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座椅及折叠代步工具。
背景技术:2.为便于储放,现有的一些老年人或残障人士的代步工具(代步车、轮椅)都是可以折叠的,为保证使用安全性,折叠处都是设有折叠保险机构或折叠锁定机构的,在进行座椅折叠时,即需要放倒靠背时,需要先解除折叠保险或折叠锁定。
3.申请号为201710351887.2、202120630943.8的中国专利分别公开了一种代步车和轮椅,代步车和轮椅的架体及座椅都是联动的,在进行架体的折叠时同时进行座椅的折叠,能一次性进行整个代步工具的折叠,不能单独进行座椅的折叠。这类能一次性进行整个架体折叠的代步工具的折叠保险都设置于座椅下侧或座椅下端,折叠保险的解除十分麻烦,且设置位置较为靠下,需要使用者弯腰或者下蹲。其中,申请号为202120630943.8的轮椅,进行折叠解锁时,需要将位于车架下侧的弹性销拔出,随后才能进行折叠。
4.申请号为201720752037.9、201620343072.0的中国专利分别公开了一种代步车,代步车车架的折叠和座椅的折叠是分开进行的,成本较低,但是折叠保险位于座椅的坐板处,进行座椅的折叠时需要进行坐板处螺栓的松开,如果需要进行座椅的折叠或展开后状态的锁定,都需要进行螺栓的拧动,使用较为麻烦;如果螺栓没有拧紧,还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折叠更为方便的折叠座椅。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座椅,包括靠背、坐板、支撑杆和扶手,所述靠背与坐板转动固定,所述扶手后端与靠背转动固定,所述支撑杆下端与坐板转动固定,所述支撑杆靠近下端处设有第一活动凸起,所述坐板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活动凸起沿支撑杆长度方向滑配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当所述第一活动凸起位于下限位处时,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位于第一活动凸起前侧以限制支撑杆的向前翻转。
7.当未解除折叠锁定时,靠背在外力作用下向前翻转时,由于靠背与扶手转动固定,且扶手通过支撑杆支撑在坐板上,扶手会在靠背作用下向前翻转,以使支撑杆上的第一活动凸起与坐板的第一限位凸起相抵,从而限制靠背的继续转动。当需要进行靠背的折叠时,使用者带动第一活动凸起沿支撑杆长度方向向上滑动,从而使第一活动凸起前侧没有阻挡,从而解除折叠保险,最后翻转靠背,以使靠背前端面靠近坐板上端面,此时第一活动凸起位于第一限位凸起前侧。本发明通过在座椅的扶手处设置折叠保险用结构,且设置位置相对靠上,使用者弯腰幅度更小,更便于使用者进行座椅靠背的翻转折叠。
8.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包括与坐板转动固定的第一支撑杆及与扶手转动固定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下端套设在第一支撑杆外,所述第一活动凸起固定于第二支撑杆下端外侧。上述设置以使本发明的折叠保险解除处设置位置更高,更便于使用者进行折
叠解除。
9.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配合有弹簧,所述第一活动凸起内端伸入滑槽,且第一活动凸起在所述弹簧作用下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向力。其中,通过设置弹簧以便于第一活动凸起复位。当需要解除折叠锁定时,使用者向上拨动第一活动凸起,以使第一活动凸起偏离第一限位凸起,从而偏于支撑杆的翻转。
10.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上端具有向侧方延伸的转动凸起,所述扶手设有向下开口并用于容纳支撑杆上端的第一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下端开口沿前后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支撑杆沿前后方向的距离,所述第一配合槽侧方连通有向下开口并用于容纳转动凸起的第二配合槽。
11.作为优选,所述扶手后端设有向侧方延伸的第二活动凸起,所述靠背侧设有向侧方延伸并始终位于第二活动凸起前侧或后侧的第二限位凸起;或所述靠背设有向侧方开口的限位槽,所述第二活动凸起远离扶手的一端伸入限位槽内。第二活动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或限位槽配合,以避免扶手和靠背过度翻转,以避免靠背向后翻倒。
12.作为优选,所述靠背与坐板的转动固定处设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与靠背固定,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两个部件中的另一个部件与坐板固定,所述第一部件与活动部的一端固定,所述活动部的另一端朝第二部件侧延伸,所述第二部件端面具有用于与第一部件接触的第一推动面,所述第一推动面为斜面,且第一推动面所在平面相对转动固定处的转动轴线倾斜设置,或所述第一推动面为弧面,且弧面所构成的开口朝前或朝后设置;当靠背与坐板折叠时,所述第一部件位于第二部件侧方,且活动部与第二部件侧面接触;当靠背与坐板展开时,所述活动部位于第二部件的第一推动面正前方或正后方。
