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监测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状态监测分析终端。
背景技术:2.大量具有强烈随机性的新能源接入电网,给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针对于电力系统的概率电压稳定分析就极为重要,概率电压稳定分析能有效揭示大规模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影响。
3.现有技术中为了可以更好的进行概率电压稳定计算,已经出现了基于风光数据驱动的概率电压稳定评估算法,该算法以风速、光照强度等历史数据作为输入,通过贝叶斯网络深入挖掘输入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输入概率模型,然后采用随机响应面法构建电压稳定分析的替代模型,基于替代模型进行大规模概率电压稳定计算,进而可以大幅提升概率分析效率。
4.在利用该算法对电力系统的状态进行监测分析时,通常是直接将该算法在特定的工作电脑中运行,并将该电脑与电力系统数据库进行连接,以便于可以实时抓取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另外工作电脑上也会通过usb接口进行报警器的连接,以便于在输出结果超过阈值时进行报警工作。
5.但是上述的这种电力系统状态监测分析终端在经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实际使用时发现仍旧存在一些缺点,较为明显的就是由于报警器是通过工作电脑上的usb接口与工作电脑的主机进行连接,而主机通常的又是放置在办公桌的底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因工作人员腿部动作而导致的usb端头磕碰或usb线缆拉扯的情况,上述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报警器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进而无法保证报警器的正常报警。
6.因此,发明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状态监测分析终端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状态监测分析终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状态监测分析终端,包括主机与显示器,所述主机右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机构,所述显示器左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机构,所述第二安装机构左侧固定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底部设置有伸缩式usb连接机构,所述报警器通过伸缩式usb连接机构与主机连接,所述伸缩式usb连接机构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设置于第一安装机构上,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中l形定位槽板与第一夹持板对伸缩式usb连接机构中一个壳体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机构设置于第二安装机构上,所述第二限位机构中第二夹持板与第三螺纹套筒对伸缩式usb连接机构中另一个壳体进行限位。
9.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包括倒u形安装板、侧夹板、第一螺杆、第一螺纹套筒和c形安装板;
10.所述倒u形安装板套接设置于主机顶部,所述侧夹板与第一螺杆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夹板滑动嵌套设置于倒u形安装板顶部两侧并延伸至倒u 形安装板底部,两个所述第一螺杆分别贯穿两个侧夹板并与两个侧夹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筒套接设置于两个第一螺杆外侧并与两个第一螺杆螺纹连接,所述c形安装板固定设置于倒u形安装板右侧,所述c形安装板底端与主机贴合。
11.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机构包括上槽板、下槽板、拉环、外升降柱、第一弹簧、内升降柱、第二弹簧和锁定压杆;
12.所述下槽板位于上槽板顶部,所述上槽板与下槽板共同套接设置有显示器左侧,所述拉环固定设置于下槽板顶部,所述外升降柱滑动设置于上槽板内部,且其顶端与下槽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位于上槽板内部,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上槽板内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外升降柱固定连接,所述内升降柱滑动嵌套设置于外升降柱内部,所述第二弹簧位于外升降柱内部,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外升降柱内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内升降柱固定连接,所述锁定压杆滑动嵌套设置于上槽板右侧,且与内升降柱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伸缩式usb连接机构包括电源导线、usb插头和两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壳体、收卷辊、旋转轴和扭簧;
