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饮用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压冷热水混合精准调温水龙头。
背景技术:2.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日常生活用水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需求。现有家居生活中布设着各种水路,且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需要水路系统具备不同的供水功能;目前普通的厨房水路系统一般只要求能够提供用于洗涤用的冷水或冷热混合水,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厨房水路系统的功能性具有更高的要求,如还需要能够提供可供直接饮用的洁净水;而目前能够同时提供洗涤用水和饮用水的厨房水路系统,需要设置多个出水龙头,且各部分水路关系相互独立,整体水路结构复杂,影响消费者用户体验。尤其是对于饮用水的用水方式更是有相对于洗浴用水、厨房用水等场合更为多样的需求。
3.其中的一个需求为对于饮用水进行调温,现有技术中例如公告号为 cn211228736u(公告日期为2020年8月11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压式多功能饮水供给系统,包括冷水进水管道、热水进水管道、第一净水器、第二净水器、开水器以及多功能龙头;多功能龙头包括混水阀芯、分水阀芯、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混水阀芯的两个进水口分别与冷水进水管道和热水进水管道相连接;混水阀芯的出水口与第一出水通道相连接;分水阀芯的进水口与混水阀芯中用于连接冷水进水管道的进水口相连通,分水阀芯的一出水口通过第一净水器连接至第二出水通道,分水阀芯的另一出水口通过第二净水器连接至开水器的进水口。虽然现有技术中通过混水阀芯将冷水和热水进行混合调温,但是还是存在例如取水便捷性、安装适用性以及安全性等诸多用水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4.综上,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水方便、可调温并且热水无压的水龙头。
技术实现要素:5.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压冷热水混合精准调温水龙头,包括冷水进水管道、分水阀、混水阀、开水器和龙头出水管;
6.所述分水阀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冷水进水管道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龙头出水管相连接;
7.所述混水阀具有第二进水口、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三进水口通过开水器与第二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所述龙头出水管相连接;
8.其中,所述分水阀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并且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断开,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通并且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断开;所述混水阀用于无级调节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三进水口之间的开口比例,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三进水口的至少其中
之一与所述第三出水口相连通。
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龙头本体,所述龙头出水管设于所述龙头本体之上,所述分水阀和所述混水阀分别设于所述龙头本体的两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龙头本体的外部两侧分别设有档位把手和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混水阀相连接,所述档位把手与所述分水阀相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龙头出水管具有冷水出水通道和混水出水通道,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冷水出水通道与所述龙头出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所述混水出水通道与所述龙头出水管相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端通过分流管道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热水分流管道与所述开水器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三端通过冷水分流管道与第二进水口相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水器的出水口通过热水进水管道与所述第三进水口相连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水分流管道和所述热水进水管道上各自设有一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水流流向所述混水阀的方向。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水路连接件,所述分水阀和所述混水阀各自设于所述水路连接件的两侧,所述龙头出水管设于所述水路连接件的顶部;
16.所述水路连接件安装所述分水阀的一侧设有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的第一出水接口、第一进水接口和第二进水接口;
17.所述水路连接件安装所述混水阀的一侧设有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三进水口和所述第三出水口的第二出水接口、第三出水接口和第三进水接口;
