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中老年休闲舒适型健身车

专利2024-07-09  61



1.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中老年休闲舒适型健身车。


背景技术:

2.人们因为工作和生活节奏快,各方面压力大,身体透支情况和亚健康情况比较普遍,中老年群体的体质健康状况普遍不佳,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随着年龄增长步入中年以后,人们的体重平均数、超重率、肥胖率呈现增长的趋势,中老年的体质健康状况近年来呈下降的趋势,体质下降引起肥胖超重、慢性病、未老先衰甚至猝死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3.中老年人群对自身健康锻炼的需求是日益增长的,而锻炼所需的一些公共设施却比较匮乏,一般公园里会设置一些锻炼设备,不过这些锻炼设备大多功能单一,一般只有一种锻炼模式,这种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因此需要建设多元化的健身设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中老年休闲舒适型健身车,能够在同一设备上实现多种锻炼方式。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中老年休闲舒适型健身车,包括矩形方框底盘,固定设置在所述矩形方框底盘中的支撑梁结构,连接在所述矩形方框底盘下端的驱动承重机构,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上的脚踏锻炼机构、拉伸锻炼机构、座椅、引体锻炼架及转向机构,所述拉伸锻炼机构位于所述脚踏锻炼机构左侧,所述座椅位于所述脚踏锻炼机构右侧,所述引体锻炼架架设在所述脚踏锻炼机构、拉伸锻炼机构及座椅的上方,所述转向机构位于所述拉伸锻炼机构左侧并与所述驱动承重机构传动连接;
7.所述脚踏锻炼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具有前后贯通的脚踏轴配合孔,所述脚踏轴配合孔内转动配合设有脚踏轴,所述脚踏轴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设有左脚踏转盘和右脚踏转盘,所述左脚踏转盘远离所述右脚踏转盘的侧面固定设有左脚踏板转轴,所述左脚踏板转轴上转动配合设有左脚踏板,所述右脚踏转盘远离所述左脚踏转盘的侧面固定设有右脚踏板转轴,所述右脚踏板转轴上转动配合设有右脚踏板;
8.所述支撑梁结构下端固设有开口向上的配重盘支撑壳体,所述配重盘支撑壳体底部具有配重盘转轴配合孔,所述配重盘转轴配合孔内转动配合设有配重盘转轴,所述配重盘转轴上固定连接设有配重盘,所述脚踏轴与所述配重盘转轴之间通过脚踏传动机构动力连接;
9.所述配重盘支撑壳体内侧壁上固设有发电线圈,所述配重盘侧壁上镶嵌设有数个发电磁块,所述支撑梁结构上固定连接设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上具有电源控制器,所述发电线圈与所述电源控制器通过电缆相连通;
10.所述拉伸锻炼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上的竖直支撑杆,所述竖直支撑杆顶端固设有向右倾斜的支撑斜杆,所述竖直支撑杆与所述支撑斜杆上共同连接设有滑轮组机构,所述滑轮组机构上配合连接设有拉力钢丝,所述支撑梁结构上固定连接设有拉力蓄能器,所述拉力钢丝的下端与所述拉力蓄能器连接,所述拉力钢丝的上端固定连接设有把手;
11.所述引体锻炼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上开口向下的c字形钢管支撑架,所述c字形钢管支撑架前后对称布置有两个,两个所述c字形钢管支撑架之间固设有多个前后延伸的支撑管;
12.所述驱动承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矩形方框底盘底端靠近右侧的前后对称布置的两个驱动转轴支撑座,所述驱动转轴支撑座上具有前后贯通的驱动转轴配合孔,所述驱动转轴配合孔内转动配合设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轮,所述驱动转轴上固定连接设有驱动从动锥齿轮,所述支撑梁结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主动锥齿轮轴支撑座,所述驱动主动锥齿轮轴支撑座上具有左右贯通的驱动主动锥齿轮轴配合孔,所述驱动主动锥齿轮轴配合孔内转动配合设有驱动主动锥齿轮轴,所述驱动主动锥齿轮轴右端固定连接设有驱动主动锥齿轮,所述支撑梁结构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主动锥齿轮轴动力连接,所述驱动主动锥齿轮与驱动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
13.所述矩形方框底盘靠近左端的位置具有前后对称的两个转向轮支架配合孔,所述转向轮支架配合孔内转动配合设有转向轮支撑杆,两个所述转向轮支撑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固设有转向轮支撑轴,所述转向轮支撑轴上转动配合设有转向轮,所述转向轮支撑杆上固定连接设有左右延伸的转向驱动杆,两个所述转向驱动杆之间活动铰链连接有转向驱动齿条,所述转向驱动齿条上端加工有齿牙;
