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应用极其广泛,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黑色或者黄褐色的带有恶臭气味的液体,渗滤液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包括各种难降解有机物、无机盐和金属离子。由于垃圾中的成分复杂,垃圾渗滤液水质的特点之一就是污染物含量很高。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主要有4种方法:排往城市污水厂合并处理;向填埋场的循环喷洒处理;预处理后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合并处理;单独建设污水站进行渗滤液经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3.但是,现有的垃圾渗滤液回喷处理装置,渗滤液原液直接回喷至锅炉前壁炉膛内;当渗滤液回喷雾化效果不好时,渗滤液有可能粘附在锅炉受热面或炉壁上,长时间运行对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坏。并且,由于新环保指标,氮氧化物的小时均值降低,所以通过现有垃圾渗滤液回喷处理装置时,用于对渗滤液进行脱氨处理的反应溶液(尿素、氨水)的用量将大大增加,增加了垃圾处理的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能够解决上述垃圾渗滤液回喷处理装置直接回喷渗滤液对锅炉设备的损坏,从而影响了后续的工作流程,降低使用效率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储存罐、第二储存罐;其中,所述第一储存罐用于储存渗滤液,所述第二储存罐用于储存反应溶液;所述系统还包括:渗滤液回喷模块、渗滤液输送模块、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存储单元、显示单元以及输入单元;所述第一储存罐通过所述渗滤液输送模块与所述第二储存罐连通连接,所述第一储存罐还与所述渗滤液回喷模块连通连接;所述渗滤液回喷模块,包括:渗滤液回喷泵、渗滤液输送管道、渗滤液回喷管道;所述渗滤液回喷泵设置在一渗滤液收集池上方,并通过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连接至锅炉前端;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还通过所述渗滤液回喷管道连通连接至所述第一储存罐;所述渗滤液输送模块,包括:第一输送管道以及总阀门;所述第一输送管道通过主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二储存罐,所述总阀门设置在所述主管道上,并靠近所述第二储存罐设置;所述处理单元包括:渗滤液回喷控制模块,与所述渗滤液回喷模块建立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渗滤液回喷泵开启从渗滤液收集池中抽取渗滤液,以及控制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和渗滤液回喷管道开启,以将抽取的渗滤液输送至所述第一储存罐中进行存储;渗滤液输送控制模块,与所述渗滤液输送模块建立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渗滤液回喷泵开启从所述第一储存罐抽取渗滤液,以及控制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和总阀门开启,以将抽取的渗滤液输送至所述第二储存罐中,使得渗滤液与反应溶液进行中和反应,从而稀释渗滤液的浓度。
6.其中,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上依次设置第一阀门、第一滤网、第二阀门、第一电机、第三阀门、第二滤网、以及第四阀门;所述渗滤液输送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上的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打开,以开启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以及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工作以抽取容纳于所述第一储存罐中的渗滤液;所述第一滤网用于对流入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中的渗滤液进行第一轮过滤,所述第二滤网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一滤网的渗滤液进行第二轮过滤。
7.其中,所述渗滤液输送模块还包括第二输送管道,通过所述主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二储存罐;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上依次设置第五阀门、第三滤网、第六阀门、第二电机、第七阀门、第四滤网、以及第八阀门;所述渗滤液输送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机工作异常时:控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上的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一电机、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关闭,以关闭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以及控制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上的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二电机、第七阀门、以及第八阀门开启,以打开所述第二输送管道;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工作以抽取容纳于所述第一储存罐中的渗滤液;所述第三滤网用于对流入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中的渗滤液进行第一轮过滤,所述第四滤网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三滤网的渗滤液进行第二轮过滤。
