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基奶酪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2024-04-17  87


1.本发明属于奶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基奶酪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伴随着全球消费升级,消费观念转变,食品消费注重天然健康、功能营养、个性时尚的趋势发展,植物基系列产品逐渐成为全球食品行业发展新浪潮,植物基食品种类不断丰富,涌现出了植物奶、植物肉、植物蛋等产品。在此背景下,植物奶酪行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机,而目前,关于植物基奶酪的口感较差,制备方法较为复杂,工艺流程也较长,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植物基奶酪及其制备方法。
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基奶酪,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植物蛋白粉5~15重量份,植物油5~10重量份,变性淀粉2~5重量份,乳化剂0.2~0.5重量份,椰奶0~2重量份,增稠剂0.5~1.5重量份,甜味剂8~12重量份,粗粮泥5~10重量份和水50~70重量份。
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植物蛋白粉包括豌豆蛋白粉、腰果蛋白粉、玉米醇溶蛋白粉、杏仁蛋白粉、燕麦蛋白粉、大豆分离蛋白粉、椰子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中的至少一种。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植物油包括葵花籽油、椰子油、橄榄油和小麦胚芽油中的至少一种。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性淀粉包括马铃薯变性淀粉、木薯变性淀粉和玉米变性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乳化剂包括单硬脂酸甘油酯、双硬脂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和卵磷脂中的至少一种。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稠剂包括果胶、刺槐豆胶、魔芋胶、卡拉胶、黄原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至少两种。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甜味剂包括赤藓糖醇、低聚果糖、白砂糖、木糖醇和山梨糖醇中的至少一种。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粗粮泥为土豆泥或紫薯泥。
12.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物基奶酪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第一重量的所述水进行加热,加热后加入增稠剂,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物;取第二重量的所述水进行加热,加热后加入剩余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二混合物,所述第一重量与所述第二重量之和为所述水的总重量;将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三混合物;利用均质机对所述第三混合物进行均质处理,均质后依次进行灌装、封口和杀菌,
杀菌后冷却至常温,得到成品。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重量为所述水的总重量的2/3,所述第二重量为所述水的总重量的1/3;在均质处理时,均质压力为20mpa~60mpa,均质温度为40℃~80℃,均质时间为10min~30min。
14.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以及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制备的产品为一款纯植物基的奶酪产品,不含任何动物蛋白、奶油,而产品的质地和口感却可以与传统奶酪接近,非常细腻、口感极佳;产品中不含乳糖,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成分,更加的天然健康,适用人群更广,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群;此外,产品中融入了天然的土豆泥或紫薯泥,营养成分更加均衡,并且口感不油腻。
15.2、本发明原料获取方便,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7.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基奶酪,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植物蛋白粉5~15重量份,植物油5~10重量份,变性淀粉2~5重量份,乳化剂0.2~0.5重量份,椰奶0~2重量份,增稠剂0.5~1.5重量份,甜味剂8~12重量份,粗粮泥5~10重量份和水50~70重量份。
18.进一步地,所述植物蛋白粉包括豌豆蛋白粉、腰果蛋白粉、玉米醇溶蛋白粉、杏仁蛋白粉、燕麦蛋白粉、大豆分离蛋白粉、椰子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选用生物发酵与低温水溶性分离结合工艺获得的豌豆蛋白,替代传统酸沉淀蛋白,可以获得更加细腻口感;选用玉米醇溶蛋白粉可以提供良好的成型性和弹性;选用腰果蛋白粉可以赋予独特的风味。
19.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油包括葵花籽油、椰子油、橄榄油和小麦胚芽油中的至少一种。
20.进一步地,所述变性淀粉包括马铃薯变性淀粉、木薯变性淀粉和玉米变性淀粉中的至少一种。变性淀粉黏性很强、可作为增稠剂使用,同时还可以改善质构,增强持水能力,口感也比较的爽滑,色洁白,透明度好,优选马铃薯变性淀粉。
21.进一步地,所述乳化剂包括单硬脂酸甘油酯、双硬脂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和卵磷脂中的至少一种。经过变性淀粉与油脂相互作用,包埋、吸附,同时植物蛋白粉、植物油、变性淀粉在均质过程中乳化,形成更加稳定体系,乳化后呈现丝状细腻、乳脂状质地,给产品带来植物油脂香醇的口感。
22.进一步地,所述增稠剂包括果胶、刺槐豆胶、魔芋胶、卡拉胶、黄原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至少两种。采用增稠剂进行增稠,可以促进成型,保持产品形状稳定,改善质构。
23.进一步地,所述甜味剂包括赤藓糖醇、低聚果糖、白砂糖、木糖醇和山梨糖醇中的至少一种。添加甜味剂可以增强锁水能力,改善风味,赋予产品多样特性。
