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注塑面板的集成式烘干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7-22  68



1.本发明涉及注塑面板的生产成型设备,具体涉及应用于注塑面板的集成式烘干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2.注塑面板在进行生产时,需要使用注塑工艺,将原材料放置进注塑机内进行高温加热,使原材料融化,再将融化后的原材料放置进模具内进行保压、冷却和固化定型的工序,就能完成注塑面板的制作,但是在进行制作之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烘干处理,以防止原材料上水分过多,注塑机内温度较高,从而产生大量的蒸汽,影响注塑加工的安全。
3.现有的注塑工艺里面都会提前对注塑原材料进行烘干处理,但是由于地域和气候的原因,部分地区在对原材料进行烘干后转运至注塑机的过程,由于接触空气时间较长,从而吸收了大量水分,从而影响的注塑生产的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如:由于地域和气候的原因,部分地区对原材料进行烘干后转运至注塑机的过程,由于接触空气时间较长,原材料吸收了大量水分,从而会影响注塑生产的工艺。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6.应用于注塑面板的集成式烘干成型设备,包括烘干室、热熔室和注塑装置,所述烘干设备包括烘干室壳体、第一加热装置、传输装置和震动电机,所述烘干室壳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水平安装在烘干室壳体内,所述隔板上方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连接有加热铜管,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能够为加热铜管加热,所述加热铜管固定安装在烘干室壳体侧壁上,所述烘干室壳体上端设置有若干入风口,所述入风口位于加热铜管上方,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口,所述烘干室壳体底部设置有若干出风口,所述烘干室壳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加料口,所述第一加料口位于隔板下方,所述烘干室壳体底部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根第一固定柱,两根所述第一固定柱间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固定柱轴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能够在第一固定柱上转动,所述第一固定柱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高度低于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一端与第二固定柱轴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外侧套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外侧设置有传输皮带,所述传输皮带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固定柱一侧设置有震动杆,所述震动杆另一端与第一固定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柱一侧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一端设置有震动块,所述震动块与震动杆过渡配合,所述烘干室壳体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位于第二固定柱一侧。
7.所述烘干室一侧设置有热熔室,所述烘干室一侧与热熔室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热熔室一侧设置有加料口,所述第二加料口大小、位置与所述第一出料口大小、位置相对应,
所述热熔室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一端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穿过热熔室外壁与内部连接,所述搅拌轴侧面设置有若干搅拌叶,所述热熔室内设置有加热铜板,所述加热铜板大小、形状与所述热熔室大小、形状相对应,所述加热铜板位于搅拌轴下方,所述加热铜板下方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能够为加热铜板加热,所述热熔室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设置有电磁阀。
8.所述热熔室一侧设置有注塑装置,所述注塑装置包括集料斗、支架、液压缸、气泵和模具,所述热熔室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液压缸和气泵,所述液压缸一端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一端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下方设置集料斗,所述集料斗为漏斗结构,所述集料斗大小与所述推块大小相适应,所述集料斗侧面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集料斗下方设置模具,所述激励殴斗一端与所述模具连接,所述集料斗侧壁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上设置有空气电磁阀,所述空气电磁阀一端与气孔连接,所述空气电磁阀另一端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一端与气泵连接,所述热熔室一侧设置有第三加料口,所述第三加料口外侧设置有铜管,所述铜管一端与第三加料口连接,所述铜管另一端与电磁阀连接。
