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专利2024-07-10  73



1.本发明涉及虫害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据估算,全球每年因白蚁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多达数百亿美元。我国是受白蚁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白蚁危害区域非常广泛,无论是房屋建筑、水利水电设施、文物古建、风景园林,还是农林果木,都已成为白蚁危害的目标。白蚁对房屋建筑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数十亿元人民币,对文物古迹、水库堤坝以及电力电缆、图书、档案、纸张、布匹等造成毁坏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此外,白蚁对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茶、桑等农作物和杉树、桉树、白杨、山核桃、杨梅等林木的危害也十分严重。
3.目前市面上的白蚁防治系统大多是传统的化学药剂阻隔带和人工巡查,化学药剂阻隔带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人工巡查效率低、成本高且效果差,极少有自动监测的功能,即使有自动监测功能也不能形成以物联网技术基础的全覆盖监测网,对白蚁活动的监测和虫害防控不够精准高效,监测结果有一定滞后性,不能令人满意。
4.公开号为cn11024798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及方法,采集多个侦测点的白蚁数据,通过zigbee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白蚁数据传输至集中器,集中器通过nb-iot无线传输方式将所有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库,云端数据库处理并显示各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白蚁侦测数据拥堵、成本高的问题,白蚁数据可以通过zigbee节点实时采集,实现了白蚁数据的集中管理集中上传,但还未给出采集到的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方式,白蚁侦测数据上报以后如何处理,数据真实性检验方法,侦测点状态数据的统计和输出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白蚁监测技术未能有效利用物联网技术输出准确的监测结果、不能完整地展示监测传感器的各种状态或监测传感器状态数据未经检验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能够有效地利用物联网技术获得的监测结果,通过严格设计的计算逻辑进行监测结果的计算和展示,同时对状态数据进行检验,确保输出的状态数据的准确性。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虫害监测管理平台接收监测节点上报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述节点信息判断监测节点的状态类型并输出状态信息,存储所述节点信息和所述状态信息,在地图上更新所述监测节点的显示状态,在所述节点信息和所述状态信息之间建立映射关系;
8.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将状态信息发送给用户端和操作端,若所述状态信息中包含待处置状态,则向所述用户端和所述操作端发送或更新报警信息,记录处于待处置状态的监测节点的状态持续时间;
9.操作端在接收报警信息后向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发送处置信息,虫害监测管理平台
存储并将所述处置信息关联到所述报警信息,用户端根据所述处置信息确认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并发出更新状态信息的指令,虫害监测管理平台根据所述用户端确认的状态信息在地图上更新监测节点的显示状态。
10.可选地,若所述状态信息中包含设备异常状态,则向所述用户端和所述操作端发送或更新维保信息,记录处于设备异常状态的监测节点的状态持续时间。
11.可选地,所述处置信息包括对待处置状态的确认信息和监测节点处的操作信息,若所述用户端确认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为需处置状态,且所述处置信息包含对应于所述需处置状态的操作信息,则向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发出更新状态信息的指令,所述监测节点的显示状态和报警信息更新为处理中,记录处于处理中的监测节点的状态持续时间;若所述用户端收到处置信息并确认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后判断报警信息不为真,且所述处置信息包含的确认信息为否,则消除所述报警信息,将待处置状态更新为监测节点上报节点信息前的状态。
12.可选地,若所述维保信息包含监测节点的位置变化超过预设值,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更新为移位状态;所述操作端在接收所述维保信息后向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发送已处置信号,监测节点再次上报的节点信息所包含的位置变化未超过预设值,则将移位状态更新为位置变化超过预设值前的状态。
13.可选地,若所述维保信息包含监测节点上报的节点信息的连续缺失,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更新为节点信息连续缺失前的状态附加离线状态;若所述节点信息的连续缺失持续时间超过第一预设时间,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更新为丢失状态,所述操作端在接收所述维保信息后向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发送已更换信号,监测节点连续上报节点信息后,则将丢失状态更新为节点信息连续缺失前的状态。
14.可选地,若所述处于处理中的监测节点的状态持续时间超过第二预设时间,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向所述用户端和所述操作端发送复查指令,报警信息更新为待复查,操作端在接收复查指令后向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发送复查信息,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存储并将所述复查信息关联到所述报警信息,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复查信息确定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并发出更新状态信息的指令。
15.可选地,记录处于处理中的监测节点的发生次数、发生时间、报警信息的生成次数和被确定为处理中的报警信息的次数,根据指令生成虫害监测报告。
