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仓库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托盘周转系统及周转方法。
背景技术:2.现有的仓库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入库、货物调度和出库等方面,但是关于如何处理用于承载货物的托盘则很少涉及,在出库时托盘会随着货物从货架上取出并通过传送带等设备运送至装车处,将货物装车后,托盘会收集起来并运输到制造车间,托盘会在制造车间中堆叠起来,等入库时再用来放置货物。这种传统的仓库管理模式并没有对托盘的处理进行一个良好的规划,没有形成一个托盘调度和周转的系统,托盘没有进行集中管理,托盘放置在不同的制造车间里,若其中一个制造车间的托盘数量不够用,则需要用叉车将其他制造车间的托盘运过来,调度起来十分麻烦,调度时也容易出错,容易拖慢生产效率和货物的出入库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托盘周转系统及周转方法,能够有效地将托盘集中起来,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货物的出入库效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托盘周转系统,包括货架、出库输送线、托盘回收输送线、调度输送线和工控机;所述货架包括用于存放货物整体的第一储物架和用于存放托盘的第二储物架;所述出库输送线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一储物架上的货物整体运送出库;所述托盘回收输送线用于将托盘运送至所述第二储物架;所述调度输送线用于将托盘运送至制造车间;所述工控机分别与所述出库输送线、所述托盘回收输送线和所述调度输送线电性连接。
6.制造车间生产完货物后,货物放置在托盘上进行运输,货物放置在托盘上形成货物整体,货物整体存放在第一储物架上,出库时,出库输送线将货物整体运送至出库区域,工作人员将货物整体拆分,将货物搬运上货车,然后将托盘放置在托盘回收输送线上,托盘回收输送线则将托盘运送至第二储物架,制造车间需要使用托盘时,调度输送线则将第二储物架上的托盘运送至制造车间,整体形成了一个托盘的周转系统,能够对托盘进行集中管理,避免发生调度混乱导致拖慢生产效率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货物的出入库效率。
7.进一步设置:所述托盘回收输送线包括第一托盘传送带,所述出库输送线能沿第一方向运送货物整体,所述第一托盘传送带能沿第二方向运送托盘,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托盘传送带位于所述出库输送线的侧面,货架位于出库输送线的后侧,第一方向为由后往前,出库输送线向前运送货物整体,第二方向为由前往后,第一托盘传送带向后运送托盘,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也可以节省占地空间。
8.进一步设置:所述托盘回收输送线还包括第二托盘传送带、第三托盘传送带和第四托盘传送带,所述第一托盘传送带、所述第二托盘传送带、所述第三托盘传送带和所述第
四托盘传送带均位于所述出库输送线的下方,所述第二托盘传送带位于所述出库输送线远离所述货架的一端,所述第三托盘传送带位于所述第二托盘传送带靠近所述货架的一端,所述第四托盘传送带位于所述第三托盘传送带的一侧,所述第四托盘传送带和所述第一托盘传送带位于所述出库输送线的同一侧,依次沿所述第二托盘传送带、所述第三托盘传送带、所述第四托盘传送带和所述第一托盘传送带运送托盘,采用多条托盘传送带运送托盘,而且所有的托盘传送带均位于出库输送线的下方,可以节省占地空间,也可以在不影响出库输送线的情况下将托盘运送回第二储物架。
9.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托盘传送带能沿所述第二方向运送托盘,所述第三托盘传送带能沿第三方向运送托盘,所述第四托盘传送带能沿所述第二方向运送托盘,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正交,多条托盘传送带之间传送方向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可以实现运送方向的转向,能够节省占地空间。
10.进一步设置:所述托盘回收输送线还包括码垛机,所述码垛机设在所述第一托盘传送带靠近所述第四托盘传送带的一端,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码垛机将一定数量的托盘码垛在一起后再运送至第二储物架,调度起来更加方便。
11.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储物架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储物架设在所述第一储物架的侧面,所有的所述第一储物架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设置,可以存放更多的货物整体。
12.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储物架设有若干个,所有的所述第二储物架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设置,可以存放更多的托盘。
13.进一步设置:还包括设在所述出库输送线下方的集合传送带,所述集合传送带沿所述第三方向运送托盘,所述出库输送线设有若干条,所述托盘回收输送线的数量与所述出库输送线的数量相等,所述集合传送带的数量为一条,所有的所述托盘回收输送线均能将托盘运送至所述集合传送带上,所述集合传送带能将托盘运送至所述第二储物架,集合传送带可以将托盘集合在一条传送带上然后将托盘运送至第二储物架。
14.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托盘传送带的侧面设有若干个供工作人员进行出库操作的出库位,所有的所述出库位位于两条所述第二托盘传送带之间,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出库操作。
15.一种基于上述托盘周转系统的托盘周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出库输送线将货物整体运送至出库区域;
17.将货物整体拆分后,托盘放置在托盘回收输送线上;
18.托盘回收输送线将托盘运送至货架;
19.制造车间需要使用托盘时,调度输送线将托盘运送至制造车间。
20.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21.制造车间生产完货物后,货物放置在托盘上进行运输,货物放置在托盘上形成货物整体,货物整体存放在货架上,出库时,出库输送线将货物整体运送至出库区域,工作人员将货物整体拆分,将货物搬运上货车,然后将托盘放置在托盘回收输送线上,托盘回收输送线则将托盘运送至货架,制造车间需要使用托盘时,调度输送线则将货架上的托盘运送至制造车间,整体形成了一个托盘的周转系统,能够对托盘进行集中管理,避免发生调度混乱导致拖慢生产效率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货物的出入库效率。