8.其中,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上依次设置第九阀门、第五滤网、以及第十阀门;所述渗滤液回喷管道上设置第十一阀门,且靠近所述第一储存罐的上方设置;所述渗滤液回喷管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十阀门与锅炉前端之间,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十一阀门连接至所述第一储存罐;所述渗滤液回喷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位于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上的第九阀门、第五滤网、以及第十阀门打开,从而打开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以及控制所述第十一阀门开启。
9.其中,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上还连接一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所述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渗滤液回喷泵与所述第九阀门之间,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十阀门与连接点之间;其中,所述连接点为所述渗滤液回喷管道与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连接的位置;所述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上还设置第十二阀门;所述渗滤液回喷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异常时,控制位于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上的第九阀门、以及第十阀门关闭,关闭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以及控制位于所述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上的所述第十二阀门开启,以开启所述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通过所述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和所述渗滤液回喷管道将抽取的渗滤液输送至所述第一储存罐中进行储存。
10.其中,所述第一储存罐的内部还设置一轴流风机;所述处理单元还包括风机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储存罐存储渗滤液时控制所述轴流风机工作,将渗滤液气味抽至渗滤液廊道里面。
11.其中,所述第二储存罐储存的反应溶液为尿素、或者氨水。
1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揭露的技术方案,将渗滤液收集池通过渗滤液回喷管道与渗滤液输送管道连接至用于容纳渗滤液的第一储存罐,从而将准备排放至锅炉的渗滤液回喷至第一储存罐中存储,然后通过渗滤液输送模块将第一储存罐中容纳的渗滤液输送至用于容纳反应溶液的第二储存罐,使得渗滤液与反应溶液进行中和反应,以稀释渗滤液的浓度。通过如上所述预处理的垃圾渗滤液,输送至锅炉时,由于浓度降低,从而能够降低对炉膛的危害;进一步地,通过向反应溶液中输送渗滤液能够稀释尿
素罐或氨水,从而降低尿素和氨水的用量,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18.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100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以及利用处理后的渗滤液稀释尿素/氨水,以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
19.所述系统100包括:第一储存罐1、第二储存罐2、渗滤液回喷模块3、渗滤液输送模块4、以及控制装置5。其中,所述控制装置5与所述第一储存罐1、第二储存罐2、渗滤液回喷模块3、渗滤液输送模块4分别建立通信连接。
20.所述控制装置5包括处理单元51、与所述处理单元51建立通信连接的存储单元52、显示单元53、以及输入单元54。
21.所述存储单元52,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单元51运行的程序、处理及接收的数据;
22.所述显示单元53,用于响应所述处理单元51的控制显示一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控制界面;
23.所述输入单元54,用于在所述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控制界面输入控制指令或参数;具体地,所述输入单元54为触摸屏、键盘、鼠标或控制按键中的至少一种。
24.所述第一储存罐1,包括:一轴流风机10、第一搅拌器11。
25.所述渗滤液回喷模块3,包括:渗滤液回喷泵32、渗滤液输送管道33、渗滤液回喷管道34。
26.所述渗滤液输送模块4,包括:第一输送管道41、以及总阀门42。
27.所述处理单元51,包括:风机控制模块511、渗滤液回喷控制模块512、以及渗滤液输送控制模块513。
28.所述渗滤液回喷控制模块512与所述渗滤液回喷模块3建立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渗滤液回喷泵32抽取所述渗滤液收集池31中的渗滤液,并输送至所述第一储存罐1中存储。
29.所述风机控制模块511与所述第一储存罐1的轴流风机10建立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轴流风机10在所述第一储存罐1存储渗滤液时工作,将渗滤液气味抽至渗滤液廊道里面,从而防止气味外溢,影响现场环境。
30.所述第二储存罐2,用于储存反应溶液;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溶液为尿素,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溶液还可以是氨水。所述第二储存罐2包括第二搅拌器21,用于搅拌所述第二储存罐1中的反应溶液,使得溶液浓度均匀,防止浓缩结晶。
31.所述渗滤液输送控制模块513与所述渗滤液输送模块4建立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渗滤液回喷泵32开启以从所述第一储存罐1中抽取渗滤液,以及控制所述第一输送管道41和总阀门42开启以将抽取的渗滤液输送至所述第二储存罐2,使得渗滤液与反应溶液进行中和反应,从而稀释渗滤液的浓度。
32.请同时参阅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3.所述第一储存罐1通过所述渗滤液输送模块4与所述第二储存罐2连通连接;所述第一储存罐1还与所述渗滤液回喷模块3连通连接。
