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喉部治疗的药剂喷射装置

专利2024-03-30  72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喉部治疗的药剂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2.喉部及嗓音疾病(如声带息肉,喉部肉芽肿等)的治疗很大程度受限于喉部目前给药方式。通常临床上在治疗这类喉部及嗓音疾病时,有两种喉部给药的方法,一种是通过间接喉镜下向喉部给药治疗,然而这种治疗方法是通过反射镜物理传到光线成像的方式找到病变位置,再对病变位置滴药,并且需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声带主动振动发声来辅助药物滴落。这样的治疗方法无法实现药物剂量的精准控制以及给药过程的可视化,并且治疗过程艰难,患者医从性差。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纤维喉镜内通道向喉部给药治疗,然而这种治疗方法虽然可以通过喉镜实现治疗过程中给药过程的可视化,但是由于药物是通过自身重力作用以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声带主动振动发声来辅助药物滴落在病变位置,无法实现药物剂量的精准控制,以及患者医从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喉部给药剂量可控以及给药过程可视化的用于喉部治疗的药剂喷射装置,提高喉部给药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出了用于喉部治疗的药剂喷射装置,包括纤维喉镜、注射器、三通连接管、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超细软管,所述三通连接管的三个连接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软管、第二连接软管、第三连接软管与注射器出口端、第一单向阀的出口端、第二单向阀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端与超细软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超细软管的出口端设置有微孔喷射头,所述超细软管插装在纤维喉镜的内通道内,所述超细软管的出口端从纤维喉镜内通道的出口端伸出。
5.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先将纤维喉镜插入到达病变位置,然后将超细软管穿过纤维喉镜的灌药腔,使得微孔喷射头伸出纤维喉镜,精准到达病变位置,调整纤维喉镜头端的位置,使得微孔喷射头对准病变位置,然后将注射器吸入药剂,将注射器中的药物依次通过第一连接软管、三通连接管、第二单向阀、超细软管和微孔喷射头喷射到病变位置,完成第一次给药动作;由于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设定,保持注射器与第一连接软管的连接,通过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端,使得注射器从第一单向阀吸取空气,再将注射器吸入的空气经过第二单向阀注入超细软管,从而将超细软管内残留的药物通过微孔喷射头喷射到病变位置,完成第二次给药动作;重复第二次给药动作2~3次,保证超细软管内所有残留的药物注射完毕,这样即完成喉部的药物的喷射治疗,因此本装置通过与纤维喉镜的配合,使得本装置的给药位置准确,利用单向阀的功能,减少药物在管壁残留,实现喉部治疗给药的可控性和给药过程的可视性以及提高喉部给药效率;各个部件通过第一连接软管、第二连接软管、第三连接软管相互连接,从而方便对可以重复利用的部分进行拆卸消毒,节约了医疗成本。
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超细软管为直径1.2mm的软管。
7.作为微孔喷射头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微孔喷射头采用3d打印工艺制作。
8.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孔喷射头的进口端与超细软管出口端采用过盈配合连接。
9.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孔喷射头靠近进口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多组通孔构成上胶孔,所述微孔喷射头进口端内径与超细软管出口端外径相匹配,所述超细软管出口端插装在微孔喷射头进口端内,使得微孔喷射头上的通孔置于超细软管的外壁上,通过在上胶孔内注入环氧树脂将超细软管与微孔喷射头固定连接。采用高精度3d打印机制造微孔喷射头,并且在3d打印时,预留上胶孔,方便后续微孔喷射头与超细软管的连接,保证两者固定的稳定、牢固。
1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孔喷射头的端部设有成阵列排布的多个通孔形成喷孔,从而通过微孔喷射头能够实现药物均匀阵列喷射,提高对治疗处给药效率。
11.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喷孔的直径为180μm。
12.作为微孔喷射头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微孔喷射头的端部设有成阵列排布的多个通孔形成喷孔,所述微孔喷射头端部的喷孔通过穿孔针在超细软管的端部采用穿刺工艺制作而成,所述喷孔的直径为180μm。采用这种方式制作微孔喷射头,使得微孔喷射头与超细软管为一体成型,防止微孔喷射头使用过程中脱落。
13.综上所述,本装置利用注射器作为给药工具,可以准确控制喉部治疗给药的剂量,而且通过两个单向阀的配合,通过注射器对超细软管内打气,减少药物在管壁内的残留以及提高喉部给药效率,并且利用纤维喉镜,实现给药过程的可视化。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15.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16.图3是本发明微孔喷射头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发明图3的剖视图。
18.图5为本发明微孔喷射头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与纤维喉镜相比药物利用率比较图。
20.图7为本发明使用过程中纤维喉镜视角图。
21.附图标号说明:101、注射器;102、三通连接管;103、超细软管;201、第一连接软管;202、第二连接软管;203、第三连接软管;301、第一单向阀;302、第二单向阀;303、微孔喷射头;303-1、上胶孔;303-2、喷孔;4、穿孔针。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4.如图1至5所示,本发明包括一种用于喉部治疗的药剂喷射装置,包括纤维喉镜、注射器101、三通连接管102、第一单向阀301、第二单向阀302和超细软管103,所述三通连接管102的三个连接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软管201、第二连接软管202、第三连接软管203与注射器101出口端、第一单向阀301的出口端、第二单向阀302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302的出口端与超细软管103的进口端连接,所述超细软管103的出口端设置有微孔喷射头303,所述超细软管103插装在纤维喉镜的内通道内,所述超细软管103的出口端从纤维喉镜内通道的出口端伸出,所述超细软管103的进口端设置在纤维喉镜内通道进口端外侧;超细软管103为直径1.2mm的软管;作为本装置微孔喷射头303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微孔喷射头303采用3d打印工艺制作,所述微孔喷射头303的进口端与超细软管103出口端采用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微孔喷射头303的端部设有3
