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养殖场环境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楼房养殖场通风控制方法及楼房养殖场。
背景技术:2.猪是我国重要的家畜,是肉类的主要来源,随着养猪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开展了规模化养猪,称为现代化养猪场。现代化养猪场与传统小农散户养猪的差异性极大,由于养猪场内众多头猪聚集,因此生猪在养殖过程中通风换气是重要的管理部分,对养猪场的温度、湿度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通风不及时,氧气减少,有害气体增多,容易引发猪只大规模生病。
3.同时,随着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养殖场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向立体式楼房养殖发展,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占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楼房养殖虽然在土地上有优势,但同时也对通风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猪舍整体密集,猪只患呼吸道疾病的概率高,疫情防控难度加大。为此,公告号为cn211931910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温度可控楼房式畜禽舍精准通风结构,其每层包括畜禽舍本体,畜禽舍本体前侧山墙设有进风口,畜禽舍本体包括饲养层和粪池层,粪池层设于所述饲养层上方,饲养层顶层设有通风口,粪池层包括多排粪坑和通风道,通风道设于粪坑与粪坑之间,通风口设于通风道内,畜禽舍本体内设有温度调控装置,畜禽舍本体后侧设有排风装置,解决了传统纵向通风或横向通风存在的舍前后温差问题,使用纵向横向通风结合使气体保持温度稳定。保证可以精准的为每头猪提供新鲜空气。
4.除上述专利文献通过畜禽舍结构布置来实现通风目的,公开号为cn112817350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楼房养殖场的通风控制方法及系统,其包括房体,进风风管、粪道和地沟风道;进风风管包括管路本体、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风机,管路本体的直径自进风口向出风口缩减;管路本体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接力风扇;管路本体的底部上还间隔设置有多个排风口,以使得管路本体内的空气能够垂直向下排出;粪道和地沟风道之间设置有隔离墙,隔离墙内设置有多个通风孔,以使得从进风风管垂直向下排出的空气经过房体内部后排向粪道,并经通风孔流向地沟风道从而排到大气中。所述楼房养殖场的通风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的楼房养殖场的通风系统,包括步骤:接收多个温湿度传感器和多个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测量数据和位置信息;根据所述测量数据和位置信息,发出控制信号分别单独控制进风风机、接力风扇和排风风扇的转速。
5.上述专利文献不管是采用纵向横向通风结合的方式调节舍内温度,还是采用控制多个排风设备转速的方式调节温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只是公开了一个粗略的关联参数调节,而养殖舍是有通风设计要求的,且调节过程还应考虑到能耗、响应速度、牲畜体感舒适度、负压限制等,是一个涉及多方面限制的控制过程,如何较优地进行综合控制,是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6.本发明提供一种楼房养殖场通风控制方法及楼房养殖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通风综合调控的问题。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楼房养殖场通风控制方法,其在多层结构的养殖楼房中设置纵向连通楼体的负压风道,负压风道的上端设置集中排风设备;每间房舍的一侧设置进风口、相对的另一侧设置出风口,该出风口连通负压风道使得房舍内的空气能够流通到负压风道中,所述控制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9.步骤a、开启房舍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启动集中排风设备使负压风道呈负压状态;
10.步骤b、实时采集舍内温度,按预设的温度-通风量曲线获取当前的目标通风量;
11.步骤c、采集气压,若房舍内的气压大于负压设计值,计算房舍内与负压风道内的气压差;
12.步骤d、根据出风口通风截面积和气压差,计算实时通风量;
