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沙质地基降水井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及其降水方法。
背景技术:2.在建筑施工中,通常需要在基坑的底端挖设电梯井、积水井,对于海边的沙质地基的基坑,由于沙质地基含水量大,在沙质地基的基坑内挖设电梯井、积水井时难以保证干燥施工。
3.目前,为使沙质地基的基坑能够在干燥状态下挖设电梯井、积水井,通常是在基坑外设置管井进行降水,使管井的深度大于电梯井、积水井的深度,管井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
4.在基坑外设置管井易于受到基坑外场地的影响,从而使得沙质地基的基坑的降水井难以设置。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便于在沙质地基的基坑处设置降水井,本技术提供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及其降水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包括双层波纹管,所述双层波纹管埋设在基坑的底面上,且顶端与基坑的底面齐平,所述双层波纹管的外层侧壁与内层侧壁之间形成吸水腔,所述双层波纹管的外层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所述双层波纹管内部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吸水腔连通,且出水口用于与排水沟连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坑的底面埋设双层波纹管,双层波纹管的外层侧壁上开设进水孔,使得基坑底部的水易于流动到双层波纹管的吸水腔内,然后通过潜水泵将吸水腔内的水排到排水沟内,从而将降水井设置在基坑的底面,使得基坑边缘的场地不易对降水井的设置造成影响,从而便于在基坑处设置降水井。
8.将双层波纹管布置在基坑的底面,减少了基坑内的水与降水井的距离,使得水更加易于流入到降水井中,从而降低了降水周期,提高了降水质量;使用双层波纹管来设置降水井,降低了降水井的制造成本和施工成本,进而根据沙质地基的特性,将双层波纹管设置在基坑的底面上,使得降水井便于在基坑处设置,且降低了沙质地基降水井的制造成本,提高了降水井的降水效率。
9.可选的,所述吸水腔的顶端呈封口状,且底端呈开口状,双层波纹管的顶端设置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口与所述吸水腔连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抽气泵将吸水腔内的空气抽出,使得吸水腔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通过负压的作用,使得双层波纹管周围的水更加易于流动到吸水腔内,从而提高了降水井的降水效率,使得基坑内的水易于快速排出。
11.可选的,所述双层波纹管的外层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滤网。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双层波纹管的外层侧壁上设置滤网,滤网使双层波纹管周围的沙土不易从进水孔进入到吸水腔内,从而使得双层波纹管的降水作用不易受到影响;同时滤网也使得沙土不易进入进水孔,使得进水孔不易因沙土而发生堵塞。
13.可选的,所述双层波纹管内层侧壁的顶部也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且内部设置有波纹挡管,所述双层波纹管的内层侧壁套设在所述波纹挡管上,所述波纹挡管与所述双层波纹管相适配,且转动连接,所述波纹挡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与所述双层波纹管内层侧壁上的所述进水孔一一对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潜水泵的排水效率小于双层波纹管上外层侧壁上进水孔的进水效率时,吸水腔内的水位上升到吸水腔的顶部,转动波纹挡管,使得双层波纹管内层侧壁上的进水孔与让位孔相对应,从而使得吸水腔内的水易于从双层波纹管内层侧壁的进水孔流入到双层波纹管内部,从而增大了双层波纹管的最大降水量,使得双层波纹管不易发生溢满现象。
15.可选的,所述双层波纹管的内层侧壁与外层侧壁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加强杆。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双层波纹管的内层侧壁与外层侧壁之间设置加强杆,提高了双层波纹管的横向强度,使得双层波纹管不易在水压、土压的作用下发生变形。
17.可选的,所述吸水腔内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管,所述加强管沿所述双层波纹管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一端与所述双层波纹管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沙土抵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若干个加强管,提高了双层波纹管的纵向强度,使得双层波纹管不易发生压缩的情况,使得双层波纹管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
19.可选的,所述加强管的侧壁上滑动穿设有防堵杆,所述防堵杆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防堵杆与所述双层波纹管外层侧壁上的所述进水孔一一对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水孔由于泥沙发生堵塞时,滑动防堵杆,防堵杆能够对进水孔进行疏通,使得进水孔不易发生堵塞,从而通过设置防堵杆使得双层波纹管易于保持降水的能力。
