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控制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2.集成灶是集燃气明火烹饪、蒸烤烹饪以及抽油烟等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其结构包括灶壳,安装在灶壳内的蒸箱或烤箱或消毒柜,也可以是蒸烤箱,在灶壳内还设有抽油烟用的风机,在灶壳顶部设有燃气灶以及集成灶机头,集成灶机头与风机进气口相通,可起到抽烟油的作用。
3.目前市场上的常规款式的集成灶均为油烟侧吸下排式,用户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左右出风设置;或是目前市场上可以左右出风的集成灶,由于蜗壳对数螺旋线的限制,只能保证集成灶一侧出风风量最大。用户如果调整左右出风只是通过简单的遮挡一侧出风口,以牺牲风量为代价换取另一侧出风;或是目前市场上可以左右出风的集成灶,使用双风机系统,造成了集成灶成本的提升,降低了集成灶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4.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5.(1)现有集成灶左右出风风量差异较大,“左”出风风量正常,而“右”出风风量下降,不能满足市场上“右”出风家庭用户的需求。
6.(2)现有左右出风集成灶使用双离心风机系统,使用单侧排风时,另一侧的风机闲置,集成灶整体成本高且集成灶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又造成资源的一种浪费。
7.(3)现有集成灶几乎均为一体式设置或者固定式安装,当某个装置出现故障后,必须全部拆卸进行修理,不仅运输和维修不方便,也大大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控制方法及应用。
9.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包括集成灶本体、集成灶头部、导烟风道、双向出风蜗壳、正反转叶轮和电磁吸附模块;
10.所述集成灶本体包括集成灶灶台、燃气灶、燃气灶旋钮、左灶柜、右灶柜、下灶柜、出风口和油烟挡板;
11.所述双向出风蜗壳包括双向出风蜗壳支撑板和双向出风蜗壳导轨;
12.所述正反转叶轮包括正反转叶片和叶片轮盘。
13.所述电磁吸附模块包括电磁铁、电磁铁座和缓冲弹簧。方便集成灶拆卸时抽拉。
14.蜗壳底部设有导轨,配合电磁吸附模块,可以在修理或清洗时,方便蜗壳系统的抽拉出来。
15.进一步,所述集成灶灶台位于集成灶本体中部,水平放置;所述集成灶灶台上部两侧各分布有燃气灶和燃气灶旋钮。
16.进一步,所述集成灶本体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导烟风道,所述集成灶本体左边设有左灶柜,右边设有右灶柜。
17.进一步,所述集成灶本体下边设有下灶柜,下灶柜内安装有双向出风蜗壳和正反转叶轮组件;所述双向出风蜗壳通过螺栓、螺母竖直安装在导烟风道内部。
18.进一步,所述双向出风蜗壳的出口与出风口相连接;所述双向出风蜗壳与双向出风蜗壳导轨通过螺栓、螺母连接。
19.进一步,所述双向出风蜗壳导轨与双向出风蜗壳支撑板通过滑轨固定。
20.进一步,所述电磁铁座通过螺栓固定在集成灶后板,所述电磁铁座和缓冲弹簧固定连接在电磁铁座上。
21.进一步,所述导烟风道整体为收缩状,上端大,下端逐渐收缩,导烟风道上端与集成灶头部连接,导烟风道下端与双向出风蜗壳同心配合;所述正反转叶轮与双向出风蜗壳同心配合。
2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23.步骤一:当集成灶开始工作时,多翼离心风机中正反转叶片开始旋转;
24.步骤二:油烟从集成灶头部被吸入,依次经过导烟风道、正反转叶轮、双向出风蜗壳、出风口,最终排到公共烟道中。
25.进一步,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26.步骤1:当需要拆卸风机进行维修或清洗时,断开电磁铁的电源,电磁铁失去磁性。
27.步骤2:蜗壳模块被缓冲弹簧弹开,通过依次拉出左右及下灶柜,左右出风蜗壳通过双向出风蜗壳导轨便可拉出。
28.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庭排烟集成系统搭载有上述提到的一种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
29.结合上述的技术方案和解决的技术问题,请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30.第一、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难度,紧密结合本发明的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以及研发过程中结果和数据等,详细、深刻地分析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何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带来的一些具备创造性的技术效果。具体描述如下:
31.在本发明中,正反转叶轮与双向出风蜗壳同心配合,通过正反转电机带动正反转叶轮顺时针旋转或者逆时针旋转。集成灶本体左边设有左灶柜,右边设有右灶柜,可以用来集成蒸烤箱,洗碗机等厨房电器。导烟风道整体为收缩状,上端大,下端逐渐收缩,导烟风道通过油烟挡板把油烟从集成灶本体内部隔开,防止油烟外溢。集成灶本体下边设有下灶柜,用来安装洗碗机、消毒柜等厨房电器。
32.本发明中,当需要拆卸风机进行维修或清洗时,断开电磁铁的电源,电磁铁失去磁性。蜗壳模块被缓冲弹簧弹开,蜗壳模块被缓冲弹簧弹开,通过依次拉出左右及下灶柜,左右出风蜗壳通过双向出风蜗壳导轨便可拉出。
33.本发明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了本发明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的真实效果,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可以看出,本发明集成灶的确可以实现左右等效出风的效果。如图16集成灶整机左右出风数值仿真图;图17集成灶整机左右出风p-q曲线图.集成灶整机左右
出风模拟结果见表1.
