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专利2024-08-05  61



1.本发明属于日化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皮肤是人体保护自身免受外界侵袭的有效屏障,这也意味一般化妆品中的大多数成分是很难通过皮肤屏障。为了增加化妆品中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人们将纳米技术引入化妆品行业用于改善这一痛点。
3.纳米技术是当今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纳米乳液是指一种液体以粒径10-100nm的液滴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不相容的液体中形成的透明分散体系。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化妆品不断涌现,纳米技术在日化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4.二氢杨梅素,主要来自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木质藤本植物显齿蛇葡萄,也有用拐枣提取。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血栓、抗肿瘤、消炎、抑菌等多种奇特功效。但其水溶性较差,并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氧化,因此极大限制了应用。将二氢杨梅素制成o/w型纳米乳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制备纳米乳主要有高能乳化法、高压微乳流纳米分散法、自乳化法等,但前两种制备工艺较为繁琐、需要借助较多外力、所需设备要求高,限制了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自乳化法是一种操作简便、环境友好、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和高能量输入的节能型制备方法。自乳化法需要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其中各个组分之间的配比及混容性是自动乳化法制备纳米乳的重要影响因素。与传统工艺生产的化妆品相比,采用纳米乳技术生产的化妆品可使活性成分的美容护肤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目前市场还未出现使用纳米技术制备的二氢杨梅素及相关的产品,此发明可为后期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显齿蛇葡萄提取物—二氢杨梅素应用在化妆品领域中存在水溶性较差、易氧化变色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制备方法,将二氢杨梅素制备成纳米乳,可有效解决其易氧化和难以透皮吸收等问题。
6.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包括纳米乳基质和二氢杨梅素,二氢杨梅素质量占纳米乳基质质量的0.1%~2%,纳米乳基质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油相1%~7%、表面活性剂7%~20%,余量为水。
8.优选的,所述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为o/w型二氢杨梅素纳米乳,采用水包油型纳米乳分散体系,将二氢杨梅素制备成纳米乳,可解决二氢杨梅素水溶性较差,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氧化的缺点。
9.优选的,所述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粒径分布范围为30~80nm。
10.优选的,所述油相为肉豆蔻酸异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不易氧化和水解,不易酸
败,在纳米乳液中起到稳定混合液作用。
11.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主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其中主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1~0.3。
12.优选的,所述主表面活性剂由el-40和司盘80复配而成,el-40和司盘80质量比为5~9:1,通过两者复配能够得到稳定、均一的纳米乳液。
13.优选的,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甘油、1,3-丙二醇、乙醇中的一种或组合。
14.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hlb值为11.5~12.4。
15.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1)将油相、表面活性剂、二氢杨梅素混合并搅拌均匀;
17.(2)缓慢滴入蒸馏水,边滴加边搅拌直至得到透明或半透明状、显蓝色乳光的纳米乳。
18.本发明为自乳化法制备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在于通过油相、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配比实现在常规搅拌下得到稳定、均一的纳米乳液。采用控制变量法筛选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最后确定油相采用肉豆蔻酸异丙酯、表面活性剂采用el-40和司盘80、助表面活性剂采用甘油、1,3-丙二醇、乙醇中的一种。
19.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作为化妆品中的应用。
20.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
21.本技术提供一种二氢杨梅素纳米乳,采用自乳化法将二氢杨梅素制备成二氢杨梅素纳米乳,通过油相、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配比实现在常规搅拌下得到稳定、均一的纳米乳液,所制备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稳定性良好、对皮肤无刺激性,且体外透皮能力强于二氢杨梅素3倍以上,克服了二氢杨梅素水溶性较差、易氧化和透皮吸收能力差等问题。此外将二氢杨梅素制备成纳米乳后可以提高其抗氧化、美白和抑菌能力,可为后期二氢杨梅素纳米乳产品研发提供一定的基础。
