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与装饰保温一体化同步施工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4-02-21  115


1.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与装饰保温一体化同步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建筑业逐渐向着节能、环保和施工速度快的方向发展,于是出现了装配式技术,即在厂房中预制楼板和墙体,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模块化组装。此种施工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洁净了现场环境,但由于连接部位力学性能相对薄弱,降低了建筑的整体性,致使大部分仍采用支模、浇筑和拆模的传统施工方式。
3.也有的使用免拆保温模板作为外模板。在待施工墙体位置绑扎钢筋网架,钢筋网架的内侧支设内模板、外侧支设外模板,对拉外模板和内模板形成浇筑腔,向浇筑腔中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成型后拆除内模板,形成墙体,使得外模板则成为墙体的一部分。此种施工方法既避免了外模板的拆除,又实现了保温层与墙体的同步施工,从而节省了墙体成型后的保温层独立施工工序。但仍然需要支设与拆除内模板,并且钢筋网架的绑扎需要按照图纸布置竖钢筋和横钢筋,然后将布置的好的竖钢筋和横钢筋稳固地绑扎在一起,不仅降低了钢筋网架的制作速度,还需要专业的钢筋工,增加了人工支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与装饰保温一体化同步施工方法,能够实现建筑墙体与内外装饰的同步施工,在保证建筑整体性的前提下,减少施工工序,利于大幅缩短施工周期。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建筑与装饰保温一体化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钢筋网架:将两个以上的龙骨沿待建墙体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所用龙骨包括第一竖肋和第二竖肋,第一竖肋与第二竖肋依次内外并排设置,还包括两根以上依次上下排布的横肋,横肋的一端与第一竖肋相固定、另一端与第二竖肋相固定,横肋上设有卡槽;第一竖肋的内端壁位于第一平面内,第二竖肋外端壁位于第二平面内,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呈相互平行状设置,在所有龙骨中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卡槽内卡设横向钢筋,形成钢筋网架;(2)支模:在第一平面内固定内饰板,第二平面内固定外饰板,内饰板与外饰板间形成浇筑腔;所述内饰板具有位于最内侧的内饰层,外饰板具有位于最外侧的外饰层,外饰板中还设有保温层;(3)浇筑:向浇筑腔中填充浆料,浆料经养护成型后,与内饰板和外饰板共同构成墙体。
6.优选的,步骤(2)中,由夹具固定内饰板和外饰板,所述夹具包括连接梁,连接梁的一端连接第一夹臂、另一端连接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卡设在内饰板的内壁上,第二夹臂卡设在外饰板的外壁上。
7.优选的,所述连接梁螺纹连接第一夹臂或/和第二夹臂。
8.优选的,所述内饰板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槽,外饰板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槽的内端大于外端,第二连接槽的外端大于内端。
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均为燕尾槽。
10.优选的,步骤(1)的龙骨中,同一横肋上开设有n个卡槽,n个卡槽自内至外依次命名为第n个卡槽,n为自然数,n为小于n+1的自然数。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竖肋的内端壁具有第一支撑面,第二竖肋的外端壁具有第二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与第一支撑面相互平行。
12.优选的,有m根横向钢筋与同一横肋相连接,每根横向钢筋位于不同的卡槽中,m为自然数且m≤n。
13.优选的,n≤6。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此施工方法采用特定结构的龙骨,既限定了内饰板与外饰板的安装位置,起到了支撑内饰板与外饰板的作用,如此利用具有内饰层的内饰板作为免拆的内模板,具有外饰层的外饰板作为免拆的外模板,与现场浇筑的浆料共同构造成墙体,实现墙体自带内饰层和外饰层的浇筑化施工,在维持了建筑的整体性的同时,避免了装饰、保温等多道工序;又起到了钢筋网架中竖向钢筋的作用,同时还利用卡槽约束了横向钢筋的安装位置,简化了横向钢筋的安装方式,提高了钢筋网架的制作速度,降低了对制作工人的技能要求,利于降低人工支出;共同缩短施工工期。
15.2、由于采用夹具实现内饰板和外饰板固定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内饰板与外饰板的快速固定,还便于重复利用,利于降低施工耗材成本。
16.3、由于连接梁采用螺纹连接的方法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连接,能够调节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间的距离,便于墙体定型后夹具的拆卸。
17.4、由于内饰板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槽,外饰板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槽的内端大于外端,第二连接槽的外端大于内端,内饰板和外饰板一方面可以增大与浆料的接触面积,增大连接强度;另一方面能够与浆料形成楔形插装结构,进一步增强连接强度,提高所形成墙体的整体性。
18.5、由于第一竖肋的内端壁具有第一支撑面,第二竖肋的外端壁具有第二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与第一支撑面相互平行,能够增大龙骨与内饰板和外饰板间的接触面积,起到更加稳固支撑的作用。
19.6、由于两相邻的内饰板通过第一企口相连接,两相邻的外饰板通过第二企口相连接,使得企口缝呈折线状,增大了浆料的外泄阻力,避免浆料泄漏,放置内饰层和外饰层被玷污。
