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墙体施工用转运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4-07-01  65



1.本发明涉及墙板转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墙体施工用转运方法。


背景技术:

2.预制装配式的建筑是现在社会非常流行的一种建筑,其特点是运输集装箱化,对国外海运及长距离运送有明显优势;此外,传统的墙体大多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全是用钢筋扎好了之后再浇注,安装施工时,因为墙体重量导致安装缓慢,而且容易出事故,为了解决施工问题,现已经从墙体上进行改进了,将传统钢筋扎的结构用轻钢龙骨代替,并横向添加预应力钢筋,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同时减轻的墙体的重量,为后续施工提供了便利,但是现在的施工还不够省力便捷。
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墙板转运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其中申请号为cn201511015631.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快速成型墙体组装转运设备,其通过内框架上的前后和左右电液推杆带动前后和左右挤压横梁对墙板进行夹紧,并通过翻转电机带动内框架翻转180度后等待下一工序的操作,实现组装转运功能。
4.但是其这种方式采用的电推机构相对较多,在成本控制上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施工现场,并且采用这种机构其装配的适应性不强,一次性只能携带一个墙板进行装配,并且携带墙板在无其他辅助支撑的情况下进行大角度翻转容易出现负荷较大导致机械故障,并且该装置上并没设置对应的与装配位对齐的对接口,装配的精准度和稳定性堪忧。
5.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墙体施工用转运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墙体施工用转运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成本较高、无辅助支撑和无对接口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8.步骤一:将轻质墙板斜靠在转运装置的各个支撑架上,支撑架通过阻挡模块阻止后移,轻质墙板的底部通过支撑底座放置,可转运到相应位置,令对接口竖直对准轻质墙板需要放下的准确位置;
9.步骤二:滑动座带动龙门架在运车底板上滑移带轻质墙板处,液压杆带动龙门架转动至与支撑架的相同倾斜度并且将夹紧器与轻质墙板的侧边对齐,通过夹紧器将轻质墙板夹持;
10.步骤三:液压杆将龙门架重新推正,并通过滑动座移动至对接口处,轻质墙板底部踏空通过自重下降,带动滑动架压着缓冲机构缓冲减速缓慢落到指定地面;
11.其中,所述转运装置包括运车底板,所述运车底板的顶部滑移安装有支撑架和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内侧安装有滑轨且滑轨上滑移安装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上固定安装有夹紧器,所述夹紧器通过安装于龙门架顶部的伸缩拉杆吊接,所述龙门架的底部还安装有缓冲机构来缓冲落下的滑动架,所述运车底板的前端开设有对接口,所述运车底板上还
设置有与龙门架同步滑移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与龙门架连接。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龙门架和液压杆均固定安装于滑动座上,所述龙门架在滑移装置上铰接,所述液压杆与滑移安装和龙门架均铰接,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两列且两列支撑架的宽度小于龙门架和对接口的宽度。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伸缩拉杆包括有导套、拉簧和拉杆,所述拉簧和拉杆均套设于导套的内腔且拉杆通过拉簧勾接,所述导套的顶部固定连接于龙门架的顶部,所述拉杆的底部与滑动架固定连接。