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柔版印刷机。
背景技术:2.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其中柔版印刷机使用流动性较强的流体油墨,油墨由墨斗胶辊和网纹传墨辊传到印版的图文部分并使其着墨,然后由压滚筒施以印刷压力,将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
3.在印刷时墨盒内的油墨量较少时需要向墨盒内注入新的油墨,新注入的油墨与墨盒内的油墨混合不均匀很容易导致印刷辊表面上色不均匀,最后造成承印物表面印刷的色泽不一样。并且油墨在生产中受到污染的来源有很多,由于油墨的制造环节比较复杂,制造过程中的杂质类型各种各样,有纤维、固体、半固体等,这些杂质随油墨附着在印刷辊上很容易导致承印物表面印刷的不清晰。
技术实现要素:4.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柔版印刷机,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油墨中含有杂质造成承印物表面印刷的不清晰问题。
5.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发明提供柔版印刷机:包括支撑腿、横板、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杆,且转动杆为空心结构,所述转动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流桨叶,所述导流桨叶转动时推动墨盒内的油墨向墨盒一端流动,所述转动杆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开设有排放孔,所述排放孔用于排放过滤网过滤出的油墨,所述墨盒的内部一端设置有锥形罩,所述锥形罩的内部一端安装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用于导流导流桨叶推动的油墨,所述导流块一端呈锥形,且两侧呈凹弧形结构设计。
6.进一步地,所述墨盒的下端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电机设置在横板下表面上,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依次贯穿墨盒、支撑腿、齿轮,所述转动杆均与墨盒、支撑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与齿轮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排放孔开设在转动杆靠近电机的一端,所述导流桨叶安装在转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
8.进一步地,所述墨盒的一侧内壁贯穿开设有导流洞,所述锥形罩安装在墨盒外表面位于导流洞的边缘位置,所述锥形罩采用柔性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锥形罩的一端固定连
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触发杆,所述触发杆的一端呈半球形设计,所述触发杆的外圆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墨盒固定连接,所述触发杆的另一端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盘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为电机,所述电机的另一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贯穿支撑腿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面块。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盘的外圆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抵杆,所述抵杆的上端呈斜面设计,所述抵杆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块,所述第二斜面块的一端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侧块,所述墨盒的一侧外表面对应第二斜面块的位置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第二斜面块的一端固定连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穿过活动槽并固定连接有平板,所述平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刺针。
10.进一步地,所述平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滑块,所述墨盒的内壁对应滑块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韧性膜,所述转动杆的外圆面靠近韧性膜处固定连接有多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韧性膜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圆面靠近固定块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阻隔块。
12.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有储渣盒,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靠近储渣盒的位置安装有止流阀。
13.进一步地,所述储渣盒采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
14.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方案的电机在工作时会带动驱动杆转动,并带动第一斜面块挤压触发杆,触发杆推动固定盘与导流块一同移动,导流块在移动时会推动油墨向转动杆开口处移动,从而便于油墨进入到转动杆内,从而对油墨的过滤效率,避免承印物表面出现印刷不清楚的问题。