14.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上的转向轴支撑座,所述转向轴支撑座上具有沿右上方延伸的转向轴配合孔,所述转向轴配合孔内转动配合设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顶端固定连接设有方向盘,所述转向轴底端与所述转向驱动齿条之间通过转向传动机构动力连接;
15.所述支撑座靠近所述左脚踏转盘的一侧固设有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上具有控制器开启和关闭的按钮,所述转速传感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信号连接。
16.优选地,所述脚踏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脚踏轴上的主动带轮,所述支撑梁结构上转动配合设有传动支撑轴,所述传动支撑轴上固定连接设有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与所述主动带轮之间动力连接设有同步带,所述传动支撑轴上固定连接设有主动锥齿轮,所述配重盘转轴顶端固定连接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
17.所述主动锥齿轮上方设有开口向下的齿轮防护罩,所述齿轮防护罩顶部具有同步带通孔,所述同步带从所述同步带通孔内穿过。
18.说明:采用皮带传动因为其安静,成本低,采用锥齿轮传动是为了改变传动方向,齿轮防护罩是为了防止人体被齿轮打伤。
19.优选地,所述滑轮组机构包括固设在所述竖直支撑杆左侧靠近下端位置的下滑轮支撑座,所述下滑轮支撑座上具有前后贯通的下滑轮轴配合孔,所述竖直支撑杆靠近顶端
的位置具有前后贯通的中滑轮轴配合孔,所述支撑斜杆靠近顶端的位置具有前后贯通的上滑轮轴配合孔,所述下滑轮轴配合孔内转动配合设有下滑轮轴,所述下滑轮轴上固定连接设有下滑轮,所述中滑轮轴配合孔内转动配合设有中滑轮轴,所述中滑轮轴上固定连接设有中滑轮,所述上滑轮轴配合孔内转动配合设有上滑轮轴,所述上滑轮轴上固定连接设有上滑轮。
20.说明:设置滑轮组机构是为了远距离传递人锻炼时做功的能量。
21.优选地,所述座椅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上的座椅支柱,所述座椅支柱顶端固定连接设有坐垫,所述坐垫右端连接设有可调节角度的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侧面靠近底端的位置具有用来调节其水平夹角的调节旋钮,所述座椅靠背顶部固定连接设有头枕。
22.说明:设置座椅能够提升锻炼时的舒适性,座椅靠背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调节倾斜角度。
23.优选地,所述转向传动机构包括固设在所述支撑梁结构上的转向中间轴支座,所述转向中间轴支座上具有上下贯通的中间轴配合孔,所述中间轴配合孔内转动配合设有转向中间轴,所述转向中间轴上端通过万向节与所述转向轴下端动力连接,所述转向中间轴下端固定连接设有转向中间主动锥齿轮,所述转向驱动轴右端固定连接设有转向中间从动锥齿轮,所述转向中间从动锥齿轮与所述转向中间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
24.所述支撑梁结构下端固设有转向轴支撑座,所述转向轴支撑座上具有左右贯通的转向轴配合孔,所述转向轴配合孔内转动配合设有转向驱动轴,所述转向驱动轴左端固定连接设有转向驱动齿轮,所述转向驱动齿轮与所述转向驱动齿条啮合连接。
25.优选地,所述支撑梁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矩形方框底盘内前后延伸布置的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和第四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三支撑梁和所述第四支撑梁依次从左到右分散布置,所述支撑梁结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梁和所述第三支撑梁之间左右延伸布置的第五支撑梁、第六支撑梁和第七支撑梁,所述第五支撑梁、所述第六支撑梁和所述第七支撑梁依次从后往前均匀分散布置;
26.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六支撑梁上端,所述第五支撑梁上具有前后贯通的传动支撑轴配合孔,所述传动支撑轴转动配合在所述传动支撑轴配合孔内,所述配重盘支撑壳体共同连接在所述所述第二支撑梁和所述第三支撑梁下端,所述竖直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六支撑梁上端且位于所述支撑座左侧,所述拉力蓄能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六支撑梁上端且位于所述竖直支撑杆左侧,所述座椅支柱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梁上端,所述c字形钢管支撑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梁上端,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矩形方框底盘靠近右侧的上端,所述驱动主动锥齿轮轴支撑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支撑梁下端,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梁右端,所述转向轴支撑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梁下端,所述转向轴支撑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梁顶端,所述转向中间轴支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梁左端;