34.所述第一储存罐1为密封的罐体,在存储渗滤液时能够防止味道外泄。具体地,所述第一储存罐1的内部还设置一轴流风机10以及第一搅拌器11;其中,所述轴流风机10用于响应所述风机控制模块511的控制在所述第一储存罐1存储渗滤液时工作,将渗滤液气味抽至渗滤液廊道里面,以防止气味外溢,影响现场环境。所述第一搅拌器11用于搅拌所述第一储存罐1中的渗滤液,使得溶液浓度均匀,防止浓缩结晶。
35.所述第一输送管道41上依次设置第一阀门411、第一滤网412、第二阀门413、第一电机414、第三阀门415、第二滤网416、以及第四阀门417。
36.具体地,所述渗滤液输送控制模块513,用于:
37.控制所述总阀门43打开或关闭;
38.控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41上的第一阀门411、第二阀门413、第三阀门415、以及第四阀门417打开,以开启所述第一输送管道41;以及
39.控制所述第一电机414工作以抽取将容纳于所述第一储存罐1中的渗滤液,使得渗滤液通过所述第一输送管道41输送至所述第二储存罐2中,使得渗滤液能够与所述第二储存罐2中保存的反应溶液进行中和反应。
40.所述第一滤网412用于对流入所述第一管道41中的渗滤液进行第一轮过滤,所述第二滤网416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一滤网412的渗滤液进行第二轮过滤。
41.所述渗滤液回喷模块3,设置在所述第一储存罐1上方;所述渗滤液回喷模块3,包括:渗滤液收集池31、渗滤液回喷泵32、渗滤液输送管道33、渗滤液回喷管道34;其中,所述渗滤液回喷泵32设置在所述渗滤液收集池31上方,并通过渗滤液输送管道33连接至锅炉前端(图未示)。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33还通过所述渗滤液回喷管道34连通连接至所述第一储存罐1。具体地,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33上依次设置第九阀门331、第五滤网332、以及第十阀门333;所述渗滤液回喷管道34上设置第十一阀门341,且靠近所述第一储存罐1的上方设置。
42.所述渗滤液回喷管道34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十阀门333与锅炉前端之间,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十一阀门341连接至所述第一储存罐1。
43.所述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100的工作原理如下:
44.当所述系统100开始工作时,所述渗滤液回喷控制模块512打开阀门,具体包括:
45.控制所述总阀门43打开;
46.控制位于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33上的第九阀门331、第五滤网332、以及第十阀门333打开,以控制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33开启;以及
47.控制所述第十一阀门341打开,以控制所述渗滤液回喷管道34开启。
48.所述渗滤液回喷控制模块512控制所述渗滤液回喷泵32启动以从所述渗滤液收集池31中抽取渗滤液,并依次通过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33、渗滤液回喷管道34输送至所述第一储存罐1中进行储存。
49.所述风机控制模块511控制所述第一储存罐1的轴流风机10启动,以将第一储存罐1中的气体抽送至风向通道。
50.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5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渗滤液输送模块4’还包括第二输送管道42’,通过所述主管道44’连接至所述第二储存罐2’;其中,所述第二输送管道42’被设置为备用管道,当所述渗滤液输送控制模块513’检测到所述第一输送管道41’工作异常而无法输送渗滤液时,关闭所述第一输送管道41’,并开启所述第二输送管道42’以进行渗滤液的输送。其中,所述第一输送管道41’工作异常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第一阀门411’、第二阀门413’、第一电机414’、第三阀门415’、以及/或者第四阀门417’损坏而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所述第一滤网412’和/或第二滤网416’堵塞而使所述第一输送管道41’无法输送渗滤液至所述第二储存罐2’。
5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渗滤液回喷模块3’还包括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35’,所述渗滤液回喷控制模块512’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33异常时,控制关闭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33’,并开启所述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35’。
53.请同时参阅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54.所述第二输送管道43’上依次设置第五阀门431’、第三滤网432’、第六阀门433’、第二电机434’、第七阀门435’、第四滤网436’、以及第八阀门437’。所述第一输送管道41’、第二输送管道43’均通过主管道44’连接至所述第二储存罐2’,所述总阀门42’设置在所述主管道44’上,并靠近所述第二储存罐2’设置。
55.所述第二输送管道42’设置的阀门、滤网、电机所实现的功能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41’设置的阀门、滤网、电机所实现的功能相同,在此不加赘述。
56.所述渗滤液输送控制模块513’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机414’工作异常时,控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41’上的第一阀门411’、第一滤网412’、第二阀门413’、第一电机414’、第三阀门415’、第二滤网416’、以及第四阀门417’关闭,以关闭所述第一输送管道41’;以及控制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管道43’上的第五阀门431’、第三滤网432’、第六阀门433’、第二电机434’、第七阀门435’、第四滤网436’、以及第八阀门437’开启,以打开所述第二输送管道43’,从而进行渗滤液输送管道的切换。