13.步骤e、调节出风口通风截面积和/或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使实时通风量趋近目标通风量,直至实时通风量与目标通风量的差值处于设定区间内。
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若房舍内的气压≤负压设计值,增大进风口和/或减小出风口的通风截面积后,重新采集气压。
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实时通风量采用计算式w=k*p压差*s,其中k为综合常系数,p压差为房舍内与负压风道内的气压差,s为出风口通风截面积。
16.进一步地,用wn代表第n单元或者第n层所有房舍的实时通风量;
17.所述步骤d中,总的实时通风量w=w1+w2+
…
wn;
18.总的目标通风量记为w目标,所述步骤e中,在调节实时通风量w趋近目标通风量w目标的过程中,优先按单元或者楼层调节出风口通风截面积直至到限值,再调节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
19.进一步地,所述集中排风设备为多组排风机,当调节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时,采用一次调节一组排风机;被调节的一组排风机的选择是:若当次是提高排风量,则选取当前功率与最大功率相差最多的一组风机;若当次是降低排风量,则选取当前功率与最大功率相差最小的一组风机。
20.进一步地,所述集中排风设备为多组排风机,当调节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时,按风机组的位置顺序选取一组风机进行风量调节,若该组风机调节到其风量极限值后,总的实时通风量还需调节,则按序选取下一组风机进行风量调节。
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若舍内温度t达到启动值,则启动水帘;若舍内温度低于关停值,则关闭水帘;
22.还包括步骤f:实时采集集中排风设备运行功率的变化量
△
x、各水泵总的运行功率的变化量
△
y、总的实时通风量变化量
△
w和舍内温度变化量
△
t,令a=
△
x/
△
w、b=
△
y/
△
t,若a、b均大于0,则降低a、b较大值对应运行功率的增长速率,而保持或增加另一个运行功率的变化速率,直至a=b;若a、b均小于0,则增加a、b较小值对应运行功率的变化速率,而保持或减小另一个运行功率的变化速率,直至a=b。
2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e中还包括: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保持稳定后,获取集中排
风设备的运行功率p0;
24.还包括步骤g:在舍内温度值高于关停值时,逐级增加水帘的水泵功率,并按温度-通风量曲线逐级降低集中排风设备的运行功率;直至集中排风设备和水泵的当前运行功率之和p
时
≤p0且p
时
≥p
前
,则将集中排风设备和水泵的运行功率恢复至前一级别状态下的运行功率;其中p
前
为前一级别状态下集中排风设备和水泵的运行功率之和;当水帘关闭时,视p
前
=p0。
2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楼房养殖场,其包括:
26.楼体,具有多层结构,顶部楼层为仔猪保育舍,其余楼层为从上到下随日龄增加分布的育肥舍;
27.负压风道,纵向连通各层楼的房舍,其下端封闭;
28.集中排风设备,安装于房顶上,设置于负压风道的上端;
29.小窗和/或滑板,安装在每间房舍的进风口、出风口中,用于调节风口的通风截面积;
30.水帘,设置于房舍的进风口外侧,其水流量由水泵驱动;
31.传感器组,用于获取小窗和/或滑板的开合位置、舍内温度值、舍内的气压、负压风道内的气压;
32.中央控制器,获取各传感数据以及集中排风设备和水泵运行数据,根据所述的控制方法进行运算,输出控制信息;
33.风机控制模组,获取来自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息,控制驱动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
34.现场控制模组,获取来自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息,控制驱动水泵的运行功率、小窗和/或滑板的开合度。
35.进一步地,所述负压风道位于楼体一侧或中心部,负压风道的一侧按楼层从下到上呈退台式结构,使负压风道在每层楼的横截面从下到上依次增大,出风口位于退台结构的侧立墙中。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7.1、利用负压风道相对房舍内的气压呈负压状态,将房舍内的空气吸入负压风道后经除臭排到环境中,而房舍内较外部环境也呈负压状态,新鲜的室外空气从进风口补充到舍内,从而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流通,达到良好的通风目的。
38.2、通过对进风口、出风口、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调节,达到调节房舍内的气压、负压风道的气压调节,实现对排风总量与各房舍通风量的联动控制,从而在能耗、响应速度、牲畜体感舒适度、负压限制等多方面的较优综合控制。