27.所述齿轮防护罩共同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五支撑梁和第七支撑梁上端。
28.说明:支撑梁结构提高了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也为多个部件提供了支撑作用。
29.优选地,所述c字形钢管支撑架右侧固定连接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接口与所述电源控制器通过线缆相连接。
30.本发明的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中老年休闲舒适型健身车其行驶速度范围在0-5km/h。
31.说明:为了安全考虑,本产品最高时速不超过5km/h。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根据不同需求可以有多种健身模式,脚踏锻炼机构类似于平常骑自行车,能够锻炼腿部肌肉,拉伸锻炼机构能够锻炼腰部和手臂肌肉,引体锻炼架能够锻炼手臂肌肉,本发明中脚踏锻炼机构能够在使用时进行发电,并存储起来,日常放置的时候也能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来存储电能,不需要额外能量,符合环保理念。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34.图2是图1的左视图;
35.图3是图1的俯视图;
36.图4是图1的仰视图。
37.图中,10-矩形方框底盘、101-支撑梁结构、102-第一支撑梁、103-第二支撑梁、104-第三支撑梁、105-第四支撑梁、106-第五支撑梁、1061-传动支撑轴配合孔、107-第六支撑梁、108-第七支撑梁、20-驱动承重机构、21-驱动转轴支撑座、211-驱动转轴配合孔、22-驱动转轴、221-驱动从动锥齿轮、23-驱动轮、24-驱动主动锥齿轮、241-驱动主动锥齿轮轴支撑座、2411-驱动主动锥齿轮轴配合孔、242-驱动主动锥齿轮轴、243-驱动电机、2430-转速传感器、25-转向轮支撑杆、251-转向轮支架配合孔、26-转向轮支撑轴、261-转向驱动杆、27-转向轮、28-转向驱动齿条、281-转向驱动齿轮、29-转向轴支撑座、291-转向轴配合孔、292-转向驱动轴、30-脚踏锻炼机构、300-齿轮防护罩、301-支撑座、302-脚踏轴配合孔、31-脚踏轴、311-左脚踏转盘、3111-左脚踏板转轴、3112-左脚踏板、312-右脚踏转盘、3121-右脚踏板转轴、3122-右脚踏板、313-脚踏传动机构、32-主动带轮、321-同步带、3210-同步带通孔、33-从动带轮、34-主动锥齿轮、35-传动支撑轴、36-从动锥齿轮、37-配重盘、371-配重盘转轴、372-发电磁块、38-配重盘支撑壳体、381-配重盘转轴配合孔、39-发电线圈、40-拉伸锻炼机构、41-竖直支撑杆、411-中滑轮轴配合孔、42-支撑斜杆、421-上滑轮轴配合孔、430-滑轮组机构、43-下滑轮支撑座、431-下滑轮轴配合孔、44-下滑轮、441-下滑轮轴、45-中滑轮、451-中滑轮轴、46-上滑轮、461-上滑轮轴、47-拉力蓄能器、48-拉力钢丝、49-把手、50-座椅、51-座椅支柱、52-坐垫、53-座椅靠背、531-调节旋钮、54-头枕、60-引体锻炼架、61-c字形钢管支撑架、62-支撑管、63-太阳能电池板、70-转向机构、71-转向轴支撑座、711-转向轴配合孔、72-转向轴、73-方向盘、74-转向中间轴支座、740-转向传动机构、741-中间轴配合孔、75-转向中间轴、751-转向中间主动锥齿轮、752-转向中间从动锥齿轮、80-电池组、81-电源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39.实施例:
40.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中老年休闲舒适型健身车,如图1所示,包括矩形方框底盘10,固定设置在所述矩形方框底盘10中的支撑梁结构101,连接在所述矩形方框底盘10下端的驱动承重机构20,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的脚踏锻炼机构30、拉伸锻炼机构40、座椅50、引体锻炼架60及转向机构70,所述拉伸锻炼机构40位于所述脚踏锻炼机构30左侧,所述座椅50位于所述脚踏锻炼机构30右侧,所述引体锻炼架60架设在所述脚踏锻炼机构30、拉伸锻炼机构40及座椅50的上方,所述转向机构70位于所述拉伸锻炼机构40左侧并与所述驱动承重机构20传动连接;
41.如图1所示,所述座椅50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的座椅支柱51,所述座椅支柱51顶端固定连接设有坐垫52,所述坐垫52右端连接设有可调节角度的座椅靠背53,所述座椅靠背53侧面靠近底端的位置具有用来调节其水平夹角的调节旋钮531,所述座椅靠背53顶部固定连接设有头枕54。
