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制浆造纸领域,并且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将两种竹浆混合后,制备混合竹浆以及该混合竹浆在造纸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2.传统制浆是指利用化学方法、机械方法或两者结合的方法,例如dds(displacement digester system,置换蒸煮系统)深度氧化脱木素法、apmp(alkaline peroxide mechanical pulp,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法等,使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或漂白纸浆的生产过程。通常采用的工艺过程是将植物纤维原料粉碎、蒸煮、洗涤、筛选、漂白、净化、烘干纸浆。
3.一般来说,不同的纸浆产品需要不同性能指标的纸浆,例如,对于食品领域的纸杯、纸碗等纸浆产品,卡纸需具有一定的厚度,以使纸浆产品具有较好的手感,同时卡纸需兼具一定的挺度,以避免在加工时被模具挤压而起皱。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通过在纸浆中添加化学机械浆的方式,来提高食品领域纸浆产品的松厚度。
4.竹子具有储量大、成本低及生长周期短等特点,竹子纤维细胞壁厚、挺度高,成纸松厚度好、挺度高,是重要的制浆造纸原料。因此,利用竹子制备化学机械浆,再与食品领域的纸浆中进行混合,以制备混合浆料,提高食品领域纸浆产品的松厚度和挺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5.然而,申请人在研究食品领域纸浆的混合过程中发现,将竹浆使用在造纸中,目前造纸行业内对食品领域纸浆产品的质量要求仅限于一些表观的指标值,如撕裂指数等一些基本的物理指标,制备的纸浆产品表面存在色差大等问题,且制备的纸浆产品难以同时实现既具有松厚度和挺度,又保证其物理强度,产品的综合质量难以保证;此外,由于竹子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纤维束,而纤维束含量高不仅造成纸张表面出现纤维性尘埃的纸病,也会在打浆、精浆过程耗费更多能源。
6.比如,cn111778753a公开的一种用于本色生活用纸改善手感的本色竹浆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备好的竹料段采用低温双塔连续蒸煮工艺,加入适量碱,硫化度21~23%,再加入蒸煮剂,在蒸煮温度为145~148℃条件下,连续蒸煮5~6小时,得到粗浆;将蒸煮得到的粗浆料采用两段深度脱木素工艺,加入适量的碱、氧气和mgso4,在氧脱温度为90~100℃条件下,连续氧脱反应40~60分钟,得到本色竹浆,该发明的用于本色生活用纸改善手感的本色竹浆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化学硫酸盐法制浆工艺及氧脱采用两段深度脱木素工艺,并对蒸煮步骤中的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制成本色竹浆,从而降低了竹浆纤维挺硬度,得到用于本色生活用纸改善手感的本色竹浆。很明显,该发明所采用的以竹浆为原料制备的生活用纸,在挺硬度上是较低的,不适合做食品纸浆产品;
7.又比如,cn109811570a公开了一种以鲜竹为原料活性法制造造纸用纸浆的工艺,包括:切竹;分片;超高压分级碾压:将竹片放置于碾压滚中分级碾压,分级碾压包括四至六
级碾压,各级的碾压力逐渐增大;搓丝;一次过滤挤压得到初滤竹浆;二次过滤挤压:向初滤竹浆中加水后加热搅拌之后再依序进行物理过滤和二次挤压,得到再滤竹浆,从开始原竹砍伐到二次过滤挤压完成,总时间不超过72h;生物酶软化纾解。该工艺在木素、氨基酸、黄酮、蛋白质等还处于液态时将其与竹纤维快速分离,有助于最大限度保持竹纤维的完整性,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值得推广应用。但遗憾的是,该发明并未涉及所制备产品的松厚度、挺度和物理强度。
8.综上,以竹子为原料制备可以用作食品纸品的竹浆成为了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9.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制混合竹浆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精制混合竹浆在造纸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小纸浆产品表面的色差,以及控制精制混合竹浆中的纤维束含量,进而提高纸浆产品的综合质量。
1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精制混合竹浆,是由第一精制竹浆和第二精制竹浆按照2.5~4∶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的,其中,所述第一精制竹浆是基于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制成的,所述第二精制竹浆是基于apmp法制成的,所述第一精制竹浆与所述第二精制竹浆的白度差为2~10%iso,所述的第二精制竹浆中纤维束重量含量低于第二精制竹浆总重量的0.1%;
11.该精制混合竹浆的白度值为24~40%iso,抗张指数为30~60n
·
m/g,撕裂指数为8~18mn
·
m2/g,耐破指数为2.5~4.0kpa
·
m2/g,松厚度为1.8~2.6cm3/g,挺度为10~60mn
·
m。
12.其中,第一精制竹浆的白度为32~42%iso,抗张指数为40~60n
·
m/g,撕裂指数为12~20mn
·
m2/g,松厚度为1.8~2.4cm3/g,耐破指数为3.0~4.0kpa
·
m2/g,聚戊糖含量10~20%,纤维卷曲度为11~14%,综纤维素含量80~90%,一类纤维含量94.5~96.5%,二类纤维含量3.5~5.5%,所述聚戊糖含量的含量以及综纤维素含量均为占第一精制竹浆总重量的百分比,一类纤维含量和二类纤维含量是占综纤维素总重量的百分比。
13.其中,控制聚戊糖含量10%~20%,是为了保证第一精制竹浆的制浆过程对纤维原料的物理化学结构破坏程度较低,在后续机械打浆过程中,降低能耗同时能使浆料的物理强度指标达到较高的水平。
14.其中,控制综纤维素含量80%~90%,是为了保证第一精制竹浆的制浆过程对纤维原料中的木质素脱除程度较高,为浆料较高的物理强度指标提供保证。
15.其中,控制纤维卷曲度11%~14%,既能保证在打浆过程中纤维之间相互的“挤压”作用而使纤维达到更好的分丝帚化,为造纸过程中纤维之间的结合过程提供更多的结合位点,同时也可避免卷曲度过小,纤维在打浆过程被机械力作用而被“切断”,或者卷曲度过大时会增大打浆过程的难度和增加能耗。