20.7、由于同一横肋上连接有m根横向钢筋,每根横向钢筋位于不同的卡槽中,能够制备出更加细密的钢筋网架,利于增强所浇筑墙体的强度,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
21.8、本发明利用大理石、瓷砖或者涂有装饰涂料的板材作为免拆模板,在采用传统浇筑施工的同时,一并完成了保温、装饰等功能层的施工,减少了施工工序,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便于在本领域内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22.图1是钢筋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龙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施工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向视图;图5是图3中局部i的放大视图;图6连接槽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7是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记:1、横向钢筋;2、龙骨;21、第一竖肋;22、第二竖肋;23、横肋;24、卡槽;3、外饰板;31、第二燕尾槽;32、第二企口;33、保温层;34、外饰层;4、内饰板;41、第一燕尾槽;42、第一企口;43、内饰层;5、浇筑腔;6、夹具;61、第一夹臂;62、第二夹臂;63、连接梁。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5.本发明将靠近室内空间的一侧定义为内侧,相应地将远离室内空间的另一侧定义为外侧;将远离地面的一端定义为上端或者顶端,相应地将靠近地面的另一端定义为下端或者底端。
26.本发明的施工步骤如下:(1)制作钢筋网架:如图1所示,将两个以上的龙骨2沿待建墙体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如图2所示,所用龙骨2中设置了第一竖肋21和第二竖肋22,第一竖肋21与第二竖肋22依次内外并排设置,第一竖肋21的内端壁具有第一支撑面,第二竖肋22的外端壁具有第二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与第一支撑面相互平行。并在第一竖肋21与第二竖肋22之间设置了七根自上而下依次排布的横肋23,横肋23的一端与第一竖肋21相固定、另一端与第二竖肋22相固定,使得龙骨2整体上呈梯形。所有第一竖肋21的内端壁位于第一平面内,所有第二竖肋22外端壁位于第二平面内,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呈相互平行状设置。横肋23上设有卡槽24,在所有龙骨2中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卡槽24内卡设横向钢筋1,形成钢筋网架。
27.(2)支模:如图3所示,在第一平面内固定内饰板4,第二平面内固定外饰板3,内饰板4与外饰板3间形成浇筑腔5;所用内饰板4具有位于最内侧的内饰层43,外饰板3具有位于最外侧的外饰层34,外饰板3中还设有保温层33。
28.(3)浇筑:向浇筑腔5中填充浆料,浆料经养护成型后,与内饰板4和外饰板3共同构成墙体。
29.为了便于内饰板4与外饰板3的固定操作,步骤(2)中,由夹具6夹持内饰板4和外饰板3。如图7所示,夹具6中设置了连接梁63,连接梁63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一夹臂61、另一端螺纹连接第二夹臂62,便于调节第一夹臂61和第二夹臂62之间的距离,通过改变第一夹臂61或者第二夹臂62在连接梁63上的相对位置,使得第一夹臂61卡设在内饰板4的内壁上,第二夹臂62卡设在外饰板3的外壁上,实现内饰板4和外饰板3相对固定在龙骨2上。浇筑的浆料养护成型后,通过旋转连接梁63,扩大第一夹臂61与第二夹臂62之间的距离,便于取下夹具6,以备下次使用。本发明除采用该夹具6外,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对内饰板4和外饰板3固定,比如通过一支撑架从内测挤压内饰板4的内壁,使得内饰板4的外壁紧靠在龙骨2上;用
另一支撑架从外侧挤压外饰板3的外壁,使得外饰板3的内壁紧靠在龙骨2上。同样可以实现内饰板4和外饰板3的固定。
30.为了增大内饰板4和外饰板3与浆料间的粘结力,增强所建墙体的整体性,如图4所示,在内饰板4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燕尾槽41,外饰板3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燕尾槽31,一方面可以增大内饰板4和外饰板3与浆料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能够与凝固后的浆料形成楔形插装结构,增强二者间的连接强度。除采用燕尾槽结构外,如图6所示,还可以采用截面呈“凸”形的连接槽,总之只要开设在内饰板4外壁上的第一连接槽,其内端大于外端;开设在外饰板3内壁上的第二连接槽,其外端大于内端,都可以实现上述楔形插装结构。如图5所示,两相邻的内饰板4通过第一企口42相连接,两相邻的外饰板3通过第二企口32相连接,使得企口缝呈折线状,以增大浆料的外泄阻力,避免浆料泄漏,放置内饰层43和外饰层34被玷污。当然,至于第一企口42和第二企口32的具体形状,则可以是“l”型或者“v”型,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只要是企口就可以,对其形状不做具体要求。
31.在本实施例中,每根横肋23上均对应开设有3个卡槽24,3个卡槽24自内至外依次命名为第1卡槽、第2卡槽和第3卡槽,卡槽24开设在横肋23的上端壁上。使得龙骨2按上述要求排列后,位于同一排中的所有横肋23,其第1卡槽共同位于第一水平直线上,第2卡槽共同位于第二水平直线上,第3卡槽共同位于第三水平直线上,第一直线、第二直线和第三直线相互平行。以便在第一水平直线上的第1卡槽卡设一根横向钢筋1,在第二水平直线上的第2卡槽卡设一根横向钢筋1,在第三水平直线上的第3卡槽中卡设一根横向钢筋1。横向钢筋1在同一横肋23中的装配数量,可以是1根,即仅在第2卡槽中安装;也可以是2根,即分别在第1卡槽和第3卡槽中安装;也可以是3根,即在第1卡槽、第2卡槽和第3卡槽中均安装横向钢筋1。具体数量决定了钢筋网架的细密度,同一横肋23上卡槽24的开设数量n除上述实施例中的3外,还可以为小于7的自然数,具体可以为1、2、3、4、5和6中的某一自然数。同一横肋23中卡设的横向钢筋12数量m除上述实施例中的2外,还可以根据所建建筑的总层数进行灵活调整,层数多了就偏大些,层数小了就偏小些,具体可以是1~n中的任一自然数。
