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到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2.建筑工程中飘窗结构和空调板等结构区域常设计为双层混凝土结构板,通常一是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即先进行低标高的结构板施工,待低标高结构完成后再进行高标高的结构板施工;二是采用短节钢筋制作成土字型,放置在底标高结构板上用于支撑高标高结构板的钢管支撑;三是直接将支撑钢管穿过底标高结构,拆模时,将支撑钢管直接切割。上述3种施工方法施工周期长,工序繁复,且材料浪费大,工作效率低。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2108245u)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双层顶托,包括支撑螺丝杆、托板和调节螺帽,该实用新型上托板和下托板分别用于支承楼板和梁的主枋,从而实现一个顶托固定两个位置,这种结构虽然能够提升支撑效果和简化支撑结构,但是对于双层混凝土结构板的施工来说,并不方便模板支撑调节,而且在混凝土浇注后会面临完整拆除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及施工方法,适用于双层混凝土结构板,尤其适用于建筑工程中飘窗结构和空调板结构区域,能够有效解决双层混凝土板同时施工的难题,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包括若干支撑下立杆,所述支撑下立杆上设有可调节升降的支撑上立杆,所述支撑上立杆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第一顶托组件,所述第一顶托组件用于支撑高标高结构模板;相邻的所述支撑上立杆之间还设有可拆卸的托梁组件,所述支撑上立杆上设有支撑所述托梁组件的支撑托盘,所述托梁组件上方设有可移动调节的第二顶托组件,所述第二顶托组件用于支撑低标高结构模板;所述托梁组件包括一对托梁,一对所述托梁的两端分别夹持所述支撑上立杆并位于所述支撑托盘上,一对所述托梁之间设有磁吸式定位组件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第二顶托组件滑动设置在一对所述托梁上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固定。
7.本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安装和施工,能够用于双层混凝土结构板的施工,有利于一次成活,提升了施工效率和成功率,而且施工结束后各类支撑和连接件均能够无损取出,并重复循环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8.通过所述支撑下立杆和所述支撑上立杆的配合形成可调节的支撑立杆系统,升降高度能够大范围的调整,既能够连接所述第一顶托组件使其支撑高标高结构模板,也方便设置所述托梁组件和所述第二顶托组件,使其能够较好承托低标高结构模板。
9.所述托梁组件通过一对所述托梁的对称拼接结构,既方便托梁的安装,也能够提
供稳定的支撑能力,使所述第二顶托组件能够稳定支撑所述低标高结构模板;一对所述托梁能够夹持所述支撑上立杆,在连接后对托梁也具有限位作用,能够避免托梁偏移或者晃动;所述第二顶托组件能够在一对所述托梁上自由滑动,以便调节其支撑位置,位置调整好后还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形成整体支撑结构;一对所述托梁还能够将受力传导至所述支撑上立杆和支撑下立杆,分散和平衡受力。
10.所述磁吸式定位组件的设置,在一对所述托梁对接时能够起到快速定位和连接作用,而且具有预固定的效果,使得在非紧固状态下,既能够保持基本姿态也方便所述第二顶托组件的安装和调试。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顶托组件包括第二顶托杆,所述第二顶托杆的上端设有第二顶托盘、下端设有第二支撑盘,所述第二支撑盘设置在一对所述托梁上,所述第二支撑盘下方还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位于一对所述托梁之间,所述连接柱通过所述连接件与一对所述托梁穿设固定。
12.通过在所述第二顶托组件的下方设置所述连接柱,一方面具有限位作用,能够让所述第二顶托组件沿一对所述托梁之间的路线运动,另一方面方便从所述托梁的侧面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方便操作。
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的外周还套设有滚筒,所述滚筒位于所述连接件上方,所述连接件为插销。
14.所述滚筒的设置便于所述连接柱移动,所述滚筒也可以为套设在连接柱上的轴承;采用所述插销作为连接件,方便插接。
15.进一步的,一对所述托梁的上方分别设有滑槽,所述第二顶托组件的下方设有一对滑块,所述滑块分别对应且设置在所述滑槽中。
16.所述滑槽和所述滑块的配合设置,具有导向作用,同时也具有限位作用,一方面能够限制一对所述托梁,避免在移动的过程中挤压所述托梁而使所述托梁分开。另一方也能够避免所述第二顶托组件自转,能够让所述第二顶托盘按预定方向和姿态运动,减少后续调整操作。
