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花园屋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2-14  160



1.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花园屋顶结构。


背景技术:

2.绿色屋顶是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建设中常用的技术之一。绿色屋顶不额外占用城市建设用地,具有节能、增加城市绿地、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多种优点。
3.公告号为cn105830774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环保型生态屋顶,包括设置于屋顶上的种植池,所述种植池内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防护层、回根层、蓄水层、营养基质层、植物种子层、薄土层和环保基质材料层;所述回根层由有机肥与菌菇渣按重量比为3:1混合加工而成;所述防护层为有机薄膜材料层,所述蓄水层为植物纤维层,所述薄土层是采用直径为5-6毫米的细土铺设2-3厘米厚;所述植物纤维由木屑和椰壳纤维按重量比为1:2混合加工而成。位于所述种植池的侧壁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上设置有过滤网并与下水道相连通;待蓄水层吸纳的水达到饱满后,将种植池内多余的水排走,防止雨水沉积过多,造成植物烂根。但是其仅仅通过种植池吸收和过滤雨水,其渗水效率较低,在雨水较多时,会导致雨水在屋顶滞留较长时间,且对雨水的收集能力较差,无法进行雨水资源的长效化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4.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花园屋顶结构,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的海绵城市生态屋顶仅仅通过种植池吸收和过滤雨水,其渗水效率较低,在雨水较多时,会导致雨水在屋顶滞留较长时间,且对雨水的收集能力较差,无法进行雨水资源的长效化利用的问题。
5.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花园屋顶结构,包括以下结构:屋顶板,所述屋顶板外周设置有屋顶围挡,所述屋顶板下方设置有与其平行布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屋顶板之间的空间构成放置腔;碎石路面,所述碎石路面设置于屋顶板上端面且间隔设置有多组;种植池,所述种植池设置于碎石路面之间的屋顶板上端面上,所述种植池内可拆卸设置有用于植物种植的防漏网;蓄水腔,所述蓄水腔有多个且对应设置于各个碎石路面正下方的屋顶板内,所述蓄水腔上端通过短管延伸至碎石路面内;所述蓄水腔下部通过第一连通管与种植池底部连通;蓄水箱,所述蓄水箱设置于放置腔内,所述蓄水腔通过其底部的第二连通管与蓄水箱连通。
6.使用时,通过碎石路面及种植池的设置,能够在不影响屋顶楼面行走的情况下,通过碎石路面及种植池的两组方式吸收和过滤雨水来提高渗水效率,进而在下雨较大时能够快速将多余的水排走,防止雨水在屋顶沉积过多导致内涝;同时蓄水腔的设置,能够在多个节点对收集碎石路面及种植池排除的多余雨水进行快速汇集吸水,极大的提高了雨水吸收效率,同时也能够动态平衡碎石路面及种植池的吸水效率,使得二者的吸水效率趋于一致,避免其中一个过慢导致局部积水的问题;设置蓄水箱,一方面,能够通过其较大的储存空间来提高花园屋顶对雨水的收集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收集更多的雨水,为后续雨水资源的长效化利用提供基础。
7.进一步地,所述防漏网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薄土层、营养基质层、细沙层及透水砖。实际使用时,先将透水砖铺设在防漏网底部,然后再在上面依次撒上细沙层、营养基质层及薄土层,最后在上面中上绿植或花卉即可,由于透水砖既能够具有较好的透水性能,又有一定的过滤杂质的作用,因此能够在更大程度保证水土不流失的情况下,让水分可以快速渗透,避免积水导致绿植或花卉烂根而死亡。
8.进一步地,所述种植池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防漏网的支撑块。通过支撑块的设置,能够架高防漏网,从而整体架高绿植或花卉的根部,进一步避免烂根的问题。
9.进一步地,所述种植池底部外周设置有低于其底部布置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顶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环形槽底部通过第一连通管与蓄水腔下部连通。设置环形槽,能够通过环形槽来引导种植池底部的雨水流向,进而雨水快速通过第一连通管汇集到蓄水腔内,进而达到快速吸收雨水的目的;设置过滤网,能够进一步对种植池底部的雨水进行过滤,避免杂质堵住第一连通管导致雨水不能顺利排出的问题。
10.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槽中部可拆卸设置有弹性瓣膜。通过弹性瓣膜的设置,能够在雨水较少时利用其自身弹性关闭膜瓣,进而截留少量雨水在种植池底部,因此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种植池内的土壤湿润,保证绿植或花卉的正常生长;同时又能够在雨水较多时,自动扩大雨水流通的开口,进而雨水得以较快的流出,避免积水导致绿植或花卉烂根而死亡。
