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修复的铝合金挤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4-01  96



1.本发明属于制备铝合金型材的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修复的铝合金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2.压铸的主要特点是金属液在高压、高速下充填型腔,并在高压下成形、凝固。出模的压铸件通常需要进行去毛刺以使其达到质量要求。传统的手工去毛刺工艺生产效率低并容易产生的外观缺陷,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也无法满足客户的需要。
3.固体润滑材料是指利用固体粉末、薄膜或某些整体材料来减少两承载表面间的摩擦磨损作用。在固体润滑过程中,固体润滑材料和周围介质要与摩擦表面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固体润滑膜,降低磨擦磨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环境污染、耐磨寿命长、低摩擦、自修复的固体润滑材料在电子、生物、通讯、航天及航空等高科技领域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固体自润滑材料作为润滑领域最具有前景的发展方向。固体润滑成膜的方法很多,可通过溅射、电泳沉积、等离子喷镀、离子镀、电镀等方法来成膜。在固体润滑材料中,软金属、石墨、氮化硼以及氟化物都是良好的润滑材料。特别是碳基材料具有成本低、制备方法多、容易大批量生产使其在生产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4.类金刚石薄膜是近年来出现的备受关注的新型碳基自润滑涂层材料,具有高硬度、低摩擦、化学惰性和导热性佳等优异性能,在摩擦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类金刚石又称类金刚石或氢化非晶硬炭。它是一类sp3/sp2值很高的非晶硬碳。其中氢含量会在0~50%范围内变化。类金刚石膜具有和石墨类似的润滑性能,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硬度,所以其用作汽车零部件上面时可以获得很好的耐磨和润滑性能。在工业上类金刚石膜一般采用磁控溅射或者辉光放电进行制备,磁控溅射使用石墨靶,而辉光放电使用乙炔气体进行制备。但磁控溅射方法离化率低,涂层硬度偏低,同时附着力较差。而辉光放电方法由于使用纯的气体反应,气体中含氢,导致涂层应力比较大,容易引起涂层剥落,为此需要寻找更好的制备方法来进行类金刚石涂层的制备。
5.采用镀膜的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长时间的摩擦而使得膜层脱落,膜层的修补工艺,然后对型腔的精度要求都比较高,修补后的模具很难再次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实时进行修补的挤压模具结构。
7.为实现本申请的技术目的,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快速修复的铝合金挤压模具,具有模具基体,与模具基体衔接的挤压筒,模具基体和挤压筒外具有一个修复腔,修复腔内填充有硅氢自修复材料,通过开设在挤压筒上的挤入孔进入磨具基体内,当胚料在模具基体内挤压时,修复腔内的硅氢自修复材料可以进入磨具基体内,且硅氢自修复材料内的微胶囊破裂修补磨具基体。
8.作为可实施的方式,修复腔包括外壁,与挤压筒卡合的前端,与模具基体固定的后端。
9.作为可实施的方式,后端与模具基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10.作为可实施的方式,外壁上设置有与修复腔连通的增压机构,确保硅氢自修复材料能挤进模具基体内。
11.作为可实施的方式,挤入孔具有3个至8个均匀的设置在挤压筒径向表面上,且直径在0.5mm-1.0mm之间。
12.作为可实施的方式,微胶囊壳体为脲醛树脂。
13.作为可实施的方式,微胶囊内的修补剂为含铂催化剂、端乙基pdms、含氢硅油的混合物。
14.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硅氢自修复材料包括液态硅油中容纳均匀分布的微胶囊,当挤出的铝型材检测出不合格时,增压机构开始将硅氢自修复材料压入模具基体内,在胚体和模具基体挤压下,微胶囊颗粒破裂,从而在模具基体产生修复效果。
16.而且硅氢自修复材料还能对铝合金型材起到降温的作用。
附图说明
17.1模具基体,2挤压筒,3修复腔,31挤入孔,32前端,33后端,34密封垫,35增压机构,36外壁;
18.图1为本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0.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种可快速修复的铝合金挤压模具,具有模具基体1,与模具基体1衔接的挤压筒2,模具基体1和挤压筒2外具有一个修复腔3,修复腔3内填充有硅氢自修复材料,通过开设在挤压筒2上的挤入孔31进入磨具基体1内,当胚料在模具基体1内挤压时,修复腔3内的硅氢自修复材料可以进入磨具基体1内,且硅氢自修复材料内的微胶囊破裂修补磨具基体1。
21.在本实施例中,修复腔3包括外壁36,与挤压筒2卡合的前端32,与模具基体1固定的后端33。挤压筒2上具有一圈卡槽,前端32嵌入卡槽内并密封。磨具基体1与后端33通过螺栓固定,且后端33与模具基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34。
22.在本实施例中,硅氢自修复材料通过一个设置在外壁31上的与修复腔3连通的增压机构35来确保硅氢自修复材料能挤进模具基体1内。
23.在本实施例中,挤入孔31具有5个均匀的设置在挤压筒2径向表面上,且直径为0.5mm。
24.在本实施例中,在一般情况下,修复腔3内的硅氢自修复材料起到对模具基体1起到降温的作用;当模具基体1的后端33出来的铝合金型材被检测到不合格时,需要对模具进行修复,增压机构35开始工作,对修复腔3的体积进行压缩,硅氢自修复材料开始通过挤入孔31进入磨具基体1内,进入磨具基体1内的微胶囊被胚体挤压破裂,在模具表面形成修复膜。
25.在本实施例中,微胶囊壳体为脲醛树脂。微胶囊内的修补剂为含铂催化剂、端乙基pdms、含氢硅油的混合物,硅氧烷弹性体为基体,制得硅氢自修复材料,修复剂之间会发生硅氢加成反应,反应过程如下式所示。
[0026][0027]
以上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0028]
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快速修复的铝合金挤压模具,具有模具基体(1),与模具基体(1)衔接的挤压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基体(1)和所述挤压筒(2)外具有一个修复腔(3),所述修复腔(3)内填充有硅氢自修复材料,通过开设在所述挤压筒(2)上的挤入孔(31)进入所述磨具基体(1)内,当胚料在所述模具基体(1)内挤压时,所述修复腔(3)内的所述硅氢自修复材料可以进入所述磨具基体(1)内,且所述硅氢自修复材料内的微胶囊破裂修补所述磨具基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修复的铝合金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腔(3)包括外壁(36),与所述挤压筒(2)卡合的前端(32),与所述模具基体(1)固定的后端(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快速修复的铝合金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33)与所述模具基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3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快速修复的铝合金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31)上设置有与所述修复腔(3)连通的增压机构(35),确保所述硅氢自修复材料能挤进所述模具基体(1)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修复的铝合金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入孔(31)具有3个至8个均匀的设置在所述挤压筒(2)径向表面上,且直径在0.5mm-1.0mm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修复的铝合金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壳体为脲醛树脂。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可快速修复的铝合金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内的修补剂为含铂催化剂、端乙基pdms、含氢硅油的混合物。

技术总结
一种可快速修复的铝合金挤压模具,属于制备铝合金型材的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有模具基体,与模具基体衔接的挤压筒,模具基体和挤压筒外具有一个修复腔,修复腔内填充有硅氢自修复材料,通过开设在挤压筒上的挤入孔进入磨具基体内,当胚料在模具基体内挤压时,修复腔内的硅氢自修复材料可以进入磨具基体内,且硅氢自修复材料内的微胶囊破裂修补磨具基体。可以在模具工作过程中实时进行修补。在模具工作过程中实时进行修补。在模具工作过程中实时进行修补。


技术研发人员:赵守明 冯清振 张亦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栋梁铝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9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75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