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教育服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教育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2.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使远程教育的手段有了质的飞跃,成为高新技术条件下的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主,兼容面授、函授和自学等传统教学形式,多种媒体优化组合的教育方式。
3.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方式。结合人脸识别设备、视频播放设备等的使用,可实时进行课程的学习,有效缓解因各种原因无法亲自到课堂进行面授学习的困难处境。
4.但现有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教育系统一般只能提供单方面的教育服务,学生和教师交流的实时性差,且形式较古板,学生在感到枯燥并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时,缺少及时的提醒,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降低学习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教育系统及方法,本方案通过人脸识别探头对使用进行人脸识别登录后,与授课计算机本体内的远程监控提醒系统相配合使用,当学员在接受在线教育出现状况时,通过远程监控提醒系统与磁性往复弹动机构气流过度组件、密封圆片和柔性提醒机构的配合使用,在辅助基布上产生连续跳动,对学员放置于辅助基布的身体部件进行连续弹动,进而有效对学员进行提醒,有效提高学生和授课者的交流实时性,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提高学习效率。
7.2.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教育系统及方法,包括学习桌面,所述学习桌面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探头,所述学习桌面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辅助基布,所述辅助基布内对称固定连接有提醒条带,所述提醒条带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磁性往复弹动机构,所述提醒条带的上内壁固定连接有气流过度组件,且气流过度组件和磁性往复弹动机构的上端滑动连接,所述气流过度组件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密封圆片,且密封圆片和磁性往复弹动机构相配合使用,所述提醒条带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柔性提醒机构;
10.所述学习桌面上设有授课计算机本体,所述授课计算机本体内设有远程监控提醒系统,所述远程监控提醒系统包括总成控制单元,所述总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有人脸识别验证单元,所述人脸识别验证单元的输入端和人脸识别探头电性连接,所述总成控制
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警示提醒单元,所述警示提醒单元的输出端和磁性往复弹动机构电性连接;通过人脸识别探头对使用进行人脸识别登录后,与授课计算机本体内的远程监控提醒系统相配合使用,当学员在接受在线教育出现状况时,通过远程监控提醒系统与磁性往复弹动机构气流过度组件、密封圆片和柔性提醒机构的配合使用,在辅助基布上产生连续跳动,对学员放置于辅助基布的身体部件进行连续弹动,进而有效对学员进行提醒,有效提高学生和授课者的交流实时性,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提高学习效率。
11.进一步的,所述磁性往复弹动机构包括平衡柱,所述提醒条带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平衡柱,所述平衡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动条,所述提醒条带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平衡柱相对应的电磁线圈,且电磁线圈和弹动条相配合,所述弹动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均气板;当人脸识别探头检测到学生的听课动作有异时,将信号发送至授课计算机本体内,使得远程监控提醒系统对磁性往复弹动机构进行启动,进而电磁线圈通电后,会将弹动条进行弹起,进而使得弹动条推动支撑柱和均气板在气流过度组件内向上移动,对气流过度组件内空气进行挤压,将柔性提醒机构充气鼓起,然后电磁线圈断电,柔性提醒机构又恢复平坦,快速重复电磁线圈的接电和断电,进而实现柔性提醒机构的连续鼓动,对放置于其上的人体部位进行弹动,实现有效提醒,有效帮助学生重新恢复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12.进一步的,所述弹动条包括柔性连接块,所述平衡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柔性连接块,所述柔性连接块靠近电磁线圈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弹片;当弹动条进行弹动时,柔性连接块可有效保持弹动条的整体固定性,同时便于金属弹片可实现上下快速弹动并恢复,有效提高弹动条的整体稳定性,便于弹动条的持续有效使用。
13.进一步的,所述电磁线圈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导向柱,且限位导向柱在金属弹片内构成滑动结构;当弹动条弹动的过程总,与弹动条滑动连接的限位导向柱可有效保持弹动条位移的方向和高度,进而有效提高弹动条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弹动条弹动时出现偏移。
