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水道井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0002][0003]
传统的下水道井盖,在发生暴雨天气时,工作人员会把井盖从下水道口处拿出来,这样导致了路人在行走时不小心掉入到下水道的内部,进而会路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而且井盖还有可能会被洪水冲走,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其次,垃圾会跟随洪水流入到下水道的内部,进而会造成有害垃圾对水源造成污染。
[0004]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及其使用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包括井盖主体,所述井盖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井盖主体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支撑圆架和活动座,所述支撑圆架的下端设置有固定三角板,四组所述固定三角板的一端均与活动座的外侧壁相固定,所述活动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设置有转柄,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设置有一号阻挡结构,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且位于二号阻挡结构的上方处设置有二号阻挡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防护圆座和支撑圆板,所述防护圆座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簧,若干组所述支撑弹簧的上端与支撑圆板的下端相固定,所述支撑圆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圆板,所述连接圆板的上端设置有过滤圆板,若干组所述连接柱的下端等距离分布在支撑圆板的上端,若干组所述连接柱的上端与连接圆板的下端相固定,所述过滤圆板的上端设置有阻挡圆板。
[0007]
优选的,所述井盖主体的上端贯穿开设有圆竖槽,所述井盖主体的上端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弧板,所述限位弧板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井盖主体的上端且位于圆竖槽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四组长槽,四组所述限位弧板设置在圆竖槽的内部,四组所述限位块均匀分布在四组长槽的内部。
[0008]
优选的,所述井盖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存放槽,所述过滤圆板设置在存放槽的内部。
[0009]
优选的,所述一号阻挡结构和二号阻挡结构均包括有螺纹圆座和连接三角板,所述支撑圆架的内侧壁开设有圆槽一,所述支撑圆架的内侧壁且位于圆槽一的下方处开设有圆槽二,所述圆槽一和圆槽二的内部均设置有阻挡块。
[0010]
优选的,所述圆槽一和圆槽二的内部且位于阻挡块的一侧方设置有阻挡弧板。
[0011]
优选的,所述螺纹圆座的外侧壁设置有连接圆座,四组所述连接三角板的一端与连接圆座的外侧壁相固定。
[0012]
优选的,若干组所述阻挡块等距离分布在圆槽一和圆槽二的内部,若干组所述阻挡弧板的一端均匀分布在设置在圆槽一和圆槽二的内部,所述阻挡弧板的一端与连接三角板的一端相固定。
[0013]
优选的,所述井盖主体的上端设置有滤网板,所述滤网板的上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护圆盖,所述转柄的一端贯穿井盖主体的一端设置在防护圆盖的正下方。
[0014]
优选的,所述井盖主体、调节结构和过滤结构均采用新型复合材料,且滤网板和防护圆盖也是采用新型复合材料。
[0015]
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
s1、首先,工作人员通过从滤网板上拿掉防护圆盖,再转动转柄,使其通过螺纹杆在活动座的内部旋转,而螺纹杆在转动时能够带动一号阻挡结构和二号阻挡结构旋转,进而能够对一号阻挡结构和二号阻挡结构进行调节,方便把一号阻挡结构和二号阻挡结构与下方的固定三角板竖向齐平会竖向交叉分布;
[0017]
s2、其中,一号阻挡结构和二号阻挡结构在转动时,时通过螺纹杆带动两组螺纹圆座旋转,而螺纹圆座通过连接圆座带动四组阻挡弧板在井盖主体的内部旋转,能够使得一号阻挡结构和二号阻挡结构中的连接三角板与固定三角板竖向齐平;
[0018]
s3、然后,通过移动限位结构,并在若干组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其若干组支撑弹簧能够通过支撑圆板推动连接圆板进行移动,而连接圆板会带动管理员办向上移动,能够从井盖主体和防护圆座的内部向上移动,进而从圆竖槽的内部移出来;
[0019]
