21的数量为两个。
31.两个安装套筒21中共同插接有一个驱动管22,驱动管22与安装套筒21共轴线设置,驱动管22的长度大于硅碳棒的长度,驱动管22远离回转窑的一端凸出于架体1;安装套筒2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槽211,环槽211的周向沿安装套筒21的周向设置,驱动管22的外侧壁上与环槽211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凸块221,凸块221与环槽211对应设置,每个凸块221均滑动插接在对应的环槽211中。
32.参照图2与图3,安装套筒21中螺纹连接有一个套接管23,套接管23的长度大于碳硅棒的长度,套接管23与安装套筒21共轴线设置,套接管2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一个导向槽231,导向槽231的长度方向沿套接管23的长度方向设置;顶板11的上表面上垂直固定连接有一个导向块111,导向块111位于套接管23的轴向上,导向块111滑动插接在导向槽231中。
33.套接管23中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杆24,安装杆24的长度等于套接管23的长度,安装杆24的长度方向沿套接管23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杆24的截面呈半圆形,安装杆24的直径等于套接管23的内径,且安装杆24位于套接管23开设导向槽231的一侧,且安装杆24的弧形侧壁与套接管23的内侧壁贴合。安装杆24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盛放槽241,盛放槽241的直径等于硅碳棒的直径,盛放槽241的长度方向沿安装杆24的长度方向设置,盛放槽241的轴线与套接管23的轴线共线设置。
34.套接管23中还设有固定件25,固定件25包括两个固定板251,两个固定板251的长度方向沿套接管23的长度方向设置,盛放槽241位于两个固定板251之间,两个固定板251长边的其中一个侧壁铰接在安装杆24的上表面,两个固定板251宽度的和大于盛放槽241的直径;固定板251远离回转窑的一侧凸出于套接管23,两个固定板251凸出于套接管23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螺母进行固定。
35.两个固定板251相互靠近的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压紧弹簧252,多个压紧弹簧252沿固定板25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固定板251上的多个压紧弹簧252上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柔性的石棉网板253,石棉网板253的长度方向沿固定板251的长度方向设置;盛放槽241的槽壁上也铺设有一层柔性的石棉网板253,石棉网板253与盛放槽241的槽壁固定连接,石棉网板253具有隔热作用。
36.当操作人员需要拿取放置槽中的碳硅棒时,首先打开封堵门,接着移动架体1,使架体1移动至对应的放置槽处,并使碳硅棒与盛放槽241对齐,然后转动驱动管22,驱动管22转动的同时带动凸块221沿环槽211滑动,凸块221与环槽211配合对驱动管22进行限位,减小驱动管22沿架体1长度方向移动的可能性;驱动管22转动带动套接管23移动,在此过程中,导向块111与导向槽231配合对套接管23的移动进行导向,使套接管23向放置槽中移动。
37.随着套接管23的移动,碳硅棒逐渐插入盛放槽241中,为了使碳硅棒可以更好的进入盛放槽241中,安装杆24靠近回转窑的一侧设有斜面,斜面靠近回转窑的一侧低于斜面远离回转窑的一侧,且斜面与盛放槽241连接;使碳硅棒可以沿斜面更好的插入盛放槽241中,从而减小碳硅棒卡滞在安装杆24外的可能性。
38.当碳硅棒完全位于盛放槽241中后,固定板251凸出于套接管23的一端仍位于驱动管22外,操作人员翻转固定板251,固定板251带动压紧弹簧252以及石棉网板253向靠近碳硅棒的方向移动;当固定板251上的石棉网板253与碳硅棒接触时,继续转动固定板251,使压紧弹簧252进行压缩,从而使固定板251上的石棉网板253抵紧在碳硅棒上。
39.继续转动两个固定板251,直至两个固定板251相互靠近的一侧重叠,此时操作人员通过螺栓以及螺母对两个固定板251进行固定,从而对碳硅棒进行固定;因压紧弹簧252沿碳硅棒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使碳硅棒受力均匀,减小碳硅棒因应力集中发生断裂的可能性,且石棉网板253为柔性材质,起到隔热作用的同时对碳硅棒进行保护,进一步减小碳硅棒发生断裂的可能性。当碳硅棒固定完成后,操作人员再次转动驱动管22,使套接管23逐渐向放置槽外移动,直至套接管23完全位于回转窑外,从而达到取出碳硅棒的目的。
40.参照图2与图4,为了使套接管23可以自动移动,架体1上设有使驱动管22转动的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固定连接在顶板11远离回转窑的侧壁上,驱动电机31的轴向沿驱动管22的轴向设置,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一个主动齿轮32,主动齿轮32与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共轴线设置;驱动管22凸出于架体1的一端套接有一个从动齿轮33,从动齿轮33与驱动管22共轴线设置,且从动齿轮33与主动齿轮32啮合。
41.当需要拿取硅碳棒时,启动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带动主动齿轮32转动,主动齿轮32转动带动从动齿轮33转动,从动齿轮33转动的同时带动驱动管22进行转动,从而使套接管23向放置槽中移动,当硅碳棒完全位于套接管23中时,关闭驱动电机31;当将硅碳棒固定完成后,启动驱动电机31,使套接管23转动,从而使套接管23向放置槽外移动,直至套接管23完全位于放置槽外,关闭驱动电机31。
42.参照图1与图2,架体1远离回转窑的一侧设有回收箱4,回收箱4的上部以及靠近驱动电机31的一侧呈开口状,回收箱4内底壁靠近驱动电机31的一侧高于回收箱4远离驱动电机31的一侧;回收箱4内底壁高的一侧与驱动管22的侧壁接触,且回收箱4的其中一个侧壁与驱动管22的侧壁贴合,回收箱4内底壁远离驱动管22的一侧低于回收箱4内底壁靠近固定管的一侧。