42.如图1所示,所述脚踏锻炼机构30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的支撑座301,所述支撑座301上具有前后贯通的脚踏轴配合孔302,所述脚踏轴配合孔302内转动配合设有脚踏轴31,所述脚踏轴31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设有左脚踏转盘311和右脚踏转盘312,所述左脚踏转盘311远离所述右脚踏转盘312的侧面固定设有左脚踏板转轴3111,所述左脚踏板转轴3111上转动配合设有左脚踏板3112,所述右脚踏转盘312远离所述左脚踏转盘311的侧面固定设有右脚踏板转轴3121,所述右脚踏板转轴3121上转动配合设有右脚踏板3122;
43.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下端固设有开口向上的配重盘支撑壳体38,所述配重盘支撑壳体38底部具有配重盘转轴配合孔381,所述配重盘转轴配合孔381内转动配合设有配重盘转轴371,所述配重盘转轴371上固定连接设有配重盘37,所述脚踏轴31与所述配重盘转轴371之间通过脚踏传动机构313动力连接;
44.如图2所示,所述脚踏传动机构313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脚踏轴31上的主动带轮32,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转动配合设有传动支撑轴35,所述传动支撑轴35上固定连接设有从动带轮33,所述从动带轮33与所述主动带轮32之间动力连接设有同步带321,所述传动支撑轴35上固定连接设有主动锥齿轮34,所述配重盘转轴371顶端固定连接设有从动锥齿轮36,所述从动锥齿轮36与所述主动锥齿轮34啮合连接;
45.如图2所示,所述主动锥齿轮34上方设有开口向下的齿轮防护罩300,所述齿轮防护罩300顶部具有同步带通孔3210,所述同步带321从所述同步带通孔3210内穿过。
46.所述配重盘支撑壳体38内侧壁上固设有发电线圈39,所述配重盘37侧壁上镶嵌设有数个发电磁块372,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固定连接设有电池组80,所述电池组80上具有电源控制器81,所述发电线圈39与所述电源控制器81通过电缆相连通;
47.如图1所示,所述拉伸锻炼机构40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的竖直支撑杆41,所述竖直支撑杆41顶端固设有向右倾斜的支撑斜杆42,所述竖直支撑杆41与所述支撑斜杆42上共同连接设有滑轮组机构430,所述滑轮组机构430上配合连接设有拉力钢丝48,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固定连接设有拉力蓄能器47,所述拉力钢丝48的下端与所述拉力蓄能器47连接,所述拉力钢丝48的上端固定连接设有把手49;
48.所述滑轮组机构430包括固设在所述竖直支撑杆41左侧靠近下端位置的下滑轮支撑座43,所述下滑轮支撑座43上具有前后贯通的下滑轮轴配合孔431,所述竖直支撑杆41靠
近顶端的位置具有前后贯通的中滑轮轴配合孔411,所述支撑斜杆42靠近顶端的位置具有前后贯通的上滑轮轴配合孔421,所述下滑轮轴配合孔431内转动配合设有下滑轮轴441,所述下滑轮轴441上固定连接设有下滑轮44,所述中滑轮轴配合孔411内转动配合设有中滑轮轴451,所述中滑轮轴451上固定连接设有中滑轮45,所述上滑轮轴配合孔421内转动配合设有上滑轮轴461,所述上滑轮轴461上固定连接设有上滑轮46。
49.所述引体锻炼架60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开口向下的c字形钢管支撑架61,所述c字形钢管支撑架61前后对称布置有两个,两个所述c字形钢管支撑架61之间固设有多个前后延伸的支撑管62;
50.所述c字形钢管支撑架61右侧固定连接设有太阳能电池板6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3的输出接口与所述电源控制器81通过线缆相连接。
51.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承重机构20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矩形方框底盘10底端靠近右侧的前后对称布置的两个驱动转轴支撑座21,所述驱动转轴支撑座21上具有前后贯通的驱动转轴配合孔211,所述驱动转轴配合孔211内转动配合设有驱动转轴22,所述驱动转轴22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轮23,所述驱动转轴22上固定连接设有驱动从动锥齿轮221,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主动锥齿轮轴支撑座241,所述驱动主动锥齿轮轴支撑座241上具有左右贯通的驱动主动锥齿轮轴配合孔2411,所述驱动主动锥齿轮轴配合孔2411内转动配合设有驱动主动锥齿轮轴242,所述驱动主动锥齿轮轴242右端固定连接设有驱动主动锥齿轮24,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43,所述驱动电机243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主动锥齿轮轴242动力连接,所述驱动主动锥齿轮24与驱动从动锥齿轮221合连接;