24.进一步地,所述粗粮泥为土豆泥或紫薯泥。土豆泥或紫薯泥的制备方法为:清水将土豆或紫薯清洗干净后,放入100℃水浴中蒸煮20-30min,蒸煮后去皮,去皮后加少量水,磨
碾压、打浆,挤压过40目筛网,去除杂质和粗纤维,待用。
25.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物基奶酪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第一重量的所述水进行加热,加热后加入增稠剂,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物;取第二重量的所述水进行加热,加热后加入剩余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二混合物,所述第一重量与所述第二重量之和为所述水的总重量;将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三混合物;利用均质机对所述第三混合物进行均质处理,均质后依次进行灌装、封口和杀菌,杀菌后冷却至常温,得到成品。
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重量为所述水的总重量的2/3,所述第二重量为所述水的总重量的1/3;在均质处理时,在均质处理时,均质压力为20mpa~60mpa,例如可以为20mpa、30mpa、40mpa、50mpa、60mpa等,优选为60mpa,均质温度为40℃~80℃,例如可以为40℃、50℃、60℃、80℃等,优选为80℃,均质时间为10min~30min,例如可以为10min、20min、30min等,优选为10min。
27.进一步地,在取第一重量的水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将水加热到90-100℃,例如可以为90℃、92℃、93℃、94℃、95℃、100℃等。
28.进一步地,在取第二重量的水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将水加热到90-100℃,例如可以为90℃、92℃、93℃、94℃、95℃、100℃等。
29.进一步地,在90℃条件下杀菌30min。
30.本发明先后进行过多次试验,现举一部分试验结果作为参考对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1.实施例1一种植物基奶酪,以重量份计,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植物蛋白粉5重量份,植物油10重量份,马铃薯变性淀粉2重量份,单硬脂酸甘油酯0.3重量份,椰奶2重量份,增稠剂0.5重量份,甜味剂8重量份,土豆泥6重量份和水58.7重量份,其中,植物蛋白粉由玉米醇溶蛋白粉和豌豆蛋白粉按照1:2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植物油由葵花籽油和椰子油按照1:3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甜味剂由低聚果糖和赤藓糖醇按照1:2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增稠剂由第一组分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第一组分和羧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第一组分由卡拉胶、刺槐豆胶和黄原胶按照1:2: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32.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第一重量的水进行加热,第一重量为水的总重量的2/3,将水加热到90℃,加热后加入上述配比的增稠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二、取剩余的水进行加热,将水加热到90℃,加热后加入剩余的各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二混合物;步骤三、将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三混合物;步骤四、利用均质机对所述第三混合物进行均质处理,均质压力为60mpa,均质温度为80℃,均质时间为10min,均质后依次进行灌装和封口,封口后在90℃条件下杀菌30min,杀菌后冷却至常温,得到成品。
33.通过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植物基奶酪,口味和外观均较好,与传统奶酪棒的风味、
色泽、外观能达到90%以上相似。
34.实施例2一种植物基奶酪,以重量份计,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植物蛋白粉10重量份,植物油8重量份,马铃薯变性淀粉4重量份,单硬脂酸甘油酯0.3重量份,椰奶2重量份,增稠剂1重量份,甜味剂10重量份,土豆泥8重量份和水60重量份,其中,植物蛋白粉由玉米醇溶蛋白粉和豌豆蛋白粉按照1:2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植物油由葵花籽油和椰子油按照1:3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甜味剂由低聚果糖和赤藓糖醇按照1:2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增稠剂由第一组分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第一组分和羧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第一组分由卡拉胶、刺槐豆胶和黄原胶按照1:2: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35.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第一重量的水进行加热,第一重量为水的总重量的2/3,将水加热到95℃,加热后加入上述配比的增稠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二、取剩余的水进行加热,将水加热到95℃,加热后加入剩余的各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二混合物;步骤三、将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三混合物;步骤四、利用均质机对所述第三混合物进行均质处理,均质压力为20mpa,均质温度为40℃,均质时间为30min,均质后依次进行灌装和封口,封口后在90℃条件下杀菌30min,杀菌后冷却至常温,得到成品。
36.通过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植物基奶酪,口味和外观均较好,与传统奶酪棒的风味、色泽、外观能达到90%以上相似。