17.进一步的,所述磁吸式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和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内周设有磁体;所述定位杆设置在一个所述托梁的外侧,所述定位套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托梁的内侧,连接时所述定位杆插接在所述定位套中。
18.通过所述定位杆和所述定位套相互连接和限位作用,能够避免一对所述托梁在长度方向上错位,在所述磁体的磁吸作用下,一对所述托梁在宽度方向上也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接效果,在预连接阶段不会自行分离,同时也不会影响后续拆卸时在外力作用下的分离。
19.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对称设置的一对,一对所述紧固件之间的区域至少设有一个所述磁吸式定位组件。由于所述磁吸式定位组件的设置,使得一对所述托梁通过一对所述紧固件就能够稳定连接,减少了紧固件的使用数量,施工更加方便,这样也能够提升连接或者拆卸速度。
20.进一步的,所述托梁为槽钢,所述支撑托盘为焊接在所述支撑上立杆上的环形金属盘,所述支撑托盘上还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插设有端部限位件,所述端部限位件抵接一对所述托梁的端部,避免端部的脱出。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托组件包括第一顶托杆,所述第一顶托杆的上方设有第一顶托盘,所述第一顶托杆插设在所述支撑上立杆中并通过销钉固定;所述支撑上立杆与所述支撑下立杆之间螺接固定,所述支撑上立杆或者所述支撑下立杆的外周设有调节把手,通过旋转所述调节把手就能够调节所述支撑上立杆的高低位置。
22.进一步的,一种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3.(1)准备主料,包括所述支撑上立杆、所述支撑下立杆、所述托梁、所述支撑托盘、所述第一顶托组件、所述第二顶托组件和调节把手;
24.(2)现场安装,首先根据点位布设所述支撑下立杆,并将所述支撑上立杆连接在所述支撑下立杆上,将所述第一顶托组件预插在所述支撑上立杆的上方,通过所述调节把手调整所述支撑上立杆高度,以匹配各层结构高度;根据所述低标高结构模板的高度安装所述托梁组件,所述托梁组件的两端夹持所述支撑上立杆并安放在所述支撑托盘上,将所述第二顶托组件放置在所述托梁组件上,移动所述第二顶托组件至合适位置,然后铺设低标高结构模板(体系),并在所述支撑上立杆处将楼板套管固定在低标高结构模板上;待下层低标高结构模板钢筋绑扎完成后,调整所述第一顶托组件的支撑高度并通过销钉与所述支撑上立杆固定,再进行高标高结构模板的施工;
25.(3)混凝土浇注,分别在所述低标高结构模板和所述高标高结构模板上浇注混凝土,并进行养护;
26.(4)支撑系统拆卸,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进行支撑系统拆除,首先解除所述托梁组件,分开并取下一对所述托梁,同时也取下所述第二顶托组件;然后解除所述第一顶托组件的限位,所述第一顶托组件与所述高标高结构模板分离;再旋转所述调节把手,降低所述支撑上立杆的高度至所述第一顶托组件可从所述支撑上立杆上取出,取出所述第一顶托组件后,继续旋转所述调节把手使所述支撑上立杆继续下行至所述低标高结构模板的下方,解除所述支撑下立杆与基础的连接,即可完成支撑系统的全回收。所述楼板套管在混凝土浇筑初凝时松动或者取出。
27.所述施工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大型设备参与施工,空间占用较小,在现场安装过程中能够简化操作步骤,不用频繁使用工具进行紧固操作,大多连接方式为插接方式,既方便安装也方便后续拆卸,同时也能够保证整体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
28.通过所述托梁组件的设置,能够形成较好的双层支撑结构,这种支撑结构在后期拆除时,能够做到无损拆除,也无需将某些部件留在混凝土结构中,安装上去的部件基本都能够拆卸,而且拆卸的过程中不会损坏浇注的混凝土结构,拆除的操作也较为简单,拆除速度也快。
29.进一步的,在所述托梁组件安装的过程中,先取一根所述托梁放置在相邻的所述支撑上立杆上的所述支撑托盘上,再取另一根所述托梁也放置在所述支撑托盘上,并使所述磁吸式定位组件连接形成预固定结构,将所述第二顶托组件放置在所述托梁组件上,调整一对所述托梁在长度方向的位置和所述第二顶托组件在所述托梁组件上的位置,调整完毕后再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一对所述托梁,并使用所述连接件固定所述第二顶托组件,最后在所述支撑托盘上插入端部限位件。
30.在所述托梁组件安装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所述磁吸式定位组件带来的便利