16.其中,控制一类纤维含量保持在94.5%~96.5%,能降低造纸过程的纤维流失,降低浆料的成本;控制二类纤维含量保持在3.5%~5.5%,既能减少流失量,也能在一类纤维间起到“架桥”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纸张物质强度指标值。目前行业内对化学竹浆的质量要求仅限于表观的一些指标值,如抗张指数等物理指标,对上述纤维含量的关注度较少,上述对纤维含量的控制能够进一步提高竹浆制品的质量。
17.其中,第二精制竹浆的白度为22~32%iso,抗张指数为20~40n
·
m/g,撕裂指数
为7~12mn
·
m2/g,松厚度≥2.8cm3/g,耐破指数为1.8~3.0kpa
·
m2/g,游离度为300~410mlcsf,纤维束含量低于第二精制竹浆总重量的0.1%,ph值为8.8~9.2。
18.其中,所述精制混合竹浆还包括调配辅料,所述调配辅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为该精制混合竹浆总重量的0.01~0.03%的固着剂、0.02~0.03%的枞酸型树脂胶、0.02~0.05%的磨细矿物滑石、0.004~0.005%的三元微粒胶和0.03~0.05%的食用玉米淀粉。
19.其中,调配辅料是第一精制竹浆和第二精制竹浆混合前分别加入到第一精制竹浆和第二精制竹浆中混合而成,分别制得含有调配辅料的第三精制竹浆和含有调配辅料的第四精制竹浆。
20.其中,调配辅料是在第一精制竹浆和第二精制竹浆混合后加入到精制混合竹浆中的。
21.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的精制混合竹浆的制备方法,包括:基于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制备第一精制竹浆,并基于apmp法,制备第二精制竹浆;将第一精制竹浆和第二精制竹浆按照2.5~4∶1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得到精制混合竹浆;其中,第一精制竹浆与第二精制竹浆的白度差为2~10%iso,精制混合竹浆的白度值为24~40%iso,抗张指数为30~60n
·
m/g,撕裂指数为8~18mn
·
m2/g,耐破指数为2.5~4.0kpa
·
m2/g,松厚度为1.8~2.6cm3/g,挺度为10~60mn
·
m。
22.其中,在基于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制备第一精制竹浆之前,还包括:将竹块进行机械切削,堆存发酵30~60天,洗涤、脱水后经螺旋挤压分丝搓磨机机械挤压纵向分丝,得到长度10~80mm,宽度5~50mm的竹纤维原料粗竹丝。
23.本发明在制备粗竹丝的步骤中,一方面通过堆存处理,竹块在自然环境下堆存生物发酵,可以去掉一部分竹青表面的蜡质,同时通过在堆存过程中的生物作用,使竹青和竹节中的一些可溶性物质通过氧化分解等作用而去掉,使竹片变得相对疏松,有利于化学药液的渗透。另一方面通过螺旋挤压分丝搓磨机纵向挤压分丝,通过机械作用将竹片变得蓬松,也有利于药液渗透,减少纤维束尘埃的产生。
24.其中,基于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制备第一精制竹浆,包括:
25.将所述竹纤维原料粗竹丝转入压力容器,加入na2o质量分数为6%~8%的制浆溶液,所述制浆溶液包括naoh和na2o,所述竹纤维原料粗竹丝与所述制浆溶液的质量比例为1∶4~6,在80~120℃预浸30~45min,然后在120~140℃、0.2~0.45mpa下加热60~80min,再在0.45~0.65mpa、145~155℃下加热60~85min,经过放料、筛选和洗涤工序,得到初始浆料;
26.将所述初始浆料泵送至氧化反应塔,加入质量分数为0.003~0.005%的mgso4和naoh的混合反应液,通入工业氧气,在压力0.25~0.35mpa、温度60~90℃下进行60~240min的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所述第一精制竹浆,所述第一精制竹浆的白度为32~42%iso,抗张指数为40~60n
·
m/g,撕裂指数为12~20mn
·
m2/g,松厚度为1.8~2.4cm3/g,耐破指数为3.0~4.0kpa
·
m2/g,聚戊糖含量10~20%,综纤维素含量80~90%,纤维卷曲度为11~14%,一类纤维含量94.5~96.5%,二类纤维含量3.5~5.5%。
27.其中,基于apmp法,制备第二精制竹浆,将所述竹纤维原料粗竹丝转入一段反应仓,喷淋质量分数为3~5%的naoh溶液,在70~90℃下反应120~150min,转入盘磨机进行一段磨浆,得到宽度1~5mm、长度10~60mm的粗浆;
28.将所述粗浆脱水、浓缩后转入二段反应仓,喷淋质量分数共为3~5%的naoh和h2o2的混合溶液,且naoh和h2o2的摩尔比例为naoh∶h2o2=1∶0.66~1.5,在70~90℃下反应120~150min,转入盘磨机进行二段磨浆,得到所述第二精制竹浆,其中,进浆压力为100~150mpa,出浆压力为300~400mpa,功率400~500kw,所述第二精制竹浆的白度为22~32%iso,抗张指数为20~40n
·
m/g,撕裂指数为7~12mn
·
m2/g,松厚度≥2.8cm3/g,耐破指数为1.8~3.0kpa
·
m2/g,游离度为300~410mlcsf,纤维束重量含量低于第二精制竹浆总重量的0.1%,ph值为8.8~9.2。
29.申请人在制备精制竹浆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基于apmp法制备的竹浆料中,纤维束或称纤维性尘埃的含量较高。纤维束,主要指未蒸解的竹片或植物碎片,高含量的纤维束会导致纸浆产品质量下降。竹材以化学机械浆的制浆方式所得浆料,其纤维性尘埃主要有两部分来源,一是竹节部分,由于其厚度在整个竹材中是最大的,所以在制浆过程中化学药液在这部分的渗透是比较困难的、渗透也不均匀,表、里处理程度就不同,导致在后续机械处理,如磨浆机进行磨浆的过程时产生纤维束尘埃。二是竹青部分,即竹竿外表面,由于其表面有蜡质类物质,且该部分纤维的密度较竹肉部分,即竹片中间部分,和竹黄部分即竹片内表面要高一些,是竹材密度最大的部分,药液渗透较为困难,这就导致在化学处理过程中,竹肉和竹黄部分已经处理到位的情况下,竹青部分的处理程度就相对较低,竹青部分纤维要挺硬一些,经过后续磨浆而产生纤维性尘埃。
30.为了减少竹浆中纤维性尘埃,本实施例在制备粗竹丝的步骤中,一方面通过堆存处理,竹块在自然环境下堆存生物发酵,可以去掉一部分竹青表面的蜡质,同时通过在堆存过程中的生物作用,使竹青和竹节中的一些可溶性物质(竹材中的内容物)通过氧化分解等作用而去掉,使竹片变得相对疏松,有利于化学药液的渗透。另一方面通过螺旋挤压分丝搓磨机纵向挤压分丝,通过机械作用将竹片变得蓬松,也有利于药液渗透,减少纤维束尘埃的产生。
31.其中,将第一调配辅料添加到所述第一精制竹浆中,得到第三精制竹浆,所述第三精制竹浆包括所述第一精制竹浆和所述第一调配辅料,所述第一调配辅料包括占第三精制竹浆总重量0.01~0.03%的固着剂、0.02~0.03%的枞酸型树脂胶,0.03~0.05%的磨细矿物滑石、0.004~0.005%的三元微粒胶和0.04~0.045%的食用玉米淀粉;
