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胫黄羽优质肉鸡的培育方法

专利2024-07-19  58



1.本发明属于家禽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青胫黄羽优质肉鸡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2.贵州黄鸡具有抗逆性强、早期生长发育快、产蛋性能优良、肉质好、毛色美观等特点,是生产优质鸡的良好素材。由于受外来市场的冲击,贵州黄鸡毛色与快大黄鸡类似,浅色胫,而生长速度又慢于快大黄鸡,逐渐失去了市场占有率。同时,麻羽青脚的仿土鸡受到青睐、如温氏麻鸡、铁脚麻鸡、瑶鸡等。为了使贵州黄鸡这一宝贵资源能得到创新利用,发挥其优势,十分必要保留贵州黄鸡的黄羽特性、产蛋性能、肉质特性,通过与表现为青胫麻黄羽的威宁鸡级进杂交,导入青胫基因,培育青胫黄羽的贵州黄鸡新品系,使之符合我国西南地区的市场需求,为贵州及西南地区优质鸡生产继续发挥作用。
3.公开号为cn10782132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青胫麻羽鸡鸡选育方法,涉及四个地方品种四系选育,品种较多,程序较为繁琐,未针对快慢羽性状进行选育;公开号为cn100403890c的专利公开了青胫或黄胫显性白羽优质肉鸡的生产方法,利用白羽性状显性对青(黄)胫后代的羽色进行选育,未针对青胫基因的导入及快慢羽性状进行选育;公开号为cn11140670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早熟型麻鸡自别雄雌品系的培育方法,通过选育得到黄胫慢羽系为配套系再与已育成的快羽系杂交,不涉及青胫配套系、快羽配套系的重新选育;公开号为cn11387569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淮南麻黄鸡配套系的制种方法,以淮南麻黄鸡不同品系为研究对象,不涉及两个以上不同品种,未针对青胫基因的导入及快慢羽性状进行选育。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青胫黄羽优质肉鸡的培育方法。
5.为了能够达到上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步骤实现:
6.一种青胫黄羽肉鸡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1)青胫黄羽肉鸡快羽纯合配套系:以已育成的青胫麻黄羽肉鸡快羽纯系为父本,浅色胫黄羽肉鸡快羽纯系为母本,交配后选留f1代青胫母鸡,与青胫麻黄羽肉鸡快羽纯系交配,得青胫快羽黄羽的f2代,以f2代为基础,按照家系选择法连续继代选育4个及以上世代,续继代选育4代以上,获得优质青胫黄羽肉鸡快羽纯合配套系;
8.(2)黄羽肉鸡青胫慢羽纯合配套系:以已育成的麻黄羽肉鸡青胫慢羽纯系为父本,浅色胫黄羽肉鸡慢羽纯系为母本,交配后选留f1代青胫母鸡,与青胫麻黄羽肉鸡慢羽纯系交配,得青胫慢羽黄羽的f2代,以f2代为基础,按照家系选择法连续继代选育4个及以上世代,获得优质黄羽肉鸡青胫慢羽纯合配套系;
9.(3)商品代:以优质青胫黄羽肉鸡快羽纯合配套系为父本,优质青胫黄羽肉鸡慢羽纯合配套系为母本交配,得到自别雌雄的商品代青胫黄羽肉鸡。
10.进一步地,在步骤(1)和(2)中,所述f1代青胫母鸡的选留标准为300日龄、体重
2.03-2.25kg、产蛋量73-75枚。
11.进一步地,在步骤(1)和(2)中,所述f2代指青胫母鸡和青胫公鸡;所述青胫母鸡的选留标准为300日龄、体重2.08-2.29kg、产蛋量74-80枚;所述f2代青胫公鸡的选留标准为300日龄、体重2.48-2.74kg。
12.进一步的,在步骤(1)和(2)中,所述第1世代核心群根据f2代个体300日龄体重、产蛋量由高到低选育建立60个家系。
13.进一步地,在步骤(1)和(2)中,所述连续继代选育4个及以上世代根据第1世代核心群选择标准、家系数进行。
14.进一步地,在步骤(1)和(2)中,每个世代根据疫病进化标准进行禽白血病、白痢疫病净化。
15.进一步地,在步骤(1)和(2)中,所述青胫麻黄羽肉鸡快羽纯系和所述麻黄羽肉鸡青胫慢羽纯系以威宁鸡为育种素材。
16.进一步地,在步骤(1)和)(2)中,所述黄羽肉鸡快羽纯系和所述黄羽肉鸡慢羽纯系以表现为浅色胫的贵州黄鸡为育种素材。