57.所述第三滤网432’用于对流入所述第二输送管道43’中的渗滤液进行第一轮过滤,所述第四滤网436’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三滤网432’的渗滤液进行第二轮过滤。
58.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33’上还连接一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35’,所述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35’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渗滤液回喷泵32’与所述第九阀门331’之间,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十阀门333’与连接点之间;其中,所述连接点为所述渗滤液回喷管道34’与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33’连接的位置。
59.具体地,所述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35’上还设置第十二阀门351’。所述渗滤液回喷控制模块512’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33’异常时,控制位于所述渗滤液输送
管道33’上的第九阀门331’、第五滤网332’、以及第十阀门333’关闭,以关闭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33’;以及控制位于所述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35’上的第十二阀门351’开启,以开启所述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35’,通过所述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35’和所述渗滤液回喷管道34’将抽取的渗滤液输送至所述第一储存罐1’中进行储存。其中,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33’异常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第九阀门331’和/或第十阀门333’损坏而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所述第五滤网332’堵塞。
60.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揭露的技术方案,将渗滤液收集池通过渗滤液回喷管道与渗滤液输送管道连接至用于容纳渗滤液的第一储存罐,从而将准备排放至锅炉的渗滤液回喷至第一储存罐中存储,然后通过渗滤液输送模块将第一储存罐中容纳的渗滤液输送至用于容纳反应溶液的第二储存罐,使得渗滤液与反应溶液进行中和反应,以稀释渗滤液的浓度。通过如上所述预处理的垃圾渗滤液,输送至锅炉时,由于浓度降低,从而能够降低对炉膛的危害;进一步地,通过向反应溶液中输送渗滤液能够稀释尿素罐或氨水,从而降低尿素和氨水的用量,节约成本。
61.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方式中,所揭露的系统、设备、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示意性的,所述单元的划分,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62.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63.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64.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65.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发明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储存罐、第二储存罐;其中,所述第一储存罐用于储存渗滤液,所述第二储存罐用于储存反应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渗滤液回喷模块、渗滤液输送模块、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存储单元、显示单元以及输入单元;所述第一储存罐通过所述渗滤液输送模块与所述第二储存罐连通连接,所述第一储存罐还与所述渗滤液回喷模块连通连接;所述渗滤液回喷模块,包括:渗滤液回喷泵、渗滤液输送管道、渗滤液回喷管道;所述渗滤液回喷泵设置在一渗滤液收集池上方,并通过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连接至锅炉前端;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还通过所述渗滤液回喷管道连通连接至所述第一储存罐;所述渗滤液输送模块,包括:第一输送管道以及总阀门;所述第一输送管道通过主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二储存罐,所述总阀门设置在所述主管道上,并靠近所述第二储存罐设置;所述处理单元包括:渗滤液回喷控制模块,与所述渗滤液回喷模块建立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渗滤液回喷泵开启从渗滤液收集池中抽取渗滤液,以及控制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和渗滤液回喷管道开启,以将抽取的渗滤液输送至所述第一储存罐中进行存储;渗滤液输送控制模块,与所述渗滤液输送模块建立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渗滤液回喷泵开启从所述第一储存罐抽取渗滤液,以及控制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和总阀门开启,以将抽取的渗滤液输送至所述第二储存罐中,使得渗滤液与反应溶液进行中和反应,从而稀释渗滤液的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上依次设置第一阀门、第一滤网、第二阀门、第一电机、第三阀门、第二滤网、以及第四阀门;所述渗滤液输送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上的