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打气功能的自行车鞍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8-16  73



1.本发明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打气功能的自行车鞍座。


背景技术:

2.自行车鞍座骑行舒适的决定性部件,一般说就是安装在自行车座管上,用来提供坐姿支撑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3.专利申请公布号cn 21326272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打气功能的自行车鞍座,其包括鞍座、伸缩鞍管及充气软管,伸缩鞍管包括一级固定管、二级伸缩管及三级伸缩管,二级伸缩管套装于一级固定管内,三级伸缩管套装于二级伸缩管内,鞍座套装于三级伸缩管内顶部,二级伸缩管的底部安装有活塞,活塞的外径与一级固定管内径相配合,一级固定管中部设有进气口,下部设有排气口,进气口处安装有单向进气阀,排气口处安装有单向排气阀,充气软管一端安装在排气口处,另一端安装有气门夹,一级固定管、二级伸缩管及三级伸缩管顶部分别铰装有锁紧抱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鞍座高度调整范围大且能解决车胎不足问题。
4.综合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时,需要人员取出鞍座进行打气操作,这样人员在对自行车轮胎充气时需要不断的进行上下压动,才能进行持续打气,人员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同时无法快速对轮胎进行充气,使用起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打气功能的自行车鞍座,本发明采用联动组件,在打气时无需人员现场打气,可以直接进行充气操作,操作起来更加便捷,缩短打气时间,更加省时省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打气功能的自行车鞍座,包括坐垫,所述坐垫的底端连接有下压环,且下压环的下方位置处安装有联动组件;
7.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设置在下压环下方位置处安装的复位弹簧,在复位弹簧的内部设置有下压支杆,所述下压支杆的底端焊接连接有活塞盘,所述活塞盘的外部套设有增压筒,且增压筒的外壁连通有注入管,在注入管的顶端位置处安装有注入单向阀,且注入单向阀的出气端连通有第一电动控制阀门,所述第一电动控制阀门的竖直向上位置处连通有输入管,且在输入管的外部套设有增压气罐,所述活塞盘的顶端嵌入贯穿有进气单向阀门。
8.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与下压环之间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由铜材质制成,所述活塞盘的下方连接有采用ab胶粘接固定的密封胶垫,所述密封胶垫的横切面形状设置为圆环形,所述输入管与增压气罐之间相连通,所述输入管竖切面形状设置为l形。
9.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气罐的一侧安装有锂电池,在锂电池一侧采用螺钉固定有无线控制器,所述无线控制器的输入端连通有无线控制按钮。
10.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气罐顶端嵌入安装有安全组件,所述安全组件包括设置在增压气罐顶端嵌入安装的注入单向阀,且注入单向阀的顶端连接有密封贴合垫盘,在密封贴
合垫盘的上表面位置处粘接有下嵌盖板,所述下嵌盖板内壁连接有拉动支杆,拉动支杆的外壁且位于增压气罐内壁顶端位置处安装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底端焊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外壁两侧均安装有联动套环支架,每个所述联动套环支架的内部均设置有导向支轴,所述导向支轴的外壁且位于联动套环支架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注入管的外壁一侧安装有排气管,且在排气管一侧连接有相连通的第二电动控制阀门,所述嵌入环与密封贴合垫盘之间采用热熔胶粘接固定,且嵌入环横切面形状设置为圆环形,所述联动套环支架在导向支轴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所述挤压弹簧与压缩弹簧对的螺旋间距相同。