性,为准确安装和适应性调节提供帮助,在一对所述托梁预连接的过程中,仍然能够旋转所述支撑上立杆,对支撑高度进行调节和校准,锁紧夹持后则能够限制和抵抗所述支撑上立杆的旋转,保持支撑高度的稳定性。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安装和施工,能够用于双层混凝土结构板的施工,有利于一次成活,提升了施工效率和成功率,而且施工结束后各类支撑和连接件均能够无损取出,并重复循环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2、所述托梁组件通过一对所述托梁的对称拼接结构,既方便托梁的安装,也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能力,一对所述托梁能够夹持所述支撑上立杆,在连接后对托梁也具有限位作用,能够避免托梁偏移或者晃动,一对所述托梁还能够将受力传导至所述支撑上立杆和支撑下立杆,分散和平衡受力;3、所述磁吸式定位组件的设置,在一对所述托梁对接时能够起到快速定位和连接作用,而且具有预固定的效果,使得在非紧固状态下,既能够保持基本姿态也方便所述第二顶托组件的安装和调试;4、所述施工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大型设备参与施工,空间占用较小,在现场安装过程中能够简化操作步骤,既方便安装也方便后续拆卸;5、本支撑体系在后期拆除时,安装上去的部件基本都能够做到无损拆除,拆卸的过程中不会损坏浇注的混凝土结构,拆除的操作也较为简单,拆除速度也快。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发明一种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的整体布置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发明一种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的托梁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图2中a-a截面示意图;
35.图4为图3中b-b截面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本发明托梁组件与支撑托盘连接示意图;
37.图6为本发明另一种托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7为本发明一种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的另一种布置结构示意图;
39.图中:1、支撑下立杆;2、支撑上立杆;3、第一顶托组件;4、高标高结构模板;5、销钉;6、调节把手;7、支撑托盘;8、托梁组件;801、托梁;802、滑槽;9、第二顶托组件;901、第二顶托杆;902、第二支撑盘;903、滑块;904、连接柱;10、低标高结构模板;11、磁吸式定位组件;1101、定位杆;1102、定位套;1103、磁体;12、紧固件;13、楼板套管;14、滚筒;15、插销;16、端部限位件;17、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间”、“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
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2.实施例一:
43.如图1~图4所示,一种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包括一对支撑下立杆1,所述支撑下立杆1上设有可调节升降的支撑上立杆2,所述支撑上立杆2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第一顶托组件3,所述第一顶托组件3用于支撑高标高结构模板4;相邻的所述支撑上立杆2之间还设有可拆卸的托梁组件8,所述支撑上立杆2上设有支撑所述托梁组件8的支撑托盘7,所述托梁组件8上方设有可移动调节的第二顶托组件9,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用于支撑低标高结构模板10;所述托梁组件8包括一对托梁801,一对所述托梁801的两端分别夹持所述支撑上立杆2并位于所述支撑托盘7上,一对所述托梁801之间设有磁吸式定位组件11并通过紧固件12固定,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滑动设置在一对所述托梁801上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固定。
44.本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安装和施工,能够用于双层混凝土结构板的施工,有利于一次成活,提升了施工效率和成功率,而且施工结束后各类支撑和连接件均能够无损取出,并重复循环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45.通过所述支撑下立杆1和所述支撑上立杆2的配合形成可调节的支撑立杆系统,升降高度能够大范围的调整,既能够连接所述第一顶托组件3使其支撑高标高结构模板4,也方便设置所述托梁组件8和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使其能够较好承托低标高结构模板10。
46.所述托梁组件8通过一对所述托梁801的对称拼接结构,既方便托梁的安装,也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能力,使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能够稳定支撑所述低标高结构模板;一对所述托梁801能够夹持所述支撑上立杆2,在连接后对托梁也具有限位作用,能够避免托梁偏移或者晃动;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能够在一对所述托梁上自由滑动,以便调节其支撑位置,位置调整好后还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形成整体支撑结构;一对所述托梁801还能够将受力传导至所述支撑上立杆2和支撑下立杆1,分散和平衡受力。