34.集成灶整机左右出风模拟结果表1
35.风量(m3·
min-1
)风压(pa)左出风17.5115右出风17.2120
36.第二,把技术方案看做一个整体或者从产品的角度,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具备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具体描述如下:
37.本发明采用双向出风蜗壳及正反转叶轮,有效解决了集成灶左右出风风量不一致的现象。本发明仅采用单个风机系统就可以满足左右等效出风,相较于双风机系统体积上更加紧凑,同时也降低集成灶整体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38.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出风蜗壳,有效解决了集成灶多翼离心风机蜗壳单出口单向出风的难题。装配有本发明双向出风蜗壳的集成灶可以很好的实现集成灶左右双向等效出风的难题。
39.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及电磁吸附装置,有效解决了集成灶拆卸清理困难的难题。
40.第三,作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创造性辅助证据,还体现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转化后的预期收益和商业价值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正在和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未来企业将该方案投入生产销售,根据国内集成灶行业的发展趋势,类比企业集成灶的销量,未来投入可以给企业带来上亿元的收益。
附图说明
4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左右等效出风集成灶结构示意图。
4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左右等效出风集成灶爆炸示意图。
4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本体结构示意图。
4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头部结构示意图。
4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烟风道结构示意图。
4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正反转叶轮结构示意图。
4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出风蜗壳结构示意图。
4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挡板结构示意图。
4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灶台、燃气灶和燃气灶旋钮结构示意图。
5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出风蜗壳和正反转叶轮连接示意图。
5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叶片轮盘结构示意图。
52.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正反转叶片结构示意图。
53.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吸附结构示意图。
54.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左右等效出风集成灶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55.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左右等效出风集成灶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56.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整机左右出风数值仿真图;
57.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整机左右出风p-q曲线图;
58.图中:1、集成灶本体;2、集成灶头部;3、导烟风道;4、双向出风蜗壳;5、正反转叶
轮;11、集成灶灶台;12、燃气灶;13、燃气灶旋钮;14、左灶柜;15、右灶柜;16、下灶柜;17、出风口;18、油烟挡板;41、双向出风蜗壳支撑板;42、双向出风蜗壳导轨;51、正反转叶片;52、叶片轮盘;61、电磁铁座;62、电磁铁;63、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5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60.一、解释说明实施例。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了解本发明如何具体实现,该部分是对权利要求技术方案进行展开说明的解释说明实施例。
61.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包括集成灶本体1、集成灶头部2、导烟风道3、双向出风蜗壳4和正反转叶轮5;