11.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气罐的另一侧连通有电动控制阀管,在电动控制阀管的外部套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壁嵌入连接有导向轴盘,在导向轴盘的上方安装有收卷轴盘,所述收卷轴盘与导向轴盘之间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导向滚轴,所述电动控制阀管的一端连通有连接软管,且在连接软管一端设置有相连通的充气嘴,所述连接软管外壁上方且靠近充气嘴位置处设置有两个限位弹片,两个所述限位弹片相反一侧均焊接有弧形挤压弹片,所述弧形挤压弹片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弹片,所述收卷轴盘的一端安装有同轴传动连接的收卷电机,所述限位弹片的上表面倒角处理。
12.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3.1、本发明采用联动组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压环带动复位弹簧向下压缩,下压支杆带动活塞盘向下压缩增压筒内部的空气,再由注入单向阀注入到第一电动控制阀门进入到输入管内,增压到增压气罐内部,随着自行车不断的在路面进行行驶人员可以使臀部向上抬起,在复位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活塞盘带动密封胶垫向上移动,增压筒内部形成负压状态,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人员通过抬臀以及下臀操作实现快速增压,在骑行过程中就可以对增压气罐内部完成增压储存的作用,这样在打气时无需人员现场打气,可以直接进行充气操作,操作起来更加便捷,缩短打气时间,更加省时省力;
14.2、本发明采用安全组件使超限增压的空气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使密封贴合垫盘向上移动,密封贴合垫盘带动下嵌盖板向上移动,拉动支杆带动支撑块向上移动,支撑块带动压缩弹簧在增压气罐内壁顶端位置处进行压缩操作,联动套环支架沿着导向支轴的外壁向上挤压,挤压弹簧实现在导向支轴外壁上进行压缩操作,且嵌入环与增压气罐进行分离产生间隙,过度增压的空气可以自动排出,关闭第一电动控制阀门从而打开第二电动控制阀门,这样在过度增压后可以对增压气罐内部的空气进行外排,达到指定限位压力值没并且多点位限位,排气时稳定性更高,这样使用的安全性更好;
15.3、本发明采用将连接软管一端位置处放置在限位弹片的上方,向下压动限位弹片,且在限位弹片的倒角面位置处,两个限位弹片沿着相反方向进行移动,弧形弹片进行挤压发生形变,同时两个限位弹片进行张开,连接软管卡在限位弹片下方位置处,收卷轴盘带动连接软管在收卷轴盘上进行收卷,这样对使用完毕的连接软管进行快速卡接收卷操作,收卷的效率更高,避免连接软管放置在外部刮破损坏,这样不仅起到了节约连接软管使用的空间,而且有效保护了连接软管,不易造成连接软管损坏;
16.综上,通过上述多个作用的相互影响,在打气时无需人员现场打气,可以直接进行充气操作,操作起来更加便捷,缩短打气时间,在过度增压后可以对增压气罐内部的空气进行外排,达到指定限位压力值没并且多点位限位,排气时稳定性更高,不仅起到了节约连接软管使用的空间,而且有效保护了连接软管,综上可以提高打气效率,并且无需人员手动打
气利用自身重力进行往复打气操作,这样打气效率更高,并且使用的安全性更好,设备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8.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9.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增压筒的竖切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的收集箱竖切面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的连接软管与充气嘴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坐垫;2、下压环;3、复位弹簧;4、下压支杆;5、活塞盘;6、增压筒;7、注入管;8、注入单向阀;9、第一电动控制阀门;10、输入管;11、增压气罐;12、密封胶垫;13、进气单向阀门;14、无线控制器;15、无线控制按钮;16、排气管;17、第二电动控制阀门;18、嵌入环;19、密封贴合垫盘;20、下嵌盖板;21、拉动支杆;22、压缩弹簧;23、支撑块;24、联动套环支架;25、导向支轴;26、挤压弹簧;27、电动控制阀管;28、收集箱;29、导向轴盘;30、连接软管;31、收卷轴盘;32、充气嘴;33、限位弹片;34、弧形挤压弹片;35、弧形弹片;36、收卷电机;37、锂电池;38、导向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参照说明书附图1-6所示的一种具有打气功能的自行车鞍座,包括坐垫1,坐垫1的底端连接有下压环2,且下压环2的下方位置处安装有联动组件;