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打开,以开启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以及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工作以抽取容纳于所述第一储存罐中的渗滤液;所述第一滤网用于对流入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中的渗滤液进行第一轮过滤,所述第二滤网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一滤网的渗滤液进行第二轮过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液输送模块还包括第二输送管道,通过所述主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二储存罐;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上依次设置第五阀门、第三滤网、第六阀门、第二电机、第七阀门、第四滤网、以及第八阀门;所述渗滤液输送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机工作异常时:控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上的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一电机、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关闭,以关闭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以及控制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上的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二电机、第七阀门、以及第八阀门开启,以打开所述第二输送管道;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工作以抽取容纳于所述第一储存罐中的渗滤液;所述第三滤网用于对流入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中的渗滤液进行第一轮过滤,所述第四滤网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三滤网的渗滤液进行第二轮过滤。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上
依次设置第九阀门、第五滤网、以及第十阀门;所述渗滤液回喷管道上设置第十一阀门,且靠近所述第一储存罐的上方设置;所述渗滤液回喷管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十阀门与锅炉前端之间,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十一阀门连接至所述第一储存罐;所述渗滤液回喷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位于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上的第九阀门、第五滤网、以及第十阀门打开,从而打开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以及控制所述第十一阀门开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上还连接一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所述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渗滤液回喷泵与所述第九阀门之间,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十阀门与连接点之间;其中,所述连接点为所述渗滤液回喷管道与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连接的位置;所述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上还设置第十二阀门;所述渗滤液回喷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异常时,控制位于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上的第九阀门、以及第十阀门关闭,关闭所述渗滤液输送管道;以及控制位于所述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上的所述第十二阀门开启,以开启所述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通过所述备用渗滤液输送管道和所述渗滤液回喷管道将抽取的渗滤液输送至所述第一储存罐中进行储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存罐的内部还设置一轴流风机;所述处理单元还包括风机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储存罐存储渗滤液时控制所述轴流风机工作,将渗滤液气味抽至渗滤液廊道里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存罐储存的反应溶液为尿素、或者氨水。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储存罐、用于储存反应溶液的第二储存罐、渗滤液回喷模块、渗滤液输送模块以及控制装置;渗滤液回喷泵设置在一渗滤液收集池上方,渗滤液输送管道通过渗滤液回喷管道连通连接至第一储存罐;第一输送管道通过主管道连接至第二储存罐,总阀门设置在主管道上;处理单元控制渗滤液回喷泵从渗滤液收集池中抽取渗滤液以通过渗滤液输送管道和渗滤液回喷管道输送至第一储存罐存储;渗滤液回喷泵开启从第一储存罐抽取渗滤液并通过第一输送管道和总阀门输送至第二储存罐中与反应溶液中和反应,稀释渗滤液的浓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直接利用氨水或尿素稀释处理渗滤液,从而降低渗滤液对炉膛的危害。液对炉膛的危害。液对炉膛的危害。
技术研发人员:刘栋阳 陈慧 廖艺彩 余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漳州环境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0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