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印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机上的镭射膜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2.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纺织品、塑料品、皮革、pvc、pc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是把经审核批准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镭射膜一般采用计算机点阵光刻技术、3d真彩色全息技术、多重与动态成像技术等,从产品成分构成上划分,镭射薄膜产品可以大致分为opp镭射膜、pet镭射膜和pvc镭射膜三种;其中镭射膜转移是将已经生产完成之后的镭射膜表面的图案套印在包装盒的外壁。
3.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由于镭射膜弯折之后极其容易出现折痕,在将镭射膜从放料轮固定到收料轮之间时,镭射膜在弯折,弯折的镭射膜就不能套印在包装盒的外壁,造成的浪费,同时镭射膜在与包装盒的外壁贴合时,容易产生误差。
4.因此,发明一种印刷机上的镭射膜转移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机上的镭射膜转移装置,通过安装块,拉动安装块依次穿过不升降条和定位轮的底部,然后将安装块与放料轮外壁的镭射膜相互粘连到一起,之后旋转转动轴,使转动轴带动连接绳旋转,然后连接绳带动镭射膜向外移动并依次与定位轮和升降条的底部贴合,并与收料轮的外壁贴合,从而可以避免镭射膜在连接的过程中表面出现折痕,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机上的镭射膜转移装置,包括外壳、升降块、定位轮、限位装置、安装板、放料轮和收料轮,所述外壳外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升降块滑动连接于定位槽的内壁,所述升降块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中间的贯穿孔内设置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设置于外壳两侧的外壁,所述第一丝杆顶部设置有皮带传动装置,所述外壳内壁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升降条,所述定位轮两端与升降块转动连接,所述定位轮外壁开设有连接槽,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外壳内壁的中间,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外壳顶部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所述安装板内壁螺纹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合板,所述卡合板一侧设置有卡合块,所述放料轮和收料轮两端的外壁开设有卡合槽,所述放料轮和收料轮通过卡合块和卡合槽与卡合板卡合连接。
7.优选的,所述升降块的横截面设置为t形,所述升降块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升降块对称分布于外壳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
8.优选的,所述升降条底部的两侧设置为弧形,所述定位轮的最底部高于升降条的最底部。
9.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二丝杆、移动杆、滑块、旋转轮、滑槽和辅助块,所述第二丝杆转动连接于外壳的内壁,所述第二丝杆的外壁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旋转轮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旋转轮和移动杆通过滑槽和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内壁设置有辅助块,所述辅助块与连接槽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移动杆对称分布于第二丝杆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所述第二丝杆的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
11.优选的,所述旋转轮的内壁直径与连接槽的外壁直径相等,所述旋转轮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
12.优选的,所述放料轮的水平中心线与收料轮的水平中心线位于同一横截面,所述收料轮的直径与放料轮的直径相等。
13.优选的,所述收料轮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
14.优选的,所述安装块设置为u形,所述安装块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块对称分布于收料轮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所述收料轮的内壁粘接有橡胶垫。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安装块,拉动安装块依次穿过不升降条和定位轮的底部,然后将安装块与放料轮外壁的镭射膜相互粘连到一起,之后旋转转动轴,使转动轴带动连接绳旋转,然后连接绳带动镭射膜向外移动并依次与定位轮和升降条的底部贴合,并与收料轮的外壁贴合,从而可以避免镭射膜在连接的过程中表面出现折痕;2、通过第二丝杆,伺服电机带动第二丝杆旋转,然后第二丝杆通过移动杆带动旋转轮在定位轮的外壁前后移动,调整两个旋转轮之间的距离,同时便于对镭射膜进行限位,同时在定位轮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旋转轮同步旋转,避免旋转轮挤压到偏移之后的镭射膜。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剖面图;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剖面图;图4为本发明的定位轮立体图;图5为本发明的限位装置立体图;图6为本发明的放料轮立体图;图7为本发明的收料轮立体图。
