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4-04-14  102



1.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3.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垃圾不断的产生,特别是入夏以后,生活垃圾、餐厨垃圾产出量大量增加,由于垃圾处理站、垃圾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会导致垃圾较长时间存放,这使微生物代谢加快,特别是厌氧微生物会产生大量恶臭物质,这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及制备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及制备方法,解决了现在的垃圾较长时间存放,使微生物代谢加快,厌氧微生物会产生大量恶臭物质,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包括:
7.复合芽孢杆菌、有机硅季铵盐和辅助成分,所述复合芽孢杆菌包括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所述辅助成分包括二(2
‑ꢀ
羟丙基)醚、2-(2-羟基丙氧基)-1-丙醇、芳樟醇、右旋樟脑d、乙酸松油脂、β-石竹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吐温-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乙二胺四乙酸(edta)、磷酸钾盐。
8.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原来选取:从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的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紫外诱变菌株,有机硅季铵盐、二(2-羟丙基)醚、2-(2-羟基丙氧基)-1-丙醇、芳樟醇、右旋樟脑d、乙酸松油脂、β-石竹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吐温-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乙二胺四乙酸(edta)、磷酸钾盐;
10.s2、制备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枯草芽孢杆菌:将前期筛菌获得枯草芽孢杆菌trn-1接种于lb培养基培养24h后,取菌液在紫外灯下20cm分别照射2-5min,将各时间段菌液分别梯度稀释,涂布于加了有机硅季铵盐的lb固体培养基中,将长出的菌落挑出,加入加了有机硅季铵盐的lb液体培养基中,再将长出菌的培养基转接至枯草芽孢杆菌高密度培养基中,在28~37℃下, 200r/min摇床中培养48h,经过计数后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整浓度至108~ 1010cfu/ml,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a;
11.s3、制备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枯草芽孢杆菌:将前期筛菌获得枯草芽孢杆菌
0.03g/l、磷酸钾盐的含量为1-3g/l。
20.优选的,所述s3、s4和s5中进行的菌液提取时需要使用照射装置,所述照射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多个放置板,多个所述放置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多个放置槽。
21.优选的,所述箱体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分隔组件,所述分隔组件包括多个分隔板,多个所述分隔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
22.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和多个所述放置板的底部均连接有紫外线照明灯。
23.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圆形杆,所述圆形杆的表面套设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的一侧连接有活动板,所述箱体的顶端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隔板和所述活动板相适配的矩形通孔和弧形通孔。
2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及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5.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及制备方法,有机硅季铵盐抗性微生物除臭剂用水稀释后可直接喷洒于垃圾表面,能快速杀死垃圾中各种微生物并起到长期抑制本地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并有效吸收降解硫化氢、氨气等有害物质,去除异味和有毒有害气体;并且本发明的复合型芽孢杆菌的微生物除臭菌剂全溶于水,不含有不溶物质,不会堵塞喷洒仪器,制作简便,生产周期短,便于储存,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及制备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所示的装置整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图1所示的装置整体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图1所示的装置整体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30.图中标号:1、箱体,
