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7-10  73



1.本技术涉及船舶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


背景技术:

2.当工作人员在水域上发生危险时,救援人员需要派出船只对在水域上发生危险的伤员进行救援。
3.在现有的转送伤员的过程中,在深水区的区域内需要船体运输伤员,但是到了浅水区的区域,为防止船体发生搁浅,则需要更换适合在浅水区移动的船体将伤员运送至陆地区域。
4.由于在浅水区内,更换船体一方面耽误了对伤员的救援时间,另一方面还会由于在搬运伤员的过程中,容易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加重伤员的病情。
5.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期望克服的。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使得船体可既可深水区内运送伤员也可在浅水区内运送伤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包括:
9.主体、深水驱动装置和浅水驱动装置,所述深水驱动装置和所述浅水驱动装置均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深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主体在深水区运送伤员,所述浅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主体在浅水区运送伤员。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船体需要将伤员输送至陆地时,救援人员将伤员救援并安放至位于深水区的主体内,利用深水驱动装置驱动主体向浅水区的方向移动,然后利用浅水驱动装置驱动主体向陆地岸边的方向移动,进而直接将伤员运送至陆地,减少了在移动至浅水区时需要更换船体的步骤,不仅仅争取了伤员的抢救时间,而且防止对伤员在更换船体时因搬运造成二次伤害的情况发生。
11.优选的,所述浅水驱动装置包括移动轮、传动机构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传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移动轮和所述驱动电机之间,所述传动机构用于供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移动轮在水底表面滚动并带动主体移动。
1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需要船体在浅水区运送伤员时,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利用传动机构,使得驱动电机驱动移动轮在浅水区的水底表面滚动,进而移动轮直接带动主体在浅水区移动。
13.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联动组件、传动轴和第二联动组件,所述第一联动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和所述传动轴之间,所述第一联动组件用于供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二联动组件连接于所述传动轴和所述移动轮之间,所述第
二联动组件用于供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移动轮滚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移动轮滚动时,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利用第一联动组件,使得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传动轴转动,利用第二联动组件,使得传动轴带动移动轮滚动。
15.优选的,第一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转轴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主动轮之间,所述第一从动轮与传动轴相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啮合传动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传动轴转动时,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利用第一转轴同轴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一主动轮之间,进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第一主动轮转动,利用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啮合传动,进而第一主动轮带动第一从动轮转动,第一从动轮带动传动轴转动。
17.优选的,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包括第二转轴、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转轴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之间,所述第二主动轮连接于传动轴,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啮合传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移动轮滚动时,第一联动组件带动传动轴转动,利用传动轴与第二主动轮相连接,进而传动轴带动第二主动轮转动,利用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啮合传动,进而第二主动轮带动第二从动轮转动,第二从动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使得移动轮滚动。
19.优选的,所述浅水驱动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主体和所述移动轮之间,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主体与浅水区水底之间的距离。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体自深水区输送伤员至浅水区时,工作人员关闭深水驱动装置,并启动调节机构和浅水驱动装置,利用浅水驱动装置驱动主体在浅水区移动,利用调节机构增大主体与移动轮之间的距离,进而增大了主体与浅水区水底之间的距离,以防止深水驱动装置在浅水区的水底处发生碰撞和剐蹭,进而导致深水驱动装置出现损坏。