14.进一步的,所述气流过度组件包括侧边填充软条,所述提醒条带的上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侧边填充软条,两个所述侧边填充软条之间固定连接有气体填充腔,所述气体填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气流引导条,所述气流引导条上开设有多个疏气通孔;侧边填充软条和气体填充腔可有效对提醒条带的上端进行封堵,同时气流引导条可有效将气体填充腔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便于均气板将气体填充腔内的气体进行推送,并通过疏气通孔进入到柔性提醒机构内。
15.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提醒机构包括橡胶保护层,所述提醒条带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保护层,所述橡胶保护层上开设有多个内置气流通孔,所述内置气流通孔内固定连接有柔性凸点;橡胶保护层可在辅助基布的表面形成较为明显的提示带,进而有效帮助学生对于身体部位放置位置进行判断,柔性凸点可有效将内部空气进行密封,便于内部气体的再次利用,同时有效提高柔性提醒机构与身体接触的柔软度,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16.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圆片包括限位安装环,所述疏气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安装环,所述限位安装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透气膜,所述透气膜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置稳定块,所述透气膜内固定连接有自密封环;当人脸识别探头监测到使用者的状态不对时,需要使用提醒功能时,经过压力感应触点和光敏感应触点的判断,可有效确定提醒位置,再驱
动磁性往复弹动机构和气流过度组件进行使用,此时气体填充腔的内的气体需要进入到柔性提醒机构内,需要将检测到位置处的密封圆片打开,让气体顺利进入到柔性提醒机构内,有效提高提醒的精准度,进而有效提高提醒效率,便于学生快速恢复注意力,提高交流效率。
17.进一步的,所述自密封环位于限位安装环和内置稳定块之间,所述自密封环包括一对电感形变圈和导电薄环,且导电薄环位于一对电感形变圈之间;当对电感形变圈进行通电时,可有效使得电感形变圈收缩,进而在内置稳定块和自密封环之间形成开口,让气流过度组件内的气体进入到柔性提醒机构中,有效提高气流过度组件和柔性提醒机构之间的密封性,精准位置的密封圆片的开合,便于气体的集中推送,有效提高柔性提醒机构的提醒力度。
18.进一步的,位于左侧的所述侧边填充软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压力感应触点,且压力感应触点和授课计算机本体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19.进一步的,位于右侧的所述侧边填充软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光敏感应触点,且光敏感应触点和授课计算机本体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当使用者将身体部位放置于压力感应触点和光敏感应触点上时,压力感应触点和光敏感应触点可将信号传输至授课计算机本体内,使得授课计算机本体对提醒操作进行位置上精准有效的控制,有效提高提醒效率。
20.3.有益效果
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2.(1)本方案通过人脸识别探头对使用进行人脸识别登录后,与授课计算机本体内的远程监控提醒系统相配合使用,当学员在接受在线教育出现状况时,通过远程监控提醒系统与磁性往复弹动机构气流过度组件、密封圆片和柔性提醒机构的配合使用,在辅助基布上产生连续跳动,对学员放置于辅助基布的身体部件进行连续弹动,进而有效对学员进行提醒,有效提高学生和授课者的交流实时性,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提高学习效率。
23.(2)当人脸识别探头检测到学生的听课动作有异时,将信号发送至授课计算机本体内,使得远程监控提醒系统对磁性往复弹动机构进行启动,进而电磁线圈通电后,会将弹动条进行弹起,进而使得弹动条推动支撑柱和均气板在气流过度组件内向上移动,对气流过度组件内空气进行挤压,将柔性提醒机构充气鼓起,然后电磁线圈断电,柔性提醒机构又恢复平坦,快速重复电磁线圈的接电和断电,进而实现柔性提醒机构的连续鼓动,对放置于其上的人体部位进行弹动,实现有效提醒,有效帮助学生重新恢复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24.(3)当弹动条进行弹动时,柔性连接块可有效保持弹动条的整体固定性,同时便于金属弹片可实现上下快速弹动并恢复,有效提高弹动条的整体稳定性,便于弹动条的持续有效使用。
25.(4)当弹动条弹动的过程总,与弹动条滑动连接的限位导向柱可有效保持弹动条位移的方向和高度,进而有效提高弹动条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弹动条弹动时出现偏移。
26.(5)侧边填充软条和气体填充腔可有效对提醒条带的上端进行封堵,同时气流引导条可有效将气体填充腔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便于均气板将气体填充腔内的气体进行推送,并通过疏气通孔进入到柔性提醒机构内。
27.(6)橡胶保护层可在辅助基布的表面形成较为明显的提示带,进而有效帮助学生
对于身体部位放置位置进行判断,柔性凸点可有效将内部空气进行密封,便于内部气体的再次利用,同时有效提高柔性提醒机构与身体接触的柔软度,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28.(7)当人脸识别探头监测到使用者的状态不对时,需要使用提醒功能时,经过压力感应触点和光敏感应触点的判断,可有效确定提醒位置,再驱动磁性往复弹动机构和气流过度组件进行使用,此时气体填充腔的内的气体需要进入到柔性提醒机构内,需要将检测到位置处的密封圆片打开,让气体顺利进入到柔性提醒机构内,有效提高提醒的精准度,进而有效提高提醒效率,便于学生快速恢复注意力,提高交流效率。
29.(8)当对电感形变圈进行通电时,可有效使得电感形变圈收缩,进而在内置稳定块和自密封环之间形成开口,让气流过度组件内的气体进入到柔性提醒机构中,有效提高气流过度组件和柔性提醒机构之间的密封性,精准位置的密封圆片的开合,便于气体的集中推送,有效提高柔性提醒机构的提醒力度。