9.所述烘干室外侧设置有plc,所述plc分别与第一加热装置、震动电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二加热装置、电磁阀、液压缸、气泵和空气电磁阀电路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烘干室壳体侧壁设置有第一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有第一隔热板。
11.优选的,所述热熔室侧壁设置有第二夹层,所述第二夹层内设置有第二隔热板。
12.优选的,所述入风口内设置有风扇,所述入风口外侧设置有防尘罩。
13.优选的,所述通风口内设置有防尘网。
14.优选的,所述集料斗侧壁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气孔下方,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够测量集料斗内的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与plc电路连接。
15.优选的,所述第一加料口外侧和第一出料口内侧设置有放料盘,所述放料盘倾斜45
°
设置。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通过设置烘干室和热熔室连接,烘干室上的第一出料口与热熔室上的第二加料口相通,经过烘干处理的物料可以直接进入热熔室内,可以降低烘干物料在转运时候接触空气沾染水分。
18.2.通过设置烘干室,在烘干室内设置隔板,隔板上方设置加热装置和加热铜管,又在烘干室上方设置入风口,入风口内设置风扇,在隔板上设置通风口,载烘干室下方设置出风口,可以通过对放入烘干室内的物料进行风干处理,使用热风风干也能增加风干速率和降低物料上的水分含量,在入风口外侧设置防尘罩,在隔板上设置防尘网,能够防止吹入的空气中含有灰尘和异物,防止在注塑过程中有异物混入。
19.3.通过在烘干室内设置传输装置,在第一固定住和第二固定住侧面设置震动杆,在震动感下方设置震动电机,震动电机上设置震动块震动块与震动杆接触,可以通过启动震动电机,使得传输装置震动,在传输过程中,也能使传输过程中的物料铺平,使得物料能够充分烘干,进一步降低水分含量。
20.4.通过设置集料斗,在集料斗一侧设置支架,集料斗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支架上,固定支架上方设置液压缸,液压缸下方设置推杆,推杆下方设置推块,推块与集料斗大小相
适应,物料斗下方链接模具,物料通过集料斗上的第三加料口进入物料斗,再通过液压缸推动推杆,推杆推动推块向下推压物料,将物料压缩进模具内。
21.4.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气泵,气泵连接气管,物料斗上设置气孔,气孔上设置空气电磁阀,气管一端与空气电磁阀连接,可以通过气泵向集料斗内增加压力,达到保压的目的。
22.5.通过设置烘干室和热熔室有夹层,并且夹层内设置隔热板,可以降低工作环境的温度,使工作环境更加舒适。
23.6.通过在集料斗侧壁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识别进入集料斗内物料数量,防止物料不足导致注塑失败和物料过多,造成物料浪费。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烘干室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热熔室结构视图;
27.图4为本发明注塑装置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图2中a处放大图;
29.图6为图2中b处剖视图;
30.图7为图2中c处剖视图;
31.图8为图3中d处剖视图;
32.图9为图4中e处放大图;
33.图10为本发明中电路连接示意图。
34.图中:1、烘干室;2、热熔室;2-1、第二出料口;2-2、第二夹层;3、注塑装置;4、烘干室壳体;4-1、第一夹层;5、第一加热装置;6、传输装置;7、震动电机;8、隔板;9、加热铜管;10、入风口;11、通风口;12、出风口;13、第一加料口;14、第一固定柱;16、第一转动轴;17、第二固定住;18、第一电机;19、第二转动轴;20、齿轮;21、传输皮带;22、震动杆;23、震动块;24、第一出料口;25、第二加料口;26、第二电机;27、搅拌轴;28、搅拌叶;29、加热铜板;30、第二加热装置;30-1、电磁阀;31、集料斗;32、支架;32-1、固定支架;33、液压缸;34、气泵;35、模具;36、推杆;37、推块;38、气孔;39、空气电磁阀;40、气管;41、第三加料口;42、铜管;43、plc;44、第一隔热板;45、第二隔热板;46、风扇;47、防尘罩;48、防尘网;49、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例