18.所述水路连接件的顶部设有冷水出水接口和混水出水接口;
19.所述水路连接件的底部设有冷水进水管接口、开水器进水管接口和热水进水管接口;
20.其中,所述冷水进水管接口与所述第一出水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水接口与所述冷水出水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接口与所述热水分流管接口和所述第二出水接口均相连通,所述第三出水接口与所述热水进水管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三进水接口与所述混水出水接口相连通。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路连接件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安装接口,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接口与所述混水出水接口相连通。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水进水管道上设有净水装置。
23.基于上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无压冷热水混合精准调温水龙头,具有以下优势:
24.1、本发明仅需通过冷水进水管道向水龙头中通水,相比现有技术中需要向热水进水管道和冷水进水管道均施压通水,本发明对于水龙头前端管道的要求较低,仅需通入一路水管,大大增加水龙头的适用场合。
25.2、本发明通过分水阀实现取水的便捷化,根据消费者日常用水习惯中较多取用冷水,通过分水阀的档位控制可实现冷水模式和调温水模式两种取水模式,混水阀则仅需负责调温水模式时调节水温,水龙头的两个控制阀分工明确,逻辑简易,操作方式更易于消费
者使用时适应。
26.3、本发明通过分水阀和混水阀连接结构的配合,通过分水阀作为开关作用,常闭时可抵挡来自冷水进水管道的水压,避免了对于后端的开水器和混水阀造成持续水压,有利于提高水龙头的使用寿命以及避免水压对于开水器的风险隐患。
27.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有益效果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下面描述中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若无特别指明,皆是图示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29.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无压冷热水混合精准调温水龙头第一实施例管路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优选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水路连接件左视示意图;
33.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水路连接件右视示意图;
34.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水路连接件俯视示意图;
35.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水路连接件仰视示意图;
36.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水路连接件主视示意图。
37.附图标记:
38.100冷水进水管道
ꢀꢀꢀꢀꢀꢀꢀ
200分水阀
ꢀꢀꢀꢀꢀꢀꢀꢀꢀꢀꢀꢀꢀ
210第一进水口
39.220第一出水口
ꢀꢀꢀꢀꢀꢀꢀꢀꢀ
230第二出水口
ꢀꢀꢀꢀꢀꢀꢀꢀꢀ
300混水阀
40.310第二进水口
ꢀꢀꢀꢀꢀꢀꢀꢀꢀ
320第三进水口
ꢀꢀꢀꢀꢀꢀꢀꢀꢀ
330第三出水口
41.400开水器
ꢀꢀꢀꢀꢀꢀꢀꢀꢀꢀꢀꢀꢀ
410蒸汽排管
ꢀꢀꢀꢀꢀꢀꢀꢀꢀꢀꢀ
500龙头出水管
42.600龙头本体
ꢀꢀꢀꢀꢀꢀꢀꢀꢀꢀꢀ
610档位把手
ꢀꢀꢀꢀꢀꢀꢀꢀꢀꢀꢀ
620调节旋钮
43.710三通结构
ꢀꢀꢀꢀꢀꢀꢀꢀꢀꢀꢀ
711第一端
ꢀꢀꢀꢀꢀꢀꢀꢀꢀꢀꢀꢀꢀ
712第二端
44.713第三端
ꢀꢀꢀꢀꢀꢀꢀꢀꢀꢀꢀꢀꢀ
720分流管道
ꢀꢀꢀꢀꢀꢀꢀꢀꢀꢀꢀ
730热水分流管道
45.740冷水分流管道
ꢀꢀꢀꢀꢀꢀꢀ
750热水进水管道
ꢀꢀꢀꢀꢀꢀꢀ
760单向阀
46.770uv杀菌灯
ꢀꢀꢀꢀꢀꢀꢀꢀꢀꢀꢀ
780多功能过滤装置
ꢀꢀꢀꢀꢀ
510冷水出水通道
47.520混水出水通道
ꢀꢀꢀꢀꢀꢀꢀ
800水路连接件
ꢀꢀꢀꢀꢀꢀꢀꢀꢀ
811第一出水接口
48.812第一进水接口
ꢀꢀꢀꢀꢀꢀꢀ
813第二进水接口
ꢀꢀꢀꢀꢀꢀꢀꢀ
821第二出水接口
49.822第三出水接口
ꢀꢀꢀꢀꢀꢀꢀ
823第三进水接口
ꢀꢀꢀꢀꢀꢀꢀꢀ
831冷水出水接口
50.832混水出水接口
ꢀꢀꢀꢀꢀꢀꢀ
841冷水进水管接口
ꢀꢀꢀꢀꢀꢀ
842开水器进水管接口
51.843热水进水管接口
ꢀꢀꢀꢀꢀ
850温度传感器安装接口
ꢀꢀ
851温度传感器
52.860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53][0054]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设计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皆为“至少包含”的意思。
[005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或一体成型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57]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0058]
第一实施例
[0059]
为达优点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他优点,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压冷热水混合精准调温水龙头800的管路连接结构,包括冷水进水管道100、分水阀200、混水阀300、开水器400和龙头出水管500;