16.可选地,若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处于待处置状态或设备异常状态超过第三预设时间,则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向第一监管端发送待办信息,所述第一监管端收到待办信息后向用户端发出提醒指令;若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处于待处置状态超过第四预设时间,且虫害监测管理平台未收到处置信息,则向第二监管端发送待督办信息,所述第二监管端收到待办信息后向第一监管端发出提醒指令。
17.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虫害监测系统,包括监测节点、用户端和操作端,所述监测节点、用户端和操作端均与虫害监测管理平台通信连接,所述监测节点用于监测昆虫,所述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存储有节点信息、报警信息、处置信息和复查信息,所述虫害监测系统运行时执行上述的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
18.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代码集,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代码集被处理器执行时
实现所述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19.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通过物联网技术用户可通过地图上展示的监测节点的显示状态直观地了解虫害监测的整体情况,及时地发现待处置的监测节点,同时也有报警信息产生并提示操作端去处置,操作端的处置信息可以被确认并对监测节点的状态进行更新,状态的变化经过检查且及时地反映给用户;
21.(2)监测节点的异常状态也能被反映到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和地图上,同时及时地提示用户维护监测节点,尽早查漏补缺,避免众多监测节点中出现漏洞,监测节点的异常状态根据不同的状态信息分为移位状态、离线状态和丢失状态,细致地区分出不同情况,以便于做出相应的处理;
22.(3)操作段提交的处置信息包含完整的现场信息,用户可以远程核实相关信息并做出判断,切实地处理报警信息的实际情况,如果遇到误报,可以尽快恢复状态,并记录报警信息的处理结果;
23.(4)如果超过一定时间,报警信息或设备异常未被处理,会有信息反馈给监管端,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层监管,有效避免报警信息被遗漏或错过,虫害监测管理平台能够记录涉及监测节点状态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包括报警信息的生成次数等,并能根据用户指令生成虫害监测报告。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的信息交互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6.如图1所示的一种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虫害监测管理平台接收监测节点上报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述节点信息判断监测节点的状态类型并输出状态信息,存储所述节点信息和所述状态信息,在地图上更新所述监测节点的显示状态,在所述节点信息和所述状态信息之间建立映射关系;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将状态信息发送给用户端和操作端,若所述状态信息中包含待处置状态,则向所述用户端和所述操作端发送或更新报警信息,记录处于待处置状态的监测节点的状态持续时间;操作端在接收报警信息后向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发送处置信息,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存储并将所述处置信息关联到所述报警信息,用户端根据所述处置信息确认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并发出更新状态信息的指令,虫害监测管理平台根据所述用户端确认的状态信息在地图上更新监测节点的显示状态。节点信息包括监测节点的编号、型号、包含当前经纬度的位置信息、有蚁信号或无蚁信号等信息;当某个监测节点已经处于有蚁状态,则可根据有蚁信号更新报警信息;状态信息包括一类状态、二类状态或三类状态,一类状态为监测节点的初始状态,即无虫害发生,二类状态包括移位状态、离线状态和丢失状态,属于设备异常状态,需要通过维保操作来解除二类状态,使其恢复为先前的原状态;三类状态包括有蚁状态、灭杀中状态和已灭杀状态,当监测
节点上报的节点信息中包含有蚁信号时即可先行判断为有蚁状态,待处置后根据上传的处置信息和操作信息来确定是否将监测节点的显示状态更新为灭杀中状态,而已灭杀状态则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后检查复查处置结果再确定。状态信息能够清楚地展示监测节点的不同状态,提供可靠的监测结果和当前状态,为用户的操作和决策提供参考。
2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状态信息中包含设备异常状态,则向用户端和操作端发送或更新维保信息,记录处于设备异常状态的监测节点的状态持续时间。由于设备异常状态并非固定不变,本发明中物联网设备通过无线连接,当影响通信的一些干扰因素消失或被排除以后,设备异常状态也可能转变为初始状态,根据设备异常状态的持续时间,可以先后更新状态,也可以区分出离线状态和丢失状态,移位状态、离线状态和丢失状态表现出动态变化的特性。
2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置信息包括对待处置状态的确认信息和监测节点处的操作信息,若用户端确认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为需处置状态,且处置信息包含对应于需处置状态的操作信息,则向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发出更新状态信息的指令,监测节点的显示状态和报警信息更新为处理中,记录处于处理中的监测节点的状态持续时间;若用户端收到处置信息并确认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后判断报警信息不为真,且处置信息包含的确认信息为否,则消除报警信息,将待处置状态更新为监测节点上报节点信息前的状态。确认信息包括对于报警信息的虚实判断,若确认信息为否,则报警信息为误报,可以消除报警信息,若确认信息为是,则报警信息真实可信,确认属于有蚁状态。操作信息包含监测节点的编号和现场图片,经过处置后的现场图片即可证明已经施药,也就可以将监测节点的显示状态更新为灭杀中状态。
