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递送载体及其在治疗肾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2.糖尿病肾病(dn)是1型和2型糖尿病中晚期最常见和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之一,近来已成为全球流行病。糖尿病中胰岛素的异常分泌会导致高血糖并最终损害肾脏。虽然许多降糖药物可以调节胰岛素,缓解高血糖,但糖尿病并发的糖尿病肾病一旦形成就不易治愈。由于糖尿病肾病的严重性和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大约40%的患者不得不接受肾脏替代治疗。
3.虽然现有技术中以开发了许多针对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然而,现有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存在许多缺陷问题,例如全身系统不稳定或降解以及脱靶生物分布等内在缺陷,导致现有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仍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4.纳米载体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如大黄酸提供了许多替代策略,然而,现有载药纳米颗粒存在许多缺点,例如,在静脉注射给药后,容易发生突然释放且血液循环时间短,从而产生较大的系统性副作用、生物安全性低如容易发生溶血、无法有效的在肾脏部位聚集和肾细胞载药纳米颗粒摄取量低,从而无法有效实现对糖尿病肾病的有效靶向治疗。此外,现有载药纳米颗粒容易在溶酶体中聚集,溶酶体中的多种酶将纳米颗粒及其负载的药物降解,从而降低药物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
5.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提高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效果的递送载体,从而提高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肾病(如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效果的递送载体。
7.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递送载体,所述的递送载体包括纳米粒和聚-γ-谷氨酸,所述纳米粒的纳米材料包括pcl-pei;
8.所述的聚-γ-谷氨酸修饰所述纳米粒。
9.优选地,所述的聚-γ-谷氨酸修饰在所述纳米粒的表面。
10.优选地,所述的聚-γ-谷氨酸修饰在所述纳米材料上。
11.优选地,所述的聚-γ-谷氨酸的谷氨酸合成单体为l-谷氨酸。
12.优选地,所述的聚-γ-谷氨酸包括γ-聚(l-谷氨酸)。
13.优选地,所述的pcl-pei为纳米粒的双亲性纳米材料。
14.优选地,所述的pcl-pei的结构式如下:
[0015][0016]
优选地,m为10-50,更佳地15-45,更佳地20-40,更佳地25-40,更佳地26-38,更佳地28-36,更佳地30-35,更佳地30-34,更佳地31-33,最佳地32。
[0017]
优选地,n为5-40,更佳地8-35,更佳地10-30,更佳地15-25,更佳地16-23,更佳地17-22,更佳地18-20,最佳地19。
[0018]
优选地,所述的pcl-pei的mw为1-9kda,较佳地2-8kda,更佳地3-6kda,更佳地3.5-5.5kda,更佳地4-5kda,更佳地4.2-5.0kda,更佳地4.4-4.8kda,更佳地4.5-4.7kda,最佳地4.6kda。
[0019]
优选地,所述的pcl的mw为1-9kda,较佳地1-7kda,更佳地2-6kda,更佳地2-5kda,更佳地2.5-4.5kda,更佳地3-4.5kda,更佳地3.2-4.2kda,更佳地 3.5-3.9kda,更佳地3.6-3.8kda,最佳地3.7kda。
[0020]
优选地,所述的pei的mw为0.1-5kda,较佳地0.2-4kda,更佳地0.3-3kda,更佳地0.4-2kda,更佳地0.5-1.5kda,更佳地0.6-1.5kda,更佳地0.7-1.5kda,更佳地 0.7-1.1kda,更佳地0.8-1.0kda,更佳地0.85-0.95kda,最佳地0.9kda。
[0021]
优选地,所述的pcl-pei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05-0.5nmol/l,更佳地 0.05-0.3nmol/l,更佳地0.05-0.2nmol/l,更佳地0.06-0.18nmol/l,更佳地0.08-0.14 nmol/l,较佳地0.10-0.12nmol/l,最佳地0.113nmol/l。
[0022]
优选地,所述的pcl-pei通过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
[0023]
优选地,所述的peg-pcl-pei的1h-nmr如说明书附图图1b所示。
[0024]
优选地,所述的聚-γ-谷氨酸的mw为3-30kda,较佳地4-20kda,更佳地5-15 kda,更佳地8-12kda,更佳地9-11kda,最佳地10kda。
[0025]
优选地,所述的递送载体包括用于递送药物的递送载体。
[0026]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预防和/或治疗肾病的药物。
[0027]
优选地,所述的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
[0028]
优选地,所述的肾病的病变细胞包括hk-2细胞病变。
[0029]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
[0030]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负电荷药物。
[0031]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被细胞溶酶体滞留和/或降解的药物。
[0032]
优选地,所述的降解包括被溶酶体酶降解。
[0033]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被细胞溶酶体酶降解的药物。
[0034]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的作用靶点在细胞质内或细胞核内。
[0035]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基因或蛋白。
[0036]
优选地,所述的基因选自下组:dna、rna,或其组合。
[0037]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大黄酸。
[0038]
优选地,所述的细胞包括肾细胞。
[0039]
优选地,所述的肾细胞包括肾病导致的病变的肾细胞。
[0040]
优选地,所述的肾细胞包括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0041]
优选地,所述的肾细胞包括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0042]
优选地,所述的肾细胞包括hk-2细胞。
[0043]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负载在所述递送载体中
[0044]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负载在所述纳米粒中。
[0045]
优选地,所述的纳米粒包括核-壳结构。
[0046]
优选地,所述的纳米粒包括pcl-pei形成的核壳结构。
[0047]
优选地,所述的纳米粒包括pcl-pei自组装形成的核壳结构。
[0048]
优选地,所述的pcl-pei为40-80重量份,较佳地50-70重量份,更佳地55-65 重量份,更佳地58-62重量份,最佳地60重量份。
[0049]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为1-10重量份,较佳地2-6重量份,更佳地3-5重量份,最佳地4重量份。
[0050]
优选地,所述的pcl-pei与所述药物的重量比为5-25:1,较佳地8-22:1,更佳地10-20:1,更佳地14-16:1,最佳地15:1。
[0051]
优选地,所述的聚-γ-谷氨酸与所述pcl-pei的摩尔比为0.1-2:1,较佳地0.2-1.5: 1,更佳地0.2-1.0:1,更佳地0.2-0.6:1,更佳地0.3-0.5:1,最佳地0.4:1。
[0052]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备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递送载体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0053]
(1)将pcl-pei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有机相;
[0054]
(2)将有机相与水相混合后,除去有机相,得到分散液;
[0055]
(3)将分散液与聚-γ-谷氨酸水溶液混合后,搅拌混合,得到递送载体。
[0056]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下组:乙腈、甲醇,或其组合。
[0057]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包括乙腈和甲醇。
[0058]
优选地,所述的乙腈与甲醇的体积比为0.5-8:1,较佳地1-5:1,更佳地1-3:1,更佳地1.5-2.5:1,最佳地2:1。
[0059]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相中,pcl-pei的浓度为5-15mg/ml,较佳地8-12mg/ml,最佳地10mg/ml。
[0060]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水相包括水。
[0061]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水相与所述有机相的体积比为2-5:1,较佳地 2.5-4:1,更佳地3-3.5:1,最佳地3.3:1。
[0062]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除去有机相包括在40-50℃下使用旋转蒸发仪蒸发除去有机溶剂。
[0063]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的分散液与所述聚-γ-谷氨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0.5-1.5:0.5-1.5,较佳地0.8-1.2:0.8-1.2,最佳地1:1。
[0064]
优选地,所述步骤(3)得到的递送载体以分散液的形式存在。
[0065]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递送载体的用途,用于制备负载药物的药物复合物。
[0066]
