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和工业厂房托梁结构与流程

专利2024-03-14  111



1.本发明涉及钢结构厂房改造领域,具体地涉及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和工业厂房托梁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在重型钢结构工业厂房中,因生产工艺改造或其他原因需扩大柱距时,往往需要拆除个别排架柱,达到扩大柱距的目的。而常规的屋架间距往往等于排架柱间距,进行柱距的扩大,势必要掀掉屋盖来进行排架柱的拆除,拆除后需重新铺设屋盖,存在工序繁琐、施工工期长、造价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常规钢结构工业厂房扩大柱距时,需要对排架柱上方的屋面系统进行更换,以配合对应排架柱的拆除,导致托大柱距的作业工序繁琐、施工工期长,造价高的技术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
5.所述工业厂房包括至少三根等间距设置的排架柱、设置在所述排架柱上方的屋面系统和搭接在所述排架柱之间的吊车梁,所述排架柱包括保留柱和待拆柱,所述待拆柱设置在相邻的所述保留柱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s1,托架就位:在所述保留柱和所述待拆柱之间设置托换桁架,所述托换桁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保留柱上,另一端可滑动的抵接在所述待拆柱上;
7.s2,导链就位:在靠近所述待拆柱一侧设置连接地面和所述托换桁架的导链;
8.s3,托架反拱:拉动导链以使得所述托换桁架靠近所述待拆柱的一端向下移动,直至所述待拆柱的应力检测为零时,将托换桁架固定至所述待拆柱;
9.s4,截柱:切割所述待拆柱的支撑于地面的部分,松开所述导链,以使得所述托换桁架回弹并将所述待拆柱的载荷通过所述托换桁架传递给与该待拆柱相邻的所述保留柱。
10.本发明提供的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通过在保留柱和待拆柱之间设置托换桁架,并使得托换桁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保留柱上,另一端可滑动的抵接在待拆柱上,在待拆柱一侧设置连接地面和托换桁架的导链,向下拉导链以使得托换桁架靠近待拆柱的一端向下移动,直至待拆柱的应力检测为零时,将托换桁架固定至待拆柱上,切割待拆柱的支撑于底面的部分,松开导链,以使得托换桁架回弹并将待拆柱的荷载通过托换桁架传递给与该待拆柱相邻的保留柱上,从而可以在不对保留柱和待拆柱上方的屋面系统进行拆装的前提下,对待拆柱支撑于底面的部分进行切割去除,以扩大相邻的排架柱的柱间距,进而解决了由于常规钢结构工业厂房扩大柱距时,需要对排架柱上方的屋面系统进行更换,以配合对应排架柱的拆除,导致托大柱距的作业工序繁琐、施工工期长,造价高的技术问题。
11.优选地,在所述导链就位的步骤s2中,在所述托换桁架靠近所述待拆柱一侧设置加强框,所述导链通过所述加强框与所述托换桁架连接。
12.优选地,所述托换桁架与所述待拆柱的抵接面上设有滑动限位螺栓,在所述托架反拱的步骤s3中,所述托换桁架通过该滑动限位螺栓向所述待拆柱施加向下的作用力。
13.优选地,所述抵接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滑动限位螺栓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以允许固定在所述待拆柱上的所述滑动限位螺栓沿所述安装槽相对所述托换桁架滑动。
14.优选地,在所述托架就位的步骤s1中,所述托换桁架被设置为:沿从所述保留柱向所述待拆柱方向,所述托换桁架倾斜向上地延伸。
15.优选地,所述托换桁架(4)设置在所述吊车梁的下方。
16.优选地,在所述托架反拱的步骤s3中,所述托换桁架与所述待拆柱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且所述待拆柱与所述托换桁架的抵接面上沿所述待拆柱的轴向设有多个固定螺栓孔。
17.优选地,在所述截柱步骤s4中,沿所述托换桁架与所述待拆柱相接部分的底端的水平高度对所述待拆柱进行切割。
18.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工业厂房托梁结构。
19.所述工业厂房托梁结构通过根据上述任一种所述的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改建而成,包括至少三根等间距设置的排架柱、设置在所述排架柱上方的屋面系统和搭接在所述排架柱之间的吊车梁,所述排架柱包括边柱和中间柱,所述中间柱通过托架悬空设置在相邻的所述边柱中间。
20.优选地,所述托架的中部向所述屋面系统方向反拱,以将所述中间柱的载荷通过所述托换桁架传递给与该中间柱相邻的所述边柱。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的流程图;
22.图2是图1未进行施工钱的工业厂房的梁柱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图1托架就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图1导链就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图1导链下拉使得桁架反拱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图1截柱后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排架柱;101、保留柱;102、待拆柱;2、屋面系统;3、吊车梁;4、托换桁架;5、导链;6、加强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