32.上述的第一、第二等均是为了便于清楚描述而采用的辅助手段,并不是对结构的具体限定。所说的外饰层可以外饰涂料层、可以是墙砖或者大理石板,内饰层可以是硅酸钙板、大理石板或者墙砖。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与装饰保温一体化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钢筋网架:将两个以上的龙骨沿待建墙体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所用龙骨包括第一竖肋和第二竖肋,第一竖肋与第二竖肋依次内外并排设置,还包括两根以上依次上下排布的横肋,横肋的一端与第一竖肋相固定、另一端与第二竖肋相固定,横肋上设有卡槽;第一竖肋的内端壁位于第一平面内,第二竖肋外端壁位于第二平面内,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呈相互平行状设置,在所有龙骨中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卡槽内卡设横向钢筋,形成钢筋网架;(2)支模:在第一平面内固定内饰板,第二平面内固定外饰板,内饰板与外饰板间形成浇筑腔;所述内饰板具有位于最内侧的内饰层,外饰板具有位于最外侧的外饰层,外饰板中还设有保温层;(3)浇筑:向浇筑腔中填充浆料,浆料经养护成型后,与内饰板和外饰板共同构成墙体。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与装饰保温一体化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由夹具固定内饰板和外饰板,所述夹具包括连接梁,连接梁的一端连接第一夹臂、另一端连接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卡设在内饰板的内壁上,第二夹臂卡设在外饰板的外壁上。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与装饰保温一体化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螺纹连接第一夹臂或/和第二夹臂。4.按照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建筑与装饰保温一体化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板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槽,外饰板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槽的内端大于外端,第二连接槽的外端大于内端。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与装饰保温一体化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均为燕尾槽。6.按照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建筑与装饰保温一体化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的内饰板通过第一企口相连接,两相邻的外饰板通过第二企口相连接。7.按照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建筑与装饰保温一体化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龙骨中,同一横肋上开设有n个卡槽,n个卡槽自内至外依次命名为第n个卡槽,n为自然数,n为小于n+1的自然数。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与装饰保温一体化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肋的内端壁具有第一支撑面,第二竖肋的外端壁具有第二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与第一支撑面相互平行。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与装饰保温一体化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有m根横向钢筋与同一横肋相连接,每根横向钢筋位于不同的卡槽中,m为自然数且m≤n。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与装饰保温一体化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n≤6。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与装饰保温一体化同步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其包括步骤:(1)将两个以上的龙骨沿待建墙体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所用龙骨包括依次内外并排设置的第一竖肋和第二竖肋,还包括两根以上依次上下排布的横肋,横肋的一端与第一竖肋相固定、另一端与第二竖肋相固定,横肋上设有卡槽;在所有龙骨中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卡槽内卡设横向钢筋,形成钢筋网架;(2)在第一平面内固定内饰板,第二平面内固定外饰板,内饰板与外饰板间形成浇筑腔;(3)向浇筑腔中填充浆料,浆料经养护成型后,与内饰板和外饰板共同构成墙体。此施工方法在传统浇筑施工的同时,一并完成了保温、装饰等功能层的施工,减少了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工期。工工期。工工期。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河 王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方炜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9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69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