22.本技术提供一种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制备方法,为克服二氢杨梅素水溶性较差,采用自乳化制备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所制备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稳定性好、易吸收,在化妆品方向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提供的制备方法所需要仪器设备、操作步骤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应用。
23.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制备技术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通过简化制备设备和工艺,便于在生产中应用。采用控制变量法筛选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最后确定油相采用肉豆蔻酸异丙酯、表面活性剂采用el-40和司盘80、助表面活性剂采用甘油、1,3-丙二醇、乙醇中的一种,采用纳米乳技术生产的化妆品可使二氢杨梅素的美容护肤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在化妆品方向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24.图1为实施例制备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储存时间粒径变化曲线图;
25.图2为实施例制备的二氢杨梅纳米乳和二氢杨梅素累积透过量曲线图。
26.图3为实施例制备的二氢杨梅纳米乳和二氢杨梅素在各浓度下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比对图。
27.图4为实施例制备的二氢杨梅纳米乳和二氢杨梅素在各浓度下对asbt自由基清除率的比对图。
28.图5为实施例制备的二氢杨梅纳米乳和二氢杨梅素在各浓度下对酪氨酸酶抑制率的比对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30.实施例1:
31.0.9%二氢杨梅素的纳米乳制备
32.该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原料:
33.50mg二氢杨梅素(纯度>98%)、0.2g肉豆蔻酸异丙酯、0.68g el-40、0.12g司盘80、4.44g水、0.1g甘油。
34.纳米乳组成:
35.油相3.6%、表面活性剂14.5%,二氢杨梅素占纳米乳基质的0.9%。主表面活性剂(el-40:司盘80)的比例为17:3,hlb值11.95。
36.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制备方法:
37.首先加入精密称定至所需量的油相和二氢杨梅素,搅拌混合均匀,再次加入主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
38.然后缓慢逐滴加入蒸馏水,一边加水一边搅拌,开始体系均一且流动性好,随着加入水量的增加,逐渐变粘稠且呈现凝胶状,继续滴加蒸馏水,体系突然变稀且成透明或半透明状,附带蓝色乳光,再滴加水至所需量,即得二氢杨梅素纳米乳。
39.实施例2:
40.0.6%二氢杨梅素的纳米乳制备
41.该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原料:
42.33mg二氢杨梅素(纯度>98%)、0.3g肉豆蔻酸异丙酯、0.75g el-40、0.09g司盘80、4.16g水、0.2g 1,3-丙二醇。
43.纳米乳组成:
44.油相5.5%、表面活性剂9.8%,二氢杨梅素占纳米乳基质的0.6%。主表面活性剂(el-40:司盘80)的比例为25:3,hlb值12.05。
45.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制备方法:
46.首先加入精密称定至所需量的油相和二氢杨梅素,搅拌混合均匀,再次加入主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
47.然后缓慢逐滴加入蒸馏水,一边加水一边搅拌,开始体系均一且流动性好,随着加入水量的增加,逐渐变粘稠且呈现凝胶状,继续滴加蒸馏水,体系突然变稀且成透明或半透明状,附带蓝色乳光,再滴加水至所需量,即得二氢杨梅素纳米乳。
48.对实施例制备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进行性能分析,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如下:
49.(1)测试实施例1和2所得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ph值,其ph值为分别为6.51和6.79,均在正常皮肤表明ph的范围内,可使皮肤处于吸收营养的最佳状态。
50.(2)测试实施例1和2所得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包封率,其包封率均达到85%以上,
包封效果好。
51.(3)测试实施例1和2所得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粒径,其粒径均在30-80nm范围。
52.(4)测试实施例1和2所得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稳定性。
53.测试方法1:4500r/min离心20min观察纳米乳是否分层。
54.测试结果表明,实施例1和2所制备的纳米乳均未发生分层现象,其离心稳定性良好。
55.测试方法2:首先检测新鲜制备的纳米乳的初始粒径和其中二氢杨梅素的初始浓度,然后将纳米乳于4℃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检测纳米乳的粒径和其中二氢杨梅素,再将初始粒径、浓度与20天或沉降、分层前一天的粒径、浓度进行对比。
56.从图1可以看出,初始粒径与4℃储存20天后的粒径相比,基本保持不变。纳米乳中二氢杨梅素浓度变化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在发生沉降、分层等现象的前一天或储存第20天的浓度和初始浓度比较,基本保持不变。综合粒径和浓度变化情况说明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稳定性良好。
57.表1纳米乳中二氢杨梅素的浓度变化(n=3)
[0058][0059][0060]
(5)测试实施例1所得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皮肤刺激性
[0061]
测试方法:将纳米乳入涂抹于去毛的新西兰大白兔皮肤上,每天涂抹一次,连续涂抹14天,涂抹纳米乳1小时后观察结果,根据《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皮肤刺激性实验中的方法进行评分和刺激强度分级(积分小于0.5为无刺激性),计算每天每只动物的平均积分,判定皮肤刺激强度,出现皮肤刺激强度为中刺激性及以上的化妆品均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0062]