17.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商品代青胫黄羽肉鸡为100日龄,平均出栏体重1.43-1.92kg。
18.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自别雌雄是指在出雏24h内鉴别,母鸡表现为快羽型,即主翼羽比覆主翼羽长5mm以上,公鸡表现为慢羽型,即主翼羽未长出或短于等于覆主翼羽。
19.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提供一种青胫黄羽优质肉鸡的培育方法,获得贵州黄鸡的改良方法,并使其优势特点形成稳定遗传,为地方鸡选育提供了新途径。
21.(2)本发明的培育方法不仅导入了青胫特点,还保留了贵州黄鸡体型适中、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等优点,遗传稳定,商品代表现为青胫黄羽、生长快、产肉性能高等仿土鸡特点,且能够通过快慢羽进行快速、准确地鉴别雌雄,可直接用于生产,有效快速推进贵州地方鸡新品系的育种进程。
22.(3)本发明以青胫麻黄羽肉鸡(威宁鸡)、浅色胫黄羽肉鸡(贵州黄鸡)为研究对象,利用青胫伴性遗传理论,同时分两条技术路线分别培育青胫黄羽肉鸡快羽纯合配套系、青胫黄羽肉鸡慢羽纯合配套系,以培育的配套系生产商品代表现为青胫黄羽且可自别雌雄,具有涉及品种少,程序简单,便于应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实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发明一种青胫黄羽优质肉鸡的培育方法的技术路线图;
2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部分样本pcr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图;其中,2、3-威宁鸡慢羽纯系样本,5-贵州黄鸡慢羽纯系样本,6-威宁鸡快羽纯系样本,7、8-贵州黄鸡快羽纯
系样本,9-f2代快羽纯系样本,10-f2代慢羽纯系样本;
2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部分样本pcr扩增后酶切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图;其中,2-威宁鸡快羽纯系样本,3-贵州黄鸡快羽纯系样本,4-f2代快羽纯系样本,5-威宁鸡慢羽纯系样本,6-贵州黄鸡慢羽纯系样本,7-f2代慢羽纯系样本。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1
29.如图1所示,一种青胫黄羽优质肉鸡的培育方法,以贵州黄鸡、威宁鸡为例,包括以下步骤:
30.(1)优质青胫黄羽肉鸡快羽纯合配套系:在贵州大学科研鸡场以已育成的青胫麻黄羽肉鸡快羽纯系(威宁鸡)为父本,浅色胫黄羽肉鸡快羽纯系(贵州黄鸡)为母本,交配后选留f1代青胫母鸡,与青胫麻黄羽肉鸡快羽纯系(威宁鸡)交配,得到青胫快羽黄羽的f2代,以f2代为基础,根据公鸡300日龄体重和母鸡300日龄产蛋量,组建60个家系作为第一世代核心群,按照上述标准、家系数连续继代选育4个及以上世代,获得优质青胫黄羽肉鸡快羽纯合配套系;
31.(2)优质黄羽肉鸡青胫慢羽纯合配套系:以已育成的青胫麻黄羽肉鸡慢羽纯系(威宁鸡)为父本,浅色胫黄羽肉鸡慢羽纯系(贵州黄鸡)为母本,交配后选留f1代青胫母鸡,与青胫麻黄羽肉鸡慢羽纯系(威宁鸡)交配,得到青胫慢羽黄羽的f2代,以f2代为基础,根据公鸡300日龄体重和母鸡300日龄产蛋量,组建60个家系作为第一世代核心群,按照上述标准、家系数连续继代选育4个及以上世代,获得优质青胫黄羽肉鸡慢羽纯合配套系;
32.各世代进行禽白血病、白痢疫病净化;并且继代选育过程中,青胫黄羽肉鸡快羽纯合配套系重点选择指标为生长速度和外观性状、繁殖性状;黄羽肉鸡青胫慢羽纯合配套系重点选择指标为繁殖性状、外观性状、生长速度;
33.(3)核心群持续选育4个世代,选择优质青胫黄羽肉鸡快羽纯合配套系合格公鸡与优质青胫黄羽肉鸡慢羽纯合配套系合格母鸡交配,得到快慢羽自别雌雄的青胫黄羽优质肉鸡商品代,快羽(即主翼羽比覆主翼羽长5mm以上)为母鸡,慢羽为公鸡(即主翼羽未长出或短于等于覆主翼羽)。
34.表1产蛋性能、受精率、孵化率结果
[0035][0036]
表2公鸡体重增长情况
[0037][0038][0039]
