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检测方法及检测组件。
背景技术:2.风电机组是将风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在当今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风电机组一般包括有机舱、叶片、支撑件,支撑件用于支撑机舱和叶片。
3.根据《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t475-2006)、《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36490-2018)的相关要求,需要定期对风电机组的叶片的叶尖位置进行接闪器与叶根法电阻进行测试;风电机组的叶片防雷系统一般通过三极法进行检测,如图1所示,即p、c点接地,e点与叶片接闪器相接触进行测试。由于需要将e点导线与叶片接闪器接触导通,传统测试方法采用吊篮将人员提升至风电机组的叶片的叶尖位置,进而将e点导线与叶片接闪器相接触进行测试,此时作业人员高空中,存在一定掉落风险,安全系数交底,此外,吊篮极易受风速、温度、天气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晃动,导致无法完成检测作业。
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检测方法,旨在保证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提高检测作业的稳定性。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将牵引绳从机舱处顺延至地面上;
8.将拉绳的一端连接到牵引绳上,同时将叶尖检测器安装到牵引绳上;
9.从机舱处将牵引绳往上拉,使牵引绳上的叶尖检测器的高度达到叶片的叶尖处的高度;
10.拉动拉绳,调整牵引绳上的叶尖检测器与叶片的叶尖处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直至将叶尖检测器连接到叶片的叶尖处的接闪器;
11.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并记录数据。
12.可选地,所述将牵引绳从机舱处顺延至地面上的步骤包括:
13.将牵引绳从机舱与轮毅的对接处顺延至地面上。
14.可选地,所述将拉绳的一端连接到牵引绳上,同时将叶尖检测器安装到牵引绳上的步骤包括:
15.将拉绳的一端和叶尖检测器沿牵引绳远离机舱的方向依次安装到牵引绳上。
16.可选地,所述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并记录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17.待第一个叶片测试完成后,拉动牵引绳和拉绳将叶尖检测器与叶片的叶尖处的接闪器脱离,旋转叶轮,对剩下的叶片依次进行检测。
18.可选地,所述拉动牵引绳和拉绳将叶尖检测器与叶片的叶尖处的接闪器脱离的步骤之后包括:
19.将牵引绳牵引至与风电机组的塔杆相平行。
20.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采用如上述的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检测方法,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21.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设置于风电机组的机舱内;
22.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牵引绳连接;
23.叶尖检测器,用于与风电机组的叶片叶尖处的接闪器连接,所述叶尖检测器安装于所述牵引绳。
24.可选地,所述牵引绳的长度为200m。
25.可选地,所述拉绳的长度为60m。
26.可选地,所述牵引绳的直径和所述拉绳的直径均为10mm。
27.可选地,所述拉绳和所述叶尖检测器沿所述牵引绳远离机舱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牵引绳上。
28.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检测方法,通过牵引绳调整叶尖检测器的高度,让叶尖检测器的高度达到叶片的叶尖处的高度,再通过拉动拉绳,调整牵引绳上的叶尖检测器与叶片的叶尖处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使叶尖检测器连接到叶片的叶尖处的接闪器,即可以实现对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的检测;由于无需采用吊篮将作业人员升至高空,可以保证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提高检测作业的稳定性,此外,由于仅需控制牵引绳和拉绳即可实现检测作业,操作简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检测过程中需要对风电机组进行停机,此时可以减少风电机组的停机时间。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三极法测试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检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31.图3为本发明检测组件一实施例的检测前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发明检测组件一实施例的检测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号说明:
34.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牵引绳50叶片20拉绳60塔杆30叶尖检测器70轮毅40机舱
ꢀꢀ
35.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6.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7.请参阅图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8.步骤s100,将牵引绳从机舱处顺延至地面上;
39.步骤s200,将拉绳的一端连接到牵引绳上,同时将叶尖检测器安装到牵引绳上;
40.步骤s300,从机舱处将牵引绳往上拉,使牵引绳上的叶尖检测器的高度达到叶片的叶尖处的高度;
41.步骤s400,拉动拉绳,调整牵引绳上的叶尖检测器与叶片的叶尖处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直至将叶尖检测器连接到叶片的叶尖处的接闪器;
42.其中,将叶尖检测器连接到叶片的叶尖处的接闪器具体为,将叶尖检测器与叶片的叶尖处的接闪器进行有效接触。
43.步骤s500,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并记录数据。
44.在开始上述步骤之前,需要先将风电机组停机,然后将风电机组切换至维护状态,并将叶轮锁定至“y”型状态。
45.由于传统的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检测方法一般是采用吊篮将人员提升至风电机组的叶片的叶尖位置,进而将e点导线与叶片接闪器相接触进行测试,此时作业人员高空中,存在一定掉落风险,安全系数交底,此外,吊篮极易受风速、温度、天气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晃动,导致无法完成检测作业。
46.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通过牵引绳调整叶尖检测器的高度,让叶尖检测器的高度达到叶片的叶尖处的高度,再通过拉动拉绳,调整牵引绳上的叶尖检测器与叶片的叶尖处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使叶尖检测器连接到叶片的叶尖处的接闪器,即可以实现对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的检测;由于无需采用吊篮将作业人员升至高空,可以保证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提高检测作业的稳定性,此外,由于仅需控制牵引绳和拉绳即可实现检测作业,操作简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检测过程中需要对风电机组进行停机,此时可以减少风电机组的停机时间。
