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控感染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4-15  89



1.本发明涉及儿科防控隔离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控感染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2.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和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其医治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由于儿科患者抵御能力较低,在对儿科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也要对医疗垃圾进行防感染隔离,防止医疗垃圾中的病菌感染儿科患者。
3.目前对于医疗垃圾通常放置于具有隔离作用的垃圾箱中,对其进行密封隔离,然后再将其进行转移工作,但是这种使用中,人员在将医疗垃圾放置于垃圾箱中,使得垃圾箱中的病菌以及伴随难闻的异味和具有一定毒性的气体从中散发出来,同时将医疗垃圾转移的过程中,也会散发在室内,这仍会造成病菌对人员的感染和对室内环境的污染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控感染隔离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控感染隔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人员在将医疗垃圾放置于垃圾箱中,使得垃圾箱中的病菌以及伴随难闻的异味和具有一定毒性的气体从中散发出来,同时将医疗垃圾转移的过程中,也会散发在室内,这仍会造成病菌对人员的感染和对室内环境的污染现象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控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箱,且隔离箱的内部插设有垃圾箱,所述隔离箱的内部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插设有侧面盖板,所述隔离箱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柱体,且柱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隔离板,所述隔离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挡板,且挡板处于第一隔离板与第二隔离板之间,所述隔离箱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隔离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隔离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转动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盘,所述隔离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气泵,且气泵的外侧连接有第一吸管,所述第一吸管远离气泵的一端插设于隔离箱的内部,所述气泵的底端连接有排气管,且排气管的底端插设在固定箱的内部,所述固定箱的内部放置有储液筒,且储液筒的内部倾倒有强氧化剂溶液,所述储液筒的内部插设有分流孔,所述储液筒的底端抵触有下盖板,且下盖板的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杆,且螺杆铰接转动于固定箱的内部,所述螺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盘,且转盘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件。
6.优选的,所述侧面盖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提拉板,且提拉板的外形为圆形状。
7.优选的,所述第二隔离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组件,且紫外线杀菌
灯组件处于紫外线杀菌灯组件的下表面中心位置。
8.优选的,所述转动盘的外侧开设有防滑纹。
9.优选的,所述隔离箱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部插设有拨动板,所述拨动板固定安装于转动轴的外侧上。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吸管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吸管,且第二吸管远离第一吸管的一侧插设于隔离箱的内部,并处于第一隔离板与第二隔离板之间的中心位置。
11.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的外侧开设有分流孔,且分流孔等距离设置于排气管的外侧上。
12.优选的,所述把手件的外侧套接有套筒,所述升降板与螺杆之间相连接的螺纹为细牙式螺纹。
13.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的内部插设有安放框,且安放框卡合在排气管的内部,所述安放框的内部插设有活性炭板,所述安放框的外侧抵触有密封垫,且密封垫的外侧抵触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外侧通过铰接有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架,且连接架固定安装于排气管的外侧,所述排气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限位板呈对称设置于挤压板的上下表面位置,两组所述限位板与挤压板的内部均插设有插销。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转动轴顺时针旋转九十度、以及后续复位工作,医疗垃圾能从隔离箱落进第二隔离板的上表面,然后流落垃圾箱的内部,能够对垃圾箱内部散发的异味和病菌进行隔离,同时通过设置的紫外线杀菌灯组件,能够对医疗垃圾进行杀菌消毒工作,以及对气泵的启动工作,能够将异味转移到储液筒的内部中,然后通过储液筒内部倾倒的强氧化剂溶液对其进行分解工作,以此减少对垃圾箱的转移工作中造成异味的散发,从而提高室内的环境,以及对病菌的防逸散工作;以及通过设置的活性炭板,能够二次对气体进行过滤工作,使得气体中含有的有毒性、异味等进行分解吸附工作,有效提高对气味的净化,同时该装置便于人员后续对活性炭板的更换工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图2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图2中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结构后视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一隔离板分解状态中的结构仰视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挤压板前后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