43.回收箱4远离架体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气囊,气囊的外壁与回收箱4的内壁上均铺设有隔热布。回收箱4的内底壁上铰接有多个限位板41,限位板41的长度方向沿架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限位板41沿架体1的宽度方向均匀排列,相邻两个限位板41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硅碳棒直径的和,回收箱4内侧壁与相邻的限位板41之间的距离也小于两个碳硅棒直径的和;限位板41的转动杆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限位板41固定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回收箱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限位板41垂直于回收箱4的内底壁。
44.架体1还包括底板12以及安装在底板12下表面上的多个滚轮,底板12与顶板11之间设有多个支杆13,支杆13均位于底板12远离回转窑的一侧,支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2上,支杆13的上端铰接在顶板11的下表面上。底板12与顶板11之间还设有一个液压缸14,液压缸14垂直于底板12,且液压缸14位于底板12靠近回转窑的一侧,顶板1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与液压缸14对应设置的配合槽112,配合槽112的长度方向沿顶板11的长度方向设置,液压缸14的活塞杆插接在配合槽112中。
45.当套接管23带动硅碳棒恢复至初始位置时,操作人员将固定两个固定板251的螺栓以及螺母拆除,压紧弹簧252恢复形变并推动对应的固定板251向远离硅碳棒的方向转
动,直至压紧弹簧252不再恢复形变,此时压紧弹簧252上的石棉网板253仍与碳硅棒接触;然后启动液压缸14,液压缸14的活塞杆伸出并推动顶板11靠近回转窑的一侧向上转动,顶板11转动带动套接管23转动,使套接管23以及驱动管22逐渐倾斜。
46.当驱动管22的外侧壁与回收箱4的内底壁贴合时,套接管23中的碳硅棒因重力滑落至回收箱4中,同时碳硅棒沿回收箱4倾斜的底面向远离驱动管22的方向滚动;碳硅棒滚动的同时依次推动多个限位板41转动,限位板41转动使限位板41上的扭簧发生形变,当碳硅棒滑动至与气囊接触时,气囊对碳硅棒进行保护,减小碳硅棒因冲击发生断裂的可能性。
47.当碳硅棒与限位板41脱离接触后,限位板41上的扭簧恢复形变并带动限位板41转动,直至限位板41恢复至初始位置。当碳硅棒滚动至与回收箱4远离驱动管22的内侧壁接触时,碳硅棒与相邻的限位板41脱离接触,与碳硅棒相邻的限位板41上的扭簧恢复形变,从而带动限位板41转动,直至扭簧完全恢复形变,限位板41垂直回收箱4的内底壁。
48.第二个碳硅棒落至回收箱4中,落至回收箱4中的碳硅棒向靠近第一个碳硅棒的方向滚动,碳硅棒滚动的同时也依次推动限位板41进行转动,直至碳硅棒转动至与第一个碳硅棒相邻的限位板41接触,碳硅棒因惯性推动该限位板41转动,限位板41转动的同时扭簧发生形变;当限位板41转动至与第一个碳硅棒接触时,限位板41停止转动,扭簧恢复形变并使限位板41恢复至初始位置,从而减小两个碳硅棒相互碰撞发生破碎的可能性。
4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回转窑碳硅棒的更换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操作人员需要拿取碳硅棒时,推动架体1移动至预定位置,并移动回收箱4,使驱动管22的管壁与回收箱4高的一侧的侧壁贴合,接着取下固定两个固定板251的螺栓以及螺母,启动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使驱动管22转动,带动套接管23向放置槽中移动,同时碳硅棒移动至盛放槽241中,关闭驱动电机31,此时操作人员翻转固定板251,使压紧弹簧252上的石棉网板253抵接在碳硅棒上,并用螺栓以及螺母对两个固定板251进行固定。
50.启动驱动电机31,驱动管22转动使套接管23以及碳硅棒向驱动管22中移动,直至套接管23移动至初始位置,将固定两个固定板251的螺栓以及螺母取下,然后启动液压缸14,顶板11靠近回转窑的一侧向上转动,使套接管23中的碳硅棒滑落至回收箱4中进行存放。
5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回转窑碳硅棒的更换装置,所述回转窑的其中一个侧壁开设有多个放置槽,每个所述放置槽中均放置有碳硅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装置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包括顶板(11),所述顶板(11)上转动连接有一个驱动管(22),所述驱动管(22)的轴向沿所述放置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驱动管(22)中螺纹连接有一个套接管(23),所述套接管(23)的外壁上开设有导向槽(231),所述导向槽(231)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套接管(23)的轴向设置,所述顶板(11)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导向块(111),所述导向块(111)插接在所述导向槽(231)中,所述套接管(23)中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杆(24),所述安装杆(24)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盛放槽(241),所述盛放槽(241)与所述放置槽中的碳硅棒共轴线设置,所述安装杆(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251),所述固定板(251)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套接管(2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盛放槽(241)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251)之间,两个所述固定板(251)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压紧弹簧(252),多个所述压紧弹簧(252)沿所述固定板(25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固定板(251)上的多个压紧弹簧(252)上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石棉网板(253),所述固定板(251)远离所述回转窑的一端凸出于所述驱动管(22),两个所述