31.2、放置组件,21、转动杆,22、放置板,23、放置槽,
32.3、分隔组件,31、隔板,32、连接架,33、连接环,34、连接杆,
33.4、紫外线照明灯,
34.5、活动组件,51、圆形杆,52、活动件,53、活动板,
35.6、矩形通孔,7、弧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37.第一实施例
38.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包括:
39.复合芽孢杆菌、有机硅季铵盐和辅助成分,所述复合芽孢杆菌包括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所述辅助成分包括二(2
‑ꢀ
羟丙基)醚、2-(2-羟基丙氧基)-1-丙醇、芳樟醇、右旋樟脑d、乙酸松油脂、β-石竹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吐
温-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乙二胺四乙酸 (edta)、磷酸钾盐。
40.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s1、原来选取:从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的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紫外诱变菌株,有机硅季铵盐、二(2-羟丙基)醚、2-(2-羟基丙氧基)-1-丙醇、芳樟醇、右旋樟脑d、乙酸松油脂、β-石竹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吐温-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乙二胺四乙酸(edta)、磷酸钾盐;
42.s2、制备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枯草芽孢杆菌:将前期筛菌获得枯草芽孢杆菌trn-1接种于lb培养基培养24h后,取菌液在紫外灯下20cm分别照射2-5min,将各时间段菌液分别梯度稀释,涂布于加了有机硅季铵盐的lb固体培养基中,将长出的菌落挑出,加入加了有机硅季铵盐的lb液体培养基中,再将长出菌的培养基转接至枯草芽孢杆菌高密度培养基中,在28~37℃下, 200r/min摇床中培养48h,经过计数后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整浓度至108~ 1010cfu/ml,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a;
43.s3、制备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枯草芽孢杆菌:将前期筛菌获得枯草芽孢杆菌trn-2接种于lb培养基培养24h后,取菌液在紫外灯下20cm分别照射2-5min,将各时间段菌液分别梯度稀释,涂布于加了有机硅季铵盐的lb固体培养基中,将长出的菌落挑出,加入加了有机硅季铵盐的lb液体培养基中,再将长出菌的培养基转接至枯草芽孢杆菌高密度培养基中,在28~37℃下, 200r/min摇床中培养48h,经过计数后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整浓度至108~ 1010cfu/ml,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b;
44.s4、制备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将前期筛菌获得解淀粉芽孢杆菌trn-3接种于lb培养基培养24h后,取菌液在紫外灯下20cm分别照射2-5min,将各时间段菌液分别梯度稀释,涂布于加了有机硅季铵盐的 lb固体培养基中,将长出的菌落挑出,加入加了有机硅季铵盐的lb液体培养基中,再将长出菌的培养基转接至解淀粉芽孢杆菌高密度培养基中,在28~ 37℃下,200r/min摇床中培养48h,经过计数后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整浓度至 108~1010cfu/ml,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c;
45.s5、制备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将前期筛菌获得解淀粉芽孢杆菌trn-3接种于lb培养基培养24h后,取菌液在紫外灯下20cm分别照射2-5min,将各时间段菌液分别梯度稀释,涂布于加了有机硅季铵盐的 lb固体培养基中,将长出的菌落挑出,加入加了有机硅季铵盐的lb液体培养基中,再将长出菌的培养基转接至解淀粉芽孢杆菌高密度培养基中,在28~ 37℃下,200r/min摇床中培养48h,经过计数后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整浓度至 108~1010cfu/ml,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d;
46.在s1、s2、s3、s4和s5中的菌液在紫外灯下分别照射2min,3min,4min, 5min。
47.s6、均匀混合:将s2-s5中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a和b、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c和d按照1:1:1:1的体积比充分混合均匀,得到微生物发酵液e;
48.s7、添加辅助成分:向s5中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液e中添加有机硅季铵盐、二(2-羟丙基)醚、2-(2-羟基丙氧基)-1-丙醇、芳樟醇、右旋樟脑d、乙酸松油脂、β-石竹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吐温-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乙二胺四乙酸(edta)、磷酸钾盐即可制备得到微生物除臭复合菌剂f。