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1.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32.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3.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35.如图1至图6所示,工业厂房包括至少三根等间距设置的排架柱1、设置在排架柱上方的屋面系统2和搭接在排架柱1之间的吊车梁3,排架柱1包括保留柱101和待拆柱102,待拆柱102设置在相邻的保留柱101之间。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该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6.s1,托架就位:在保留柱101和待拆柱102之间设置托换桁架4,托换桁架4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保留柱101上,另一端可滑动的抵接在待拆柱102上;
37.s2,导链就位:在靠近待拆柱102一侧设置连接底面和托换桁架4的导链5;
38.s3,托架反拱:拉动导链5以使得托换桁架4靠近待拆柱102的一端向下移动,直至待拆柱102的应力检测为零时,将托换桁架4固定至待拆柱102上;
39.s4,截柱:切割待拆柱102的支撑于地面的部分,松开导链5,以使得托换桁架4回弹并将待拆柱102的载荷通过托换桁架4传递给与待拆柱102相邻的保留柱101。
40.本发明提供的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通过在保留柱和待拆柱之间设置托换桁架,并使得托换桁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保留柱上,另一端可滑动的抵接在待拆柱上,在待拆柱一侧设置连接地面和托换桁架的导链,向下拉导链以使得托换桁架靠近待拆柱的一端向下移动,直至待拆柱的应力检测为零时,将托换桁架固定至待拆柱上,切割待拆柱的支撑于底面的部分,松开导链,以使得托换桁架回弹并将待拆柱的荷载通过托换桁架传递给与该待拆柱相邻的保留柱上,从而可以在不对保留柱和待拆柱上方的屋面系统进行拆装的前提下,对待拆柱支撑于底面的部分进行切割去除,以扩大相邻的排架柱的柱间距,进而解决了由于常规钢结构工业厂房扩大柱距时,需要对排架柱上方的屋面系统进行更换,以配合对应排架柱的拆除,导致托大柱距的作业工序繁琐、施工工期长,造价高的技术问题。
41.本发明在保留柱和待拆柱之间设置托换桁架4,利用托换桁架4的反拱,将待拆柱102上对屋面系统2的承载力分散至相邻的保留柱101上,使待拆柱102不再承担荷载,以便于对待拆柱102连接至地面的部分进行切割,从而实现排架柱1柱距的扩大。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保留柱101和待拆柱102之间设置钢构件,并通过向上或斜上方提拉该钢构件,以使得钢构件反拱从而将待拆柱102上的载荷分散至相邻的保留柱101上,同样可以实现待拆柱102的荷载拆卸,以便于对待拆柱102支撑于地面的部分进行切割,从而实现排架柱1柱距的扩大。
42.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导链就位的步骤s2中,托换桁架4靠近待拆柱102的一
侧设置加强框6,导链5通过加强框6与托换桁架4连接,加强框6的设置可以提高托换桁架4与导链5的连接的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便于导链5通过在加强框6上选择更适于向托换桁架4施力的连接位置。也可以避免导链5与托换桁架4直接连接,存在的托换桁架4在导链5的拉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影响后续托换桁架4与待拆柱102固定安装的稳定性情况的发生。在本发明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加强框6套设并焊接在托换桁架4上,以提高托换桁架4的结构强度。
43.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托换桁架4与待拆柱102的抵接面上设有滑动限位螺栓,托架反拱的步骤s3中,托换桁架4通过该滑动限位螺栓向待拆柱102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在本发明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抵接面上设有安装槽,滑动限位螺栓设置在安装槽中,以允许固定在待拆柱102上的滑动限位螺栓沿安装槽相对托换桁架4移动。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安装槽中设有用于固定托换桁架4的安装孔。且该安装孔的位置不高于托换桁架4通过滑动限位螺栓向待拆柱102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时的最低位点。以便于固定后的托换桁架4能够向上反拱,以将待拆柱102上的载荷分散至相邻的保留柱101上。
44.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托架就位的步骤s1中,托换桁架4被设置为:沿从保留柱101向待拆柱102方向,托换桁架4倾斜向上地延伸,以便于托换桁架4反拱时能够向其抵接的待拆柱102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从而将待拆柱102上的载荷向相邻的保留柱101上进行进行卸载,为待拆柱102支撑于底面的一端进行切割提供作业条件。
45.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托换桁架4设置在吊车梁3的下方,以避免影响吊车在吊车梁3上的作业,吊车梁3下方的空间较其上方空间更便于对托换桁架4的设置进行施工。
46.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托架反拱的步骤s3中,托换桁架4与待拆柱102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待拆柱102与托换桁架4的抵接面上沿待拆柱102的轴向设有多个固定螺栓孔,以便于根据不同的施工需求进行位置的固定。
47.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截柱步骤s4中,沿托换桁架4与待拆柱102相接部分的底端的水平高度对待拆柱102进行切割,在保证切割待拆柱102后新形成的托梁结构整体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为托换桁架4的下方预留了更多的作业空间,有利于厂房空间的利用。
