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制备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2.近年来,由于纳米材料以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在材料、催化、电化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纳米碳材料更是得到了科技工作者高度关注,同时碳纳米点作为一类基于碳材料的新型荧光物质,由于其具有制备成本低、荧光量子效率高、低生物毒性等独特优势,进而被应用在诸多领域中,如智能材料、光伏和光电装置、传感器、生物荧光标记等,因此逐渐成为一类十分有前景的材料,纳米碳复合物制备技术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但是现有技术中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的制备方法较为复杂,不便于进行操作。
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0977962.0)公开了一种垂直石墨烯负载碳纳米管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全固态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方法,但需要利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碳布上生长垂直石墨烯纳米片阵列,然后在前驱体溶液中浸泡,洗涤、干燥、煅烧,在氢气和氩气的气氛下,三聚氰胺提供氮源时,在垂直石墨烯负载的前驱体上生长碳纳米管等过程,处理流程和工艺较为复杂,并且成本较高。因此,如果能采用一种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的的纳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方法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5.针对现有技术中,纳米金属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处理流程个工艺较为复杂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的方法,通过将葡萄糖、尿素和金属硫酸盐混合放入反应釜中反应后,再将反应后的混合溶液进行电解,然后可以从电解槽的阴极上获得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备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步骤一:以具有碳氧双键以及羧基官能团的原料作为碳点;
8.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碳点与金属离子进行电解,碳点上的能级轨道与金属离子的能级轨道上的电子杂化形成电子对,从而制备碳点与纳米金属颗粒的复合物。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1):将葡萄糖、尿素和金属硫酸盐的溶于水中,其摩尔比例为2-10:1:0.1-1余量为水,并将所有物质进行充分搅拌分散处理,物质在进行充分混合后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
10.(2):将上述(1)中的混合溶液进行过滤处理,得到含纳米碳点和金属离子的溶液;
11.(3):将含纳米碳点和金属离子的溶液放入电解槽,阴极采用金属材料,阳极采用石墨或金属材料,接通直流电源,由于金属离子被聚合的碳点吸附或包裹在碳点内部或表面上,在电解池中能够向阴极移动,金属纳米颗粒和碳点被吸附在阴极上,形成复合材料,从而在阴极上的得到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
12.(4):将上述(3)中在阴极上所得的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用蒸馏水清洗后并进行烘干,得到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
1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1)中的金属硫酸盐中的金属离子为铜离子、镍离子、钴离子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离子。
1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1)中在反应釜中的反应温度为100-200℃,反应时间为1-5小时。
1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1)中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先进行降温处理,待反应后的混合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然后使用直径为0.1-0.5μm的滤膜进行过滤处理。
1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3)中阴极金属材料为钛、镍、铂和不锈钢中一种。
