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屏显示器。
背景技术:2.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经常使用计算机来了解外面的信息以及进行学习,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it行业和工程行业由于业务的需要以及对自身办公效率要求的提高,多屏显示器已广泛应用,很多行业和工作单位都会给员工配备多屏显示器,从而让员工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04191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体化多屏显示器,包括支架组件和防尘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支撑架、移动支架、连接片、固定架和显示器,所述移动支架与所述固定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固定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防尘组件包括固定管、动力箱、转动轴、转动辊、防尘布、导向杆和滑轨,所述固定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顶端,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动力箱,所述动力箱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辊,所述防尘布缠绕至所述转动辊的外壁,所述防尘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导向杆,所述滑轨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侧壁,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4.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该一体化多屏显示器通过滑轨实现显示器的调节,由此来调节显示器与人员自身之间距离;但人员调节显示器与人员自身之间距离时,显示器不易做到显示画面始终朝向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改善人员调节显示器与人员自身之间距离时,显示器不易做到显示画面始终朝向人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屏显示器。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屏显示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屏显示器,包括桌面本体、水平安装于所述桌面本体上方的调整箱体、若干个铰接于所述调整箱体侧壁的显示屏本体、垂直固定于所述调整箱体背离所述显示屏本体的侧壁的伸缩箱体、滑移设置于所述伸缩箱体内部的调节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桌面本体与所述调节箱体之间用于所述显示屏本体支撑和移动的行走机构,所述显示屏本体靠近所述调整箱体的侧壁开设有燕尾凹槽,显示屏本体通过燕尾凹槽穿设有燕尾凸块,所述调整箱体背离所述伸缩箱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显示屏本体倾斜角度的调角机构,所述调角机构包括铰接于所述燕尾凸块侧壁与所述调整箱体端部之间的调角直杆,所述调整箱体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若干个所述调角直杆转动的驱动机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调节该多屏显示器与人员自身之间的距离时,驱动机构能够调节显示屏本体倾斜角度。显示屏本体逐渐靠近人员时,多个显示屏本体相互之
间逐渐聚拢;显示屏本体逐渐远离人员时,多个显示屏本体相互之间逐渐展开,以此实现调节显示屏本体与人员之间距离时,显示屏本体显示画面始终朝向人员。