48.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厂房托梁结构,该工业厂房托梁结构通过根据上述任一种所述的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改建而成,包括至少三根等间距设置的排架柱、设置在排架柱上方的屋面系统和搭接在排架柱之间的吊车梁,排架柱包括边柱和中间柱,中间柱通过托架悬空设置在相邻的边柱中间。
49.在本发明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托架的中部向屋面系统方向反拱,以将中间柱的荷载通过托换桁架传递给与该中间柱相邻的边柱。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所述工业厂房包括至少三根等间距设置的排架柱(1)、设置在所述排架柱上方的屋面系统(2)和搭接在所述排架柱(1)之间的吊车梁(3),所述排架柱(1)包括保留柱(101)和待拆柱(102),所述待拆柱(102)在设置相邻的所述保留柱(10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托架就位:在所述保留柱(101)和所述待拆柱(102)之间设置托换桁架(4),所述托换桁架(4)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保留柱(101)上,另一端可滑动的抵接在所述待拆柱(102)上;s2,导链就位:在靠近所述待拆柱(102)一侧设置连接地面和所述托换桁架(4)的导链(5);s3,托架反拱:拉动导链(5)以使得所述托换桁架(4)靠近所述待拆柱(102)的一端向下移动,直至所述待拆柱(102)的应力检测为零时,将托换桁架(4)固定至所述待拆柱(102);s4,截柱:切割所述待拆柱(102)的支撑于地面的部分,松开所述导链(5),以使得所述托换桁架(4)回弹并将所述待拆柱(102)的载荷通过所述托换桁架(4)传递给与该待拆柱(102)相邻的所述保留柱(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链就位的步骤s2中,在所述托换桁架(4)靠近所述待拆柱(102)一侧设置加强框(6),所述导链(5)通过所述加强框(6)与所述托换桁架(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换桁架(4)与所述待拆柱(102)的抵接面上设有滑动限位螺栓,在所述托架反拱的步骤s3中,所述托换桁架(4)通过该滑动限位螺栓向所述待拆柱(102)施加向下的作用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滑动限位螺栓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以允许固定在所述待拆柱(102)上的所述滑动限位螺栓沿所述安装槽相对所述托换桁架(4)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架就位的步骤s1中,所述托换桁架(4)被设置为:沿从所述保留柱(101)向所述待拆柱(102)方向,所述托换桁架(4)倾斜向上地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换桁架(4)设置在所述吊车梁(3)的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架反拱的步骤s3中,所述托换桁架(4)与所述待拆柱(102)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且所述待拆柱(102)与所述托换桁架(4)的抵接面上沿所述待拆柱(102)的轴向设有多个固定螺栓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截柱步骤s4中,沿所述托换桁架(4)与所述待拆柱(102)相接部分的底端的水平高度对所述待拆柱(102)进行切割。9.一种工业厂房托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厂房托梁结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改建而成,包括至少三根等间距设置的排架柱、设置在所述排架柱上方的屋面系统和搭接在所述排架柱之间的吊车梁,所述排架柱包括边柱和中间柱,所述中间柱通过托架悬空设置在相邻的所述边柱中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业厂房托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中部向所述屋
面系统方向反拱,以将所述中间柱的载荷通过所述托换桁架传递给与该中间柱相邻的所述边柱。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厂房改造领域,公开了一种工业厂房托梁截柱方法和工业厂房托梁结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保留柱和待拆柱之间设置托换桁架,托换桁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保留柱上,另一端可滑动的抵接在待拆柱上;在靠近待拆柱一侧设置导链;拉动导链以使得托换桁架靠近待拆柱的一端向下移动,直至待拆柱的应力检测为零时,将托换桁架固定至待拆柱;切割待拆柱的支撑于地面的部分松开导链,以使得托换桁架回弹并将待拆柱的载荷通过托换桁架传递给与该待拆柱相邻的保留柱。本发明解决了由于常规钢结构工业厂房扩大柱距时,需要对排架柱上方的屋面系统进行更换,以配合对应排架柱的拆除,导致托大柱距的作业工序繁琐、施工工期长,造价高的技术问题。造价高的技术问题。造价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芳 陈浩 李晓东 席向东 易桂香 韩腾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9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71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