14.所述usb插头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usb插头分别连接于电源导线两端,所述壳体滑动套接设置于电源导线外侧,所述收卷辊位于壳体内部,所述电源导线贯穿收卷辊中部并与收卷辊固定连接,所述电源导线卷绕于收卷辊外侧,所述旋转轴与扭簧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旋转轴分别固定设置于收卷辊两端,两个所述扭簧分别套接设置于两个旋转轴外侧,所述扭簧一端与收卷辊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l形定位槽板、第一夹持板、第二螺杆、包覆板和第一锥齿轮;
16.所述l形定位槽板固定设置于c形安装板内侧,所述第一夹持板滑动嵌套设置于c形安装板上,所述第二螺杆贯穿第一夹持板并与第一夹持板螺纹连接,所述包覆板通过轴承转动套接设置于第二螺杆外侧并与c形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一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套接设置于第一螺纹套筒外侧,另一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设置于第二螺杆左端。
17.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联动螺杆、第二螺纹套筒、u形定位槽板、第二夹持板、导向杆、第三螺杆、第三螺纹套筒和第二锥齿轮;
18.所述联动螺杆固定设置于外升降柱底端,所述第二螺纹套筒套接设置于第二螺纹套筒外侧并与第二螺纹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筒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上槽板内部,所述u形定位槽板固定设置于上槽板侧面,所述第二夹持板贴合设置于u形定位槽板端部,所述导向杆滑动嵌套设置于u形定位槽板端部,且与第二夹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杆一端与第二夹持板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三螺纹套筒内侧,所述第三螺纹套筒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u形定位槽板内部,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一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套接设置于第二螺纹套筒外侧,另一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设置于第三螺纹套筒左端。
19.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0.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第一安装机构、第二安装机构、伸缩式usb连接机构、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以便于利用第一安装机构将第二安装机构安装在主机上,利用第二安装机构将第二限位机构安装在显示器上,同时在显示器与第二安装机构安装过程中,可以分别对第二安装机构以及第二限位机构进行触发,进而使第二安装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对伸缩式usb连接机构进行固定,后续当使用者对电源导线中段发生误触而导致电源导线中段被拉拽时,电源导线中段两端分别带动两个收卷辊旋转,收卷辊在旋转时对电源导线进行放线,进而使电源导线中段位置处于松弛状态,避免电源导线中段被拉拽时影响主机与显示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同类型装置,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电源导线中段位置被拉拽后对其两端的usb插头以及usb插头所连接的设备造成影响,防止因误触而导致的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进而保证了报警器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安装机构与第一限位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安装机构与第一限位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安装机构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的伸缩式usb连接机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安装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主机;2、显示器;3、第一安装机构;31、倒u形安装板;32、侧夹板;33、第一螺杆;34、第一螺纹套筒;35、c形安装板;4、第二安装机构;41、上槽板;42、下槽板;43、拉环;44、外升降柱;45、第一弹簧; 