[0060]
分水阀200具有第一进水口210、第一出水口220和第二出水口230,冷水进水管道100与第一进水口210相连接,第一出水口220与龙头出水管500 相连接;
[0061]
混水阀300具有第二进水口310、第三进水口320和第三出水口330,第二进水口310与第二出水口230相连接,第三进水口230通过开水器400与第二出水口230相连接,第三出水口330与龙头出水管500相连接;
[0062]
其中,分水阀20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时第一进水口210 与第一出水口220相连通并且与第二出水口230相断开,第二状态时第一进水口210与第二出水口230相连通并且与第一出水口220相断开。较佳地,分水阀200还具有第三状态,第三状态时,第一进水口210与第一出水口220 和第二出水口230之间均处于断开状态,此时整个水龙头中
无水进入,分水阀200的后端器件也均不承受进水水压。
[0063]
混水阀300用于无级调节第二进水口310和第三进水口320之间的开口比例,第二进水口310和第三进水口320的至少其中之一与第三出水口330 相连通,因此,混水阀300的进水和出水之间处于常开的状态。混水阀300 的进水端有第二进水口310和第三进水口320,第二进水口310和第三进水口 320通入的水会在混水阀300中混合后从第三出水口330流出,在本实施例中也即冷水和热水进行混合,通过混水阀300调节第二进水口310和第三进水口320之间的开口比例,可实时控制第三出水口330流出的水温。
[0064]
其中开水器400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水加热装置,本发明对此不做特殊限定,开水器400用于将其中的水加热至90摄氏度以上乃至沸腾。较佳地,开水器400上设有蒸汽排管410,用于释放开水器400中的蒸汽,避免产生较大内压造成危险。
[0065]
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水龙头还包括龙头本体600,龙头出水管500设于龙头本体600之上,分水阀200和混水阀300分别设于龙头本体600的两侧。较佳地,龙头本体600的外部两侧分别设有档位把手610和调节旋钮620;调节旋钮620与混水阀300相连接,具体地调节旋钮620与混水阀300中的第二遮挡部件(图未示)相连接用于第二控制遮挡部件对于第二进水欧310和第三进水口320的遮挡比例,也即控制二者的开口比例以调节水温。档位把手610与分水阀200相连接,具体地档位把手610与分水阀200中的第一遮挡部件(图未示)相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遮挡部件封堵第一出水口220或者第二出水口230,以控制分水阀200的档位,也即使得分水阀200处于所需的第一状态、第二状态或者第三状态。
[0066]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龙头出水管500具有冷水出水通道510 和混水出水通道520,第一出水口220通过冷水出水通道510与龙头出水管 500相连接;第三出水口330通过混水出水通道520与龙头出水管500相连接。
[0067]
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水龙头还包括三通接头710,三通接头710具有第一端711、第二端712和第三端713,第一端711通过分流管道720与第二出水口230相连接,第二端712通过热水分流管道730与开水器400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三端713通过冷水分流管道740与第二进水口 310相连接。开水器400的出水口通过热水进水管道750与第三进水口320相连接。其中,分流管道720、热水分流管道730、冷水分流管道740以及热水进水管道750等管道均可采用但不限于现有技术中常用连接软管或者金属水管,本发明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0068]
较佳地,冷水分流管道740和热水进水管道750上各自设有一单向阀760,单向阀760的导通方向为水流流向混水阀300的方向,以避免混水时冷水分流管道740和热水进水管道750的水压不同造成冷热水串流。
[0069]
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冷水进水管道100上设有净水装置,净水装置包括但不限于uv杀菌灯770或者多功能过滤装置780等,净水装置用于对进水进行杂质过滤、口感增强以及灭菌等以使得龙头进水净化为饮用水。其中,uv杀菌灯770或者多功能过滤装置780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均来自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本发明对此也不进行特殊限定。
[0070]
第二实施例
[0071]
为了缩小本发明提供的水龙的体积,简化水龙头管路连接,以方便用户安装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水路结构等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以下仅就水路连接实现方面的区别进行详述
[0072]
如图3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将分水阀 200和混水阀300以及开水器400之间的管路连接进行集成化,以降低消费者安装使用时的管路连接的复杂度,并且降低水龙头的体积。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二实施例中的水龙头还包括水路连接件800,分水阀200和混水阀300 各自设于水路连接件800的两侧,龙头出水管500设于水路连接件800的顶部。
[0073]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施例水路连接件800左视示意图,水路连接件 800安装分水阀200的一侧设有分别对应于第一进水口210、第一出水口220 和第二出水口230的第一出水接口811、第一进水接口812和第二进水接口 813。安装时第一进水口210与第一出水接口811对接以使得水从第一出水接口811流出水路连接件800流入第一进水口210;第一出水口220与第一进水接口812对接以使得第一出水口220中流出的水从第一进水接口812流入水路连接件800;第二出水口230与第二进水接口813对接以使得第二出水口 230中流出的水从第二进水接口813流入水路连接件800。