15.2、本方案在导流桨叶推动油墨流动时,流动的油墨会推动支撑杆收拢,支撑杆在收拢时会带动韧性膜叶进行收拢,避免张开的韧性膜阻碍油墨流动,在触发杆推动导流块移动时会带动油墨反向流动,反向流动的油墨会推动韧性膜与触发杆张开,张开后的触发杆受到阻隔块的阻隔,使得触发杆保持张开的状态为韧性膜提供支撑,韧性膜张开进一步的便于导流块推动的油墨进入到转动杆内,从而提高对油墨的过滤效果。
16.3、本方案在抵杆推动第二斜面块上移动时连接块与平板也一同向上移动,平板向上移动时会带动刺针刺破气泡,在抵杆不再抵紧第二斜面块时,平板随自身重力下落,如此反复刺针会不停的上下抖动,从而便于刺针刺破气泡,保证了印刷机的印刷效果。
17.4、本方案通过观察储渣盒,发现储渣盒内部的杂质物较多时关闭止流阀,拧下储渣盒并进行倾倒,在倾倒完成后再安装在转动杆上,打开止流阀,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立体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墨盒内部展示图;图3为本发明的墨盒内部剖面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侧面立体视图;图5为本发明图2中b点的放大视图;图6为本发明平板的立体视图;图7为本发明图3中a点的放大视图。
20.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支撑腿;2、横板;3、墨盒;4、印刷辊;5、转动辊;6、驱动电机;7、电机;8、扇形齿轮;9、转动杆;10、齿轮;11、排放孔;12、导流桨叶;13、过滤网;14、导流洞;15、导流块;16、锥形罩;17、固定盘;18、支撑架;19、触发杆;20、弹簧;21、驱动杆;22、连接杆;23、第一斜面块;24、固定块;25、支撑杆;26、韧性膜;27、阻隔块;28、抵杆;29、第二斜面块;30、侧块;31、连接块;32、活动槽;33、平板;34、刺针;35、滑槽;36、滑块;37、储渣盒;38、止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23.实施例:具体地,如图1、图2、图3所示,柔版印刷机,包括:墨盒3,其中墨盒3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9,且转动杆9为空心结构,所述转动杆9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3,所述过滤网13用于过滤油墨内的杂质,所述转动杆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流桨叶12,且导流桨叶12呈倾斜设计,所述导流桨叶12用于推动墨盒3内的油墨向墨盒3一端流动,所述转动杆9通过电机7进行驱动,所述转动杆9的表面开设有排放孔11,所述排放孔11用于排放过滤网13过滤出的油墨。
24.如图1所示,所述墨盒3的下端安装有横板2,所述横板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所述电机7设置在横板2下表面的一端,所述电机7嵌入安装在支撑腿1的内部,所述电机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8,所述扇形齿轮8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轮10,所述转动杆9的一端依次贯穿墨盒3、支撑腿1、齿轮10,所述转动杆9均与墨盒3、支撑腿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9与齿轮10固定连接,所述齿轮10的上端设置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与支撑腿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贯穿支撑腿1并固定连接有印刷辊4,所述印刷辊4的另一端与支撑腿1转动连接,所述印刷辊4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辊5,所述转动辊5的两端均与支撑腿1转动连接。
25.如图2所示,所述转动杆9表面上的排放孔11与导流桨叶12呈对立设置,所述排放孔11开设在转动杆9靠近电机7的一端,所述导流桨叶12安装在转动杆9远离电机7的一端。
26.如图3所示,所述墨盒3的一侧内壁贯穿开设有导流洞14,所述墨盒3的外表面位于
导流洞14的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锥形罩16,所述锥形罩16的一端固定连有固定盘17,所述固定盘1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流块15,所述导流块15用于导流导流桨叶12推动的油墨,所述导流块15一端呈锥形,且两侧呈凹弧形结构设计。
27.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盘17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触发杆19,所述触发杆19的一端呈半球形设计,所述触发杆19的外圆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架18,所述支撑架18的一端与墨盒3固定连接,所述触发杆19的另一端外表面套接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的一端与固定盘17固定连接,且弹簧20的另一端与支撑架18固定连接,所述电机7为双轴电机,所述电机7的另一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杆21,所述驱动杆21的一端贯穿支撑腿1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2,所述驱动杆21与支撑腿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面块23,所述锥形罩16采用柔性材料制作而成。