13.当使用者要进行靠背的折叠时,靠背受力翻转,以使第一部件处的活动部与第二部件接触,此时第二部件的第一推动面先与第一接触面接触,由于第一推动面为弧面或斜面,且活动部靠近第二部件的一端未与第一部件固定,活动部端部将会发生侧向移动,随着第二部件的继续移动,活动部将会移动至第二部件侧方,从而使第二部件前侧或后侧没有阻挡物,从而实现靠背的整个折叠。其中,靠背翻转需要先将活动部推开或挤开,需要对靠背提供较大的力才行,因此本发明能避免因靠背较轻而容易被风吹动,靠背不易受外力而折叠;且只需要克服活动部所提供的阻力便可以实现靠背的折叠,使用者仅需要进行翻转靠背的动作,能使靠背的折叠十分方便;本发明仅增加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设置的零部件较少,成本较低。其中,第一部件和活动部可以是塑料制成一体成型的。
14.作为优选,所述活动部用于与第一推动面接触的端面为第一接触面,所述活动部具有向侧方延伸的联动凸起,所述联动凸起用于与第一推动面接触的端面为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较第一接触面远离第二部件的第一推动面,当靠背与坐板折叠时,所述活动部的联动凸起侧面与第二部件侧面接触。
15.当使用者翻转靠背时,第二部件的第一推动面先与第一接触面接触,当活动部被推动向侧方移动后,第二部件的第一推动面再与第二接触面接触,随着靠背的继续翻转,活动部完全移动至第二部件侧方。本发明通过设置联动凸起,以起到一定缓冲作用,避免因使用者以较大的力翻转靠背时,因靠背翻转过快所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能避免活动部端部一次性位移过大,以延长活动部使用寿命。
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接触面为斜面,所述第一接触面所在平面相对转动固定处的转动轴线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接触面为斜面,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接触面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二部件还包括用于与第二接触面接触的第二推动面,所述第二推动面较第一推动面更接近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推动面与第一推动面间连接有用于与活动部侧面接触的第三接触面。
17.通过使第一接触面为斜面,以使活动部端部向侧方移动所要的力减小,避免靠背进行折叠过程中出现卡顿现象。第二接触面与第一推动面间所构成的夹角大于第一接触面与第一推动面间所构成的夹角。上述设置以使第二部件的第一推动面更易从第二接触面前后侧移动至联动凸起的侧方,能在起到一定缓冲效果的同时,避免靠背进行折叠动作时存在较大卡顿,能提高使用舒适度和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二推动面与第二接触面配合,通过设置第三接触面与活动部和联动凸起侧面配合,以增加第二部件与活动部的侧向接触面面积,便于推动活动部向侧方移动,同时提高具有本发明的座椅使用时的稳定性。
18.作为优选,所述活动部呈弧形,且活动部所构成的弧形开口朝向转动轴线,活动部所构成弧形的圆心位于转动轴线上或靠近转动轴线;所述活动部偏离端部处形成有弯折处,且弯折处所构成的开口方向与活动部受第二部件推力后的移动方向相反;所述靠背或坐板处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第一部件设有若干伸入定位槽内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的宽度小于定位槽的宽度。
19.当靠背折叠时,由于活动部呈弧形,能使第二部件始终与活动部接触,从而提高本发明使用时的稳定性。活动部受推力后不会以活动部与第一部件连接处为中心偏转,能在弯折处进行偏转。通过设置定位槽和定位凸起,以限制第一部件的设置位置,保证第二部件与活动部的有效接触。
2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任意一种折叠座椅的折叠代步工具,包括位于坐板下侧的折叠架体及用于保持所述折叠架体展开状态的锁定销,所述锁定销与拉绳一端固定,所述拉绳另一端与靠背联动,所述靠背旋转以拉动所述拉绳;所述靠背与坐板的转动固定处设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与靠背固定,且坐板设有上下贯穿的让位孔,拉绳远离锁定销的一端穿过让位孔后与所述联动块固定,所述联动块设有供拉绳通过的让位槽,让位槽处设有锁定件并实现拉绳与联动块的固定。
21.其中,可选用现有任意一种折叠代步车、折叠轮椅等具有座椅的代步工具的折叠架体结构,且折叠架体可通过锁定销进行折叠锁定。进行本发明折叠代步工具的车架折叠前,只需要进行座椅的折叠,便可以实现代步工具的折叠架体的解锁,使用更为方便。其中,锁定销可采用弹性销,通过弹簧复位以拉动拉绳复位。
22.本发明具有能使座椅和折叠车架的折叠更为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的折叠座椅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代步工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的支撑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扶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靠背的限位槽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靠背的第二部件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联动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25.由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折叠座椅,包括靠背1、坐板2、伸缩式的支撑杆3和扶手4,靠背1与坐板2转动固定并均形成有铰接部10,扶手4后端与靠背1转动固定,支撑杆3下端与坐板2转动固定,支撑杆3靠近下端处设有第一活动凸起301,坐板2设有第一限位凸起201,第一活动凸起301沿支撑杆3上下方向滑配设置在支撑杆3上,当第一活动凸起301位于下限位处时,第一限位凸起201位于第一活动凸起301前侧以限制支撑杆3向前翻转。