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夹紧器包括有固定安装于滑动架上的外筒,所述外筒的内部活动套设有撑杆,所述撑杆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啮合板,所述外筒的底部安装有与啮合板啮合的齿轮,所述外筒的底部还安装有自锁转轴,所述齿轮通过自锁转轴控制单向转动。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有主油缸和副油缸,所述主油缸和副油缸的底部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主油缸的内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弹性支撑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外端位于滑动架的正下方。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阻挡模块包括有转动轴、卡块和挡块,所述转动轴活动安装于运车底板上,所述卡块固定安装于转动轴上,所述挡块固定安装于运车底板上并对卡块转动限位,所述卡块顶撑于支撑架底部滑块的后侧。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动座的内侧边缘深入最大部分移动时与转动轴的外表面挤压接触,所述滑动座的内侧边缘与转动轴外周面挤压接触时并向支撑架移动时带动转动轴逆时针旋转。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动座为手动驱动滑移或电机驱动滑移。
1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底座为内侧呈九十度直角与轻质墙板的底部贴合,所述支撑底座的后挡板在安装轻质墙板后倾斜角度与支撑架的倾斜角度一致并与支撑架的斜边对齐,所述支撑底座的铰接点与滑动座的铰接点水平。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通过移动龙门架的位置令其到达轻质墙板处,通过液压杆控制龙门架的倾斜角度令龙门架与轻质墙板的倾斜角度保持为一致,并通过夹紧器在轻质墙板的两侧对其进行夹持,通过液压杆顶升推动龙门架转动带动轻质墙板回到竖直状态,移动龙门架带动轻质墙板到达对接口处,墙板失去支撑落下并通过缓冲机构减速下降,后续可以对各个墙板进行逐个取用,使用的电推组件相对较少,成本较低,操作方便,落地轻缓易控。
22.2.通过在运车底板的前部设置有对接口,对接口可以对准墙板需要放置下路的位置,而滑动座移动到对接口令后墙板会由于脱离支撑而自行带动夹紧器和滑动架下落,在通过下方的缓冲机构缓冲减速,期间仍然可以在墙板缓缓下行时调整其落地的姿态令其落地位置更为准确,并且对接口设置为凹陷结构也便于缩小装置整体的占用空间。
23.3.通过在运车底板上活动安装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可以随着墙板的转动一同转动,也就是说在墙板转动的过程中支撑底座依然可以为墙板提供支撑力,由此降低龙门架转动时的负荷,并且在在转运过程中可以以最大面积托住墙板的地面,并且其后侧挡板与支撑架在一条线上,配合支撑架一同支撑,增强了支撑效果,防止支撑断层和墙体受力不均。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转运装置的侧视图;
26.图3为伸缩拉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28.图5为图4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29.图6为龙门架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缓冲机构的内部示意图;
31.图8为夹紧器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3.1、运车底板;2、滑动座;3、龙门架;4、滑轨;5、夹紧器;51、外筒;52、撑杆;53、啮合板;54、齿轮;55、自锁转轴;6、伸缩拉杆;61、导套;62、拉簧;63、拉杆;7、缓冲机构;71、主油缸;72、副油缸;73、连通管;74、弹簧;75、活塞杆;8、液压杆;9、支撑架;10、支撑底座;11、转动轴;12、卡块;13、挡块;14、对接口;15、滑动架。
具体实施方式
34.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35.步骤一:将轻质墙板斜靠在转运装置的各个支撑架9上,支撑架9通过阻挡模块阻止后移,轻质墙板的底部通过支撑底座10放置,可转运到相应位置,令对接口14竖直对准轻质墙板需要放下的准确位置;