32.将第二调配辅料添加到所述第二精制竹浆中,得到第四精制竹浆,所述第四精制竹浆包括所述第二精制竹浆和所述第二调配辅料,所述第二调配辅料包括占第四精制竹浆总重量0.01~0.02%的固着剂、0.02~0.03%的枞酸型树脂胶,0.02~0.05%的磨细矿物滑石、0.004~0.005%的三元微粒胶和0.03~0.05%的食用玉米淀粉;
33.将所述第三精制竹浆和所述第四精制竹浆按照2.5~4∶1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所述精制混合竹浆。
34.其中,也可以将所述第一精制竹浆和所述第二精制竹浆按照2.5~4∶1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所述精制混合竹浆,包括:
35.将所述第一精制竹浆和所述第二精制竹浆按照2.5~4∶1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再加入第三调配辅料,得到所述精制混合竹浆,其中,所述第三调配辅料包括占精制混合竹浆总重量0.01~0.03%的固着剂、0.02~0.03%的枞酸型树脂胶、0.02~0.05%的磨细矿物滑石、0.004~0.005%的三元微粒胶和0.03~0.05%的食用玉米淀粉。
36.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制混合竹浆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即在制造纸杯纸、面碗纸、吸管纸。
37.本发明创新地将两种方法制备的竹浆进行混合制得精制混合竹浆,通过试验得出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浆料比例,即第一精制竹浆和第二精制竹浆在2.5~4∶1的重量比例下,既能使第一精制竹浆的高抗张指数、撕裂指数、耐破指数性能得到体现,又能通过第二精制竹浆的高松厚度弥补第一精制竹浆物理性能的不足,赋予纸张较高的松厚度及较好的纸张挺度;同时在制浆过程中控制第一精制竹浆和第二精制竹浆保持2~10%iso的白度差,能够有效减小后续制备的纸浆产品的色差;此外,化学机械浆料中纤维束的含量是影响浆料机械精制过程中,也就是通常说的打浆、精浆过程,其能耗的主要因素之一,纤维束含量高则打浆能耗高,且会存在打浆过程中纤维束处理不均匀的问题,进而造成纸张表面出现纤维性尘埃的纸病,制备第二精制竹浆的过程中,通过竹片的预处理以及制浆工艺的优化,通过机械加化学处理,使竹纤维之间得到较为彻底的分离,从而保证浆料纤维束含量控制在0.1%以下,进而减少浆料精制过程中的机械打浆能耗,最大程度降低因纤维束的存在而造成纸张表面形成纤维性尘埃,保证了纸张的品质。
附图说明
38.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精制混合竹浆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技术。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40.本技术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根据”是“至少部分地根据”。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其它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41.以下所有的实施例,均包括如下竹纤维原料粗竹丝原料的制备以及基于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的第一精制竹浆和基于apmp法第二精制竹浆的制备。
42.s001:制备竹纤维原料粗竹丝,包括以下的工艺步骤:
43.s002:竹块的制备:使用凉山慈竹、佯黄竹、四季竹、撑绿竹、绵竹、苦竹、牡竹、龙竹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为制浆原料,竹筒经转鼓式削片机加工成长度50~80mm,宽度30~50mm,厚度10~20mm的竹块;
44.s003:竹块的处理:竹块在自然下堆存生物发酵30~60天,堆存高度12
±
0.5米,得到冷水抽出物含量1.5%~2.0%的竹块,洗涤、脱水后竹块进入原料仓。
45.s004:竹块的加工:竹块经螺旋挤压分丝搓磨机纵向挤压分丝得到得到长度10~80mm,宽度5~50mm的竹纤维原料粗竹丝,压缩体积比为1.5~2.5∶1,并通过输送装置进入备料仓。
46.s010:所述基于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制备第一精制竹浆a,包括:
47.将所述竹纤维原料粗竹丝转入压力容器,加入na2o质量分数为6%~8%的制浆溶
液,所述制浆溶液包括naoh和na2o,所述竹纤维原料粗竹丝与所述制浆溶液的质量比例为1∶4~6,在80~120℃预浸30~45min,然后在120~140℃、0.2~0.45mpa下加热60~80min,再在0.45~0.65mpa、145~155℃下加热60~85min,经过放料、筛选和洗涤工序,得到初始浆料;
48.将所述初始浆料泵送至氧化反应塔,加入质量分数为0.003~0.005%的mgso4和naoh的混合反应液,通入工业氧气,在压力0.25~0.35mpa、温度60~90℃下进行60~240min的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所述第一精制竹浆a,所述第一精制竹浆a的白度为32~42%iso,抗张指数为40~60n
·
m/g,撕裂指数为12~20mn
·
m2/g,松厚度为1.8~2.4cm3/g,耐破指数为3.0~4.0kpa
·
m2/g,聚戊糖含量10~20%,综纤维素含量80~90%,纤维卷曲度为11~14%,一类纤维含量94.5~96.5%,二类纤维含量3.5~5.5%。
49.s020:基于apmp法,制备第二精制竹浆b,包括:
50.将所述竹纤维原料粗竹丝转入一段反应仓,喷淋质量分数为3~5%的naoh溶液,在70~90℃下反应120~150min,转入盘磨机进行一段磨浆,得到宽度1~5mm、长度10~60mm的粗浆;
51.将所述粗浆脱水、浓缩后转入二段反应仓,喷淋质量分数共为3~5%的naoh和h2o2,且naoh和h2o2的摩尔比例为naoh∶h2o2=1∶0.66~1.5的naoh和h2o2混合溶液,在70~90℃下反应120~150min,转入盘磨机进行二段磨浆,得到所述第二精制竹浆,其中,进浆压力为100~150mpa,出浆压力为300~400mpa,功率400~500kw,所述第二精制竹浆的白度为22~32%iso,抗张指数为20~40n
·
m/g,撕裂指数为7~12mn
·
m2/g,松厚度≥2.8cm3/g,耐破指数为1.8~3.0kpa
·
m2/g,游离度为300~410mlcsf,纤维束含量低于第二精制竹浆总重量的0.1%,ph值为8.8~9.2。
52.对比例1:将第一精制竹浆和第二精制竹浆按照4.5∶1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得到精制混合竹浆。