39.3、通过进风口、出风口通风截面积、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的其中部分或全部同步调节的方式,避免调整范围过大、时间过长的情况,实现快速达到稳定状态的控制目标。
40.4、引入制冷设备的联动控制,能相对采用较少的能耗,且对调控响应速度和效果评价直观,以实现快速而稳定的调控结果,快速达到理想的稳定室内环境目标。
附图说明
41.图1为本发明养殖舍楼体的结构示意图。
42.图2为本发明负压风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4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楼房养殖场通风控制方法,主要是针对多层楼房式养殖场,如养猪场,其是在多层结构的养殖楼房中设置纵向连通楼体的负压风道,负压风道的上端设置集中排风设备。每间房舍的一侧设置进风口、相对的另一侧设置出风口,该出风口连通负压风道使得房舍内的空气能够流通到负压风道中,如此免去每间房舍都需要设置排风机,既能减小风机对房舍带来的噪音,也方便将排出的空气集中进行除臭处理(如在集中排风设备的出风端设置除臭网),同时集中对整幢楼的通风进行调节,避免单个房舍独立控制时故障导致通风失效。
45.本发明利用的是负压风道在集中排风设备排风工作时相对房舍内的气压呈负压状态,利用负压将房舍内的空气吸入负压风道中,负压风道中的空气在集中排风设备的作用下从负压风道上端口经除臭后排到环境中,而房舍内较进风口外也呈负压状态,新鲜的室外空气从进风口补充到舍内。楼顶集中排风总量是所有房舍排出风量的总和,各房舍内的气压、负压风道的气压、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能够相互影响,而各房舍内的气压可受其进风口、出风口通风截面积的影响,要达到各房舍的通风量要求,就需要集中排风总量与各房舍通风量的联动控制。
46.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47.步骤a、开启房舍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启动集中排风设备使负压风道呈负压状态;
48.步骤b、实时采集舍内温度,按预设的温度-通风量曲线获取当前的目标通风量;
49.步骤c、采集气压,若房舍内的气压大于负压设计值,计算房舍内与负压风道内的气压差;
50.步骤d、根据出风口通风截面积和气压差,计算实时通风量;
51.步骤e、调节出风口通风截面积和/或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使实时通风量趋近目标通风量,直至实时通风量与目标通风量的差值处于设定区间内。
52.上述温度-通风量曲线一般采用的是现场舍内温度与其对应的通风量,通风以及水帘等养殖场常见设备对温度的调节是有限的,因此行业中一般采用的温度-通风量曲线调节的结果是牲畜的体感温度和舒适度。且房舍内有负压设计值,出于安全等考虑,不容许负压过多,以免舍内风速过大,会刺激牲畜产生应激反应,因此步骤c是在安全范围内调节舍内负压。若房舍内的气压≤负压设计值,则先增大进风口的通风截面积以减少负压,或者减小出风口的通风截面积以减少负压,甚至在负压过多时,同时增大进风口和减小出风口以求快速减少负压,重新采集气压直至达到设计范围内。
53.整栋楼承载的压差不等于风机两端的压差,因为损耗的压力包含了空气过滤、水帘、滑板进风窗、百叶排风口、气楼等的沿程阻力以及除臭设备的耗压等,因此每间房舍内的实时通风量,我们根据出风口通风截面积和气压差来计算更为准确,此处气压差显然是出风口的一侧负压风道与另一侧房舍内的压差。
54.在步骤e中,使实时通风量趋近目标通风量的调节实则是:若实时通风量与目标通风量的差值大于上限差值,即实时通风量大于目标通风量过多,则减小出风口通风截面积和/或降低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若实时通风量与目标通风量的差值小于下限差值,即实时通风量小于目标通风量过多,则增大出风口通风截面积和/或提高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若实时通风量与目标通风量的差值介于上限差值与下限差值之间,则保持出风口通风截面积和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不变。
55.调节单个房舍的实时通风量可以采用进、出风口有限调节,其对负压风道内的气压影响相对较小,也即对其他房舍的实时通风量影响较小,而实时通风量小范围波动时可以不调节,这样就避免了调节集中排风设备可能引起的所有房舍风口都需要相应调节,造成稳定状态调整范围过大、时间过长的情况。当风口调节不能达到目标,就需要调节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当然各房舍需要同幅度调节实时通风量时,可以任意择其中一种或两种同步调节的方式,但基于能耗考虑,优先推荐风口调节。
56.由于采用的是集中排气的方案,相当于出风口是处于同一个负压腔内,每间房舍的进风量与出风量是有差异的,而与风道集中排气直接关联的是房舍的出风量,因此在计算实时通风量时,以出风量为依据。在所述步骤d中,实时通风量采用计算式w=k*p
压差