21.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固定连接于主体和第二转轴之间,所述液压缸用于调整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主体之间的相对距离。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船体移动至浅水区时,工作人员启动液压缸,进而液压缸的输出轴伸出并带动主体移动,进而提高了第二转轴和主体底部之间的距离,进而抬高了主体与水底之间的距离,防止深水驱动装置在浅水区发生剐蹭的情况。
23.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节杆和传动组件,所述调节杆与所述传动轴套接配合并相对滑移,所述传动组件安装于所述调节杆和所述传动轴之间,所述传动组件供所述传动轴向所述调节杆传动,所述调节杆同轴与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主动轮转动。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压缸调整主体和移动轮之间的距离时,第二转轴移动并带动调节杆移动,调节杆与传动轴套接配合,调节杆与传动轴相对滑移,利用传动组件,使得传动轴转动的时候带动调节杆转动,进而调节杆转动并带动第二主动轮转动,使得驱动电机始终可以驱动移动轮滚动。
25.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不少于一个的传动块,不少于一个的所述传动块周向
间隔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轴,所述调节杆周向间隔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凹槽,不少于一个的所述凹槽分别供不少于一个的所述传动块卡接并滑移。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传动轴带动调节杆转动时,传动轴转动并带动不少于一个传动块转动,利用传动块与凹槽卡接配合,进而传动块转动的同时带动调节杆转动,使得调节杆带动第二主动轮转动;当调节杆与传动轴相对滑移时,传动块沿凹槽的长度方向滑移配合,进而对调节杆和传动轴之间的滑移方向实现导向作用,使得传动轴可始终带动调节杆转动。
27.优选的,所述移动轮周向固定连接有拨片,所述拨片用于增大移动轮在水底的摩擦力。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通过救援人员将伤员救援并安放至位于深水区的主体内,利用深水驱动装置驱动主体向浅水区的方向移动,然后利用浅水驱动装置驱动主体向陆地岸边的方向移动,进而直接将伤员运送至陆地,减少了在移动至浅水区时需要更换船体的步骤,不仅仅争取了伤员的抢救时间,而且防止对伤员在更换船体时因搬运造成二次伤害的情况发生;
30.2.通过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利用传动机构,使得驱动电机驱动移动轮在浅水区的水底表面滚动,进而移动轮直接带动主体在浅水区移动;
31.3.通过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利用第一转轴同轴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一主动轮之间,进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第一主动轮转动,利用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啮合传动,进而第一主动轮带动第一从动轮转动,第一从动轮带动传动轴转动。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的部分结构正视图;
3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的部分结构侧视图;
34.图3是图1中a-a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3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36.图5中图4中b-b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3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的部分结构侧视图。
38.图中,1、主体;11、驱动舱;12、固定气缸;13、插头;2、驱动电机;31、第一联动组件;311、第一转轴;312、第一主动轮;313、第一从动轮;32、传动轴;33、第二联动组件;331、第二转轴;332、第二主动轮;333、第二从动轮;334、安装箱;41、调节杆;411、凹槽;42、传动块;43、液压缸;5、移动轮;51、拨片;6、螺旋桨;7、输送架;71、第一支撑杆;711、滑槽;72、第二支撑杆;73、第三支撑杆;8、第三联动组件;81、第三主动轮;82、第三转轴;83、第三从动轮;84、支架;841、安装槽;9、输送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0.本技术实施例一公开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参照图1和图2,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包括主体1、浅水驱动装置和渗水驱动装置。浅水驱动装置和深水驱动装置均安装于主体1,主体1 用于输送伤员,深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主体1在深水区中移动,浅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主体1在浅水区移动。
41.当需要对位于深水区的伤员进行救援时,利用深水驱动装置将主体1 移动至深水区,并且工作人员将伤员进行救援并安放至主体1内,利用深水驱动装置驱动主体1在深水区中移动;当主体1移动至浅水区时,利用浅水驱动装置驱动主体1在浅水区中移动,并使得主体1直接移动上陆地,进而防止在运送伤员的过程中需要更换船只,进而防止了伤员在更换船只时需要进行搬运,进而防止对伤员造成了二次伤害,并争取了对伤员的救援时间。
42.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深水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和螺旋桨6,发动机固定安装于主体1的底部,并且发动机位于主体1的尾部,螺旋桨6同轴固定连接于发动机的输出轴,发动机用于驱动螺旋桨6转动。
43.当需要主体1需要在深水区移动时,工作人员发动发动机,进而发动机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螺旋桨6转动,螺旋桨6转动并带动主体1在深水区移动。