优选地,所述的递送载体用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用途:(i)促进药物复合物在肾细胞部位的富集和/或渗透;(ii)促进药物复合物被肾细胞吸收和摄取;(iii) 改善药物
复合物被肾细胞溶酶体的滞留和/或降解;(iv)改善药物复合物负载的药物被肾细胞溶酶体的滞留和/或降解;(v)增强药物复合物对肾病的治疗效果;(vi) 提高药物复合物的血液清除半衰期;和/或(vii)提高药物复合物负载的药物的血液清除半衰期。
[0067]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复合物包括载药纳米颗粒。
[0068]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负载在所述递送载体中
[0069]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负载在所述纳米粒中。
[0070]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为1-10重量份,较佳地2-6重量份,更佳地3-5重量份,最佳地4重量份。
[0071]
优选地,所述的pcl-pei与所述药物的重量比为5-25:1,较佳地8-22:1,更佳地10-20:1,更佳地14-16:1,最佳地15:1。
[0072]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粒径为30-70nm,较佳地40-60nm,更佳地40-55nm。
[0073]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粒径的多分散指数为0.08-0.16,较佳地0.10-0.15,更佳地0.13。
[0074]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粒电位为-15至-2mv,较佳地-12至-3mv。
[0075]
优选地,所述的改善包括避免、降低、克服和/或抑制。
[0076]
优选地,所述的治疗包括靶向治疗。
[0077]
优选地,所述的递送载体用于:改善药物复合物被肾细胞溶酶体的滞留和/或降解,增强药物复合物在肾细胞内稳定性。
[0078]
优选地,所述的递送载体用于:改善药物复合物负载的药物被肾细胞溶酶体的滞留和/或降解,增强药物复合物负载的药物在肾细胞内稳定性。
[0079]
优选地,所述的细胞包括肾细胞。
[0080]
优选地,所述的肾细胞包括肾病导致的病变的肾细胞。
[0081]
优选地,所述的肾细胞包括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0082]
优选地,所述的肾细胞包括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0083]
优选地,所述的肾细胞包括hk-2细胞。
[0084]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预防和/或治疗肾病的药物。
[0085]
优选地,所述的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
[0086]
优选地,所述的肾病的病变细胞包括hk-2细胞病变。
[0087]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
[0088]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负电荷药物。
[0089]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被细胞溶酶体滞留和/或降解的药物。
[0090]
优选地,所述的降解包括被溶酶体酶降解。
[0091]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被细胞溶酶体酶降解的药物。
[0092]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的作用靶点在细胞质内或细胞核内。
[0093]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基因或蛋白。
[0094]
优选地,所述的基因选自下组:dna、rna,或其组合。
[0095]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大黄酸。
[0096]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剂型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或半固体制剂。
[0097]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剂型为注射制剂、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
[0098]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制剂为注射制剂。
[0099]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制剂为静脉注射制剂或动脉注射制剂。
[0100]
优选地,所述的静脉注射制剂为头静脉注射制剂、手背静脉注射制剂或足背静脉注射制剂。
[0101]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药物复合物,所述的药物复合物包括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递送载体;和药物。
[0102]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复合物包括载药纳米颗粒。
[0103]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负载在所述递送载体中
[0104]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负载在所述纳米粒中。
[0105]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预防和/或治疗肾病的药物。
[0106]
优选地,所述的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
[0107]
优选地,所述的肾病的病变细胞包括hk-2细胞病变。
[0108]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
[0109]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负电荷药物。
[0110]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被细胞溶酶体滞留和/或降解的药物。
[0111]
优选地,所述的降解包括被溶酶体酶降解。
[0112]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被细胞溶酶体酶降解的药物。
[0113]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的作用靶点在细胞质内或细胞核内。
[0114]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基因或蛋白。
[0115]
优选地,所述的基因选自下组:dna、rna,或其组合。
[0116]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大黄酸。
[0117]
优选地,所述的细胞包括肾细胞。
[0118]
优选地,所述的肾细胞包括肾病导致的病变的肾细胞。
[0119]
优选地,所述的肾细胞包括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0120]
优选地,所述的肾细胞包括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0121]
优选地,所述的肾细胞包括hk-2细胞。
[0122]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为1-10重量份,较佳地2-6重量份,更佳地3-5重量份,最佳地4重量份。
[0123]
优选地,所述的pcl-pei与所述药物的重量比为5-25:1,较佳地8-22:1,更佳地10-20:1,更佳地14-16:1,最佳地15:1。
[0124]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粒径为30-70nm,较佳地40-60nm,更佳地40-55nm。
[0125]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粒径的多分散指数为0.08-0.16,较佳地0.10-0.15,更佳地0.13。
[0126]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粒电位为-15至-2mv,较佳地-12至-3mv。
[0127]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剂型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或半固体制剂。
[0128]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剂型为注射制剂、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
[0129]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制剂为注射制剂。
[0130]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制剂为静脉注射制剂或动脉注射制剂。
[0131]
优选地,静脉注射制剂为头静脉注射制剂、手背静脉注射制剂或足背静脉注射制
剂。
[0132]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制备如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0133]
(1)将pcl-pei和药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有机相;
[0134]
(2)将有机相与水相混合后,除去有机相,得到分散液;
[0135]
(3)将分散液与聚-γ-谷氨酸水溶液混合后,搅拌混合,得到药物复合物。
[0136]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相中,所述药物的浓度为0.2-1.5mg/ml,较佳地0.3-1.0mg/ml,更佳地0.5-1.0mg/ml,更佳地0.6-0.8mg/ml,最佳地 0.65-0.70mg/ml。
[0137]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1)如上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
[0138]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如上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
[0139]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3)如上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