62.所述集成灶本体1包括集成灶灶台11、燃气灶12、燃气灶旋钮13、左灶柜14、右灶柜15、下灶柜16、出风口17和油烟挡板18;
63.所述双向出风蜗壳4包括双向出风蜗壳支撑板41和双向出风蜗壳导轨42;
64.所述正反转叶轮5包括正反转叶片51和叶片轮盘52。
65.所述集成灶灶台11位于集成灶本体1中部,水平放置;所述集成灶灶台11上部两侧各分布有燃气灶12和燃气灶旋钮13。
66.所述集成灶本体1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导烟风道3,所述集成灶本体1左边设有左灶柜14,右边设有右灶柜15。
67.所述集成灶本体1下边设有下灶柜16,下灶柜16内安装有双向出风蜗壳4和正反转叶轮5组件;所述双向出风蜗壳4通过螺栓、螺母竖直安装在导烟风道3内部。
68.所述双向出风蜗壳4的出口与出风口17相连接;所述双向出风蜗壳4与双向出风蜗壳导轨42通过螺栓、螺母连接。
69.所述双向出风蜗壳导轨42与双向出风蜗壳支撑板41通过滑轨固定。
70.所述导烟风道3整体为收缩状,上端大,下端逐渐收缩,导烟风道3上端与集成灶头部2连接,导烟风道3下端与双向出风蜗壳4同心配合;所述正反转叶轮5与双向出风蜗壳4同心配合。
7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图3是提供的集成灶本体结构示意图。如果家庭厨房烟道是左出风,则关闭集成灶右出风阀门。集成灶开始工作时,电机逆时针旋转,带动叶片逆时针旋转,导烟风道内产生一个负压区域,厨房烹饪产生的油烟,从集成灶头部被不断吸入,经过导烟风道,流入左右等效出风蜗壳中,被叶轮排到左出风管道。如果家庭厨房烟道是右出风,则反之。
7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正反转叶轮结构示意图。当需要左排风时,关闭右出风的阀门。电机逆时针旋转,带动叶片逆时针旋转,从而实现左排风。
73.当需要右排风时,关闭左出风的阀门。电机顺时针旋转,带动叶片顺时针旋转,从而实现右排风。
7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出风蜗壳结构示意图。如果家庭厨房烟道是左出风,则关闭集成灶右出风阀门。集成灶开始工作时,电机顺时针旋转,带
动叶片顺时针旋转,导烟风道内产生一个负压区域,厨房烹饪产生的油烟,从集成灶头部被不断吸入,经过导烟风道,流入左右等效出风蜗壳中,被叶轮排到左出风管道。如果家庭厨房烟道是右出风,则反之。
7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灶台、燃气灶和燃气灶旋钮结构示意图。如果家庭厨房烟道是左出风,则关闭当集成灶右出风阀门。集成灶开始工作时,电机顺时针旋转,带动叶片顺时针旋转,导烟风道内产生一个负压区域,厨房烹饪产生的油烟,从集成灶头部被不断吸入,经过导烟风道,流入左右等效出风蜗壳中,被叶轮排到左出风管道。如果家庭厨房烟道是右出风,则反之。
7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出风蜗壳和正反转叶轮连接示意图。当需要左排风时,关闭右出风的阀门。电机顺时针旋转,带动叶片顺时针旋转,从而实现左排风。当需要右排风时,关闭左出风的阀门。电机顺时针旋转,带动叶片顺时针旋转,从而实现右排风。
77.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78.s101:当集成灶开始工作时,多翼离心风机中正反转叶片51开始旋转;
79.s102:油烟从集成灶头部2被吸入,依次经过导烟风道3、正反转叶轮5、双向出风蜗壳4、出风口17,最终排到公共烟道中。
80.进一步,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81.步骤1:当需要拆卸风机进行维修或清洗时,断开电磁铁的电源,电磁铁失去磁性。
82.步骤2:蜗壳模块被缓冲弹簧弹开,通过依次拉出左右及下灶柜,左右出风蜗壳通过双向出风蜗壳导轨便可拉出。
83.在本发明中,正反转叶轮5与双向出风蜗壳4同心配合,通过正反转电机带动正反转叶轮5顺时针旋转或者逆时针旋转。集成灶本体1左边设有左灶柜,14右边设有右灶柜15,可以用来集成蒸烤箱,洗碗机等厨房电器。导烟风道3整体为收缩状,上端大,下端逐渐收缩,导烟风道3通过油烟挡板18把油烟从集成灶本体1内部隔开,防止油烟外溢。集成灶本体1下边设有下灶柜16,用来安装洗碗机、消毒柜等厨房电器。
84.本发明采用双向出风蜗壳4及正反转叶轮5,有效解决了集成灶左右出风风量不一致的现象。本发明仅采用单个风机系统就可以满足左右等效出风,相较于双风机系统体积上更加紧凑,同时也降低集成灶整体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85.二、实施例相关效果的证据。本发明实施例在研发或者使用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和现有技术相比的确具备很大的优势,下面内容结合试验过程的数据、图表等进行描述。
86.本发明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了本发明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的真实效果,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可以看出,本发明集成灶的确可以实现左右等效出风的效果。如图16集成灶整机左右出风数值仿真图;图17集成灶整机左右出风p-q曲线图。集成灶整机左右出风模拟结果见表1.