1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3)中阳极金属材料为钛、镍、铂和不锈钢中一种。
1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3)中直流电源电流在10-100ma/cm2之间。
1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3)中电解时间为5-60分钟。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发明中,采用葡萄糖、尿素、硫酸铜、硫酸镍和硫酸钴制成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化合物,原材料简单易获得,且价格低廉,从而在生产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22.2、本发明中,通过将葡萄糖反应生成葡萄糖酸,由于葡萄糖酸中相对与葡萄糖来说,多了一个羧基键,从而便于在后续电解的过程中,增强金属阳离子与碳点之间电子杂化的效果,从而生产金属纳米颗粒和碳点复合物,而不是制成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的混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5.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6.实施例1
2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纳米铜颗粒与碳点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将葡萄糖、尿素、硫酸铜溶于水中,其中,葡萄糖、尿素以及硫酸铜的摩尔比为2:1:0.1余量为水,经搅拌分散处理充分混合获得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放入反应釜,在100℃下反应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用0.1μm滤膜过滤,得到含纳米碳点和铜离子的液体,此时纳米碳点和铜离子的液体中其主要
成分为葡萄糖、葡萄糖酸以及铜离子溶液;将所述含纳米碳点和铜离子的液体放入电解槽,采用镍金属材料做阴极、石墨材料作阳极,接通直流电源,在10a电流下电解 60分钟,在阴极上得到纳米铜颗粒和纳米碳点复合物;将所述电极上的纳米铜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电极用蒸馏水清洗后,烘干,得到纳米铜颗粒和碳点复合物。
28.本实施例中,由于尿素自身较易溶于水,所以当尿素溶于水中时,尿素会首先和水反应式生成氨水,反应方程式为:co(nh2)2+2h2o=(nh4)2co3,(nh4)2co3+h20= nh4hco3+nh3·
h2o,然后氨水会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进而生成氢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 cuso4+2nh3·
h2o=cu(oh)2+(nh4)2so4,氢氧化铜则会和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进而生成葡萄糖酸和氧化亚铜沉淀,反应方程式为:2cu(oh)2+ch2oh(choh)4cho=ch2oh (choh)4cooh+cu2o+2h2o,同时根据氨水和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可得出,当氨水与硫酸铜的比例为2:1时,氨水即可将硫酸铜充分反应,但是本实施例中,尿素与硫酸铜的比例为1:0.1,且尿素生成氨水的比例为1:1,从而可以得知,当将氨水在将硫酸铜充分反应后,还剩余部分氨水,从而氨水可以进一步和氧化亚铜进一步进行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c
u2
o+4nh3·
h2o=2[cu(nh3)2]oh+3h2o,因此在葡萄糖、尿素和硫酸铜反应并过滤后,可以得到含有纳米碳点和铜离子的液体。
[0029]
本实施例中,由于氨水在和硫酸铜反应式时,氨水的成分是过量的,所以当氨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后,过量的氨水会继续和氢氧化铜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u(oh) 2
+4nh3·
h2o=[cu(nh3)4]oh2+4h2o,但是[cu(nh3)4](oh)2中仍然含有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可以继续和葡萄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因此即使氨水在过量并继续和氢氧化铜反应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后续的反应步骤。
[0030]
本实施例中,以葡萄糖作为碳源形成碳点,形成的碳点中存在葡萄糖以及葡萄糖酸,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
12
o6,在葡萄糖中存在“c=0”官能团,并且本实施例中葡萄糖酸的结构式为c6h
12
o7,在上述的葡萄糖酸中同时存在“c=0”以及“r
’‑
c0oh”官能团,因此,本实施例中形成的碳点中同时存在“c=0”以及“r
