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百合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百合种植用开沟装置。
背景技术:2.百合,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它原来出生于神州大地,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百合种植其种球上的芽需要朝上放置。
3.在公告号为cn21401497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百合种植用开沟器,通过钻头进入土壤中实现开沟,针对上述申请专利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专利将百合种球放入沟垄中后,然后再埋土,由于种球种植时需要芽朝上进行埋土,那么当种球放入沟垄中时可能会左右倾倒,不便于埋土的进行,同时需要人工放入种球,种植费时费力,为此需要一种百合种植用开沟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4.为解决由于种球种植时需要芽朝上进行埋土,那么当种球放入沟垄中时可能会左右倾倒,不便于埋土的进行,同时需要人工放入种球,种植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百合种植用开沟装置。
5.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百合种植用开沟装置包括安装座和固定在安装座顶端的把手,所述安装座内部贯穿其顶底两端固定有中空状的料筒,所述料筒位于安装座的下方外圈固定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外侧对称滑动插接有两组第一驱动杆,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第一驱动杆之间均固定有同一个第一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外侧均设有挖坑埋土机构;
6.所述环形板的外圈开设有配合第一驱动杆滑动使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包括水平槽和倾斜槽,其中水平槽的其中一端与倾斜槽的顶端直接连通,水平槽的另一端通过竖直槽与倾斜槽的底端连通;
7.所述料筒的外侧设有用于带动第一安装板转动使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安装座的底端设有用于带动第一驱动杆沿竖直槽向上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种植的挖坑、向坑中放种球以及埋土三步骤,挖坑时的土壤随着第一安装板在料筒外转动,转动前,首先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安装板在竖直槽中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刀片带动土壤与土坑分离,防止第一安装板转动时,刀片依然在土坑中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挖坑埋土机构包括水平固定在第一安装板外侧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端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固定有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的底端对称滑动插接有刀片,两个刀片均成半锥形,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外侧固定有第四安装板,所述刀片滑动插接在第四安装板的内部。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挖坑过程。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四安装板的内壁上固定有t型块,所述刀片的
外侧开设有配合t型块插接使用的t型槽。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两个刀片向下运动的同时相互靠近,两个刀片向上运动时相互远离。
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套接在料筒外侧的第一链轮,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内部滑动插接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的顶端与第一链轮固定连接。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链轮转动时,通过第一导杆带动第一安装板一同转动,同时不会影响第一安装板的上下运动
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转动插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圈固定有行走轮,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固定有用于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行走轮转动,以带动该装置行走。
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圈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顶端同轴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转动插接在安装座的内部,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圈固定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设有链条。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行走时,通过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链轮和链条带动第一链轮一同转动。
1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座底端的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输出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五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端固定有抵板,其中第五安装板的顶端能够与抵板的顶端抵接。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动伸缩杆通过抵板带动第一驱动杆在竖直槽中向上运动。
2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五安装板的顶端固定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内部滑动插接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的端部固定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远离第二驱动杆的一端能够水平延伸到料筒的内部。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动伸缩杆向上运动时通过驱动块带动第一挡板向料筒外部运动,料筒打开,位于第一挡板上的百合种球掉落。
2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料筒的外侧位置处铰接有第一导套,所述第一导套的内部滑动插接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的总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与料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杆远离第一导套的一端滑动插接有第二导套,所述第二导套远离第二导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料筒水平套接。