*s,其中k为综合常系数,p
压差
为房舍内与负压风道内的气压差,s为出风口通风截面积。
57.考虑出风口处的气压差不稳定、波动频繁,在测量房舍内和负压风道内的气压时,可以取靠近出风口附近的舍内气压值,以及靠近出风口附近的负压风道内的气压值,并引入综合常系数k进行修正。综合常系数k可以由现场测试得出,也可以根据空气动力学模拟房舍参数与结构算出。
58.按上述风量计算式,用wn代表第n单元或者第n层所有房舍的实时通风量,那么所述步骤d中,总的实时通风量w=w1+w2+
…
wn。
59.总的目标通风量记为w
目标
,所述步骤e中,在调节实时通风量w趋近目标通风量w
目标
的过程中,优先按单元或者楼层调节出风口通风截面积直至到限值,再调节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按单间房舍独自调节,其对总的通风量来说影响较小,而大幅度调节一个房舍的通风量以达到调节总风量的目的时,对该房舍的风量调节往往会超设计范围。因此,按单元或者楼层同步调节,既能避免调节控制的对象过多而死机,又能有效调节总风量。如果同一层房舍内的牲畜处于同阶段,对环境需求相同,那么优先按层调节。
60.在调节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时,针对设备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调节策略。
61.若所述集中排风设备为多组排风机,当调节排风量时,可以一次调节一组排风机。被调节的一组排风机的选择是:若当次是提高排风量,则选取当前功率与最大功率相差最多的一组风机;若当次是降低排风量,则选取当前功率与最大功率相差最小的一组风机。以保证调节能够达到预期的调节目的,同时也避免风机在功率极大或极小状态运行,提高排风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
62.除上述选取方式,也可以按风机组的位置顺序选取一组风机进行风量调节,若该组风机调节到其风量极限值后,总的实时通风量还需调节,则按序选取下一组风机进行风量调节,这种方式的逻辑控制更为简单。
63.环境温度在极冷和极热时,一般来讲,仅通过通风量,难以达到牲畜舒适的体感环境,因此在此时需要引入调温设备。又牲畜对热的反应更明显,在高温天气下,容易出现通
风量调节至极限仍达不到利于牲畜生长的环境,此时需要制冷空调、水帘等介入。从成本、能耗等方面考虑,水帘在养殖场的使用更广泛,因此,我们以水帘作为降温制冷设备为例,进一步说明降温和通风量的联合调控问题。
64.作为优选调控方案,在所述步骤b中,若舍内温度t达到启动值,则启动水帘;若舍内温度低于关停值,则关闭水帘。水帘的启动值和关闭值可由饲养管理人员自行设定,比如启动值32℃,关停值26℃等,对应水帘的运行阶段,增大或减小水帘的水泵功率,均在其工作功率范围内。如制冷空调等设备,可替代水帘,启停控制类似,不再赘述。
65.在上述水帘启停大条件下,当舍内温度因坏境、牲畜数量等客观原因变化时,需要将集中排风设备和水帘从一个稳定运行功率适应性调节到另一个稳定状态。在步骤b实时温度-通风曲线和步骤e通风量调节条件下,增加步骤f,可以考虑环境调节效果和能耗的选择,在调节过程中,实时采集集中排风设备运行功率的变化量
△
x、各水泵总的运行功率的变化量
△
y、总的实时通风量变化量
△
w和舍内温度变化量
△
t,令a=
△
x/
△
w、b=
△
y/
△
t。以a、b比例设定为1为例,若a、b均大于0,此时对应降温调节,为快速达到稳态,增加通风量和增加水帘制冷量;出于考虑能耗对应的效果,在通风量和制冷量的增加力度上侧重能耗低而作用效果明显的一个,则可以降低a、b较大值对应运行功率的变化速率,而保持或增加另一个运行功率的变化速率,直至a=b。考虑运行功率的极限范围,存在未达到a=b时,其中一个运行功率已至极限,此时只能调节另一个运行功率至稳态后,最终使a=b=0。同理的,若a、b均小于0,对应升温调节,则增加a、b较小值对应运行功率的变化速率,保持或减小另一个运行功率的变化速率,直至a=b。
△
x、
△
y、
△
w、
△
t的单位按同量级或相匹配的量级。显然地,a、b的比例关系,也可以呈其他常系数比例关系,上述a、b的比例为1只是其中一种。
66.实时采集的频次按养殖场反馈快慢设定,如风机排风到达房舍各角落不是瞬间完成的,因此当前采集时刻与前一采集时刻可以按间隔30秒实施,上述x、y、
△
w、
△
t均是后一时刻的值与前一时刻的值的比较,功率的变化量为后一时刻的功率减去前一时刻的功率的差,通风量变化量
△
w和温度变化量
△
t为后一时刻与前一时刻的绝对差值。当室内温度过高,需要调节以达到新的体感舒适环境,此时增大通风量、增加水帘制冷量,即
△
x、
△
y均大于0,a、b也均大于0;当室内温度过低,需要调节以达到新的体感舒适环境,此时减小通风量、减小水帘制冷量,即
△
x、
△
y均小于0,a、b也均小于0。
67.上述调节方式考虑了通风对室内温度的影响,然而通风的影响在通风到达一定程度后,对温度的影响逐渐趋于零。一般情况下,启动水帘时,已先经过了风量调节阶段,风量调节达不到调节目标才会启动水帘,因此启动水帘时风量调节对温度的影响可以不考虑,不对室内温度起决定性作用。根据上述步骤f中的调节,能相对采用较少的能耗;同时侧重评价一对调控参数(集中排风设备的运行功率与实时通风量为一对调控参数,水泵的功率与舍内温度一对调控参数),对调控响应速度和效果评价直观,且达到较好的调控结果,在集中排风设备和各水泵都运行的条件下,能快速达到理想的稳定室内环境目标。