注:同行不同字母大写为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字母小写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为差异不显著。
[0040]
表3母鸡体重增长情况
[0041][0042]
注:同行不同字母大写为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字母小写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为差异不显著。
[0043]
表4 120日龄公鸡屠宰性状测定结果
[0044][0045][0046]
注:同行不同字母大写为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字母小写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为差异不显著。
[0047]
表5 120日龄母鸡屠宰性状测定结果
[0048][0049]
注:同行不同字母大写为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字母小写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为差异不显著。
[0050]
表1显示,f2代繁殖性状稳定。精选选育后,商品代外观表现黄羽青胫,表2-表5显示商品代100日龄平均出栏体重1.43-1.92kg,产肉性能尚可,表现出节粮型特点。同时,通过快慢羽自别雌雄,有效避免了商品代雏鸡应激反应、疫病传播等。
[0051]
实施例2
[0052]
分别随机抽取威宁鸡慢羽纯系100羽,贵州黄鸡慢羽纯系100羽,威宁鸡快羽纯系(威宁鸡)100羽,贵州黄鸡快羽纯系100羽,f2代快慢羽各100羽,采用李洪林(2019)所述快慢羽分子标记的方法,提取待测鸡基因组dna,利用引物对进行pcr扩增;然后利用tap1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
[0053]
图2为实施例中部分样本pcr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图;其中,2和3号孔滴入威宁鸡慢羽纯系样本,5号孔滴入贵州黄鸡慢羽纯系样本,6号孔滴入威宁鸡快羽纯系样本,7和8号孔滴入贵州黄鸡快羽纯系样本,9号孔滴入f2代快羽纯系样本,10号孔滴入f2代慢羽纯系样本;
[0054]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部分样本pcr扩增后酶切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图;其中,2号孔滴入威宁鸡快羽纯系样本,3号孔滴入贵州黄鸡快羽纯系样本,4号孔滴入f2代快羽纯系样本,5号孔滴入威宁鸡慢羽纯系样本,6号孔滴入贵州黄鸡慢羽纯系样本,7号孔滴入f2代慢羽纯系样本。
[0055]
快羽纯合子、慢羽纯合子及杂合子判断标准为:酶切片段出现171bp条带,为快羽纯合基因型;酶切片段出现132bp、39bp两条特征带为慢羽纯合基因型;酶切片段出现171bp、132bp、39bp三条特征带为慢羽杂合基因型。测试结果见表6。
[0056]
表6
[0057][0058][0059]
测试结果表明,经选育后的f2代慢羽纯系、f2代快羽纯系性状稳定,未出现新突变,可作为选育性状之一在生产应用中使用。
[006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青胫黄羽肉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青胫黄羽肉鸡快羽纯合配套系:以已育成的青胫麻黄羽肉鸡快羽纯系为父本,浅色胫黄羽肉鸡快羽纯系为母本,交配后选留f1代青胫母鸡,与青胫麻黄羽肉鸡快羽纯系交配,得青胫黄羽快羽的f2代,以f2代为基础,按照家系选择法连续继代选育4个及以上世代,续继代选育4代以上,获得优质青胫黄羽肉鸡快羽纯合配套系;(2)青胫黄羽肉鸡慢羽纯合配套系:以已育成的青胫麻黄羽肉鸡慢羽纯系为父本,浅色胫黄羽肉鸡慢羽纯系为母本,交配后选留f1代青胫母鸡,与青胫麻黄羽肉鸡慢羽纯系交配,得青胫黄羽慢羽的f2代,以f2代为基础,按照家系选择法连续继代选育4个及以上世代,获得优质黄羽肉鸡青胫慢羽纯合配套系;(3)商品代:以优质青胫黄羽肉鸡快羽纯合配套系为父本,优质青胫黄羽肉鸡慢羽纯合配套系为母本交配,得到自别雌雄的商品代青胫黄羽肉鸡。