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小儿推拿仪

专利2024-06-19  65



1.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小儿左手上穴位推拿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全自动小儿推拿仪。


背景技术:

2.小儿推拿学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运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以防治儿科疾病、促进小儿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中医外治疗法。小儿推拿作为中医儿科学和推拿学相结合的产物,属于传统中医的组成部分,是中医认识小儿生理,病理规律和运用手法防治儿科疾病的独特形式。凭借特有的手法与穴位将传统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理、法、方、药演变成为理、法、方、推。
3.该学科特色之处在于其特有的小儿推拿手法和小儿推拿特定穴。手法和穴位是小儿推拿的核心手法,本身是一门记忆,是医生手的姿势动力学和美学特征的综合体现,是儿推治疗疾病的基础。小儿推拿特定穴有别于传统腧穴,绝大部分的特定穴都在手上,它有固定名称,部位,操作方法,功效和临床应用,临床上一般习惯推左手,它有固定名称,部位,操作方法,功效和临床应用。
4.小儿推拿兼有治疗和保健的双重功效,推拿手法本身轻快柔和,理论上没有禁忌症。不用药物而用手法,适于刺激小儿相应经络和穴位,调节经气,调节阴阳,调节精气神,通过激活与调动而调动小儿机体,由机体自身而不是药物去改善体内状态,从而求得脏腑组之间新的平衡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小儿推拿学教材从常用穴位,中医分型,特色和观察指标等进行总结:小儿推拿常用疾病为发热、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腹泻、便秘、厌食、呕吐、口疮、夜啼、新生儿黄疸、遗尿、脑瘫、肌性斜颈、荨麻疹。
5.综上所述,小儿推拿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现有条件下,只能通过医师的手对小儿左手上的穴位进行推拿,医师没推拿多久就也会疲劳,导致不能连续的对多名儿童进行推拿,只能进行间断性的推拿。此外,若医师每天接诊的儿童数量多,这无疑是增加了医师的工作强度。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自动推拿、减轻医师工作强度、能够全方位对小儿左手穴位进行推拿的全自动推拿仪。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够自动推拿、减轻医师工作强度、能够全方位对小儿左手穴位进行推拿的全自动小儿推拿仪。
7.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全自动小儿推拿仪,它包括左右贯通的盒体,所述盒体的顶表面且位于其右端部设置有手背穴位推拿装置,盒体的底表面上且位于其右端部设置有手心穴位推拿装置,手背穴位推拿装置包括升降电缸、固设于盒体顶部的龙门架,龙门架的横梁上滑动贯穿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方杆,每个方杆的底端均贯穿盒体的顶壁且伸入于盒体内,且每个方杆的底端均旋转安装有塑料轮i,每个方杆的顶部均固设有压板,每个方杆上均套设有弹簧i,弹簧i的一端固设于压板的底表面上,另一端固
设于龙门架横梁的顶表面上;所述升降电缸固设于盒体的顶部,升降电缸活塞杆的作用端上固设有位于方杆上方的升降板,升降板的底表面上固设有多个分别与压板上下对应的压块;所述盒体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手臂侧向穴位推拿装置,位于盒体后侧的手臂侧向穴位推拿装置包括纵向电缸和直线驱动机构,纵向电缸的缸筒固设于盒体的后侧壁上,纵向电缸的活塞杆贯穿盒体的后侧壁且伸入于盒体内,纵向电缸活塞杆的延伸端上固设有水平设置的推板,直线驱动机构设置于推板的前端面上,直线驱动机构的螺母的左右侧壁上均焊接有支板,两个支板的前端面上均焊接有导向柱,两个导向柱之间滑动安装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前端面上旋转安装有塑料轮ii,导向柱上套设有弹簧ii,弹簧ii的一端固设于活动板上,另一端固设于支板上。
8.所述盒体的横截面为矩形或圆形。
9.所述盒体内且位于其底部放置有软垫。
10.所述盒体的底表面上且位于其左右端均固设有支撑于桌台上的支撑架。
11.所述手背穴位推拿装置与手心穴位推拿装置上下对称设置。
12.两个手臂侧向穴位推拿装置关于盒体前后对称设置。
13.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螺母和机架,所述机架固设于推板上,机架上旋转安装有水平设置的丝杆,螺母螺纹连接于丝杆上,所述电机固设于推板上,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的一端连接。
14.该推拿仪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纵向电缸、升降电缸和电机经信号线电连接。
15.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紧凑、能够自动推拿、减轻医师工作强度、能够全方位对小儿左手穴位进行推拿。
附图说明