49.所述s2中枯草芽孢杆菌高密度培养基成分为:酵母粉24g,蛋白胨12g,葡萄糖30g,糖蜜10g,氯化钠8g,七水硫酸镁2.06g,三水磷酸氢二钾12.54g,磷酸二氢钾2.31g蒸馏水1
升。s3中枯草芽孢杆菌高密度培养基成分为:酵母粉24g,蛋白胨12g,葡萄糖10g,糖蜜15g,氯化钠8g,氯化锰0.2g,七水硫酸镁2.06g,三水磷酸氢二钾12.54g,磷酸二氢钾2.31g蒸馏水1升。
50.所述s4中解淀粉芽孢杆菌高密度培养基成分为:酵母粉24g,蛋白胨12g,葡萄糖10g,糖蜜10g,氯化钠8g,氯化锰0.2g,七水硫酸镁2.06g,三水磷酸氢二钾12.54g,磷酸二氢钾5g蒸馏水1升。
51.所述s5中解淀粉芽孢杆菌高密度培养基成分为:酵母粉24g,蛋白胨12g,葡萄糖10g,糖蜜15g,氯化钠8g,氯化锰0.2g,七水硫酸镁2.06g,三水磷酸氢二钾12.54g,磷酸二氢钾5g蒸馏水1升。
52.所述s7中,向微生物除臭复合菌剂f中添加有机硅季铵盐0.1-0.3g/l,添加的辅助成分浓度分别为:二(2-羟丙基)醚1-1.5g/l、2-(2-羟基丙氧基)
ꢀ‑
1-丙醇的含量为2-2.5g/l、芳樟醇的含量为0.2-0.5g/l、右旋樟脑d的含量为 0.2-0.6g/l、乙酸松油脂的含量为0.2-0.6g/l、β-石竹烯的含量为0.2-0.6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含量为1-3g/l、吐温-80的含量为3-5g/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含量为3-5g/l、乙二胺四乙酸的含量为0.01-0.03g/l、磷酸钾盐的含量为1-3g/l。
53.当根据s7中进行化学药剂的添加时可以分为:
54.所述s7中,向微生物除臭复合菌剂f中添加有机硅季铵盐0.1g/l,添加的辅助成分浓度分别为:二(2-羟丙基)醚1g/l、2-(2-羟基丙氧基)-1-丙醇的含量为2g/l、芳樟醇的含量为0.2g/l、右旋樟脑d的含量为0.2g/l、乙酸松油脂的含量为0.2g/l、β-石竹烯的含量为0.2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含量为1g/l、吐温-80的含量为3g/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含量为3g/l、乙二胺四乙酸的含量为0.01g/l、磷酸钾盐的含量为1g/l。
55.所述s7中,向微生物除臭复合菌剂f中添加有机硅季铵盐0.3g/l,添加的辅助成分浓度分别为:二(2-羟丙基)醚1.5g/l、2-(2-羟基丙氧基)-1-丙醇的含量为2.5g/l、芳樟醇的含量为0.5g/l、右旋樟脑d的含量为0.6g/l、乙酸松油脂的含量为0.6g/l、β-石竹烯的含量为0.6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含量为3g/l、吐温-80的含量为5g/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含量为5g/l、乙二胺四乙酸的含量为0.03g/l、磷酸钾盐的含量为3g/l。
5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及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7.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及制备方法,有机硅季铵盐抗性微生物除臭剂用水稀释后可直接喷洒于垃圾表面,能快速杀死垃圾中各种微生物并起到长期抑制本地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并有效吸收降解硫化氢、氨气等有害物质,去除异味和有毒有害气体;并且本发明的复合型芽孢杆菌的微生物除臭菌剂全溶于水,不含有不溶物质,不会堵塞喷洒仪器,制作简便,生产周期短,便于储存,使用方便。
58.第二实施例
59.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及制备方法,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及制备方法。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60.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
及制备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及制备方法,所述s3、s4和s5中进行的菌液提取时需要使用照射装置,所述照射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组件2,所述放置组件2包括转动杆21,所述转动杆21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多个放置板22,多个所述放置板22的表面均开设有多个放置槽23。
61.在转动杆21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转动轴与箱体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放置板22的形状为扇形,多个分隔板31设置在多个放置板 22的中间位置,在放置板22表面开设的多个放置板槽23为大小两种。
62.所述箱体1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分隔组件3,所述分隔组件3包括多个分隔板31,多个所述分隔板31之间连接有连接架32,所述连接架32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环33,所述连接环3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34。
63.在连接环33和活动件52的表面均设置有螺栓,在连接杆34和圆形杆51 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多个与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在连接杆34和圆形杆51的顶端均连接有挡块。
64.所述箱体1内壁的顶部和多个所述放置板22的底部均连接有紫外线照明灯4。