87.集成灶整机左右出风模拟结果表1
[0088] 风量(m3·
min-1
)风压(pa)左出风17.5115
右出风17.2120
[0089]
应当注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实现。硬件部分可以利用专用逻辑来实现;软件部分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由适当的指令执行系统,例如微处理器或者专用设计硬件来执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设备和方法可以使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和/或包含在处理器控制代码中来实现,例如在诸如磁盘、cd或dvd-rom的载体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固件)的可编程的存储器或者诸如光学或电子信号载体的数据载体上提供了这样的代码。本发明的设备及其模块可以由诸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等的半导体、或者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的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用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实现,也可以由上述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结合例如固件来实现。
[009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等效出风集成灶包括集成灶本体(1)、集成灶头部(2)、导烟风道(3)、双向出风蜗壳(4)和正反转叶轮(5);电磁吸附模块(a);所述集成灶本体(1)包括集成灶灶台(11)、燃气灶(12)、燃气灶旋钮(13)、左灶柜(14)、右灶柜(15)、下灶柜(16)、出风口(17)和油烟挡板(18);所述双向出风蜗壳(4)包括双向出风蜗壳支撑板(41)和双向出风蜗壳导轨(42);所述正反转叶轮(5)包括正反转叶片(51)和叶片轮盘(5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吸附模块集成有电磁铁、电磁铁座和缓冲弹簧,用于方便集成灶拆卸时抽拉;蜗壳底部设有导轨,配合电磁吸附模块,在修理或清洗时,用于蜗壳系统的抽拉出来;所述集成灶灶台(11)位于集成灶本体(1)中部,水平放置;所述集成灶灶台(11)上部两侧各分布有燃气灶(12)和燃气灶旋钮(1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灶本体(1)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导烟风道(3),所述集成灶本体(1)左边设有左灶柜(14),右边设有右灶柜(1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灶本体(1)下边设有下灶柜(16),下灶柜(16)后部安装有双向出风蜗壳(4)和正反转叶轮(5)组件;所述双向出风蜗壳(4)通过螺栓、螺母竖直安装在导烟风道(3)内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出风蜗壳(4)的出口与出风口(17)相连接;所述双向出风蜗壳(4)与双向出风蜗壳导轨(42)通过螺栓、螺母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出风蜗壳导轨(42)与双向出风蜗壳支撑板(41)通过滑轨固定。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烟风道(3)整体为收缩状,上端大,下端逐渐收缩,导烟风道(3)上端与集成灶头部(2)连接,导烟风道(3)下端与双向出风蜗壳(4)同心配合;所述正反转叶轮(5)与双向出风蜗壳(4)同心配合;所述电磁吸附模块(a)的电磁铁座(61)与集成灶本体(1)后背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磁铁(62)与电磁铁座(61)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63)与所述电磁铁座(61)固定连接。8.一种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一:当集成灶开始工作时,多翼离心风机中正反转叶片(51)开始旋转;步骤二:油烟从集成灶头部(2)被吸入,依次经过导烟风道(3)、正反转叶轮(5)、双向出风蜗壳(4)、出风口(17),最终排到公共烟道中。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1:当需要拆卸风机进行维修或清洗时,断开电磁铁的电源,电磁铁失去磁性。步骤2:蜗壳模块被缓冲弹簧弹开,通过依次拉出左右及下灶柜,左右出风蜗壳通过双向出风蜗壳导轨便可拉出。10.一种家庭排烟集成系统搭载有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任意一项所述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
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左右等效出风模块化集成灶、控制方法及应用,左右等效出风集成灶包括集成灶本体、集成灶头部、导烟风道、双向出风蜗壳、正反转叶轮和电磁吸附;集成灶本体包括集成灶灶台、燃气灶、燃气灶旋钮、左灶柜、右灶柜、下灶柜、出风口和油烟挡板;双向出风蜗壳包括双向出风蜗壳支撑板和双向出风蜗壳导轨;正反转叶轮包括正反转叶片和叶片轮盘;电磁吸附包括电磁铁座、电磁铁和缓冲弹簧。本发明采用双向出风蜗壳及正反转叶轮,有效解决了集成灶左右出风风量不一致的现象。本发明仅采用单个风机系统就可以满足左右等效出风,相较于双风机系统体积上更加紧凑,同时也降低集成灶整体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相较于普通集成灶更加方便拆卸清理和维修,提高维修人员的效率。提高维修人员的效率。提高维修人员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金伟娅 雒钰 周水清 徐滌平 许彪 郭礼建 夏鼎 金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嵊州市浙江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07.11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