11.进一步地,所述蓄水腔底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立筒,所述立筒低于蓄水腔顶部布置,所述第二连通管上端延伸至立筒内。通过立筒的设置,一方面,能够起到挡板的作用,降低第一连通管收集的雨水对蓄水腔内壁的冲刷,进而延长维修的周期;另一方面,高高立起的立筒也能够截留部分雨水使其停留在蓄水腔内,使得高于立筒顶面的雨水才能给通过立筒进入第二连通管内,不仅能够利用其靠近碎石路面来吸收热量,降低屋顶的地表温度,使得室内温度更加舒适,而且还能够使得流经蓄水腔的雨水静置沉淀,从而降低第二连通管被杂物堵塞的几率;同时,充分利用蓄水腔,使其与蓄水箱一起配合,增大了整体的储存空间,从而提高花园屋顶对雨水的收集能力;另外,蓄水腔内的截留雨水能够通过第一连通管回流到种植池底部,进而保证种植池内绿植或花卉有足够的水分生长。
12.进一步地,所述蓄水腔上端通过长管延伸至碎石路面内,所述长管下端延伸至蓄水腔下部,所述长管内设置有海绵体。通过长管及短管的设置,能够将碎石路面快速收集至蓄水腔内,提高雨水吸收效率;同时,延伸至蓄水腔下部的长管一般采用金属导热材料制成,进而能够快速完成碎石路面至蓄水腔内雨水的热传递过程,达到屋顶降温的目的;设置海绵体,由于海绵体随着长管延伸至蓄水腔下部,因此利用水的张力能够将部分雨水逆向输送到碎石路面内部,进而通过雨水的蒸发能够快速实现碎石路面的降温,进一步提高屋
顶降温的效果。
13.进一步地,所述种植池外侧的屋顶板内至少设置有一组竖直布置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与其滑动密封的活塞柱,所述活塞柱上端高于屋顶板上端面布置,所述活塞柱底部通过弹簧与滑槽底部连接;所述滑槽底部一侧通过吸水管与蓄水腔底部连通,所述滑槽底部另一侧与延伸至种植池上端的排水管连通,所述吸水管及排水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通过活塞柱及弹簧的设置,能够在人员在屋顶走动(屋顶常常有用户晒衣物被褥)来实现活塞柱上下方向上的小幅移动,进而实现其下方空间的体积变化,同时由于吸水管及排水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因此能够实现类似手动泵的效果,将蓄水腔存储的部分雨水抽出滴灌到种植池内,在不增加动力的情况下实现雨水资源的长效化利用。
14.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箱上端设置有液泵,所述液泵通过抽水管与蓄水箱内腔连通,所述液泵通过出水管分别与多个蓄水腔底部连通。通过液泵的设置,能够及时补充蓄水腔内的雨水,进而保证屋顶降温的效果及种植池有充足的雨水滴灌,需要提及的是,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在蓄水腔内设置液位计,来实现液泵向蓄水池内自动补水。
15.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箱一侧上部设置有溢流管。通过溢流管的设置,能够蓄水箱收集满时将多余的雨水排出。
16.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碎石路面及种植池的设置,能够在不影响屋顶楼面行走的情况下,通过碎石路面及种植池的两组方式吸收和过滤雨水来提高渗水效率,进而在下雨较大时能够快速将多余的水排走,防止雨水在屋顶沉积过多导致内涝;能够提高花园屋顶对雨水的收集能力,实现雨水资源的长效化利用。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19.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屋顶板;11、屋顶围挡;12、支撑板;13、放置腔;2、碎石路面;21、短管;22、长管;23、海绵体;3、种植池;31、可拆卸防漏网;32、支撑块;33、薄土层;34、营养基质层;35、细沙层;36、透水砖;37、环形槽;38、过滤网;39、弹性瓣膜;4、蓄水腔;41、第一连通管;42、立筒;43、第二连通管;5、蓄水箱;51、溢流管;6、液泵;61、抽水管;62、出水管;7、滑槽;71、活塞柱;72、弹簧;73、吸水管;74、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22.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海绵城市花园屋顶结构,包括以下结构:屋顶板1,所述屋顶板1外周设置有屋顶围挡11,所述屋顶板1下方设置有与其平行布置的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与屋顶板1之间的空间构成放置腔13;碎石路面2,所述碎石路面2设置于屋顶板1上端面且间隔设置有多组;种植池3,所述种植池3设置于碎石路面2之间的屋顶板1上端面上,所述种植池3内可拆卸设置有用于植物种植的防漏网;蓄水腔4,所述蓄水腔4有多个且对应设置于各个碎石路面2正下方的屋顶板1内,所述蓄水腔4上端通过短管21延伸至碎石路面2内;所述蓄水腔4下部通过第一连通管41与种植池3底部连通;蓄水箱5,所述蓄水箱5设置于放置腔13内,所述蓄水腔4通过其底部的第二连通管43与蓄水箱5连通。
23.使用时,通过碎石路面2及种植池3的设置,能够在不影响屋顶楼面行走的情况下,通过碎石路面2及种植池3的两组方式吸收和过滤雨水来提高渗水效率,进而在下雨较大时能够快速将多余的水排走,防止雨水在屋顶沉积过多导致内涝;同时蓄水腔4的设置,能够在多个节点对收集碎石路面2及种植池3排除的多余雨水进行快速汇集吸水,极大的提高了雨水吸收效率,同时也能够动态平衡碎石路面2及种植池3的吸水效率,使得二者的吸水效率趋于一致,避免其中一个过慢导致局部积水的问题;设置蓄水箱5,一方面,能够通过其较大的储存空间来提高花园屋顶对雨水的收集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收集更多的雨水,为后续雨水资源的长效化利用提供基础。
24.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防漏网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薄土层33、营养基质层34、细沙层35及透水砖36。实际使用时,先将透水砖36铺设在防漏网底部,然后再在上面依次撒上细沙层35、营养基质层34及薄土层33,最后在上面中上绿植或花卉即可,由于透水砖36既能够具有较好的透水性能,又有一定的过滤杂质的作用,因此能够在更大程度保证水土不流失的情况下,让水分可以快速渗透,避免积水导致绿植或花卉烂根而死亡。