s4、最后,通过下压阻挡圆板向下移动,能够把伸出的过滤圆板移动到存放槽的内部,再通过移动限位块,使其限位块在长槽的内部移动,而限位块在移动时能够带动限位弧板在圆竖槽的内部移动,进而能够对过滤结构进行阻挡。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1]
1、通过设置调节结构,通过转动转柄,使其通过螺纹杆在活动座的内部旋转,而螺纹杆在转动时能够带动一号阻挡结构和二号阻挡结构旋转,进而能够对一号阻挡结构和二号阻挡结构进行调节,方便把一号阻挡结构和二号阻挡结构与下方的固定三角板竖向齐平会竖向交叉分布,从而无需把井盖从下水道口拿走并能实现泄洪,防止有人掉入到下水道内部,保障了人们行走中的安全,提高了该井盖的安全性,同时,能够对该井盖主体的口径进行调节,以便加大对城市街道的泄洪速度,降低经济上的损失;
[0022]
2、通过设置过滤结构,在若干组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其若干组支撑弹簧能够通过支撑圆板推动连接圆板进行移动,而连接圆板会带动管理员办向上移动,能够从井盖主体和防护圆座的内部向上移动,进而从圆竖槽的内部移出来,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了在汛期垃圾掉入进下水道造成的堵塞,防止对水源造成污染,同时,可以提醒行人的行走安全,保障了人们的自身安全;
[0023]
3、通过设置限位结构,通过移动限位块,使其限位块在长槽的内部移动,而限位块在移动时能够带动限位弧板在圆竖槽的内部移动,进而能够对过滤结构进行阻挡,防止过滤结构从井盖主体的内部移出,方便在正常环境下不会妨碍路人行走。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的局部俯视立体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的立体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8]
图5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
图6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的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7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的支撑圆架结构示意图;
[0031]
图8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的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9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0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的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
图中:
[0035]
1、井盖主体;2、调节结构;3、过滤结构;4、限位结构;11、滤网板; 12、防护圆盖;13、圆竖槽;14、存放槽;21、支撑圆架;22、固定三角板; 23、活动座;24、螺纹杆;25、转柄;26、一号阻挡结构;27、二号阻挡结构;261、圆槽一;262、圆槽二;263、阻挡块;264、阻挡弧板;265、螺纹圆座;266、连接圆座;267、连接三角板;31、防护圆座;32、支撑弹簧; 33、支撑圆板;34、连接柱;35、连接圆板;36、过滤圆板;37、阻挡圆板; 41、限位弧板;42、限位块;43、长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7]
参照图1-10所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包括井盖主体1,井盖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2,井盖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结构3;调节结构2包括支撑圆架21和活动座23,支撑圆架21的下端设置有固定三角板22,四组固定三角板22的一端均与活动座23的外侧壁相固定,活动座 2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螺纹杆24,螺纹杆24的上端设置有转柄25,螺纹杆24 的外侧壁设置有一号阻挡结构26,螺纹杆24的外侧壁且位于二号阻挡结构 27的上方处设置有二号阻挡结构27;过滤结构3包括防护圆座31和支撑圆板33,防护圆座3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簧32,若干组支撑弹簧32的上端与支撑圆板33的下端相固定,支撑圆板3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柱34,连接柱34 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圆板35,连接圆板35的上端设置有过滤圆板36,若干组连接柱34的下端等距离分布在支撑圆板33的上端,若干组连接柱34的上端与连接圆板35的下端相固定,过滤圆板36的上端设置有阻挡圆板37,其次通过转动转柄25,使其通过螺纹杆24在活动座23的内部旋转,而螺纹杆24 在转动时能够带动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号阻挡结构27旋转,进而能够对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号阻挡结构27进行调节,方便把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号阻挡结构27与下方的固定三角板22竖向齐平会竖向交叉分布,从而无需把井盖从下水道口拿走并能实现泄洪,防止有人掉入到下水道内部,保障了人们行走中的安全,提高了该井盖的安全性,同时,能够对该井盖主体1的口径进行调节,以
