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2-07  113



1.本发明涉及一种餐厨垃圾脱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餐厨垃圾脱水装置,本发明涉及餐饮垃圾固液分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餐饮垃圾回收处理领域,国家的环保产业政策要求:通过垃圾分类、脱水、专业化回收及处理,实现餐饮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推动环保产业政策的落实。由于家庭开支上升、城市化率提高、外卖服务增长强劲,我国餐饮行业近些年数量增长较快,餐饮垃圾的产生量也在相应增加。而现有餐厨垃圾脱水技术,如:螺杆挤压、活塞挤压、过滤沥水、离心脱水等,存在连续投料性不好、脱水率低、故障率高等缺点,导致应用覆盖面极低,致使运量大、运输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餐厨垃圾脱水处理技术中,餐饮垃圾脱水装置占地面积大,且脱水后的垃圾不便收集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餐厨垃圾脱水装置。
4.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本发明包括装置底架、t型支架、电机、进料口、连轴器、电机固定支架,t型支架安装在装置底架的中部,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支架安装在t型支架的上表面,所述一种餐厨垃圾脱水装置还包括残渣挡板、集水槽、脱水桶、甩料桶、挡水桶、甩料盘、肋筋、末级甩料盘、出料缓冲板和启停开关,脱水桶中心轴、甩料桶、脱水桶和挡水桶由内至外依次设置,进料口插入脱水桶的上端开口;甩料桶的上端与甩料盘连接,甩料桶的内部设有脱水桶中心轴,肋筋将脱水桶、甩料桶贯通连接,固定于脱水桶中心轴上;脱水桶中心轴的上端与甩料盘的下表面连接;脱水桶中心轴的下端通过连轴器与电机的转轴连接;末级甩料盘套装在脱水桶中心轴上,且末级甩料盘位于甩料桶的下部;残渣挡板套装在电机固定支架上,且残渣挡板的上端插入末级甩料盘的裙边内;挡水桶的下端位于集水槽的上开口内,与框架插接,启停开关通过连接电线与电机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脱水桶的表面分布有多个孔眼,所述脱水桶和挡水桶的外轮廓均为由上至下依次渐扩的锥台体。
7.进一步地,所述脱水桶的锥角为20-60度,所述每个孔眼的孔径为1mm-4mm。
8.进一步地,所述脱水桶的外表面下部设有向外突出的凸沿,所述凸沿向下倾斜设置,凸沿的外径位于集水槽的上开口内。
9.进一步地,所述甩料盘与甩料桶连为一体。
10.进一步地,所述甩料盘其上表面为中间圆滑凸起的圆盘。
11.进一步地,所述肋筋通过贯通甩料桶,与甩料桶和脱水桶连接,并固定于脱水桶中心轴上。
12.进一步地,所述肋筋的数量为3-8个,其厚度为2mm-10mm。
13.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缓冲板位于脱水桶底沿之外,残渣挡板与集水槽之间,且与t 型支架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槽为环状u形槽,底部设有排水口,u形槽环状侧壁的内径小于脱水桶凸沿的外径,u形槽环状侧壁的外径大于挡水桶的外径;排水口位于框架的四角之一处。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小,占地面积小,操作便利;
17.2、脱水后的残渣通过甩料桶和脱水桶之间形成的通道流出后可自动收集到垃圾桶中;餐厨垃圾中的水份在离心力作用下,经离心过脱水桶的孔眼落入挡水桶的内壁,水沿挡水桶下落至集水槽内,经排水口流出;
18.3、本发明适用于街边中小型餐饮企业的餐厨垃圾的脱水处理;
19.4、减少餐饮垃圾残液收运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20.5、电机功率小于现有市场产口的工作功率,节能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脱水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脱水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图2的仰视示意图;
25.图5是环形集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残渣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是甩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是末级甩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是末级甩料盘的剖视图;
30.图10是本发明装置的外形轴侧图。
31.图中:1、装置底架;2、t型支架;3、电机;4、残渣挡板;5、集水槽;6、脱水桶;7、甩料桶;8、挡水桶;9、甩料盘;10、进料口;11、肋筋;12、启停开关; 13、脱水桶中心轴;14、末级甩料盘;15、连接电线、16、固定件;17、连轴器;18、出料缓冲板;19、电机固定支架;5-1、排水口;6-1、孔眼;6-2、凸沿;。
具体实施方式
32.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脱水装置,它包括装置底架1、t型支架2、电机3、进料口10、连轴器17、电机固定支架19,t型支架2安装在装置底架1的中部,电机3通过电机固定支架19安装在t型支架2的上表面,所述一种餐厨垃圾脱水装置还包括残渣挡板4、集水槽5、脱水桶6、甩料桶7、挡水桶8、甩料盘9、肋筋11、末级甩料盘14、出料缓冲板18和启停开关12,脱水桶中心轴13、甩料桶7、脱水桶6和挡水桶8由内至外依次设置,装置底架1的上端设有进料口10,进料口10插入脱水桶6的上端开口;甩料桶7的上端与甩料盘9连接,甩料桶7的内部设有脱水桶中心轴13,肋筋11将脱水桶6、甩料桶7贯通连接,固定于脱水桶中心轴13上;脱水桶中心轴13的上端与甩料盘9的
