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医疗废物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污染可控的医疗废物贮存方舱装置。
背景技术:2.医疗机构每天产生大量的医疗废物,按照现行的国家政策,医疗废物由医院收集到临时贮存间后转运到医废处置站集中处置,目前的医疗机构的医废临时贮存间均是一间简易的房屋,只具备临时存放的功能,现有的暂存间设置的处理方式存在以下风险:传统医废暂存间一般没有控制污染的设施设备,医疗废物在临时贮存间内一旦泄露,会严重污染环境,甚至会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少数医废临时贮存间配备了消毒设备和负压设备,但是没有针对粉尘、气溶胶的治理措施,导致粉尘、气溶胶等可以携带细菌、病毒等的颗粒在医疗废物贮存间在悬浮、飘移,甚至扩散到室外,造成污染外溢;传统医废暂存间的围护结构一般为砖混结构或钢混结构,力学性能较差,不能较好地传递机械震动、波动等能量,对于需要传递机械震动、波动对污染进行治理和控制的措施无法应用;传统医废暂存间建造后只能固定于某一固定位置,不能随着使用条件变化而灵活变更位置,需要一种污染可控的医疗废物贮存方舱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可控的医疗废物贮存方舱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染可控的医疗废物贮存方舱装置,包括方舱主体,所述方舱主体上由舱体顶板、侧板、底板共同构成方舱的围护结构,所述方舱主体内分别安装有隔板和天花板,所述方舱主体由隔板和天花板分隔成4个独立的空间,所述方舱主体隔开的4个独立的空间分别为接收区、消毒区、贮存区和吊顶区,所述接收区、消毒区和贮存区的室内空气分别连通有第一排风口、第二排风口和第三排风口,所述方舱主体上开设有室外排风风口,所述室外排风风口一端连通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一端安装有高效过滤器,所述高效过滤器一端连通有风管,所述消毒区内分别设有静电空气消毒机、超声波发生器、过氧化氢喷头和紫外线灯具。
5.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区一端开设有接收区外门,所述接收区外门与接收区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消毒区与接收区之间开设有消毒区入口门,所述消毒区入口门与消毒区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消毒区与贮存区之间开设有消毒区出口门,所述消毒区出口门与贮存区连通,所述贮存区另一端开设有贮存区外门。
8.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区、消毒区和贮存区之间均为连通状态。
9.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和天花板均固定安装于方舱主体内。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风口、第二排风口和第三排风口分别与接收区、消毒区和贮
存区连通。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是一种污染可控的医疗废物贮存方舱装置,本发明通过使用钢制材料制作本方舱的围护结构,利用钢材的超声波传递特性,综合应用负压技术、过氧化氢喷雾技术、静电空气消毒技术、紫外线消毒技术、超声波捕集粉尘气溶胶技术,实现了医疗废物贮存过程的污染可控,保障了医疗废物贮存流程的安全,同时由于本装置的便于移动,可以随着使用条件变化而灵活选择、变更使用位置。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污染可控的医疗废物贮存方舱装置的方舱主体的前视剖面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污染可控的医疗废物贮存方舱装置的方舱主体的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污染可控的医疗废物贮存方舱装置的方舱主体的俯视剖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污染可控的医疗废物贮存方舱装置的方舱主体的左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污染可控的医疗废物贮存方舱装置的方舱主体的右视图。
14.附图标记:1、室外排风风口;2、排风机;3、高效过滤器;4、风管;5、第一排风口;6、第二排风口;7、第三排风口;9、紫外线灯具;10、超声波发生器;11、过氧化氢喷头;12、静电空气消毒机;13、方舱主体;101、舱体顶板;102、侧板;103、底板;104、隔板;105、天花板;106、接收区外门;107、消毒区入口门;108、消毒区出口门;109、贮存区外门;201、接收区;202、消毒区;203、贮存区;204、吊顶区。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做出进一步的描述:请参阅图1-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污染可控的医疗废物贮存方舱装置,包括方舱主体13,所述方舱主体13上由舱体顶板101、侧板102、底板103共同构成方舱的围护结构,所述方舱主体13内分别安装有隔板104和天花板105,所述方舱主体13由隔板104和天花板105分隔成4个独立的空间,所述方舱主体13隔开的4个独立的空间分别为接收区201、消毒区202、贮存区203和吊顶区204,所述接收区201、消毒区202和贮存区203的室内空气分别连通有第一排风口5、第二排风口6和第三排风口7,所述方舱主体13上开设有室外排风风口1,所述室外排风风口1一端连通有排风机2,所述排风机2一端安装有高效过滤器3,所述高
效过滤器3一端连通有风管4,所述消毒区202内设有静电空气消毒机12,所述消毒区202内分别设有静电空气消毒机12、超声波发生器10、过氧化氢喷头11和紫外线灯具9。
16.其中,舱体顶板101、侧板102、底板103共同构成方舱的围护结构,由接收区外门(双开门)、消毒区入口门(单开钢制气密门)、消毒区出口门(单开钢制气密门)、接收区外门(双开门)组成区域的通道,高效过滤器3的作用是滤掉可能携带病毒和细菌的粉尘气溶胶等,经过排风机2、室外排风风口1排到室外,形成接收区201、消毒区202、贮存区203的负压状态。
17.本实施例中,接收区201一端开设有接收区外门106,所述接收区外门106与接收区201连通。
18.本实施例中,消毒区202与接收区201之间开设有消毒区入口门107,所述消毒区入口门107与消毒区202连通。
