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助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安全传输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4-07-26  51



1.本发明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助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安全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为缓解公安机关及警员压力,同时也为方便人民群众报警,开发了用于报警的自助报警系统,该自助报警系统包括终端和服务端,终端部署至各派出所和安全屋内,服务端部署至各派出所。报警人员在终端发起报案,将数据传送到服务端进行处理,服务端处理完毕则下推数据至终端,完成案件接报和受理。
3.由于终端部署在各安全屋和各派出所,交由报警人员自助报警操作,容易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如上传病毒文件、获取上传的敏感数据等,所以需要对自助报警系统的应用数据进行安全传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助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安全传输方法,用以保证自助报警系统可以安全使用运行。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助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包括对自助报警系统的终端加装加密狗;
6.当终端启动时,执行加密狗检测逻辑,判断是否存在授权的加密狗,若是,则执行启动逻辑,若否,则启动失败;
7.当终端用户登录时,向自助报警系统的服务端发送身份信息,所述服务端对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向该终端分配具有过期时间的token;
8.所述终端获得token后,通过调用指定接口并携带token,从服务端获取非对称加密的公钥;
9.所述终端使用公钥对对称加密算法的秘钥进行加密,然后将加密后的秘钥上传至服务端;
10.当所述终端从外接设备及第三方设备获得的数据y需上传至服务端时,采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上传。
11.上述自助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安全传输方法,所述终端还加装有硬盘,当所述终端从外接设备及第三方设备获得的数据y后,首先存储至硬盘进行隔离,然后对数据y进行扫描杀毒,未发现病毒后,将数据y采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上传。
12.上述自助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当所述数据y隔离到硬盘中后,扫描数据y中的各个数据的格式,对非视频、音频、图片和文本的数据进行删除。
13.上述自助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安全传输方法,所述终端的应用程序采用绕码编译。
14.上述自助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安全传输方法,所述终端和服务端部署在内网
中。
15.上述自助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当所述终端的usb接口插入外接设备时,判断该外接设备是否为注册登记过的外接设备,若是,则连接该外接设备,若否,则拒接该外接设备。
1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设置加密狗,使终端在被授权的加密狗存在的情况下才可启动,确保后续数据上传的加密;在数据上传前,首先需要获取到令牌;通过令牌获取非对称加密算法密钥;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后发送至服务端;对需要上传的数据通过对称加密算法加密上传至服务端,从而有效的防止篡改。
17.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8.图1为自助报警系统的架构图。
19.图2为应用数据安全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20.图3为终端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3所示,一种自助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包括对自助报警系统的终端加装加密狗;
22.当终端启动时,执行加密狗检测逻辑,判断是否存在授权的加密狗,若是,则执行启动逻辑,若否,则启动失败;
23.需要说明的是,启动逻辑则需要检测加密狗是否为授权加密狗,对于未授权加密狗则启动失败,退出操作;实际应用中,加密狗注册需要由市局授权激活,然后交由各个设置在外界的终端使用;
24.当终端用户登录时,向自助报警系统的服务端发送身份信息,所述服务端对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向该终端分配具有过期时间的token;
25.需要说明的是,设置过期时间,可防止人为对token进行篡改。
26.所述终端获得token后,通过调用指定接口并携带token,从服务端获取非对称加密的公钥;
27.所述终端使用公钥对对称加密算法的秘钥进行加密,然后将加密后的秘钥上传至服务端;
28.需要说明的是,实用公钥对对称加密算法的秘钥进行加密,可避免对称加密算法的秘钥被其他人获取;
29.当所述终端从外接设备及第三方设备获得的数据y需上传至服务端时,采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上传。服务端可以通过对称加密算法的秘钥进行解密得到数据y的内容。
30.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加装有硬盘,当所述终端从外接设备及第三方设备获得的数据y后,首先存储至硬盘进行隔离,然后对数据y进行扫描杀毒,未发现病毒后,将数据y采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上传。
3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终端的应用程序采用绕码编译。终端的应用程序设置应用磁
盘中。通过加装硬盘,对于各接口设备及通信设备需要临时暂存的数据,存储至加装的硬盘上,确保应用和数据能够在物理上隔离。对于应用程序编译采用绕码编译,可有效防止源码信息的泄露,暴露接口,从而获取敏感信息。
32.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数据y隔离到硬盘中后,扫描数据y中的各个数据的格式,对非视频、音频、图片和文本的数据进行删除。
33.需要说明的是,这样做,主要是对于批处理和脚本及应用程序及执行文件等进行删除,防止病毒侵入。
34.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和服务端部署在内网中。对部署的终端和服务端通信,通过vpn和专线进行连接。对于配置vpn需要设置严格的安全管控策略,限定指定的机器和设备(ip和mac地址)能够接入内网。
35.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终端的usb接口插入外接设备时,判断该外接设备是否为注册登记过的外接设备,若是,则连接该外接设备,若否,则拒接该外接设备。
36.实际应用中,仅留必要的usb接口,对不必要的usb接口,则通过物理手段对接口进行拆除;对于接入的usb设备,需要提前进行注册登记,方可接入到终端中。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助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自助报警系统的终端加装加密狗;当终端启动时,执行加密狗检测逻辑,判断是否存在授权的加密狗,若是,则执行启动逻辑,若否,则启动失败;当终端用户登录时,向自助报警系统的服务端发送身份信息,所述服务端对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向该终端分配具有过期时间的token;所述终端获得token后,通过调用指定接口并携带token,从服务端获取非对称加密的公钥;所述终端使用公钥对对称加密算法的秘钥进行加密,然后将加密后的秘钥上传至服务端;当所述终端从外接设备及第三方设备获得的数据y需上传至服务端时,采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上传。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助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加装有硬盘,当所述终端从外接设备及第三方设备获得的数据y后,首先存储至硬盘进行隔离,然后对数据y进行扫描杀毒,未发现病毒后,将数据y采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上传。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助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y隔离到硬盘中后,扫描数据y中的各个数据的格式,对非视频、音频、图片和文本的数据进行删除。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助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应用程序采用绕码编译。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助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和服务端部署在内网中。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助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的usb接口插入外接设备时,判断该外接设备是否为注册登记过的外接设备,若是,则连接该外接设备,若否,则拒接该外接设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助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包括对自助报警系统的终端加装加密狗;当终端启动时,执行加密狗检测逻辑,判断是否存在授权的加密狗,若是,则执行启动逻辑,若否,则启动失败;当终端用户登录时,向自助报警系统的服务端发送身份信息,所述服务端对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向该终端分配具有过期时间的TOKEN;所述终端获得TOKEN后,通过调用指定接口并携带TOKEN,从服务端获取非对称加密的公钥;所述终端使用公钥对对称加密算法的秘钥进行加密,然后将加密后的秘钥上传至服务端;当所述终端从外接设备及第三方设备获得的数据Y需上传至服务端时,采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上传。本发明用以保证自助报警系统可以安全使用运行。可以安全使用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岚 余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树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2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89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