8.可选的,调节箱体开设有贯穿自身相对两个侧壁的导轨通槽,所述调节箱体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伸缩箱体滑移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沿所述调节箱体长度的方向设置并转动安装于所述调节箱体内部的螺纹直杆以及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直杆的导轨凸块,所述伸缩箱体与所述导轨凸块之间固定有连接直杆,所述连接直杆通过所述导轨通槽穿过所述调节箱体。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调节该多屏显示器与人员自身之间的距离时,通过驱动螺纹直杆转动,螺纹直杆通过导轨凸块和连接直杆带动伸缩箱体沿螺纹直杆长度的方向滑移,以此实现显示屏本体逐渐靠近或远离人员。
10.可选的,所述调整箱体靠近所述显示屏本体的侧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滑移通槽,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沿所述调整箱体长度方向设置并转动安装于所述调整箱体内部的调整丝杠以及若干个螺纹连接于所述调整丝杠的调整凸块,若干个所述调整凸块与若干个所述调角直杆一一对应,所述调整凸块与对应的所述调角直杆之间铰接有动力直杆,所述动力直杆通过所述滑移通槽穿出所述调整箱体。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丝杠带动调整凸块靠近或远离,调整凸块通过动力直杆带动调角直杆旋转,调角直杆能够调节显示屏本体倾斜角度,显示屏本体逐渐靠近人员时,显示屏本体相互之间逐渐聚拢;显示屏本体逐渐远离人员时,两个显示屏本体相互之间逐渐展开,以此实现调节显示屏本体与人员之间距离时,显示屏本体显示画面始终朝向人员。
12.可选的,所述伸缩箱体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螺纹直杆与所述调整丝杠同步转动的同步机构,所述同步机构包括沿所述伸缩箱体长度方向设置并转动安装于所述伸缩箱体内部的导向直杆、同轴固定于所述导向直杆远离所述螺纹直杆端部的第一锥齿轮以及同轴固定于所述调整丝杠周侧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相互啮合,所述螺纹直杆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通孔,所述导向直杆通过所述导向通孔穿设于所述螺纹直杆内部,所述螺纹直杆通过所述导向通孔沿自身长度方向固定有导向长条,导向直杆位于自身周侧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凹槽,所述导向长条通过所述导向凹槽卡接于所述导向直杆周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直杆通过导向长条卡接于导向直杆周侧的方式带动导向直杆旋转,以此实现导向直杆能沿着螺纹直杆长度的方向滑移的同时,导向直杆随着螺纹直杆的旋转而旋转;导向直杆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的关系带动调整丝杠旋转。
14.可选的,所述调节箱体背离所述显示屏本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螺纹直杆旋转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调节箱体背离所述显示屏本体的侧壁的咬合圆环、同轴固定于所述咬合圆环背离所述显示屏本体一侧的咬合圆板以及固定于所述咬合圆板背离所述显示屏本体的侧壁的驱动手柄,所述咬合圆板与所述咬合圆环相互靠近的侧面均同轴固定有一圈咬合齿,所述咬合圆板与所述咬合圆环的咬合齿能相啮合,所述螺纹直杆与所述咬合圆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所述螺纹直杆与所述咬合圆板同步旋转的传动机构。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需要调节该多屏显示器与人员自身之间距离时,人员首先朝向咬合圆板背离咬合圆环的一侧拉伸驱动手柄,直至咬合圆板与咬合圆环之间的咬合齿不再咬合,即可旋转驱动手柄;距离调节结束后,人员松开驱动手柄,此时传动机构带动咬合圆板与咬合圆环之间的咬合齿咬合,螺纹直杆不再旋转。
16.可选的,所述螺纹直杆背离显示屏本体的端部开设有传动凹槽,所述传动凹槽为纵截面呈矩形的凹槽结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通过所述传动凹槽滑移设置于所述螺纹直杆内部的传动直杆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直杆端部与所述传动凹槽槽底之间的拉伸弹簧,所述传动直杆为形状呈长方体的杆状结构,所述传动直杆背离所述显示屏本体的侧壁固定于所述咬合圆板侧壁。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距离调节结束后,人员松开驱动手柄,拉伸弹簧通过传动直杆带动咬合圆板与咬合圆环之间的咬合齿咬合,螺纹直杆不再旋转;同时传动直杆能沿着螺纹直杆长度的方向滑移的同时,传动直杆随着螺纹直杆的旋转而旋转。