44.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浅水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2、移动轮5和传动机构。主体1内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舱11,驱动舱11用于供驱动电机2 安装。移动轮5位于水底并处于主体1的正下方,移动轮5支撑主体1。传动机构安装于移动轮5和驱动电机2输出轴之间,传动机构用于供驱动电机2驱动移动轮5滚动,移动轮5滚动进而带动主体1移动。
45.优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移动轮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移动轮5之间间隔设置,四个移动轮5分别位于主体1正下方的四角位置处。
46.优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的数量为移动轮5的二分之一,驱动电机2的数量与传动机构的数量相同,一个驱动电机2对应与一个传动机构相连接,一个传动机构对应供一个驱动电机2同时驱动两个移动轮5滚动。
47.当主体1需要在浅水区移动时,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 的输出轴转动,利用传动机构,进而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转动的同时带动移动轮5滚动,移动轮5滚动进行带动主体1移动,使得主体1可在浅水区输送伤员。
48.其中,移动轮5的侧壁周向固定连接有不少于一个的拨片51,不少于一个的拨片51之间周向间隔设置。当移动轮5在浅水区的水底处滚动时,利用拨片51,增大了移动轮5在水底处的摩擦力,防止移动轮5在水底处发生打滑的情况发生。
49.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联动组件31、传动轴32 和第二联动组件33。传动轴32的相对两端连接于驱动电机2和移动轮5 之间。第一联动组件31安装于驱动电机2输出轴和传动轴32一之间,同时第一联动组件31位于驱动舱11之间,第一联动组件31用于供驱动电机 2所输出的动力传动至传动轴32处。传动轴32贯穿主体1的底部,传动机构还包括防水轴承,传动轴32贯穿防水轴承,防水轴承贯穿主体1,防水轴承的外侧壁与主体1的内侧壁相抵紧,利用防水轴承,进而防止主体 1底部的水渗入驱动舱11内。
50.其中,第二联动组件33连接于移动轮5和传动轴32背离第一联动组件31的一端之间,并且第二联动组件33同时与两个移动轮5相连接,第二联动组件33用于供传动轴32转动
时带动两个移动轮5滚动。
51.当需要驱动移动轮5滚动时,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2,利用第一联动组件31,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传动轴32转动,利用第二联动组件33,使得第二传动轴32带动移动轮5滚动,利用移动轮5滚动进而带动主体1在浅水区内移动。
52.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第一联动组件31包括第一转轴311、第一主动轮312和第一从动轮313。驱动电机2沿水平方向安装于驱动舱11内,进而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转轴311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转轴311长度方向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第一转轴311的另一端与第一主动轮312同轴固定连接。传动轴32与第一转轴 311相垂直,传动轴32的一端与第一从动轮313同轴固定连接。第一从动轮313的轴向与第一主动轮312的轴线相垂直,并且第一从动轮313和第一主动轮312啮合传动。
53.优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主动轮312和第一从动轮313 均为锥齿轮。
54.当需要传动轴32转动时,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第一转轴311转动,第一转轴311带动第一主动轮312转动,利用第一主动轮312与第一从动轮313啮合传动,进而第一主动轮312 带动第一从动轮313转动,使得第一从动轮313带动传动轴32转动。
55.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第二联动组件33包括第二转轴331、第二主动轮332和第二从动轮333。第二转轴331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二转轴 331与传动轴32相垂直,第二转轴331的相对两端均与移动轮5同轴固定连接。第二转轴331贯穿第二从动轮333,第二主动轮332与第二从动轮 333啮合传动,第二主动轮332的轴向与第二从动轮333的轴向相垂直。第二主动轮332与传动轴32背离第一从动轮313的一端同轴连接,传动轴 32带动第二主动轮332转动。
56.当移动轮5滚动时,第一联动组件31供驱动电机2驱动传动轴32转动,传动轴32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主动轮332转动,利用第二主动轮332 与第二从动轮333啮合传动,进而第二主动轮332转动带动第二从动轮333 转动,第二从动轮333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转轴331转动,第二转轴331 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移动轮5滚动。
57.参照图1、图2和图3,具体的,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还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安装于主体1和移动轮5之间,调节机构用于调整主体1与浅水区水底之间的距离。
58.当主体1自深水区向浅水区的方向移动时,主体1底部与水底之间的距离会缩短,进而容易导致主体1的底部与水底之间发生碰撞,此时利用调节组件,适当调整主体1底部和浅水区水底之间的距离,以防止主体1 底部在浅水区的水底处发生碰撞。
59.参照图1、图2和图3,具体的,调节机构包括液压缸43,液压缸43 沿竖直方向安装于驱动舱11内,液压缸43沿竖直方向设置于主体1的底部,液压缸43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于主体1的底部,液压缸43背离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331,第二转轴331的端部与移动轮5固定连接,使得液压缸43用于带动第二转轴331和移动轮5上下滑移。