16.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 为图2的i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 为图1的b-b剖视图;图5 为本发明的工作示意图;图6 为图5的c-c剖视图;图中,1-盒体,2-手背穴位推拿装置,3-手心穴位推拿装置,4-升降电缸,5-龙门架,6-方杆,7-塑料轮i,8-压板,9-弹簧i,10-升降板,11-压块,12-手臂侧向穴位推拿装置,13-纵向电缸,14-推板,15-支板,16-导向柱,17-活动板,18-塑料轮ii,19-弹簧ii,20-软垫,21-支撑架,22-电机,23-螺母,24-机架,25-手背,26-手心,27-小臂。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图4所示,一种全自动小儿推拿仪,它包括左右贯通的盒体1,所述盒体1的顶表面且位于其右端部设置有手背穴位推拿装置2,盒体1的底表面上且位于其右端部设置
有手心穴位推拿装置3,手背穴位推拿装置2与手心穴位推拿装置3上下对称设置,手背穴位推拿装置2包括升降电缸4、固设于盒体1顶部的龙门架5,龙门架5的横梁上滑动贯穿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方杆6,每个方杆6的底端均贯穿盒体1的顶壁且伸入于盒体1内,且每个方杆6的底端均旋转安装有塑料轮i7,每个方杆6的顶部均固设有压板8,每个方杆6上均套设有弹簧i9,弹簧i9的一端固设于压板8的底表面上,另一端固设于龙门架5横梁的顶表面上;所述升降电缸4固设于盒体1的顶部,升降电缸4活塞杆的作用端上固设有位于方杆6上方的升降板10,升降板10的底表面上固设有多个分别与压板8上下对应的压块11。
18.所述盒体1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手臂侧向穴位推拿装置12,两个手臂侧向穴位推拿装置12关于盒体1前后对称设置,位于盒体1后侧的手臂侧向穴位推拿装置12包括纵向电缸13和直线驱动机构,纵向电缸13的缸筒固设于盒体1的后侧壁上,纵向电缸13的活塞杆贯穿盒体1的后侧壁且伸入于盒体1内,纵向电缸13活塞杆的延伸端上固设有水平设置的推板14,直线驱动机构设置于推板14的前端面上,直线驱动机构的螺母23的左右侧壁上均焊接有支板15,两个支板15的前端面上均焊接有导向柱16,两个导向柱16之间滑动安装有活动板17,活动板17的前端面上旋转安装有塑料轮ii18,导向柱16上套设有弹簧ii19,弹簧ii19的一端固设于活动板17上,另一端固设于支板15上。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电机22、螺母23和机架24,所述机架24固设于推板14上,机架24上旋转安装有水平设置的丝杆,螺母23螺纹连接于丝杆上,所述电机22固设于推板14上,电机22的输出轴与丝杆的一端连接。
19.所述盒体1的横截面为矩形或圆形,所述盒体1内且位于其底部放置有软垫20,所述盒体1的底表面上且位于其左右端均固设有支撑于桌台上的支撑架21。该推拿仪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纵向电缸13、升降电缸4和电机经信号线电连接,医师可通过控制器控制纵向电缸13和升降电缸4活塞杆的伸出或缩回,同时还能控制电机22的启动或关闭,从而极大的方便了医师的操作,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20.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s1、医师将小儿的左手从盒体1的左端口伸入到盒体1内,并且将小儿的左手底面支撑于软垫20上,随后医师从盒体1的右端口观察小儿左手的位置,以确保手背25处于手背穴位推拿装置2中各个塑料轮i7的正下方,同时确保手心26处于手心穴位推拿装置3中各个塑料轮i7的正上方,从而实现了对小儿左手的定位如图4~5所示;为防止小儿将左手收回,医师可从盒体1的右端口将小儿左手的无名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顶端指节拿着;s2、手背的推拿,医师控制手背穴位推拿装置2的升降电缸4的活塞杆做往复的伸缩运动,活塞杆带动升降板10做往复的上下运动,升降板10带动各个压块11做同步的升降运动,当压块11作用到压板8后,压板8压缩弹簧i9,同时压板8使方杆6向下运动,方杆6带动塑料轮i7向下运动,塑料轮i7对手背25上的穴位进行按压,当压块11与压板8分离后,在弹簧i9的弹力恢复力作用下,压板8带动方杆6向上复位,随着升降板10的往复上下运动多次,即可实现对小儿手背25上的穴位进行推拿;s3、手心的推拿,医师控制手心穴位推拿装置3的升降电缸4的活塞杆做往复的伸缩运动,活塞杆带动升降板10做往复的上下运动,升降板10带动各个压块11做同步的升降运动,当压块11作用到压板8后,压板8压缩弹簧i9,同时压板8使方杆6向上运动,方杆6带动塑料轮i7向上运动,塑料轮i7对手心26上的穴位进行按压,当压块11与压板8分离后,在弹簧i9的弹力恢复力作用下,压板8带动方杆6向下复位,随着升降板10的往复上下运动多次,
即可实现对小儿手心26上的穴位进行推拿;s4、小儿左手的小臂27两侧向穴位的推拿,其具体操作步骤为:s41医师控制两个纵向电缸13的活塞杆伸出,活塞杆带动推板14朝向小臂27方向运动,进而带动直线驱动机构上的塑料轮ii18朝向小臂27方向运动,当两个纵向电缸13的活塞杆完全伸出后,小臂27刚好被抵压在两个塑料轮ii18之间,且弹簧ii19被活动板17压缩;随后医师控制电机22启动,电机22带动丝杆转动,螺母23沿着丝杆的长度方向向右运动,螺母23带动塑料轮ii18向右运动,塑料轮ii18在向右运动过程中,在弹簧ii19的弹力作用下,塑料轮ii18始终按压小臂27侧向,从而实现了沿着小臂27的长度方向逐渐按压小臂27侧向上的穴位;s42、当观察到塑料轮ii18运动到右极限状态时,医师控制电机22反转,从而使螺母23向左运动,进而使塑料轮ii18向左运动,从而实现了对小臂27侧向穴位的再次按压,如此重复的控制电机22正反转多次,即可实现对小臂侧向穴位的推拿;s6、当推拿时间结束后,控制电机22关闭,而后控制两个纵向电缸13的活塞杆缩回,随后将小儿的左手从盒体1内拿出;s7、重复步骤s1~s7的操作,即可在一天内对多名小儿的左手进行推拿。由此可知,该推拿仪实现了对手背25上穴位的推拿、手心26上穴位的推拿以及小臂侧向穴位的推拿,整个推拿过程中,无需医师手动推拿,从而极大的减轻了医师的工作强度。此外,该推拿仪一天内能够对多名小儿进行推拿,相比传统的医师推拿,极大的提高了推拿效率。此外,改变推拿顺序,也可以选择性的按摩手背穴位、手心穴位或手臂两侧的穴位,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