[0074]
如图5所示,图5为本实施例水路连接件右视示意图,水路连接件800 安装混水阀300的一侧设有分别对应于第二进水口310、第三进水口320和第三出水口330的第二出水接口821、第三出水接口822和第三进水接口823。安装时第二进水口310与第二出水接口821对接以使得水流从第二出水接口 821流出水路连接件800流入第二进水口310;第三进水口320与第三出水接口822对接以使得水流从第三出水接口822流出水路连接件800流入第三进水口320;第三出水口330与第三进水接口823对接以使得第三出水口330中流出的水从第三进水接口823流入水路连接件800。
[0075]
如图6所示,图6为本实施例水路连接件俯视示意图,水路连接件800 的顶部设有冷水出水接口831和混水出水接口832;冷水出水接口831用于与冷水出水通道510相连接,混水出水接口832用于与混水出水通道520相连接。
[0076]
如图7所示,图7为本实施例水路连接件仰视示意图,水路连接件800 的底部设有冷水进水管接口841、开水器进水管接口842和热水进水管接口 843。
[0077]
其中,冷水进水管接口841与第一出水接口811相连通,冷水进水管接口841用于与冷水进水管道100相连接,以使得冷水通过水路连接件800进入分水阀;第一进水接口812与冷水出水接口831相连通,当分水阀200处于第一状态时,使得冷水通过水路连接件800进入冷水出水通道510流出水龙头;第二进水接口813与开水器进水管接口842和第二出水接口821均相连通,开水器进水管接口842用于通过热水分流管道730与开水器400的进水口相连接,当分水阀200处于第二状态时,使得冷水通过水路连接件800 一方面经过第二出水接口821和第二进水口310进入混水阀300,方面经过开水器进水管接口842和热水分流管道730进入开水器400;第三出水接口822 与热水进水管接口843相连通,热水进水管接口843用于与热水进水管道750 相连接,以使得开水器400中热水通过水路连接件800进入混水阀300;第三进水接口823与混水出水接口832相连通,以使得混水阀300中调温后的混水经过水路连接件800进入混水出水通道520流出水龙头。
[0078]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水路连接件800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安装接口850,温度传感器安装接口850与混水出水接口832相连通,温度传感器851例如ntc可安装于温度
传感器安装接口850中用于检测水龙头输出的混水温度,较佳地,可设置与温度传感器851电性连接的显示屏以实时显示当前混水温度供使用者参考,其中温度传感器851与显示屏及其电性连接均可采用现有技术,本发明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0079]
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水路连接件800上设设有过孔860,过孔860 用于穿设开水器400的蒸汽排管410,以使得蒸汽排出水龙头之外。
[0080]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无压冷热水混合精准调温水龙头,具有以下优势:
[0081]
1、本发明仅需通过冷水进水管道向水龙头中通水,相比现有技术中需要向热水进水管道和冷水进水管道均施压通水,本发明对于水龙头前端管道的要求较低,仅需通入一路水管,大大增加水龙头的适用场合。
[0082]
2、本发明通过分水阀实现取水的便捷化,根据消费者日常用水习惯中较多取用冷水,通过分水阀的档位控制可实现冷水模式和调温水模式两种取水模式,混水阀则仅需负责调温水模式时调节水温,水龙头的两个控制阀分工明确,逻辑简易,操作方式更易于消费者使用时适应。
[0083]
3、本发明通过分水阀和混水阀连接结构的配合,通过分水阀作为开关作用,常闭时可抵挡来自冷水进水管道的水压,避免了对于后端的开水器和混水阀造成持续水压,有利于提高水龙头的使用寿命以及避免水压对于开水器的风险隐患。
[0084]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尽管现有技术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或技术方案可以仅在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而不必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或者背景技术中列出的全部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一个权利要求中没有提到的内容不应当作为对于该权利要求的限制。
[0085]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冷水进水管道、分水阀、混水阀、开水器和龙头出水管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8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无压冷热水混合精准调温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水进水管道、分水阀、混水阀、开水器和龙头出水管;所述分水阀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冷水进水管道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龙头出水管相连接;所述混水阀具有第二进水口、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三进水口通过开水器与第二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所述龙头出水管相连接;其中,所述分水阀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并且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断开,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通并且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断开;所述混水阀用于无级调节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