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物资运输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物资升降运输平台。
背景技术: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3.随着物流运输行业发展迅速,目前存在物资出入库转运方式依然采用平板拖车转移至货架区,由人工将货物进行上架,此外,虽然也有一些物资装卸平台的使用,但是目前的物质装卸平台其姿态的调整在狭窄空间内时操作及其不方便,而且物资转运平台也存在尺寸过大,结构复杂,影响其通用性,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升高高度足够且稳定性好能够适用于小空间内的物资运输平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物资升降运输平台,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能够适合各种场所的物资的运输。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物资升降运输平台,包括:
6.可移动的底座;
7.位于可移动底座上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可相对于所述底座上升和下降;所述升降支架为多个x型升降架;
8.位于所述升降支架上方的运输平台。
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支架至少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杆活动连接,且第一连杆的中间处与第二连杆的中间处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外一端与第四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三连杆的中间处于第四连杆的中间处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外一端和第四连杆的另外一端分别与所述运输平台底面活动连接。
10.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底座连接之间分别设置有伸缩式液压缸,所述伸缩式液压缸下方设置压力报警器,所述伸缩式液压缸与底座之间通过定位板和定位稍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还设置有对升降支架升高后进行锁定的安全稍。
12.进一步的,还包括可活动的防护架,所述防护架铰接安装在所述运输平台的四周侧,所述防护架之间形成完整的防护空间。
13.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的底座和运输平台的侧面设置有可伸缩的把手,所述把手随升降支架的上升、下降进行相应的伸缩。
14.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的底座的下方设置有补偿组件,所述补偿组件包括补偿支
撑柱、坐标检测装置、补偿调节装置,所述补偿调节装置位于所述补偿支撑柱上方并与所述补偿支撑柱连接;所述坐标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下方,且位于拐角位置处。
15.进一步的,所述补偿支撑柱采用伸缩式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套接。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方设置有柱脚,所述柱脚为抓地式柱脚。
17.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调节杆,所述辅助调节杆的一端与底座铰接,所述辅助调节杆的另外一端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交叉连接处铰接。
18.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发明的升降结构简单,可根据所需要的高度进行调节,也能够适用于小空间内物资的运输。
20.在本发明中,补偿组件的设置能够增加升降运输平台的稳定性,按照需要能够子不同的位置进行卡和,进一步的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21.本发明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2.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23.图1为本发明可移动物资升降运输平台的正面图;
24.图2是本发明可移动物资升降运输平台的补偿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25.图3是本发明可移动物资升降运输平台把手局部示意图。
26.图中,1、运输平台,2、升降支架,3、补偿组件,4、底座,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7.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8.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29.实施例一
30.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物资升降运输平台,包括:
31.可移动的底座4;
32.位于可移动底座4上升降支架2,所述升降支架2可相对于所述底座4 上升和下降;所述升降支架2为多个x型升降架;
33.位于所述升降支架2上方的运输平台1。
34.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升降支架2至少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底座4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杆活动连接,且第一连杆的中间处与第二连杆的中间处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底座4活动连
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外一端与第四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三连杆的中间处于第四连杆的中间处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外一端和第四连杆的另外一端分别与所述运输平台1底面活动连接。
35.升降支架2为对称的设置为两组,分别设置的可移动底座4的两侧。
36.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底座4连接处之间设置有伸缩式液压杆,伸缩式液压杆的下方下方设置有压力报警器,在伸缩式液压杆与底座4之间通过转动轮进行连接。
37.具体的,伸缩式液压缸的输出轴的顶部与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进行固定连接,在伸缩式液压缸的伸缩的作用下实现对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长度的可调节,进而实现整个运输平台1的高度的可调节。
38.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调节杆,辅助调节杆的一端与底座4连接,辅助调节杆的另外一端与升降支架2的交叉连接点进行铰接,辅助调节杆可以设置有若干调节档位。
39.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辅助调节杆包括内杆和套在内杆上外侧的外壳,内杆的一端与底座4进行铰接,内杆的另外一端从外壳的一端进入并套装在外壳内部,内杆的另外一端与升降支架2的交叉连接点处铰接,在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卡槽,在内杆与外壳插接的另外一端设置有卡销。