37.实施例3一种植物基奶酪,以重量份计,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植物蛋白粉15重量份,植物油5重量份,马铃薯变性淀粉5重量份,单硬脂酸甘油酯0.3重量份,椰奶2重量份,增稠剂1.2重量份,甜味剂12重量份,土豆泥10重量份和水70重量份,其中,植物蛋白粉由玉米醇溶蛋白粉和豌豆蛋白粉按照1:2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植物油由葵花籽油和椰子油按照1:3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甜味剂由低聚果糖和赤藓糖醇按照1:2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增稠剂由第一组分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第一组分和羧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第一组分由卡拉胶、刺槐豆胶和黄原胶按照1:2: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38.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第一重量的水进行加热,第一重量为水的总重量的2/3,将水加热到100℃,加热后加入上述配比的增稠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二、取剩余的水进行加热,将水加热到100℃,加热后加入剩余的各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二混合物;步骤三、将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三混合物;步骤四、利用均质机对所述第三混合物进行均质处理,均质压力为40mpa,均质温度为60℃,均质时间为20min,均质后依次进行灌装和封口,封口后在90℃条件下杀菌30min,杀菌后冷却至常温,得到成品。
39.通过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植物基奶酪,口味和外观均较好,与传统奶酪棒的风味、色泽、外观能达到90%以上相似。
40.实施例4一种植物基奶酪,以重量份计,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植物蛋白粉5重量份,小麦胚芽油10重量份,变性淀粉5重量份,单硬脂酸甘油酯0.5重量份,增稠剂1重量份,甜味剂8重量份,紫薯泥6重量份和水52.5重量份,其中,植物蛋白粉由玉米醇溶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按照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变性淀粉由马铃薯变性淀粉和木薯变性淀粉按照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甜味剂由低聚果糖和赤藓糖醇按照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增稠剂由魔芋胶、刺槐豆胶和黄原胶按照1: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41.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第一重量的水进行加热,第一重量为水的总重量的2/3,将水加热到90℃,加热后加入上述配比的增稠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二、取剩余的水进行加热,将水加热到90℃,加热后加入剩余的各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二混合物;步骤三、将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三混合物;步骤四、利用均质机对所述第三混合物进行均质处理,均质压力为60mpa,均质温度为80℃,均质时间为10min,均质后依次进行灌装和封口,封口后在90℃条件下杀菌30min,杀菌后冷却至常温,得到成品。
42.通过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植物基奶酪,口味和外观均较好,与传统奶酪棒的风味、色泽、外观能达到90%以上相似。
43.实施例5一种植物基奶酪,以重量份计,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植物蛋白粉10重量份,小麦胚芽油10重量份,变性淀粉5重量份,单硬脂酸甘油酯0.5重量份,增稠剂1重量份,甜味剂10重量份,紫薯泥8重量份和水52.5重量份,其中,植物蛋白粉由玉米醇溶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按照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变性淀粉由马铃薯变性淀粉和木薯变性淀粉按照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甜味剂由低聚果糖和赤藓糖醇按照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增稠剂由魔芋胶、刺槐豆胶和黄原胶按照1: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44.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第一重量的水进行加热,第一重量为水的总重量的2/3,将水加热到95℃,加热后加入上述配比的增稠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二、取剩余的水进行加热,将水加热到95℃,加热后加入剩余的各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二混合物;步骤三、将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三混合物;步骤四、利用均质机对所述第三混合物进行均质处理,均质压力为50mpa,均质温度为40℃,均质时间为20min,均质后依次进行灌装和封口,封口后在90℃条件下杀菌30min,杀菌后冷却至常温,得到成品。
45.通过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植物基奶酪,口味和外观均较好,与传统奶酪棒的风味、
色泽、外观能达到90%以上相似。
