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高压密封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压铜铸的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
背景技术:2.在产品的高压处理中,产品由高压媒介装入高压室中,并且在高达10000巴的压力下进行处理,诸如压缩应力和拉伸应力等的各种力以高负荷频率的方式被施加在高压密封件上,可能会发生容器出现的膨胀或压缩,导致节点、缝隙或其他开口,影响产品质量,因此会采用支撑环装置的其他元件得以使用,以便在压力下密闭缝隙等,进而支持高压密封,在公布号cn104081095a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密封件的支撑环结构,通过采用圆环状的支撑结构实现支撑高压密封的功能,虽然能够起到一定密封能力,但通过相连的管道相互挤压形成的密封,牢固性较差,同时该支撑环整体的支撑能力较弱,因此存在可提升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压铜铸的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支撑环装置支撑能力较弱,密封性一般,并且是通过相连的管道相互挤压形成的密封,牢固性较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压铜铸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该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内芯旋转端和两个通过螺栓连接的外壳旋转端,所述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的两端分别朝向内芯旋转端位置处的外壳旋转端内壁两端方向处倾斜延伸,通过延伸能够实现抵紧,并形成对称状的支撑臂,该支撑臂与外壳旋转端内壁相抵,实现支撑,并且该种结构整体呈三角形,会具有较大的支撑能力,所述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的中部朝向内芯旋转端的表面延伸凸出,能够实现二次抵紧限位,并与内芯旋转端的表面相抵,所述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的端部纵截面呈倒“v”型,在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上的两个支撑臂处还开设有中间孔,保证了绝缘液体或气体的流通性,所述中间孔竖直投影呈重合状。
5.优选的,所述支撑臂的端部设置有抵块,用于实现紧密贴合,所述抵块与支撑臂的对立面上交错开设有卡孔,在卡孔的内部滑动卡入有连接杆,实现调节,所述连接杆的一侧与卡孔内壁贴合,而连接杆另一侧端部形成有限位头,在卡孔的开口内壁形成有止块,用于限位,所述限位头与止块限位相抵,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固定在抵块与支撑臂上。
6.优选的,所述抵块与支撑臂之间还设置有塑胶连接件,起到连接以及后期回弹的作用,所述塑胶连接件的纵截面呈菱形,且塑胶连接件的中部呈贯通状。
7.优选的,所述内芯旋转端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密封铜环,用于与内芯旋转端的连接,另一个所述外壳旋转端处于支撑密封铜环的外侧,所述支撑密封铜环的顶部插入至内芯旋转端的底端内部,实现初次的简单连接,且在两者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组件,保证连接的
密封性,该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盖以及安装在密封盖上的四氟衬垫,在支撑密封铜环与内芯旋转端侧边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圈,提升密封性。
8.优选的,所述支撑密封铜环顶端外侧还安装有导电铜环,所述内芯旋转端的底部外侧卡入有关节导电触指,能够提供导向,方便安装,所述关节导电触指与导电铜环相抵。
9.优选的,所述关节导电触指的顶端通过弯折卡入至内芯旋转端的内部,安装起来十分方便,同时也能够保证稳定性,所述关节导电触指纵截面呈等腰梯形。
10.优选的,所述支撑密封铜环的外部套设有中筒非旋转端,所述支撑密封铜环与中筒非旋转端固定连接,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中筒非旋转端与另一个所述外壳旋转端之间设置有轴承,能够使得外壳便于旋转,保证正常加工不受影响。
11.一种用于高压铜铸的支撑装置的支撑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2.步骤一:先将四氟衬垫放置在密封盖上,再将密封盖与四氟衬垫放置在内芯旋转端和支撑密封铜环的内部,并将内芯旋转端与支撑密封铜环对齐贴合,使得关节导电触指与导电铜环相抵,其中在关节导电触指的安装中,将关节导电触指直接卡入在内芯旋转端的底部侧边;
13.步骤二:将外壳旋转端套设在内芯旋转端与支撑密封铜环的连接处,接着将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卡入外壳旋转端与内芯旋转端之间的间距内,此时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两端抵住外壳旋转端的内壁,而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的中部会与内芯旋转端的外表面挤压,以此实现对外壳旋转端与内芯旋转端之间的限位,并能够保证两者之间的间距相等,同时将内芯旋转端抵紧后,内芯旋转端能够完成对支撑密封铜环的抵紧,实现支撑效果;
14.步骤三:在通过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进行限位时,抵块会与外壳旋转端内壁抵紧,此时抵块上的连接杆朝向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上的卡孔内部移动,反之,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上的连接杆会朝向抵块上的卡孔内移动,使得抵块与支撑臂之间的间距变短,并挤压塑胶连接件,通过塑胶连接件的形变弯曲产生回弹力,通过回弹力将抵块与支撑臂之间的间距扩大,从而实现抵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发明解决了内芯外壁和外壳内壁的环向距离相等,v型设计使其具有一定的韧性,中间孔的设计保证了绝缘液体或气体的流通性;关节导电触指的形状设计能够便于装配,插接即可,有导向直接导入导电铜环内,解决了盲装的问题和旋转导电问题;