隔离箱;2、垃圾箱;3、滑槽;4、侧面盖板;5、提拉板;6、转动轴;7、第一隔离板;8、柱体;9、第二隔离板;10、紫外线杀菌灯组件;11、挡板;12、转动盘;13、限位槽;14、拨动板;15、气泵;16、第一吸管;17、第二吸管;18、排气管;19、分流孔;20、固定箱;21、储液筒;22、下盖板;23、升降板;24、螺杆;25、转盘;26、把手件;27、套筒;28、安放框;29、活性炭板;30、密封垫;31、挤压板;32、连接架;33、限位板;34、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控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箱1,且隔离箱1的内部插设有垃圾箱2,隔离箱1的内部设置有滑槽3,且滑槽3的内部插设有侧面盖板4,隔离箱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6,且转动轴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隔离板7,第一隔离板7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柱体8,且柱体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隔离板9,隔离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挡板11,且挡板11处于第一隔离板7与第二隔离板9之间,隔离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隔离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隔离板9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转动轴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盘12,隔离箱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气泵15,且气泵15的外侧连接有第一吸管16,第一吸管16远离气泵15的一端插设于隔离箱1的内部,气泵15的底端连接有排气管18,且排气管18的底端插设在固定箱20的内部,固定箱20的内部放置有储液筒21,且储液筒21的内部倾倒有强氧化剂溶液,储液筒21的内部插设有分流孔19,储液筒21的底端抵触有下盖板22,且下盖板22的固定安装有升降板23,升降板23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杆24,且螺杆24铰接转动于固定箱20的内部,螺杆2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盘25,且转盘2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件26;该装置使用中,拉动提拉板5向上提起,从而带动侧面盖板4处于滑槽3的内部进行向上移动,然后可将垃圾箱2放置于隔离箱1的内部,当人员需要将垃圾放置于垃圾箱2的内部时,通过握在转动盘12的外侧对转动轴6进行旋转转动,使得转动轴6能够带动第一隔离板7、柱体8和第二隔离板9进行顺势的九十度旋转转动,此时,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连通,然后可将垃圾丢进隔离箱1的内部,且垃圾处于第二隔离板9的上表面,然后重新转动转动盘12对转动轴6进行复位转动工作,使得隔离箱1内部固定安装的挡板11能够对第二隔离板9上表面的垃圾进行相对推动工作,当转动轴6复位后,垃圾会从第三凹槽中掉落于垃圾箱2的内部中,然后通过紫外线杀菌灯组件10的作用,能够对垃圾进行杀菌消毒工作,此时通过气泵15的启动工作,能够将有异味的气体通过第一吸管16的内部转移到排气管18的内部,然后流落于储液筒21的内部,并于储液筒21内部的强氧化剂溶液相混合,之后需要对储液筒21内部的强氧化剂溶液进行更换时,通过握在套筒27的内部,能够对转盘25进行旋转转动,同时把手件26与套筒27处于相对滑动状态中,然后螺杆24能够在固定箱20的内部进行旋转转动,然后螺杆24外侧通过螺纹连接的升降板23能够带动下盖板22进行下降,同时下盖板22上表面放置的储液筒21能够伴随着下降工作,便可对下盖板22内部的强氧化剂溶液进行更换工作;进一步的,侧面盖板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提拉板5,且提拉板5的外形为圆形状,通过设置的提拉板5,能够便于人员将侧面盖板4抬起工作,以便于对垃圾箱2的移动工作;进一步的,第二隔离板9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组件10,且紫外线杀菌灯组件10处于紫外线杀菌灯组件10的下表面中心位置,通过设置的紫外线杀菌灯组件10,能够对垃圾箱2内部的垃圾进行杀菌消毒;进一步的,转动盘12的外侧开设有防滑纹,能够便于人员对转动轴6的旋转转动,
对人员起到便捷的作用;进一步的,隔离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3,且限位槽13的内部插设有拨动板14,拨动板14固定安装于转动轴6的外侧上,通过设置的拨动板14能够在限位槽13的内部进行旋转转动,能够对第一隔离板7以及第二隔离板9的位置起到限位的作用;进一步的,第一吸管16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吸管17,且第二吸管17远离第一吸管16的一侧插设于隔离箱1的内部,并处于第一隔离板7与第二隔离板9之间的中心位置,使得第二吸管17能够对第一隔离板7与第二隔离板9的中间所含有的气体进行吸收工作,以防止气体外露于外部;进一步的,排气管18的外侧开设有分流孔19,且分流孔19等距离设置于排气管18的外侧上,通过设置的分流孔19,以便于气体能够充分的流进储液筒21的内部,并于储液筒21内部的强氧化剂溶液充分结合,进行对气体除臭工作;进一步的,把手件26的外侧套接有套筒27,升降板23与螺杆24之间相连接的螺纹为细牙式螺纹,通过设置的套筒27,能够便于人员对螺杆24的旋转转动,有效节省人员的劳动力,以及通过设置的细牙式螺纹,因接触面积大,使得配合摩擦力也最大,从而具有较强的自锁性;进一步的,排气管18的内部插设有安放框28,且安放框28卡合在排气管18的内部,安放框28的内部插设有活性炭板29,安放框28的外侧抵触有密封垫30,且密封垫30的外侧抵触有挤压板31,挤压板31外侧通过铰接有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架32,且连接架32固定安装于排气管18的外侧,排气管1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33,且限位板33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板33呈对称设置于挤压板31的上下表面位置,两组限位板33与挤压板31的内部均插设有插销34,该装置使用中,将安放框28内部放置的活性炭板29一起放置于排气管18的内部,然后将活性炭板29放置于安放框28的外侧上,以此起到密封的作用,然后拉动挤压板31进行旋转转动,使得挤压板31能够贴合在排气管18的外侧上,然后通过插销34能够将挤压板31的一侧与限位板33之间相连接限位起来,通过设置的活性炭板29,能够对气体上的臭气分子以及有毒分子进行吸收工作,对气体进行二次分解,同时该装置便于人员后续对活性炭板29的更换工作。
