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7-02  64



1.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制冷剂r134a及r1234yf制冷剂物性的问题,使得空调系统在压降较大,无法有效控制流经水冷冷凝器系统流量,系统能效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该简化形式的概念均为本领域现有技术简化,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改变室外换热器与水冷冷凝器连接结构能有效利用或旁通室外换热器精准调节水冷冷凝器流量的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其能根据工况需要通过改变管路上控制阀状态使室外换热器与水冷冷凝器形成串联结构或并联结构调节水冷冷凝器流量。
6.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包括:
7.压缩机,其输出端经第一控制阀连接水冷冷凝器第一入口即a入,其输出端还经第二控制阀连接室外换热器第一端口即a口,其输入端形成该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输入端;
8.第三控制阀,其第一端口a口连接室外换热器第二端口b口,其第二端口b口连接第五控制阀第一端口;
9.水冷冷凝器,其第一出口a出连接在第三控制阀第二端口b口和第五控制阀第一端口之间;
10.室外换热器第一端口a口形成该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第二输出端;
11.第四控制阀,形成在该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第二输出端;
12.第五控制阀,其第二端口形成该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第二输出端。
13.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室外换热器与水冷冷凝器形成串联结构时,第一控制阀导通,第二控制阀关闭,第三控制导通,第四控制阀导通,第五控制阀关闭。
14.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室外换热器与水冷冷凝器形成并联结构时,第一控制阀导通,第二控制阀导通,第三控制导通,第四控制阀关闭,第五控制阀导通。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五控制阀是电子膨胀阀时,其可以是无节流状态或部分节流状态。
15.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第三控制阀是电子膨胀阀,
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和第五控制阀是电磁阀。
16.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第一控制阀~第五控制阀是电子膨胀阀。
17.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是一种示例性的优选结构,在本发明主要设计思路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车辆情况和具体结构增加部件。也就是说,只要能满足“根据工况需要通过改变管路上控制阀状态使室外换热器与水冷冷凝器形成串联结构或并联结构调节水冷冷凝器流量”这一设计思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优化。以及,上述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本质上是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的一部分,本技术未对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剩余部分进行限定,因为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的剩余部分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结构,其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即本发明输出端连接什么样的具体结构和压缩机入口连接什么样的具体结构并不影响本发明解决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一步对本发明工作原理及技术效果说明如下:
18.1、在制冷模式时,本发明通过室外换热器与水冷冷凝器并联形式,可以有效旁通水冷冷凝器,从而可以有效减小系统压降,提高系统能效。
19.2、制热模式时,本发明也可以有效旁通/利用室外换热器,从而有效减小系统压降,提高系统能效。
20.3、除湿模式时,通过室外换热器与水冷冷凝器并联形式,且第三控制阀选择电子膨胀阀,通过电子膨胀阀开度可有效控制系统流量。
附图说明
21.本发明附图旨在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方法、结构和/ 或材料的一般特性,对说明书中的描述进行补充。然而,本发明附图是未按比例绘制的示意图,因而可能未能够准确反映任何所给出的实施例的精确结构或性能特点,本发明附图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定或限制由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所涵盖的数值或属性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技术效果。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加以应用,在没有背离发明总的设计思路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发明下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发明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具体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26.第一实施例;
27.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其能根据工况需要通过流向控制结构使室外换热器与水冷冷凝器形成串联结构或并联结构调节水冷冷凝器流量。
28.现有技术中不同厂商不同车型的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各不相同,不同的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不影响本发明的实施,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思路在于:根据工况需要通过改变管路上控制阀状态使室外换热器与水冷冷凝器形成串联结构或并联结构调节水冷冷凝器流量。可以有效旁通水冷冷凝器,从而可以有效减小系统压降,提高系统能效。或,有效旁通/利用室外换热器,从而有效减小系统压降,提高系统能效。
29.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尽管在这里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不同的元件、参数、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参数、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当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是用来将一个元件、参数、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参数、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来。因此,在不脱离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况下,以下所讨论的第一元件、参数、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参数、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30.第二实施例;
31.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主要设计思想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的可行实施例,该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的可行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于新能源车空调管路整体结构的限定,如上所述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车辆可以根据其实际需求设计形成相应的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实质上本发明可以理解为新能源车空调管路整体结构的一部分,新能源车空调管路其他部分设计为何种具体结构不影响本发明解决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达到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只要新能源车空调管路整体结构具有本发明的其就能根据工况需要通过改变管路上控制阀状态使室外换热器与水冷冷凝器形成串联结构或并联结构调节水冷冷凝器流量。
32.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包括:
33.压缩机,其输出端经第一控制阀连接水冷冷凝器第一入口即a入,其输出端还经第二控制阀连接室外换热器第一端口即a口,其输入端形成该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输入端;
34.第三控制阀,其第一端口a口连接室外换热器第二端口b口,其第二端口b口连接第五控制阀第一端口;
35.水冷冷凝器,其第一出口a出连接在第三控制阀第二端口b口和第五控制阀第一端口之间;
36.室外换热器第一端口a口形成该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第二输出端;
37.第四控制阀,形成在该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第二输出端;
38.第五控制阀,其第二端口形成该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第二输出端。
39.其中,第三控制阀是电子膨胀阀,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和第五控制阀是电磁阀;
40.或,第一控制阀~第五控制阀是电子膨胀阀。
41.第三实施例;
42.本发明提供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其是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并联工况,等效管路图参考图2所示;
43.室外换热器与水冷冷凝器形成并联结构时,第一控制阀导通,第二控制阀导通,第
三控制导通,第四控制阀关闭,第五控制阀导通。
44.第四实施例;
45.本发明提供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其是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串联工况,等效管路图参考图3所示;
46.室外换热器与水冷冷凝器形成串联结构时,第一控制阀导通,第二控制阀关闭,第三控制导通,第四控制阀导通,第五控制阀关闭。
47.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都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还将理解的是,除非这里明确定义,否则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这类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语境中的意思相一致的意思,而不以理想的或过于正式的含义加以解释。
48.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能根据工况需要通过流向控制结构使室外换热器与水冷冷凝器形成串联结构或并联结构调节水冷冷凝器流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其输出端经第一控制阀连接水冷冷凝器第一入口(a入),其输出端还经第二控制阀连接室外换热器第一端口(a口),其输入端形成该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输入端;第三控制阀,其第一端口(a口)连接室外换热器第二端口(b口),其第二端口(b口)连接第五控制阀第一端口;水冷冷凝器,其第一出口(a出)连接在第三控制阀第二端口(b口)和第五控制阀第一端口之间;室外换热器第一端口(a口)形成该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第二输出端;第四控制阀,形成在该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第二输出端;第五控制阀,其第二端口形成该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第二输出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室外换热器与水冷冷凝器形成串联结构时,第一控制阀导通,第二控制阀关闭,第三控制导通,第四控制阀导通,第五控制阀关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室外换热器与水冷冷凝器形成并联结构时,第一控制阀导通,第二控制阀导通,第三控制导通,第四控制阀关闭,第五控制阀导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控制阀是电子膨胀阀,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和第五控制阀是电磁阀。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阀~第五控制阀是电子膨胀阀。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空调管路结构,其能根据工况需要通过流向控制结构使室外换热器与水冷冷凝器形成串联结构或并联结构调节水冷冷凝器流量。本发明通过室外换热器与水冷冷凝器串联或并联结构,可以有效旁通水冷冷凝器,有效旁通/利用室外换热器,从而可以有效减小系统压降,精确控制水冷冷凝器流量,提高系统能效。系统能效。系统能效。


技术研发人员:柳慈翀 倪孟雄 金莉 过于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8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84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