2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维保信息包含监测节点的位置变化超过预设值,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更新为移位状态;操作端在接收维保信息后向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发送已处置信号,监测节点再次上报的节点信息所包含的位置变化未超过预设值,则将移位状态更新为位置变化超过预设值前的状态。移位状态与监测节点的位置有关,监测节点的设备被安装以后会在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存储包含其经纬度的位置信息作为初始位置,若节点信息中包含当前经纬度的位置信息与初始位置对比后确定位置变化超过预设值,则可判断设备被移动了,且偏移程度超过了容许的范围。
3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维保信息包含监测节点上报的节点信息的连续缺失,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更新为节点信息连续缺失前的状态附加离线状态;若节点信息的连续缺失持续时间超过第一预设时间,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更新为丢失状态,操作端在接收维保信息后向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发送已更换信号,监测节点连续上报节点信息后,则将丢失状态更新为节点信息连续缺失前的状态。监测节点的设备可能会因为通信障碍发生未上报节点信息的情况,因此需要记录这部分设备异常状态,并提醒用户及时检查设备进行必要的操作以排查问题。
3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处于处理中的监测节点的状态持续时间超过第二预设时间,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向用户端和操作端发送复查指令,报警信息更新为待复查,操作端在接收复查指令后向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发送复查信息,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存储并将复查信息关联到报警信息,用户端根据复查信息确定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并发出更新状态信息的指令。虫害的处置或者昆虫的灭杀必须经过一段时间,通过现场检查确认是否已完成灭杀,复
查信息包含监测节点的设备现场图片,可用于确认灭杀工作的成效和结果,并可将结果通过已灭杀状态的更新展示给用户。根据复查信息也可以确认还未完成灭杀工作,可以继续保持该监测节点处于灭杀中状态,待一段时间后再次复查。
3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记录处于处理中的监测节点的发生次数、发生时间、报警信息的生成次数和被确定为处理中的报警信息的次数,根据指令生成虫害监测报告。虫害监测管理平台还可记录一段时间内设备处于离线状态或丢失状态的数量,并可记录从生成报警信息到接收到处置信息的时间差。
3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处于待处置状态或设备异常状态超过第三预设时间,则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向第一监管端发送待办信息,第一监管端收到待办信息后向用户端发出提醒指令,用户端在收到提醒指令后向操作端发出执行指令,并向第一监管端反馈已执行信息;若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处于待处置状态超过第四预设时间,且虫害监测管理平台未收到处置信息,则向第二监管端发送待督办信息,第二监管端收到待办信息后向第一监管端发出提醒指令,第一监管端在收到提醒指令后再向用户端发出提醒指令,并向第二监管端反馈已督办信息。当第一监管端收到已执行信息或第二监管端收到已督办信息后,便可在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中标记已督办。根据用户的配置需要,也可扩展设置第三监管端接收虫害监测管理平台的待督办信息,适用于多层级监督,第一监管端、第二监管端和第三监管端均可配置查看权限,实时了解虫害监测系统所展示的各种状态。
3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虫害监测系统,包括监测节点、用户端和操作端,监测节点、用户端和操作端均与虫害监测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监测节点用于监测昆虫,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存储有节点信息、报警信息、处置信息和复查信息,虫害监测系统运行时执行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监测节点和虫害监测管理平台通过nb-iot、lora、lte-cat.1等通信方式连接,优选采用lora无线通信技术。
35.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虫害监测系统还可以接入第一监管端和第二监管端,第一监管端和第二监管端均可与虫害监测管理平台通信连接,当报警信息或设备异常长时间未被处理时,第一监管端或第二监管端将收到反馈信息。
3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代码集,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代码集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计算机包括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手机或服务器。
37.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磁卡、ic卡、优盘、sd卡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
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射频信号等等。
38.附图1中的信息交互流程图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流程图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方案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代表的程序模块或可执行指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根据功能需求按相反的顺序执行。