[0140]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如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用途,用于制备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疾病。
[0141]
优选地,所述的疾病包括药物的适应症。
[0142]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预防和/或治疗肾病的药物。
[0143]
优选地,所述的疾病包括肾病。
[0144]
优选地,所述的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
[0145]
优选地,所述的肾病的病变细胞包括hk-2细胞病变。
[0146]
优选地,所述的组合物用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用途:(a)预防和/治疗肾病;(b) 提高肌酐清除率;(c)提高尿素氮清除率;(d)降低肾脏指数;(e)抑制肾小球增大;(f)增强肾小球血管循环;(g)减小肾小管的管腔体积;(h)抑制肾小球系膜基质增殖;(i)抑制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或(j)抑制肾小球中肾小球中fn 分泌的表达和分泌。
[0147]
优选地,所述的肌酐包括血清、血浆或血液的肌酐。
[0148]
优选地,所述的尿素氮包括血清、血浆或血液的尿素氮。
[0149]
优选地,所述的组合物为药物组合物。
[0150]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151]
优选地,所述的组合物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或半固体制剂。
[0152]
优选地,所述的组合物为注射制剂、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
[0153]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制剂为注射制剂。
[0154]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剂为静脉注射制剂或动脉注射制剂。
[0155]
优选地,所述的静脉注射剂为头静脉注射制剂、手背静脉注射制剂或足背静脉注射制剂。
[0156]
优选地,所述的治疗包括抑制、减轻、缓解、逆转或根除。
[0157]
优选地,所述的治疗预防和/治疗肾病包括:
[0158]
(b)提高肌酐清除率;(c)提高尿素氮清除率;(d)降低肾脏指数;(e)抑制肾小球增大;(f)增强肾小球血管循环;(g)减小肾小管的管腔体积;(h)抑制肾小球系膜基质增殖;(i)抑制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或(j)抑制肾小球中肾小球中fn分泌的表达和分泌。
[0159]
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包括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递送载体、和/或如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药物复合物。
[0160]
优选地,所述的组合物为药物组合物。
[0161]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162]
优选地,所述的组合物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或半固体制剂。
[0163]
优选地,所述的组合物为注射制剂、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
[0164]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制剂为注射制剂。
[0165]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剂为静脉注射制剂或动脉注射制剂。
[0166]
优选地,所述的静脉注射剂为头静脉注射制剂、手背静脉注射制剂或足背静脉注射制剂。
[0167]
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疾病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给所需对象施用如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药物复合物,从而预防和/或治疗疾病。
[0168]
优选地,所述的疾病包括药物的适应症。
[0169]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预防和/或治疗肾病的药物。
[0170]
优选地,所述的疾病包括肾病。
[0171]
优选地,所述的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
[0172]
优选地,所述的肾病的病变细胞包括hk-2细胞病变。
[0173]
优选地,所述的对象为人或非人哺乳动物。
[0174]
优选地,所述的非人哺乳动物为小鼠、大鼠、狗、兔、羊、牛。
[0175]
优选地,所述的施用为注射施用、口服施用或外用施用。
[0176]
优选地,所述注射施用为静脉施用或动脉施用。
[0177]
优选地,所述注射施用为头静脉注射施用、手背静脉注射施用或足背静脉注射施用。
[0178]
本发明第九方面提供一种(a)预防和/治疗肾病;(b)提高肌酐清除率;(c)提高尿素氮清除率;(d)降低肾脏指数;(e)抑制肾小球增大;(f)增强肾小球血管循环;(g)减小肾小管的管腔体积;(h)抑制肾小球系膜基质增殖;(i)抑制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或(j)抑制肾小球中肾小球中fn分泌的表达和分泌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给所需对象施用如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药物复合物。
[0179]
优选地,所述的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
[0180]
优选地,所述的肾病的病变细胞包括hk-2细胞病变。
[0181]
优选地,所述的对象为人或非人哺乳动物。
[0182]
优选地,所述的非人哺乳动物为小鼠、大鼠、狗、兔、羊、牛。
[0183]
优选地,所述的施用为注射施用、口服施用或外用施用。
[0184]
优选地,所述注射施用为静脉施用或动脉施用。
[0185]
优选地,所述注射施用为头静脉注射施用、手背静脉注射施用或足背静脉注射施用。
[0186]
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0187]
图1为pcl-pei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1a)pcl-pei的合成路线;(1b)pcl-pei 的1hnmr谱;(1c)pcl-pei的凝胶渗透色谱图;(1d)不同浓度pcl-pei在激发波长338nm和333nm下的芘荧光强度;(1e)i338/i333比值用于分析pcl-pei的拟合曲线和临界胶束浓度;(1f)荧光探针cy5标记的pcl-pei(pcl-pei
cy5
)的荧光光谱。
[0188]
图2为纳米颗粒的理化特性、稳定性和药物体外释放曲线。(2a)rpp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和tem图像;(2b)rgpp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和tem图像;(2c)rapp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和tem图像;(2d)rpp
cy5
、pga
cy5.5
和rg
cy5.5
pp
cy5
的荧光光谱; (2e)rgpp纳米颗粒的稳定性。(2f)rh溶液(rh-sol)、rpp分散液和rgpp分散液在 pbs缓冲液(ph 7.4)释放介质中的药物rh释放曲线。
[0189]
图3为rgpp和rpp颗粒的红细胞溶血测定。
[0190]
图4为hk-2细胞对rgpp和rapp不同孵育时间的摄取荧光值(n=3)。
[0191]
图5为hk-2细胞对rgpp
cy5
摄取和rgpp
cy5
被摄取后的亚细胞分布。(5a) clsm测定hk-2细胞在不同孵育时间对rgpp
cy5
摄取,使用fitc-wga和 hoechest33342对细胞膜和细胞核染色。(5b)clsm测定rgpp
cy5
被hk-2细胞摄取后的亚细胞分布,使用lysogreendnd26和hoechest33342对溶酶体和细胞核染色。比例尺为50μm。
[0192]
图6为rh-sol、rapp或rgpp尾静脉注射给药后在dn小鼠中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6a)rh-sol、rapp或rgpp尾静脉注射给药后的rh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变化;(6b)rh-sol、rapp或rgpp给药12h后,各组dn小鼠肾脏中rh的浓度。
[0193]
图7为rapp分散液或rgpp在dn小鼠的生物分布。(7a)dn小鼠静脉注射 rgpp
cy5
和rapp
cy5
后24h,体内成像系统测定解剖的各个组织的荧光成像。(7b) dn小鼠静脉注射rgpp
cy5
和rapp
cy5
后24h,体内成像系统测定解剖的各个组织的荧光强度。(7c)dn小鼠静脉注射rgpp
cy5
和rapp
cy5
后24h,体内成像系统测定收集的尿液中荧光强度。使用living-4.5软件以辐射效率为单位量化荧光强度。*p《0.05:**p《0.01。
[0194]
图8为对糖尿病肾病的药效学研究。(8a)为实验结束时各组小鼠尿液中的尿肌酐含量;(8b)为实验结束时各组小鼠尿液中的尿蛋白含量;(8c)为实验结束时各组小鼠血清中的尿素氮含量。(8d)为实验结束时各组小鼠血清中的肌酐含量; (8e)为实验结束时各组小鼠肌酐清除率;(8f)为实验结束时各组小鼠肾脏指数; (8g)为各组肾脏中纤连蛋白(fn)的h&e染色、pas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8h) 为使用image j软件对肾脏中纤连蛋白(fn)进行pas染色定量分析;(8i)为使用 image j软件对肾脏中纤连蛋白(fn)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定量分析。与dnc组比较, *p《0.05,**p《0.01;与rh-sol组比较,#p《0.05,##p《0.01。
具体实施方式
[0195]
本发明开发一种递送载体,所述的递送载体包括纳米粒和聚-γ-谷氨酸,所述纳米粒的纳米材料包括pcl-pei;所述的聚-γ-谷氨酸修饰所述纳米粒。所述的递送载体能够用于负载药物形成载药纳米颗粒,所述的载药纳米颗粒能够有效在肾脏部位聚集,有效的被肾细胞吸收和摄取,避免在细胞溶酶体的滞留和降解,具有优异的长时间血液清除半衰期和系统生物安全性高等优势,从而对肾病如糖尿病肾病具有优异的靶向治疗效果且生物安全性高。
[0196]
术语
[0197]