固定板(251)凸出于驱动管(22)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螺母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碳硅棒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上安装有驱动所述驱动管(22)转动的驱动组件(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转窑碳硅棒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11)远离所述回转窑的侧壁上的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一个主动齿轮(32),所述主动齿轮(32)与所述驱动电机(31)共轴线设置,所述驱动管(22)远离所述回转窑的一端凸出于所述顶板(11),所述驱动管(22)上套接有一个从动齿轮(33),所述从动齿轮(33)与所述驱动管(22)共轴线设置,所述从动齿轮(33)与所述驱动管(22)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33)与所述主动齿轮(32)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碳硅棒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套筒(21),所述安装套筒(21)与所述驱动管(22)共轴线设置,多个所述安装套筒(21)沿所述驱动管(22)的轴向分布,所述驱动管(22)同时插接在多个安装套筒(21)中,且安装套筒(2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槽(211),所述驱动管(22)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环槽(211)对应设置的凸块(221),每个所述凸块(221)均滑动插接在对应的环槽(211)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碳硅棒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24)靠近所述回转窑的一端设有斜面,所述斜面靠近所述回转窑的一侧低于所述斜面远离所述回转窑的一侧,所述斜面与所述盛放槽(241)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碳硅棒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包括位于所述顶板(11)下方的底板(12),所述底板(12)上远离所述回转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杆(13),每个所述支杆(13)的上端均铰接在所述顶板(11)的下表面上,所述底板(12)上表面靠近所述回转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液压缸(14),所述液压缸(14)的活塞杆与所述顶板(11)滑动连接,所述架体(1)远离所述回转窑的一侧放置有回收箱(4),所述回收箱(4)内底壁沿所述驱动管(22)的轴向倾斜,所述回收箱(4)内底壁靠近所述驱动管(22)的一侧高于所述回收箱(4)远离所述驱动管(22)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回转窑碳硅棒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4)
远离所述驱动管(22)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气囊。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回转窑碳硅棒的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4)内底壁也沿所述驱动管(22)的径向倾斜,所述套接管(23)位于所述回收箱(4)内底壁高的一侧,所述回收箱(4)的内底壁上铰接有多个限位板(41),多个所述限位板(41)沿所述驱动管(22)的径向排列,所述限位板(41)的转动轴上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41)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回收箱(4)的内底壁上,相邻两个限位板(41)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硅碳棒直径的和。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回转窑碳硅棒的更换装置,回转窑的其中一个侧壁开设有多个放置槽,每个放置槽中均放置有碳硅棒,更换装置包括架体,架体包括顶板,顶板上转动连接有一个驱动管,驱动管中螺纹连接有一个套接管,套接管上开设有导向槽,顶板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导向块,导向块插接在导向槽中,套接管中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杆,安装杆上开设有盛放槽,安装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盛放槽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两个固定板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压紧弹簧,固定板上的多个压紧弹簧上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石棉网板,固定板的一端凸出于驱动管,两个固定板凸出于驱动管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螺母固定。本申请具有减少取出碳硅棒时碳硅棒发生断裂的效果。发生断裂的效果。发生断裂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 李洪波 朱振杰 李永军 李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盾石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2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94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