便加大对城市街道的泄洪速度,其次,在若干组支撑弹簧32 的作用下,其若干组支撑弹簧32能够通过支撑圆板33推动连接圆板35进行移动,而连接圆板35会带动管理员办向上移动,能够从井盖主体1和防护圆座31的内部向上移动,进而从圆竖槽13的内部移出来,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了在汛期垃圾掉入进下水道造成的堵塞,防止对水源造成污染,同时,可以提醒行人的行走安全,保障了人们的自身安全;
[0038]
根据图9和图10所示,井盖主体1的上端贯穿开设有圆竖槽13,井盖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限位结构4,限位结构4包括限位弧板41,限位弧板41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块42,井盖主体1的上端且位于圆竖槽13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四组长槽43,四组限位弧板41设置在圆竖槽13的内部,四组限位块42均匀分布在四组长槽43的内部,通过移动限位块42,使其限位块42在长槽43的内部移动,而限位块42在移动时能够带动限位弧板41在圆竖槽13的内部移动,进而能够对过滤结构3进行阻挡,防止过滤结构3从井盖主体1的内部移出,方便在正常环境下不会妨碍路人行走。
[0039]
根据图4所示,井盖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存放槽14,过滤圆板36设置在存放槽14的内部,通过设置有存放槽14,方便过滤圆板36在存放槽14的内部上下移动,并且还能够对过滤圆板36进行储存。
[0040]
根据图4-7所示,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号阻挡结构27均包括有螺纹圆座265和连接三角板267,支撑圆架21的内侧壁开设有圆槽一261,支撑圆架21的内侧壁且位于圆槽一261的下方处开设有圆槽二262,圆槽一261和圆槽二262的内部均设置有阻挡块263,通过设置螺纹圆座265,能够使其螺纹杆24通过螺纹圆座265进行旋转
[0041]
根据图4、图6和图7所示,圆槽一261和圆槽二262的内部且位于阻挡块263的一侧方设置有阻挡弧板264,通过设置有阻挡块263,能够对阻挡弧板264进行阻挡。
[0042]
根据图5-6所示,螺纹圆座265的外侧壁设置有连接圆座266,四组连接三角板267的一端与连接圆座266的外侧壁相固定,通过设置有连接圆座266,能够使其螺纹圆座265通过连接圆座266带动四组连接三角板267转动。
[0043]
根据图4和图7所示,若干组阻挡块263等距离分布在圆槽一261和圆槽二262的内部,若干组阻挡弧板264的一端均匀分布在设置在圆槽一261 和圆槽二262的内部,阻挡弧板264的一端与连接三角板267的一端相固定,通过阻挡块263与阻挡弧板264的配合,方便对四组连接三角板267进行阻挡,以便对连接三角板267进行调节。
[0044]
根据图2所示,井盖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滤网板11,滤网板11的上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护圆盖12,转柄25的一端贯穿井盖主体1的一端设置在防护圆盖12的正下方,通过设置有滤网板11,能够对洪水进行过滤,防止垃圾进入到下水道的内部,而防护圆盖12的设置能够对转柄25起到防护作用,防止转柄25遭受到损坏。
[0045]
根据图1和图2所示,井盖主体1、调节结构2和过滤结构3均采用新型复合材料,且滤网板11和防护圆盖12也是采用新型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0046]
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7]
步骤一、首先,工作人员通过从滤网板11上拿掉防护圆盖12,再转动转柄25,使其通过螺纹杆24在活动座23的内部旋转,而螺纹杆24在转动时能够带动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
号阻挡结构27旋转,进而能够对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号阻挡结构27进行调节,方便把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号阻挡结构27 与下方的固定三角板22竖向齐平会竖向交叉分布;
[0048]
步骤二、其中,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号阻挡结构27在转动时,时通过螺纹杆24带动两组螺纹圆座265旋转,而螺纹圆座265通过连接圆座266带动四组阻挡弧板264在井盖主体1的内部旋转,能够使得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号阻挡结构27中的连接三角板267与固定三角板22竖向齐平;
