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模具顶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金属型低压模具的被动式下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2.金属型低压模具在进行生产时,模具本体正下方是低压设备的保温炉,下模下方无法布局主动下顶出系统。
3.现有技术中,金属型低压模具中的成型铸件一般依靠上模的包裹力将铸件从下模中拉出并留在上模中,然后由设置在上模上方的顶出机构将铸件顶出,实现脱模。这个过程中,为了实现铸件从下模中拉出并留在上模中,上模对铸件的包裹力要大于下模对铸件的包裹力与产品本身的重力之和,这就导致对上模的设计要求更高更复杂。特别在下模对铸件的包裹力特别大的情况下,为了保证铸件在从下模中脱出来的过程中能够留在上模中,需要在上模上增加更多的设计来提高上模对于铸件的包裹力。
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金属型低压模具的被动式下顶出装置,能够通过设置在上模上方的驱动件将铸件从低压模具的下模中顶出,低压模具的包裹力只需要大于铸件本身的自重,简化了低压模具上模的结构设计。
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金属型低压模具的被动式下顶出装置,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上脱模板,上脱模板下端一侧设置水平凸出的勾嘴,下模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下脱模板,下脱模板上端一侧设置凹陷的咬合槽,勾嘴能够伸入咬合槽中和咬合槽上下咬合,在咬合状态下,上脱模板通过勾嘴能够带动下脱模板一起向上运动;所述下脱模板下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下顶出板侧面,下顶出板上端面固定下顶出杆安装板,下顶出杆安装板上端面固定多个下顶出杆,多个下顶出杆上端向上穿过下模的型腔端面,多个下顶出杆能够将下模的型腔端面中的铸件顶出。
6.进一步的,下脱模板上沿高度方向设置导槽,导槽内设置导柱,导柱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在下模侧面。
7.进一步的,导槽包括分上下设置的第一导向槽段和第二导向槽段,第一导向槽段和第二导向槽段在水平方向上错开设置,第一导向槽段和第二导向槽段之间通过脱开槽段连接成一体,导柱在第一导向槽段和第二导向槽段内时能够上下滑动,导柱从第一导向槽段通过脱开槽段到达第二导向槽段时能够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
8.进一步的,咬合槽的上槽面为水平设置的平直槽端面,伸入咬合槽中的勾嘴能够和平直槽端面上下接触,上脱模板带动勾嘴上行时,能够带动与之接触的下脱模板向上运动,咬合槽的下槽面为倾斜设置的斜槽端面。
9.进一步的,下模下端面固定在下模安装板上,上模上端面通过多个缓冲杆连接上
模安装板,多个缓冲杆上端固定连接上模安装板,多个缓冲杆下端滑动连接在上模的缓冲孔中,上模安装板下端面设置多个上顶出杆。
10.进一步的,多个缓冲杆上分别套装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上端接触上模安装板下端面,缓冲弹簧下端接触上模上端面。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无需在下模下方设置主动顶出机构,而是通过开模驱动机构提供的驱动力,借助上下咬合的上下脱模板实现了金属型低压模铸件下顶出,使重量大的零件留上模成为了可能;同时,避免了由于低压模具在开班生产或者中断后重新生产时,模具温度不均匀而导致下模包裹力变大,使得铸件留下模,最终导致模具需要下机清理出铸件而产生中断的问题发生;导槽和导柱相互配合的设置还能够实现上下脱模板的自动脱开,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通过下顶出杆顶出铸件,上模型腔对铸件的包裹力只需要大于铸件的重力,就能够将铸件留在上模中,简化了上模的设计。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正面结构图。
13.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14.图3为本发明背面结构图。
15.图4为下脱模板结构图。
16.图5为本发明脱模状态图。