53.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54.s100:将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一精制竹浆a和apmp法第二精制竹浆b通过流送系统分别送入a、b备浆槽;
55.s101:分别泵送a、b备浆槽浆料通过两段双盘搓磨机进行磨浆,得到浓度3.75%、游离度245csf的磨浆后的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一精制竹浆a以及浓度3.82%、游离度302csf的磨浆后的apmp法第二精制竹浆b;
56.s103:两种浆料分别通过流送系统进入a、b配浆池;
57.s104:将包括以下的重量份组分的调配辅料通过dcs控制系统在线添加到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精制混合竹浆a输送管线中:固着剂0.0175%、枞酸型树脂胶0.0235%,磨细矿物滑石0.0354%、三元微粒胶0.00424%、食用玉米淀粉0.0435%,得到含有调配辅料的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三精制竹浆a,其中加入辅料均是占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三精制竹浆a总重量的百分比;
58.s105:将包括以下的重量份组分的调配辅料通过dcs控制系统在线添加到apmp法精制混合竹浆b输送管线中:固着剂0.0126%、枞酸型树脂胶0.0243%,磨细矿物滑石0.0246%、三元微粒胶0.00466%、食用玉米淀粉0.0342%,得到含有调配辅料的apmp法第四精制竹浆b,其中加入辅料均是占apmp法第四精制竹浆b的总重量的百分比;
59.s106:将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三精制竹浆a和apmp法第四精制竹浆b,按照4.5∶1重量比例混合,得到白度值36.4%iso,抗张指数65.68n
·
m/g,撕裂指数17.64mn
·
m2/g,耐破指数3.96kpa
·
m2/g,松厚度1.62cm3/g,挺度8.46mn
·
m,纤维束含量0.041%的精制混合竹浆。
60.对比例1中的精制浆b添加比例小,产品松厚度指标会偏低,加工的成品,如纸杯、纸碗等手感较差,且成品的抗弯曲性不高,会降低加工过程的良品率。
61.对比例2:将第一精制竹浆和第二精制竹浆按照2∶1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得到精制混合竹浆。
6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63.s200:将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一精制竹浆a和apmp法第二精制竹浆b通过流送系统分别送入a、b备浆槽;
64.s201:分别泵送a、b备浆槽浆料通过两段双盘搓磨机进行磨浆,得到浓度3.85%、游离度238csf的磨浆后的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一精制竹浆a以及浓度3.92%、游离度308csf的磨浆后的apmp法第二精制竹浆b;
65.s203:两种浆料分别通过流送系统进入a、b配浆池;
66.s204:将包括以下的重量份组分的调配辅料通过dcs控制系统在线添加到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精制混合竹浆a输送管线中:固着剂0.0178%、枞酸型树脂胶0.0257%,磨细矿物滑石0.0353%、三元微粒胶0.00437%、食用玉米淀粉0.0448%,得到含有调配辅料的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三精制竹浆a,其中加入辅料均是占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三精制竹浆a总重量的百分比;
67.s205:将包括以下的重量份组分的调配辅料通过dcs控制系统在线添加到apmp法精制混合竹浆b输送管线中:固着剂0.0127%、枞酸型树脂胶0.0239%,磨细矿物滑石0.0254%、三元微粒胶0.00464%、食用玉米淀粉0.0346%,得到含有调配辅料的apmp法第四精制竹浆b,其中加入辅料均是占apmp法第四精制竹浆b的总重量的百分比;
68.s206:将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三精制竹浆a和apmp法第四精制竹浆b,按照2∶1比例重量混合,得到白度值37.62%iso,抗张指数28.46n
·
m/g,撕裂指数6.84mn
·
m2/g,耐破指数2.42kpa
·
m2/g,松厚度2.66cm3/g,挺度62.86mn
·
m,纤维束含量0.068%的精制混合竹浆;
69.对比例2中的精制竹浆a的添加比例偏低,影响产品的抗拉伸性,表现为抗张指标和撕裂指数值偏低,加工后的成品,如纸杯、纸碗等强度不够,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爆口破裂的现象,影响加工良品率,成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影响使用效果和用户体验感。
70.实施例1:将第一精制竹浆和第二精制竹浆按照4∶1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并用精制混合竹浆制备纸杯纸,其中,所述第一精制竹浆与所述第二精制竹浆的白度差为2%iso。
71.所述的精制混合竹浆纸杯纸是由精制混合竹浆制备成精制混合竹浆纸杯原纸,并在其表面喷涂生物质胶制得。
7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73.s300:将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一精制竹浆a和apmp法第二精制竹浆b通过流送系统分别送入a、b备浆槽;
74.s301:分别泵送a、b备浆槽浆料通过两段双盘搓磨机进行磨浆,得到浓度3.8%、游
离度235csf的磨浆后的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一精制竹浆a以及浓度3.9%、游离度305csf的磨浆后的apmp法第二精制竹浆b;
75.s303:两种浆料分别通过流送系统进入a、b配浆池;
76.s304:将包括以下的重量份组分的调配辅料通过dcs控制系统在线添加到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精制混合竹浆a输送管线中:固着剂0.018%、枞酸型树脂胶0.025%,磨细矿物滑石0.035%、三元微粒胶0.0044%、食用玉米淀粉0.045%,得到含有调配辅料的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三精制竹浆a,其中加入辅料均是占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三精制竹浆a总重量的百分比;