46、内升降柱;47、第二弹簧;48、锁定压杆;5、报警器;6、伸缩式usb 连接机构;61、电源导线;62、usb插头;63、壳体;64、收卷辊;65、旋转轴;66、扭簧;7、第一限位机构;71、l形定位槽板;72、第一夹持板;73、第二螺杆;74、包覆板;75、第一锥齿轮;8、第二限位机构;81、联动螺杆; 82、第二螺纹套筒;83、u形定位槽板;84、第二夹持板;85、导向杆;86、第三螺杆;87、第三螺纹套筒;88、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1
30.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状态监测分析终端,包括主机1与显示器2,所述主机1右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机构 3,所述显示器2左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机构4,所述第二安装机构4左侧固定设置有报警器5,所述报警器5底部设置有伸缩式usb连接机构6,所述报警器5通过伸缩式usb连接机构6与主机1连接,所述伸缩式usb连接机构6 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7与第二限位机构8,所述第一限位机构7设置于第一安装机构3上,所述第一限位机构7中l形定位槽板71与第一夹持板72对伸缩式usb连接机构6
中一个壳体63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机构8设置于第二安装机构4上,所述第二限位机构8中第二夹持板84与第三螺纹套筒87 对伸缩式usb连接机构6中另一个壳体63进行限位。
31.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第一安装机构3包括倒u形安装板31、侧夹板 32、第一螺杆33、第一螺纹套筒34和c形安装板35,其中,所述倒u形安装板31套接设置于主机1顶部,倒u形安装板31的设置用于对两个侧夹板 32进行搭载,所述侧夹板32与第一螺杆33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夹板 32滑动嵌套设置于倒u形安装板31顶部两侧并延伸至倒u形安装板31底部,两个所述第一螺杆33分别贯穿两个侧夹板32并与两个侧夹板3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筒34套接设置于两个第一螺杆33外侧并与两个第一螺杆33螺纹连接,所述c形安装板35固定设置于倒u形安装板31右侧,所述c形安装板35底端与主机1贴合,侧夹板32、第一螺杆33、第一螺纹套筒34和c形安装板35的设置用于使第一螺纹套筒34对两个第一螺杆33 进行牵拉,进而使第一螺杆33带动两个侧夹板32对主机1进行夹持,进而完成第一安装机构3的固定。
32.如图4与图6所示,所述第二安装机构4包括上槽板41、下槽板42、拉环43、外升降柱44、第一弹簧45、内升降柱46、第二弹簧47和锁定压杆48,其中,所述下槽板42位于上槽板41顶部,所述上槽板41与下槽板42共同套接设置有显示器2左侧,上槽板41与下槽板42的设置用于夹持在显示器2 左侧,所述拉环43固定设置于下槽板42顶部,拉环43的设置用于对下槽板 42进行拉拽,所述外升降柱44滑动设置于上槽板41内部,且其顶端与下槽板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5位于上槽板41内部,所述第一弹簧45一端与上槽板41内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外升降柱44固定连接,外升降柱 44与第一弹簧45的设置用于在下槽板42由上槽板41顶部脱离后带动其复位,所述内升降柱46滑动嵌套设置于外升降柱44内部,所述第二弹簧47位于外升降柱44内部,所述第二弹簧47一端与外升降柱44内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内升降柱46固定连接,所述锁定压杆48滑动嵌套设置于上槽板41右侧,且与内升降柱46固定连接,内升降柱46、第二弹簧47和锁定压杆48的设置用于由壳体63顶部对壳体63进行压紧。
33.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伸缩式usb连接机构6包括电源导线61、 usb插头62和两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壳体63、收卷辊64、旋转轴 65和扭簧66,其中,所述usb插头6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usb插头62分别连接于电源导线61两端,两个所述usb插头62分别与主机1以及报警器5 插接连接,所述壳体63滑动套接设置于电源导线61外侧,壳体63的设置用于对收卷辊64进行容纳,所述收卷辊64位于壳体63内部,所述电源导线61 贯穿收卷辊64中部并与收卷辊64固定连接,所述电源导线61卷绕于收卷辊 64外侧,收卷辊64的设置用于对电源导线61进行卷绕收纳,所述旋转轴65 与扭簧66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旋转轴65分别固定设置于收卷辊64两端,两个所述扭簧66分别套接设置于两个旋转轴65外侧,所述扭簧66一端与收卷辊64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壳体63内壁固定连接,旋转轴65与扭簧66 的设置用于对由壳体63内部的伸出的电源导线61进行复位。
