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6-23  50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可拉伸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面板近年来在显示行业由于其独特的显示形态而倍受关注和开发,目前,可拉伸oled显示面板已可以初步实现10%的拉伸率。
3.但现在拉伸oled显示面板存在显示岛边框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可以减小显示岛的边框,提升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
5.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可拉伸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岛;
6.每一所述显示岛包括显示基板和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7.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和堤坝;
8.所述显示区中设置至少一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堤坝均位于所述显示基板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凹槽环绕至少部分所述显示区设置;
9.所述堤坝位于所述第一凹槽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堤坝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且所述第一凹槽远离所述显示区的边界与所述堤坝邻近所述显示区的边界重合;
10.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堤坝。
11.可选的,所述封装层包括层叠设置的无机层和有机层,且所述封装层邻近所述衬底的一侧和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均为无机层;所述有机层在所述衬底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堤坝环绕的区域内,所述无机层在所述衬底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岛在所述衬底的垂直投影内。
12.可选的,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衬底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岛内;
13.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电极信号传输层,所述电极信号传输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邻近所述衬底的一侧;
14.所述第二电极层由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二电极层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电极信号传输层电连接。
15.可选的,多个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均匀排布。
16.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层叠设置的驱动电路层和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限定
层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像素限定层包括多个开口,所述开口用于设置所述发光单元;
17.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像素限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18.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凹槽,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环绕所述显示区依次设置,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均匀排布;
19.或者,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一个第一凹槽,一个所述第一凹槽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
20.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阻断区,所述阻断区围绕所述堤坝;
21.所述阻断区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凹槽,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凹槽沿远离所述堤坝的方向依次排列,且每一所述第二凹槽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
22.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一圈堤坝。
23.可选的,所述衬底上设置有连接相邻所述显示岛的导线,所述导线包括数据传输线、数据扫描线和电源线中的至少一种。
24.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显示面板。
2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可拉伸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设置在衬底一侧的多个显示岛,显示岛包括显示基板和封装层,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和堤坝,显示区中设置至少一个发光单元。第一凹槽环绕至少部分显示区,堤坝位于第一凹槽远离显示区的一侧,堤坝环绕显示区。在制作封装层的过程中,第一凹槽可以存储封装层中的流体,第一凹槽和堤坝配合起到阻挡流体的作用,可以防止封装层中的流体外溢,使最终形成的有机层在显示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堤坝环绕的区域内减小显示岛的边框,且第一凹槽与堤坝无缝相邻可进一步减小显示岛的边框,提升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此外第一凹槽与堤坝无缝相邻,有利于封装层的流体在显示岛内部流平,减少封装层中的流体在堤坝邻近显示区的边缘位置因张力引起的凸起或下陷情况,防止封装失效。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岛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沿图2中a1a2剖面线解剖的一种显示岛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岛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岛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岛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岛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沿图2中a1a2剖面线解剖的一种显示岛的结构示
意图,参考图1、图2和图3,该可拉伸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0,以及设置于衬底100上的多个显示岛200,每一显示岛200包括显示基板210和封装层220,封装层220设置于显示基板210远离衬底100的一侧;显示基板210包括显示区211、至少一个第一凹槽212和堤坝213;显示区211中设置至少一个发光单元40;发光单元40、第一凹槽212和堤坝213均位于显示基板210远离衬底100的一侧,且第一凹槽212环绕至少部分显示区211设置,堤坝213位于第一凹槽212远离显示区211的一侧,堤坝213环绕显示区211设置,且第一凹槽212远离显示区211的边界与堤坝213邻近显示区211的边界重合;封装层220覆盖至少一个发光单元40、第一凹槽212和堤坝213。