17.2.通过设计的分离式抵块,能够根据外壳旋转端与内芯旋转端之间的间距实现长度的统一调节,避免因外壳旋转端与内芯旋转端之间间距存在误差而影响抵块的安装,整体通用性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的安装放大图;
20.图3为本发明关节导电触指的安装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的组成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图4中的a区域放大示意图。
23.图中:1、外壳旋转端;2、内芯旋转端;3、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4、关节导电触指;
5、轴承;6、密封盖;7、导电铜环;8、支撑密封铜环;9、中筒非旋转端;10、四氟衬垫;11、中间孔;12、抵块;13、卡孔;14、连接杆;15、限位头;16、止块;17、塑胶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压铜铸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实现支撑,在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内芯旋转端2和两个通过螺栓连接的外壳旋转端1,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的两端分别朝向内芯旋转端2位置处的外壳旋转端1内壁两端方向处倾斜延伸,并形成对称状的支撑臂,该支撑臂与外壳旋转端1内壁相抵,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的中部朝向内芯旋转端2的表面延伸凸出,并与内芯旋转端2的表面相抵,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的端部纵截面呈倒“v”型,在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上的两个支撑臂处还开设有中间孔11,中间孔11竖直投影呈重合状,支撑臂的端部设置有抵块12,设计的分离式抵块12,能够根据外壳旋转端1与内芯旋转端2之间的间距实现长度的统一调节,避免因外壳旋转端1与内芯旋转端2间距存在误差而影响抵块的安装,整体通用性得到提升,抵块12与支撑臂的对立面上交错开设有卡孔13,在卡孔13的内部滑动卡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一侧与卡孔13内壁贴合,而连接杆14另一侧端部形成有限位头15,在卡孔13的开口内壁形成有止块16,限位头15与止块16限位相抵,能够实现限位,保证两者连接不易分离,两个连接杆14分别固定在抵块12与支撑臂上,抵块12与支撑臂之间还设置有塑胶连接件17,用于连接以及回弹,塑胶连接件17的纵截面呈菱形,且塑胶连接件17的中部呈贯通状。
26.本实施例中,内芯旋转端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密封铜环8,另一个外壳旋转端1处于支撑密封铜环8的外侧,支撑密封铜环8的顶部插入至内芯旋转端2的底端内部,且在两者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盖6以及安装在密封盖6上的四氟衬垫10,在支撑密封铜环8与内芯旋转端2侧边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圈,支撑密封铜环8顶端外侧还安装有导电铜环7,内芯旋转端2的底部外侧卡入有关节导电触指4,关节导电触指4采用铍青铜材质,经过特种热处理使其具有相当高的弹性和韧性,能充分与导电铜环接触,满足旋转过程中仍具备高压导电的特性,关节导电触指4与导电铜环7相抵,关节导电触指4的顶端通过弯折卡入至内芯旋转端2的内部,关节导电触指4纵截面呈等腰梯形,支撑密封铜环8的外部套设有中筒非旋转端9,支撑密封铜环8与中筒非旋转端9固定连接,中筒非旋转端9与另一个外壳旋转端1之间设置有轴承5。
27.一种用于高压铜铸的支撑装置的支撑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8.步骤一:先将四氟衬垫10放置在密封盖6上,再将密封盖6与四氟衬垫10放置在内芯旋转端2和支撑密封铜环8的内部,并将内芯旋转端2与支撑密封铜环8对齐贴合,使得关节导电触指4与导电铜环7相抵,其中在关节导电触指4的安装中,将关节导电触指4直接卡入在内芯旋转端2的底部侧边;
29.步骤二:将外壳旋转端1套设在内芯旋转端2与支撑密封铜环8的连接处,接着将小
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卡入外壳旋转端1与内芯旋转端2之间的间距内,此时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两端抵住外壳旋转端1的内壁,而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的中部会与内芯旋转端2的外表面挤压,以此实现对外壳旋转端1与内芯旋转端2之间的限位,并能够保证两者之间的间距相等,同时将内芯旋转端2抵紧后,内芯旋转端2能够完成对支撑密封铜环8的抵紧,实现支撑效果;
30.步骤三:在通过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进行限位时,抵块12会与外壳旋转端1内壁抵紧,此时抵块12上的连接杆14朝向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上的卡孔13内部移动,反之,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上的连接杆14会朝向抵块12上的卡孔13内移动,使得抵块12与支撑臂之间的间距变短,并挤压塑胶连接件17,通过塑胶连接件17的形变弯曲产生回弹力,通过回弹力将抵块12与支撑臂之间的间距扩大,从而实现抵紧。