25.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种植池3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防漏网的支撑块32。通过支撑块32的设置,能够架高防漏网,从而整体架高绿植或花卉的根部,进一步避免烂根的问题。
26.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种植池3底部外周设置有低于其底部布置的环形槽37,所述环形槽37顶部设置有过滤网38,所述环形槽37底部通过第一连通管41与蓄水腔4下部连通。设置环形槽37,能够通过环形槽37来引导种植池3底部的雨水流向,进而雨水快速通过第一连通管41汇集到蓄水腔4内,进而达到快速吸收雨水的目的;设置过滤网38,能够进一步对种植池3底部的雨水进行过滤,避免杂质堵住第一连通管41导致雨水不能顺利排出的问题。
27.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环形槽37中部可拆卸设置有弹性瓣膜39。通过弹性瓣膜39的设置,能够在雨水较少时利用其自身弹性关闭膜瓣,进而截留少量雨水在种植池3底
部,因此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种植池3内的土壤湿润,保证绿植或花卉的正常生长;同时又能够在雨水较多时,自动扩大雨水流通的开口,进而雨水得以较快的流出,避免积水导致绿植或花卉烂根而死亡。
28.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蓄水腔4底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立筒42,所述立筒42低于蓄水腔4顶部布置,所述第二连通管43上端延伸至立筒42内。通过立筒42的设置,一方面,能够起到挡板的作用,降低第一连通管41收集的雨水对蓄水腔4内壁的冲刷,进而延长维修的周期;另一方面,高高立起的立筒42也能够截留部分雨水使其停留在蓄水腔4内,使得高于立筒42顶面的雨水才能给通过立筒42进入第二连通管43内,不仅能够利用其靠近碎石路面2来吸收热量,降低屋顶的地表温度,使得室内温度更加舒适,而且还能够使得流经蓄水腔4的雨水静置沉淀,从而降低第二连通管43被杂物堵塞的几率;同时,充分利用蓄水腔4,使其与蓄水箱5一起配合,增大了整体的储存空间,从而提高花园屋顶对雨水的收集能力;另外,蓄水腔4内的截留雨水能够通过第一连通管41回流到种植池3底部,进而保证种植池3内绿植或花卉有足够的水分生长。
29.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蓄水腔4上端通过长管22延伸至碎石路面2内,所述长管22下端延伸至蓄水腔4下部,所述长管22内设置有海绵体23。通过长管22及短管21的设置,能够将碎石路面2快速收集至蓄水腔4内,提高雨水吸收效率;同时,延伸至蓄水腔4下部的长管22一般采用金属导热材料制成,进而能够快速完成碎石路面2至蓄水腔4内雨水的热传递过程,达到屋顶降温的目的;设置海绵体23,由于海绵体23随着长管22延伸至蓄水腔4下部,因此利用水的张力能够将部分雨水逆向输送到碎石路面2内部,进而通过雨水的蒸发能够快速实现碎石路面2的降温,进一步提高屋顶降温的效果。
30.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种植池3外侧的屋顶板1内至少设置有一组竖直布置的滑槽7,所述滑槽7内设置有与其滑动密封的活塞柱71,所述活塞柱71上端高于屋顶板1上端面布置,所述活塞柱71底部通过弹簧72与滑槽7底部连接;所述滑槽7底部一侧通过吸水管73与蓄水腔4底部连通,所述滑槽7底部另一侧与延伸至种植池3上端的排水管连通,所述吸水管73及排水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通过活塞柱71及弹簧72的设置,能够在人员在屋顶走动(屋顶常常有用户晒衣物被褥)来实现活塞柱71上下方向上的小幅移动,进而实现其下方空间的体积变化,同时由于吸水管73及排水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因此能够实现类似手动泵的效果,将蓄水腔4存储的部分雨水抽出滴灌到种植池3内,在不增加动力的情况下实现雨水资源的长效化利用。
31.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蓄水箱5上端设置有液泵6,所述液泵6通过抽水管61与蓄水箱5内腔连通,所述液泵6通过出水管62分别与多个蓄水腔4底部连通。通过液泵6的设置,能够及时补充蓄水腔4内的雨水,进而保证屋顶降温的效果及种植池3有充足的雨水滴灌,需要提及的是,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在蓄水腔4内设置液位计,来实现液泵6向蓄水池内自动补水。
32.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蓄水箱5一侧上部设置有溢流管51。通过溢流管51的设置,能够蓄水箱5收集满时将多余的雨水排出。
3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