40.辅助调节杆对称的设置在升降支架2的两侧,通过辅助调节杆可以对升降平台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41.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升降支架2与升降支架2之间设置有横杆,横杆连接升降支架2交叉点,起到对升降支架2支撑作用。
42.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对升降支架2升高后进行锁定的安全销,安全销可以在升降支架2升高后将安全销插设在伸缩式液压杆与底座4连接处,通过安全销的设置对升降支架2升高一定高度后对伸缩式液压杆与底座4的相对角度进行限定,以保证在升降支架2升高后的稳定性。
43.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可活动的防护架,所述防护架铰接安装在所述运输平台1的四周侧,所述防护架之间形成完整的防护空间,通过可活动的防护架的设置可以防止所运输的物资从运输平台1上掉落,在所运输的物质的尺寸大于运输平台1的尺寸时也可以将可活动的防护架放下,以实现对大尺寸物资的运输。
44.在可移动的底座4和运输平台1的侧面设置有可伸缩的把手5,所述把手5随升降支架2的上升、下降进行相应的伸缩。
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的底座4的下方设置有补偿组件3,所述补偿组件3包括补偿支撑柱、补偿调节装置,所述补偿调节装置位于所述补偿支撑柱上方并与所述补偿支撑柱连接。
46.述补偿支撑柱采用伸缩式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套接。
47.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方设置有柱脚,所述柱脚为抓地式柱脚。
48.在本实施例中,补偿组件3包括一组补偿支撑柱,坐标检测装置、补偿调节装置,在补偿支柱的上部穿过底座4位于底座4的上方,下方设有柱脚,补偿调节装置设置在补偿支
撑柱的上方并与补偿支撑柱进行连接,补偿调节装置可以调节补偿支撑柱的长度。
49.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产补偿调节装置具体可以为螺栓,在第一支撑柱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螺栓穿过位于底座4侧面板上的螺栓孔后再穿过第一支撑柱上的螺栓孔,在调整后所需的补偿支撑柱的高度后,使用螺栓进行固定。
50.在具体的实时例中,柱脚包括柱脚支撑座和抓底盘,抓底盘设于柱脚支撑座的下方。通过补偿组件3的设置,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对可移动的底座4进行进一步的限制其移动,增加可移动底座4与地面的稳定性。
51.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技术特征:1.一种可移动物资升降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底座;位于可移动底座上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可相对于所述底座上升和下降;所述升降支架为多个x型升降架;位于所述升降支架上方的运输平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物资升降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架至少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杆活动连接,且第一连杆的中间处与第二连杆的中间处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外一端与第四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三连杆的中间处于第四连杆的中间处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外一端和第四连杆的另外一端分别与所述运输平台底面活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物资升降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底座连接之间分别设置有伸缩式液压杆,所述伸缩式液压杆下方设置压力报警器,在伸缩式液压杆与底座之间通过转动轮进行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物资升降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对升降支架升高后进行锁定的安全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物质升降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活动的防护架,所述防护架铰接安装在所述运输平台的四周侧,所述防护架之间形成完整的防护空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物资升降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的底座和运输平台的侧面设置有可伸缩的把手,所述把手随升降支架的上升、下降进行相应的伸缩。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物资升降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的底座的下方设置有补偿组件,所述补偿组件包括补偿支撑柱、补偿调节装置,所述补偿调节装置位于所述补偿支撑柱上方并与所述补偿支撑柱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物资升降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支撑柱采用伸缩式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套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物资升降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方设置有柱脚,所述柱脚为抓地式柱脚。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物资升降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调节杆,所述辅助调节杆的一端与底座铰接,所述辅助调节杆的另外一端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交叉连接处铰接。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移动物资升降运输平台,包括:可移动的底座;位于可移动底座上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可相对于所述底座上升和下降;所述升降支架为多个X型升降架;位于所述升降支架上方的运输平台,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能够适合各种场所的物资运输。够适合各种场所的物资运输。够适合各种场所的物资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董萧男 高惠 张怀生 郭凯 贾丽丽 张峰 张庆泉 赵秋云 孔宪玲 王计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3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