28.联动组件包括设置在下压环2下方位置处安装的复位弹簧3,在复位弹簧3的内部设置有下压支杆4,下压支杆4的底端焊接连接有活塞盘5,活塞盘5的外部套设有增压筒6,且增压筒6的外壁连通有注入管7,在注入管7的顶端位置处安装有注入单向阀8,且注入单向阀8的出气端连通有第一电动控制阀门9,第一电动控制阀门9的竖直向上位置处连通有输入管10,且在输入管10的外部套设有增压气罐11,活塞盘5的顶端嵌入贯穿有进气单向阀门13。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附图1-2所示,复位弹簧3与下压环2之间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3由铜材质制成,以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压环2带动复位弹簧3向下压缩,铜材质不易损坏,更加耐用。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活塞盘5的下方连接有采用ab胶粘接固定的密封胶垫12,密封胶垫12的横切面形状设置为圆环形,以便活塞盘5在移动时带动密封胶垫12进行移动,这样密封胶垫12起到圆环形边缘密封的作用。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输入管10与增压气罐11之间相连通,输入管10竖切面形状设置为l形,以便由注入单向阀8注入到第一电动控制阀门9进入到输入管10内,通过输入管10增压到增压气罐11内部,实现空气的单向注入操作。
3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增压气罐11的一侧安装有锂电池37,在锂电池37一侧采用螺钉固定有无线控制器14,无线控制器14的输入端连通有无线控制按钮15,以便锂电池37可以对整个设备进行供电操作,通过无线控制按钮15按动打开关,这样无线控制器14关闭第二电动控制阀门17打开第一电动控制阀门9。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附图5所示,增压气罐11顶端嵌入安装有安全组件,安全组件包括设置在增压气罐11顶端嵌入安装的注入单向阀8,且注入单向阀8的顶端连接有密封贴合垫盘19,在密封贴合垫盘19的上表面位置处粘接有下嵌盖板20,下嵌盖板20内壁连接有拉动支杆21,拉动支杆21的外壁且位于增压气罐11内壁顶端位置处安装有压缩弹簧22,且压缩弹簧22的底端焊接有支撑块23,支撑块23外壁两侧均安装有联动套环支架24,每个联动套环支架24的内部均设置有导向支轴25,导向支轴25的外壁且位于联动套环支架24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挤压弹簧26,注入管7的外壁一侧安装有排气管16,且在排气管16一侧连接有相连通的第二电动控制阀门17;
34.嵌入环18与密封贴合垫盘19之间采用热熔胶粘接固定,且嵌入环18横切面形状设置为圆环形,联动套环支架24在导向支轴25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挤压弹簧26与压缩弹簧22对的螺旋间距相同;
35.当增压到增压气罐11内部的空气达到指定增压强度后,超限增压的空气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使密封贴合垫盘19向上带动下嵌盖板20向上移动,即可实现嵌入环18与增压气罐11的快速分离操作,同时拉动支杆21带动支撑块23向上移动,支撑块23带动压缩弹簧22在增压气罐11内壁顶端位置处进行压缩操作,联动套环支架24沿着导向支轴25的外壁向上挤压着挤压弹簧26,且嵌入环18与增压气罐11进行分离产生间隙,过度增压的空气可以自动排出,可以关闭第一电动控制阀门9从而打开第二电动控制阀门17,这样增压筒6内部的增压的空气直接与排气管16进行连通,在第二电动控制阀门17的作用下进行外排。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附图4-6所示,增压气罐11的另一侧连通有电动控制阀管27,在电动控制阀管27的外部套设有收集箱28,收集箱28内壁嵌入连接有导向轴盘29,在导向轴盘29的上方安装有收卷轴盘31,收卷轴盘31与导向轴盘29之间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导向滚轴38,电动控制阀管27的一端连通有连接软管30,且在连接软管30一端设置有相连通的充气嘴32,连接软管30外壁上方且靠近充气嘴32位置处设置有两个限位弹片33,两个限位弹片33相反一侧均焊接有弧形挤压弹片34,弧形挤压弹片34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弹片35,收卷轴盘31的一端安装有同轴传动连接的收卷电机36,限位弹片33的上表面倒角处理;
37.以便,使用完毕后将连接软管30一端位置处放置在限位弹片33的上方,向下压动
限位弹片33,两个限位弹片33沿着相反方向进行移动,弧形弹片35进行挤压发生形变,连接软管30卡在限位弹片33下方位置处,启动收卷电机36带动收卷轴盘31进行旋转,收卷轴盘31带动连接软管30在收卷轴盘31上进行收卷,连接软管30沿着导向轴盘29的外部进行移动,连接软管30在收卷轴盘31的外部上实现收卷操作。
38.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如下:
39.骑行增压时,当增压筒6螺旋安装在自行车支架上,这样人员在骑行过程中臀部坐在坐垫1上,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压环2带动复位弹簧3向下压缩,并且下压支杆4带动活塞盘5向下压缩增压筒6内部的空气,通过无线控制按钮15按动打开关,这样无线控制器14关闭第二电动控制阀门17打开第一电动控制阀门9,这样空气顺着注入管7进入到注入单向阀8内,再由注入单向阀8注入到第一电动控制阀门9进入到输入管10内,通过输入管10增压到增压气罐11内部,随着自行车不断的在路面进行行驶人员可以使臀部向上抬起,这样在复位弹簧3的回弹力作用下活塞盘5带动密封胶垫12向上移动,增压筒6内部形成负压状态,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单向阀门13进入到增压筒6内部增压,这样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人员通过抬臀以及下臀操作,即可达到活塞盘5的上下高频率增压,这样增压后的空气进入到增压气罐11内部进行持续储存;
40.泄气防护时,当增压到增压气罐11内部的空气达到指定增压强度后,超限增压的空气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使密封贴合垫盘19向上移动,密封贴合垫盘19带动下嵌盖板20向上移动,且嵌入环18向上移动,这样嵌入环18不再与增压气罐11进行卡接,即可实现嵌入环18与增压气罐11的快速分离操作,同时拉动支杆21带动支撑块23向上移动,支撑块23带动压缩弹簧22在增压气罐11内壁顶端位置处进行压缩操作,并且支撑块23带动两个联动套环支架24向上移动,联动套环支架24沿着导向支轴25的外壁向上挤压,这样挤压弹簧26实现在导向支轴25外壁上进行压缩操作,且嵌入环18与增压气罐11进行分离产生间隙,过度增压的空气可以自动排出,并且增压五分钟后可以关闭第一电动控制阀门9从而打开第二电动控制阀门17,这样增压筒6内部的增压的空气直接与排气管16进行连通,在第二电动控制阀门17的作用下进行外排,增压筒6内部不再进行增压空气操作;
41.使用以及收卷管道时,可以将手放入到收集箱28内部,两个手指向两侧推动两个弧形挤压弹片34,两个弧形挤压弹片34相对进行移动,弧形挤压弹片34带动限位弹片33进行移动,且弧形弹片35发生弹性形变,这样即可使两个限位弹片33快速张开,向上拉动充气嘴32,充气嘴32带动收卷轴盘31移动出来,将充气嘴32对接在轮胎充气口位置处,打开电动控制阀管27,增压气罐11内部的空气直接进入到连接软管30内,由连接软管30灌入到充气嘴32内,再注入到轮胎内部,使用完毕后将连接软管30一端位置处放置在限位弹片33的上方,然后向下压动限位弹片33,从而在限位弹片33的倒角面位置处,两个限位弹片33沿着相反方向进行移动,这样弧形挤压弹片34带动弧形弹片35进行挤压发生形变,同时两个限位弹片33进行张开,这样连接软管30卡在限位弹片33下方位置处,然后启动收卷电机36带动收卷轴盘31进行旋转,收卷轴盘31带动连接软管30在收卷轴盘31上进行收卷,并且连接软管30沿着导向轴盘29的外部进行移动,再经导向滚轴38的外部进行移动,这样连接软管30在收卷轴盘31的外部上实现收卷操作;
42.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43.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打气功能的自行车鞍座,包括坐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1)的底端连接有下压环(2),且下压环(2)的下方位置处安装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设置在下压环(2)下方位置处安装的复位弹簧(3),在复位弹簧(3)的内部设置有下压支杆(4),所述下压支杆(4)的底端焊接连接有活塞盘(5),所述活塞盘(5)的外部套设有增压筒(6),且增压筒(6)的外壁连通有注入管(7),在注入管(7)的顶端位置处安装有注入单向阀(8),且注入单向阀(8)的出气端连通有第一电动控制阀门(9),所述第一电动控制阀门(9)的竖直向上位置处连通有输入管(10),且在输入管(10)的外部套设有增压气罐(11),所述活塞盘(5)的顶端嵌入贯穿有进气单向阀门(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打气功能的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3)与下压环(2)之间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3)由铜材质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打气功能的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盘(5)的下方连接有采用ab胶粘接固定的密封胶垫(12),所述密封胶垫(12)的横切面形状设置为圆环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打气功能的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10)与增压气罐(11)之间相连通,所述输入管(10)竖切面形状设置为l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打气功能的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气罐(11)的一侧安装有锂电池(37),在锂电池(37)一侧采用螺钉固定有无线控制器(14),所述无线控制器(14)的输入端连通有无线控制按钮(15)。