52.所述矩形方框底盘10靠近左端的位置具有前后对称的两个转向轮支架配合孔251,所述转向轮支架配合孔251内转动配合设有转向轮支撑杆25,两个所述转向轮支撑杆25相互远离的一侧固设有转向轮支撑轴26,所述转向轮支撑轴26上转动配合设有转向轮27,所述转向轮支撑杆25上固定连接设有左右延伸的转向驱动杆261,两个所述转向驱动杆261之间活动铰链连接有转向驱动齿条28,所述转向驱动齿条28上端加工有齿牙;
53.所述转向机构70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的转向轴支撑座71,所述转向轴支撑座71上具有沿右上方延伸的转向轴配合孔711,所述转向轴配合孔711内转动配合设有转向轴72,所述转向轴72顶端固定连接设有方向盘73,所述转向轴72底端与所述转向驱动齿条28之间通过转向传动机构740动力连接;
54.所述转向传动机构740包括固设在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的转向中间轴支座74,所述转向中间轴支座74上具有上下贯通的中间轴配合孔741,所述中间轴配合孔741内转动配合设有转向中间轴75,所述转向中间轴75上端通过万向节与所述转向轴72下端动力连接,所述转向中间轴75下端固定连接设有转向中间主动锥齿轮751,所述转向驱动轴292右端固定连接设有转向中间从动锥齿轮752,所述转向中间从动锥齿轮752与所述转向中间主动锥齿轮751啮合连接;
55.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下端固设有转向轴支撑座29,所述转向轴支撑座29上具有左右贯通的转向轴配合孔291,所述转向轴配合孔291内转动配合设有转向驱动轴292,所述转向驱动轴292左端固定连接设有转向驱动齿轮281,所述转向驱动齿轮281与所述转向驱动齿条28啮合连接。
56.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梁结构101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矩形方框底盘10内前后延伸布置的第一支撑梁102、第二支撑梁103、第三支撑梁104和第四支撑梁105,所述第一支撑梁102、所述第二支撑梁103、所述第三支撑梁104和所述第四支撑梁105依次从左到右分散布置,所述支撑梁结构101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梁103和所述第三支撑梁104之间左右延伸布置的第五支撑梁106、第六支撑梁107和第七支撑梁108,所述第五支撑梁106、所述第六支撑梁107和所述第七支撑梁108依次从后往前均匀分散布置;
57.所述支撑座30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六支撑梁107上端,如图2所示,所述第五支撑梁106上具有前后贯通的传动支撑轴配合孔1061,所述传动支撑轴35转动配合在所述传动支撑轴配合孔1061内,所述配重盘支撑壳体38共同连接在所述所述第二支撑梁103和所述第三支撑梁104下端,所述竖直支撑杆4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六支撑梁107上端且位于所述支撑座301左侧,所述拉力蓄能器47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六支撑梁107上端且位于所述竖直支撑杆41左侧,所述座椅支柱5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梁104上端,所述c字形钢管支撑架61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梁102上端,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矩形方框底盘10靠近右侧的上端,所述驱动主动锥齿轮轴支撑座24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支撑梁105下端,所述驱动电机24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梁104右端,所述转向轴支撑座29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梁102下端,所述转向轴支撑座7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梁103顶端,所述转向中间轴支座74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梁103左端,所述齿轮防护罩300共同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五支撑梁106和第七支撑梁108上端。
58.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座301靠近所述左脚踏转盘311的一侧固设有转速传感器2430,所述转速传感器2430上具有控制器开启和关闭的按钮2431,所述转速传感器2430与所述驱动电机243电信号连接,本发明的健身车其行驶速度范围在0-5km/h。
59.本发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者坐在所述坐垫52上,使用者的左右脚分别踩在所述左脚踏板3112和所述右脚踏板3122上,双腿驱动所述左脚踏转盘311和所述右脚踏转盘312转动,所述左脚踏转盘311和所述右脚踏转盘312通过所述脚踏轴31带动所述主动带轮32转动,所述主动带轮32通过所述同步带321带动所述从动带轮33转动,所述从动带轮33通过所述传动支撑轴35带动所述主动锥齿轮34转动,所述主动锥齿轮34带动所述从动锥齿轮36转动,所述从动锥齿轮36通过所述配重盘转轴371带动所述配重盘37转动,所述配重盘37上的所述发电磁块372与所述发电线圈39相对运动并产生电能,产生的电能通过线缆传输最后存储到所述电池组80内;