测试结果如下,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每天每只动物积分值为0.398,小于0.5,表明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对皮肤无刺激性。
[0063]
(6)测试实施例1所得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体外透皮能力
[0064]
图2为实施例1所得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和二氢杨梅素透皮能力比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任意一个时间点上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q)均显著高于二氢杨梅素的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表明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体外透皮能力显著优于二氢杨梅素。
[0065]
(7)测试实施例1所得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抗氧化能力
[0066]
图3和图4为实施例1所得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抗氧化能力比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任意一个浓度点上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对dpph自由基和asbt自由基的清除率均比二氢杨梅素的高,表明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抗氧化能力显著优于二氢杨梅素。
[0067]
(8)测试实施例1所得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
[0068]
图5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在各浓度下均优于二氢杨梅素,表明将二氢杨梅素制备成纳米乳能提高其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0069]
(9)测试实施例1所得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抑菌效果
[0070]
结果如表2所示,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对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均高于二氢杨梅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率均较强,表明将二氢杨梅素制备成纳米乳后可以增强其抑菌效果。
[0071]
表2二氢杨梅素和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抑菌效果
[0072][0073]
综上,本发明所制备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稳定性好、易吸收,抗抗氧化能力和美白能力强,在化妆品方向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提供的制备方法所需要仪器设备、操作步骤简单,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0074]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乳基质和二氢杨梅素,二氢杨梅素质量占纳米乳基质质量的0.1%~2%;纳米乳基质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油相1%~7%、表面活性剂7%~20%,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为o/w型二氢杨梅素纳米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粒径分布范围为30~8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为肉豆蔻酸异丙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主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其中主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1~0.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表面活性剂由el-40和司盘80复配而成,el-40和司盘80质量比为5~9: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其特征在于:主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11.5~12.4。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甘油、1,3-丙二醇、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油相、表面活性剂、二氢杨梅素混合并搅拌均匀;(2)缓慢滴入蒸馏水,边滴加边搅拌直至得到透明或半透明状、显蓝色乳光的纳米乳。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作为化妆品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氢杨梅素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自乳化将二氢杨梅素制备成二氢杨梅素纳米乳,通过油相、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配比实现在常规搅拌下得到稳定、均一的纳米乳液,所制备的二氢杨梅素纳米乳稳定性良好、对皮肤无刺激性,且体外透皮能力强于二氢杨梅素3倍以上,克服二氢杨梅素水溶性较差、易氧化和透皮吸收能力差问题,此外将二氢杨梅素制备成纳米乳后可以提高其抗氧化、美白和抑菌能力,上述产品效果可为后期二氢杨梅素纳米乳产品研发提供一定的基础。产品研发提供一定的基础。产品研发提供一定的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堇色生物科技(中山)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2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91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