26.由图3和图4所示,支撑杆3包括与坐板2转动固定的第一支撑杆31及与扶手4转动固定的第二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32套设在第一支撑杆31外,第一活动凸起301固定于第二支撑杆32下端外侧。其中,第二支撑杆32下端设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支撑凸起321,第一支撑杆下端始终位于支撑凸起321上方。
27.由图3至图6所示,支撑杆3上端具有向侧方延伸的转动凸起302,扶手4设有向下开口并用于容纳第二支撑杆32上端的第一配合槽41,第一配合槽41下端开口沿前后方向的距离大于第二支撑杆32外径,第一配合槽41侧方连通有向下开口并用于容纳转动凸起302的第二配合槽42。扶手4后端设有向侧方延伸的第二活动凸起43,靠背1设有向侧方开口的限位槽101,第二活动凸起43远离扶手4的一端伸入限位槽101内。其中,限位槽101呈弧形,第二活动凸起43端部始终位于限位槽101内。
28.由图1、图7、图8和图9所示,靠背1与坐板2的铰接部10处设有第一部件5和第二部件6,第一部件5与坐板2固定,第二部件6与靠背1固定。第一部件5与活动部51前端固定,活动部51的后端向后侧延伸,第二部件6前端面具有用于与第一部件5接触的第一推动面61,第一推动面61为斜面,且第一推动面61所在平面相对铰接部10处的转动轴线倾斜设置。当靠背1与坐板2折叠时(即靠背1向前翻转并贴近坐板2时),第一部件5位于第二部件6侧方,且活动部51与第二部件6侧面接触;当靠背1与坐板2展开时(即靠背1向后翻转至极限位置时),活动部20位于第二部件3的第一推动面61正前方。
29.活动部51用于与第一推动面61接触的端面为第一接触面511,活动部51具有向侧方延伸的联动凸起512,联动凸起512用于与第一推动面61接触的端面为第二接触面513,第二接触面513位于第一接触面511前侧,当靠背1与坐板2折叠时,活动部51的联动凸起512侧面与第二部件6侧面接触。
30.第一接触面511为斜面,第一接触面511所在平面相对铰接部处的转动轴线倾斜设置,第二接触面513为斜面,第二接触面513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接触面511的倾斜角度。第二部件6还包括用于与第二接触面513接触的第二推动面62,第二推动面62较第一推动面61更靠前,第二推动面62与第一推动面61间连接有用于与活动部5的联动凸起512侧面接触的
第三接触面63。
31.其中,活动部51呈弧形,且活动部51所构成的弧形开口朝向转动轴线处,活动部51所构成弧形开口的圆心位于靠背1与坐板2的转动轴线上。活动部51偏离端部处形成有弯折处52,且弯折处52所构成的开口方向与活动部51受第二部件6推力后的移动方向相反。
32.由图7和图8所示,坐板2处设有若干向上开口的定位槽21,第一部件5设有若干伸入定位槽21内的定位凸起50,定位凸起50的宽度小于定位槽21的宽度。
33.由图2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折叠代步工具,包括位于坐板2下侧的折叠架体7及用于保持折叠架体7展开状态的锁定销71,锁定销71与拉绳(图中未画出)一端固定,拉绳另一端与靠背1联动,靠背1转动以带动拉绳沿自身长度方向拉动,从而拉动锁定销71以解除折叠架体7的折叠锁定。
34.靠背1与坐板2的铰接部10处设有联动块8,联动块8通过螺钉与靠背1固定并转动设置在坐板2的铰接部10内侧,且坐板2相对于联动块8后侧设有上下贯穿的让位孔22,拉绳远离锁定销的一端穿过让位孔22后与联动块8固定,联动块8设有供拉绳通过的呈弧形的让位槽81,让位槽81处设有锁定件并实现拉绳与联动块8的固定。其中,本实施例的锁定件可以是螺栓,锁定件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固定在联动块8的锁定件配合处82,配合处82所构成的螺纹孔与让位槽81连通。当靠背1转动时,拉绳沿让位孔22向上提升,以拉动锁定销71从而实现解锁。
35.本发明具有能使座椅和折叠车架的折叠更为方便的优点。
技术特征:1.一种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坐板、支撑杆和扶手,所述靠背与坐板转动固定,所述扶手后端与靠背转动固定,所述支撑杆下端与坐板转动固定,所述支撑杆靠近下端处设有第一活动凸起,所述坐板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活动凸起沿支撑杆长度方向滑配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当所述第一活动凸起位于下限位处时,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位于第一活动凸起前侧以限制支撑杆的向前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与坐板转动固定的第一支撑杆及与扶手转动固定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下端套设在第一支撑杆外,所述第一活动凸起固定于第二支撑杆下端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配合有弹簧,所述第一活动凸起内端伸入滑槽,且第一活动凸起在所述弹簧作用下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向