1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控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箱(1),且隔离箱(1)的内部插设有垃圾箱(2),所述隔离箱(1)的内部设置有滑槽(3),且滑槽(3)的内部插设有侧面盖板(4),所述隔离箱(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6),且转动轴(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隔离板(7),所述第一隔离板(7)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柱体(8),且柱体(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隔离板(9),所述隔离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挡板(11),且挡板(11)处于第一隔离板(7)与第二隔离板(9)之间,所述隔离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隔离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隔离板(9)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转动轴(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盘(12),所述隔离箱(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气泵(15),且气泵(15)的外侧连接有第一吸管(16),所述第一吸管(16)远离气泵(15)的一端插设于隔离箱(1)的内部,所述气泵(15)的底端连接有排气管(18),且排气管(18)的底端插设在固定箱(20)的内部,所述固定箱(20)的内部放置有储液筒(21),且储液筒(21)的内部倾倒有强氧化剂溶液,所述储液筒(21)的内部插设有分流孔(19),所述储液筒(21)的底端抵触有下盖板(22),且下盖板(22)的固定安装有升降板(23),所述升降板(23)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杆(24),且螺杆(24)铰接转动于固定箱(20)的内部,所述螺杆(2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盘(25),且转盘(2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件(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控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盖板(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提拉板(5),且提拉板(5)的外形为圆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控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板(9)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组件(10),且紫外线杀菌灯组件(10)处于紫外线杀菌灯组件(10)的下表面中心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控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12)的外侧开设有防滑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控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3),且限位槽(13)的内部插设有拨动板(14),所述拨动板(14)固定安装于转动轴(6)的外侧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控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管(16)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吸管(17),且第二吸管(17)远离第一吸管(16)的一侧插设于隔离箱(1)的内部,并处于第一隔离板(7)与第二隔离板(9)之间的中心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控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8)的外侧开设有分流孔(19),且分流孔(19)等距离设置于排气管(18)的外侧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控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件(26)的外侧套接有套筒(27),所述升降板(23)与螺杆(24)之间相连接的螺纹为细牙式螺纹。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控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8)的内部插设有安放框(28),且安放框(28)卡合在排气管(18)的内部,所述安放框(28)的内部插设有活性炭板(29),所述安放框(28)的外侧抵触有密封垫(30),且密封垫(30)的外侧抵触有挤压板(31),所述挤压板(31)外侧通过铰接有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架(32),且连接架(32)固定安装于排气管(18)的外侧,所述排气管(1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33),且限位板(33)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限位板(33)呈对称设置于挤压板(31)的上
下表面位置,两组所述限位板(33)与挤压板(31)的内部均插设有插销(3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儿科防控隔离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控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箱,且隔离箱的内部插设有垃圾箱,所述隔离箱的内部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插设有侧面盖板。本发明通过转动轴顺时针旋转九十度、以及后续复位工作,医疗垃圾能从隔离箱落进第二隔离板的上表面,然后流落垃圾箱的内部,能够对垃圾箱内部散发的异味和病菌进行隔离,同时通过设置的紫外线杀菌灯组件,能够对医疗垃圾进行杀菌消毒工作,以及对气泵的启动工作,能够将异味转移到储液筒的内部中,然后通过储液筒内部倾倒的强氧化剂溶液对其进行分解工作,以此减少对垃圾箱的转移工作中造成异味的散发,从而提高室内的环境,以及对病菌的防逸散工作。的防逸散工作。的防逸散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淄博市淄川区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7.19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77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