68.本方法还考虑了当舍内温度达到水帘运行条件,但室温不足够高,如高于水帘的关停值26℃,但低于水帘必须运行的32℃,例如28℃时,仅通过通风量调节就能达到体感舒适环境。此时是否要引入水帘,可以从能耗考虑。所述步骤e中还包括: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保持稳定后,获取集中排风设备的运行功率p0。还包括步骤g:在舍内温度值高于关停值
时,逐级增加水帘的水泵功率,并按温度-通风量曲线逐级降低集中排风设备的运行功率;直至集中排风设备和水泵的当前运行功率之和p
时
≤p0且p
时
≥p
前
,则将集中排风设备和水泵的运行功率恢复至前一级别状态下的运行功率;其中p
前
为前一级别状态下集中排风设备和水泵的运行功率之和;当水帘关闭时,视p
前
=p0。
69.上述优选方法,尤其适用在水帘是否开启阶段,当水帘开启后能耗更低,寻找到一个最佳的排风量和制冷量的组合,即是采用最低功耗达到体感舒适环境。在进入稳定阶段后,如室内温度变化,可以联合上一个实施例的a、b值来调控集中排风设备和水帘。
70.采用上述控制方法对养殖楼房现场进行设备布置,得到一种环境参数能有效调节的楼房养殖场,其包括:
71.楼体1,如图1所示,具有多层结构,顶部楼层为仔猪保育舍,其余楼层为从上到下随日龄增加分布的育肥舍;
72.负压风道12,纵向连通各层楼的房舍11,其下端封闭;
73.集中排风设备2,安装于房顶上,设置于负压风道的上端,对应除臭网3;
74.小窗和/或滑板,安装在每间房舍11的进风口13、出风口14中,用于调节风口的通风截面积;
75.水帘4,设置于房舍11的进风口13外侧,其水流量由水泵驱动;
76.传感器组,用于获取小窗和/或滑板的开合位置、舍内温度值、舍内的气压、负压风道内的气压;
77.中央控制器,获取各传感数据以及集中排风设备和水泵运行数据,根据上述的控制方法进行运算,输出控制信息;
78.风机控制模组,获取来自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息,控制驱动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
79.现场控制模组,获取来自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息,控制驱动水泵的运行功率、小窗和/或滑板的开合度。
80.在风道的建设结构上,考虑空气流动的摩擦阻力与路径长度、速度呈正比,与风道半径呈反比,所述负压风道位于楼体一侧或中心部,负压风道的一侧按楼层从下到上呈退台式结构,使负压风道在每层楼的横截面从下到上依次增大,出风口位于退台结构的侧立墙中,以减小通风量在风道内的损耗以及不同出风口之间空气流动的干扰,如图2所示。
81.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楼房养殖场通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层结构的养殖楼房中设置纵向连通楼体的负压风道,负压风道的上端设置集中排风设备;每间房舍的一侧设置进风口、相对的另一侧设置出风口,该出风口连通负压风道使得房舍内的空气能够流通到负压风道中,所述控制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步骤a、开启房舍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启动集中排风设备使负压风道呈负压状态;步骤b、实时采集舍内温度,按预设的温度-通风量曲线获取当前的目标通风量;步骤c、采集气压,若房舍内的气压大于负压设计值,计算房舍内与负压风道内的气压差;步骤d、根据出风口通风截面积和气压差,计算实时通风量;步骤e、调节出风口通风截面积和/或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使实时通风量趋近目标通风量,直至实时通风量与目标通风量的差值处于设定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养殖场通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若房舍内的气压≤负压设计值,增大进风口和/或减小出风口的通风截面积后,重新采集气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楼房养殖场通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实时通风量采用计算式w=k*p
压差
*s,其中k为综合常系数,p
压差
为房舍内与负压风道内的气压差,s为出风口通风截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房养殖场通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w
n
代表第n单元或者第n层所有房舍的实时通风量;所述步骤d中,总的实时通风量w=w1+w2+
…
w
n
;总的目标通风量记为w
目标
,所述步骤e中,在调节实时通风量w趋近目标通风量w
目标