35.具体的,封装层220用于阻隔外界的水氧对显示岛200的影响。封装层220包括有机层222,有机层222可以采用喷墨打印的方法形成,在采用喷墨打印方法形成有机层222的过程中,堤坝213起到阻挡流体的作用,可以防止流体外溢。第一凹槽212可以容纳一部分有机层222,避免有机层222外溢,并且设置第一凹槽212远离显示区211的边界与堤坝213邻近显示区211的边界重合,即第一凹槽212与堤坝213无缝相邻,有利于有机层222在显示岛200内部流平,减少有机层222在堤坝213邻近显示区211的边缘位置因张力引起的凸起或下陷情况,还可以减小显示岛200中非显示区的面积,减小了边框宽度,实现了窄边框的设计。第一凹槽21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当第一凹槽212的数量为一个时,可以设置该第一凹槽212环绕所有的显示区211,图2所示的结构中第一凹槽212的数量为一个且第一凹槽212环绕所有的显示区211。也可以在同一环上设置多个第一凹槽212,且每一第一凹槽212环绕部分显示区211。第一凹槽21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倒梯形,第一凹槽212的横截面形状为倒梯形既可以使有机层222的流体快速流入第一凹槽212内,还可以使第一凹槽212存储较多的流体,进一步防止有机层222流体外溢。
3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可拉伸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设置在衬底一侧的多个显示岛,显示岛包括显示基板和封装层,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和堤坝,显示区中设置至少一个发光单元。第一凹槽环绕至少部分显示区,堤坝位于第一凹槽远离显示区的一侧,堤坝环绕显示区。在制作封装层的过程中,第一凹槽可以存储封装层中的流体,第一凹槽和堤坝配合起到阻挡流体的作用,可以防止制作封装层过程中的流体外溢,使最终形成的有机层在显示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堤坝环绕的区域内减小显示岛的边框,且第一凹槽与堤坝无缝相邻可进一步减小显示岛的边框,提升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此外第一凹槽与堤坝无缝相邻,有利于封装层的流体在显示岛内部流平,减少封装层中的流体在堤坝邻近显示区的边缘位置因张力引起的凸起或下陷情况,防止封装失效。
37.可选的,继续参考图3,封装层220包括层叠设置的无机层221和有机层222,且封装层220邻近衬底100的一侧和远离衬底100的一侧均为无机层221;有机层222在衬底100的垂直投影位于堤坝213环绕的区域内,无机层221在衬底100的垂直投影位于显示岛200在衬底100的垂直投影内。
38.具体的,设置封装层220中的有机层222在衬底100的垂直投影位于堤坝213环绕的区域内以及无机层221在衬底100的垂直投影位于显示岛200在衬底100的垂直投影内,即封装层220未延伸至显示岛200之外的区域,每一显示岛200可以单独封装,可以防止显示岛200之外的区域在拉伸时封装层220被连带拉伸而导致封装层220中的膜层断裂引起封装失效。另外,封装层220未延伸至显示岛200之外的区域,可以提高显示岛200之外的区域的拉
伸率,进一步提高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拉伸率。封装层220中的无机层221通过金属掩模板图形化蒸镀形成,有机层222通过喷墨打印法形成,实现每一显示岛200独立封装。
39.可选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岛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每一发光单元4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214、发光层215和第二电极层216,第二电极层216设置于发光层215远离衬底100的一侧,第二电极层216在衬底10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显示岛200内;显示基板210还包括电极信号传输层217,电极信号传输层217设置于发光单元40邻近衬底100的一侧;第二电极层216由显示区211延伸至第一凹槽212内,第一凹槽212内设置有多个通孔10,第二电极层216通过通孔10与电极信号传输层217电连接。
40.具体的,设置第二电极层216在衬底100的垂直投影位于显示岛200内,即第二电极层216不超出显示岛200,每一显示岛200设置独立的第二电极层216,从而避免显示岛200之外的区域在拉伸时第二电极层216被拉伸而发生断裂,进一步提升显示岛200之外的区域的拉伸率。第一电极层214可以为阳极,也可以为阴极,当第一电极层214为阳极时,第二电极层216为阴极。
41.可选的,继续参考图2,多个通孔10在第一凹槽212内均匀排布。
42.这样设置,使得的第二电极层216可以在各个位置通过通孔10与电极信号传输层217电连接,电极信号传输层217从第二电极层216的各个位置向第二电极层216传输信号,减小信号在第二电极层216的面内传输损耗,使得信号在第二电极层216内的分布更为均匀,提高显示均匀性。
43.可选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岛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显示基板210包括层叠设置的驱动电路层218和像素限定层219,像素限定层219设置于驱动电路层218远离衬底100的一侧,像素限定层219包括多个开口,开口用于设置发光单元40;第一凹槽212设置于像素限定层219远离衬底100的一侧。
44.具体的,驱动电路层218用于驱动发光单元发光。像素限定层219远离衬底的一侧还包括支撑柱20,在制作发光单元的过程中,支撑柱20用于支撑掩模板。
4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凹槽212的深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第一凹槽212的深度可以小于像素限定层219的深度,第一凹槽212的深度可以还可以大于像素限定层219的深度,即第一凹槽212贯穿像素限定层219,并深入到其他膜层,例如第一凹槽212可以深入到驱动电路层218的平坦化层或钝化层等绝缘层。
46.可选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岛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显示基板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凹槽212,至少两个第一凹槽212环绕显示区211依次设置,且至少两个第一凹槽212均匀排布;或者,显示基板包括一个第一凹槽212(参考图2),一个第一凹槽212环绕显示区211设置。
47.具体的,显示基板可以包括一个第一凹槽212,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凹槽212,当显示基板包括一个第一凹槽212时,第一凹槽212可以环绕显示区211设置,当显示基板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凹槽212时,每一第一凹槽212环绕部分显示区211设置,且多个第一凹槽212在同一环上,这样可以较好的阻挡有机层外溢,且更有利于有机层在显示岛内流平。可选的,驱动电路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第一金属层设置于第二金属层邻近衬底的一侧;电极信号传输层与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层、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或第三金属层同层设置。
48.具体的,电极信号传输层可以与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层在同一工艺中制作,可以与第一金属层在同一工艺中制作,可以与第二金属层在同一工艺中制作,或者还可以与第三金属层在同一工艺中制作。电极信号传输层与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层、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或第三金属层在同一工艺中制作,可以简化工艺步骤,提高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制作效率,电极信号传输层与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层、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或第三金属层同层设置,可以减小可拉伸显示面板的体积。
49.可选的,第一金属层包括栅极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包括电容极板层,第三金属层包括源漏极金属层。
50.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显示面板中的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和存储电容,驱动晶体管包括栅极和源漏极,存储电容包括两个极板,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电容的一个极板可以位于同一层,即可以位于栅极金属层,电容的另一极板可以位于电容极板层,驱动晶体管的源漏极可以位于源漏极金属层。电极信号传输层可以与栅极金属层同层设置并同时制作,电极信号传输层可以与电容极板层同层设置并同时制作,电极信号传输层可以与源漏极金属层同层设置并同时制作。若电极信号传输层与栅极金属层同层设置,则第一凹槽中的通孔延伸至栅极金属层所在的膜层,若电极信号传输层与电容极板层同层设置,则第一凹槽中的通孔延伸至电容极板层所在的膜层,若电极信号传输层与源漏极金属层同层设置,则第一凹槽中的通孔延伸至源漏极金属层所在的膜层。