28.另外,如图7所示,所述转动杆9的一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韧性膜26,所述转动杆9的外圆面靠近韧性膜26处固定连接有多组固定块24,所述固定块24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的一端与韧性膜26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9的外圆面靠近固定块2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阻隔块27。
29.本发明在墨盒3 的一侧设置有放料装置。另一侧设置有收料装置,收料装置与放料装置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在此不做赘述,从放料装置处引出承印物,然后把承印物从印刷辊4与转动辊5之间穿过并固定在收料装置上,印刷辊4通过驱动电机6驱动工作,驱动电机6与收料装置内的电机同步驱动,承印物从印刷辊4与转动辊5之间经过会被印刷出图案。
30.在向墨盒3内注入新的油墨时,电机7带动扇形齿轮8转动,扇形齿轮8在转动时带动会带动齿轮10转动,扇形齿轮8与齿轮10的直径比为3:1,可以提高齿轮10转动的圈数,齿轮10在转动时会带动导流桨叶12转动,导流桨叶12呈倾斜设计,在转动时会推动墨盒3内的油墨向导流洞14端流动,油墨最后会进入到导流洞14内,并在锥形罩16处聚集,经过导流块15的导流进入到转动杆9的内部,然后经过过滤网13的过滤后从排放孔11处排出,排出的油墨会挤压原先的油墨向导流洞14处流动,从而便于把新旧油墨混匀。电机7在工作时会带动驱动杆21转动,驱动杆21在转动时会带动连接杆22与第一斜面块23一同转动,第一斜面块23在转动时其斜面会抵到触发杆19,随着转动第一斜面块23会挤压触发杆19向墨盒3处移动,触发杆19在移动时会带动固定盘17与导流块15一同移动,导流块15在移动时会推动油墨向转动杆9开口处移动,从而便于油墨进入到转动杆9内,从而对油墨的过滤效率,避免承印物表面出现印刷不清楚的问题,另外在固定盘17移动时会拉伸弹簧20,在第一斜面块23不再抵紧触发杆19时,拉伸的弹簧20回缩并带动固定盘17一同移动。
31.连接杆22与扇形齿轮8呈水平设置,使得扇形齿轮8在驱动转动杆9转动时,第一斜面块23不会推动触发杆19,扇形齿轮8在不驱动转动杆9转动时,第一斜面块23会推动触发杆19移动,从而使得彼此错开工作。在导流桨叶12推动油墨流动时,流动的油墨会推动支撑杆25收拢,支撑杆25在收拢时会带动韧性膜26叶进行收拢,避免张开的韧性膜26阻碍油墨流动,在触发杆19推动导流块15移动时会带动油墨反向流动,反向流动的油墨会推动韧性膜26与触发杆19张开,张开后的触发杆19受到阻隔块27的阻隔,使得触发杆19保持张开的状态为韧性膜26提供支撑,韧性膜26张开进一步的便于导流块15推动的油墨进入到转动杆9内,从而提高对油墨的过滤效果。
32.除此之外,如图4、图5所示,所述固定盘17的外圆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抵杆28,所述
抵杆28的上端呈斜面设计,所述抵杆28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块29,所述第二斜面块29的一端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侧块30,所述墨盒3的一侧外表面对应第二斜面块29的位置开设有活动槽32,所述第二斜面块29的一端固定连有连接块31,所述连接块31的一端穿过活动槽32并固定连接有平板33,所述平板3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刺针34。
33.如图5、图6所示,所述平板3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滑块36,所述墨盒3的内壁对应滑块36的位置开设有滑槽35,所述滑块36与滑槽35的内壁滑动连接。
34.油墨中含有的气泡如果不处理,这些气泡随油墨印刷在承印物上会影响承印物的印刷效果,泡轻会漂浮在油墨的表面,在导流桨叶12推动油墨流动时,气泡随油墨流动会聚集在刺针34处。固定盘17在向墨盒3端移动时会对带动抵杆28移动,抵杆28的斜面会贴着第二斜面块29的斜面并推动第二斜面块29上移动,第二斜面块29上移动时会带动连接块31、平板33一同向上移动,平板33向上移动时会带动刺针34刺破气泡,在抵杆28不再抵紧第二斜面块29时,平板33随自身重力下落,如此反复刺针34会不停的上下抖动,从而便于刺针34刺破气泡,保证了印刷机的印刷效果,另外安装的侧块30用于避免第二斜面块29受到抵杆28的挤压进入到活动槽32内部的问题。在平板33上下移动时,会带动滑块36在滑槽35内滑动,使得平板33的两端都能受力,保证平板33能正常的上下滑动。
35.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转动杆9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有储渣盒37,所述转动杆9的一端靠近储渣盒37的位置安装有止流阀38。所述储渣盒37采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
36.过滤网13过滤掉的杂质留在转动杆9的内部,转动杆9内进入的油墨会推动杂质向转动杆9的另一端移动,从而进入到储渣盒37的内部,通过观察储渣盒37,发现储渣盒37内部的杂质物较多时关闭止流阀38,拧下储渣盒37并进行倾倒,在倾倒完成后再安装在转动杆9上,打开止流阀38,操作简单方便。
3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柔版印刷机,包括支撑腿(1)、横板(2)、墨盒(3),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3)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杆(9),且转动杆(9)为空心结构,所述转动杆(9)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3),所述转动杆(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流桨叶(12),所述导流桨叶(12)转动时推动墨盒(3)内的油墨向墨盒(3)一端流动,所述转动杆(9)通过电机(7)进行驱动,所述转动杆(9)的表面开设有排放孔(11),所述排放孔(11)用于排放过滤网(13)过滤出的油墨,所述墨盒(3)的内部一端设置有锥形罩(16),所述锥形罩(16)的内部一端安装有导流块(15),所述导流块(15)用于导流导流桨叶(12)推动的油墨,所述导流块(15)一端呈锥形