下表面连接;脱水桶中心轴 13的下端通过连轴器17与电机3的转轴连接;末级甩料盘14套装在脱水桶中心轴13上,且末级甩料盘14位于甩料桶7的下部;残渣挡板4套装在电机固定支架19上且残渣挡板 4的上端插入末级甩料盘14的裙边内;挡水桶8的下端与集水槽5的上开口内,出料缓冲板18位于脱水桶6底沿之外,残渣挡板4与集水槽5之间,启停开关12通过连接电线 15与电机3连接。
33.挡水桶8的下部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固定件16,挡水桶8通过多个固定件16与t型支架固定。电机3通过连接电线15与启停开关12连接。装置底架1的下部为中空结构,可以在底架1的下部放置集渣桶20。底架1的外部可以设有外部壳体,壳体上安装有启停开关12。
34.所述残渣挡板4为圆形桶体,残渣挡板4的外轮廓由上至下依次渐扩。脱水桶6上端口径大于且高于进料口10下端口,甩料桶7和脱水桶6之间形成残渣下落通道,其间形成的下端口为排渣口,通过排渣口落入至集渣桶20内。
35.在脱水桶6内设有甩料盘9、甩料桶7和末级甩料盘14,通过电机带动甩料盘9、甩料桶7、末级甩料盘14与脱水桶6共旋转,对落到甩料盘9上的物料进行离心脱水。
36.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脱水桶6的表面分布有多个孔眼6-1,其外轮廓均为由上至下依次渐扩的锥台体。
37.垃圾在正锥形结构形成的通道中受高速电机转动的离心力及自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脱水的同时,残渣直接下落,有利于残渣的收集,上方进料下方出料,使装置的结构更合理。
38.其它组成以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39.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2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所述脱水桶6 的锥角为20-60度,所述每个孔眼6-1的孔径为1mm-4mm。。
40.正锥台形的锥角角度太小,在电机高速旋转下,考虑食物残渣的粘度与摩擦力等因素,离心力大于残渣重力,无法在预期时间内实现对残渣的自动收集,残渣下落慢;锥角的角度过大,垃圾脱离装置过快,影响垃圾脱水率,同时装置占地空间相应加大。
41.杂物下滑的条件:
42.其中:
43.α——锥角 g——重力加速度 r——锥桶半径 n——转速 μ——摩擦系数
44.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45.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2、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脱水桶6的外表面下部设有向外突出的凸沿6-2,所述凸沿6-2向下倾斜设置,凸沿6-2的外径位于集水槽5的上开口内。凸沿602用于导流,使脱水桶6外侧面下流的水,直接落入集水槽5,而不会落入集渣桶20。
46.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47.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甩料盘9与甩料桶7 连为一体。
48.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49.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甩料盘9其上表面为中间圆滑凸起的圆盘。
50.甩料盘9的设置,使物料不会自由落体,而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到脱水桶6内壁上进行离心脱水,且在离心分力和重力的作用下,物料沿脱水桶6内壁下落。
51.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52.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3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肋筋11通过贯通甩料桶7,与甩料桶7和脱水桶6连接,并固定于脱水桶中心轴13上。
53.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54.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3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所述肋筋(11) 的数量为3-8个,其厚度为2mm-10mm。
55.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相同。
56.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所述出料缓冲板18位于脱水桶(6)底沿之外,残渣挡板4与集水槽5之间,且与t型支架2连接。
57.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或八相同。
58.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集水槽5为环状u形槽,底部设有排水口5-1,u形槽环状侧壁的内径小于脱水桶6凸沿6-2的外径,u形槽环状侧壁的外径大于挡水桶8的外径;排水口5-1位于框架1的四角之一处,且连接于集水槽 5的底部,流入槽内的液体通过排水口5-1排出。
59.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或九相同。
60.实施例:
61.启动开关12、电机3通电,经分类后的餐厨垃圾由进料口10进入,落到甩料盘9及末级甩料盘14上,通过电机带动甩料桶7、甩料盘9、末级甩料盘14与脱水桶6共同旋转,餐厨垃圾受离心力影响脱离甩料盘9或末级甩料盘14落到脱水桶6的内壁上,餐厨垃圾中的水份在离心力作用下,经离心过脱水桶6的孔眼6-1落到挡水桶8的内壁,水沿挡水桶8的内壁下落到集水槽5内,经排水口5-1排出流入油水分离装置,脱水后的餐厨垃圾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脱水桶6的内壁下落,碰到位于脱水桶6底沿之外,残渣挡板 4与集水槽5之间的出料缓冲板18后,落入位于装置底架1内的集渣桶20中;停止启停开关12,电机3断电停止转动。
6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餐厨垃圾脱水装置,它包括装置底架(1)、t型支架(2)、电机(3)、进料口(10)、连轴器(17)、电机固定支架(19),t型支架(2)安装在装置底架(1)的中部,电机(3)通过电机固定支架(19)安装在t型支架(2)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餐厨垃圾脱水装置还包括残渣挡板(4)、集水槽(5)、脱水桶(6)、甩料桶(7)、挡水桶(8)、甩料盘(9)、肋筋(11)、末级甩料盘(14)、出料缓冲板(18)和启停开关(12),脱水桶中心轴(13)、甩料桶(7)、脱水桶(6)和挡水桶(8)由内至外依次设置,装置底架(1)的上端设有进料口(10),进料口(10)插入脱水桶(6)的上端开口;甩料桶(7)的上端与甩料盘(9)连接,甩料桶(7)的内部设有脱水桶中心轴(13),肋筋(11)将脱水桶(6)、甩料桶(7)贯通连接,固定于脱水桶中心轴(13)上;脱水桶中心轴(13)的上端与甩料盘(9)的下表面连接;脱水桶中心轴(13)的下端通过连轴器(17)与电机(3)的转轴连接;末级甩料盘(14)套装在脱水桶中心轴(13)上,且末级甩料盘(14)位于甩料桶(7)的下部;残渣挡板(4)套装在电机固定支架(19)上,且残渣挡板(4)的上端插入末级甩料盘(14)的裙边内;挡水桶(8)的下端位于集水槽(5)的上开口内,与框架(1)插接,启停开关(12)通过连接电线(15)与电机(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桶(6)的表面分布有多个孔眼(6-1),其外轮廓为由上至下依次渐扩的锥台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餐厨垃圾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桶(6)的锥角为20-60度,所述每个孔眼(6-1)的孔径为1mm-4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桶(6)的外表面下部设有向外突出的凸沿(6-2),所述凸沿(6-2)向下倾斜设置,凸沿(6-2)的外径位于集水槽(5)的上开口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餐厨垃圾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料盘(9)与甩料桶(7)连为一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餐厨垃圾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料盘(9)其上表面为中间圆滑凸起的圆盘。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餐厨垃圾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筋(11)通过贯通甩料桶(7),与甩料桶(7)和脱水桶(6)连接,并固定于脱水桶中心轴(13)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餐厨垃圾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筋(11)的数量为3-8个,其厚度为2mm-10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餐厨垃圾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缓冲板(18)位于脱水桶(6)底沿之外,残渣挡板(4)与集水槽(5)之间,且与t型支架(2)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餐厨垃圾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5)为环状u形槽,底部设有排水口(5-1),u形槽环状侧壁的内径小于脱水桶(6)凸沿(6-2)的外径,u形槽环状侧壁的外径大于挡水桶(8)的外径;排水口(5-1)位于框架(1)的四角之一处。

技术总结
一种餐厨垃圾脱水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餐饮垃圾脱水装置占地面积大,且脱水后的垃圾不便收集的问题,脱水桶中心轴,甩料桶、脱水桶和挡水桶由内至外依次设置,装置底架的上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脱水桶连通;甩料桶的内部设有脱水桶中心轴,脱水桶中心轴与甩料桶之间通过内肋筋固定连接;甩料桶与脱水桶之间通过外肋筋固定连接;脱水桶中心轴的上端与甩料盘的下表面连接;脱水桶中心轴的下端通过连轴器与电机的转轴连接;末级甩料盘套装在脱水桶中心轴上,且末级甩料盘位于甩料桶的下部;残渣挡板套装在电机固定支架上,且残渣挡板的上端位于末级甩料盘的下面;挡水桶的下端与集水槽的上端连接,出料缓冲板位于残渣挡板与集水槽之间。水槽之间。水槽之间。


技术研发人员:祝擎 孙洪涛 孟丽娟 贾东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恒通排水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9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8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