36.步骤二:滑动座2带动龙门架3在运车底板1上滑移带轻质墙板处,液压杆8带动龙门架3转动至与支撑架9的相同倾斜度并且将夹紧器5与轻质墙板的侧边对齐,通过夹紧器5将轻质墙板夹持;
37.步骤三:液压杆8将龙门架3重新推正,并通过滑动座2移动至对接口14处,轻质墙板底部踏空通过自重下降,带动滑动架15压着缓冲机构7缓冲减速缓慢落到指定地面;
38.其中,转运装置包括运车底板1,运车底板1的顶部滑移安装有支撑架9和龙门架3,龙门架3的内侧安装有滑轨4且滑轨4上滑移安装有滑动架15,滑动架15上固定安装有夹紧器5,夹紧器5通过安装于龙门架3顶部的伸缩拉杆6吊接,龙门架3的底部还安装有缓冲机构7来缓冲落下的滑动架15,运车底板1的前端开设有对接口14,运车底板1上还设置有与龙门架3同步滑移的液压杆8,液压杆8的输出端与龙门架3连接;
39.通过移动龙门架3的位置令其到达轻质墙板处,通过液压杆8控制龙门架3的倾斜角度令龙门架3与轻质墙板的倾斜角度保持为一致,并通过夹紧器5在轻质墙板的两侧对其进行夹持,通过液压杆8顶升推动龙门架3转动带动轻质墙板回到竖直状态,移动龙门架3带动轻质墙板到达对接口14处,墙板失去支撑落下并通过缓冲机构7减速下降,整个卸货过程连贯工整,无需人工在从中过多干预,也没有设置过多电推等机构,降低成本和人工负担。
40.其中,龙门架3和液压杆8均固定安装于滑动座2上,龙门架3在滑移装置上铰接,液压杆8与滑移安装和龙门架3均铰接,支撑架9设置有两列且两列支撑架9的宽度小于龙门架3和对接口14的宽度;
41.增加液压杆8的自由度有利于调整龙门架3的倾斜角度。
42.其中,伸缩拉杆6包括有导套61、拉簧62和拉杆63,拉簧62和拉杆63均套设于导套61的内腔且拉杆63通过拉簧62勾接,导套61的顶部固定连接于龙门架3的顶部,拉杆63的底部与滑动架15固定连接;
43.当初始状态下,夹紧器5没有受到向下拉力的时候,会首先受到伸缩拉杆6的向上拉力,令夹紧器5和滑动架15到达相对上层的初始位置,这里也便于缓冲机构7恢复初始位置,不至于令夹紧器5的初始位置从一开始就很低,当夹紧器5夹持住墙板后并在对接口14处落下后,这个重力是克服伸缩拉杆6的自身弹力的,伸缩拉杆6此时可以伸长随着滑动架15一同下行。
44.其中,夹紧器5包括有固定安装于滑动架15上的外筒51,外筒51的内部活动套设有撑杆52,撑杆5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啮合板53,外筒51的底部安装有与啮合板53啮合的齿轮54,外筒51的底部还安装有自锁转轴55,齿轮54通过自锁转轴55控制单向转动;
45.当龙门架3放置到与支撑架9倾斜角度相同的状态时,微调滑动座2、龙门架3的位置令夹紧器5对准轻质墙板的侧面,调节和转动自锁转轴55带动齿轮54,但是由于内部棘轮机构存在(现有技术不多赘述),致使齿轮54不能反转从而配合另一侧的齿轮54实现针对墙板的夹持,而夹紧器5可以在滑动架15山设置若干个,针对墙板的类型来进行设定,相应提高夹持力,夹持稳定后控制龙门架3带着轻质墙板恢复到竖直状态,由于支撑底座10也是活动安装在运车底板1上的,故而其不会阻挡轻质墙板的转动,而是随之一同转动,可以轻易打开供轻质墙板通行的道路,直至运行到对接口14处时,轻质墙板的底部脱离了运车底板1的支撑后会受重力落下。
46.其中,缓冲机构7包括有主油缸71和副油缸72,主油缸71和副油缸72的底部通过连通管73连通,主油缸71的内部套设有弹簧74,弹簧74的顶部弹性支撑有活塞杆75,活塞杆75的外端位于滑动架15的正下方;
47.初始状态下液压油是充斥在主油缸71中的,但是当活塞杆75的顶端受到压力之后下行会挤压弹簧74压缩,并将主油缸71内部的液压油顺着连通管73向副油缸72中挤压,由于连通管73的孔径有限,故而其流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短时间内主油缸71的内部仍然滞留充斥的大量的液压油不能被及时排走,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滞留的液压油会形成针对活塞杆75的支撑力,令活塞杆75顶撑这上述压力并以一个较恒定和缓慢的速度下行,防止突然性坠落,而轻质墙板则可以在此过程中被轻轻到的竖直放到地面,由于运车底板1的整体高度并不高,故而活塞杆75的下行活动空间足够可以将轻质墙板放到地面,以一个较低的高度降低墙板放下的难度。
48.其中,阻挡模块包括有转动轴11、卡块12和挡块13,转动轴11活动安装于运车底板1上,卡块12固定安装于转动轴11上,挡块13固定安装于运车底板1上并对卡块12转动限位,卡块12顶撑于支撑架9底部滑块的后侧,滑动座2的内侧边缘深入最大部分移动时与转动轴11的外周面挤压接触,滑动座2的内侧边缘与转动轴11外周面挤压接触时并向支撑架9移动时带动转动轴11逆时针旋转;