’‑
c0oh”官能团,根据葡萄糖以及葡萄糖酸的结构式可以看出,葡萄糖酸中不仅含有碳氧双键同时含有羧基,由于上述反应形成的碳点同时存在碳氧双键以及羧基官能团,因此,在上述的电解反应中碳点上的碳能级p轨道与铜原子的能级d轨道进行杂化形成电子对,从而能够有效将碳点与铜原子键合,形成碳点以及纳米铜的复合物。
[0031]
实施例2
[003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纳米镍颗粒和碳点复合物制备的方法,将葡萄糖、尿素、硫酸镍溶于水中,其中葡萄糖、尿素、硫酸镍的摩尔比为10:1:1余量为水,经搅拌分散处理充分混合获得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放入反应釜,在150℃下反应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用0.22μm滤膜过滤,得到含纳米碳点和镍离子的液体,此时纳米碳点和镍离子的液体中主要成分为葡萄糖、葡萄糖酸以及镍离子溶液;将所述含纳米碳点和镍离子的液体放入电解槽,采用铜金属材料做阴极、不锈钢材料作阳极,接通直流电源,在30a电流下电解40 分钟,在阴极上得到纳米镍颗粒和纳米碳点复合物;将所述电极上的纳米镍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用蒸馏水清洗后,烘干,得到纳米镍颗粒和碳点复合物。
[0033]
本实施例中,当葡萄糖、尿素和硫酸镍溶于水后,尿素首先溶于水并生成氨水,尿素溶于水并生成氨水的方程式如实施例1所示,氨水与硫酸镍反应生成氢氧化镍,化学方程式为:niso4+2nh3·
h2o=ni(oh)2+(nh4)2so4,随后氢氧化镍会和葡萄糖反应生成氧化镍,反
应方程式为:ni(oh)2+ch2oh(choh)4cho=ch2oh(choh)4cooh+nio+h2,根据氨水与硫酸镍的反应方程式可得出,当氨水与硫酸镍的比例为2:1时,氨水即可将硫酸镍溶液充分反应,但是本实施例中,尿素与硫酸镍的比例为1:1,因此硫酸镍溶液没有被完全反应完,混合溶液中仍含有部分硫酸镍溶液。
[0034]
本实施例中,以葡萄糖作为碳源形成碳点,形成的碳点中存在葡萄糖以及葡萄糖酸,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
12
o6,在葡萄糖中存在“c=0”官能团,并且本实施例中葡萄糖酸的结构式为c6h
12
o7,在上述的葡萄糖酸中同时存在“c=0”以及“r
’‑
c0oh”官能团,因此,本实施例中形成的碳点中同时存在“c=0”以及“r
’‑
c0oh”官能团,根据葡萄糖以及葡萄糖酸的结构式可以看出,葡萄糖酸中不仅含有碳氧双键同时含有羧基,由于上述反应形成的碳点同时存在碳氧双键以及羧基官能团,因此,在上述的电解反应中碳点上的碳能级p轨道与镍原子的能级d轨道进行杂化形成电子对,从而能够有效将碳点与镍原子键合,形成碳点以及纳米镍的复合物。
[0035]
实施例3
[003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纳米钴颗粒和碳点复合物制备的方法,将葡萄糖、尿素、硫酸钴溶于水中,其中葡萄糖、尿素、硫酸钴的摩尔比为5:1:0.5余量为水,经搅拌分散处理充分混合获得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放入反应釜,在150℃下反应1.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先用滤纸过滤后,再用0.5μm滤膜过滤,得到含纳米碳点和金属钴离子的液体,此时纳米碳点和钴离子的液体中主要成分为葡萄糖、葡萄糖酸以及钴离子溶液;将所述含纳米碳点和钴金属离子的液体放入电解槽,采用铜金属材料做阴极、不锈钢材料作阳极,接通直流电源,在40a电流下电解20分钟,在阴极上得到纳米钴颗粒和纳米碳点复合物;将所述电极上的纳米钴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用蒸馏水清洗后,烘干,得到纳米钴颗粒和碳点复合物。
[0037]
本实施例中,当将葡萄糖、尿素和硫酸钴溶于水后,尿素首先和水反应生成氨水,尿素和水反应生成氨水的反应式如实施例1所示,然后氨水会与硫酸钴反应生成氢氧化钴,反应方程式为:coso4+nh3·
h2o=co(oh)2+(nh4)2so4,然后氢氧化钴会与葡萄糖粉反应生成氧化亚钴,化学方程式为:2co(oh)2+ch2oh(choh)4cho=ch2oh(choh) 4
cooh+co2o+2h2o,根据硫酸钴和氨水的反应方程式可得,当氨水和硫酸钴的比例为1:1 时,即可将硫酸钴充分反应,但是本实施例中,氨水与硫酸钴的比例为2:1,在将硫酸钴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仍会含有部分氨水,然后过量的氨水会和氧化亚钴继续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o2o+4nh3·
h2o=2[co(nh3)2]oh+3h2o,因此在葡萄糖、尿素和硫酸铜反应并过滤后,可以得到含有纳米碳点和铜离子的液体。
[0038]
本实施例中,以葡萄糖作为碳源形成碳点,形成的碳点中存在葡萄糖以及葡萄糖酸,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
12
o6,在葡萄糖中存在“c=0”官能团,并且本实施例中葡萄糖酸的结构式为c6h
12
o7,在上述的葡萄糖酸中同时存在“c=0”以及“r
’‑
c0oh”官能团,因此,本实施例中形成的碳点中同时存在“c=0”以及“r
’‑