18.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定位槽;3、升降块;4、升降杆;5、第一丝杆;6、皮带传动装置;7、升降条;8、定位轮;9、连接槽;10、限位装置;1001、第二丝杆;1002、移动杆;1003、滑块;1004、旋转轮;1005、滑槽;1006、辅助块;11、安装板;12、旋转轴;13、卡合板;14、卡合块;15、放料轮;
16、卡合槽;17、收料轮;18、转动轴;19、连接绳;20、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0.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7所示的一种印刷机上的镭射膜转移装置,包括外壳1、升降块3、定位轮8、限位装置10、安装板11、放料轮15和收料轮17,结构中外壳1外壁开设有定位槽2,结构中升降块3滑动连接于定位槽2的内壁,结构中升降块3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4,结构中升降杆4中间的贯穿孔内设置有第一丝杆5,结构中第一丝杆5设置于外壳1两侧的外壁,结构中第一丝杆5顶部设置有皮带传动装置6,结构中外壳1内壁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升降条7,结构中定位轮8两端与升降块3转动连接,结构中定位轮8外壁开设有连接槽9,结构中限位装置10设置于外壳1内壁的中间,结构中安装板11固定连接于外壳1顶部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结构中安装板11内壁螺纹连接有旋转轴12,结构中旋转轴12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合板13,结构中卡合板13一侧设置有卡合块14,结构中放料轮15和收料轮17两端的外壁开设有卡合槽16,结构中放料轮15和收料轮17通过卡合块14和卡合槽16与卡合板13卡合连接。
21.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结构中升降块3的横截面设置为t形,结构中升降块3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升降块3对称分布于外壳1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通过第一丝杆5旋转带动升降杆4进行升降,便于调节定位轮8下降的距离,从而可以使定位轮8可以将镭射膜拉紧。
22.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结构中升降条7底部的两侧设置为弧形,结构中定位轮8的最底部高于升降条7的最底部,弧形设置的升降条7可以避免镭射膜与升降条7的尖角位置贴合,造成镭射膜损坏。
23.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结构中限位装置10包括第二丝杆1001、移动杆1002、滑块1003、旋转轮1004、滑槽1005和辅助块1006,结构中第二丝杆1001转动连接于外壳1的内壁,结构中第二丝杆1001的外壁设置有移动杆1002,结构中移动杆1002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003,结构中旋转轮1004外壁开设有滑槽1005,结构中旋转轮1004和移动杆1002通过滑槽1005和滑块1003滑动连接,结构中滑槽1005内壁设置有辅助块1006,结构中辅助块1006与连接槽9滑动连接,结构中移动杆100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移动杆1002对称分布于第二丝杆1001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结构中第二丝杆1001的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结构中旋转轮1004的内壁直径与连接槽9的外壁直径相等,结构中旋转轮1004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005,通过设置的旋转轮1004可以镭射膜进行限位,避免镭射膜在移动的过程中移动发生平偏移。
24.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结构中放料轮15的水平中心线与收料轮17的水平中心线位于同一横截面,结构中收料轮17的直径与放料轮15的直径相等。
25.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结构中收料轮17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8,结构中转动轴18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绳19,结构中连接绳19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0,结构中安装块20设置为u形,结构中安装块20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安装块20对称分布于收料轮17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结构中收料轮17的内壁粘接有橡胶垫,将安装块20与放料轮15外壁的镭射膜贴合之后旋转转动轴18带动连接绳19缠绕在转动轴18的外壁并使连接绳19带动
安装块20移动,从而可以将镭射膜穿过定位轮8和升降条7的底部并避免镭射膜在连接的过程中出现折痕。
26.本发明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7,首先将外壳1通过螺栓固定到印刷机的顶部,然后将放料轮15和收料轮17分别安装到外壳1顶部两侧的安装板11的内部,推动旋转轴12向内移动,然后旋转轴12带动卡合板13与放料轮15的外壁贴合,卡合板13一侧的卡合块14与放料轮15外壁的卡合槽16贴合对放料轮15进行卡合,然后拉动安装块20,使安装块20依次穿过升降条7和定位轮8的底部并与放料轮15外壁的镭射膜贴合,然后将六角扳手插入到转动轴18的一侧然后旋转,连接绳19缠绕在转动轴18的外壁并拉动连接绳19一端的安装块20移动,然后安装块20将镭射膜向外拉动并使镭射膜依次穿过定位轮8和升降条7的底部固定到收料轮17的外壁;参照说明书附图1-7,根据镭射膜的尺寸调整两个旋转轮1004之间的距离,伺服电机带动第二丝杆1001旋转,然后第二丝杆1001带动移动杆1002同时向内或向外移动,然后移动杆1002带动旋转轮1004在定位轮8的外壁同步移动,之后伺服电机到底带动收料轮17旋转,然后收料轮17拉动镭射膜移动,之后通过升降条7内设置的转移装置将镭射膜覆盖在包装纸的表面。