30.(9)当使用者将身体部位放置于压力感应触点和光敏感应触点上时,压力感应触点和光敏感应触点可将信号传输至授课计算机本体内,使得授课计算机本体对提醒操作进行位置上精准有效的控制,有效提高提醒效率。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发明辅助基布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发明辅助基布局部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本发明磁性往复弹动机构、气流过度组件和柔性提醒机构的俯视爆炸示意图;
36.图6为本发明磁性往复弹动机构、气流过度组件和柔性提醒机构的仰视爆炸示意图;
37.图7为本发明密封圆片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8.图8为本发明密封圆片形变状态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9.图9为本发明密封圆片形变前后状态对比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40.图10为本发明远程监控提醒系统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41.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42.1、学习桌面;2、人脸识别探头;3、辅助基布;4、提醒条带;5、磁性往复弹动机构;501、平衡柱;502、弹动条;5201、柔性连接块;5202、金属弹片;503、电磁线圈;504、支撑柱;505、均气板;6、气流过度组件; 601、侧边填充软条;602、气体填充腔;603、气流引导条;604、疏气通孔; 7、密封圆片;701、限位安装环;702、透气膜;703、内置稳定块;704、自密封环;7041、电感形变圈;7042、导电薄环;8、柔性提醒机构;801、橡胶保护层;802、内置气流通孔;803、柔性凸点;10、授课计算机本体;11、限位导向柱;12、压力感应触点;13、光敏感应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6.实施例:
47.请参阅图1-10,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教育系统及方法,包括学习桌面1,学习桌面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探头2,学习桌面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辅助基布3,辅助基布3内对称固定连接有提醒条带4,提醒条带4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磁性往复弹动机构5,提醒条带4的上内壁固定连接有气流过度组件6,且气流过度组件6和磁性往复弹动机构5的上端滑动连接,气流过度组件6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密封圆片7,且密封圆片7和磁性往复弹动机构5相配合使用,提醒条带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柔性提醒机构8;
48.学习桌面1上设有授课计算机本体10,授课计算机本体10内设有远程监控提醒系统,远程监控提醒系统包括总成控制单元,总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有人脸识别验证单元,人脸识别验证单元的输入端和人脸识别探头2电性连接,总成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警示提醒单元,警示提醒单元的输出端和磁性往复弹动机构5电性连接;通过人脸识别探头2对使用进行人脸识别登录后,与授课计算机本体10内的远程监控提醒系统相配合使用,当学员在接受在线教育出现状况时,通过远程监控提醒系统与磁性往复弹动机构5 气流过度组件6、密封圆片7和柔性提醒机构8的配合使用,在辅助基布3上产生连续跳动,对学员放置于辅助基布3的身体部件进行连续弹动,进而有效对学员进行提醒,有效提高学生和授课者的交流实时性,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提高学习效率。
49.请参阅图3-5,磁性往复弹动机构5包括平衡柱501,提醒条带4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平衡柱501,平衡柱5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动条502,提醒条带4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平衡柱501相对应的电磁线圈503,且电磁线圈503和弹动条502相配合,弹动条5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04,支撑柱5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均气板505;当人脸识别探头2检测到学生的听课动作有异时,将信号发送至授课计算机本体10内,使得远程监控提醒系统对磁性往复弹动机构5进行启动,进而电磁线圈503通电后,会将弹动条502 进行弹起,进而使得弹动条502推动支撑柱504和均气板505在气流过度组件6内向上移动,对气流过度组件6内空气进行挤压,将柔性提醒机构8充气鼓起,然后电磁线圈503断电,柔性提醒机构8又恢复平坦,快速重复电磁线圈503的接电和断电,进而实现柔性提醒机构8的连续鼓动,对放置于其上的人体部位进行弹动,实现有效提醒,有效帮助学生重新恢复注意力,提高学习效
率。
50.请参阅图3,弹动条502包括柔性连接块5201,平衡柱5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柔性连接块5201,柔性连接块5201靠近电磁线圈5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弹片5202;当弹动条502进行弹动时,柔性连接块5201可有效保持弹动条502的整体固定性,同时便于金属弹片5202可实现上下快速弹动并恢复,有效提高弹动条502的整体稳定性,便于弹动条502的持续有效使用。