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固定连接”、“固定设置”所述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焊接”、“铆接”“粘连”、“螺纹连接”。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7.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8.本发明中提到的plc、第一加热装置、震动电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二加热装置、液压缸、气泵、电磁阀、空气电磁阀、风扇和压力传感器均可在市场上购买得到,其中plc为西门子s7-200cn型号plc,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为石家庄碧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t-50型号加热器,第一电机为浙江大高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yzu系列电机,第二电机为广州市科瑞特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三相异步电动机,震动电机为南京金力单机有限公司生产的mve21型号震动电机,液压缸为上海壹琛几点科技有限公司声场的sfg系列液压缸,气泵为济南德科泵业有限公司生产的dtc系列气体增压泵,以上均为现有技术,均可在市场上购买得到,在此不多做赘述。
39.具体实施例
40.参照图1-5,应用于注塑面板的集成式烘干成型设备,包括烘干室1、热熔室2和注塑装置3,所述烘干设备1包括烘干室壳体4、第一加热装置5、传输装置6和震动电机7,所述烘干室壳体4内设置有隔板8,所述隔板8水平安装在烘干室壳体4内,所述隔板8上方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5,所述第一加热装置5连接有加热铜管9,所述第一加热装置5能够为加热铜管9加热,所述加热铜管9固定安装在烘干室壳体4侧壁上,所述烘干室壳体4上端设置有若干入风口10,所述入风口10位于加热铜管9上方,所述隔板8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口11,所述烘干室壳体4底部设置有若干出风口12,所述烘干室壳体4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加料口13,所述第一加料口13位于隔板8下方,所述烘干室壳体4底部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根第一固定柱14,两根所述第一固定柱14间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6,所述第一转动轴16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固定柱14轴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6能够在第一固定柱14上转动,所述第一固定柱14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柱17,所述第二固定柱17高度低于第一固定柱14,所述第二固定柱17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8,所述第一电机18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9,所述第二转动轴19一端与第二固定柱17轴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5与所述第二转动轴19外侧套有齿轮20,两个所述齿轮20外侧设置有传输皮带21,所述传输皮带21与所述齿轮20啮合,所述第二固定柱17一侧设置有震动杆22,所述震动杆22另一端与第一固定住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柱17一侧设置有振动电机7,所述震动电机7一端设置有震动块23,所述震动块23与震动杆22过渡配合,所述烘干室壳体4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料口24,所述第一出料口24位于第二固定柱17一侧。
41.所述烘干室1一侧设置有热熔室2,所述烘干室1一侧与热熔室2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热熔室2一侧设置有加料口25,所述第二加料口25大小、位置与所述第一出料口24大小、位置相对应,所述热熔室2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机26,所述第二电机26一端连接有搅拌轴27,所述搅拌轴27穿过热熔室2外壁与内部连接,所述搅拌轴27侧面设置有若干搅拌叶28,所述热熔室2内设置有加热铜板29,所述加热铜板29大小、形状与所述热熔室大小、形状相对应,所述加热铜板29位于搅拌轴27下方,所述加热铜板29下方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30,所述第二加热装置30能够为加热铜板29加热,所述热熔室2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料口30,所述第二出料口30设置有电磁阀30-1。
42.所述热熔室2一侧设置有注塑装置3,所述注塑装置3包括集料斗31、支架32、液压缸33、气泵34和模具35,所述热熔室2一侧设置有支架32,所述支架32上设置液压缸33和气泵34,所述液压缸33一端设置有推杆36,所述推杆36一端设置有推块37,所述推块37下方设置集料斗31,所述集料斗31为漏斗结构,所述集料斗31大小与所述推块37大小相适应,所述集料斗31侧面设置有固定支架32-1,所述固定支架32-1一端与支架32固定连接,所述集料斗31下方设置模具35,所述激励殴斗31一端与所述模具35连接,所述集料斗31侧壁设置有气孔38,所述气孔38上设置有空气电磁阀39,所述空气电磁阀39一端与气孔38连接,所述空气电磁阀39另一端连接有气管40,所述气管40一端与气泵34连接,所述热熔室2一侧设置有第三加料口41,所述第三加料口41外侧设置有铜管42,所述铜管一端与第三加料口41连接,所述铜管42另一端与电磁阀30-1连接。