21.可选的,所述防堵杆位于所述加强管内的一端抵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所述防堵杆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块与所述加强管相互靠近的一侧呈斜面,所述防堵杆与所述加强管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力滑动驱动块,驱动块通过斜面驱动防堵杆滑动,同时使弹簧积蓄弹力,当驱动块的受力解除后,弹簧通过弹力使防堵杆恢复原位,从而通过驱动块以及驱动块上的斜面,使得驱动防堵杆的力转变为沿加强管长度方向的力,使得防堵杆更加易于进行驱动;通过弹簧使防堵杆易于自动复位,使得防堵杆的使用更加便捷。
23.可选的,所述双层波纹管上所述进水孔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位于所述吸水腔内。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进水孔下方设置引流板,使得从进水孔流入到吸水腔内的水能够从引流板直接流入到吸水腔的底端,从而使得从进水孔流入的水不易因双层波纹管外层侧壁的引流作用在双层波纹管的外层侧壁上流动,从而使得位于上方的进水孔的水流不易对位于下方的进水孔的水流造成影响。
2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的降水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
方案: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的降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抽气:所述抽气泵将所述吸水腔内的空气抽出所述吸水腔,使所述吸水腔内部处于负压状态;进水:在负压的作用下,基坑周围的水通过所述进水孔加速流动到所述吸水腔内;过滤:在水从所述进水孔流入到所述吸水腔内的过程中,所述滤网对水中的沙土进行过滤;排水:所述潜水泵将流入所述吸水腔内的水排入到排水沟内。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抽气泵使吸水腔处于负压状态,由于吸水腔内处于负压状态,使得双层波纹管周围的水更加易于流入到吸水腔内,从而使得双层波纹管的降水更加快速,降低了降水井的降水效率,滤网使水中的泥沙不易流入到进水孔处,使得进水孔不易堵塞,然后通过潜水泵将水排出到排水沟内,使得双层波纹管能够更加快速的进行降水,提高了降水井的降水速度。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将双层波纹管设置在基坑的底面上,使得降水井的设置不易受到基坑周围场地的限制;2.通过使吸水腔处于负压状态,使得双层波纹管易于快速进行降水;3.通过防堵杆对进水孔进行疏通,使得进水孔不易发生堵塞,进而使得双层波纹管降水的能力不易降低。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在基坑内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视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双层波纹管;11、进水孔;111、引流板;12、吸水腔;13、波纹挡管;131、让位孔;2、抽气泵;3、加强组件;31、加强杆;32、加强管;4、防堵组件;41、防堵杆;42、驱动块;43、弹簧;44、驱动杆;5、潜水泵;6、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参照图1和图2,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包括双层波纹管1,双层波纹管1埋设在基坑的底面上,参照图3,双层波纹管1的外层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孔11,双层波纹管1的内部设置有潜水泵5。使用时,基坑内部的水经进水孔11流动到双层波纹管1处,潜水泵5将水排出双层波纹管1,从而使得降水井易于在基坑处设置,且降低了降水井的制造成本以及提高了降水井的降水效果。
32.参照图3,双层波纹管1竖直设置,且顶端与基坑的底面齐平,双层波纹管1内部中空,且呈圆环形,双层波纹管1的内层侧壁与外层侧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吸水腔12,吸水腔12
的顶端呈封口状,且底端呈开口状。吸水腔12连通有抽气泵2,抽气泵2位于吸水腔12的顶端,且固定设置在基坑的底面上。
33.参照图3和图4,进水孔1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进水孔11沿双层波纹管1的周向和轴向设置,进水孔11呈圆形,且贯穿双层波纹管1的外层侧壁,进水孔11位于双层波纹管1外层侧壁靠近内层侧壁的波峰处。进水孔1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引流板111,引流板111呈矩形,且竖直设置,引流板111位于吸水腔12内,且底端朝向双层波纹管1的内层侧壁弯曲。
34.使用时,启动抽气泵2,抽气泵2将吸水腔12内的空气抽出,使吸水腔12内部处于负压状态,基坑内的水在负压的作用下经进水孔11沿引流板111流动到吸水腔12内,从而使得双层波纹管1周围的水更加易于流动到吸水腔12内。
35.参照图4,双层波纹管1内层侧壁的顶部也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11,若干个进水孔11沿双层波纹管1内层侧壁的周向和轴向设置,双层波纹管1内层侧壁上的进水孔11贯穿双层波纹管1的内层侧壁。
36.双层波纹管1内部的顶部设置有波纹挡管13,双层波纹管1的内层侧壁套设在波纹挡管13上,波纹挡管13与双层波纹管1的内层侧壁相适配,且转动连接。