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海绵城市花园屋顶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后侧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立架;放置块,用于放置并固定待整形装饰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放置块前后移动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一端设置有与其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放置块下端设置有与第一丝杆匹配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立架上设置有驱动第二滑块左右移动的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滑块前端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能够与竖直布置于第二滑块上的第三丝杆配合其在第三丝杆的驱动下上下移动;所述第三滑块前端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通过可拆卸的安装座固定于第三滑块上;所述第三滑块下端设置有与其传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下端设置有打磨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花园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块左侧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上固定设置有向前延伸的横杆,所述横杆自由端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设置有笔尖朝下的标记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花园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笔为荧光笔,所述打磨头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识别荧光的光谱识别探头;所述旋转电机顶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接收光谱识别探头的信号并控制旋转电机及第三电机动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花园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滑块一侧设置有弹簧销,所述滑槽侧壁上部及下部均设置有与弹簧销匹配的销孔;所述第四滑块下端通过弹簧与滑槽底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花园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块内设置有中空腔,所述放置块上方设置有盖住中空腔的可拆卸支撑板,所述可拆卸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与中空腔连通的吸盘;所述放置块下端设置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的抽气管与中空腔连通;所述抽气装置的出风口连通有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绕过放置块延伸至打磨头一侧并且其喷射方向朝下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花园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支撑板外周设置有与中空腔连通的透气板,所述透气板上端面低于可拆卸支撑板上端面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花园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支撑板左右两侧至少设置有一组延伸至放置块外侧的提手,所述放置块上设置有与提手匹配的卡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花园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底部对称设置有竖直布置的隔板,所述隔板上端在可拆卸支撑板安装后与其底面密封配合;所述抽气管位于两隔板之间,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其两侧的背压阀。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花园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外侧的中空腔内设置有过滤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花园屋顶结构;包括以下结构:屋顶板,所述屋顶板外周设置有屋顶围挡,所述屋顶板下方设置有与其平行布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屋顶板之间的空间构成放置腔;碎石路面,所述碎石路面设置于屋顶板上端面且间隔设置有多组;种植池,所述种植池设置于碎石路面之间的屋顶板上端面上,所述种植池内可拆卸设置有用于植物种植的防漏网;本发明通过碎石路面及种植池的设置,能够在不影响屋顶楼面行走的情况下,通过碎石路面及种植池的两组方式吸收和过滤雨水来提高渗水效率,防止雨水在屋顶沉积过多导致内涝;能够提高花园屋顶对雨水的收集能力,实现雨水资源的长效化利用。实现雨水资源的长效化利用。实现雨水资源的长效化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刁小明 魏丽军 刘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5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8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