77.s305:将包括以下的重量份组分的调配辅料通过dcs控制系统在线添加到apmp法精制混合竹浆b输送管线中:固着剂0.012%、枞酸型树脂胶0.024%,磨细矿物滑石0.026%、三元微粒胶0.0046%、食用玉米淀粉0.035%,得到含有调配辅料的apmp法第四精制竹浆b,其中加入辅料均是占apmp法第四精制竹浆b的总重量的百分比;
78.s306:将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三精制竹浆a和apmp法第四精制竹浆b,按照4∶1的重量比例混合,得到白度值33.6%iso,抗张指数61.12n
·
m/g,撕裂指数16.86mn
·
m2/g,耐破指数3.56kpa
·
m2/g,松厚度1.83cm3/g,挺度10.02mn
·
m,纤维束含量0.042%的精制混合竹浆。
79.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精制混合竹浆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即基于精制混合竹浆的纸杯纸的制造工艺。
80.s307:制备基于精制混合竹浆的纸杯纸,包括以下步骤:
81.s308:将精制混合竹浆稀释到浓度0.5%~1.5%,泵送到食品纸机流箱;
82.s309:精制混合竹浆经三叠网复合成形得到含水率80~90%的湿纸幅;
83.s310:纸幅经真空机械脱水、表面平整工序、高温蒸汽缸热处理,得到含水率为8%的精制竹浆纸杯原纸;
84.s312:基于纸杯原纸喷涂生物质胶,包括以下步骤:
85.s313:生物质胶的制备:原料10%浓度溶解,升温速率4~5℃/min,最高温度96~97℃,保温时间37min,黏度4.8mpa.s;
86.s314:生物质胶料泵送至计量辊式薄膜喷涂机,喷涂量4.2g/m2,热处理至含水率9.5%,经软压光表面修饰;
87.s315:生物质胶喷涂、表面修饰后的精制竹浆纸杯原纸经分切包装后得到精制竹浆纸杯纸产品。
88.其中,如表1,基于精制竹浆纸杯纸产品性能指标包括:定量150~350g/m2,厚度185~435μm,吸水性≤60g/m2,白度值24%~40%iso,抗张指数30~60n
·
m/g,撕裂指数10~20mn
·
m2/g,耐破指数2.5~4.0kpa
·
m2/g,内结合强度>100j/m2,边缘渗透性<5mm,耐折度60~300次,平滑度5~40s,挺度10~70mn
·
m,纤维束含量0.042%,抑菌率≥99%。
89.表1:纸杯纸产品性能指标表
[0090][0091]
实施例2:将第一精制竹浆和第二精制竹浆按照3.5∶1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并用精制混合竹浆制备面碗纸,其中,所述第一精制竹浆与所述第二精制竹浆的白度差为5%iso。
[0092]
所述面碗纸由精制混合竹浆制造以及精制混合竹浆面碗原纸表面喷涂生物质胶制得。
[0093]
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0094]
s400:将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一精制竹浆a和apmp法第二精制竹浆b通过流送系统分别送入a、b备浆槽;
[0095]
s401:分别泵送a、b备浆槽浆料通过两段双盘搓磨机进行磨浆,得到浓度3.7%、游离度225csf的磨浆后的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一精制竹浆a以及浓度4.0%、游离度315csf的磨浆后的apmp法第二精制竹浆b;
[0096]
s403:两种浆料分别通过流送系统进入a、b配浆池;
[0097]
s404:将包括以下的重量份组分的调配辅料通过dcs控制系统在线添加到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精制混合竹浆a输送管线中:固着剂0.019%、枞酸型树脂胶0.026%,磨细矿物滑石0.033%、三元微粒胶0.0046%、食用玉米淀粉0.042%,得到含有调配辅料的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三精制竹浆a,其中加入辅料均是占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三精制竹浆a总重量的百分比;
[0098]
s405:将包括以下的重量份组分的调配辅料通过dcs控制系统在线添加到apmp法精制混合竹浆b输送管线中:固着剂0.014%、枞酸型树脂胶0.026%,磨细矿物滑石0.024%、三元微粒胶0.0048%、食用玉米淀粉0.038%,得到含有调配辅料的apmp法第四精
制竹浆b,其中加入辅料均是占apmp法第四精制竹浆b的总重量的百分比;
[0099]
s406:将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三精制竹浆a和apmp法第四精制竹浆b,按照3.5∶1的重量比例混合,得到白度值35.9%iso,抗张指数55.93n
·
m/g,撕裂指数14.98mn
·
m2/g,耐破指数3.25kpa
·
m2/g,松厚度1.97cm3/g,挺度21.57mn
·
m,纤维束含量0.048%的精制混合竹浆。
[0100]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精制混合竹浆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即基于精制混合竹浆的面碗纸的制造工艺
[0101]
s407:制备基于精制混合竹浆的面碗原纸,包括以下步骤:
[0102]
s408:将精制混合竹浆稀释到浓度0.5%~1.5%,泵送到食品纸机流箱;
[0103]
s409:精制混合竹浆经三叠网复合成形得到含水率80~90%的湿纸幅;
[0104]
s410:纸幅经真空机械脱水、表面平整工序、高温蒸汽缸热处理,得到含水率为8%的精制竹浆面碗原纸;
[0105]
s411:基于面碗原纸喷涂生物质胶,包括以下步骤:
[0106]
s412:生物质胶的制备:生物质胶原料12%浓度溶解,升温速率3~5℃/min,最高温度94~96℃,保温时间45min,黏度4.5mpa.s。
[0107]
s413:生物质胶料泵送至计量辊式薄膜喷涂机,喷涂量4.0g/m2,热处理至含水率10%,经软压光表面修饰。
[0108]
s414:生物质胶喷涂、表面修饰后的竹浆面碗原纸经分切包装后得到精制竹浆面碗纸产品。
[0109]
其中,如表2,基于精制竹浆面碗纸产品性能指标包括:定量210~250g/m2,松厚度1.6~2.2cm3/g,吸水性≤60g/m2,白度值26%~40%iso,抗张指数38~55n
·
m/g,撕裂指数10~16mn
·
m2/g,耐破指数2.6~4.0kpa
·
m2/g,内结合强度>100j/m2,边缘渗透性<5mm,耐折度80~400次,平滑度5~40s,挺度20~60mn
·
m,纤维束含量0.048%,抑菌率≥99%。
[0110]