c0oh”官能团,根据葡萄糖以及葡萄糖酸的结构式可以看出,葡萄糖酸中不仅含有碳氧双键同时含有羧基,由于上述反应形成的碳点同时存在碳氧双键以及羧基官能团,因此,在上述的电解反应中碳点上的碳能级p轨道与钴原子的能级d轨道进行杂化形成电子对,从而能够有效将碳点与钴原子键合,形成碳点以及纳米钴的复合物。
[0039]
实施例4
[0040]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纳米钴颗粒、纳米镍颗粒和碳点复合物制备的方法,将葡萄糖、尿素、硫酸钴、硫酸镍溶于水中,其中葡萄糖、尿素、硫酸钴、硫酸镍的摩尔比为5: 1:0.2:0.2余量为水,经搅拌分散处理充分混合获得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放入反应釜,在200℃下反应1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先用滤纸过滤后,再用0.5μm滤膜过滤,得到含纳米碳点和钴离子、镍离子的液体,此时纳米碳点和铜离子的液体中主要成分为葡萄糖、葡萄糖酸、钴离子以及镍离子;将所述含纳米碳点和钴离子、镍离子的液体放入电解槽,采用铜金属材料做阴极、不锈钢材料作阳极,接通直流电源,在60a电流下电解10分钟,在阴极上得到纳米钴颗粒、纳米镍颗粒和纳米碳点复合物;将所述电极上的纳米钴颗粒、纳米镍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用蒸馏水清洗后,烘干,得到纳米钴颗粒、纳米镍颗粒和碳点复合物。
[0041]
本实施例中,当将葡萄糖、尿素、硫酸钴、硫酸镍溶于水中后,尿素会首先和水反应生成氨水,反应方程式如实施例1所示,氨水则会分别和硫酸钴和硫酸镍生成氢氧化钴和氢氧化镍,反应方程式分别如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示,氢氧化钴和氢氧化镍则会进一步和葡萄糖反应生成氧化亚钴和氧化镍,反应方程式分别如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示,根据实施例2和实施例3可得,当氨水与硫酸钴的比例为1:1,氨水与硫酸镍的比例为2:1时,氨水即可将硫酸钴以及硫酸镍充分反应,本实施中,氨水的比例时是过量的,因此氧化亚钴会进一步和氨水生成[co(nh3)2]oh,同时由于氧化镍是易溶于氨水的,所以当葡萄糖、尿素、硫酸钴、硫酸镍在反应釜中反应后的溶液再经过过滤后,溶液中会含有钴离子、镍离子以及纳米碳点。
[0042]
本实施例中,以葡萄糖作为碳源形成碳点,形成的碳点中存在葡萄糖以及葡萄糖酸,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
12
o6,在葡萄糖中存在“c=0”官能团,并且本实施例中葡萄糖酸的结构式为c6h
12
o7,在上述的葡萄糖酸中同时存在“c=0”以及“r
’‑
c0oh”官能团,因此,本实施例中形成的碳点中同时存在“c=0”以及“r
’‑
c0oh”官能团,根据葡萄糖以及葡萄糖酸的结构式可以看出,葡萄糖酸中不仅含有碳氧双键同时含有羧基,由于上述反应形成的碳点同时存在碳氧双键以及羧基官能团,因此,在上述的电解反应中碳点上的碳能级p轨道与镍原子以及钴原子的能级d轨道进行杂化形成电子对,从而能够有效将碳点与镍原子以及钴原子键合,形成碳点以及纳米镍、纳米钴的复合物。
[0043]
实施例5
[0044]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纳米铜颗粒、纳米镍颗粒和碳点复合物制备的方法,将葡萄糖、尿素、硫酸铜、硫酸镍溶于水中,其中葡萄糖、尿素、硫酸铜、硫酸镍的摩尔比为5: 1:0.1:0.3余量为水,经搅拌分散处理充分混合获得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放入反应釜,在120℃下反应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先用滤纸过滤后,再用0.4μm滤膜过滤,得到含纳米碳点和铜离子、镍离子的液体,此时纳米碳点和铜离子、镍离子的液体中主要成分为葡萄糖、葡萄糖酸、铜离子以及镍离子溶液;将所述含纳米碳点和铜离子、镍离子的液体放入电解槽,采用铜金属材料做阴极、不锈钢材料作阳极,接通直流电源,在80a电流下电解5分钟,在阴极上得到纳米钴颗粒、纳米镍颗粒和纳米碳点复合物;将所述电极上的纳米铜颗粒、纳米镍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用蒸馏水清洗后,烘干,得到纳米铜颗粒、纳米镍颗粒和碳点复合物。
[0045]
本实施例中,将葡萄糖、尿素、硫酸铜、硫酸镍溶于水中后,尿素会首先和水反应生成氨水,反应方程式如实施例1所示,然后氨水会分别和硫酸铜以及硫酸镍分别反应并生成氢氧化铜以及氢氧化镍,氢氧化铜以及氢氧化镍会进一步和葡萄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和氧化镍,反应方程式分别如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所示,根据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可得,当氨水与
硫酸铜的比例为2:1,氨水与硫酸镍的比例为2:1时,即可将溶液中的硫酸铜以及硫酸镍充分反应,本实施中同时由于反应过程中,氨水是过量添加的,所以氨水会进一步和氧化亚铜反应,反应方程式如实施例1所示,且氧化镍是易溶于氨水的,因此在反应釜中反应后并经过过滤后的溶液中,会含有铜离子、镍离子以及碳点复合物。
[0046]
本实施例中,以葡萄糖作为碳源形成碳点,形成的碳点中存在葡萄糖以及葡萄糖酸,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