51.请参阅图3-6,电磁线圈50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导向柱11,且限位导向柱11在金属弹片5202内构成滑动结构;当弹动条502弹动的过程总,与弹动条502滑动连接的限位导向柱11可有效保持弹动条502位移的方向和高度,进而有效提高弹动条502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弹动条502弹动时出现偏移。
52.请参阅图3-6,气流过度组件6包括侧边填充软条601,提醒条带4的上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侧边填充软条601,两个侧边填充软条601之间固定连接有气体填充腔602,气体填充腔6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气流引导条603,气流引导条603上开设有多个疏气通孔604;侧边填充软条601和气体填充腔602 可有效对提醒条带4的上端进行封堵,同时气流引导条603可有效将气体填充腔602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便于均气板505将气体填充腔602内的气体进行推送,并通过疏气通孔604进入到柔性提醒机构8内。
53.请参阅图5-6,柔性提醒机构8包括橡胶保护层801,提醒条带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保护层801,橡胶保护层801上开设有多个内置气流通孔802,内置气流通孔802内固定连接有柔性凸点803;橡胶保护层801可在辅助基布 3的表面形成较为明显的提示带,进而有效帮助学生对于身体部位放置位置进行判断,柔性凸点803可有效将内部空气进行密封,便于内部气体的再次利用,同时有效提高柔性提醒机构8与身体接触的柔软度,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54.请参阅图7-9,密封圆片7包括限位安装环701,疏气通孔60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安装环701,限位安装环7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透气膜702,透气膜7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置稳定块703,透气膜702内固定连接有自密封环704;当人脸识别探头2监测到使用者的状态不对时,需要使用提醒功能时,经过压力感应触点12和光敏感应触点13的判断,可有效确定提醒位置,再驱动磁性往复弹动机构5和气流过度组件6进行使用,此时气体填充腔602 的内的气体需要进入到柔性提醒机构8内,需要将检测到位置处的密封圆片7 打开,让气体顺利进入到柔性提醒机构8内,有效提高提醒的精准度,进而有效提高提醒效率,便于学生快速恢复注意力,提高交流效率。
55.请参阅图7-9,自密封环704位于限位安装环701和内置稳定块703之间,自密封环704包括一对电感形变圈7041和导电薄环7042,且导电薄环7042 位于一对电感形变圈7041之间;当对电感形变圈7041进行通电时,可有效使得电感形变圈7041收缩,进而在内置稳定块703和自密封环704之间形成开口,让气流过度组件6内的气体进入到柔性提醒机构8中,有效提高气流过度组件6和柔性提醒机构8之间的密封性,精准位置的密封圆片7的开合,便于气体的集中推送,有效提高柔性提醒机构8的提醒力度。
56.请参阅图5,位于左侧的侧边填充软条60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压力感应触点12,且压力感应触点12和授课计算机本体10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位于右侧的侧边填充软条60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光敏感应触点13,且光敏感应触点 13和授课计算机本体10通过导线电性
连接;当使用者将身体部位放置于压力感应触点12和光敏感应触点13上时,压力感应触点12和光敏感应触点13 可将信号传输至授课计算机本体10内,使得授课计算机本体10对提醒操作进行位置上精准有效的控制,有效提高提醒效率。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教育系统及方法,包括学习桌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学习桌面(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探头(2),所述学习桌面(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辅助基布(3),所述辅助基布(3)内对称固定连接有提醒条带(4),所述提醒条带(4)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磁性往复弹动机构(5),所述提醒条带(4)的上内壁固定连接有气流过度组件(6),且气流过度组件(6)和磁性往复弹动机构(5)的上端滑动连接,所述气流过度组件(6)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密封圆片(7),且密封圆片(7)和磁性往复弹动机构(5)相配合使用,所述提醒条带(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柔性提醒机构(8);所述学习桌面(1)上设有授课计算机本体(10),所述授课计算机本体(10)内设有远程监控提醒系统,所述远程监控提醒系统包括总成控制单元,所述总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有人脸识别验证单元,所述人脸识别验证单元的输入端和人脸识别探头(2)电性连接,所述总成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警示提醒单元,所述警示提醒单元的输出端和磁性往复弹动机构(5)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教育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往复弹动机构(5)包括平衡柱(501),所述提醒条带(4)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平衡柱(501),所述平衡柱(5