表2:面碗纸产品性能指标表
[0111][0112]
实施例3:将第一精制竹浆和第二精制竹浆按照3∶1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并用精制混合竹浆制备竹浆吸管纸,其中,所述第一精制竹浆与所述第二精制竹浆的白度差为8%iso。
[0113]
所述精制混合竹浆吸管纸由精制混合竹浆制造以及精制混合竹浆吸管纸原纸表面喷涂生物质胶制得。
[0114]
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0115]
s500:将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一精制竹浆a和apmp法第二精制竹浆b通过流送系统分别送入a、b备浆槽;
[0116]
s501:分别泵送a、b备浆槽浆料通过两段双盘搓磨机进行磨浆,得到浓度3.6%、游离度220csf的磨浆后的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一精制竹浆a以及浓度3.8%、游离度312csf的磨浆后的apmp法第二精制竹浆b;
[0117]
s503:两种浆料分别通过流送系统进入a、b配浆池;
[0118]
s504:将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一精制竹浆a和apmp法第二精制竹浆b,按照3∶1的重量比例混合形成精制混合浆料;
[0119]
s505:将包括以下的重量份组分的调配辅料通过dcs控制系统在线添加到精制混合浆料中:固着剂0.0185%、枞酸型树脂胶0.0255%,磨细矿物滑石0.0345%、三元微粒胶0.00445%、食用玉米淀粉0.0425%,得到含有调配辅料的精制混合竹浆,其中加入辅料均是占精制混合竹浆总重量的百分比;
[0120]
s506:得到白度值38%iso,抗张指数46.13n
·
m/g,撕裂指数12.45mn
·
m2/g,耐破
指数2.94kpa
·
m2/g,松厚度2.28cm3/g,挺度46.28mn
·
m,纤维束含量0.052%的精制混合竹浆。
[0121]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精制混合竹浆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即基于精制混合竹浆的吸管原纸的制造工艺。
[0122]
s507:制备基于精制混合竹浆的吸管原纸,包括以下步骤:
[0123]
s508:将精制混合竹浆稀释到浓度0.5%~1.5%,泵送到食品纸机流箱;
[0124]
s509:精制混合竹浆经三叠网复合成形得到含水率80~90%的湿纸幅;
[0125]
s510:纸幅经真空机械脱水、表面平整工序、高温蒸汽缸热处理,得到含水率为8%的精制竹浆吸管原纸;
[0126]
s511:基于吸管原纸喷涂生物质胶,包括以下步骤:
[0127]
s512:生物质胶的制备:生物质胶原料14%浓度溶解,升温速率3~6℃/min,最高温度94~98℃,保温时间40min,黏度5.2mpa.s;
[0128]
s513:生物质胶料泵送至计量辊式薄膜喷涂机,喷涂量4.5g/m2,热处理至含水率9.0%,经软压光表面修饰;
[0129]
s514:生物质胶喷涂、表面修饰后的竹浆吸管原纸经分切包装后得到竹浆吸管纸产品。其中,如表3,基于精制竹浆吸管纸产品性能指标包括:定量100~120g/m2,厚度120~160μm,吸水性≤30g/m2,白度值32%~37%iso,抗张指数>30n
·
m/g,撕裂指数>10mn
·
m2/g,耐破指数>2.6kpa
·
m2/g,内结合强度>100j/m2,平滑度>10s,挺度>15mn
·
m,纤维束含量0.052%,抑菌率≥99%。
[0130]
表3:吸管纸产品性能指标表
[0131]
[0132][0133]
实施例4:将第一精制竹浆和第二精制竹浆按照2.5∶1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并用精制混合竹浆制备竹浆吸管纸,其中,所述第一精制竹浆与所述第二精制竹浆的白度差为10%iso。
[0134]
所述精制混合竹浆吸管纸由精制混合竹浆制造以及精制混合竹浆吸管纸原纸表面喷涂生物质胶制得。
[0135]
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0136]
s600:将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一精制竹浆a和apmp法第二精制竹浆b通过流送系统分别送入a、b备浆槽;
[0137]
s601:分别泵送a、b备浆槽浆料通过两段双盘搓磨机进行磨浆,得到浓度3.75%、游离度216csf的磨浆后的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一精制竹浆a以及浓度3.85%、游离度310csf的磨浆后的apmp法第二精制竹浆b;
[0138]
s602:两种浆料分别通过流送系统进入a、b配浆池;
[0139]
s603:将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第一精制竹浆a和apmp法第二精制竹浆b,按照2.5∶1的重量比例混合形成精制混合浆料;
[0140]
s604:将包括以下的重量份组分的调配辅料通过dcs控制系统在线添加到精制混
合浆料中:固着剂0.0184%、枞酸型树脂胶0.0252%,磨细矿物滑石0.0335%、三元微粒胶0.00454%、食用玉米淀粉0.0415%,得到含有调配辅料的精制混合竹浆,其中加入辅料均是占精制混合竹浆总重量的百分比;
[0141]
s605:得到白度值39.2%iso,抗张指数41.24n
·
m/g,撕裂指数8.68mn
·
m2/g,耐破指数2.68kpa
·
m2/g,松厚度2.52cm3/g,挺度58.76mn
·
m,纤维束含量0.055%的精制混合竹浆。
[0142]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精制混合竹浆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即基于精制混合竹浆的吸管原纸的制造工艺。
[0143]
s606:制备基于精制混合竹浆的吸管原纸,包括以下步骤:
[0144]
s607:将精制混合竹浆混合浆稀释到浓度0.5%~1.5%,泵送到食品纸机流箱;
[0145]
s608:精制混合竹浆经三叠网复合成形得到含水率80~90%的湿纸幅;
[0146]
s609:纸幅经真空机械脱水、表面平整工序、高温蒸汽缸热处理,得到含水率为8%的精制竹浆吸管原纸。
[0147]
s610:基于吸管原纸喷涂生物质胶,包括以下步骤:
[0148]
s611:生物质胶的制备:生物质胶原料14%浓度溶解,升温速率3~6℃/min,最高温度94~98℃,保温时间40min,黏度5.2mpa.s;
[0149]
s612:生物质胶料泵送至计量辊式薄膜喷涂机,喷涂量4.5g/m2,热处理至含水率9.0%,经软压光表面修饰。
[0150]
s613:生物质胶喷涂、表面修饰后的竹浆吸管原纸经分切包装后得到竹浆吸管纸产品。
[0151]