34.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第一限位机构7包括l形定位槽板71、第一夹持板72、第二螺杆73、包覆板74和第一锥齿轮75,其中,所述l形定位槽板71固定设置于c形安装板35内侧,所述第一夹持板72滑动嵌套设置于c 形安装板35上,l形定位槽板71与第一夹持板72的设置用于对壳体63进行夹持,所述第二螺杆73贯穿第一夹持板72并与第一夹持板72螺纹连接,第二螺杆73的设置用于带动第一夹持板72左右位移,所述包覆板74通过轴承转动套接
设置于第二螺杆73外侧并与c形安装板35固定连接,包覆板74的设置用于对第二螺杆73进行安装,所述第一锥齿轮7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75相互啮合,一个所述第一锥齿轮75固定套接设置于第一螺纹套筒34外侧,另一个所述第一锥齿轮75固定设置于第二螺杆73左端,第一锥齿轮75的设置用于在第一螺纹套筒34旋转时可以带动第二螺杆73同步旋转。
35.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限位机构8包括联动螺杆81、第二螺纹套筒82、 u形定位槽板83、第二夹持板84、导向杆85、第三螺杆86、第三螺纹套筒 87和第二锥齿轮88,其中,所述联动螺杆81固定设置于外升降柱44底端,联动螺杆81的设置用于带动第二螺纹套筒82旋转,所述第二螺纹套筒82套接设置于第二螺纹套筒82外侧并与第二螺纹套筒8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筒82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上槽板41内部,第二螺纹套筒82的设置用于通过两个第二锥齿轮88带动第三螺纹套筒87旋转,所述u形定位槽板83固定设置于上槽板41侧面,所述第二夹持板84贴合设置于u形定位槽板83端部,第二夹持板84的设置用于由壳体63侧面对壳体63进行夹持固定,所述导向杆85滑动嵌套设置于u形定位槽板83端部,且与第二夹持板84固定连接,导向杆85的设置用于在第二夹持板84移动时对第二夹持板84进行导向以及限位,所述第三螺杆86一端与第二夹持板84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三螺纹套筒87内侧,所述第三螺纹套筒87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u 形定位槽板83内部,第三螺杆86与第三螺纹套筒87的设置用于带动第二夹持板84左右移动,所述第二锥齿轮88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88 相互啮合,一个所述第二锥齿轮88固定套接设置于第二螺纹套筒82外侧,另一个所述第二锥齿轮88固定设置于第三螺纹套筒87左端,第二锥齿轮88 的设置用于在第二螺纹套筒82旋转时可以带动第二夹持板84同步旋转。
36.实施例2
37.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概率电压稳定评估算法在生成时,首先需要对电力系统中拓扑、常规电源和负荷等数据的数据收集,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数据建立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模型,需要说明的是,在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p-v曲线的鼻尖点代表着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裕度,也被称为电压崩溃临界点,连续潮流法是计算电力系统最大负荷裕度(电压崩溃点) 的有效手段,该算法基于连续潮流求解负荷裕度参数ε,公式如下:
[0038][0039]
其中,pli0和qli0分别表示有功和无功基准负荷,pgi0和qgi0表示传统发电机有功和无功出力的基准量,pri和qri为风电、光伏出力的有功和无功功率,kgi和kli分别表示负荷和传统发电机出力的乘子系数,负荷裕度参数ε的最大值为最大负荷裕度,用εnose表示,当ε=εnose时,系统处于电压崩溃点(临界状态)。
[0040]
公式(1)可通过预测校正法反复迭代求解,如果将其视为多输入、单输出的隐函数,可抽象表示成以下形式:
[0041]
ε
nose
=f(x)
ꢀꢀꢀ
(2)
[0042]
其中,x代表的输入变量包含发电机出力、负荷以及电力系统拓扑参数等。若考虑风电、光伏出力不确定性,将它们视为随机变量,那么上述问题就演变成了概率静态电压稳
定计算问题;
[0043]