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端具有向侧方延伸的转动凸起,所述扶手设有向下开口并用于容纳支撑杆上端的第一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下端开口沿前后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支撑杆沿前后方向的距离,所述第一配合槽侧方连通有向下开口并用于容纳转动凸起的第二配合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后端设有向侧方延伸的第二活动凸起,所述靠背侧设有向侧方延伸并始终位于第二活动凸起前侧或后侧的第二限位凸起;或所述靠背设有向侧方开口的限位槽,所述第二活动凸起远离扶手的一端伸入限位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与坐板的转动固定处设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与靠背固定,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两个部件中的另一个部件与坐板固定,所述第一部件与活动部的一端固定,所述活动部的另一端朝第二部件侧延伸,所述第二部件端面具有用于与第一部件接触的第一推动面,所述第一推动面为斜面,且第一推动面所在平面相对转动固定处的转动轴线倾斜设置,或所述第一推动面为弧面,且弧面所构成的开口朝前或朝后设置;当靠背与坐板折叠时,所述第一部件位于第二部件侧方,且活动部与第二部件侧面接触;当靠背与坐板展开时,所述活动部位于第二部件的第一推动面正前方或正后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用于与第一推动面接触的端面为第一接触面,所述活动部具有向侧方延伸的联动凸起,所述联动凸起用于与第一推动面接触的端面为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较第一接触面远离第二部件的第一推动面,当靠背与坐板折叠时,所述活动部的联动凸起侧面与第二部件侧面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为斜面,所述第一接触面所在平面相对转动固定处的转动轴线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接触面为斜面,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接触面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二部件还包括用于与第二接触面接触的第二推动面,所述第二推动面较第一推动面更接近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推动面与第一推动面间连接有用于与活动部侧面接触的第三接触面。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呈弧形,且活动部所构成的弧形开口朝向转动轴线,活动部所构成弧形的圆心位于转动轴线上或靠近转动轴线;
所述活动部偏离端部处形成有弯折处,且弯折处所构成的开口方向与活动部受第二部件推力后的移动方向相反;所述靠背或坐板处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第一部件设有若干伸入定位槽内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的宽度小于定位槽的宽度。10.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种折叠座椅的折叠代步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坐板下侧的折叠架体及用于保持所述折叠架体展开状态的锁定销,所述锁定销与拉绳一端固定,所述拉绳另一端与靠背联动,所述靠背旋转以拉动所述拉绳;所述靠背与坐板的转动固定处设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与靠背固定,且坐板设有上下贯穿的让位孔,拉绳远离锁定销的一端穿过让位孔后与所述联动块固定,所述联动块设有供拉绳通过的让位槽,让位槽处设有锁定件并实现拉绳与联动块的固定。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座椅及折叠代步工具。一种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坐板、支撑杆和扶手,所述靠背与坐板转动固定,所述扶手后端与靠背转动固定,所述支撑杆下端与坐板转动固定,所述支撑杆靠近下端处设有第一活动凸起,所述坐板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活动凸起沿支撑杆长度方向滑配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当所述第一活动凸起位于下限位处时,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位于第一活动凸起前侧以限制支撑杆的向前翻转。本发明具有能使座椅和折叠车架的折叠更为方便的优点。架的折叠更为方便的优点。架的折叠更为方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 胡翔 汪小林 楼彥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阳市联宜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1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