43.所述烘干室1外侧设置有plc43,所述plc43分别与第一加热装置5、震动电机7、第一电机18、第二电机26、第二加热装置30、电磁阀30-1、液压缸33、气泵34和空气电磁阀39电路连接。
44.优选的,所述烘干室壳体4侧壁设置有第一夹层4-1,所述夹层4-1内设置有第一隔热板44。
45.优选的,所述热熔室2侧壁设置有第二夹层2-2,所述第二夹层2-2内设置有第二隔热板45。
46.优选的,所述入风口10内设置有风扇46,所述入风口10外侧设置有防尘罩47。
47.优选的,所述通风口11内设置有防尘网48。
48.优选的,所述集料斗31侧壁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9,所述压力传感器49位于气孔38下方,所述压力传感器49能够测量集料斗31内的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49与plc43电路连接。
49.优选的,所述第一加料口13外侧和第一出料口24内侧设置有放料盘50,所述放料盘50倾斜45
°
设置。
50.实际操作时,工作人员通过plc43将各个用电设备参数调整完毕,向烘干室1内送入物料,第一加热装置5为加热铜管加热9,此时风扇46将外部的空气送入烘干室1内,空气通过加热铜管9加热通过通风口11进入隔板8下方,此时物料位于隔板8下方的传输皮带21上,通过高温空气吹拂使物料上的水分蒸发,第一电机18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19转动,第二转动轴19带动齿轮20转动,齿轮20带动传输皮带21转动,此时物料会通过传输皮带的转动,逐渐向第一出料口24位移,在此过程中,震动电机7会规律的震动震动杆22,震动杆22引起第一固定柱14和第二固定柱17的震动,第一固定住14和第二固定住17震动会引起传输皮带21震动,使得位于传输皮带21上的物料被铺平。
51.物料通过传输装置6的传递,经过第一出料口24和第二加料口25进入热熔室2内,此时第二加热装置30为加热铜板29加热,第二电机26带动搅拌轴27转动,搅拌轴27带动搅拌叶28转动,搅拌叶28搅拌物料加快热熔速度。
52.当物料热熔完成后,经过电磁阀30-1的控制使物料进入集料斗31内,压力传感器49将检测出的压力传递给plc43,经过plc分析,当压力值达到设定值之后,关闭电磁阀30-1,此时位于集料斗31上方的液压缸33会向下推动推杆36,推杆36向下推动推块37,推块37将物料压入下方的模具35内,气泵34此时会持续向集料斗31内充入空气,达到保压的效果。

技术特征:
1.应用于注塑面板的集成式烘干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室(1)、热熔室(2)和注塑装置(3),所述烘干设备(1)包括烘干室壳体(4)、第一加热装置(5)、传输装置(6)和震动电机(7),所述烘干室壳体(4)内设置有隔板(8),所述隔板(8)水平安装在烘干室壳体(4)内,所述隔板(8)上方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5),所述第一加热装置(5)连接有加热铜管(9),所述第一加热装置(5)能够为加热铜管(9)加热,所述加热铜管(9)固定安装在烘干室壳体(4)侧壁上,所述烘干室壳体(4)上端设置有若干入风口(10),所述入风口(10)位于加热铜管(9)上方,所述隔板(8)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口(11),所述烘干室壳体(4)底部设置有若干出风口(12),所述烘干室壳体(4)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加料口(13),所述第一加料口(13)位于隔板(8)下方,所述烘干室壳体(4)底部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根第一固定柱(14),两根所述第一固定柱(14)间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6),所述第一转动轴(16)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固定柱(14)轴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6)能够在第一固定柱(14)上转动,所述第一固定柱(14)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柱(17),所述第二固定柱(17)高度低于第一固定柱(14),所述第二固定柱(17)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8),所述第一电机(18)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9),所述第二转动轴(19)一端与第二固定柱(17)轴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5)与所述第二转动轴(19)外侧套有齿轮(20),两个所述齿轮(20)外侧设置有传输皮带(21),所述传输皮带(21)与所述齿轮(20)啮合,所述第二固定柱(17)一侧设置有震动杆(22),所述震动杆(22)另一端与第一固定住(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柱(17)一侧设置有振动电机(7),所述震动电机(7)一端设置有震动块(23),所述震动块(23)与震动杆(22)过渡配合,所述烘干室壳体(4)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料口(24),所述第一出料口(24)位于第二固定柱(17)一侧;所述烘干室(1)一侧设置有热熔室(2),所述烘干室(1)一侧与热熔室(2)