51.可选的,继续参考图5,显示基板210还包括阻断区111,阻断区111围绕堤坝213;阻断区111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凹槽112,至少两个第二凹槽112沿远离堤坝213的方向依次排列,且每一第二凹槽112环绕显示区211设置。
52.具体的,第二凹槽112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梯形,阻断区111中的第二凹槽112可以使封装层220在阻断区111发生断裂。设置阻断区111可以避免封装层220延伸至显示岛200之外的区域,从而避免显示岛200之外的区域拉伸引起封装层220被拉伸而使封装层220发生断裂,另外,阻断区111的设置还避免了显示岛200之外的区域中的裂纹延伸至封装层220,引起封装层220出现裂纹,导致封装失效。
53.可选的,显示基板包括一圈堤坝。
54.具体的,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凹槽和堤坝的配合设置一圈堤坝即可起到阻挡流体的作用,无需设置多圈堤坝,从而减小显示岛中非显示区的面积,实现窄边框设计。
55.可选的,封装层包括两层无机层和一层有机层;有机层位于两层无机层之间。
56.具体的,无机层可以采用溅射的方法形成。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两层无机层和一层有机层可在保证显示基板不受水氧腐蚀的同时,可以减小可拉伸显示面板的体积。
57.继续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显示面板还包括导线区300,导线区300位于相邻两个显示岛200之间,导线区300包括多种类型的导线,导线区300中的导线用于连接相邻显示岛200,实现显示岛200之间的信号传递,导线区300中的导线呈现波浪设置,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导线在被拉伸时,不易发生断裂。可选的,导线包括数据传输线、数据扫描线和电源线中的至少一种。
58.具体的,数据传输线用于传输数据信号,数据扫描线用于传输数据扫描信号,电源线用于传输电源信号。
59.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7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参考图7,显示装置400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的可拉伸显示面板500。
60.示例性的,显示装置4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手表等。
61.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岛;每一所述显示岛包括显示基板和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和堤坝;所述显示区中设置至少一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堤坝均位于所述显示基板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凹槽环绕至少部分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堤坝位于所述第一凹槽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堤坝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且所述第一凹槽远离所述显示区的边界与所述堤坝邻近所述显示区的边界重合;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堤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包括层叠设置的无机层和有机层,且所述封装层邻近所述衬底的一侧和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均为无机层;所述有机层在所述衬底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堤坝环绕的区域内,所述无机层在所述衬底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岛在所述衬底的垂直投影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衬底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岛内;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电极信号传输层,所述电极信号传输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邻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由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二电极层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电极信号传输层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均匀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层叠设置的驱动电路层和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限定层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像素限定层包括多个开口,所述开口用于设置所述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像素限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凹槽,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环绕所述显示区依次设置,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均匀排布;或者,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一个第一凹槽,一个所述第一凹槽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阻断区,所述阻断区围绕所述堤坝;所述阻断区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凹槽,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凹槽沿远离所述堤坝的方向依次排列,且每一所述第二凹槽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一圈堤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上设置有连接相邻所述显示岛的导线,所述导线包括数据传输线、数据扫描线和电源线中的至少一种。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拉伸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可拉伸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设置于衬底上的多个显示岛;每一显示岛包括显示基板和封装层,封装层设置于显示基板远离衬底的一侧;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和堤坝;显示区中设置至少一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第一凹槽和堤坝均位于显示基板远离衬底的一侧,且第一凹槽环绕至少部分显示区设置;堤坝位于第一凹槽远离显示区的一侧,堤坝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且第一凹槽远离显示区的边界与堤坝邻近显示区的边界重合;封装层覆盖至少一个发光单元、第一凹槽和堤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可以减小显示岛的边框,提升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提升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提升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慧 李俊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2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82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