如本文所用,术语“包括”、“包含”与“含有”可互换使用,不仅包括开放式定义,还
包括半封闭式、和封闭式定义。换言之,所述术语包括了“由
……
构成”、“基本上由
……
构成”。
[0198]
如本文所用,术语“ic
50”是指半抑制浓度(50%inhibiting concentration),即达到50%抑制效果时抑制剂的浓度。
[0199]
如本文所用,“聚-γ-谷氨酸”与“γ-聚谷氨酸”可互换使用,英文名为 poly-γ-glutamic acid或γ-polyglutamic acid。
[0200]
如本文所用,“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简写成pcl-pei。
[0201]
如本文所用,“聚己内酯”简写成pcl。
[0202]
如本文所用,“聚乙烯亚胺”pei。
[0203]
如本文所用,“cy5”的英文为cyanine 5。
[0204]
如本文所用,“cy5.5”的英文为cyanine 5.5。
[0205]
如本文所用,“hk-2细胞”为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0206]
如本文所用,“大黄酸”的英文为rhein,简称rh。
[0207]
如本文所用,“糖尿病肾病”的英文为diabetic nephropathy,简称dn。
[0208]
如本文所用,“mw”为重均分子量。
[0209]
如本文所用,肾脏指数f是指肾脏重量和体重的比率。
[0210]
如本文所用,“纳米粒”的英文为nanoparticle。
[0211]
在本发明中,术语“预防”表示预防疾病和/或它的附随症状的发作或者保护对象免于获得疾病的方法。
[0212]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包括抑制、减轻、缓解、逆转或根除疾病的进展,并不需要 100%抑制、消灭和逆转。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与不存在本发明所述的载药纳米颗粒时观察到的水平相比,本发明所述载药纳米颗粒将糖尿病肾病减轻、抑制和/或逆转了例如至少约10%、至少约30%、至少约50%、或至少约80%、或至少约90%、或至少约95%,或约100%。
[0213]
如本文所用,术语“重量份”可以是任何一个固定的以毫克、克数或千克表示的重量(如1mg、1g或1kg等等)。例如,一个由1重量份组分a和9重量份组分b构成的组合中,可以是1克组分a+9克组分b,也可以是10克组分a+90克组分b等构成的组合。在所述的组合中,某一组分的百分比含量=(该组分的重量份数/所有组分的重量份数之和)
×
100%,因此,由1重量份组分a和9重量份组分b构成的组合物中,组分a的含量为 10%,组分b的含量为90%。
[0214]
药物
[0215]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预防和/或治疗肾病的药物。
[0216]
优选地,所述的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
[0217]
优选地,所述的肾病的病变细胞包括hk-2细胞病变。
[0218]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
[0219]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负电荷药物。
[0220]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包括被细胞溶酶体滞留和/或降解的药物。
[0221]
优选地,所述的降解包括被溶酶体酶降解。
[0222]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包括被细胞溶酶体酶降解的药物。
[0223]
优选地,所述的细胞包括肾细胞。
1.1kda,更佳地0.8-1.0kda,更佳地0.85-0.95kda,最佳地0.9kda。
[0244]
优选地,所述的pcl-pei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05-0.5nmol/l,更佳地0.05-0.3nmol/l,更佳地0.05-0.2nmol/l,更佳地0.06-0.18nmol/l,更佳地0.08-0.14 nmol/l,较佳地0.10-0.12nmol/l,最佳地0.113nmol/l。
[0245]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例中,所述的pcl-pei通过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
[0246]
优选地,所述的peg-pcl-pei的1h-nmr如说明书附图图1b所示。
[0247]
递送载体及其用途
[0248]
本发明提供一种递送载体,所述的递送载体包括纳米粒和聚-γ-谷氨酸,所述纳米粒的纳米材料包括pcl-pei;
[0249]
所述的聚-γ-谷氨酸修饰所述纳米粒。
[0250]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聚-γ-谷氨酸修饰在所述纳米粒的表面。
[0251]
优选地,所述的聚-γ-谷氨酸修饰在所述纳米材料上。
[0252]
优选地,所述的pcl-pei为纳米粒的双亲性纳米材料。
[0253]
优选地,所述的聚-γ-谷氨酸的谷氨酸合成单体为l-谷氨酸。
[0254]
优选地,所述的聚-γ-谷氨酸包括γ-聚(l-谷氨酸)。
[0255]
优选地,所述的聚-γ-谷氨酸的mw为3-30kda,较佳地4-20kda,更佳地5-15 kda,更佳地8-12kda,更佳地9-11kda,最佳地10kda。
[0256]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递送载体包括用于递送药物的递送载体。
[0257]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负载在所述递送载体中
[0258]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负载在所述纳米粒中。
[0259]
优选地,所述的纳米粒包括核-壳结构。
[0260]
优选地,所述的纳米粒包括pcl-pei形成的核壳结构。
[0261]
优选地,所述的纳米粒包括pcl-pei自组装形成的核壳结构。
[0262]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pcl-pei为40-80重量份,较佳地50-70重量份,更佳地55-65重量份,更佳地58-62重量份,最佳地60重量份。
[0263]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为1-10重量份,较佳地2-6重量份,更佳地3-5重量份,最佳地4重量份。
[0264]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pcl-pei与所述药物的重量比为5-25:1,较佳地8-22:1,更佳地10-20:1,更佳地14-16:1,最佳地15:1。
[0265]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聚-γ-谷氨酸与所述pcl-pei的摩尔比为 0.1-2:1,较佳地0.2-1.5:1,更佳地0.2-1.0:1,更佳地0.2-0.6:1,更佳地0.3-0.5: 1,最佳地0.4:1。
[0266]
本发明提供一种本发明所述的递送载体的用途,用于制备负载药物的药物复合物,所述的递送载体用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用途:(i)促进药物复合物在肾细胞部位的富集和/或渗透;(ii)促进药物复合物被肾细胞吸收和摄取;(iii)改善药物复合物被肾细胞溶酶体的滞留和/或降解;(iv)改善药物复合物负载的药物被肾细胞溶酶体的滞留和/或降解;(v)增强药物复合物对肾病的治疗效果;(vi)提高药物复合物的血液清除半衰期;和/或(vii)提高药物复合物负载的药物的血液清除半衰期。
[0267]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复合物包括载药纳米颗粒。
[0268]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负载在所述递送载体中
[0269]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负载在所述纳米粒中。
[0270]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为1-10重量份,较佳地2-6重量份,更佳地3-5重量份,最佳地4重量份。
[0271]
优选地,所述的pcl-pei与所述药物的重量比为5-25:1,较佳地8-22:1,更佳地10-20:1,更佳地14-16:1,最佳地15:1。
[0272]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改善包括避免、降低、克服和/或抑制。
[0273]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治疗包括靶向治疗。
[0274]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递送载体用于:改善药物复合物被肾细胞溶酶体的滞留和/或降解,增强药物复合物在肾细胞内稳定性。
[0275]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递送载体用于:改善药物复合物负载的药物被肾细胞溶酶体的滞留和/或降解,增强药物复合物负载的药物在肾细胞内稳定性。
[0276]
优选地,所述的细胞包括肾细胞。
[0277]
优选地,所述的肾细胞包括肾病导致的病变的肾细胞。
[0278]
优选地,所述的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
[0279]
优选地,所述的肾细胞包括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0280]
优选地,所述的肾细胞包括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0281]
优选地,所述的肾细胞包括hk-2细胞。
[0282]
药物复合物及其用途
[0283]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复合物,所述的药物复合物包括本发明所述的递送载体;和药物。
[0284]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复合物包括载药纳米颗粒。
[0285]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负载在所述递送载体中
[0286]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负载在所述纳米粒中。
[0287]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为1-10重量份,较佳地2-6重量份,更佳地3-5重量份,最佳地4重量份。
[0288]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pcl-pei与所述药物的重量比为5-25:1,较佳地8-22:1,更佳地10-20:1,更佳地14-16:1,最佳地15:1。
[0289]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粒径为30-70nm,较佳地40-60nm,更佳地40-55nm。