37.波纹挡管13上开设有若干个让位孔131,若干个让位孔131沿波纹挡管13的周向和轴向设置,让位孔131呈圆形,且贯穿波纹挡管13的侧壁,让位孔131与双层波纹管1内层侧壁上的进水孔11一一对应,且相适配。
38.参照图3,潜水泵5位于双层波纹管1内部的底端,潜水泵5的进水口与吸水腔12的内部以及双层波纹管1的内部均连通,潜水泵5的出水口通过管路用于与排水沟连通。
39.使用时,启动潜水泵5,潜水泵5将吸水腔12内的水抽到排水沟处;当吸水腔12内的水位达到吸水腔12的顶部时,转动波纹挡管13,使波纹挡管13的让位孔131与双层波纹管1内层侧壁上的进水孔11相对应,使得吸水腔12内的水流动到双层波纹管1的内部,从而使得吸水腔12不易出现溢满现象,提高了双层波纹管1的降水能力。
40.参照图4,吸水腔12内设置有加强组件3,加强组件3包括加强杆31和加强管32,加强杆3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加强杆31沿双层波纹管1的周向和轴向设置,加强杆31呈杆状,且长度方向与双层波纹管1的直径方向相同,加强杆31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双层波纹管1的外层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双层波纹管1的内层侧壁固定连接,加强杆31与双层波纹管1外层侧壁的连接处位于双层波纹管1外层侧壁靠近内层侧壁的波谷处。
41.加强管32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管32呈方形管状,且竖直设置,加强管32与双层波纹管1外层侧壁上周向设置的进水孔11一一对应,加强管32的顶端穿设在吸水腔12的顶端,且与吸水腔12的顶端固定连接,加强管32的底端用于与沙土抵接。
42.使用时,加强杆31提高了双层波纹管1的横向强度,加强管32提高了双层波纹管1的纵向强度,使得双层波纹管1在水压、土压的作用下不易发生变形。
43.参照图4,加强管32上设置有若干组防堵组件4,防堵组件4与双层波纹管1外层侧壁轴向的进水孔11一一对应,防堵组件4包括防堵杆41、驱动块42和弹簧43,防堵杆41呈圆形杆状,且穿设在加强管32靠近双层波纹管1外层侧壁的一侧上,防堵杆41与加强管32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与防堵杆41的轴线方向,防堵杆41水平设置,防堵杆41位于加强管32外的一端呈球形,且与双层波纹管1外层侧壁上的进水孔11之间留有间隙。
44.驱动块42位于加强管32内部,且与防堵杆41位于加强管32内的一端正对设置,驱
动块42与加强管32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为加强管32的长度方向,驱动块42呈矩形块状,驱动块42与防堵杆4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均为沿竖直向上的方向朝着靠近防堵杆41的方向。
45.弹簧43位于加强管32内,且沿防堵杆41的轴线方向设置,弹簧43的一端与防堵杆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加强管32固定连接。
46.同一个加强管32内的若干个驱动块42共同一体连接有一个驱动杆44,驱动杆44呈长杆状,且长度方向与加强管32的长度方向相同,驱动杆44的顶端延伸出加强管32的顶端。
47.双层波纹管1外层侧壁上固定设置滤网6。
48.使用时,滤网6对流入进水孔11的水进行过滤,使得进水孔11不易堵塞;当进水孔11发生堵塞时,按下驱动杆44,驱动杆44带动若干个驱动块42向下滑动,驱动块42通过斜面推动防堵杆41滑动,防堵杆41戳在进水孔11内,从而通过防堵杆41对进水孔11进行疏通,使得双层波纹管1的降水能力易于维持。
4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启动抽气泵2和潜水泵5,抽气泵2将吸水腔12内的空气抽出,使吸水腔12处于负压状态,在负压作用下,双层波纹管1周围的水经过滤网6流入到进水孔11内,滤网6对水进行过滤,水从进水孔11下方的引流板111流入到吸水腔12内,潜水泵5将吸水腔12内的水排出到排水沟内,从而使基坑的水易于排出,通过在基坑底面上设置双层波纹管1使得基坑处的降水井便于设置。
50.当吸水腔12内的水位上升到吸水腔12的顶部时,转动波纹挡管13,使让位孔131与双层波纹管1内层侧壁上的进水孔11正对,从而使得吸水腔12内的水能够流动到双层波纹管1的内部,使得吸水腔12不易发生溢满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双层波纹管1的降水能力。
51.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的降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抽气:抽气泵2将吸水腔12内的空气抽出吸水腔12,使吸水腔12内部处于负压状态;进水:在负压的作用下,基坑周围的水通过进水孔11加速流动到吸水腔12内;过滤:在水从进水孔11经引流板111流入到吸水腔12内的过程中,滤网6对水中的沙土进行过滤;调节:当吸水腔12内的水位达到吸水腔12的顶部时,转动波纹挡管13,使让位孔131与双层波纹管1内层侧壁的进水孔11正对;分流:吸水腔12内的水经双层波纹管1内层侧壁的进水孔11、让位孔131流入到双层波纹管1的内部;排水:潜水泵5将流入吸水腔12内的水以及双层波纹管1内的水排入到排水沟内;疏通:当双层波纹管1外层侧壁上的进水孔11堵塞时,按压驱动杆44,驱动杆44使驱动块42下滑,驱动块42推动防堵杆41滑动,防堵杆41戳在进水孔11内,使进水孔11疏通。
52.降水时,通过抽气泵2使吸水腔12处于负压状态,在负压作用下,双层波纹管1周围的水加速流动到吸水腔12内,潜水泵5将吸水腔12内的水排入到排水沟内,从而使得降水井周围的水易于快速降水。