×
3阵列的通孔形成喷孔303-2,每个喷孔303-2的直径为180μm;微孔喷射头303与超细软管103还有另一种连接方式,微孔喷射头303进口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多组通孔构成上胶孔,所述微孔喷射头303进口端内径与超细软管103出口端外径相匹配,所述超细软管103出口端插装在微孔喷射头303进口端内,通过在上胶孔内注入环氧树脂将超细软管103与微孔喷射头303固定连接;作为本装置微孔喷射头303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微孔喷射头303由在超细软管103的端部采用穿刺工艺制作多个通孔形成喷孔303-2,所述穿刺的过程为:采用3
×
3阵列穿孔针4垂直刺入超细软管103的端面形成喷孔303-2的过程。
25.使用过程中,先将纤维喉镜插入到达病变位置,然后将超细软管103穿过纤维喉镜的灌药腔,如图7所示,使得微孔喷射头303伸出纤维喉镜,精准到达病变位置,调整纤维喉镜头端的位置,使得微孔喷射头303对准病变位置,然后将注射器101吸入药剂,将注射器101中的药物依次通过第一连接软管201、三通连接管102、第二单向阀302、超细软管103和微孔喷射头303喷射到病变位置,完成第一次给药动作;由于第一单向阀301和第二单向阀302的设定,保持注射器101与第一连接软管201的连接,通过外拉注射器101的活塞端,使得注射器101从第一单向阀301吸取空气,再将注射器101吸入的空气经过第二单向阀302注入超细软管103,从而将超细软管103内残留的药物通过微孔喷射头303喷射到病变位置,完成第二次给药动作;重复第二次给药动作2~3次,保证超细软管103内所有残留的药物注射完毕,这样即完成喉部的药物的喷射治疗,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本装置可以大大减少药物在管壁内的残留,提高喉部给药效率。
26.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喉部治疗的药剂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喉镜、注射器(101)、三通连接管(102)、第一单向阀(301)、第二单向阀(302)和超细软管(103),所述三通连接管(102)的三个连接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软管(201)、第二连接软管(202)、第三连接软管(203)与注射器(101)出口端、第一单向阀(301)的出口端、第二单向阀(302)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302)的出口端与超细软管(103)的进口端连接,所述超细软管(103)的出口端设置有微孔喷射头(303),所述超细软管(103)插装在纤维喉镜的内通道内,所述超细软管(103)的出口端从纤维喉镜内通道的出口端伸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喉部治疗的药剂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软管(103)为直径1.2mm的软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喉部治疗的药剂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喷射头(303)采用3d打印工艺制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喉部治疗的药剂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喷射头(303)的进口端与超细软管(103)出口端采用过盈配合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喉部治疗的药剂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喷射头(303)靠近进口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多组通孔构成上胶孔(303-1),所述微孔喷射头(303)进口端内径与超细软管(103)出口端外径相匹配,所述超细软管(103)出口端插装在微孔喷射头(303)进口端内,使得微孔喷射头(303)上的通孔置于超细软管(103)的外壁上,通过在上胶孔(303-1)内注入环氧树脂将超细软管(103)与微孔喷射头(303)固定连接。6.如权利要求3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喉部治疗的药剂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喷射头(303)的端部设有成阵列排布的多个通孔形成喷孔(303-2)。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喉部治疗的药剂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喷孔(303-2)的直径为180μm。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喉部治疗的药剂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喷射头(303)的端部设有成阵列排布的多个通孔形成喷孔(303-2),所述微孔喷射头(303)端部的喷孔(303-2)通过穿孔针在超细软管(103)的端部采用穿刺工艺制作而成,所述喷孔(303-2)的直径为180μm。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喉部治疗的药剂喷射装置,包括纤维喉镜、注射器、三通连接管、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超细软管,所述三通连接管的三个连接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软管、第二连接软管、第三连接软管与注射器出口端、第一单向阀的出口端、第二单向阀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端与超细软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超细软管的出口端设置有微孔喷射头,所述超细软管插装在纤维喉镜的内通道内,所述超细软管的出口端从纤维喉镜内通道的出口端伸出,所述超细软管的进口端设置灌药腔进口端外侧,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喉部给药剂量可控以及给药过程可视化的用于喉部治疗的药剂喷射装置,大大提高喉部给药效率。大大提高喉部给药效率。大大提高喉部给药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宇 徐婧 吴华翼 张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7.05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74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