47.所述磁吸式定位组件11的设置,在一对所述托梁801对接时能够起到快速定位和连接作用,而且具有预固定的效果,使得在非紧固状态下,既能够保持基本姿态也方便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的安装和调试。
4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包括第二顶托杆901,所述第二顶托杆901的上端设有第二顶托盘、下端设有第二支撑盘902,所述第二支撑盘902设置在一对所述托梁801上,所述第二支撑盘902下方还设有连接柱904,所述连接柱904位于一对所述托梁801之间,所述连接柱904通过所述连接件与一对所述托梁801穿设固定。
49.通过在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的下方设置所述连接柱904,一方面具有限位作用,能够让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沿一对所述托梁801之间的路线运动,另一方面方便从所述托梁801的侧面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方便操作。
5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904的外周还套设有滚筒14,所述滚筒14位于所述连接件上方,所述连接件为插销15。
51.所述滚筒14的设置便于所述连接柱移动;采用所述插销15作为连接件,方便插接。
52.进一步的,一对所述托梁801的上方分别设有滑槽802,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下方的所述第二支撑盘902下设有一对滑块903,所述滑块903分别对应且设置在所述滑槽802中。
53.所述滑槽802和所述滑块903的配合设置,具有导向作用,同时也具有限位作用,一
方面能够限制一对所述托梁801,避免在移动的过程中挤压所述托梁而使所述托梁分开。另一方也能够避免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自转,能够让所述第二顶托盘按预定方向和姿态运动,减少后续调整操作。
54.进一步的,所述磁吸式定位组件11包括定位杆1101和定位套1102,所述定位套1102内周设有磁体1103;所述定位杆1101设置在一个所述托梁801的外侧,所述定位套1102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托梁801的内侧,连接时所述定位杆1101插接在所述定位套1102中。
55.通过所述定位杆1101和所述定位套1102相互连接和限位作用,能够避免一对所述托梁801在长度方向上错位,在所述磁体1103的磁吸作用下,一对所述托梁801在宽度方向上也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接效果,在预连接阶段不会自行分离,同时也不会影响后续拆卸时在外力作用下的分离。
56.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12为对称设置的一对螺栓件,一对所述紧固件12之间的区域对称设有所述磁吸式定位组件11。由于所述磁吸式定位组件11的设置,使得一对所述托梁801通过一对所述紧固件12就能够稳定连接,减少了紧固件的使用数量,施工更加方便,这样也能够提升连接或者拆卸速度。
57.进一步的,所述托梁801为槽钢,所述支撑托盘7为焊接在所述支撑上立杆2上的环形金属盘,所述支撑托盘7上还设有若干连接孔,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孔内插设有端部限位件16,所述端部限位件16抵接一对所述托梁801的端部,避免端部的脱出。
5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托组件3包括第一顶托杆,所述第一顶托杆的上方设有第一顶托盘,所述第一顶托杆插设在所述支撑上立杆2中并通过销钉5固定;所述支撑上立杆2与所述支撑下立杆1之间螺纹连接固定,所述支撑上立杆2的外周设有调节把手6,通过旋转所述调节把手6就能够调节所述支撑上立杆2的高低位置,既方便也省力。
59.实施例二:
6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1)准备主料,预制所述支撑上立杆2、所述支撑下立杆1、所述托梁组件8、所述支撑托盘7、所述第一顶托组件3、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和调节把手6,并将所述调节把手6焊接在所述支撑上立杆2的下部,将所述支撑托盘7焊接固定在所述支撑上立杆2上,所述支撑托盘7的高度高于所述调节把手6的高度;
62.(2)现场安装,首先根据点位布设所述支撑下立杆1,并将所述支撑上立杆2连接在所述支撑下立杆1上,将所述第一顶托组件3预插在所述支撑上立杆2的上方,通过所述调节把手6调整所述支撑上立杆2高度,以匹配各层结构高度;根据所述低标高结构模板的高度安装所述托梁组件8,所述托梁组件8的两端夹持所述支撑上立杆2并安放在所述支撑托盘7上,将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放置在所述托梁组件8上,移动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至合适位置,然后铺设低标高结构模板10(体系),并在所述支撑上立杆2处将楼板套管13固定在低标高结构模板10上方,以隔离所述支撑上立杆2与浇注的混凝土;待下层低标高结构模板钢筋绑扎完成后,调整所述第一顶托组件3的支撑高度并通过销钉5与所述支撑上立杆2固定,再进行高标高结构模板4的施工;