65.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活动组件5,所述活动组件5包括圆形杆51,所述圆形杆51的表面套设有活动件52,所述活动件52的一侧连接有活动板53,所述箱体的顶端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隔板31和所述活动板53相适配的矩形通孔 6和弧形通孔7。
66.在箱体1的表面开设有与活动板53相适配的连通孔,方便对培养基的放置。
6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及制备方法的工作原理如下:
68.使用时,当对菌液进行培养基的紫外线照射时,首先通过转动箱体1内部的转动杆21带动表面的多个带有放置槽23的多个放置板22转动至箱体1表面的开口处,当多个放置板22分别转动至箱体1一侧的开口处后分别将培养基放置在放置槽23的内部,当放置好培养基后,再通过推动连接杆34表面的连接环33带动连接架32进行移动,当连接架32移动时带动多个分隔板31 在矩形通孔6的内部向箱体1的内部移动,在多个分隔板31移动至多个放置板22之间后使用螺栓穿过连接环33的表面并与连接杆31螺纹连接即可。
69.当固定好多个分隔板31后,再通过推动圆形杆51表面的活动件52带动活动板53在弧形通孔7的内部向下移动,在活动板53移动至与箱体1完全接触密封后即可分别对多个紫外线照明灯4的时间进行设置操作即可。
7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及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1.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及制备方法,在箱体1的内部设置转动杆21配合多个放置槽23的多个放置板22使用可以对培养基进行放置和各个位置的培养基的拿取,在箱体1的内部设置多个分隔板 31可以对箱体1内部进行空间的划分,可以对不同时间段紫外线照明灯4的照射,能方便在实验中的操作。
7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芽孢杆菌、有机硅季铵盐和辅助成分,所述复合芽孢杆菌包括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所述辅助成分包括二(2-羟丙基)醚、2-(2-羟基丙氧基)-1-丙醇、芳樟醇、右旋樟脑d、乙酸松油脂、β-石竹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吐温-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乙二胺四乙酸(edta)、磷酸钾盐。2.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来选取:从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的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紫外诱变菌株,有机硅季铵盐、二(2-羟丙基)醚、2-(2-羟基丙氧基)-1-丙醇、芳樟醇、右旋樟脑d、乙酸松油脂、β-石竹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吐温-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乙二胺四乙酸(edta)、磷酸钾盐;s2、制备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枯草芽孢杆菌:将前期筛菌获得枯草芽孢杆菌trn-1接种于lb培养基培养24h后,取菌液在紫外灯下20cm分别照射2-5min,将各时间段菌液分别梯度稀释,涂布于加了有机硅季铵盐的lb固体培养基中,将长出的菌落挑出,加入加了有机硅季铵盐的lb液体培养基中,再将长出菌的培养基转接至枯草芽孢杆菌高密度培养基中,在28~37℃下,200r/min摇床中培养48h,经过计数后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整浓度至108~1010cfu/ml,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a;s3、制备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枯草芽孢杆菌:将前期筛菌获得枯草芽孢杆菌trn-2接种于lb培养基培养24h后,取菌液在紫外灯下20cm分别照射2-5min,将各时间段菌液分别梯度稀释,涂布于加了有机硅季铵盐的lb固体培养基中,将长出的菌落挑出,加入加了有机硅季铵盐的lb液体培养基中,再将长出菌的培养基转接至枯草芽孢杆菌高密度培养基中,在28~37℃下,200r/min摇床中培养48h,经过计数后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整浓度至108~1010cfu/ml,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b;s4、制备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将前期筛菌获得解淀粉芽孢杆菌trn-3接种于lb培养基培养24h后,取菌液在紫外灯下20cm分别照射2-5min,将各时间段菌液分别梯度稀释,涂布于加了有机硅季铵盐的lb固体培养基中,将长出的菌落挑出,加入加了有机硅季铵盐的lb液体培养基中,再将长出菌的培养基转接至解淀粉芽孢杆菌高密度培养基中,在28~37℃下,200r/min摇床中培养48h,经过计数后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整浓度至108~1010cfu/ml,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c;s5、制备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将前期筛菌获得解淀粉芽孢杆菌trn-3接种于lb培养基培养24h后,取菌液在紫外灯下20cm分别照射2-5min,将各时间段菌液分别梯度稀释,涂布于加了有机硅季铵盐的lb固体培养基中,将长出的菌落挑出,加入加了有机硅季铵盐的lb液体培养基中,再将长出菌的培养基转接至解淀粉芽孢杆菌