60.优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液压缸43的数量与移动轮5的数量相同,一个液压缸43的输出轴连接于一个第二转轴331的一端,进而一个液压缸43驱动一个移动轮5上下移动。
61.当需要调整主体1与水底之间的距离时,工作人员同时启动所有的液压缸43,所有的液压缸43的输出轴滑移进而带动第二转轴331上下滑移,利用第二转轴331上下滑移的同时带动所有移动轮5上下移动,进而液压缸43调整了移动轮5和主体1之间的距离,利用移动轮5对主体1实现支撑作用,进而使得主体1底部和水底之间的距离发生了调整。
62.参照图1、图2和图3,具体的,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节杆41和传动组件。调节杆41的一端与传动轴32背离第一从动轮313的一端套接配合并相对滑移,调节杆41的另一端与第二联动组件33相连接,调节杆41用于带动第二主动轮332转动。传动组件同时安装于所述调节杆41和所述传动轴32,传动组件供传动轴32带动调节杆41转动。
63.优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调节组件的数量与传动机构的数量相同。
64.当液压缸43调整主体1和移动轮5之间的距离时,第二转轴331移动并带动调节杆41移动,调节杆41与传动轴32套接配合,调节杆41与传动轴32相对滑移,利用传动组件,使得传动轴32转动的时候带动调节杆 41转动,进而调节杆41转动并带动第二主动轮332转动,使得驱动电机2 始终可以驱动移动轮5滚动。
65.参照图1和图3,具体的,传动组件包括不少于一个的传动块42,不少于一个的传动块42周向间隔固定连接于传动轴32,调节杆41周向间隔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凹槽411,不少于一个的凹槽411分别供不少于一个的传动块42卡接并滑移。传动块42的长度方向与传动轴32的长度方向平行,凹槽411的长度方向与调节杆41的长度方向平行。
66.当需要传动轴32带动调节杆41转动时,传动轴32转动并带动不少于一个传动块42转动,利用传动块42与凹槽411卡接配合,进而传动块42 转动的同时带动调节杆41转动,使得调节杆41带动第二主动轮332转动;当调节杆41与传动轴32相对滑移时,传动块42沿凹槽411的长度方向滑移配合,进而对调节杆41和传动轴32之间的滑移方向实现导向作用,使得传动轴32可始终带动调节杆41转动。
67.参照图1,具体的,第二联动组件33还包括安装箱334,安装箱334 内部呈中空设置,安装箱334供第二主动轮332和第二从动轮333安装。调节杆41贯穿安装箱334的顶部,并且调节杆41和安装箱334之间通过防水轴承相连接。第二转轴331贯穿安装箱334的相对两侧,第二转轴331 同样通过防水轴承与安装箱334相连接。当调节杆41滑移时,利用安装箱 334,进而防止第二主动轮332和第二从动轮333相脱离。同时利用安装箱 334,进而防止防止第二主动轮332和第二从动轮333浸泡在水里,进而防止第二从动轮333和第二主动轮332发生生锈。
68.参照图4和图5,具体的,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还包括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安装于主体1,输送装置用于自动输送担架和伤员。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7、输送电机9和第三联动组件8,输送电机9 安装于主体1的表面,输送架7安装于主体1的表面,第三联动组件8安装于输送电机9和输送架7之间。第三联动组件8用于供输送电机9驱动输送架7转动至主体1和岸边之间,输送架7用于将伤员和担架自动输送至岸边,进而便于岸边的救援人员直接抬起伤员和担架,进而争取了对伤员的救援时间,并且减少了将伤员和担架抬下主体1的步骤,防止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69.参照图4、图5和图6,具体的,第三联动组件8包括支架84、第三转轴82、第三主动轮81和第三从动轮83。支架84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于主体1表面,支架84内设置有安装槽841,第三主动轮81和第三从动轮 83转动连接于安装槽841内,第三主动轮81与输送电机9的输
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第三转轴82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于第三从动轮83,第三转轴 8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输送架7,第三转轴82用于带动输送架7输送至岸边。
70.当需要输送伤员至岸边时,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第三主动轮81转动,利用第三主动轮81和第三从动轮 83之间啮合传动,进而第三主动轮81带动第三从动轮83转动,第三从动轮83带动第三转轴82转动,第三转轴82带动输送架7转动;当输送架7 需要输送伤员时,输送架7转动至岸边,即输送架7连接于主体1和岸边之间,便于后期输送伤员;当不需要伤员时,输送架7直接转回主体1表面。
71.参照图4、图5和图6,具体的,输送架7包括第一支撑杆71和第二支撑杆72。优选的,第一支撑杆7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杆71呈相对设置,两个第一支撑杆71长度方向的同一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三转轴 82背离第三从动轮83的一端,利用第三转轴82带动第一支撑杆71转动。第一支撑杆71的另一端延伸至岸边,第一支撑杆71用于供担架滑移至岸边。第二支撑杆72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根第一支撑杆71,第二支撑杆72用于提高第一支撑杆71的支撑强度。优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72的数量不少于一个,不少于一个的第二支撑杆 72沿第一支撑杆7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72.其实,第一支撑杆71的一侧设置有滑槽711,工作人员在担架的底部安装有滑轮,滑槽711用于供滑轮滑移配合,使得担架滑移至岸边。当第一支撑杆71延伸至岸边时,滑槽711位于第一支撑杆71的上方。
73.参照图4、图5和图6,具体的,输送架7还包括第三支撑杆73,第三支撑杆73的数量与第一支撑杆71的数量相同,第三支撑杆73长度方向的一端铰接配合于第一支撑杆71背离第三转轴82的一端。当第一支撑杆71延伸至岸边时,第三支撑杆73呈竖直方向设置,第三支撑杆73用于支撑第一支撑杆71、担架和伤员。