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高压铜铸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装置包括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在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内芯旋转端(2)和两个通过螺栓连接的外壳旋转端(1),所述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的两端分别朝向内芯旋转端(2)位置处的外壳旋转端(1)内壁两端方向处倾斜延伸,并形成对称状的支撑臂,该支撑臂与外壳旋转端(1)内壁相抵,所述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的中部朝向内芯旋转端(2)的表面延伸凸出,并与内芯旋转端(2)的表面相抵,所述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的端部纵截面呈倒“v”型,在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上的两个支撑臂处还开设有中间孔(11),所述中间孔(11)竖直投影呈重合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铜铸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的端部设置有抵块(12),所述抵块(12)与支撑臂的对立面上交错开设有卡孔(13),在卡孔(13)的内部滑动卡入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一侧与卡孔(13)内壁贴合,而连接杆(14)另一侧端部形成有限位头(15),在卡孔(13)的开口内壁形成有止块(16),所述限位头(15)与止块(16)限位相抵,两个所述连接杆(14)分别固定在抵块(12)与支撑臂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铜铸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块(12)与支撑臂之间还设置有塑胶连接件(17),所述塑胶连接件(17)的纵截面呈菱形,且塑胶连接件(17)的中部呈贯通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铜铸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旋转端(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密封铜环(8),另一个所述外壳旋转端(1)处于支撑密封铜环(8)的外侧,所述支撑密封铜环(8)的顶部插入至内芯旋转端(2)的底端内部,且在两者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盖(6)以及安装在密封盖(6)上的四氟衬垫(10),在支撑密封铜环(8)与内芯旋转端(2)侧边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铜铸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密封铜环(8)顶端外侧还安装有导电铜环(7),所述内芯旋转端(2)的底部外侧卡入有关节导电触指(4),所述关节导电触指(4)与导电铜环(7)相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铜铸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导电触指(4)的顶端通过弯折卡入至内芯旋转端(2)的内部,所述关节导电触指(4)纵截面呈等腰梯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铜铸的支撑装置的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密封铜环(8)的外部套设有中筒非旋转端(9),所述支撑密封铜环(8)与中筒非旋转端(9)固定连接,所述中筒非旋转端(9)与另一个所述外壳旋转端(1)之间设置有轴承(5)。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铜铸的支撑装置的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先将四氟衬垫(10)放置在密封盖(6)上,再将密封盖(6)与四氟衬垫(10)放置在内芯旋转端(2)和支撑密封铜环(8)的内部,并将内芯旋转端(2)与支撑密封铜环(8)对齐贴合,使得关节导电触指(4)与导电铜环(7)相抵,其中在关节导电触指(4)的安装中,将关节导电触指(4)直接卡入在内芯旋转端(2)的底部侧边;步骤二:将外壳旋转端(1)套设在内芯旋转端(2)与支撑密封铜环(8)的连接处,接着将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卡入外壳旋转端(1)与内芯旋转端(2)之间的间距内,此时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两端抵住外壳旋转端(1)的内壁,而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的中
部会与内芯旋转端(2)的外表面挤压,以此实现对外壳旋转端(1)与内芯旋转端(2)之间的限位,并能够保证两者之间的间距相等,同时将内芯旋转端(2)抵紧后,内芯旋转端(2)能够完成对支撑密封铜环(8)的抵紧,实现支撑效果;步骤三:在通过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进行限位时,抵块(12)会与外壳旋转端(1)内壁抵紧,此时抵块(12)上的连接杆(14)朝向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上的卡孔(13)内部移动,反之,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3)上的连接杆(14)会朝向抵块(12)上的卡孔(13)内移动,使得抵块(12)与支撑臂之间的间距变短,并挤压塑胶连接件(17),通过塑胶连接件(17)的形变弯曲产生回弹力,通过回弹力将抵块(12)与支撑臂之间的间距扩大,从而实现抵紧。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铜铸的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该支撑装置包括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该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内芯旋转端和两个通过螺栓连接的外壳旋转端,所述小间隙高压同轴支撑件的两端分别朝向内芯旋转端位置处的外壳旋转端内壁两端方向处倾斜延伸,通过延伸能够实现抵紧,并形成对称状的支撑臂,该支撑臂与外壳旋转端内壁相抵;本发明解决了内芯外壁和外壳内壁的环向距离相等,V型设计使其具有一定的韧性,中间孔的设计保证了绝缘液体或气体的流通性;关节导电触指的形状设计能够便于装配,插接即可,有导向直接导入导电铜环内,解决了盲装的问题和旋转导电问题。转导电问题。转导电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曙光 吕建文 郭金虎 葛虎虎 赵国际 唐华 师凯 陈月娟 周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华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4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