53.当吸水腔12内的水位达到吸水腔12的顶部时,转动波纹挡管13,使吸水腔12内的水经双层波纹管1内层侧壁上的进水孔11以及让位孔131流入到双层波纹管1的内部,从而使得吸水腔12不易发生溢满情况,使得降水井的降水能力易于保证。
54.当双层波纹管1外层侧壁上的进水孔11发生堵塞时,通过驱动杆44、驱动块42使防堵杆41戳在进水孔11内,通过防堵杆41对进水孔11进行疏通,使得双层波纹管1外层侧壁上的进水孔11不易堵塞,使得降水井的降水能力易于保证。
5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波纹管(1),所述双层波纹管(1)埋设在基坑的底面上,且顶端与基坑的底面齐平,所述双层波纹管(1)的外层侧壁与内层侧壁之间形成吸水腔(12),所述双层波纹管(1)的外层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11),所述双层波纹管(1)内部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潜水泵(5),所述潜水泵(5)的进水口与所述吸水腔(12)连通,且出水口用于与排水沟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腔(12)的顶端呈封口状,且底端呈开口状,双层波纹管(1)的顶端设置有抽气泵(2),所述抽气泵(2)的进气口与所述吸水腔(1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波纹管(1)的外层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滤网(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波纹管(1)内层侧壁的顶部也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11),且内部设置有波纹挡管(13),所述双层波纹管(1)的内层侧壁套设在所述波纹挡管(13)上,所述波纹挡管(13)与所述双层波纹管(1)相适配,且转动连接,所述波纹挡管(13)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让位孔(131),所述让位孔(131)与所述双层波纹管(1)内层侧壁上的所述进水孔(11)一一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波纹管(1)的内层侧壁与外层侧壁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加强杆(3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腔(12)内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管(32),所述加强管(32)沿所述双层波纹管(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一端与所述双层波纹管(1)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沙土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管(32)的侧壁上滑动穿设有防堵杆(41),所述防堵杆(41)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防堵杆(41)与所述双层波纹管(1)外层侧壁上的所述进水孔(11)一一对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杆(41)位于所述加强管(32)内的一端抵接有驱动块(42),所述驱动块(42)与所述加强管(32)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块(42)与所述防堵杆(41)相互靠近的一侧呈斜面,所述防堵杆(41)与所述加强管(32)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43)。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波纹管(1)上所述进水孔(1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引流板(111),所述引流板(111)位于所述吸水腔(12)内。10.根据权利要求3-9任一项所述的降水井的降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抽气:所述抽气泵(2)将所述吸水腔(12)内的空气抽出所述吸水腔(12),使所述吸水腔(12)内部处于负压状态;进水:在负压的作用下,基坑周围的水通过所述进水孔(11)加速流动到所述吸水腔(12)内;过滤:在水从所述进水孔(11)流入到所述吸水腔(12)内的过程中,所述滤网(6)对水中的沙土进行过滤;排水:所述潜水泵(5)将流入所述吸水腔(12)内的水排入到排水沟内。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及其降水方法,涉及沙质地基降水井的领域,一种沙质地基波纹管降水井包括双层波纹管,所述双层波纹管埋设在基坑的底面上,且顶端与基坑的底面齐平,所述双层波纹管的外层侧壁与内层侧壁之间形成吸水腔,所述双层波纹管的外层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所述双层波纹管内部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吸水腔连通,且出水口用于与排水沟连通。本申请具有便于在沙质地基的基坑处设置降水井的效果。井的效果。井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姜涛 刘嘉茵 汤德芸 蒋路 马跃 杨亚光 汤珅 顾邱晗 高萌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2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