49.由图1显然易得滑动座2的后侧和前侧的宽度并不一致,于是随着滑动座2向后移动的过程中,最终其较宽的边缘部分与转动轴11的外周面接触,并如图5所示,带动转动轴11顺时针旋转,由于支撑架9是滑移安装的,于是卡块12转动时会顶推支撑架9,并将卡块12转动离开针对支撑架9底部滑块的阻挡路线,令后方的支撑架9方便撤出,而挡块13则起到
针对卡块12的限位作用,其挡在卡块12的后方防止其发生逆时针转动,即轻质墙板斜靠在支撑架9上时防止其推着卡块12向后滑移,故而转动轴11和卡块12的逆时针旋转是被限制的。
50.其中,滑动座2为手动驱动滑移或电机驱动滑移;
51.手动驱动和电机驱动滑移均可适用于本发明的滑动座2,令滑动座2在实现自动化控制或者手动控制,实际使用场景下可以根据成本以及使用环境考虑何种装配手段性价比比较高,供使用者自由选择。
52.其中,支撑底座10为内侧呈九十度直角与轻质墙板的底部贴合,支撑底座10的后挡板在安装轻质墙板后倾斜角度与支撑架9的倾斜角度一致并与支撑架9的斜边对齐,支撑底座10的铰接点与滑动座2的铰接点水平;
53.而支撑底座10具体由两部分组成,底部板和后挡板,后挡板和底部板之间呈九十度角装配,并且为活动铰接安装于运车底板1上,可以相对于运车底板1自由转动,因此即便是支撑架9的位置或倾斜角度发生小幅改变,支撑底座10依然可通过自转来克服和弥补这部分误差,支撑底座10的后挡板与支撑架9的倾斜角度保持一致,可令轻质墙板的底部和墙板背面的上部分得到来自同一个倾斜角度的支撑,不会出现支撑部位断层的后果,保护墙体不会在之后支撑部位因受力不均而损坏,提高针对轻质墙体的良好支撑性。
54.工作原理:通过移动龙门架3的位置令其到达轻质墙板处,通过液压杆8控制龙门架3的倾斜角度令龙门架3与轻质墙板的倾斜角度保持为一致,并通过夹紧器5在轻质墙板的两侧对其进行夹持,通过液压杆8顶升推动龙门架3转动带动轻质墙板回到竖直状态,移动龙门架3带动轻质墙板到达对接口14处,墙板失去支撑落下并通过缓冲机构7减速下降,当活塞杆75的顶端受到滑动架15压力之后下行会挤压弹簧74压缩,并将主油缸71内部的液压油顺着连通管73向副油缸72中挤压,由于连通管73的孔径有限,故而其流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短时间内主油缸71的内部仍然滞留充斥的大量的液压油不能被及时排走,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滞留的液压油会形成针对活塞杆75的支撑力,令活塞杆75顶撑这上述压力并以一个较恒定和缓慢的速度下行,穿过对接口14落地,对接口14在此过程中可以持续校位,整个卸货过程连贯工整,无需人工在从中过多干预,降低成本和人工负担。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墙体施工用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于该方法中的转运装置,所述转运装置包括运车底板(1),所述运车底板(1)的顶部滑移安装有支撑架(9)和龙门架(3),所述龙门架(3)的内侧安装有滑轨(4)且滑轨(4)上滑移安装有滑动架(15),所述滑动架(15)上固定安装有夹紧器(5),所述夹紧器(5)通过安装于龙门架(3)顶部的伸缩拉杆(6)吊接,所述龙门架(3)的底部还安装有缓冲机构(7)来缓冲落下的滑动架(15),所述运车底板(1)的前端开设有对接口(14),所述运车底板(1)上还设置有与龙门架(3)同步滑移的液压杆(8),所述液压杆(8)的输出端与龙门架(3)连接;该装配式建筑的墙体施工用转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轻质墙板斜靠在转运装置的各个支撑架上,支撑架通过阻挡模块阻止后移,轻质墙板的底部通过支撑底座放置,可转运到相应位置,令对接口竖直对准轻质墙板需要放下的准确位置;步骤二:滑动座带动龙门架在运车底板上滑移带轻质墙板处,液压杆带动龙门架转动至与支撑架的相同倾斜度并且将夹紧器与轻质墙板的侧边对齐,通过夹紧器将轻质墙板夹持;步骤三:液压杆将龙门架重新推正,并通过滑动座移动至对接口处,轻质墙板底部踏空通过自重下降,带动滑动架压着缓冲机构缓冲减速缓慢落到指定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墙体施工用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3)和液压杆(8)均固定安装于滑动座(2)上,所述龙门架(3)在滑移装置上铰接,所述液压杆(8)与滑移安装和龙门架(3)均铰接,所述支撑架(9)设置有两列且两列支撑架(9)的宽度小于龙门架(3)和对接口(14)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墙体施工用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