22.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3.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4.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托盘周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托盘周转系统的俯视图;
26.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托盘周转系统的主视图。
27.附图标记:100、货架;110、第一储物架;120、第二储物架;200、出库输送线;300、托盘回收输送线;310、第一托盘传送带;320、第二托盘传送带;330、第三托盘传送带;340、第四托盘传送带;350、码垛机;400、集合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托盘周转系统,包括货架100、出库输送线200、托盘回收输送线300和调度输送线;货架100包括用于存放货物整体的第一储物架110和用于存放托盘的第二储物架120;出库输送线200用于将位于第一储物架110上的货物整体运送出库;托盘回收输送线300用于将托盘运送至第二储物架120,调度输送线用于将托盘运送至制造车间。
30.制造车间生产完货物后,货物放置在托盘上进行运输,货物放置在托盘上形成货物整体,货物整体存放在第一储物架110上,出库时,出库输送线200将货物整体运送至出库区域,工作人员将货物整体拆分,将货物搬运上货车,然后将托盘放置在托盘回收输送线300上,托盘回收输送线300则将托盘运送至第二储物架120,制造车间需要使用托盘时,调度输送线则将第二储物架120上的托盘运送至制造车间,整体形成了一个托盘的周转系统,能够对托盘进行集中管理,避免发生调度混乱导致拖慢生产效率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货物的出入库效率。
31.在本实施例中,托盘回收输送线300包括第一托盘传送带310,出库输送线200能沿第一方向运送货物整体,第一托盘传送带310能沿第二方向运送托盘,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相反,第一托盘传送带310位于出库输送线200的侧面,货架100位于出库输送线200的后侧,第一方向为由后往前,出库输送线200向前运送货物整体,第二方向为由前往后,第一托盘传送带310向后运送托盘,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也可以节省占地空间。
32.在本实施例中,托盘回收输送线300还包括第二托盘传送带320、第三托盘传送带330和第四托盘传送带340,第一托盘传送带310、第二托盘传送带320、第三托盘传送带330和第四托盘传送带340均位于出库输送线200的下方,第二托盘传送带320位于出库输送线200远离货架100的一端,第三托盘传送带330位于第二托盘传送带320靠近货架100的一端,第四托盘传送带340位于第三托盘传送带330的一侧,第四托盘传送带340和第一托盘传送带310位于出库输送线200的同一侧,依次沿第二托盘传送带320、第三托盘传送带330、第四
托盘传送带340和第一托盘传送带310运送托盘,采用多条托盘传送带运送托盘,而且所有的托盘传送带均位于出库输送线200的下方,可以节省占地空间,也可以在不影响出库输送线200的情况下将托盘运送回第二储物架120。
3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托盘传送带320能沿第二方向运送托盘,第二方向为由前往后,第三托盘传送带330能沿第三方向运送托盘,第三方向为由左往右,第四托盘传送带340能沿第二方向运送托盘,多条托盘传送带之间传送方向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可以实现运送方向的转向,能够节省占地空间。
34.在本实施例中,托盘回收输送线300还包括码垛机350,码垛机350设在第一托盘传送带310靠近第四托盘传送带340的一端,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码垛机350将一定数量的托盘码垛在一起后再运送至第二储物架120,调度起来更加方便。
3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储物架110设有若干个,更具体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储物架110为五个,第二储物架120设在第一储物架110的侧面,所有的第一储物架110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可以存放更多的货物整体。
3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储物架120设有若干个,更具体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储物架110为一个,第二储物架120设在第一储物架110的右侧。
37.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储物架12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有的第二储物架120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可以存放更多的托盘。
38.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在出库输送线200下方的集合传送带400,集合传送带400沿第三方向运送托盘,出库输送线200设有若干条,托盘回收输送线300的数量与出库输送线200的数量相等,集合传送带400的数量为一条,所有的托盘回收输送线300均能将托盘运送至集合传送带400上,集合传送带400能将托盘运送至第二储物架120,集合传送带400可以将托盘集合在一条传送带上然后将托盘运送至第二储物架120。
39.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托盘传送带320的侧面设有若干个供工作人员进行出库操作的出库位,所有的出库位位于两条第二托盘传送带320之间,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出库操作。
40.在本实施例中,调度输送线和出库输送线200均为链条式传送带,能够更稳定地进行传送。