18.可选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若干个抵接于所述桌面本体顶面和底面的行走圆辊、滑移设置于所述桌面本体侧壁的驱动箱体、沿竖直方向转动安装于所述驱动箱体内部的驱动直杆、同轴固定于所述行走圆辊主轴的端部的锥齿轮一以及同轴固定于所述驱动直杆端部的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一与所述锥齿轮二相互啮合;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同轴固定于所述驱动直杆顶端的主动齿轮、转动安装于桌面本体顶面的从动齿轮以及同轴固定于所述从动齿轮顶面的支撑直杆,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伸缩箱体位于自身底面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伸缩通槽,所述支撑直杆端部通过所述伸缩通槽穿过所述伸缩箱体底部并安装于所述调节箱体底面。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调节该多屏显示器位于桌面本体边缘位置时,则需要推动限位箱体朝向限位箱体的左侧或右侧移动。当限位箱体沿桌面本体边缘滑动时,限位箱体通过防滑橡胶圈与桌面本体的表面之间的摩擦而带动行走圆辊旋转,行走圆辊通过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之间啮合关系而带动驱动直杆转动,驱动直杆通过主动齿轮而带动从动齿轮反向旋转。人员手动推动限位箱体朝向限位箱体左侧位置移动时,从动齿轮朝向顺时针方向移动;人员需要手动推动限位箱体朝向限位箱体右侧位置移动时,从动齿轮朝向逆时针方向移动,以此实现人员无论朝向限位箱体左侧或右侧移动限位箱体时,显示屏本体显示画面始终朝向人员。
20.可选的,所述行走圆辊位于自身外周面同轴固定有防滑橡胶圈,所述防滑橡胶圈沿所述行走圆辊长度的方向设置有若干个。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尽量避免行走圆辊位于桌面本体表面出现打滑的现象。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人员调节该多屏显示器与人员自身之间的距离时,驱动机构能够调节显示屏本体倾斜角度。显示屏本体逐渐靠近人员时,多个显示屏本体相互之间逐渐聚拢;显示屏本体逐渐远离人员时,多个显示屏本体相互之间逐渐展开,以此实现调节显示屏本体与人员之间距离时,显示屏本体显示画面始终朝向人员;2.人员需要调节该多屏显示器与人员自身之间距离时,人员首先朝向咬合圆板背离咬合圆环的一侧拉伸驱动手柄,直至咬合圆板与咬合圆环之间的咬合齿不再咬合,即可旋转驱动手柄;距离调节结束后,人员松开驱动手柄,此时传动机构带动咬合圆板与咬合圆
环之间的咬合齿咬合,螺纹直杆不再旋转;3.人员调节该多屏显示器位于桌面本体边缘位置时,推动限位箱体朝向限位箱体的左侧或右侧移动。限位箱体沿桌面本体边缘滑动时,限位箱体通过防滑橡胶圈与桌面本体的表面之间的摩擦而带动行走圆辊旋转,行走圆辊通过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之间啮合关系而带动驱动直杆转动,驱动直杆通过主动齿轮而带动从动齿轮反向旋转。人员手动推动限位箱体朝向限位箱体左侧位置移动时,从动齿轮朝向顺时针方向移动;人员需要手动推动限位箱体朝向限位箱体右侧位置移动时,从动齿轮朝向逆时针方向移动,以此实现人员无论朝向限位箱体左侧或右侧移动限位箱体时,显示屏本体显示画面始终朝向人员。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限位箱体和驱动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图2中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2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27.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8.