47.在本实施中,步骤s100包括:
48.将牵引绳从机舱与轮毅的对接处顺延至地面上。
49.为了便于后续从机舱处将牵引绳往上拉,将牵引绳从机舱与轮毅的对接处顺延至地面上,牵引绳可以以机舱与轮毅的对接处为支点进行移动,可以防止牵引绳拉动时发生不规则晃动,即可以提高牵引绳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50.在本实施中,步骤s200包括:
51.将拉绳的一端和叶尖检测器沿牵引绳远离机舱的方向依次安装到牵引绳上。
52.此时,叶尖检测器位于拉绳与牵引绳连接处的下方,在通过拉动拉绳调整叶尖检测器与叶片的叶尖处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时,拉绳一般是往靠上的方向拉动,加上机舱可以控制牵引绳的移动,可以有效防止牵引绳上的叶尖检测器发生下移,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53.在本实施中,步骤s500之后还包括:
54.待第一个叶片测试完成后,拉动牵引绳和拉绳将叶尖检测器与叶片的叶尖处的接闪器脱离,旋转叶轮,对剩下的叶片依次进行检测。
55.由于风电机组一般包括多个叶片,因此需要对多个叶片进行检测,而拉动牵引绳和拉绳将叶尖检测器与叶片的叶尖处的接闪器脱离,旋转叶轮,即可以实现对风电机组上
的所有叶片进行检测。
56.在本实施中,拉动牵引绳和拉绳将叶尖检测器与叶片的叶尖处的接闪器脱离的步骤之后包括:
57.将牵引绳牵引至与风电机组的塔杆相平行。
58.由于后续需要旋转叶轮,来对其他的叶片进行检测,为了防止叶轮转动过程中,牵引绳缠绕到叶轮上,可以将牵引绳牵引至与风电机组的塔杆相平行,提高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
59.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检测组件,检测组件采用如上述的风电机组叶片50防雷系统检测方法,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检测组件包括:
60.牵引绳10,牵引绳10的一端设置于风电机组的机舱40内;
61.拉绳20,拉绳20的一端与牵引绳10连接;
62.叶尖检测器30,用于与风电机组的叶片50叶尖处的接闪器连接,叶尖检测器30安装于牵引绳10。
63.具体地,牵引绳10的长度为200m,将牵引绳10设置成该长度,可以确保牵引绳10将叶尖检测器30的高度提到叶片50叶尖处。
64.具体地,拉绳20的长度为60m,将拉绳20设置成该长度,可以确保拉绳20能调整叶尖检测器30的水平方向位置。
65.具体地,牵引绳10的直径和拉绳20的直径均为10mm,可以确保牵引绳10和拉绳20在拉动过程中不会断裂,提高了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性。
66.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拉绳20和叶尖检测器30沿牵引绳10远离机舱40的方向依次设置于牵引绳10上,此时,叶尖检测器30位于拉绳20与牵引绳10连接处的下方,在通过拉动拉绳20调整叶尖检测器30与叶片50的叶尖处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时,拉绳20一般是往靠上的方向拉动,加上机舱40可以控制牵引绳10的移动,可以有效防止牵引绳10上的叶尖检测器30发生下移,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6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8.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69.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70.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牵引绳从机舱处顺延至地面上;将拉绳的一端连接到牵引绳上,同时将叶尖检测器安装到牵引绳上;从机舱处将牵引绳往上拉,使牵引绳上的叶尖检测器的高度达到叶片的叶尖处的高度;拉动拉绳,调整牵引绳上的叶尖检测器与叶片的叶尖处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直至将叶尖检测器连接到叶片的叶尖处的接闪器;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并记录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牵引绳从机舱处顺延至地面上的步骤包括:将牵引绳从机舱与轮毅的对接处顺延至地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拉绳的一端连接到牵引绳上,同时将叶尖检测器安装到牵引绳上的步骤包括:将拉绳的一端和叶尖检测器沿牵引绳远离机舱的方向依次安装到牵引绳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并记录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待第一个叶片测试完成后,拉动牵引绳和拉绳将叶尖检测器与叶片的叶尖处的接闪器脱离,旋转叶轮,对剩下的叶片依次进行检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牵引绳和拉绳将叶尖检测器与叶片的叶尖处的接闪器脱离的步骤之后包括:将牵引绳牵引至与风电机组的塔杆相平行。6.一种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检测方法,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设置于风电机组的机舱内;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牵引绳连接;叶尖检测器,用于与风电机组的叶片叶尖处的接闪器连接,所述叶尖检测器安装于所述牵引绳。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的长度为200m。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的长度为60m。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的直径和所述拉绳的直径均为10mm。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和所述叶尖检测器沿所述牵引绳远离机舱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牵引绳上。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检测方法及检测组件,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其中,本发明的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系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牵引绳从机舱处顺延至地面上;将拉绳的一端连接到牵引绳上,同时将叶尖检测器安装到牵引绳上;从机舱处将牵引绳往上拉,使牵引绳上的叶尖检测器的高度达到叶片的叶尖处的高度;拉动拉绳,调整牵引绳上的叶尖检测器与叶片的叶尖处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直至将叶尖检测器连接到叶片的叶尖处的接闪器;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并记录数据。实现了保证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提高检测作业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业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业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薛玉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润风电(海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8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