41.在本实施例中,货架100处还设有提升机,提升机能够将货物整体从货架100上搬运至出库输送线200上,提升机还能将托盘从托盘回收输送线300搬运至货架100上或将托盘从货架100上搬运至调度输送线,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42.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工控机,工控机分别与出库输送线200、调度输送线和托盘回收输送线300电性连接,自动化程度更高。
43.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托盘周转系统的托盘周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4.出库输送线200将货物整体运送至出库区域;
45.将货物整体拆分后,托盘放置在托盘回收输送线300上;
46.托盘回收输送线300将托盘运送至货架100;
47.制造车间需要使用托盘时,调度输送线将托盘运送至制造车间。
4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托盘周转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货架、出库输送线、托盘回收输送线、调度输送线和工控机;所述货架包括用于存放货物整体的第一储物架和用于存放托盘的第二储物架;所述出库输送线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一储物架上的货物整体运送出库;所述托盘回收输送线用于将托盘运送至所述第二储物架;所述调度输送线用于将托盘运送至制造车间;所述工控机分别与所述出库输送线、所述托盘回收输送线和所述调度输送线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周转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托盘回收输送线包括第一托盘传送带,所述出库输送线能沿第一方向运送货物整体,所述第一托盘传送带能沿第二方向运送托盘,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托盘传送带位于所述出库输送线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周转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托盘回收输送线还包括第二托盘传送带、第三托盘传送带和第四托盘传送带,所述第一托盘传送带、所述第二托盘传送带、所述第三托盘传送带和所述第四托盘传送带均位于所述出库输送线的下方,所述第二托盘传送带位于所述出库输送线远离所述货架的一端,所述第三托盘传送带位于所述第二托盘传送带靠近所述货架的一端,所述第四托盘传送带位于所述第三托盘传送带的一侧,所述第四托盘传送带和所述第一托盘传送带位于所述出库输送线的同一侧,依次沿所述第二托盘传送带、所述第三托盘传送带、所述第四托盘传送带和所述第一托盘传送带运送托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周转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托盘传送带能沿所述第二方向运送托盘,所述第三托盘传送带能沿第三方向运送托盘,所述第四托盘传送带能沿所述第二方向运送托盘,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正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盘周转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托盘回收输送线还包括码垛机,所述码垛机设在所述第一托盘传送带靠近所述第四托盘传送带的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盘周转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储物架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储物架设在所述第一储物架的侧面,所有的所述第一储物架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盘周转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储物架设有若干个,所有的所述第二储物架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盘周转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设在所述出库输送线下方的集合传送带,所述集合传送带沿所述第三方向运送托盘,所述出库输送线设有若干条,所述托盘回收输送线的数量与所述出库输送线的数量相等,所述集合传送带的数量为一条,所有的所述托盘回收输送线均能将托盘运送至所述集合传送带上,所述集合传送带能将托盘运送至所述第二储物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托盘周转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托盘传送带的侧面设有若干个供工作人员进行出库操作的出库位,所有的所述出库位位于两条所述第二托盘传送带之间。10.一种托盘周转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出库输送线将货物整体运送至出库区域;将货物整体拆分后,托盘放置在托盘回收输送线上;托盘回收输送线将托盘运送至货架;制造车间需要使用托盘时,调度输送线将托盘运送至制造车间。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一种托盘周转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托盘周转系统包括货架、出库输送线、托盘回收输送线和调度输送线;所述货架包括用于存放货物整体的第一储物架和用于存放托盘的第二储物架;所述出库输送线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一储物架上的货物整体运送出库;所述托盘回收输送线用于将托盘运送至所述第二储物架;所述调度输送线用于将托盘运送至制造车间。本发明的托盘周转系统能够有效地将托盘集中起来,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货物的出入库效率。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货物的出入库效率。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货物的出入库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辛兆龙 赵少伟 许勋强 徐冬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8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