12
o6,在葡萄糖中存在“c=0”官能团,并且本实施例中葡萄糖酸的结构式为c6h
12
o7,在上述的葡萄糖酸中同时存在“c=0”以及“r
’‑
c0oh”官能团,因此,本实施例中形成的碳点中同时存在“c=0”以及“r
’‑
c0oh”官能团,根据葡萄糖以及葡萄糖酸的结构式可以看出,葡萄糖酸中不仅含有碳氧双键同时含有羧基,由于上述反应形成的碳点同时存在碳氧双键以及羧基官能团,因此,在上述的电解反应中碳点上的碳能级p轨道与镍原子以及铜原子的能级d轨道进行杂化形成电子对,从而能够有效将碳点与镍原子以及铜原子键合,形成碳点以及纳米镍、纳米铜的复合物。
[0047]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制备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以具有碳氧双键以及羧基官能团的原料作为碳点;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碳点与金属离子进行电解,碳点上的能级轨道与金属离子的能级轨道上的电子杂化形成电子对,从而制备碳点与纳米金属颗粒的复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一中具有碳氧双键以及羧基官能团原料的方法如下:(1):将葡萄糖、尿素和金属硫酸盐的溶于水中,其摩尔比例为2-10:1:0.1-1余量为水,并将所有物质进行充分搅拌分散处理,物质在进行充分混合后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放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2):将上述(1)中的混合溶液进行过滤处理,得到含纳米碳点和金属离子的溶液;(3):将含纳米碳点和金属离子的溶液放入电解槽,阴极采用金属材料,阳极采用石墨或金属材料,接通直流电源,由于金属离子被聚合的碳点吸附或包裹在碳点内部或表面上,在电解池中能够向阴极移动,金属纳米颗粒和碳点被吸附在阴极上,形成复合材料,从而在阴极上的得到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4):将上述(3)中在阴极上所得的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用蒸馏水清洗后并进行烘干,得到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中的金属硫酸盐中的金属离子为铜离子、镍离子、钴离子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离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中在反应釜中的反应温度为100-200℃,反应时间为1-5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中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先进行降温处理,待反应后的混合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然后使用直径为0.1-0.5μm的滤膜进行过滤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中阴极金属材料为钛、镍、铂和不锈钢中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中阳极金属材料为钛、镍、铂和不锈钢中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中直流电源电流在10-100ma/cm2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中电解时间为5-60分钟。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金属颗粒和碳点复合物的方法,涉及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葡萄糖、尿素和金属硫酸盐溶于水中,并将充分搅拌混合后的混合溶液放置进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溶液通过微米滤膜过滤后可得到含有纳米碳点和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再将含有纳米碳点和金属阳离子的溶液放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在经过电解处理后,阴极上会得到纳米金属颗粒和纳米碳点复合物,再将阴极上所得的产物,使用蒸馏水清洗后,并进行烘干,由于金属离子被聚合的碳点吸附或包裹在碳点内部或表面上,在电解池中能够向阴极移动,金属纳米颗粒和碳点被吸附在阴极上,形成复合材料,因此烘干后的金属纳米颗粒和碳点复合物作为纳米材料回收利用。为纳米材料回收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兵 王娣 汪宜 韦启信 韩毅 王志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庆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7.08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