的过程中,优先按单元或者楼层调节出风口通风截面积直至到限值,再调节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楼房养殖场通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排风设备为多组排风机,当调节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时,采用一次调节一组排风机;被调节的一组排风机的选择是:若当次是提高排风量,则选取当前功率与最大功率相差最多的一组风机;若当次是降低排风量,则选取当前功率与最大功率相差最小的一组风机。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楼房养殖场通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排风设备为多组排风机,当调节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时,按风机组的位置顺序选取一组风机进行风量调节,若该组风机调节到其风量极限值后,总的实时通风量还需调节,则按序选取下一组风机进行风量调节。7.根据权利要求1、2、4、5、6中任一项所述的楼房养殖场通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若舍内温度t达到启动值,则启动水帘;若舍内温度低于关停值,则关闭水帘;还包括步骤f:实时采集集中排风设备运行功率的变化量
△
x、各水泵总的运行功率的变化量
△
y、总的实时通风量变化量
△
w和舍内温度变化量
△
t,令a=
△
x/
△
w、b=
△
y/
△
t,若a、b均大于0,则降低a、b较大值对应运行功率的增长速率,而保持或增加另一个运行功率的变化速率,直至a=b;若a、b均小于0,则增加a、b较小值对应运行功率的变化速率,而保持或减小另一个运行功率的变化速率,直至a=b。
8.根据权利要求1、2、4、5、6中任一项所述的楼房养殖场通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还包括: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保持稳定后,获取集中排风设备的运行功率p0;还包括步骤g:在舍内温度值高于关停值时,逐级增加水帘的水泵功率,并按温度-通风量曲线逐级降低集中排风设备的运行功率;直至集中排风设备和水泵的当前运行功率之和p
时
≤p0且p
时
≥p
前
,则将集中排风设备和水泵的运行功率恢复至前一级别状态下的运行功率;其中p
前
为前一级别状态下集中排风设备和水泵的运行功率之和;当水帘关闭时,视p
前
=p0。9.一种楼房养殖场,其特征在于,包括:楼体,具有多层结构,顶部楼层为仔猪保育舍,其余楼层为从上到下随日龄增加分布的育肥舍;负压风道,纵向连通各层楼的房舍,其下端封闭;集中排风设备,安装于房顶上,设置于负压风道的上端;小窗和/或滑板,安装在每间房舍的进风口、出风口中,用于调节风口的通风截面积;水帘,设置于房舍的进风口外侧,其水流量由水泵驱动;传感器组,用于获取小窗和/或滑板的开合位置、舍内温度值、舍内的气压、负压风道内的气压;中央控制器,获取各传感数据以及集中排风设备和水泵运行数据,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进行运算,输出控制信息;风机控制模组,获取来自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息,控制驱动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现场控制模组,获取来自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息,控制驱动水泵的运行功率、小窗和/或滑板的开合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楼房养殖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风道位于楼体一侧或中心部,负压风道的一侧按楼层从下到上呈退台式结构,使负压风道在每层楼的横截面从下到上依次增大,出风口位于退台结构的侧立墙中。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房养殖场通风控制方法,其在多层结构的养殖楼房中设置纵向连通楼体的负压风道,负压风道的上端设置集中排风设备;每间房舍的一侧设置进风口、相对的另一侧设置出风口,该出风口连通负压风道使得房舍内的空气能够流通到负压风道中,通过对房舍内的气压、负压风道的气压、集中排风设备的排风量调节,达到对排风总量与各房舍通风量的联动控制,实现在能耗、响应速度、牲畜体感舒适度、负压限制等多方面的较优综合控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风综合调控的问题,快速达到理想的稳定室内环境目标。的稳定室内环境目标。的稳定室内环境目标。
技术研发人员:苏家强 周保红 孔庆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美特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9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