27.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技术特征:1.一种印刷机上的镭射膜转移装置,包括外壳(1)、升降块(3)、定位轮(8)、限位装置(10)、安装板(11)、放料轮(15)和收料轮(1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外壁开设有定位槽(2),所述升降块(3)滑动连接于定位槽(2)的内壁,所述升降块(3)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4),所述升降杆(4)中间的贯穿孔内设置有第一丝杆(5),所述第一丝杆(5)设置于外壳(1)两侧的外壁,所述第一丝杆(5)顶部设置有皮带传动装置(6),所述外壳(1)内壁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升降条(7),所述定位轮(8)两端与升降块(3)转动连接,所述定位轮(8)外壁开设有连接槽(9),所述限位装置(10)设置于外壳(1)内壁的中间,所述安装板(11)固定连接于外壳(1)顶部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所述安装板(11)内壁螺纹连接有旋转轴(12),所述旋转轴(12)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合板(13),所述卡合板(13)一侧设置有卡合块(14),所述放料轮(15)和收料轮(17)两端的外壁开设有卡合槽(16),所述放料轮(15)和收料轮(17)通过卡合块(14)和卡合槽(16)与卡合板(13)卡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上的镭射膜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3)的横截面设置为t形,所述升降块(3)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升降块(3)对称分布于外壳(1)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上的镭射膜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条(7)底部的两侧设置为弧形,所述定位轮(8)的最底部高于升降条(7)的最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上的镭射膜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10)包括第二丝杆(1001)、移动杆(1002)、滑块(1003)、旋转轮(1004)、滑槽(1005)和辅助块(1006),所述第二丝杆(1001)转动连接于外壳(1)的内壁,所述第二丝杆(1001)的外壁设置有移动杆(1002),所述移动杆(1002)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003),所述旋转轮(1004)外壁开设有滑槽(1005),所述旋转轮(1004)和移动杆(1002)通过滑槽(1005)和滑块(1003)滑动连接,所述滑槽(1005)内壁设置有辅助块(1006),所述辅助块(1006)与连接槽(9)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印刷机上的镭射膜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00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移动杆(1002)对称分布于第二丝杆(1001)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所述第二丝杆(1001)的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印刷机上的镭射膜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1004)的内壁直径与连接槽(9)的外壁直径相等,所述旋转轮(1004)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00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上的镭射膜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轮(15)的水平中心线与收料轮(17)的水平中心线位于同一横截面,所述收料轮(17)的直径与放料轮(15)的直径相等。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上的镭射膜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轮(17)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8),所述转动轴(18)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绳(19),所述连接绳(19)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印刷机上的镭射膜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20)设置为u形,所述安装块(20)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块(20)对称分布于收料轮(17)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所述收料轮(17)的内壁粘接有橡胶垫。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刷机上的镭射膜转移装置,包括外壳、升降块、定位轮、限位装置、安装板、放料轮和收料轮,所述外壳外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升降块滑动连接于定位槽的内壁,所述升降块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中间的贯穿孔内设置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设置于外壳两侧的外壁。本发明通过安装块,拉动安装块依次穿过不升降条和定位轮的底部,然后将安装块与放料轮外壁的镭射膜相互粘连到一起,之后旋转转动轴,使转动轴带动连接绳旋转,然后连接绳带动镭射膜向外移动并依次与定位轮和升降条的底部贴合,并使镭射膜与收料轮的外壁贴合,从而可以避免镭射膜在连接的过程中表面出现折痕。面出现折痕。面出现折痕。
技术研发人员:于传军 邢继刚 张杨杨 戴永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富禾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8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