[0290]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粒径的多分散指数为0.08-0.16,较佳地0.10-0.15,更佳地0.13。
[0291]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粒电位为-15至-2mv,较佳地-12至
ꢀ‑
3mv。
[0292]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剂型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或半固体制剂。
[0293]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剂型为注射制剂、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
[0294]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制剂为注射制剂。
[0295]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制剂为静脉注射制剂或动脉注射制剂。
[0296]
优选地,静脉注射制剂为头静脉注射制剂、手背静脉注射制剂或足背静脉注射制剂。
[0297]
本发明提供一种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用途,用于制备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用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用途:(a)预防和/治疗肾病;(b)提高肌酐清除率;(c) 提高尿素氮清除率;(d)降低肾脏指数;(e)抑制肾小球增大;(f)增强肾小球血管循环;(g)减小肾小管的管腔体积;(h)抑制肾小球系膜基质增殖;(i)抑制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或(j)抑制肾小球中肾小球中fn分泌的表达和分泌。
[0298]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肌酐包括血清、血浆或血液的肌酐。
[0299]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尿素氮包括血清、血浆或血液的尿素氮。
[0300]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为药物组合物。
[0301]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302]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或半固体制剂。
[0303]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为注射制剂、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
[0304]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制剂为注射制剂。
[0305]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剂为静脉注射制剂或动脉注射制剂。
[0306]
优选地,静脉注射剂为头静脉注射制剂、手背静脉注射制剂或足背静脉注射制剂。
[0307]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治疗包括抑制、减轻、缓解、逆转或根除。
[0308]
制备方法
[0309]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所述的递送载体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0310]
(1)将pcl-pei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有机相;
[0311]
(2)将有机相与水相混合后,除去有机相,得到分散液;
[0312]
(3)将分散液与聚-γ-谷氨酸水溶液混合后,搅拌混合,得到递送载体。
[031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0314]
(1)将pcl-pei和药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有机相;
[0315]
(2)将有机相与水相混合后,除去有机相,得到分散液;
[0316]
(3)将分散液与聚-γ-谷氨酸水溶液混合后,搅拌混合,得到药物复合物。
[0317]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下组:乙腈、甲醇,或其组合。
[0318]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包括乙腈和甲醇。
[0319]
优选地,所述的乙腈与甲醇的体积比为0.5-8:1,较佳地1-5:1,更佳地1-3:1,更佳地1.5-2.5:1,最佳地2:1。
[0320]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相中,pcl-pei的浓度为5-15mg/ml,较佳地8-12mg/ml,最佳地10mg/ml。
[0321]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水相包括水。
[0322]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水相与所述有机相的体积比为2-5:1,较佳地2.5-4:1,更佳地3-3.5:1,最佳地3.3:1。
[0323]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除去有机相包括在40-50℃下使用旋转蒸发仪蒸发除去有机溶剂。
[0324]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的分散液与所述聚-γ-谷氨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0.5-1.5:0.5-1.5,较佳地0.8-1.2:0.8-1.2,最佳地1:1。
[0325]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有机相中,所述药物的浓度为0.2-1.5mg/ml,较佳地0.3-1.0mg/ml,更佳地0.5-1.0mg/ml,更佳地0.6-0.8mg/ml,最佳地 0.65-0.70mg/ml。
[0326]
组合物和剂型
[0327]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组合物,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可以包括本发明所述的递送载体、和/或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复合物。
[0328]
优选地,所述的组合物为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还可以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329]
如本文所用“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一种或多种相容性固体、半固体、液体或凝胶填料,它们适合于人体或动物使用,而且必须有足够的纯度和足够低的毒性。“相容性”是指药物组合物中的各组分和药物的活性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相互掺和,而不明显降低药效。
[0330]
应理解,在本发明中,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没有特别的限制,可选用本领域常用材料,或用常规方法制得,或从市场购买得到。药学可接受的载体部分例子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如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明胶、滑石粉、固体润滑剂(如硬脂酸、硬脂酸镁)、硫酸钙、植物油(如豆油、芝麻油、花生油、橄榄油、等)、多元醇(如丙二醇、甘油、甘露醇、山梨醇等)、乳化剂(如吐温)、润湿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缓冲剂、螯合剂、增稠剂、ph调节剂、透皮促进剂、着色剂、调味剂、稳定剂、抗氧化剂、防腐剂、抑菌剂、无热原水等。
[0331]
在本发明中,药物复合物和组合物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口服制剂、注射制剂、外用制剂。
[0332]
在本发明中,药物复合物和组合物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
[0333]
代表性地,组合物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片剂、注射剂、输液剂、膏剂、凝胶剂、溶液剂、微球、膜剂。
[0334]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制剂为注射制剂。
[0335]
优选地,所述的注射剂为静脉注射制剂或动脉注射制剂。
[0336]
优选地,静脉注射剂为头静脉注射制剂、手背静脉注射制剂或足背静脉注射制剂。
[0337]
药物制剂应与给药方式相匹配,优选的给药方式为口服给药、注射给药,使用时,是将治疗有效量的药物施用于所需对象(如人或非人哺乳动物)。如本文所用,术语“治疗有效量”,是指对人和/或动物产生功能或活性的且可被人和/或动物所接受的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所述的“治疗有效量”可随着药物组合物的形式、给药途径、所用药物的辅料、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等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0338]
活性成分的安全有效日使用剂量通常至少约0.1mg,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超过约2500mg。较佳地,该剂量是1mg-500mg;当然,具体剂量还应考虑给药途径、病人健康状况等因素,这些都是在熟练医师技能范围之内的。
[0339]
本发明的主要优异技术效果包括:
[0340]
1.本发明开发了一种递送载体,所述的递送载体能够用于负载药物形成载药纳米
颗粒,所述的载药纳米颗粒能够有效在肾脏部位聚集且有效的被肾细胞吸收和摄取,且避免在细胞溶酶体的滞留和降解,增强药物对肾病(如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
[0341]
2.本发明所述的递送载体负载药物形成的载药纳米颗粒进入肾脏细胞内具有溶酶体逃逸和避免溶酶体降解能力,溶酶体逃逸能够有效保护载药纳米颗粒及其负载药物不被溶酶体降解破坏和降解,从而增强载药纳米颗粒及其负载药物在肾细胞内的稳定性,提高药物对肾病(如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