[0049]
步骤三、然后,通过移动限位结构4,并在若干组支撑弹簧32的作用下,其若干组支撑弹簧32能够通过支撑圆板33推动连接圆板35进行移动,而连接圆板35会带动管理员办向上移动,能够从井盖主体1和防护圆座31的内部向上移动,进而从圆竖槽13的内部移出来;
[0050]
最后,通过下压阻挡圆板37向下移动,能够把伸出的过滤圆板36移动到存放槽14的内部,再通过移动限位块42,使其限位块42在长槽43的内部移动,而限位块42在移动时能够带动限位弧板41在圆竖槽13的内部移动,进而能够对过滤结构3进行阻挡。
[005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从滤网板11上拿掉防护圆盖12,再转动转柄25,使其通过螺纹杆24在活动座23的内部旋转,而螺纹杆24在转动时能够带动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号阻挡结构27旋转,进而能够对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号阻挡结构27进行调节,方便把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号阻挡结构27与下方的固定三角板22竖向齐平会竖向交叉分布,且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号阻挡结构27在转动时,时通过螺纹杆24带动两组螺纹圆座265旋转,而螺纹圆座265通过连接圆座266带动四组阻挡弧板264 在井盖主体1的内部旋转,能够使得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号阻挡结构27中的连接三角板267与固定三角板22竖向齐平,从而无需把井盖从下水道口拿走并能实现泄洪,防止有人掉入到下水道内部,保障了人们行走中的安全,提高了该井盖的安全性,同时,能够对该井盖主体1的口径进行调节,以便加大对城市街道的泄洪速度,然后,通过移动限位结构4,并在若干组支撑弹簧32的作用下,其若干组支撑弹簧32能够通过支撑圆板33推动连接圆板35 进行移动,而连接圆板35会带动管理员办向上移动,能够从井盖主体1和防护圆座31的内部向上移动,进而从圆竖槽13的内部移出来,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了在汛期垃圾掉入进下水道造成的堵塞,防止对水源造成污染,同时,可以提醒行人的行走安全,保障了人们的自身安全,最后,在洪水过去后,通过下压阻挡圆板37向下移动,能够把伸出的过滤圆板36移动到存放槽14 的内部,再通过移动限位块42,使其限位块42在长槽43的内部移动,而限位块42在移动时能够带动限位弧板41在圆竖槽13的内部移动,进而能够对过滤结构3进行阻挡,防止过滤结构3从井盖主体1的内部移出,方便在正常环境下不会妨碍路人行走。
[0052]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包括井盖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2),所述井盖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结构(3);所述调节结构(2)包括支撑圆架(21)和活动座(23),所述支撑圆架(21)的下端设置有固定三角板(22),四组所述固定三角板(22)的一端均与活动座(23)的外侧壁相固定,所述活动座(2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螺纹杆(24),所述螺纹杆(24)的上端设置有转柄(25),所述螺纹杆(24)的外侧壁设置有一号阻挡结构(26),所述螺纹杆(24)的外侧壁且位于二号阻挡结构(27)的上方处设置有二号阻挡结构(27);所述过滤结构(3)包括防护圆座(31)和支撑圆板(33),所述防护圆座(3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簧(32),若干组所述支撑弹簧(32)的上端与支撑圆板(33)的下端相固定,所述支撑圆板(3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柱(34),所述连接柱(34)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圆板(35),所述连接圆板(35)的上端设置有过滤圆板(36),若干组所述连接柱(34)的下端等距离分布在支撑圆板(33)的上端,若干组所述连接柱(34)的上端与连接圆板(35)的下端相固定,所述过滤圆板(36)的上端设置有阻挡圆板(3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主体(1)的上端贯穿开设有圆竖槽(13),所述井盖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限位结构(4),所述限位结构(4)包括限位弧板(41),所述限位弧板(41)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块(42),所述井盖主体(1)的上端且位于圆竖槽(13)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四组长槽(