63.(3)混凝土浇注,同时在所述低标高结构模板10和所述高标高结构模板4上浇注混凝土,并进行养护;
64.(4)支撑系统拆卸,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进行支撑系统拆除,首先解除所述托梁组件8,分开并取下一对所述托梁801,同时也取下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具体操作为,松开一对所述紧固件,一对所述托梁失去夹紧力后能够松开对所述支撑上立杆2的夹持但是仍然在所述磁吸式定位组件11的作用下保持连接状态而不会脱落,此时可以先松开所述销钉5让所述第一顶托组件3下落,避免其影响旋转,再旋转所述调节把手6降低所述支撑上立杆2一小段距离,使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与所述低标高结构模板10分离,这样就能够轻松取出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最后分离一对所述托梁801并取下即可;
65.然后继续旋转所述调节把手6使所述支撑上立杆2继续下行至所述低标高结构模板10的下方,解除所述支撑下立杆1与基础的连接,即可完成支撑系统的全回收。所述楼板套管13在混凝土浇筑初凝时松动或者取出,以免其与混凝土连接过牢。
66.上述施工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大型设备参与施工,空间占用较小,在现场安装过程中能够简化操作步骤,不用频繁使用工具进行紧固操作,大多连接方式为插接方式,既方便安装也方便后续拆卸,同时也能够保证整体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
67.通过所述托梁组件8的设置,能够形成较好的双层支撑结构,这种支撑结构在后期拆除时,能够做到无损拆除,也无需将某些部件留在混凝土结构中,安装上去的部件基本都能够拆卸,而且拆卸的过程中不会损坏浇注的混凝土结构,拆除的操作也较为简单,拆除速度也快。
68.进一步的,在所述托梁组件8安装的过程中,先取一根所述托梁801放置在相邻的所述支撑上立杆2上的所述支撑托盘7上,再取另一根所述托梁801也放置在所述支撑托盘7上,并使所述磁吸式定位组件11连接形成预固定结构,即将所述定位杆1101插入所述定位套1102中,由于磁吸的存在会很容易吸合定位杆1101,再将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放置在所述托梁组件8上,调整一对所述托梁801在长度方向的位置和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在所述托梁组件8上的位置,调整完毕后再通过所述紧固件12固定一对所述托梁801,并使用所述插销15固定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下方的连接柱904,最后在所述支撑托盘7上插入端部限位件16。
69.在所述托梁组件安装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所述磁吸式定位组件11带来的便利性,为准确安装和适应性调节提供帮助,在一对所述托梁预连接的过程中,仍然能够旋转所述支撑上立杆2,对支撑高度进行调节和校准,锁紧夹持后则能够限制和抵抗所述支撑上立杆的旋转,保持支撑高度的稳定性。
70.实施例三:
7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对所述托梁的另一种夹持结构。
72.如图6所示,所述托梁801在靠近端部处的内侧设有弧形凹槽17,一对所述托梁801的弧形凹槽17相对应设置并能够很好的夹持所述支撑上立杆2,这样能够对所述托梁801进行长度方向的限位,而且提升了夹持的接触面积。
73.实施例四:
74.本实施例提供了支撑体系的另一种布置结构。
75.如图7所示,在多个所述支撑下立杆1上分别设置多个所述支撑上立杆2,每个所述支撑上立杆2上分别焊接固定有所述支撑托盘7。所述托梁组件8能够同时支撑在多个所述支撑托盘7上,利用一套所述托梁组件8形成下层的支撑平台,相邻的所述支撑上立杆2之间分别设置所述第二顶托组件9,以形成更好更整体的支撑结构,而且这种结构在后期同样能
够无损拆除。
7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1.一种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支撑下立杆,所述支撑下立杆上设有可调节升降的支撑上立杆,所述支撑上立杆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第一顶托组件,所述第一顶托组件用于支撑高标高结构模板;相邻的所述支撑上立杆之间还设有可拆卸的托梁组件,所述支撑上立杆上设有支撑所述托梁组件的支撑托盘,所述托梁组件上方设有可移动调节的第二顶托组件,所述第二顶托组件用于支撑低标高结构模板;所述托梁组件包括一对托梁,一对所述托梁的两端分别夹持所述支撑上立杆并位于所述支撑托盘上,一对所述托梁之间设有磁吸式定位组件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第二顶托组件滑动设置在一对所述托梁上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托组件包括第二顶托杆,所述第二顶托杆的上端设有第二顶托盘、下端设有第二支撑盘,所述