[0342]
3.本发明所述的递送载体负载药物形成的载药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长时间血液清除半衰期,且在血液中缓慢释放药物,不发生药物突释现象,且本发明所述的递送载体负载药物形成的载药纳米颗粒能够有效地肾脏病变部位聚集,对肾脏病变部位具有优异的靶向治疗效果,因此,本发明所述的递送载体负载药物形成的载药纳米颗粒不仅能够有效避免纳米颗粒在血液循环中过早和过快的释放药物带来的系统性副作用,且提高载药纳米颗粒在肾脏细胞靶部位的靶向聚集和提高纳米颗粒中的药物在肾脏细胞有效部位的聚集释放量和作用效果,从而降低副作用和实现有效靶向治疗。
[0343]
4.本发明所述的递送载体负载药物形成载药纳米颗粒静脉注射后在血液中缓慢释放药物且没有药物突释现象,溶血耐受性强,因此系统生物安全性高。
[034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0345]
实施例1
[0346]
1.材料和试剂
[0347]
聚乙烯亚胺(pei,mw为0.9kda)的结构如下:
[0348][0349]
聚己内酯(pcl,mw为3.7kda)的结构如下:
[0350][0351]
cy5为cyanine5。
[0352]
cy5-nhs为cyanine5 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
[0353]
cy5.5-nhs为cyanine5.5 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
[0354]
cy5.5-nh2为氨基末端的cyanine5.5。
[0355]
fitc-wga为荧光素异硫氰酸酯标记的小麦胚芽凝集素(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labeled wheat germ agglutinin)。
[0356]
lysogreen dnd26(cat no.l7526)和hoechst 33342(cat no.r37605) 购自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0357]
dmem培养基、胰蛋白酶溶液和胎牛血清(fbs)购自gibco(美国)。
[0358]
dcc为n,n
′‑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n
′‑
dicyclohexylcarbodiimide)。
[0359]
nhs为n-羟基琥珀酰亚胺。
[0360]
pga为γ-聚(l-谷氨酸),英文γ-poly(l-glutamic acid),cas号:25513-46-6, mw为10kda。
[0361]
paa为聚-l-天冬氨酸,英文名为poly-l-aspartic acid,cas号:25608-40-6, mw为10kda。
[0362]
rh为大黄酸(rhein)。
[0363]
pcl-pei为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
[0364]
pcl-pei
cy5
为cy5标记的pcl-pei。
[0365]
rpp为负载大黄酸(rh)的pcl-pei的纳米颗粒。
[0366]
rgpp为pga包覆rpp的纳米颗粒。
[0367]
rpp
cy5
为cy5标记的rpp纳米颗粒。
[0368]
rgpp
cy5
为cy5标记的rgpp纳米颗粒。
[0369]
rapp为paa包覆rpp的纳米颗粒。
[0370]
rapp
cy5
为cy5标记的rapp纳米颗粒。
[0371]
pga
cy5.5
为cy5.5标记的pga。
[0372]
rg
cy5.5
pp
cy5
为cy5和cy5.5标记的rgpp纳米颗粒。
[0373]
2.细胞培养
[0374]
hk-2细胞(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由中国科学院提供。细胞在添加有10%fbs、100u/ml青霉素和100μg/ml链霉素的dmem培养基于37℃、5%co2 下培养。
[0375]
3.糖尿病肾病(dn)小鼠模型构建
[0376]
c57bl/6小鼠禁食过夜后,通过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00mg/kg,溶于50mm ph 4.5柠檬酸盐缓冲溶液),构建糖尿病肾病(dn)小鼠模型。对于健康对照组(hc)小鼠,c57bl/6小鼠腹膜内注射柠檬酸盐缓冲液。
[0377]
所有动物实验均经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
[0378]
4.pcl-pei聚合物和pcl-pei
cy5
的合成
[0379]
pcl-pei聚合物的合成
[0380]
pcl-pei的结构如下:
[0381][0382]
pcl-pei的合成路线如图1的图1a所示,具体合成方法如下:
[0383]
将pcl(0.74g,0.2mmol)与dcc(0.084g,0.4mmol)和nhs(0.046g,0.4mmol) 在15ml乙腈中于30℃搅拌下混合6h后,向反应液中加入pei(0.22g,2.4mmol),在 45℃下连续搅拌反应24h后,在甲醇中透析(m
w cut-off 3.5kda)后,干燥,得到 0.85g纯化的pcl-pei,pcl-pei的1h nmr如图1b所示。
[0384]
pcl-pei的1h nmr(cd3od,400hz,δ):1.40(-coch2ch2ch2ch2ch2o-, 73.88h),1.63(-coch2ch2ch2ch2ch2o-,122.09h),2.30(-coch
2-,63.12h),2.91 (-nhch2ch
2-,60.37h),4.06(-ch2o-,64.0h)。
[0385]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pcl-pei的mw为4.6kda(图1c)。
[0386]
pcl-pei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由芘法测定,通过逐渐增加pcl-pei浓度 (0.01nm-10nm),测定激发波长338nm和333nm下的芘荧光强度比(i338/i333),拟合曲线确定cmc。从图1d和图1e中可以看出,pcl-pei的临界胶束浓度为 0.113nmol/l(图1d和图1e)。
[0387]
pcl-pei
cy5
的合成
[0388]
cy5标记的pcl-pei(pcl-pei
cy5
)是通过将cy5-nhs以2.2%的接枝率偶联到 pcl-pei上获得的,接枝率由酶标仪(microplate reader)测定(如图1f)。
[0389]
5.rpp、rgpp、rapp及其染料标记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证
[0390]
5.1rgpp的制备
[0391]
rgpp的制备方法如下:
[0392]
(5.1.1)rpp的制备:
[0393]
将60mg pcl-pei和4mg大黄酸(rh)溶解在4ml乙腈和2ml甲醇混合溶剂中,然后在搅拌(1000r/min)条件下逐滴加入20ml去离子水并继续搅拌20min。在45 ℃下使用旋转蒸发仪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得到负载rh的pcl-pei纳米颗粒(rpp)分散液。
[0394]
(5.1.2)rgpp的制备:
[0395]
将γ-聚(l-谷氨酸)(pga)去离子水溶液与rpp分散液以pga/pcl-pei摩尔比为0.4进行等体积混合,混合液在20℃下搅拌5min,得到pga包覆rpp的纳米颗粒(rgpp)分散液。
[0396]
5.2rpp
cy5
的制备
[0397]
cy5标记的rpp(rpp
cy5
)制备方法同“(5.1.1)rpp的制备”,不同点在于,用cy5标记的pcl-pei(pcl-pei
cy5
)替换pcl-pei,从而制备得到cy5标记的rpp 纳米颗粒(rpp
cy5
)分散液。
[0398]
5.3rgpp
cy5
的制备
[0399]
cy5标记的rgpp(rgpp
cy5
)制备方法同“5.1rgpp的制备”,不同点在于,用cy5标记的pcl-pei(pcl-pei
cy5
)替换pcl-pei,从而制备得到cy5标记的rgpp 纳米颗粒(rgpp
cy5
)分散液。
[0400]
5.4rapp的制备
[0401]
paa包覆rpp的纳米颗粒(rapp)制备方法同“5.1rgpp的制备”,不同点在于,用聚-l-天冬氨酸(paa)替换pga,从而制备得到paa包覆rpp的纳米颗粒(rapp)分散液。
[0402]
5.5rapp
cy5
的制备
[0403]
cy5标记的rapp(rapp
cy5
)制备方法同“5.4rapp的制备”,不同点在于,用cy5标记的pcl-pei(pcl-pei
cy5
)替换pcl-pei,从而制备得到cy5标记的rapp 纳米颗粒(rapp
cy5
)分散液。
[0404]
5.6pga
cy5.5
的合成
[0405]
cy5.5标记的pga(pga
cy5.5
)是通过将cy5.5-nh2和γ-聚(l-谷氨酸)(pga) 以摩尔比4:1混合,在dcc、nhs催化下偶联得到,经酶标仪(microplate reader)测定接枝率约为3.8%。
[0406]
5.7rg
cy5.5
pp
cy5
的制备
[0407]
cy5和cy5.5标记的rgpp(rg
cy5.5
pp
cy5
)制备方法同“5.1rgpp的制备”,不同点在于,用cy5标记的pcl-pei(pcl-pei
cy5
)替换pcl-pei,和用cy5.5标记的pga(pga
cy5.5
)替换pga,从
而制备得到cy5和cy5.5标记的rgpp纳米颗粒 (rg
cy5.5
pp
cy5
)分散液。
[0408]
表证
[0409]
粒径、电位和形态
[0410]
通过malvern zetasizer nano-zs90(malvern)测量纳米颗粒的zeta电位和粒径分布。通过jem-1200ex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铜网格上用磷钨酸染色的纳米颗粒进行拍照,测定纳米颗粒的形态。
[0411]
负载rh的pcl-pei纳米颗粒(rpp)分散液的粒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如图2的图2a所示,从图2a中可以看出,负载rh的pcl-pei纳米颗粒(rpp)为均匀的球形形态,平均粒径为37.7
±
6.1nm(多分散指数为0.15),zeta电位为18.3
±
5.5mv。
[0412]
pga包覆rpp的纳米颗粒(rgpp)的粒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如图2b 所示,图2b的tem图显示pga包覆rpp的纳米颗粒(rgpp)为清晰的核-壳结构, 无粘附或聚集现象,为均匀的球形形态,平均粒径为46.3
±
4.7nm(多分散指数为0.13), zeta电位为-7.2
±
2.9mv。paa包覆rpp的纳米颗粒(rapp)的粒径和tem如图2c 所示,也呈现出明显的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45.1
±
5.5nm(多分散指数为0.15), zeta电位为-6.6
±
3.2mv
[041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0414]
rg
cy5.5
pp
cy5
是一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染料cy5(ex/em=640nm/670nm) 和cy5.5(ex/em=670nm/710nm)标记的聚合物。fret效率和荧光光谱的变化与rpp 上pga涂层的状态相关。rpp