拉杆(6)包括有导套(61)、拉簧(62)和拉杆(63),所述拉簧(62)和拉杆(63)均套设于导套(61)的内腔且拉杆(63)通过拉簧(62)勾接,所述导套(61)的顶部固定连接于龙门架(3)的顶部,所述拉杆(63)的底部与滑动架(15)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墙体施工用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器(5)包括有固定安装于滑动架(15)上的外筒(51),所述外筒(51)的内部活动套设有撑杆(52),所述撑杆(5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啮合板(53),所述外筒(51)的底部安装有与啮合板(53)啮合的齿轮(54),所述外筒(51)的底部还安装有自锁转轴(55),所述齿轮(54)通过自锁转轴(55)控制单向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墙体施工用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7)包括有主油缸(71)和副油缸(72),所述主油缸(71)和副油缸(72)的底部通过连通管(73)连通,所述主油缸(71)的内部套设有弹簧(74),所述弹簧(74)的顶部弹性支撑有活塞杆(75),所述活塞杆(75)的外端位于滑动架(15)的正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墙体施工用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模块包括有转动轴(11)、卡块(12)和挡块(13),所述转动轴(11)活动安装于运车底板(1)上,所述卡块(12)固定安装于转动轴(11)上,所述挡块(13)固定安装于运车底板(1)上并对卡块(12)转动限位,所述卡块(12)顶撑于支撑架(9)底部滑块的后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墙体施工用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2)的内侧边缘深入最大部分移动时与转动轴(11)的外表面挤压接触,所述滑动座(2)
的内侧边缘与转动轴(11)外周面挤压接触时并向支撑架(9)移动时带动转动轴(11)逆时针旋转。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墙体施工用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2)为手动驱动滑移或电机驱动滑移。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墙体施工用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0)为内侧呈九十度直角与轻质墙板的底部贴合,所述支撑底座(10)的后挡板在安装轻质墙板后倾斜角度与支撑架(9)的倾斜角度一致并与支撑架(9)的斜边对齐,所述支撑底座(10)的铰接点与滑动座(2)的铰接点水平。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墙板转运技术领域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墙体施工用转运方法,所述转运装置包括运车底板,所述运车底板的顶部滑移安装有支撑架和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内侧安装有滑轨且滑轨上滑移安装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上固定安装有夹紧器。通过移动龙门架的位置令其到达轻质墙板处,通过液压杆控制龙门架的倾斜角度令龙门架与轻质墙板的倾斜角度保持为一致,并通过夹紧器在轻质墙板的两侧对其进行夹持,通过液压杆顶升推动龙门架转动带动轻质墙板回到竖直状态,移动龙门架带动轻质墙板到达对接口处,墙板失去支撑落下并通过缓冲机构减速下降,后续可以对各个墙板进行逐个取用,使用的电推组件相对较少,成本较低,操作方便,落地轻缓易控。缓易控。缓易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江装配式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8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84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