在完成电力系统中风电场风速数据、光伏电站光照历史数据的收集后,利用bn建立基于风光数据驱动的输入概率模型,需要说明的是,bn即贝叶斯网络,贝叶斯网络利用多维风光历史数据作为输入,基于数据挖掘视角构建考虑多维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具备强大处理复杂相关性信息的能力,一般地,bn包含结构图g和参数集合b,每个随机变量xi(i=1,2,
…
,n) 在结构图g中用节点来表示,变量间的关系和影响程度分别用有向边和参数b 来描述。
[0044]
记ξ为先验知识,x为随机变量,d={x1=x1,x2=x2,
…
,xm=xm} 为重复m次实验所得到的观测样本,参数θ为事件x=x发生时的先验概率(θ=p(x|ξ)),p(θ|ξ)为θ的概率密度函数。在已知样本d和事件x=x发生时的先验概率密度p(θ|ξ)的情况下,求p(xm+1=xm+1|d,ξ),可通过全概率公式求得:
[0045]
p(x
m+1
=x
m+1
|d,ξ)=∫p(x
m+1
=x
m+1
|θ,d,ξ)p(θ|d,ξ)dθ
ꢀꢀꢀ
(3)
[0046]
后验概率p(θ|d,ξ)可依据贝叶斯定理,通过先验概率密度p(θ|ξ) 求得:
[0047][0048]
用pa(xi)表示节点xi的父节点集合,用pa(xi)表示节点xi的父节点集合,则随机变量xi的条件概率密度为p(xi|pa(xi),ξ)。根据贝叶斯定理,全局联合概率分布可表示为:
[0049][0050]
随后基于lhs选取少量样本点输入静态电压稳定分析原模型并获取对应的输入输出样本集,再基于srsm算法并结合获得的少量输入输出数据集建立静态电压稳定分析的替代模型,需要说明的是,利用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原模型进行大规模概率分析过程中,每次概率计算均需要反复迭代求解才能获得系统最大负荷裕度,因此基于原模型直接进行概率计算极其耗时,而随机响应面法运用解析的代数多项式高精度拟合电压稳定分析原模型输入
ꢀ‑
输出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构建电压稳定分析原模型的替代模型,利用替代模型而非原模型进行大规模pvsa,能避免大规模的迭代求解计算,显著提高概率分析的效率,建立srsm模型主要分为如下三步:
[0051]
1)建立含待求随机变量的混沌多项式
[0052]
基于hermite混沌多项式近似电压稳定分析原模型的输入-输出关系,可以表示为
[0053][0054]
其中,ξ为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n为输入随机变量的个数;a0、 a
i1
、a
i2
、
…
为混沌多项式的待定参数;hm(ξ1,ξ2,
…
,ξm)为ξ的m阶hermite多项式。
[0055]
式(15)中选择的阶数m越高,对原模型近似精度越高,但计算量会更大。一般选择2阶混沌多项式具备较高的实用性,其可以表示为:
[0056][0057]
2)明确电力系统中不确定性源概率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映射关系
[0058]
实际电力系统中不确定性源的概率分布和服从标准正态分布随机变量之间的转换关系为:
[0059]
x=f-1
(φ(ξ))
ꢀꢀꢀ
(17)
[0060]
其中,f-1为x的累积概率分布函数的反函数;φ为标准正态分布变量的累积分布函数。
[0061]
3)确定待定参数
[0062]
求解公式(16)中待定参数的主要思路为:基于拉丁超立方算法(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在输入概率模型上抽取少量样本点输入电压稳定分析原模型进行小批量的概率电压稳定计算,获取少量输入-输出样本集,基于少量原模型的输入-输出样本集,利用最小二乘拟合法来估计公式(16)中混沌多项式的系数。假定系统输入和输出关系可以表示为:
[0063]
yi=y(x)+ε
ꢀꢀꢀ
(18)
[0064]
最小二乘拟合法的基本思想是:希望残差ε值无限接近于0,假定有n组概率静态电压稳定分析的输入输出值,截断的k+1个混沌多项式展开的系数为β=(β0,β1,...,βk)
t
,那么系数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求解。
[0065][0066]
上式的最优解为
[0067][0068]
式中:
[0069][0070]
一旦获得混沌多项式展开式的待定参数,即可利用替代模型进行大规模的概率电压稳定分析,srsm主要优点是,利用少量输入输出样本集建立起复杂静态电压稳定计算模型的替代模型,然后利用替代模型参与后续大规模的概率分析计算,进而大幅提高计算效率;
[0071]
随后基于lhs在考虑风光相关性的输入概率模型选取大量样本点输入替代模型进行pvsa计算,最后统计分析概率电压稳定计算结果。
[0072]
本发明工作原理:
[0073]
实际使用过程中,将倒u形安装板31套接在主机1顶部外侧,随后将与第一安装机构3相邻的壳体63放置于l形定位槽板71内侧,然后对第一螺纹套筒34进行旋转,第一螺纹套筒34旋转时带动两个第一螺杆33进入到第一螺纹套筒34内部,此时两个侧夹板32在两个第一螺杆33的带动下夹持在主机1外侧,进而完成第一安装机构3的固定;
[0074]
在第一螺纹套筒34旋转过程中,第一螺纹套筒34通过两个第一锥齿轮 75带动第二螺杆73旋转,进而使第二螺杆73带动第一夹持板72右移,右移的第一夹持板72对l形定位槽板71内侧的壳体63进行压紧,进而使该壳体 63被固定;
[0075]
随后在拿取上槽板41的同时对拉环43进行拉拽,拉环43被拉拽时通过下槽板42与外升降柱44对联动螺杆81进行拉拽,联动螺杆81被拉拽时带动第二螺纹套筒82旋转,第二螺纹套筒82则通过两个第二锥齿轮88带动第三螺纹套筒87旋转,第三螺纹套筒87则通过第三螺杆86带动第二夹持板84 右移;