cy5
、pga
cy5.5
和rg
cy5.5
pp
cy5
的荧光光谱使用荧光光谱仪在640nm或670nm激发波长下测量,发射光谱从600到750nm。fret比率(r)由 670nm和710nm处的荧光强度计算。
[0415]
从图2d中可以看出,对rpp
cy5
,一旦在640nm激发,rpp
cy5
在670nm处具有主发射峰,而对于单独的pga
cy5.5
,在640nm激发条件下,在710nm的发射光中没有检测到显著信号。当pga
cy5.5
包覆在rpp
cy5
上时,rg
cy5.5
pp
cy5
在710nm处表现出强烈的cy5.5荧光发射,伴随着在670nm处的弱cy5荧光发射,rg
cy5.5
pp
cy5
的fret 比(r)为0.73,表明发生了强烈的fret,pga包覆rpp形成核壳结构的rgpp纳米颗粒。
[0416]
包封率和载药率
[0417]
将纳米颗粒以20,000r/min高速离心0.5h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agilent-l200)计算包封率(ee)和载药率(le)。
[0418]
rpp纳米颗粒的包封率(ee)和载药率(le)分别为95.38
±
3.34%和5.96
±
0.41%, rgpp纳米颗粒的包封率(ee)和载药率(le)分别为91.22
±
4.26%和3.27
±
0.53%,从图2e中可以看出,rgpp分散液在放置10天内未发生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的显着变化,表明rgpp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0419]
6.体外释放
[0420]
采用透析法研究rh溶液、rpp和rgpp纳米颗粒中的大黄酸(rh)体外释放特性。
[0421]
将rh溶液(rh-sol,通过将rh溶解于2wt%tween 80和1wt%甘油的pbs 7.4 缓冲液获得)、rpp分散液和rgpp分散液(均相当于加入2mg rh,n=6)放入透析袋(m
w cut-off 3.5kda)中并浸入500ml含有2wt%tween 80和1wt%甘油的磷酸盐缓冲液(pbs,ph7.4)释放介质中,在37℃振荡器中振荡(60r/min),在不同的释放时间点从释放液中取出1ml样品液并立即补充1ml新鲜释放介质。
[0422]
通过hplc测定取出样品液中的大黄酸(rh)含量。rh的峰面积(a)-rh浓度(c)在0.1
~4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a=71.272
×
c-12.817,相关系数r2=0.9998。根据标准曲线计算rh累积释放速率(q)。
[0423]
rh溶液(rh-sol)、rpp分散液和rgpp分散液在释放介质中的rh释放曲线如图2f所示,从图2f中可以看出,rh-sol在前3小时内表现出快速的药物rh释放,药物累计释放率(q)高达82.4%,rpp颗粒在释放介质中3h的药物累计释放率(q) 为46.6%,具有突释现象,然而,rgpp显示出药物可控释放特性,即rh在rgpp 中具有可控的释放行为,rgpp颗粒3h的药物累计释放率(q)仅仅为23.7%,无突释现象,然后缓慢释放,在48h时药物累计释放率(q)为45.8%。通过经典的零级、一级和higuchi模型对rgpp的释放行为进行模拟,发现rgpp的药物释放曲线符合 higuchi模型方程(q=0.967t
1/2
+0.056,r2=0.8971),从而表明rgpp显示出药物可控缓慢释放特性。
[0424]
ph7.4磷酸盐缓冲液(pbs)模拟血液循环的微环境(ph约7.4),控制纳米颗粒中的药物在血液循环中缓慢释放是纳米颗粒降低系统副作用和实现有效靶向治疗的关键因素,从图2f中可以看出,纳米颗粒rgpp在模拟血液循环的微环境中药物缓慢释放且没有突释特性,这不仅能够有效避免纳米颗粒在血液循环中过早和过快的释放药物带来的系统性副作用,且能够提高纳米颗粒在肾脏细胞靶部位的靶向聚集,提高纳米颗粒中的药物在肾脏细胞有效部位的聚集释放量和作用效果,从而降低副作用和实现有效靶向治疗。
[0425]
7.溶血试验
[0426]
红细胞来自抗凝的新鲜小鼠血液。红细胞用pbs缓冲液(ph7.4)洗涤3次,在 2000r/min下离心5min,然后重悬于ph7.4 pbs缓冲液中,得到浓度为108个细胞/ml 的红细胞母液。然后,将0.9ml用ph7.4 pbs缓冲液稀释得到不同浓度的rgpp分散液或rpp分散液与0.1ml红细胞母液在离心管中混合,并在37℃振荡器(60r/min) 中孵育2h后,以2000r/min离心5min后,从沉淀部分获得完整的红细胞,测量上清液在540nm处的吸光度以检测释放的血红蛋白。ph7.4 pbs缓冲液和水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不同浓度的rgpp和rpp溶血特性如图3所示。
[0427]
从图3中可以看出,rgpp具有优异血液系统安全性,与rpp相比,rgpp显示更低的溶血活性,当颗粒浓度达到1mm时,rgpp的溶血率仅仅为1.9%,而对rpp 的溶血特性表现出剂量依赖性行为,在1mm时溶血率为7.9%。
[0428]
因此,rgpp的低溶血性能够确保rgpp给药(如静脉给药)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避免细胞膜损伤、变薄和渗漏,避免细胞毒性,提高给药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
[0429]
8.细胞摄取
[0430]
hk-2细胞以1
×
105个细胞/孔的密度接种于12孔板中,培养12h后,将hk-2 细胞分别用100μl具有相同荧光强度的rgpp
cy5
和rapp
cy5
纳米颗粒处理不同时间后,去除培养基,用pbs缓冲液洗涤细胞3次,消化,然后收获细胞。流式细胞术用于测定不同处理时间后hk-2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测定摄取率曲线以评价hk-2 细胞对rgpp和rapp摄取效率。
[0431]
hk-2细胞对rgpp和rapp摄取效率如图4和表1所示。
[0432]
表1hk-2细胞对rgpp和rapp不同孵育时间的摄取荧光值
[0433][0434]
从图4和表1中可以看出,hk-2细胞对rgpp具有优异的摄取能力,与rapp 相比,rgpp具有更快和更高的细胞摄取效率,0.5h时,58%的rgpp被hk-2细胞摄取且在1.5h达到饱和,然而rapp的hk-2细胞摄取在2.5小时达到了饱和平台期。
[0435]
9.亚细胞分布
[0436]
hk-2细胞在共聚焦培养皿(1
×
105个细胞/培养皿)中培养24h。分别使用fitc-wga(1ml新鲜培养基中5μm,染细胞膜15min)和hoechest33342(2滴/盘,染细胞核20min)染色考察rgpp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lysogreen dnd 26 (0.2μl/皿,染溶酶体30min)和hoechest33342(2滴/盘,染细胞核20min)染色考察rgpp溶酶体逃逸情况。用pbs缓冲溶液洗涤细胞一次后,将1ml含有50μlrgpp
cy5
分散液的新鲜无血清dmem培养基加入细胞中,并孵育0.5h、1h、2h或4 h。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研究具有405nm、488nm和640nm波长通道的纳米颗粒的亚细胞分布。
[0437]
clsm测定hk-2细胞对rgpp
cy5
摄取如图5的图5a所示。fitc-wga和hoechst 33342用于染色细胞膜和细胞核,分别显示绿色和蓝色荧光,cy5标记的rgpp纳米粒子显示红色荧光。从图5a中可以看出,当rgpp
cy5
纳米颗粒与细胞膜相互作用时,绿色荧光与红色荧光共存,以黄色点的形式出现,可以看出,大部分rgpp
cy5
颗粒被hk-2细胞摄取,表明hk-2细胞对rgpp
cy5
纳米颗粒具有优异摄取效率。
[0438]
孵育2h或4h,clsm测定rgpp
cy5
被hk-2细胞摄取后的亚细胞分布(图5b)。溶酶体用lysogreendnd26染色,显示绿色荧光,从图5b中可以看出,rgpp cy5
与hk-2细胞膜在孵育2h时,溶酶体出现很多黄点,表明rgpp
cy5
纳米颗粒被溶酶体捕获,然而,在孵育4h时,溶酶体的绿色荧光和rgpp
cy5
纳米颗粒的红色荧光分别重新出现,表明被溶酶体捕获的rgpp纳米颗粒在孵育4h后迅速从溶酶体中逸出,rgpp纳米颗粒进入到细胞质中,因此,rgpp纳米颗粒具有优异溶酶体逃逸和避免溶酶体降解能力,溶酶体逃逸能够有效避免载药纳米颗粒rgpp及其负载的药物被溶酶体中的降解酶破坏和降解,提高rgpp及其负载的药物在细胞内中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药物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
[0439]
10.dn小鼠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
[0440]
为了研究血液清除率,将rh-sol溶液(rh-sol,通过将rh溶解于2wt%tween 80 和1wt%甘油的pbs 7.4缓冲液获得)、rapp分散液或rgpp分散液尾静脉注射到糖尿病肾病(dn)小鼠中,各组rh给药剂量均相当于5mg/kg。在注射后的不同时间点通过小鼠眼眶静脉丛收集血液样本(50μl),然后向血液样本中加入50μl肝素溶液(1mg/ml),注射后12h取血完
成后,处死小鼠,收集肾脏并通过-lt (qiagen)匀浆以计算rh的浓度。
[0441]
样本中的rh含量测定方法如下:
[0442]
血液或肾组织匀浆样本在4℃下以5,000rpm离心5min后,将50μl上清液用 950μl乙腈稀释以释放和提取rh,所得混合物经涡旋和超声处理后,以5000rpm离心5min,然后收集500μl上清液并浓缩用于hplc分析。根据标准曲线计算rh含量,并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
[0443]
rh-sol溶液、rapp分散液或rgpp分散液尾静脉注射给药后的rh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变化如图6的图6a所示,从图6a中可以看出,rh-sol在所有时间点均表现出最低的rh浓度,在给药后2h时仅为注射剂量的16.7%,在8h时急剧下降至小于注射剂量的0.2%,表明rh-sol具有快速的血液清除。与rh-sol相比,在将rh负载到纳米颗粒中后,rapp和rgpp表现出长时间血液循环,在注射后2h时,血液中rapp和rgpp的rh浓度依次分别为注射剂量的28.4%和30.9%,12h后依次逐渐降低至1.4%和1.8%。rh-sol、rapp和rgpp的药时曲线面积(auc)依次分别为 20.7μg/ml
·
h、44.6μg/ml
·
h和47.3μg/ml
·
h,rapp和rgpp的消除半衰期(t
1/2
)依次分别为1.46h和1.59h,依次分别是rh-sol(0.42h)的3.47和3.78倍。因此,rgpp 能够延长rh的血液循环时间,rapp和rgpp的血液清除率相似,rgpp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长时间血液清除半衰期和血液循环时间,能够增强rgpp从肾脏血管部位渗透到肾脏组织,增强靶向治疗效果,降低药物在正常组织细胞中的聚集和副作用。
[0444]
注射后12h取血完成后,处死小鼠,各组肾组织中rh含量如图6b所示,从图 6b中可以看出,虽然rapp和rgpp的血液清除率相似,但与rapp相比,rgpp组的肾脏中的rh量显著提高,比rapp高出4.1倍,比rh-sol高出14.5倍,从而表明,与rapp和rh-sol相比,rgpp具有优异的肾靶向性,提高药物的肾靶向治疗效果。