60.使用者双手抓住所述把手49,然后向右拉动,使用者拉动所述把手49所做的功将存储在所述拉力蓄能器47中,当使用者停止用力拉动所述把手49时,所述拉力蓄能器47通过所述拉力钢丝48将所述把手49拉回初始位置,使用者通过循环往复拉动所述把手49来锻炼其腰部和手臂力量;
61.使用者坐在所述坐垫52上,然后伸展手臂抓住所述支撑管62,通过手臂用力将身体向上拉动,能够重点锻炼其手臂上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
62.当使用者将所述转速传感器2430开启工作时,转速传感器2430能够感知到所述左脚踏转盘311的转速,左脚踏转盘311的转速信号用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243的转速,所述左脚踏转盘311的转速越快则所述驱动电机243的转速也越快,使用者通过转动方向盘73来控制健身车的运动方向,增加锻炼时的乐趣。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中老年休闲舒适型健身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方框底盘(10),固定设置在所述矩形方框底盘(10)中的支撑梁结构(101),连接在所述矩形方框底盘(10)下端的驱动承重机构(20),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的脚踏锻炼机构(30)、拉伸锻炼机构(40)、座椅(50)、引体锻炼架(60)及转向机构(70),所述拉伸锻炼机构(40)位于所述脚踏锻炼机构(30)左侧,所述座椅(50)位于所述脚踏锻炼机构(30)右侧,所述引体锻炼架(60)架设在所述脚踏锻炼机构(30)、拉伸锻炼机构(40)及座椅(50)的上方,所述转向机构(70)位于所述拉伸锻炼机构(40)左侧并与所述驱动承重机构(20)传动连接;所述脚踏锻炼机构(30)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的支撑座(301),所述支撑座(301)上具有前后贯通的脚踏轴配合孔(302),所述脚踏轴配合孔(302)内转动配合设有脚踏轴(31),所述脚踏轴(31)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设有左脚踏转盘(311)和右脚踏转盘(312),所述左脚踏转盘(311)远离所述右脚踏转盘(312)的侧面固定设有左脚踏板转轴(3111),所述左脚踏板转轴(3111)上转动配合设有左脚踏板(3112),所述右脚踏转盘(312)远离所述左脚踏转盘(311)的侧面固定设有右脚踏板转轴(3121),所述右脚踏板转轴(3121)上转动配合设有右脚踏板(3122);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下端固设有开的配重盘支撑壳体(38),所述配重盘支撑壳体(38)底部具有配重盘转轴配合孔(381),所述配重盘转轴配合孔(381)内转动配合设有配重盘转轴(371),所述配重盘转轴(371)上固定连接设有配重盘(37),所述脚踏轴(31)与所述配重盘转轴(371)之间通过脚踏传动机构(313)动力连接;所述配重盘支撑壳体(38)内侧壁上固设有发电线圈(39),所述配重盘(37)侧壁上镶嵌设有数个发电磁块(372),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固定连接设有电池组(80),所述电池组(80)上具有电源控制器(81),所述发电线圈(39)与所述电源控制器(81)通过电缆相连通;所述拉伸锻炼机构(40)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的竖直支撑杆(41),所述竖直支撑杆(41)顶端固设有向右倾斜的支撑斜杆(42),所述竖直支撑杆(41)与所述支撑斜杆(42)上共同连接设有滑轮组机构(430),所述滑轮组机构(430)上配合连接设有拉力钢丝(48),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固定连接设有拉力蓄能器(47),所述拉力钢丝(48)的下端与所述拉力蓄能器(47)连接,所述拉力钢丝(48)的上端固定连接设有把手(49);所述引体锻炼架(60)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开口向下的c字形钢管支撑架(61),所述c字形钢管支撑架(61)前后对称布置有两个,两个所述c字形钢管支撑架(61)之间固设有多个前后延伸的支撑管(62);所述驱动承重机构(20)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矩形方框底盘(10)底端靠近右侧的前后对称布置的两个驱动转轴支撑座(21),所述驱动转轴支撑座(21)上具有前后贯通的驱动转轴配合孔(211),所述驱动转轴配合孔(211)内转动配合设有驱动转轴(22),所述驱动转轴(22)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轮(23),所述驱动转轴(22)上固定连接设有驱动从动锥齿轮(221),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主动锥齿轮轴支撑座(241),所述驱动主动锥齿轮轴支撑座(241)上具有左右贯通的驱动主动锥齿轮轴配合孔(2411),所述驱动主动锥齿轮轴配合孔(2411)内转动配合设有驱动主动锥齿轮轴(242),所述驱动主动锥齿轮轴(242)右端固定连接设有驱动主动锥齿轮(24),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43),所述驱动电机(243)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主动锥齿轮轴(242)动力连接,所述驱动主动锥齿轮(24)与驱动从动锥齿轮(221)啮合连接;