[0076]
另外外升降柱44被拉拽上升时,锁定压杆48同步上升,此时使用者可以将上槽板41与下槽板42套接在主机1左侧,然后将与第二安装机构4相邻的壳体63放置到u形定位槽板83内侧,随后将手由拉环43上移开,此时在第一弹簧45的拉拽下,外升降柱44带动下槽板42复位,进而夹持在主机 1左侧;
[0077]
下槽板42复位过程中,通过外升降柱44分别带动锁定压杆48与联动螺杆81下降,锁定压杆48下降时由该壳体63顶部对其进行压紧固定,联动螺杆81下降时再次带动第二螺纹套筒82旋转,进而使第三螺纹套筒87通过第三螺杆86带动第二夹持板84左移复位,此时第二夹持板84由侧面对该壳体 63进行夹持固定;
[0078]
随后利用主机1对概率电压稳定评估算法进行运行,计算结果通过显示器2显示,当计算结果超过阈值时,报警器5进行报警,进而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
[0079]
当c形安装板35对电源导线61末端位置进行防护,避免装置使用过程中被使用者误触,当使用者对电源导线61中段发生误触而导致电源导线61 中段被拉拽时,电源导线61中段两端分别带动两个收卷辊64旋转,收卷辊 64在旋转时对电源导线61进行放线,进而使电源导线61中段位置处于松弛状态,避免电源导线61中段被拉拽时影响主机1与显示器2。
[008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状态监测分析终端,包括主机(1)与显示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右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机构(3),所述显示器(2)左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机构(4),所述第二安装机构(4)左侧固定设置有报警器(5),所述报警器(5)底部设置有伸缩式usb连接机构(6),所述报警器(5)通过伸缩式usb连接机构(6)与主机(1)连接,所述伸缩式usb连接机构(6)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7)与第二限位机构(8),所述第一限位机构(7)设置于第一安装机构(3)上,所述第一限位机构(7)中l形定位槽板(71)与第一夹持板(72)对伸缩式usb连接机构(6)中一个壳体(63)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机构(8)设置于第二安装机构(4)上,所述第二限位机构(8)中第二夹持板(84)与第三螺纹套筒(87)对伸缩式usb连接机构(6)中另一个壳体(63)进行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状态监测分析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3)包括倒u形安装板(31)、侧夹板(32)、第一螺杆(33)、第一螺纹套筒(34)和c形安装板(35);所述倒u形安装板(31)套接设置于主机(1)顶部,所述侧夹板(32)与第一螺杆(33)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夹板(32)滑动嵌套设置于倒u形安装板(31)顶部两侧并延伸至倒u形安装板(31)底部,两个所述第一螺杆(33)分别贯穿两个侧夹板(32)并与两个侧夹板(3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筒(34)套接设置于两个第一螺杆(33)外侧并与两个第一螺杆(33)螺纹连接,所述c形安装板(35)固定设置于倒u形安装板(31)右侧,所述c形安装板(35)底端与主机(1)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状态监测分析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机构(4)包括上槽板(41)、下槽板(42)、拉环(43)、外升降柱(44)、第一弹簧(45)、内升降柱(46)、第二弹簧(47)和锁定压杆(48);所述下槽板(42)位于上槽板(41)顶部,所述上槽板(41)与下槽板(42)共同套接设置有显示器(2)左侧,所述拉环(43)固定设置于下槽板(42)顶部,所述外升降柱(44)滑动设置于上槽板(41)内部,且其顶端与下槽板(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5)位于上槽板(41)内部,所述第一弹簧(45)一端与上槽板(41)内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外升降柱(44)固定连接,所述内升降柱(46)滑动嵌套设置于外升降柱(44)内部,所述第二弹簧(47)位于外升降柱(44)内部,所述第二弹簧(47)一端与外升降柱(44)内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内升降柱(46)固定连接,所述锁定压杆(48)滑动嵌套设置于上槽板(41)右侧,且与内升降柱(46)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状态监测分析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式usb连接机构