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青胫黄羽肉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和(2)中,所述f1代青胫母鸡的选留标准为300日龄、体重2.03-2.25kg、产蛋量73-75枚。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青胫黄羽肉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和(2)中,所述f2代指青胫母鸡和青胫公鸡;所述青胫母鸡的选留标准为300日龄、体重2.08-2.29kg、产蛋量74-80枚;所述f2代青胫公鸡的选留标准为300日龄、体重2.48-2.74kg。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青胫黄羽肉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和(2)中,所述第1世代核心群根据f2代个体300日龄体重、产蛋量由高到低选育建立60个家系。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青胫黄羽肉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和(2)中,所述连续继代选育4个及以上世代根据第1世代核心群选择标准、家系数进行。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青胫黄羽肉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和(2)中,每个世代根据疫病进化标准进行禽白血病、白痢疫病净化。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青胫黄羽肉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和(2)中,所述青胫麻黄羽肉鸡快羽纯系和所述青胫麻黄羽肉鸡慢羽纯系以威宁鸡为育种素材。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青胫黄羽肉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和)(2)中,所述黄羽肉鸡快羽纯系和所述黄羽肉鸡慢羽纯系以表现为浅色胫的贵州黄鸡为育种素材。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青胫黄羽肉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商品代青胫黄羽肉鸡为100日龄,平均出栏体重1.43-1.92kg。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青胫黄羽肉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自别雌雄是指在出雏24h内鉴别,母鸡表现为快羽型,即主翼羽比覆主翼羽长5mm以上,公鸡表现为慢羽型,即主翼羽未长出或短于等于覆主翼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胫黄羽优质肉鸡的培育方法,以已育成的青胫麻黄羽肉鸡快羽纯系为父本,浅色胫黄羽肉鸡快羽纯系为母本进行交配,选留F1代青胫母鸡,与青胫麻黄羽肉鸡快羽纯系交配,得青胫黄羽快羽的F2代,以F2代为基础连续继代选育4个及以上世代,得优质青胫黄羽肉鸡快羽纯合配套系;以已育成的青胫麻黄羽肉鸡慢羽纯系为父本,浅色胫黄羽肉鸡慢羽纯系为母本进行交配,选留F1代青胫母鸡,与青胫麻黄羽肉鸡慢羽纯系交配,得青胫黄羽慢羽的F2代,以F2代为基础连续继代选育4个及以上世代,得优质青胫黄羽肉鸡慢羽纯合配套系;以快羽纯合配套系为父本,慢羽纯合配套系为母本交配,得自别雌雄的商品代肉鸡;该方法遗传稳定、鉴别准确。别准确。别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平 王文涛 林家栋 朱丽莉 李洪林 何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7.18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88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