17.其中:1、上模;2、下模;3、上脱模板;4、下脱模板;5、导柱;6、下顶出杆;7、下顶出杆安装板;8、下顶出板;9、勾嘴;10、咬合槽;11、导槽;12、第一导向槽段;13、第二导向槽段;14、脱开槽段;15、斜槽端面;16、平直槽端面;17、上模安装板;18、下模安装板;19、上顶出杆;20、缓冲杆;21、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金属型低压模具的被动式下顶出装置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上脱模板3,上脱模板3下端一侧设置水平凸出的勾嘴9。下模2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下脱模板4,下脱模板4上端一侧设置凹陷的咬合槽10,勾嘴9能够伸入咬合槽10中和咬合槽10上下咬合,在咬合状态下,上脱模板3通过勾嘴9能够带动下脱模板4一起向上运动。
20.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下脱模板4下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下顶出板8侧面,下顶出板8上端面固定下顶出杆安装板7,下顶出杆安装板7上端面固定多个下顶出杆6,多个下顶出杆6上端向上穿过下模2的型腔端面,多个下顶出杆6能够将下模2的型腔端面中的铸件顶出。
21.为了让下脱模板4按照设定的方向上下移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下脱模板4上沿高度方向设置导槽11,导槽11内设置导柱5,导柱5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在下模2侧面。上脱模板3带动下脱模板4向上运动,下脱模板4通过下顶出板8带动多个下顶出杆6将下模2的型腔端面内的铸件向上顶出。其中,导柱5和导槽11配合实现下脱模板4向上运动的导向。
22.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导槽11包括分上下设置的第一导向槽段12和第二导向槽段13,第一导向槽段12和第二导向槽段13在水平方向上错开设置,第一导向槽段12和第二导向槽段13之间通过脱开槽段14连接成一体,导柱5在第一导向槽段12和第二导向槽段13内时能够上下滑动,导柱5从第一导向槽段12通过脱开槽段14到达第二导向槽段13时能够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
23.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咬合槽10的上槽面为水平设置的平直槽端面16,伸入咬合槽10中的勾嘴9能够和平直槽端面16上下接触,上脱模板3带动勾嘴9上行时,能够带动与之接触的下脱模板4向上运动。咬合槽10的下槽面为倾斜设置的斜槽端面15,勾嘴9能够快捷顺利的沿着倾斜设置的斜槽端面15脱开咬合槽10。
24.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下模2下端面固定在下模安装板18上,上模1上端面通过多个缓冲杆20连接上模安装板17,多个缓冲杆20上端固定连接上模安装板17,多个缓冲杆20下端滑动连接在上模1的缓冲孔中,多个缓冲杆20上分别套装缓冲弹簧21,缓冲弹簧21上端接触上模安装板17下端面,缓冲弹簧21下端接触上模1上端面。上模安装板17下端面设置多个上顶出杆19,上顶出杆19能够向下顶出上模1中的铸件。
2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如图1所示,当上模1和下模2处于合模状态时,上脱模板3的勾嘴9和下脱模板4的咬合槽10咬合,当上部驱动元件带动模具开模一瞬间,上脱模板3会通过勾嘴9带动下脱模板4向上运动,下脱模板4会带动下顶出板8一起向上运动,下顶出板8会带动多个下顶出杆6同步向上运动,多个下顶出杆6同步将下模2型腔中的铸件顶出。在下脱模板4向上运动过程中,导柱5沿着导槽11由第二导向槽段13进入脱开槽段14,然后再进入第一导向槽段12中,在导槽11和导柱5的导向下,下脱模板4在向上运动的同时上部向左侧移动,使得咬合槽10逐渐脱离勾嘴9,从而实现上脱模板3和下脱模板4的脱开,此时多个下顶出杆6和下顶出板8离开对铸件的底部支撑,上模1型腔对铸件的包裹力只需要大于铸件的重力,就能够将铸件留在上模1型腔中。如图5所示,当铸件取出上模1型腔后,由上部驱动元件驱动上模1向下运动时,上模1型腔与下顶出杆6接触,上模1型腔带动下顶出杆6和下顶出板8向下运动复位。在向下运动过程中,上脱模板3的勾嘴9和下脱模板4的咬合槽10咬合,最终达到合模状态。
26.本发明无需在下模下方设置主动顶出机构,而是通过开模驱动机构提供的驱动力,借助上下咬合的上下脱模板实现了金属型低压模铸件下顶出,使重量大的零件留上模成为了可能。同时,避免了由于低压模具在开班生产或者中断后重新生产时,模具温度不均匀而导致下模包裹力变大,使得铸件留下模,最终导致模具需要下机清理出铸件而产生中断的问题发生。在下顶出过程中,通过导槽和导柱的设置还能够实现上下脱模板的自动脱开,提高了工作效率。