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图6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1、桌面本体;12、限位箱体;13、限位凹槽;14、限位通孔;15、行走圆辊;16、防滑橡胶圈;17、驱动箱体;18、驱动通孔;19、驱动直杆;20、锥齿轮一;21、锥齿轮二;22、从动直杆;23、主动齿轮;24、从动齿轮;25、支撑直杆;26、支撑通槽;27、调节箱体;28、伸缩箱体;29、伸缩通槽;30、调节通孔;31、螺纹直杆;32、导轨通槽;33、导轨凸块;34、螺纹通孔一;35、动力直杆;36、连接直杆;37、传动凹槽;38、传动直杆;39、拉伸弹簧;40、咬合圆板;41、驱动手柄;42、咬合圆环;43、组装通孔;44、导向直杆;45、导向通孔;46、导向凹槽;47、导向长条;48、调整箱体;49、调整通孔;50、调整丝杠;51、第二锥齿轮;52、第一锥齿轮;53、显示屏本体;54、调整凸块;55、螺纹通孔二;56、燕尾凹槽;57、燕尾凸块;58、调角直杆;59、滑移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多屏显示器。参照图1-图3,多屏显示器包括桌面本体11以及抵接于桌面本体11顶面和底面的限位箱体12,两个限位箱体12相对设置。两个限位箱体12相对箱壁均开设有限位凹槽13,限位凹槽13为横截面呈矩形的凹槽结构。两个限位箱体12均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自身左右两个侧壁的限位通孔14,限位通孔14沿限位箱体12宽度方向设置有三个,三个限位通孔14均与限位凹槽13相连通。限位箱体12通过限位凹槽13沿自身宽度方向设置有行走圆辊15,行走圆辊15沿限位箱体12长度方向设置有三个。行走圆辊15主轴的两端与限位箱体12前后两个侧壁一一对应,行走圆辊15主轴的端部通过限位通孔14穿设于限位箱体12对应的侧壁,行走圆辊15主轴的端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限位箱体12对应的侧壁。
33.参照图1-图3,行走圆辊15位于自身外周面同轴固定有防滑橡胶圈16,防滑橡胶圈
16沿行走圆辊15长度方向设置有三个,以此尽量避免行走圆辊15位于桌面本体11表面出现打滑的现象。两个限位箱体12后侧壁共同固定有驱动箱体17,驱动箱体17开设有贯穿自身上下箱壁的驱动通孔18,驱动箱体17通过驱动通孔18穿设有驱动直杆19。驱动直杆19两端的端部与驱动箱体17上下两个箱壁一一对应,驱动直杆19端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驱动箱体17对应的箱壁。并且位于桌面本体11顶面的其中一个行走圆辊15主轴的端部穿设于驱动箱体17内部并同轴固定有锥齿轮一20,驱动直杆19位于自身周侧同轴固定有锥齿轮二21,锥齿轮一20与锥齿轮二21相啮合。驱动直杆19顶端的端部通过驱动通孔18穿出驱动箱体17顶面并同轴固定有主动齿轮23,位于桌面本体11顶面的限位箱体12位于自身顶面竖向固定有从动直杆22,从动直杆22位于自身周侧同轴穿设有从动齿轮24,从动齿轮24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从动直杆22周侧,主动齿轮23与从动齿轮24相啮合。
34.参照图4-图6,从动齿轮24顶面同轴固定有支撑直杆25,支撑直杆25上方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伸缩箱体28。伸缩箱体28开设有贯穿自身后侧壁的支撑通槽26,伸缩箱体28通过支撑通槽26穿设有调节箱体27,伸缩箱体28和调节箱体27均为形状呈长方体的空心箱体结构。伸缩箱体28位于自身底面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伸缩通槽29,支撑直杆25顶端的端部通过伸缩通槽29穿过伸缩箱体28底部并铰接于调节箱体27底面。调节箱体27开设有贯穿自身前后两个侧壁的调节通孔30,调节箱体27通过调节通孔30穿设有螺纹直杆31,螺纹直杆31两端的端部与调节箱体27前后两个侧壁一一对应,螺纹直杆31端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调节箱体27对应的侧壁。