,且两侧呈凹弧形结构设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3)的下端安装有横板(2),所述横板(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所述电机(7)设置在横板(2)下表面上,所述电机(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8),所述扇形齿轮(8)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轮(10),所述转动杆(9)的一端依次贯穿墨盒(3)、支撑腿(1)、齿轮(10),所述转动杆(9)均与墨盒(3)、支撑腿(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9)与齿轮(10)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孔(11)开设在转动杆(9)靠近电机(7)的一端,所述导流桨叶(12)安装在转动杆(9)远离电机(7)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3)的一侧内壁贯穿开设有导流洞(14),所述锥形罩(16)安装在墨盒(3)外表面位于导流洞(14)的边缘位置,所述锥形罩(16)采用柔性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锥形罩(16)的一端固定连有固定盘(17),所述固定盘(17)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触发杆(19),所述触发杆(19)的一端呈半球形设计,所述触发杆(19)的外圆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架(18),所述支撑架(18)的一端与墨盒(3)固定连接,所述触发杆(19)的另一端外表面套接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的一端与固定盘(17)固定连接,且弹簧(20的)另一端与支撑架(18)固定连接,所述电机(7)为电机,所述电机(7)的另一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杆(21),所述驱动杆(21)的一端贯穿支撑腿(1)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面块(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17)的外圆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抵杆(28),所述抵杆(28)的上端呈斜面设计,所述抵杆(28)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块(29),所述第二斜面块(29)的一端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侧块(30),所述墨盒(3)的一侧外表面对应第二斜面块(29)的位置开设有活动槽(32),所述第二斜面块(29)的一端固定连有连接块(31),所述连接块(31)的一端穿过活动槽(32)并固定连接有平板(33),所述平板(3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刺针(3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3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滑块(36),所述墨盒(3)的内壁对应滑块(36)的位置开设有滑槽(35),所述滑块(36)与滑槽(35)的内壁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9)的一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韧性膜(26),所述转动杆(9)的外圆面靠近韧性膜(26)处固定连接有多组固定块(24),所述固定块(24)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的一端与韧性膜(26)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9)的外圆面靠近固定块(2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阻隔块(27)。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版印刷机,所述转动杆(9)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有储渣盒(37),所述转动杆(9)的一端靠近储渣盒(37)的位置安装有止流阀(3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版印刷机,所述储渣盒(37)采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柔版印刷机,包括支撑腿、横板、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杆,且转动杆为空心结构,所述转动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流桨叶,所述导流桨叶转动时推动墨盒内的油墨向墨盒一端流动,所述转动杆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开设有排放孔,本方案的电机在工作时会带动驱动杆转动,并带动第一斜面块挤压触发杆,触发杆推动固定盘与导流块一同移动,导流块在移动时会推动油墨向转动杆开口处移动,从而便于油墨进入到转动杆内,从而对油墨的过滤效率,避免承印物表面出现印刷不清楚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东 方建设 方顺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汉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5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