所述矩形方框底盘(10)靠近左端的位置具有前后对称的两个转向轮支架配合孔(251),所述转向轮支架配合孔(251)内转动配合设有转向轮支撑杆(25),两个所述转向轮支撑杆(25)相互远离的一侧固设有转向轮支撑轴(26),所述转向轮支撑轴(26)上转动配合设有转向轮(27),所述转向轮支撑杆(25)上固定连接设有左右延伸的转向驱动杆(261),两个所述转向驱动杆(261)之间活动铰链连接有转向驱动齿条(28),所述转向驱动齿条(28)上端加工有齿牙;所述转向机构(70)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的转向轴支撑座(71),所述转向轴支撑座(71)上具有沿右上方延伸的转向轴配合孔(711),所述转向轴配合孔(711)内转动配合设有转向轴(72),所述转向轴(72)顶端固定连接设有方向盘(73),所述转向轴(72)底端与所述转向驱动齿条(28)之间通过转向传动机构(740)动力连接;所述支撑座(301)靠近所述左脚踏转盘(311)的一侧固设有转速传感器(2430),所述转速传感器(2430)上具有控制器开启和关闭的按钮(2431),所述转速传感器(2430)与所述驱动电机(243)电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中老年休闲舒适型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传动机构(313)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脚踏轴(31)上的主动带轮(32),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转动配合设有传动支撑轴(35),所述传动支撑轴(35)上固定连接设有从动带轮(33),所述从动带轮(33)与所述主动带轮(32)之间动力连接设有同步带(321),所述传动支撑轴(35)上固定连接设有主动锥齿轮(34),所述配重盘转轴(371)顶端固定连接设有从动锥齿轮(36),所述从动锥齿轮(36)与所述主动锥齿轮(34)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34)上方设有开口向下的齿轮防护罩(300),所述齿轮防护罩(300)顶部具有同步带通孔(3210),所述同步带(321)从所述同步带通孔(3210)内穿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中老年休闲舒适型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机构(430)包括固设在所述竖直支撑杆(41)左侧靠近下端位置的下滑轮支撑座(43),所述下滑轮支撑座(43)上具有前后贯通的下滑轮轴配合孔(431),所述竖直支撑杆(41)靠近顶端的位置具有前后贯通的中滑轮轴配合孔(411),所述支撑斜杆(42)靠近顶端的位置具有前后贯通的上滑轮轴配合孔(421),所述下滑轮轴配合孔(431)内转动配合设有下滑轮轴(441),所述下滑轮轴(441)上固定连接设有下滑轮(44),所述中滑轮轴配合孔(411)内转动配合设有中滑轮轴(451),所述中滑轮轴(451)上固定连接设有中滑轮(45),所述上滑轮轴配合孔(421)内转动配合设有上滑轮轴(461),所述上滑轮轴(461)上固定连接设有上滑轮(4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中老年休闲舒适型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50)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的座椅支柱(51),所述座椅支柱(51)顶端固定连接设有坐垫(52),所述坐垫(52)右端连接设有可调节角度的座椅靠背(53),所述座椅靠背(53)侧面靠近底端的位置具有用来调节其水平夹角的调节旋钮(531),所述座椅靠背(53)顶部固定连接设有头枕(5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中老年休闲舒适型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传动机构(740)包括固设在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上的转向中间轴支座(74),所述转向中间轴支座(74)上具有上下贯通的中间轴配合孔(741),所述中间轴配合孔(741)内转动配合设有转向中间轴(75),所述转向中间轴(75)上端通过万向节与所述转向
