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气泡产生的模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4-08-17  77



1.本发明涉及模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气泡产生的模切方法。


背景技术:

2.现要求模切件产品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往常复合膜在成型之前需要防止光学胶和离型膜在湿度问题导致被腐蚀,所以通过保持车间干燥来进行防护,但容易造成原料携带静电,静电容易导致原料表面附着粉尘或在成型时产生气泡,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一种防止气泡产生的模切方法,能防止模切复合膜成型前产生气泡。
4.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防止气泡产生的模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00:将承载料带、复合离型膜和光学胶通过拉伸辊进行牵拉;
7.s10:让复合离型膜穿过并浸染带有抗静电溶液的抗静电池;
8.s20:让承载料带穿过等离子风箱,通过等离子风箱去除承载料带的表面的静电力;
9.s30:让承载料带、光学胶和复合离型膜分别按下中上层的层次分布穿过压覆辊形成复合膜;
10.s40:最后将复合膜经过模切机裁冲成预设形状的模切产品。
11.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在s10中的抗静电池中的抗静电液内分别对称设置有两根导向辊,同时分别在抗静电池的入口端和出口端上方对称设置有另外两根导向辊,并且上方的导向辊和下方的导向辊交错设置,从而让复合离型膜进入或离开抗静电池时能够保持竖直方向移动。以此避免抗静电液过量附着在离心膜表面。
12.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刮板,刮板的侧端与伸缩气缸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刮板的另一侧端平行并靠近设置在抗静电池出口端上方的导向辊的内侧端。通过刮涂的方式更好将抗静电液涂抹均匀。
13.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在步骤s30之后还包括步骤s31检测,当形成复合膜从压覆辊的出端端出来后让复合膜先经过光学检测装置检测是否带有气泡。
14.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在步骤s31之后还包括步骤s32标记:通过标记装置将复合膜上标记出大于或等于气泡的宽度最大径的宽度。
15.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当经过标记的复合膜经过模切机时跳过该标记处进行裁冲。以此避免不良区域模切进成品区域中导致该成品整个成为不良品。
16.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抗静电溶液包括60%-70%的蒸馏水、硅烷偶联剂0.2%-0.5%、乙二醇0.2%-0.5%、乙二胺四乙酸1%-2%、水性聚氨酯1%-2%、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0.1%-0.3%以及粉体分散液15%-30%。
17.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复合离型膜包括依次相连的聚酯光膜层、聚氨酯胶粘剂层以及聚乙烯层。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9.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气泡产生的模切方法,从复合膜的覆合成型至模切的过程中,通过加强抗静电力和消除静电,避免覆合过程中由于静电力吸引导致灰尘附着和褶皱导致覆合时出现气泡,同时在模切时在高透光性的帮助下快速标记气泡区域,避免该区域混入至成品区域中,造成更大区域的成品变成不良品。
20.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21.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发明流程整体示意图。
23.图中:1、承载料带;2、复合离型膜;3、光学胶;4、拉伸辊;5、导向辊;6、抗静电池;7、抗静电液;8、等离子风箱;9、模切机;10、刮板;11、伸缩气缸组;12、光学检测装置;13、标记装置;14、压覆辊。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2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气泡产生的模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7.s00:将承载料带、复合离型膜和光学胶通过拉伸辊进行牵拉,通过让原材料在成型前保持趋向于拉扯的状态,防止覆合时带有弯曲皱褶的区域造成气泡。
28.s10:让复合离型膜穿过并浸染带有抗静电溶液的抗静电池,以此避免复合离型膜产生静电,而附着粉尘颗粒和产生褶皱导致覆合后出现气泡。
29.s20:让承载料带穿过等离子风箱,通过等离子风箱去除承载料带的表面的静电力,通过等离子风箱内的离子风机,产生大量的带有正负电荷的气流,中和掉物体上所带的电荷。
30.s30:让承载料带、光学胶和复合离型膜分别按下中上层的层次分布穿过压覆辊形成复合膜。
31.s40:最后将复合膜经过模切机裁冲成预设形状的模切产品,本技术的产品通过承载料带、光学胶和复合离型膜覆合而成,具有较高的透光性,同时良品率高,不含气泡,具有
高洁净度和高平整度。
32.优选的,在s10中的抗静电池中的抗静电液内分别对称设置有两根导向辊,同时分别在抗静电池的入口端和出口端上方对称设置有另外两根导向辊,并且上方的导向辊和下方的导向辊交错设置,从而让复合离型膜进入或离开抗静电池时能够保持竖直方向移动。以此能让附着在复合离型膜表面的抗静电液快速向下流动,离开后更加均匀。