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动条(502),所述提醒条带(4)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平衡柱(501)相对应的电磁线圈(503),且电磁线圈(503)和弹动条(502)相配合,所述弹动条(5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04),所述支撑柱(5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均气板(5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教育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动条(502)包括柔性连接块(5201),所述平衡柱(5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柔性连接块(5201),所述柔性连接块(5201)靠近电磁线圈(5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弹片(52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教育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50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导向柱(11),且限位导向柱(11)在金属弹片(5202)内构成滑动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教育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过度组件(6)包括侧边填充软条(601),所述提醒条带(4)的上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侧边填充软条(601),两个所述侧边填充软条(601)之间固定连接有气体填充腔(602),所述气体填充腔(6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气流引导条(603),所述气流引导条(603)上开设有多个疏气通孔(60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教育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提醒机构(8)包括橡胶保护层(801),所述提醒条带(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保护层(801),所述橡胶保护层(801)上开设有多个内置气流通孔(802),所述内置气流通孔(802)内固定连接有柔性凸点(80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教育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圆片(7)包括限位安装环(701),所述疏气通孔(60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安装环(701),所述限位安装环(7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透气膜(702),所述透气膜(7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置稳定块(703),所述透气膜(702)内固定连接有自密封环(704)。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教育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密封环(704)位于限位安装环(701)和内置稳定块(703)之间,所述自密封环(704)包括一
对电感形变圈(7041)和导电薄环(7042),且导电薄环(7042)位于一对电感形变圈(7041)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教育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的所述侧边填充软条(60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压力感应触点(12),且压力感应触点(12)和授课计算机本体(10)通过导线电性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教育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右侧的所述侧边填充软条(60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光敏感应触点(13),且光敏感应触点(13)和授课计算机本体(10)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教育系统及方法,属于教育服务领域,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教育系统及方法,包括学习桌面,学习桌面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探头,学习桌面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辅助基布,它通过人脸识别探头对使用进行人脸识别登录后,与授课计算机本体内的远程监控提醒系统相配合使用,当学员在接受在线教育出现状况时,通过远程监控提醒系统与磁性往复弹动机构气流过度组件、密封圆片和柔性提醒机构的配合使用,在辅助基布上产生连续跳动,对学员放置于辅助基布的身体部件进行连续弹动,进而有效对学员进行提醒,有效提高学生和授课者的交流实时性,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蔡伟敏 史亚斌 郑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云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8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