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挡板运动时通过第一导套、第二导杆和第二导套带动第二挡板反向运动,使得位于底端的百合种球失去第一挡板的支撑掉落到位于其下方的土坑中,而第二挡板将剩余的百合种球阻挡住,防止其一同掉落。
2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块的内部开设有配合第二驱动杆滑动使用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驱动块向第一挡板方向向上倾斜。
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二电动伸缩杆向上运动时,是带动第一挡板向料筒外
运动的。
27.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两组挖坑埋土机构分别进行挖坑和埋土动作,位于前进前方的挖坑埋土机构进行挖坑动作,挖坑时,第二电动伸缩杆通过带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水平运动,使得位于料筒最低端的百合种球能够掉落到已经挖好的土坑中,而位于前进后方的挖坑埋土机构对已经放入种球的土坑进行埋土动作,使得百合种球的种植更加方便,种球掉落到土坑中时受锥形土坑内壁的支撑可以保证芽朝上种植,提高种植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正面剖面图;
29.图2为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30.图3为图1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31.图4为本发明中的挖坑埋土机构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32.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转轴的安装结构侧面示意图;
33.图6为本发明中的第一滑槽的第一侧面示意图;
34.图7为本发明中的第一滑槽的第二侧面示意图。
35.主要符号说明:
36.1、安装座;2、料筒;3、环形板;4、第一驱动杆;5、第一安装板;6、第一滑槽;7、第二安装板;8、第三安装板;9、刀片;10、第四安装板;11、第一链;12、第一导杆;13、第一转轴;14、行走轮;15、驱动电机;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第二转轴;19、第二链轮;20、链条;21、第二电动伸缩杆;22、第五安装板;23、抵板;24、驱动块;25、第二驱动杆;26、第一挡板;27、第一导套;28、第二导杆;29、第二导套;30、第二挡板;31、第二滑槽;32、把手;33、第一电动伸缩杆;34、支撑柱;35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38.实施例1:
39.参照图1,图3-7,一种百合种植用开沟装置,包括安装座1和固定在安装座1顶端的把手32,安装座1内部贯穿其顶底两端固定有中空状的料筒2,料筒2位于安装座1的下方外圈固定有环形板3,环形板3的外侧对称滑动插接有两组第一驱动杆4,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第一驱动杆4之间均固定有同一个第一安装板5,两个第一安装板5的外侧均设有挖坑埋土机构;
40.环形板3的外圈开设有配合第一驱动杆4滑动使用的第一滑槽6,第一滑槽6包括水平槽和倾斜槽,其中水平槽的其中一端与倾斜槽的顶端直接连通,水平槽的另一端通过竖直槽与倾斜槽的底端连通;
41.料筒2的外侧设有用于带动第一安装板5转动使用的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座1的底端设有用于带动第一驱动杆4沿竖直槽向上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42.挖坑埋土机构包括水平固定在第一安装板5外侧的第二安装板7,第二安装板7的底端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33固定有第三安装板8,第三安装板8的底端对称滑动插接有刀片9,两个刀片9均成半锥形,第一安装板5的外侧固定有第四安装板10,刀片9滑动插接在第四安装板10的内部。
43.第四安装板10的内壁上固定有t型块,刀片9的外侧开设有配合t型块插接使用的t型槽。
44.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套接在料筒2外侧的第一链轮11,第一安装板5的内部滑动插接有第一导杆12,第一导杆12的顶端与第一链轮11固定连接。
45.安装座1的底端固定有支撑柱34,支撑柱34的底端转动插接有第一转轴13,第一转轴13的外圈固定有行走轮14,支撑柱34的外侧固定有用于带动第一转轴13转动的驱动电机15。
46.第一转轴13的外圈固定有第一锥齿轮16,第一锥齿轮16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7的顶端同轴固定有第二转轴18,第二转轴18的顶端转动插接在安装座1的内部,第二转轴18的外圈固定有第二链轮19,第一链轮11和第二链轮19之间设有链条20。
47.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百合种植用开沟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驱动电机15通过第一转轴13带动行走轮14运动,行走轮14带动该装置运动,运动时竖直槽位于前进方向的前端,位于前进前方的挖坑埋土机构进行挖土动作,挖土时第一电动伸缩杆33带动第三安装板8向下运动,第三安装板8带动刀片9一同向下运动插入土中,由于刀片9呈半圆锥形,并且其外壁与第四安装板10滑动连接,因此两个刀片9将会倾斜向下运动,挖出一个圆锥形的土坑,挖出的土壤包裹的两个刀片9中,挖坑后,第二电动伸缩杆21带动第五安装板22向上运动,刀片9带动土壤与土坑分离,第五安装板22通过抵板23带动相应的第一安装板5沿着竖直槽向上运动,然后驱动电机15带动行走轮14转动以带动该装置行走,行走轮14转动时,第一转轴13通过第一锥齿轮16和第二锥齿轮17带动第二转轴18转动,行走轮14带动该装置运动,使得料筒2运动到位于土坑的正上方,行走的过程中,第一转轴13通过第二链轮19和链条20带动第一链轮11转动,使得装有土壤的挖坑埋土机构转动一百八十度,而另一组挖坑埋土机构也转动一百八十度,并沿着倾斜槽向下运动到竖直槽的底端,然后进行挖土动作,位于前方的挖坑埋土机构中的第一电动伸缩杆33伸长时,位于后方的挖坑埋土机构中的第一电动伸缩杆33缩短,缩短的时候通过第三安装板8带动刀片9向上运动,两个刀片9并相互分离,使得其内部的土壤掉落到位于其下方的土坑中,从而实现种球的埋土动作。
48.实施例2:
49.结合图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座1底端的第二电动伸缩杆21,第二电动伸缩杆21的底部输出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五安装板22,第一安装板5的顶端固定有抵板23,其中第五安装板22的顶端能够与抵板23的顶端抵接。
50.第五安装板22的顶端固定有驱动块24,驱动块24的内部滑动插接有第二驱动杆25,第二驱动杆25的端部固定有第一挡板26,第一挡板26远离第二驱动杆25的一端能够水平延伸到料筒2的内部。
51.第一挡板26位于料筒2的外侧位置处铰接有第一导套27,第一导套27的内部滑动
插接有第二导杆28,第二导杆28的总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35,且支撑杆35与料筒2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导杆28远离第一导套27的一端滑动插接有第二导套29,第二导套29远离第二导杆28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挡板30,第二挡板30与料筒2水平套接。
52.驱动块24的内部开设有配合第二驱动杆25滑动使用的第二滑槽31,第二滑槽31沿驱动块24向第一挡板26方向向上倾斜。
53.工作原理:使用的时候,然后驱动电机15带动行走轮14转动以带动该装置行走,行走轮14转动时,第一转轴13通过第一锥齿轮16和第二锥齿轮17带动第二转轴18转动,行走轮14带动该装置运动,使得料筒2运动到位于土坑的正上方,行走的过程中,第一转轴13通过第二链轮19和链条20带动第一链轮11转动,使得装有土壤的挖坑埋土机构转动一百八十度,而另一组挖坑埋土机构也转动一百八十度,并沿着倾斜槽向下运动到竖直槽的底端,然后进行挖土动作。