43),四组所述限位弧板(41)设置在圆竖槽(13)的内部,四组所述限位块(42)均匀分布在四组长槽(43)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存放槽(14),所述过滤圆板(36)设置在存放槽(14)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号阻挡结构(27)均包括有螺纹圆座(265)和连接三角板(267),所述支撑圆架(21)的内侧壁开设有圆槽一(261),所述支撑圆架(21)的内侧壁且位于圆槽一(261)的下方处开设有圆槽二(262),所述圆槽一(261)和圆槽二(262)的内部均设置有阻挡块(26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槽一(261)和圆槽二(262)的内部且位于阻挡块(263)的一侧方设置有阻挡弧板(26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圆座(265)的外侧壁设置有连接圆座(266),四组所述连接三角板(267)的一端与连接圆座(266)的外侧壁相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阻挡块(263)等距离分布在圆槽一(261)和圆槽二(262)的内部,若干组所述阻挡弧板(264)的一端均匀分布在设置在圆槽一(261)和圆槽二(262)的内部,所述阻挡弧板(264)的一端与连接三角板(267)的一端相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滤网板(11),所述滤网板(11)的上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护圆盖(12),所述转柄(25)的一端贯穿井盖主体(1)的一端设置在防护圆盖(12)的正下方。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主体(1)、调节结构(2)和过滤结构(3)均采用新型复合材料,且滤网板(11)和防护圆盖(12)也是采用新型复合材料。
10.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工作人员通过从滤网板(11)上拿掉防护圆盖(12),再转动转柄(25),使其通过螺纹杆(24)在活动座(23)的内部旋转,而螺纹杆(24)在转动时能够带动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号阻挡结构(27)旋转,进而能够对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号阻挡结构(27)进行调节,方便把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号阻挡结构(27)与下方的固定三角板(22)竖向齐平会竖向交叉分布;s2、其中,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号阻挡结构(27)在转动时,时通过螺纹杆(24)带动两组螺纹圆座(265)旋转,而螺纹圆座(265)通过连接圆座(266)带动四组阻挡弧板(264)在井盖主体(1)的内部旋转,能够使得一号阻挡结构(26)和二号阻挡结构(27)中的连接三角板(267)与固定三角板(22)竖向齐平;s3、然后,通过移动限位结构(4),并在若干组支撑弹簧(32)的作用下,其若干组支撑弹簧(32)能够通过支撑圆板(33)推动连接圆板(35)进行移动,而连接圆板(35)会带动管理员办向上移动,能够从井盖主体(1)和防护圆座(31)的内部向上移动,进而从圆竖槽(13)的内部移出来;s4、最后,通过下压阻挡圆板(37)向下移动,能够把伸出的过滤圆板(36)移动到存放槽(14)的内部,再通过移动限位块(42),使其限位块(42)在长槽(43)的内部移动,而限位块(42)在移动时能够带动限位弧板(41)在圆竖槽(13)的内部移动,进而能够对过滤结构(3)进行阻挡。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防洪下水道井盖,包括井盖主体,所述井盖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井盖主体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支撑圆架和活动座,所述支撑圆架的下端设置有固定三角板,四组所述固定三角板的一端均与活动座的外侧壁相固定,所述活动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螺纹杆。本发明无需把井盖从下水道口拿走并能实现泄洪,防止有人掉入到下水道内部,保障了人们行走中的安全,提高了该井盖的安全性,同时,能够对该井盖主体的口径进行调节,以便加大对城市街道的泄洪速度,还能够有效避免了在汛期垃圾掉入进下水道造成的堵塞,防止对水源造成污染,同时,可以提醒行人的行走安全,保障了人们的自身安全。全。全。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健 吴文萍 凌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宏忆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1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