19.本实施例中,消毒区202与贮存区203之间开设有消毒区出口门108,所述消毒区出口门108与贮存区203连通,所述贮存区203另一端开设有贮存区外门109。
20.其中,医疗废物在消毒区202停留60分钟后,经过消毒区出口门108进入贮存区203,由于本区域为负压状态,室内空气不会由围护结构泄露到室外,空气中的污染不会泄漏到室外环境。
21.本实施例中,接收区201、消毒区202和贮存区203之间均为连通状态。
22.本实施例中,隔板104和天花板105均固定安装于方舱主体13内。
23.本实施例中,第一排风口5、第二排风口6和第三排风口7分别与接收区201、消毒区202和贮存区203连通。
24.在具体应用时,本发明的流程首先排风机2运转,接收区201、消毒区202、贮存区203的室内空气分别通过排风口5、排风口6、排风口7抽出,抽出的空气由风管4汇总,经过高效过滤器3滤掉可能携带病毒和细菌的粉尘气溶胶等,经过排风机2、室外排风风口1排到室外,形成接收区201、消毒区202、贮存区203的负压状态,在接收区201维持-5pa的室内压力、消毒区202维持-10pa的室内压力、贮存区203维持-5pa的室内压力;医疗机构各科室收集来的医疗废物,经过接收区外门106进入接收区201,由于本区域为负压状态,室内空气不会由围护结构泄露到室外,空气中的污染不会泄漏到室外环境;医疗废物在接收区201短暂停留后,经过消毒区入口门107进入消毒区202,由于本区域为负压状态,空气中的污染不会泄漏到室外环境,消毒区202内设有静电空气消毒机12,对消毒区内空气进行消毒灭菌,医疗废物,消毒区202内设有超声波发生器10,超声波发生器10产生的超声波传递到侧板102、隔板104,由于超声波的振动效应,空气中悬浮的粉尘气溶胶等颗粒加速沉降到地面,不能渗透到室外,过氧化氢喷头11和紫外线灯具9对医疗废物外包装的表面进行杀菌消毒,防止细菌和病毒滋生,过氧化氢喷雾、静电空气消毒机、紫外线消毒、超声波消毒这些措施配合负压技术,保障了消毒区202的空气质量,控制了污染的扩散和传播;医疗废物在消毒区202停留60分钟后,经过消毒区出口门108进入贮存区203,由于本区域为负压状态,室内空气不会由围护结构泄露到室外,空气中的污染不会泄漏到室外环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站的转运车辆到达后,贮存区203内的医疗废物经过贮存区外门109运到室外装车。
2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
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污染可控的医疗废物贮存方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舱主体(13),所述方舱主体(13)上由舱体顶板(101)、侧板(102)、底板(103)共同构成方舱的围护结构,所述方舱主体(13)内分别安装有隔板(104)和天花板(105),所述方舱主体(13)由隔板(104)和天花板(105)分隔成4个独立的空间,所述方舱主体(13)隔开的4个独立的空间分别为接收区(201)、消毒区(202)、贮存区(203)和吊顶区(204),所述接收区(201)、消毒区(202)和贮存区(203)的室内空气分别连通有第一排风口(5)、第二排风口(6)和第三排风口(7),所述方舱主体(13)上开设有室外排风风口(1),所述室外排风风口(1)一端连通有排风机(2),所述排风机(2)一端安装有高效过滤器(3),所述高效过滤器(3)一端连通有风管(4),所述消毒区(202)内分别设有静电空气消毒机(12)、超声波发生器(10)、过氧化氢喷头(11)和紫外线灯具(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可控的医疗废物贮存方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区(201)一端开设有接收区外门(106),所述接收区外门(106)与接收区(20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可控的医疗废物贮存方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区(202)与接收区(201)之间开设有消毒区入口门(107),所述消毒区入口门(107)与消毒区(20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可控的医疗废物贮存方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区(202)与贮存区(203)之间开设有消毒区出口门(108),所述消毒区出口门(108)与贮存区(203)连通,所述贮存区(203)另一端开设有贮存区外门(10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可控的医疗废物贮存方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区(201)、消毒区(202)和贮存区(203)之间均为连通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可控的医疗废物贮存方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04)和天花板(105)均固定安装于方舱主体(13)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可控的医疗废物贮存方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风口(5)、第二排风口(6)和第三排风口(7)分别与接收区(201)、消毒区(202)和贮存区(203)连通。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可控的医疗废物贮存方舱装置,包括方舱主体,所述方舱主体内分别安装有隔板和天花板,所述方舱主体由隔板和天花板分隔成4个独立的空间,所述方舱主体隔开的4个独立的空间分别为接收区、消毒区、贮存区和吊顶区,所述接收区、消毒区和贮存区的室内空气分别连通有第一排风口、第二排风口和第三排风口,本发明用钢制材料制作本方舱的围护结构,利用钢材的超声波传递特性,综合应用负压技术、过氧化氢喷雾技术、静电空气消毒技术、紫外线消毒技术、超声波捕集粉尘气溶胶技术,实现了医疗废物贮存过程的污染可控,保障医疗废物贮存流程的安全,同时由于本装置的便于移动,可以随着使用条件变化而灵活选择、变更使用位置。用位置。用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丁方 许洪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东健净化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0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