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热熔室(2)一侧设置有第二加料口(25),所述第二加料口(25)大小、位置与所述第一出料口(24)大小、位置相对应,所述热熔室(2)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机(26),所述第二电机(26)一端连接有搅拌轴(27),所述搅拌轴(27)穿过热熔室(2)外壁与内部连接,所述搅拌轴(27)侧面设置有若干搅拌叶(28),所述热熔室(2)内设置有加热铜板(29),所述加热铜板(29)大小、形状与所述热熔室大小、形状相对应,所述加热铜板(29)位于搅拌轴(27)下方,所述加热铜板(29)下方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30),所述第二加热装置(30)能够为加热铜板(29)加热,所述热熔室(2)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料口(2-1),所述第二出料口(2-1)设置有电磁阀(30-1);所述热熔室(2)一侧设置有注塑装置(3),所述注塑装置(3)包括集料斗(31)、支架(32)、液压缸(33)、气泵(34)和模具(35),所述热熔室(2)一侧设置有支架(32),所述支架(32)上设置液压缸(33)和气泵(34),所述液压缸(33)一端设置有推杆(36),所述推杆(36)一端设置有推块(37),所述推块(37)下方设置集料斗(31),所述集料斗(31)为漏斗结构,所述集料斗(31)大小与所述推块(37)大小相适应,所述集料斗(31)侧面设置有固定支架(32-1),所述固定支架(32-1)一端与支架(32)固定连接,所述集料斗(31)下方设置模具(35),所述集料斗(31)一端与所述模具(35)连接,所述集料斗(31)侧壁设置有气孔(38),所述气孔(38)上设置有空气电磁阀(39),所述空气电磁阀(39)一端与气孔(38)连接,所述空气电磁阀(39)另一端连接有气管(40),所述气管(40)一端与气泵(34)连接,所述热熔室(2)一侧设置有第三加料口(41),所述第三加料口(41)外侧设置有铜管(42),所述铜管一端与第三加料口(41)连接,所述铜管(42)另一端与电磁阀(30-1)连接;
所述烘干室(1)外侧设置有plc(43),所述plc(43)分别与第一加热装置(5)、震动电机(7)、第一电机(18)、第二电机(26)、第二加热装置(30)、电磁阀(30-1)、液压缸(33)、气泵(34)和空气电磁阀(39)电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注塑面板的集成式烘干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壳体(4)侧壁设置有第一夹层(4-1),所述夹层(4-1)内设置有第一隔热板(4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注塑面板的集成式烘干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室(2)侧壁设置有第二夹层(2-2),所述第二夹层(2-1)内设置有第二隔热板(4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注塑面板的集成式烘干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口(10)内设置有风扇(46),所述入风口(10)外侧设置有防尘罩(4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注塑面板的集成式烘干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11)内设置有防尘网(4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注塑面板的集成式烘干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斗(31)侧壁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9),所述压力传感器(49)位于气孔(38)下方,所述压力传感器(49)能够测量集料斗(31)内的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49)与plc(43)电路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注塑面板的集成式烘干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料口(13)外侧和第一出料口(24)内侧分别设置有放料盘(50),所述放料盘(50)倾斜45
°
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注塑面板的生产成型设备,具体公开了应用于注塑面板的集成式烘干成型设备,本发明通过设置烘干室、热熔室和注塑设备,并将烘干室和热熔室连接,使得物料在进行烘干处理之后直接进入热熔室,免去了中间传递和储存的工序,能够有效的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上沾有大量水分,从而提高生产注塑面板时的安全性。从而提高生产注塑面板时的安全性。从而提高生产注塑面板时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耀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阳市逸帆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7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88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