三进水口之间的开口比例,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三进水口的至少其中之一与所述第三出水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冷热水混合精准调温水龙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龙头本体,所述龙头出水管设于所述龙头本体之上,所述分水阀和所述混水阀分别设于所述龙头本体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压冷热水混合精准调温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本体的外部两侧分别设有档位把手和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混水阀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冷热水混合精准调温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出水管具有冷水出水通道和混水出水通道,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冷水出水通道与所述龙头出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所述混水出水通道与所述龙头出水管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冷热水混合精准调温水龙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端通过混水管道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热水分流管道与所述开水器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三端通过冷水分流管道与第二进水口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压冷热水混合精准调温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水器的出水口通过热水进水管道与所述第三进水口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压冷热水混合精准调温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分流管道和所述热水进水管道上各自设有一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水流流向所述混水阀的方向。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冷热水混合精准调温水龙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路连接件,所述分水阀和所述混水阀各自设于所述水路连接件的两侧,所述龙头出水管设于所述水路连接件的顶部;所述水路连接件安装所述分水阀的一侧设有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的第一出水接口、第一进水接口和第二进水接口;所述水路连接件安装所述混水阀的一侧设有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三进水口和所述第三出水口的第二出水接口、第三出水接口和第三进水接口;所述水路连接件的顶部设有冷水出水接口和混水出水接口;所述水路连接件的底部设有冷水进水管接口、开水器进水管接口和热水进水管接口;其中,所述冷水进水管接口与所述第一出水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水接口与所述冷
水出水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接口与所述热水分流管接口和所述第二出水接口均相连通,所述第三出水接口与所述热水进水管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三进水接口与所述混水出水接口相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压冷热水混合精准调温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连接件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安装接口,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接口与所述混水出水接口相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冷热水混合精准调温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进水管道上设有净水装置。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饮用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压冷热水混合精准调温水龙头,冷水进水管道与分水阀的第一进水口相连接,分水阀的第一出水口与龙头出水管相连接;混水阀的第二进水口通过冷水混水管道与分水阀的第二出水口相连接,混水阀的第三进水口依次通过热水混水管道和开水器与第二出水口相连接,混水阀的第三出水口与龙头出水管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仅需通入一路水管,大大增加水龙头的适用场合,水龙头的两个控制阀分工明确,逻辑简易,操作方式更易于消费者使用时适应,避免了对于后端的开水器和混水阀造成持续水压,有利于提高水龙头的使用寿命以及避免水压对于开水器的风险隐患。于开水器的风险隐患。于开水器的风险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满 黄春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佳浴智能卫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6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