46.实施例6一种植物基奶酪,以重量份计,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植物蛋白粉15重量份,小麦胚芽油10重量份,变性淀粉5重量份,单硬脂酸甘油酯0.5重量份,增稠剂1重量份,甜味剂12重量份,紫薯泥10重量份和水52.5重量份,其中,植物蛋白粉由玉米醇溶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按照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变性淀粉由马铃薯变性淀粉和木薯变性淀粉按照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甜味剂由低聚果糖和赤藓糖醇按照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增稠剂由魔芋胶、刺槐豆胶和黄原胶按照1: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47.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第一重量的水进行加热,第一重量为水的总重量的2/3,将水加热到100℃,加热后加入上述配比的增稠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二、取剩余的水进行加热,将水加热到100℃,加热后加入剩余的各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二混合物;步骤三、将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三混合物;步骤四、利用均质机对所述第三混合物进行均质处理,均质压力为30mpa,均质温度为50℃,均质时间为30min,均质后依次进行灌装和封口,封口后在90℃条件下杀菌30min,杀菌后冷却至常温,得到成品。
48.通过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植物基奶酪,口味和外观均较好,与传统奶酪棒的风味、色泽、外观能达到90%以上相似。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植物基奶酪,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植物蛋白粉5~15重量份,植物油5~10重量份,变性淀粉2~5重量份,乳化剂0.2~0.5重量份,椰奶0~2重量份,增稠剂0.5~1.5重量份,甜味剂8~12重量份,粗粮泥5~10重量份和水50~70重量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基奶酪,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蛋白粉包括豌豆蛋白粉、腰果蛋白粉、玉米醇溶蛋白粉、杏仁蛋白粉、燕麦蛋白粉、大豆分离蛋白粉、椰子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基奶酪,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包括葵花籽油、椰子油、橄榄油和小麦胚芽油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基奶酪,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性淀粉包括马铃薯变性淀粉、木薯变性淀粉和玉米变性淀粉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基奶酪,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单硬脂酸甘油酯、双硬脂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和卵磷脂中的至少一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基奶酪,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包括果胶、刺槐豆胶、魔芋胶、卡拉胶、黄原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至少两种。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基奶酪,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剂包括赤藓糖醇、低聚果糖、白砂糖、木糖醇和山梨糖醇中的至少一种。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基奶酪,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粮泥为土豆泥或紫薯泥。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植物基奶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取第一重量的所述水进行加热,加热后加入增稠剂,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物;取第二重量的所述水进行加热,加热后加入剩余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二混合物,所述第一重量与所述第二重量之和为所述水的总重量;将所述第二混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三混合物;利用均质机对所述第三混合物进行均质处理,均质后依次进行灌装、封口和杀菌,杀菌后冷却至常温,得到成品。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植物基奶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量为所述水的总重量的2/3,所述第二重量为所述水的总重量的1/3;在均质处理时,均质压力为20mpa~60mpa,均质温度为40℃~80℃,均质时间为10min~3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奶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基奶酪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植物基奶酪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植物蛋白粉5~15重量份,植物油5~10重量份,变性淀粉2~5重量份,乳化剂0.2~0.5重量份,椰奶0~2重量份,增稠剂0.5~1.5重量份,甜味剂8~12重量份,粗粮泥5~10重量份和水50~70重量份。本发明制备的产品为一款纯植物基的奶酪产品,不含任何动物蛋白、奶油,而产品的质地和口感却可以与传统奶酪接近,非常细腻、口感极佳;产品中不含乳糖,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成分,更加的天然健康,适用人群更广,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群;此外,产品中融入了天然的土豆泥或紫薯泥,营养成分更加均衡,并且口感不油腻。口感不油腻。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平 陈洪 魏广智 聂莹 邱晓敏 黄乙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韩山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5.13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78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