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自动小儿推拿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右贯通的盒体(1),所述盒体(1)的顶表面且位于其右端部设置有手背穴位推拿装置(2),盒体(1)的底表面上且位于其右端部设置有手心穴位推拿装置(3),手背穴位推拿装置(2)包括升降电缸(4)、固设于盒体(1)顶部的龙门架(5),龙门架(5)的横梁上滑动贯穿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方杆(6),每个方杆(6)的底端均贯穿盒体(1)的顶壁且伸入于盒体(1)内,且每个方杆(6)的底端均旋转安装有塑料轮i(7),每个方杆(6)的顶部均固设有压板(8),每个方杆(6)上均套设有弹簧i(9),弹簧i(9)的一端固设于压板(8)的底表面上,另一端固设于龙门架(5)横梁的顶表面上;所述升降电缸(4)固设于盒体(1)的顶部,升降电缸(4)活塞杆的作用端上固设有位于方杆(6)上方的升降板(10),升降板(10)的底表面上固设有多个分别与压板(8)上下对应的压块(11);所述盒体(1)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手臂侧向穴位推拿装置(12),位于盒体(1)后侧的手臂侧向穴位推拿装置(12)包括纵向电缸(13)和直线驱动机构,纵向电缸(13)的缸筒固设于盒体(1)的后侧壁上,纵向电缸(13)的活塞杆贯穿盒体(1)的后侧壁且伸入于盒体(1)内,纵向电缸(13)活塞杆的延伸端上固设有水平设置的推板(14),直线驱动机构设置于推板(14)的前端面上,直线驱动机构的螺母(23)的左右侧壁上均焊接有支板(15),两个支板(15)的前端面上均焊接有导向柱(16),两个导向柱(16)之间滑动安装有活动板(17),活动板(17)的前端面上旋转安装有塑料轮ii(18),导向柱(16)上套设有弹簧ii(19),弹簧ii(19)的一端固设于活动板(17)上,另一端固设于支板(1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小儿推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横截面为矩形或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小儿推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且位于其底部放置有软垫(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小儿推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底表面上且位于其左右端均固设有支撑于桌台上的支撑架(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小儿推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背穴位推拿装置(2)与手心穴位推拿装置(3)上下对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小儿推拿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手臂侧向穴位推拿装置(12)关于盒体(1)前后对称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小儿推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电机(22)、螺母(23)和机架(24),所述机架(24)固设于推板(14)上,机架(24)上旋转安装有水平设置的丝杆,螺母(23)螺纹连接于丝杆上,所述电机(22)固设于推板(14)上,电机(22)的输出轴与丝杆的一端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小儿推拿仪,其特征在于:该推拿仪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纵向电缸(13)、升降电缸(4)和电机经信号线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小儿推拿仪,它包括左右贯通的盒体(1),盒体(1)的顶表面且位于其右端部设置有手背穴位推拿装置(2),盒体(1)的底表面上且位于其右端部设置有手心穴位推拿装置(3),手背穴位推拿装置(2)包括升降电缸(4)、固设于盒体顶部的龙门架(5),龙门架(5)的横梁上滑动贯穿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方杆(6),每个方杆(6)的底端均贯穿盒体(1)的顶壁且伸入于盒体(1)内,且每个方杆(6)的底端均旋转安装有塑料轮I(7),每个方杆(6)的顶部均固设有压板(8),每个方杆(6)上均套设有弹簧I(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自动推拿、减轻医师工作强度、能够全方位对小儿左手穴位进行推拿。能够全方位对小儿左手穴位进行推拿。能够全方位对小儿左手穴位进行推拿。


技术研发人员:冯跃 叶森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中医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7.18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81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