39.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虫害监测管理平台接收监测节点上报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述节点信息判断监测节点的状态类型并输出状态信息,存储所述节点信息和所述状态信息,在地图上更新所述监测节点的显示状态,在所述节点信息和所述状态信息之间建立映射关系;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将状态信息发送给用户端和操作端,若所述状态信息中包含待处置状态,则向所述用户端和所述操作端发送或更新报警信息,记录处于待处置状态的监测节点的状态持续时间;操作端在接收报警信息后向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发送处置信息,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存储并将所述处置信息关联到所述报警信息,用户端根据所述处置信息确认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并发出更新状态信息的指令,虫害监测管理平台根据所述用户端确认的状态信息在地图上更新监测节点的显示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若所述状态信息中包含设备异常状态,则向所述用户端和所述操作端发送或更新维保信息,记录处于设备异常状态的监测节点的状态持续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所述处置信息包括对待处置状态的确认信息和监测节点处的操作信息,若所述用户端确认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为需处置状态,且所述处置信息包含对应于所述需处置状态的操作信息,则向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发出更新状态信息的指令,所述监测节点的显示状态和报警信息更新为处理中,记录处于处理中的监测节点的状态持续时间;若所述用户端收到处置信息并确认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后判断报警信息不为真,且所述处置信息包含的确认信息为否,则消除所述报警信息,将待处置状态更新为监测节点上报节点信息前的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若所述维保信息包含监测节点的位置变化超过预设值,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更新为移位状态;所述操作端在接收所述维保信息后向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发送已处置信号,监测节点再次上报的节点信息所包含的位置变化未超过预设值,则将移位状态更新为位置变化超过预设值前的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若所述维保信息包含监测节点上报的节点信息的连续缺失,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更新为节点信息连续缺失前的状态附加离线状态;若所述节点信息的连续缺失持续时间超过第一预设时间,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更新为丢失状态,所述操作端在接收所述维保信息后向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发送已更换信号,监测节点连续上报节点信息后,则将丢失状态更新为节点信息连续缺失前的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若所述处于处理中的监测节点的状态持续时间超过第二预设时间,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向所述用户端和所述操作端发送复查指令,报警信息更新为待复查,操作端在接收复查指令后向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发送复查信息,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存储并将所述复查信息关联到所述报警信息,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复查信息确定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并发出更新状态信息的指令。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记录处于处理中的监测节点的发生次数、发生时间、报警信息的生成次数和被确定为处理中的报警信息的次数,根据指令生成虫害监测报告。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若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处
于待处置状态或设备异常状态超过第三预设时间,则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向第一监管端发送待办信息,所述第一监管端收到待办信息后向用户端发出提醒指令;若监测节点的状态信息处于待处置状态超过第四预设时间,且虫害监测管理平台未收到处置信息,则向第二监管端发送待督办信息,所述第二监管端收到待办信息后向第一监管端发出提醒指令。9.虫害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节点、用户端和操作端,所述监测节点、用户端和操作端均与虫害监测管理平台通信连接,所述监测节点用于监测昆虫,所述虫害监测管理平台存储有节点信息、报警信息、处置信息和复查信息,所述虫害监测系统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1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代码集,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代码集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涉及虫害防控技术领域,其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监测节点上报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述节点信息输出状态信息,存储所述节点信息和所述状态信息,在地图上更新所述监测节点的显示状态;若所述状态信息中包含待处置状态,则发送或更新报警信息,记录处于待处置状态的监测节点的状态持续时间;操作端发送处置信息,用户端确认状态信息并发出更新状态信息的指令。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白蚁监测技术未能有效利用物联网技术输出准确的监测结果、或不能完整地展示监测传感器的各种状态、或监测传感器状态数据未经检验等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获得的监测结果,通过严格设计的计算逻辑进行监测结果的计算和展示。的计算和展示。的计算和展示。


技术研发人员:沈瀚钊 曹梦婷 沈俊峰 潘辰辉 韩莹蕾 沈峻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鼎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8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86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