其中,如表4,基于精制竹浆吸管纸产品性能指标包括:定量100~120g/m2,厚度120~160μm,吸水性≤30g/m2,白度值32%~37%iso,抗张指数>30n
·
m/g,撕裂指数>10mn
·
m2/g,耐破指数>2.6kpa
·
m2/g,内结合强度>100j/m2,平滑度>10s,挺度>15mn
·
m,纤维束含量0.055%,抑菌率≥99%。
[0152]
表4:吸管纸产品性能指标表
[0153]
[0154][0155]
本发明的精制混合竹浆、以及精制混合竹浆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试验得出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浆料比例,即第一精制竹浆和第二精制竹浆在2.5~4∶1的比例下,既能使第一精制竹浆的高抗张指数、撕裂指数、耐破指数性能得到体现,又能通过第二精制竹浆的高松厚度弥补第一精制竹浆物理性能的不足,赋予纸张较高的松厚度及较好的纸张挺度,同时在制浆过程中使第一精制竹浆和第二精制竹浆保持2~10%iso的白度差,能够有效减小后续制备的纸浆产品的色差,控制第二精制竹浆中的纤维束含量低于第二精制竹浆总重量的0.1%,可以有效保证纸浆产品质量。
[015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1.一种精制混合竹浆,其特征在于,是由第一精制竹浆和第二精制竹浆按照2.5~4∶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的,其中,所述第一精制竹浆是基于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制成的,所述第二精制竹浆是基于apmp法制成的,所述第一精制竹浆与所述第二精制竹浆的白度差为2~10%iso,所述的第二精制竹浆中纤维束重量含量低于第二精制竹浆总重量的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混合竹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制混合竹浆的白度值为24~40%iso,抗张指数为30~60n
·
m/g,撕裂指数为8~18mn
·
m2/g,耐破指数为2.5~4.0kpa
·
m2/g,松厚度为1.8~2.6cm3/g,挺度为10~60mn
·
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混合竹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精制竹浆的白度为32~42%iso,抗张指数为40~60n
·
m/g,撕裂指数为12~20mn
·
m2/g,松厚度为1.8~2.4cm3/g,耐破指数为3.0~4.0kpa
·
m2/g,聚戊糖含量10~20%,纤维卷曲度为11~14%,综纤维素含量80~90%,一类纤维含量94.5~96.5%,二类纤维含量3.5~5.5%,所述聚戊糖含量的含量以及综纤维素含量均为占第一精制竹浆总重量的百分比,一类纤维含量和二类纤维含量是占综纤维素总重量的百分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混合竹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精制竹浆的白度为22~32%iso,抗张指数为20~40n
·
m/g,撕裂指数为7~12mn
·
m2/g,松厚度≥2.8cm3/g,耐破指数为1.8~3.0kpa
·
m2/g,游离度为300~410mlcsf,纤维束重量含量低于第二精制竹浆总重量的0.1%,ph值为8.8~9.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混合竹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制混合竹浆还包括调配辅料,所述调配辅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为该精制混合竹浆总重量的0.01~0.03%的固着剂、0.02~0.03%的枞酸型树脂胶、0.02~0.05%的磨细矿物滑石、0.004~0.005%的三元微粒胶和0.03~0.05%的食用玉米淀粉。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精制混合竹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辅料是所述第一精制竹浆和所述第二精制竹浆混合前分别加入到所述第一精制竹浆和所述第二精制竹浆中混合而成,分别制得含有所述调配辅料的所述第三精制竹浆和含有所述调配辅料的所述第四精制竹浆。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精制混合竹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辅料是在所述第一精制竹浆和所述第二精制竹浆混合后加入到所述精制混合竹浆中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混合竹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制备第一精制竹浆;并基于apmp法,制备第二精制竹浆;将所述第一精制竹浆和所述第二精制竹浆按照2.5~4∶1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所述精制混合竹浆,其中,所述第一精制竹浆与所述第二精制竹浆的白度差为2~10%iso,所述精制混合竹浆的白度值为24~40%iso,抗张指数为30~60n
·
m/g,撕裂指数为8~18mn
·
m2/g,耐破指数为2.5~4.0kpa
·
m2/g,松厚度为1.8~2.6cm3/g,挺度为10~60mn
·
m。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第一精制竹浆和第二精制竹浆之前,还包括:将竹块进行机械切削,堆存发酵30~60天,洗涤、脱水后经螺旋挤压分丝搓磨机机械挤压纵向分丝,得到长度10~80mm,宽度5~50mm的竹纤维原料粗竹丝。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制
备第一精制竹浆,包括:将所述竹纤维原料粗竹丝转入压力容器,加入na2o质量分数为6%~8%的制浆溶液,所述制浆溶液包括naoh和na2o,所述竹纤维原料粗竹丝与所述制浆溶液的质量比例为1∶4~6,在80~120℃预浸30~45min,然后在120~140℃、0.2~0.45mpa下加热60~80min,再在0.45~0.65mpa、145~155℃下加热60~85min,经过放料、筛选和洗涤工序,得到初始浆料;将所述初始浆料泵送至氧化反应塔,加入质量分数为0.003~0.005%的mgso4和naoh的混合反应液,通入工业氧气,在压力0.25~0.35mpa、温度60~90℃下进行60~240min的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所述第一精制竹浆,所述第一精制竹浆的白度为32~42%iso,抗张指数为40~60n