[0445]
11.dn小鼠的生物分布
[0446]
将rapp
cy5
分散液或rgpp
cy5
分散液尾静脉注射到糖尿病肾病(dn)小鼠中 (200μl/20g,n=4),注射后24h,处死小鼠,切除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脑、小肠、肌肉,并收集注射给药后代谢笼小鼠24h内尿液,心、肝、脾、肺、肾、脑、小肠和肌肉用盐水洗涤后,称重,通过体内成像系统(ivis lumina ii)对切除的各组织和收集的尿液成像,并计算总荧光强度。
[0447]
在rapp
cy5
分散液或rgpp
cy5
静脉注射后24h,解剖的各个组织的荧光成像及其荧光强度如图7的图7a和图7b所示,从图7a和图7b中可以看出,rgpp
cy5
的荧光强度在肾脏中大量积累,显著高于rapp
cy5
,从而具有优异的肾靶向性,与rapp 纳米颗粒相比,rgpp纳米颗粒在肾脏中的荧光强度增加了3.6倍,表现出优异的肾靶向能力。rgpp在肝脏中的荧光强度显着低于rapp纳米粒子,rgpp能够有效避免在肝脏累积,从而有效降低肝毒性。
[0448]
各组尿液的荧光强度如图7c所示,从图7c中可以看出,rgpp
cy5
在尿液中浓度显著低于rapp
cy5
,表明尿液中rgpp的排泄较少,rgpp的肾清除率低,因此,与rapp相比,rgpp可以更多和更长时间保留体内发挥靶向治疗效果,因此,与 rapp相比,rgpp在肾脏中表现出优异的靶向能力和更长的保留治疗时间。
[0449]
12.药效学研究
[0450]
将糖尿病肾病(dn)小鼠随机分组,每组6只,给各组糖尿病肾病(dn)小鼠分别注射长效甘精胰岛素(lantus)(皮下注射,0.5u/小鼠)、rh-sol溶液(rh-sol,通过将rh溶解于2wt%tween 80和1wt%甘油的pbs 7.4缓冲液获得)(尾静脉注射,剂量相当于rh 5mg/kg)、rapp分散液(尾静脉注射,剂量相当于rh 5mg/kg)和 rgpp分散液(尾静脉注射,剂量相当于
rh 5mg/kg)以比较治疗效果,并选取6只正常健康c57bl/6小鼠作为hc(健康对照)组和6只糖尿病肾病(dn)小鼠作为dnc 组,hc组和dnc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每隔一天给药一次,持续20天。在治疗结束时,将各组小鼠关在代谢笼中,收集24h尿量(24h-uv)并使用elisa试剂盒测量24小时尿蛋白(urinary protein,up)和尿肌酐(urinary creatinine,ucr)后,收集和离心不同组小鼠给药后的全血样品后分析血清尿素氮(serum urea nitrogen, s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肌酐清除率(ccr)。ccr使用以下公式计算ccr(ml/min
·
kg)=ucr
×
24huv/(scr
×
body weight
×
24
×
60。处死小鼠,解剖肾脏并称重,计算肾脏重量和体重的比率(肾脏指数f)。肾脏用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高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病变,定量评价病理形态。通过免疫组化染色(ihc)分析肾脏中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
[0451]
将长效胰岛素类似物lantus皮下注射到糖尿病肾病(dn)小鼠中用于高血糖治疗作为对照。通过评估与糖尿病肾病(dn)相关的血液和尿液样本的生化参数如ucr、 up、sun、scr、ccr和肾脏指数,比较lantus、rh-sol、rapp和rgpp对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
[0452]
从图8的图8a、图8b、图8c、图8d、图8e和图8f中可以看出,ragg和r gpp组的尿肌酐(ucr)和肌酐清除率(ccr)显着高于dnc组,而尿蛋白(up)、血清尿素氮(sun)、血清肌酐(scr)和肾脏指数显著低于dnc组,表明ragg和rgpp 纳米颗粒对糖尿病肾病(dn)具有治疗作用,且优于rh-sol和lantus治疗,且rgpp 纳米颗粒对糖尿病肾病表现出最显著的治疗作用(p《0.05),rgpp的尿肌酐(ucr)、尿蛋白(up)、血清尿素氮(sun)、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和肾脏指数(f) 分别为2.98
±
0.15mmol/l、1.33
±
0.16mg/24h、9.7
±
1.35mmol/l、55
±
8.5μmol/l、1.82
±ꢀ
0.19ml/min
·
kg和1.37
±
0.12,而rh-sol组的尿肌酐(ucr)、尿蛋白(up)、血清尿素氮(sun)、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和肾脏指数(f)分别为1.76
±
0.27m mol/l、2.81
±
0.25mg/24h、12.5
±
2.57mmol/l、80.1
±
10.77μmol/l、1.25
±
0.22ml/min
·
k g和1.78
±
0.09,表明rgpp对糖尿病肾病(dn)具有优异的治疗效果。
[0453]
处死小鼠后,收集肾脏,肾脏中纤连蛋白(fn)的h&e染色、pas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ihc)用于评估糖尿病肾病(dn)病理特征。从图8g、图8h和图8i中可以看出,dnc组表现出典型的糖尿病肾病(dn)症状,包括肾小球增大和硬化、膜基质扩张、系膜区扩张、基底膜增厚、肾小管和血管丛明显损伤,此外,在dnc组中,浸润扩大到整个肾囊室,肾小球基底膜明显增大,系膜基质积聚(pas染色的浅紫色)。然而,rapp和rgpp治疗后糖尿病肾病(dn)疾病得到有效改善,rapp和rgpp治疗组显示出显著抑制肾小球增大、增强的肾小球血管循环、减小肾小管的管腔体积、抑制肾小球系膜基质增殖和抑制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此外,纤连蛋白(fn)作为肾小球基底膜和系膜基质的组成部分,是糖尿病肾病(dn)恶化过程中主要的细胞外基质蛋白。根据ihc图像,糖尿病肾病(dn)小鼠模型的肾小球膜被染成深棕色,表明肾小球中fn分泌迅速增加,和更厚的肾小球基底膜和累积的系膜基质。与lantus、 rh-sol和rapp相比,rgpp纳米颗粒显著降低fn分泌和累积以及糖尿病肾病的恶化(与dnc组相比,p《0.01;与rh-sol相比,p《0.05)。因此,上述结果表明rgpp 纳米粒通过改善多项病理指标显着恢复和改善肾脏生理功能,从而治疗糖尿病肾病 (dn)。
[0454]
13.数据分析
[0455]
所有测量至少平行三次进行。数据表示为平均值
±
标准偏差(sd)。通过单向方差
分析(anova)评估平均值的显着差异。p《0.05的统计检验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0456]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针对一种案例设计的实施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递送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递送载体包括纳米粒和聚-γ-谷氨酸,所述纳米粒的纳米材料包括pcl-pei;所述的聚-γ-谷氨酸修饰所述纳米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送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l-pei的结构式如下:m为10-50,更佳地15-45,更佳地20-40,更佳地25-40,更佳地26-38,更佳地28-36,更佳地30-35,更佳地30-34,更佳地31-33,最佳地32;n为5-40,更佳地8-35,更佳地10-30,更佳地15-25,更佳地16-23,更佳地17-22,更佳地18-20,最佳地19。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送载体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负载药物的药物复合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递送载体用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用途:(i)促进药物复合物在肾细胞部位的富集和/或渗透;(ii)促进药物复合物被肾细胞吸收和摄取;(iii)改善药物复合物被肾细胞溶酶体的滞留和/或降解;(iv)改善药物复合物负载的药物被肾细胞溶酶体的滞留和/或降解;(v)增强药物复合物对肾病的治疗效果;(vi)提高药物复合物的血液清除半衰期;和/或(vii)提高药物复合物负载的药物的血液清除半衰期。5.一种药物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复合物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送载体;和药物。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复合物包括载药纳米颗粒。7.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pcl-pei和药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有机相;(2)将有机相与水相混合后,除去有机相,得到分散液;(3)将分散液与聚-γ-谷氨酸水溶液混合后,搅拌混合,得到药物复合物。8.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疾病;所述的疾病包括药物的适应症。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包括预防和/或治疗肾病的药物;所述的疾病包括肾病;所述的组合物为静脉注射制剂。10.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送载体和/或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复合物。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递送载体及其在治疗肾病中的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递送载体,所述的递送载体包括纳米粒和聚-γ-谷氨酸,所述纳米粒的纳米材料包括PCL-PEI;所述的聚-γ-谷氨酸修饰所述纳米粒。本发明所述的递送载体能够用于负载药物形成载药纳米颗粒,所述的载药纳米颗粒能够有效在肾脏部位聚集,有效的被肾细胞吸收和摄取,避免在细胞溶酶体的滞留和降解,具有优异的长时间血液清除半衰期和系统生物安全性高等优势,从而对肾病如糖尿病肾病具有优异的靶向治疗效果且生物安全性高。具有优异的靶向治疗效果且生物安全性高。具有优异的靶向治疗效果且生物安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伟 陈丹飞 方霞 蔡鑫君 王其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5.16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