33.进一步的,还包括刮板,刮板的侧端与伸缩气缸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刮板的另一侧端平行并靠近设置在抗静电池出口端上方的导向辊的内侧端。通过刮板进一步对抗静电液进行刮涂,保持表面抗静电液的均匀性。
34.其中,在步骤s30之后还包括步骤s31检测,当形成复合膜从压覆辊的出端端出来后让复合膜先经过光学检测装置检测是否带有气泡。通过光学检测仪能拍下复合膜的透光性,从而显示出不同的灰度,快速找出带有气泡的部位。
35.进一步,在步骤s31之后还包括步骤s32标记:通过标记装置将复合膜上标记出大于或等于气泡的宽度最大径的宽度。当经过标记的复合膜经过模切机时跳过该标记处进行裁冲。以此尽量减小带有气泡的复合膜所占有的位置,避免模切后对该份模切品的影响。
36.优选的,抗静电溶液包括60%-70%的蒸馏水、硅烷偶联剂0.2%-0.5%、乙二醇0.2%-0.5%、乙二胺四乙酸1%-2%、水性聚氨酯1%-2%、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0.1%-0.3%以及粉体分散液15%-30%。本技术使用的抗静电溶液具有原料成本低、耐老化性能优异,涂层透明度高;采用该抗静电液涂抹的离型薄膜不仅具有优越的抗静电稳定性,且附着力强、稳定性高,其电阻率可达到108-109ω
·
m。
37.优选的,复合离型膜包括依次相连的聚酯光膜层、聚氨酯胶粘剂层以及聚乙烯层。本技术中采用的复合离型膜的收缩率小,可以达到0.1~0.15%,避免卷曲和褶皱的产生。
3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气泡产生的模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0:将承载料带、复合离型膜和光学胶通过拉伸辊进行牵拉;s10:让复合离型膜穿过并浸染带有抗静电溶液的抗静电池;s20:让承载料带穿过等离子风箱,通过等离子风箱去除承载料带的表面的静电力;s30:让承载料带、光学胶和复合离型膜分别按下中上层的层次分布穿过压覆辊形成复合膜;s40:最后将所述复合膜经过模切机裁冲成预设形状的模切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止气泡产生的模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0中的抗静电池中的抗静电液内分别对称设置有两根导向辊,同时分别在所述抗静电池的入口端和出口端上方对称设置有另外两根导向辊,并且上方的导向辊和下方的导向辊交错设置,从而让复合离型膜进入或离开所述抗静电池时能够保持竖直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止气泡产生的模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板,所述刮板的侧端与伸缩气缸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刮板的另一侧端平行并靠近设置在抗静电池出口端上方的导向辊的内侧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止气泡产生的模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之后还包括步骤s31检测,当形成复合膜从压覆辊的出端端出来后让复合膜先经过光学检测装置检测是否带有气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防止气泡产生的模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1之后还包括步骤s32标记:通过标记装置将复合膜上标记出大于或等于气泡的宽度最大径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防止气泡产生的模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经过标记的复合膜经过模切机时跳过该标记处进行裁冲。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止气泡产生的模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溶液包括60%-70%的蒸馏水、硅烷偶联剂0.2%-0.5%、乙二醇0.2%-0.5%、乙二胺四乙酸1%-2%、水性聚氨酯1%-2%、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0.1%-0.3%以及粉体分散液15%-3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止气泡产生的模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离型膜包括依次相连的聚酯光膜层、聚氨酯胶粘剂层以及聚乙烯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气泡产生的模切方法,从复合膜的覆合成型至模切的过程中,通过加强抗静电力和消除静电,避免覆合过程中由于静电力吸引导致灰尘附着和褶皱导致覆合时出现气泡,同时在模切时在高透光性的帮助下快速标记气泡区域,避免该区域混入至成品区域中,造成更大区域的成品变成不良品。更大区域的成品变成不良品。更大区域的成品变成不良品。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 叶蓉华 陈明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清市诚烨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30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94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