·
m/g,撕裂指数为12~20mn
·
m2/g,松厚度为1.8~2.4cm3/g,耐破指数为3.0~4.0kpa
·
m2/g,聚戊糖含量10~20%,综纤维素含量80~90%,纤维卷曲度为11~14%,一类纤维含量94.5~96.5%,二类纤维含量3.5~5.5%。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apmp法,制备第二精制竹浆,包括:将所述竹纤维原料粗竹丝转入一段反应仓,喷淋质量分数为3~5%的naoh溶液,在70~90℃下反应120~150min,转入盘磨机进行一段磨浆,得到宽度1~5mm、长度10~60mm的粗浆;将所述粗浆脱水、浓缩后转入二段反应仓,喷淋质量分数共为3~5%的naoh和h2o2的混合溶液,且naoh和h2o2的摩尔比例为naoh∶h2o2=1∶0.66~1.5,在70~90℃下反应120~150min,转入盘磨机进行二段磨浆,得到所述第二精制竹浆,其中,进浆压力为100~150mpa,出浆压力为300~400mpa,功率400~500kw,所述第二精制竹浆的白度为22~32%iso,抗张指数为20~40n
·
m/g,撕裂指数为7~12mn
·
m2/g,松厚度≥2.8cm3/g,耐破指数为1.8~3.0kpa
·
m2/g,游离度为300~410mlcsf,纤维束重量含量低于第二精制竹浆总重量的0.1%,ph值为8.8~9.2。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调配辅料添加到所述第一精制竹浆中,得到第三精制竹浆,所述第三精制竹浆包括所述第一精制竹浆和所述第一调配辅料,所述第一调配辅料包括占第三精制竹浆总重量0.01~0.03%的固着剂、0.02~0.03%的枞酸型树脂胶,0.03~0.05%的磨细矿物滑石、0.004~0.005%的三元微粒胶和0.04~0.045%的食用玉米淀粉;将第二调配辅料添加到所述第二精制竹浆中,得到第四精制竹浆,所述第四精制竹浆包括所述第二精制竹浆和所述第二调配辅料,所述第二调配辅料包括占第四精制竹浆总重量0.01~0.02%的固着剂、0.02~0.03%的枞酸型树脂胶,0.02~0.05%的磨细矿物滑石、0.004~0.005%的三元微粒胶和0.03~0.05%的食用玉米淀粉;将所述第三精制竹浆和所述第四精制竹浆按照2.5~4∶1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所述精制混合竹浆。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精制竹浆和所述第二精制竹浆按照2.5~4∶1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所述精制混合竹浆,包括:将所述第一精制竹浆和所述第二精制竹浆按照2.5~4∶1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再加入第三调配辅料,得到所述精制混合竹浆,其中,所述第三调配辅料包括占精制混合竹浆总重量0.01~0.03%的固着剂、0.02~0.03%的枞酸型树脂胶、0.02~0.05%的磨细矿物滑石、
0.004~0.005%的三元微粒胶和0.03~0.05%的食用玉米淀粉。14.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精制混合竹浆,其特征在于在制造纸杯纸、面碗纸、吸管纸中的应用。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精制混合竹浆,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法制备纸杯纸:将精制混合竹浆稀释到浓度0.5%~1.5%,泵送到食品纸机流箱;精制混合竹浆经三叠网复合成形得到含水率80~90%的湿纸幅;纸幅经真空机械脱水、表面平整工序、高温蒸汽缸热处理,得到含水率为8%的精制竹浆纸杯原纸;基于纸杯原纸喷涂生物质胶,包括以下步骤:生物质胶的制备:生物质胶原料10%浓度溶解,升温速率4~5℃/min,最高温度96~97℃,保温时间37min,黏度4.8mpa.s;生物质胶料泵送至计量辊式薄膜喷涂机,喷涂量4.2g/m2,热处理至含水率9.5%,经软压光表面修饰;生物质胶喷涂、表面修饰后的精制竹浆纸杯原纸经分切包装后得到精制竹浆纸杯纸产品。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精制混合竹浆,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法制备面碗纸:将精制混合竹浆稀释到浓度0.5%~1.5%,泵送到食品纸机流箱;精制混合竹浆经三叠网复合成形得到含水率80~90%的湿纸幅;纸幅经真空机械脱水、表面平整工序、高温蒸汽缸热处理,得到含水率为8%的精制竹浆面碗原纸;基于面碗原纸喷涂生物质胶,包括以下步骤:生物质胶的制备:生物质胶原料12%浓度溶解,升温速率3~5℃/min,最高温度94~96℃,保温时间45min,黏度4.5mpa.s;生物质胶料泵送至计量辊式薄膜喷涂机,喷涂量4.0g/m2,热处理至含水率10%,经软压光表面修饰;生物质胶喷涂、表面修饰后的竹浆面碗原纸经分切包装后得到精制竹浆面碗纸产品。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精制混合竹浆,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吸管纸:将精制混合竹浆稀释到浓度0.5%~1.5%,泵送到食品纸机流箱;精制混合竹浆经三叠网复合成形得到含水率80~90%的湿纸幅;纸幅经真空机械脱水、表面平整工序、高温蒸汽缸热处理,得到含水率为8%的精制竹浆吸管原纸;基于吸管原纸喷涂生物质胶,包括以下步骤:生物质胶的制备:生物质胶原料14%浓度溶解,升温速率3~6℃/min,最高温度94~98℃,保温时间40min,黏度5.2mpa.s;生物质胶料泵送至计量辊式薄膜喷涂机,喷涂量4.5g/m2,热处理至含水率9.0%,经软压光表面修饰;生物质胶喷涂、表面修饰后的竹浆吸管原纸经分切包装后得到竹浆吸管纸产品。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制混合竹浆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精制混合竹浆是由第一精制竹浆和第二精制竹浆按照2.5~4∶1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第一精制竹浆是基于DDS深度氧化脱木素法制成的,第二精制竹浆是基于APMP法制成的,第一精制竹浆与第二精制竹浆的白度差为2~10%ISO,精制混合竹浆的白度值为24~40%ISO,抗张指数为30~60N
技术研发人员:王科 牛团军 郭利容 汪春荣 杨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8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