35.参照图6与图7,调节箱体27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自身左右两个侧壁的导轨通槽32,调节箱体27位于自身内部沿自身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导轨凸块33。导轨凸块33沿螺纹直杆31长度方向开设有螺纹通孔一34,导轨凸块33通过螺纹通孔一34螺纹连接于螺纹直杆31周侧。导轨凸块33左右两个侧壁均固定有连接直杆36,连接直杆36远离导轨凸块33端部通过导轨通槽32穿过调节箱体27并固定于伸缩箱体28内侧壁,以此实现螺纹直杆31带动伸缩箱体28沿螺纹直杆31长度的方向滑移。螺纹直杆31位于自身后侧的端部沿自身长度的方向开设传动凹槽37,传动凹槽37为纵截面呈矩形的凹槽结构;螺纹直杆31通过传动凹槽37穿设有传动直杆38,传动直杆38为形状呈长方体的杆状结构。传动直杆38靠近传动凹槽37槽底的端部与传动凹槽37槽底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39,传动直杆38远离拉伸弹簧39的端部同轴固定有咬合圆板40,咬合圆板40背离传动直杆38的侧面垂直固定有驱动手柄41。传动直杆38位于自身周侧穿设有咬合圆环42,咬合圆环42固定于调节箱体27外侧的后侧壁。咬合圆板40与咬合圆环42相互靠近的侧面均同轴固定有一圈咬合齿,咬合圆板40与咬合圆环42的咬合齿能相啮合。
36.参照图4-图6,伸缩箱体28开设有贯穿自身前侧壁的组装通孔43,伸缩箱体28通过组装通孔43穿设有导向直杆44,导向直杆44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伸缩箱体28前侧壁。螺纹直杆31位于自身前侧的端部沿自身长度的方向开设导向通孔45,导向直杆44靠近螺纹直杆31的端部通过导向通孔45穿设于螺纹直杆31内部。导向直杆44位于自身周侧沿自身长度的方向开设有导向凹槽46,螺纹直杆31通过导向通孔45沿自身长度方向固定有导向长条47,导向长条47通过导向凹槽46卡接于导向直杆44周侧,以此实现导向直杆44能沿着螺纹直杆31长度的方向滑移的同时,导向直杆44随着螺纹直杆31的旋转而旋转。
37.参照图4-图6,伸缩箱体28前侧的端部垂直固定有调整箱体48,调整箱体48开设有
贯穿自身左右两个侧壁的调整通孔49,调整箱体48通过调整通孔49穿设有调整丝杠50。调整丝杠50两端的端部与调整箱体48左右两个侧壁一一对应,调整丝杠50端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调整箱体48对应的侧壁。导向直杆44远离螺纹直杆31的端部穿设于调整箱体48内部并同轴固定有第一锥齿轮52,调整丝杠50位于自身周侧同轴固定有第二锥齿轮51,第一锥齿轮52与第二锥齿轮51相啮合。调整箱体48背离伸缩箱体28的侧壁设置有具有多主机控制功能的显示屏本体53,显示屏本体53沿调整箱体48长度的方向设置有两个。两个显示屏本体53后侧壁相互靠近的位置均铰接于调整箱体48侧壁,调整箱体48位于自身内部沿自身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调整凸块54。调整凸块54沿调整丝杠50长度的方向开设有螺纹通孔二55,调整凸块54通过螺纹通孔二55螺纹连接于调整丝杠50周侧,两个调整凸块54分别位于靠近调整箱体48两端的位置。
38.参照图4-图6,显示屏本体53位于自身后侧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燕尾凹槽56,燕尾凹槽56为纵截面呈燕尾状的凹槽结构。显示屏本体53通过燕尾凹槽56穿设有燕尾凸块57,燕尾凸块57为形状呈燕尾状的块状结构,以此实现燕尾凸块57通过燕尾凹槽56滑移设置于显示屏本体53后侧壁。两个燕尾凸块57靠近调整箱体48的侧壁均铰接有调角直杆58,两根调角直杆58与调整箱体48两端的端部一一对应,调整直杆铰接于对应的调整箱体48端部。调整箱体48位于自身靠近显示屏本体53的侧壁沿自身长度的方向开设有滑移通槽59,滑移通槽59沿调整箱体48长度的方向设置有两个。调整凸块54靠近显示屏本体53的侧壁铰接有动力直杆35,两根动力直杆35分别通过滑移通槽59穿出调整箱体48侧壁。两根动力直杆35与两根调角直杆58一一对应,动力直杆35远离调整凸块54的端部铰接于调角直杆58侧壁。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多屏显示器的实施原理为:人员调节该多屏显示器位于桌面本体11边缘的位置时,则需要推动限位箱体12朝向限位箱体12的左侧或右侧移动。当限位箱体12沿桌面本体11边缘滑动时,限位箱体12通过防滑橡胶圈16与桌面本体11的表面之间的摩擦而带动行走圆辊15旋转,行走圆辊15通过锥齿轮一20和锥齿轮二21之间的啮合关系而带动驱动直杆19转动,驱动直杆19通过主动齿轮23而带动从动齿轮24反向旋转。人员手动推动限位箱体12朝向限位箱体12左侧位置移动时,从动齿轮24朝向顺时针方向移动;人员需要手动推动限位箱体12朝向限位箱体12右侧位置移动时,从动齿轮24朝向逆时针方向移动,以此实现人员无论朝向限位箱体12左侧或右侧移动限位箱体12时,显示屏本体53显示画面始终朝向人员。