27.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技术特征:1.一种金属型低压模具的被动式下顶出装置,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上脱模板(3),上脱模板(3)下端一侧设置水平凸出的勾嘴(9),下模(2)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下脱模板(4),下脱模板(4)上端一侧设置凹陷的咬合槽(10),勾嘴(9)能够伸入咬合槽(10)中和咬合槽(10)上下咬合,在咬合状态下,上脱模板(3)通过勾嘴(9)能够带动下脱模板(4)一起向上运动;所述下脱模板(4)下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下顶出板(8)侧面,下顶出板(8)上端面固定下顶出杆安装板(7),下顶出杆安装板(7)上端面固定多个下顶出杆(6),多个下顶出杆(6)上端向上穿过下模(2)的型腔端面,多个下顶出杆(6)能够将下模(2)的型腔端面中的铸件顶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型低压模具的被动式下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脱模板(4)上沿高度方向设置导槽(11),导槽(11)内设置导柱(5),导柱(5)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在下模(2)侧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型低压模具的被动式下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11)包括分上下设置的第一导向槽段(12)和第二导向槽段(13),第一导向槽段(12)和第二导向槽段(13)在水平方向上错开设置,第一导向槽段(12)和第二导向槽段(13)之间通过脱开槽段(14)连接成一体,导柱(5)在第一导向槽段(12)和第二导向槽段(13)内时能够上下滑动,导柱(5)从第一导向槽段(12)通过脱开槽段(14)到达第二导向槽段(13)时能够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金属型低压模具的被动式下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槽(10)的上槽面为水平设置的平直槽端面(16),伸入咬合槽(10)中的勾嘴(9)能够和平直槽端面(16)上下接触,上脱模板(3)带动勾嘴(9)上行时,能够带动与之接触的下脱模板(4)向上运动,咬合槽(10)的下槽面为倾斜设置的斜槽端面(1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型低压模具的被动式下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下端面固定在下模安装板(18)上,上模(1)上端面通过多个缓冲杆(20)连接上模安装板(17),多个缓冲杆(20)上端固定连接上模安装板(17),多个缓冲杆(20)下端滑动连接在上模(1)的缓冲孔中,上模安装板(17)下端面设置多个上顶出杆(19)。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型低压模具的被动式下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缓冲杆(20)上分别套装缓冲弹簧(21),缓冲弹簧(21)上端接触上模安装板(17)下端面,缓冲弹簧(21)下端接触上模(1)上端面。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模具顶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金属型低压模具的被动式下顶出装置。其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上脱模板,上脱模板下端一侧设置水平凸出的勾嘴,下模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下脱模板,下脱模板上端一侧设置凹陷的咬合槽,勾嘴能够伸入咬合槽中和咬合槽上下咬合,在咬合状态下,上脱模板通过勾嘴能够带动下脱模板一起向上运动。本发明无需在下模下方设置主动顶出机构,而是通过开模驱动机构提供的驱动力,借助上下咬合的上下脱模板实现了金属型低压模铸件下顶出,使重量大的零件留上模成为了可能。上模成为了可能。上模成为了可能。
技术研发人员:顾红亮 张宏武 高建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锡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6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