(6)包括电源导线(61)、usb插头(62)和两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壳体(63)、收卷辊(64)、旋转轴(65)和扭簧(66);所述usb插头(6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usb插头(62)分别连接于电源导线(61)两端,所述壳体(63)滑动套接设置于电源导线(61)外侧,所述收卷辊(64)位于壳体(63)内部,所述电源导线(61)贯穿收卷辊(64)中部并与收卷辊(64)固定连接,所述电源导线(61)卷绕于收卷辊(64)外侧,所述旋转轴(65)与扭簧(66)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旋转轴(65)分别固定设置于收卷辊(64)两端,两个所述扭簧(66)分别套接设置于两个旋转轴(65)外侧,所述扭簧(66)一端与收卷辊(64)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壳体(63)内壁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状态监测分析终端,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7)包括l形定位槽板(71)、第一夹持板(72)、第二螺杆(73)、包覆板(74)和第一锥齿轮(75);所述l形定位槽板(71)固定设置于c形安装板(35)内侧,所述第一夹持板(72)滑动嵌套设置于c形安装板(35)上,所述第二螺杆(73)贯穿第一夹持板(72)并与第一夹持板(72)螺纹连接,所述包覆板(74)通过轴承转动套接设置于第二螺杆(73)外侧并与c形安装板(3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7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75)相互啮合,一个所述第一锥齿轮(75)固定套接设置于第一螺纹套筒(34)外侧,另一个所述第一锥齿轮(75)固定设置于第二螺杆(73)左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状态监测分析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8)包括联动螺杆(81)、第二螺纹套筒(82)、u形定位槽板(83)、第二夹持板(84)、导向杆(85)、第三螺杆(86)、第三螺纹套筒(87)和第二锥齿轮(88);所述联动螺杆(81)固定设置于外升降柱(44)底端,所述第二螺纹套筒(82)套接设置于第二螺纹套筒(82)外侧并与第二螺纹套筒(8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筒(82)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上槽板(41)内部,所述u形定位槽板(83)固定设置于上槽板(41)侧面,所述第二夹持板(84)贴合设置于u形定位槽板(83)端部,所述导向杆(85)滑动嵌套设置于u形定位槽板(83)端部,且与第二夹持板(8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杆(86)一端与第二夹持板(84)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三螺纹套筒(87)内侧,所述第三螺纹套筒(87)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u形定位槽板(83)内部,所述第二锥齿轮(88)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88)相互啮合,一个所述第二锥齿轮(88)固定套接设置于第二螺纹套筒(82)外侧,另一个所述第二锥齿轮(88)固定设置于第三螺纹套筒(87)左端。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状态监测分析终端,涉及到电力系统监测分析技术领域,包括主机与显示器,所述主机右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机构,所述显示器左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机构,所述第二安装机构左侧固定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底部设置有伸缩式USB连接机构,所述报警器通过伸缩式USB连接机构与主机连接,所述伸缩式USB连接机构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电源导线中段位置被拉拽后对其两端的USB插头以及USB插头所连接的设备造成影响,防止因误触而导致的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进而保证了报警器的正常工作。了报警器的正常工作。了报警器的正常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彭穗 唐俊杰 孙青 徐婉婉 宋子美 林星宇 谢开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7.11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