40.人员调节该多屏显示器与人员自身之间的距离时,人员首先朝向咬合圆板40背离咬合圆环42的一侧拉伸驱动手柄41,直至咬合圆板40与咬合圆环42之间的咬合齿不再咬合。旋转驱动手柄41,驱动手柄41通过传动直杆38带动螺纹直杆31转动,螺纹直杆31通过导轨凸块33和连接直杆36带动伸缩箱体28沿螺纹直杆31长度的方向滑移,以此实现显示屏本体53靠近或远离人员。螺纹直杆31通过导向长条47卡接于导向直杆44周侧的方式带动导向直杆44旋转,导向直杆44通过第一锥齿轮52与第二锥齿轮51啮合的关系带动调整丝杠50旋转,调整丝杠50带动两个调整凸块54逐渐靠近或逐渐远离,调整凸块54通过动力直杆35带动调角直杆58旋转,调角直杆58能够调节显示屏本体53倾斜角度。显示屏本体53逐渐靠近人员时,两个显示屏本体53相互之间逐渐聚拢;显示屏本体53逐渐远离人员时,两个显示屏本体53相互之间逐渐展开,以此实现调节显示屏本体53与人员之间距离时,显示屏本体53
显示画面始终朝向人员。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多屏显示器,包括桌面本体(11)、水平安装于所述桌面本体(11)上方的调整箱体(48)、若干个铰接于所述调整箱体(48)侧壁的显示屏本体(53)、垂直固定于所述调整箱体(48)背离所述显示屏本体(53)的侧壁的伸缩箱体(28)、滑移设置于所述伸缩箱体(28)内部的调节箱体(27)以及设置于所述桌面本体(11)与所述调节箱体(27)之间用于所述显示屏本体(53)支撑和移动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本体(53)靠近所述调整箱体(48)的侧壁开设有燕尾凹槽(56),所述显示屏本体(53)通过所述燕尾凹槽(56)穿设有燕尾凸块(57),所述调整箱体(48)背离所述伸缩箱体(28)的侧壁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显示屏本体(53)倾斜角度的调角机构,所述调角机构包括铰接于所述燕尾凸块(57)侧壁与所述调整箱体(48)端部之间的调角直杆(58),所述调整箱体(48)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若干个所述调角直杆(58)转动的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箱体(27)开设有贯穿自身相对两个侧壁的导轨通槽(32),所述调节箱体(27)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伸缩箱体(28)滑移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沿所述调节箱体(27)长度的方向设置并转动安装于所述调节箱体(27)内部的螺纹直杆(31)以及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直杆(31)的导轨凸块(33),所述伸缩箱体(28)与所述导轨凸块(33)之间固定有连接直杆(36),所述连接直杆(36)通过所述导轨通槽(32)穿过所述调节箱体(2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箱体(48)靠近所述显示屏本体(53)的侧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滑移通槽(59),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沿所述调整箱体(48)长度方向设置并转动安装于所述调整箱体(48)内部的调整丝杠(50)以及若干个螺纹连接于所述调整丝杠(50)的调整凸块(54),若干个所述调整凸块(54)与若干个所述调角直杆(58)一一对应,所述调整凸块(54)与对应的所述调角直杆(58)之间铰接有动力直杆(35),所述动力直杆(35)通过所述滑移通槽(59)穿出所述调整箱体(4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箱体(28)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螺纹直杆(31)与所述调整丝杠(50)同步转动的同步机构,所述同步机构包括沿所述伸缩箱体(28)长度方向设置并转动安装于所述伸缩箱体(28)内部的导向直杆(44)、同轴固定于所述导向直杆(44)远离所述螺纹直杆(31)端部的第一锥齿轮(52)以及同轴固定于所述调整丝杠(50)周侧的第二锥齿轮(51),所述第一锥齿轮(52)与所述第二锥齿相互啮合,所述螺纹直杆(31)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通孔(45),所述导向直杆(44)通过所述导向通孔(45)穿设于所述螺纹直杆(31)内部,所述螺纹直杆(31)通过所述导向通