第二支撑盘设置在一对所述托梁上,所述第二支撑盘下方还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位于一对所述托梁之间,所述连接柱通过所述连接件与一对所述托梁穿设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外周还套设有滚筒,所述滚筒位于所述连接件上方,所述连接件为插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托梁的上方分别设有滑槽,所述第二顶托组件的下方设有一对滑块,所述滑块分别对应且设置在所述滑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式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和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内周设有磁体;所述定位杆设置在一个所述托梁的外侧,所述定位套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托梁的内侧,连接时所述定位杆插接在所述定位套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对称设置的一对,一对所述紧固件之间的区域至少设有一个所述磁吸式定位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梁为槽钢,所述支撑托盘为焊接在所述支撑上立杆上的环形金属盘,所述支撑托盘上还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插设有端部限位件,所述端部限位件抵接一对所述托梁的端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托组件包括第一顶托杆,所述第一顶托杆的上方设有第一顶托盘,所述第一顶托杆插设在所述支撑上立杆中并通过销钉固定;所述支撑上立杆与所述支撑下立杆之间螺接固定,所述支撑上立杆或者所述支撑下立杆的外周设有调节把手。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主料,包括所述支撑上立杆、所述支撑下立杆、所述托梁、所述支撑托盘、所述第一顶托组件、所述第二顶托组件和调节把手;(2)现场安装,首先根据点位布设所述支撑下立杆,并将所述支撑上立杆连接在所述支撑下立杆上,将所述第一顶托组件预插在所述支撑上立杆的上方,通过所述调节把手调整所述支撑上立杆高度,以匹配各层结构高度;根据所述低标高结构模板的高度安装所述托梁组件,所述托梁组件的两端夹持所述支撑上立杆并安放在所述支撑托盘上,将所述第二顶托组件放置在所述托梁组件上,移动所述第二顶托组件至合适位置,然后铺设低标高结构模板,并在所述支撑上立杆处将楼板套管固定在低标高结构模板上;待下层低标高结构
模板钢筋绑扎完成后,调整所述第一顶托组件的支撑高度并通过销钉与所述支撑上立杆固定,再进行高标高结构模板的施工;(3)混凝土浇注,分别在所述低标高结构模板和所述高标高结构模板上浇注混凝土,并进行养护;(4)支撑系统拆卸,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进行支撑系统拆除,首先解除所述托梁组件,分开并取下一对所述托梁,同时也取下所述第二顶托组件;然后解除所述第一顶托组件的限位,所述第一顶托组件与所述高标高结构模板分离;再旋转所述调节把手,降低所述支撑上立杆的高度至所述第一顶托组件可从所述支撑上立杆上取出,取出所述第一顶托组件后,继续旋转所述调节把手使所述支撑上立杆继续下行至所述低标高结构模板的下方,解除所述支撑下立杆与基础的连接,即可完成支撑系统的全回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梁组件安装的过程中,先取一根所述托梁放置在相邻的所述支撑上立杆上的所述支撑托盘上,再取另一根所述托梁也放置在所述支撑托盘上,并使所述磁吸式定位组件连接形成预固定结构,将所述第二顶托组件放置在所述托梁组件上,调整一对所述托梁在长度方向的位置和所述第二顶托组件在所述托梁组件上的位置,调整完毕后再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一对所述托梁,并使用所述连接件固定所述第二顶托组件,最后在所述支撑托盘上插入端部限位件。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若干支撑下立杆、支撑上立杆、第一顶托组件、托梁组件、支撑托盘和第二顶托组件,所述第一顶托组件用于支撑高标高结构模板,所述第二顶托组件用于支撑低标高结构模板;所述托梁组件包括一对托梁,一对所述托梁的两端分别夹持所述支撑上立杆并位于所述支撑托盘上,一对所述托梁之间设有磁吸式定位组件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本双层混凝土结构板支撑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安装和施工,能够用于双层混凝土结构板的施工,有利于一次成活,提升了施工效率和成功率,而且施工结束后各类支撑和连接件均能够无损取出,并重复循环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钱正鑫 范亦灵 文仕强 武雄飞 汪瑶 税发源 苏钺文 王芳 何军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9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