54.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百合种植用开沟装置,包括安装座和固定在安装座顶端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内部贯穿其顶底两端固定有中空状的料筒,所述料筒位于安装座的下方外圈固定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外侧对称滑动插接有两组第一驱动杆,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第一驱动杆之间均固定有同一个第一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外侧均设有挖坑埋土机构;所述环形板的外圈开设有配合第一驱动杆滑动使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包括水平槽和倾斜槽,其中所述水平槽的其中一端与倾斜槽的顶端直接连通,所述水平槽的另一端通过竖直槽与倾斜槽的底端连通;所述料筒的外侧设有用于带动第一安装板转动使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安装座的底端设有用于带动第一驱动杆沿竖直槽向上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合种植用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挖坑埋土机构包括水平固定在第一安装板外侧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端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固定有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的底端对称滑动插接有刀片,两个刀片均成半锥形,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外侧固定有第四安装板,所述刀片滑动插接在第四安装板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合种植用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安装板的内壁上固定有t型块,所述刀片的外侧开设有配合t型块插接使用的t型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百合种植用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套接在料筒外侧的第一链轮,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内部滑动插接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的顶端与第一链轮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百合种植用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转动插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圈固定有行走轮,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固定有用于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百合种植用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圈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顶端同轴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转动插接在安装座的内部,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圈固定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设有链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合种植用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座底端的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输出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五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端固定有抵板,其中第五安装板的顶端能够与抵板的顶端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百合种植用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安装板的顶端固定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内部滑动插接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的端部固定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远离第二驱动杆的一端能够水平延伸到料筒的内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百合种植用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料筒的外侧位置处铰接有第一导套,所述第一导套的内部滑动插接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的总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与料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杆远离第一导套的一端滑动插接有第二导套,所述第二导套远离第二导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料筒水平套。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百合种植用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的内部开设
有配合第二驱动杆滑动使用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驱动块向第一挡板方向向上倾斜。
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百合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百合种植用开沟装置,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安装座和固定在安装座顶端的把手,安装座内部贯穿其顶底两端固定有中空状的料筒,料筒位于安装座的下方外圈固定有环形板,环形板的外侧对称滑动插接有两组第一驱动杆,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第一驱动杆之间均固定有同一个第一安装板,两个第一安装板的外侧均设有挖坑埋土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两组挖坑埋土机构分别进行挖坑和埋土动作,使得百合种球的种植更加方便,种球掉落到土坑中时受锥形土坑内壁的支撑可以保证芽朝上种植,提高种植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工成本。少人工成本。少人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何鹏飞 张娟 戴军 孙玉松 李传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徽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8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