高密度培养基中,在28~37℃下,200r/min摇床中培养48h,经过计数后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整浓度至108~1010cfu/ml,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d;s6、均匀混合:将s2-s5中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a和b、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c和d按照1:1:1:1的体积比充分混合均匀,得到微生物发酵液e;s7、添加辅助成分:向s5中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液e中添加有机硅季铵盐、二(2-羟丙基)醚、2-(2-羟基丙氧基)-1-丙醇、芳樟醇、右旋樟脑d、乙酸松油脂、β-石竹烯、十二烷基苯磺
酸钠、吐温-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乙二胺四乙酸(edta)、磷酸钾盐即可制备得到微生物除臭复合菌剂f。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枯草芽孢杆菌高密度培养基成分为:酵母粉24g,蛋白胨12g,葡萄糖30g,糖蜜10g,氯化钠8g,七水硫酸镁2.06g,三水磷酸氢二钾12.54g,磷酸二氢钾2.31g蒸馏水1升。s3中枯草芽孢杆菌高密度培养基成分为:酵母粉24g,蛋白胨12g,葡萄糖10g,糖蜜15g,氯化钠8g,氯化锰0.2g,七水硫酸镁2.06g,三水磷酸氢二钾12.54g,磷酸二氢钾2.31g蒸馏水1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解淀粉芽孢杆菌高密度培养基成分为:酵母粉24g,蛋白胨12g,葡萄糖10g,糖蜜10g,氯化钠8g,氯化锰0.2g,七水硫酸镁2.06g,三水磷酸氢二钾12.54g,磷酸二氢钾5g蒸馏水1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解淀粉芽孢杆菌高密度培养基成分为:酵母粉24g,蛋白胨12g,葡萄糖10g,糖蜜15g,氯化钠8g,氯化锰0.2g,七水硫酸镁2.06g,三水磷酸氢二钾12.54g,磷酸二氢钾5g蒸馏水1升。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向微生物除臭复合菌剂f中添加有机硅季铵盐0.1-0.3g/l,添加的辅助成分浓度分别为:二(2-羟丙基)醚1-1.5g/l、2-(2-羟基丙氧基)-1-丙醇的含量为2-2.5g/l、芳樟醇的含量为0.2-0.5g/l、右旋樟脑d的含量为0.2-0.6g/l、乙酸松油脂的含量为0.2-0.6g/l、β-石竹烯的含量为0.2-0.6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含量为1-3g/l、吐温-80的含量为3-5g/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含量为3-5g/l、乙二胺四乙酸的含量为0.01-0.03g/l、磷酸钾盐的含量为1-3g/l。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s4和s5中进行的菌液提取时需要使用照射装置,所述照射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多个放置板,多个所述放置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多个放置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分隔组件,所述分隔组件包括多个分隔板,多个所述分隔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和多个所述放置板的底部均连接有紫外线照明灯。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圆形杆,所述圆形杆的表面套设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的一侧连接有活动板,所述箱体的顶端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隔板和所述活动板相适配的矩形通孔和弧形通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及制备方法,包括:复合芽孢杆菌、有机硅季铵盐和辅助成分,所述复合芽孢杆菌包括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所述辅助成分包括二(2-羟丙基)醚、2-(2-羟基丙氧基)-1-丙醇、芳樟醇、右旋樟脑D、乙酸松油脂、β-石竹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吐温-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乙二胺四乙酸(EDTA)、磷酸钾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有机硅季铵盐抗性的微生物除臭剂及制备方法,有机硅季铵盐抗性微生物除臭剂用水稀释后可直接喷洒于垃圾表面,能快速杀死垃圾中各种微生物并起到长期抑制本地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并起到长期抑制本地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并起到长期抑制本地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胡珊 吴江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天益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1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77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