轴(72)下端动力连接,所述转向中间轴(75)下端固定连接设有转向中间主动锥齿轮(751),所述转向驱动轴(292)右端固定连接设有转向中间从动锥齿轮(752),所述转向中间从动锥齿轮(752)与所述转向中间主动锥齿轮(751)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梁结构(101)下端固设有转向轴支撑座(29),所述转向轴支撑座(29)上具有左右贯通的转向轴配合孔(291),所述转向轴配合孔(291)内转动配合设有转向驱动轴(292),所述转向驱动轴(292)左端固定连接设有转向驱动齿轮(281),所述转向驱动齿轮(281)与所述转向驱动齿条(28)啮合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中老年休闲舒适型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结构(101)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矩形方框底盘(10)内前后延伸布置的第一支撑梁(102)、第二支撑梁(103)、第三支撑梁(104)和第四支撑梁(105),所述第一支撑梁(102)、所述第二支撑梁(103)、所述第三支撑梁(104)和所述第四支撑梁(105)依次从左到右分散布置,所述支撑梁结构(101)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梁(103)和所述第三支撑梁(104)之间左右延伸布置的第五支撑梁(106)、第六支撑梁(107)和第七支撑梁(108),所述第五支撑梁(106)、所述第六支撑梁(107)和所述第七支撑梁(108)依次从后往前均匀分散布置;所述支撑座(30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六支撑梁(107)上端,所述第五支撑梁(106)上具有前后贯通的传动支撑轴配合孔(1061),所述传动支撑轴(35)转动配合在所述传动支撑轴配合孔(1061)内,所述配重盘支撑壳体(38)共同连接在所述所述第二支撑梁(103)和所述第三支撑梁(104)下端,所述竖直支撑杆(4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六支撑梁(107)上端且位于所述支撑座(301)左侧,所述拉力蓄能器(47)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六支撑梁(107)上端且位于所述竖直支撑杆(41)左侧,所述座椅支柱(5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梁(104)上端,所述c字形钢管支撑架(61)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梁(102)上端,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矩形方框底盘(10)靠近右侧的上端,所述驱动主动锥齿轮轴支撑座(24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支撑梁(105)下端,所述驱动电机(24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梁(104)右端,所述转向轴支撑座(29)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梁(102)下端,所述转向轴支撑座(7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梁(103)顶端,所述转向中间轴支座(74)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梁(103)左端;所述齿轮防护罩(300)共同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五支撑梁(106)和第七支撑梁(108)上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中老年休闲舒适型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c字形钢管支撑架(61)右侧固定连接设有太阳能电池板(6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3)的输出接口与所述电源控制器(81)通过线缆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中老年休闲舒适型健身车,包括矩形方框底盘,固定设置在所述矩形方框底盘中的支撑梁结构,连接在所述矩形方框底盘下端的驱动承重机构,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上的脚踏锻炼机构、拉伸锻炼机构、座椅、引体锻炼架及转向机构,所述拉伸锻炼机构位于所述脚踏锻炼机构左侧,所述座椅位于所述脚踏锻炼机构右侧,所述引体锻炼架架设在所述脚踏锻炼机构、拉伸锻炼机构及座椅的上方,所述转向机构位于所述拉伸锻炼机构左侧并与所述驱动承重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脚踏锻炼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上的支撑座。座。座。


技术研发人员:袁亚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中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7.08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86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