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打气功能的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气罐(11)顶端嵌入安装有安全组件,所述安全组件包括设置在增压气罐(11)顶端嵌入安装的注入单向阀(8),且注入单向阀(8)的顶端连接有密封贴合垫盘(19),在密封贴合垫盘(19)的上表面位置处粘接有下嵌盖板(20),所述下嵌盖板(20)内壁连接有拉动支杆(21),拉动支杆(21)的外壁且位于增压气罐(11)内壁顶端位置处安装有压缩弹簧(22),且压缩弹簧(22)的底端焊接有支撑块(23),所述支撑块(23)外壁两侧均安装有联动套环支架(24),每个所述联动套环支架(24)的内部均设置有导向支轴(25),所述导向支轴(25)的外壁且位于联动套环支架(24)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挤压弹簧(26),所述注入管(7)的外壁一侧安装有排气管(16),且在排气管(16)一侧连接有相连通的第二电动控制阀门(17)。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打气功能的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环(18)与密封贴合垫盘(19)之间采用热熔胶粘接固定,且嵌入环(18)横切面形状设置为圆环形。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打气功能的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套环支架(24)在导向支轴(25)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所述挤压弹簧(26)与压缩弹簧(22)对的螺旋间距相同。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打气功能的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气罐(11)的另一侧连通有电动控制阀管(27),在电动控制阀管(27)的外部套设有收集箱(28),所述收集箱(28)内壁嵌入连接有导向轴盘(29),在导向轴盘(29)的上方安装有收卷轴盘(31),所述收卷轴盘(31)与导向轴盘(29)之间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导向滚轴(38),所述电动控制阀管(27)的一端连通有连接软管(30),且在连接软管(30)一端设置有相连通的充气嘴(32),所述连接软管(30)外壁上方且靠近充气嘴(32)位置处设置有两个限位弹片(33),两个所述限位弹片(33)相反一侧均焊接有弧形挤压弹片(34),所述弧形挤压弹片(34)的一侧
设置有弧形弹片(35)。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打气功能的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轴盘(31)的一端安装有同轴传动连接的收卷电机(36),所述限位弹片(33)的上表面倒角处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打气功能的自行车鞍座,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包括坐垫,所述坐垫的底端连接有下压环,且下压环的下方位置处安装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设置在下压环下方位置处安装的复位弹簧,在复位弹簧的内部设置有下压支杆,所述下压支杆的底端焊接连接有活塞盘。本发明采用联动组件,在复位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活塞盘带动密封胶垫向上移动,增压筒内部形成负压状态,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人员通过抬臀以及下臀操作实现快速增压,在骑行过程中就可以对增压气罐内部完成增压储存的作用,这样在打气时无需人员现场打气,可以直接进行充气操作,操作起来更加便捷,缩短打气时间,更加省时省力。更加省时省力。更加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松 陈英杰 王洪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富士达自行车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8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94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