孔(45)沿自身长度方向固定有导向长条(47),所述导向直杆(44)位于自身周侧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凹槽(46),所述导向长条(47)通过所述导向凹槽(46)卡接于所述导向直杆(44)周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箱体(27)背离所述显示屏本体(53)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螺纹直杆(31)旋转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调节箱体(27)背离所述显示屏本体(53)的侧壁的咬合圆环(42)、同轴固定于所述咬合圆环(42)背离所述显示屏本体(53)一侧的咬合圆板(40)以及固定于所述咬合圆板(40)背离所述显示屏本体(53)的侧壁的驱动手柄(41),所述咬合圆板(40)与所述咬合圆环(42)相互靠近的侧面均同轴固定有一圈咬合齿,所述咬合圆板(40)与所述咬合圆环(42)的咬合齿能相啮合,所述螺纹直杆(31)与所述咬合圆板(40)之间设置有用于所述螺纹直杆
(31)与所述咬合圆板(40)同步旋转的传动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直杆(31)背离所述显示屏本体(53)的端部开设有传动凹槽(37),所述传动凹槽(37)为纵截面呈矩形的凹槽结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通过所述传动凹槽(37)滑移设置于所述螺纹直杆(31)内部的传动直杆(38)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直杆(38)端部与所述传动凹槽(37)槽底之间的拉伸弹簧(39),所述传动直杆(38)为形状呈长方体的杆状结构,所述传动直杆(38)背离所述显示屏本体(53)的侧壁固定于所述咬合圆板(40)侧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若干个抵接于所述桌面本体(11)顶面和底面的行走圆辊(15)、滑移设置于所述桌面本体(11)侧壁的驱动箱体(17)、沿竖直方向转动安装于所述驱动箱体(17)内部的驱动直杆(19)、同轴固定于所述行走圆辊(15)主轴的端部的锥齿轮一(20)以及同轴固定于所述驱动直杆(19)端部的锥齿轮二(21),所述锥齿轮一(20)与所述锥齿轮二(21)相互啮合;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同轴固定于所述驱动直杆(19)顶端的主动齿轮(23)、转动安装于所述桌面本体(11)顶面的从动齿轮(24)以及同轴固定于所述从动齿轮(24)顶面的支撑直杆(25),所述主动齿轮(23)与所述从动齿轮(24)相啮合;所述伸缩箱体(28)位于自身底面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伸缩通槽(29),所述支撑直杆(25)端部通过所述伸缩通槽(29)穿过所述伸缩箱体(28)底部并安装于所述调节箱体(27)底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圆辊(15)位于自身外周面同轴固定有防滑橡胶圈(16),所述防滑橡胶圈(16)沿所述行走圆辊(15)长度的方向设置有若干个。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一种多屏显示器,包括桌面本体、水平安装于桌面本体上方的调整箱体、若干个铰接于调整箱体侧壁的显示屏本体、垂直固定于调整箱体背离显示屏本体的侧壁的伸缩箱体、滑移设置于伸缩箱体内部的调节箱体以及设置于桌面本体与调节箱体之间用于显示屏本体支撑和移动的行走机构,显示屏本体靠近调整箱体的侧壁开设有燕尾凹槽,显示屏本体通过燕尾凹槽穿设有燕尾凸块,调整箱体背离伸缩箱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调节显示屏本体倾斜角度的调角机构,调角机构包括铰接于燕尾凸块侧壁与调整箱体端部之间的调角直杆。本申请具有改善显示器不易做到显示画面始终朝向人员的效果。员的效果。员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谢向群 单丹 谢梓彤 钟亮 蒋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中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6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