74.当需要输送担架至岸边时,工作人员提前将第三支撑杆73转动至与第一支撑杆71相垂直的位置处,利用第三转轴82转动并带动第一支撑杆71 转动至岸边,进而利用第三支撑杆73支撑第一支撑杆71背离第三转轴82 的一端,工作人员将担架和伤员台至第一支撑杆71的上方,同时担架的滑轮插入滑槽711内并推动担架,进而担架沿滑槽711滑移至岸边,位于岸边的救援人员直接将伤员和担架抬下。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其特征在于:主体(1)、深水驱动装置和浅水驱动装置,所述深水驱动装置和所述浅水驱动装置均安装于所述主体(1),所述深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主体(1)在深水区运送伤员,所述浅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主体(1)在浅水区运送伤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驱动装置包括移动轮(5)、传动机构和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安装于所述主体(1),所述传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移动轮(5)和所述驱动电机(2)之间,所述传动机构用于供驱动电机(2)驱动所述移动轮(5)在水底表面滚动并带动主体(1)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联动组件(31)、传动轴(32)和第二联动组件(33),所述第一联动组件(31)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2)输出轴和所述传动轴(32)之间,所述第一联动组件(31)用于供所述驱动电机(2)驱动所述传动轴(32)转动;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3)连接于所述传动轴(32)和所述移动轮(5)之间,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3)用于供所述传动轴(32)带动所述移动轮(5)滚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其特征在于:第一联动组件(31)包括第一转轴(311)、第一主动轮(312)和第一从动轮(313),所述第一转轴(311)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主动轮(312)之间,所述第一从动轮(313)与传动轴(32)相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312)和所述第一从动轮(313)啮合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述的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3)包括第二转轴(331)、第二主动轮(332)和第二从动轮(333),所述第二转轴(331)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轮(5)和所述第二从动轮(333)之间,所述第二主动轮(332)连接于传动轴(32),所述第二主动轮(332)与所述第二从动轮(333)啮合传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驱动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主体(1)和所述移动轮(5)之间,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主体(1)与浅水区水底之间的距离。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液压缸(43),所述液压缸(43)固定连接于主体(1)和第二转轴(331)之间,所述液压缸(43)用于调整所述第二转轴(331)和所述主体(1)之间的相对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节杆(41)和传动组件,所述调节杆(41)与所述传动轴(32)套接配合并相对滑移,所述传动组件安装于所述调节杆(41)和所述传动轴(32)之间,所述传动组件供所述传动轴(32)向所述调节杆(41)传动,所述调节杆(41)同轴与所述第二联动组件(33)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41)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主动轮(332)转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不少于一个的传动块(42),不少于一个的所述传动块(42)周向间隔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轴(32),所述调节杆(41)周向间隔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凹槽(411),不少于一个的所述凹槽(411)分别供不少于一个的所述传动块(42)卡接并滑移。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5)周向固定连接有拨片(51),所述拨片(51)用于增大移动轮(5)在水底的摩擦力。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船舶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抢险救援施工的拼装式工程船体,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主体、深水驱动装置和浅水驱动装置,所述深水驱动装置和所述浅水驱动装置均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深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主体在深水区运送伤员,所述浅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主体在浅水区运送伤员。本申请具有船体既可深水区内运送伤员也可在浅水区内运送伤员的技术效果,进而为伤员争取了救援时间。进而为伤员争取了救援时间。进而为伤员争取了救援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卿 段基发 丁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浩禹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0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86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