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3-12-03  126



1.本发明涉及铜箔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铜箔是一种阴质性电解材料,沉淀于电路板基底层上的一层薄的、连续的金属箔,它作为pcb的导电体。它容易粘合于绝缘层,接受印刷保护层,腐蚀后形成电路图样。铜箔生产过程中需要利用铜箔分切机,将铜箔分割成符合要求的尺寸。铜箔分切机主要用于对主要针对铜箔分切而使用,它要求的分切机精度非常的高。但目前铜箔分切机的张力稳定性较差,导致生产的铜箔合格率较差。因此申请人提出一种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张力稳定控制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
4.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
6.s1、将检测辊与收卷辊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并使检测辊顶部与收卷辊中心位置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7.s2:初始化设置于收卷辊一侧的检测辊上的角度监测装置,并装卷;
8.s3:收卷辊开始收卷,并获得初始参数;
9.s4:依据初始参数获得收卷辊位移量,由水平移动装置依据位移量控制收卷辊进行移动。
10.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水平移动装置可以随时左右移动,通过控制收卷辊与检测辊之间的距离,来保证收卷角不发生变化,进一步的控制收卷过程中的张力保持不变;而设置检测辊顶点处与收卷辊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好处在于便于获取收卷过程中的角度变化量,进一步的能够精确的控制收卷辊的水平位移量。设置于检测辊上的角度监测装置其目的在于能够实时监测收卷过程中收卷角度的变化,便于通过更高精度的方式来获得角度的变化量进一步的来控制收卷辊的位移量。通过获取上述的初始参数可以精确的活动收卷辊的位移量。
11.其中,所述收卷角为铜箔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
12.所述收卷辊的转矩为带动收卷辊转动的电机转矩。
13.其中,所述初始参数包括:收卷辊的转矩、收卷张力、初始收卷角、初始检测辊与收卷辊之间的间距、收卷辊的收卷速度。
14.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优选的,s4:依据初始参数获得收卷辊位移量,由水平移动装置依据位移量控制收卷辊进行移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5.s411:设定初始检测辊与收卷辊之间的间距,设定初始铜箔收卷张力;
16.s412:获得收卷角的初始值以及收卷辊的转矩;
17.s413:设定角度监测装置实时检测收卷角的角度变化;
18.s414:依据检测角度的变化换算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
19.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收集初始检测辊与收卷辊之间的间距、初始张力、初始收卷角、收卷辊的转矩、角度变化量能够精准的算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通过控制收卷辊与检测辊之间的距离,来保证收卷角不发生变化,进一步的控制收卷过程中的张力保持不变。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保证整个收卷过程中张力的稳定控制。
20.其中,所述s414:依据检测角度的变化换算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具体公式如下:
[0021][0022]
式中,δx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m
t
为收卷辊的转矩;t为张力;α0为初始收卷角;δα为收卷过程中的角度监测装置实时检测角度变化值;x0为初始检测辊与收卷辊之间的间距。
[0023]
首先对该公式的推导及原理进行解释说明;
[0024]
请参阅图2,a、b、o三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0025]mt
为收卷辊的转矩、t表示张力,这两个数值在收卷过程中是保持不变的。r
t
表示某一时刻下收卷辊上加上铜箔的半径。
[0026]
通过上述三个参数可以获得如下公式:
[0027][0028]
从式中看出,若要保持张力不变,则要控制转矩变化或者半径保持不变。在本案中是通过收卷辊的位置来控制张力不变;因此要保持半径在某种意义上保持不变,即动态不变。从这一角度出发,首先的由于收卷过程中r
t
不断增大,∠bao=α不断增大;则可以获得某个时刻下的三角函数如下:
[0029][0030]
设随着角度变化而oa会发生变化,则oa=x,随着时间变化,某个时刻下的oa=x=x0+δx;上述公式则变化为:
[0031][0032]
进一步的,联立公式
[0033][0034][0035]
获得如下公式:
[0036]
[0037]
式中,δx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m
t
为收卷辊的转矩已知;t为张力已知;α0为初始收卷角已知;x0为初始检测辊与收卷辊之间的间距已知。δα为收卷过程中的角度监测装置实时检测角度变化值可以测得,最终可以知道位移量。
[0038]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优选的,s4:依据初始参数获得收卷辊位移量,由水平移动装置依据位移量控制收卷辊进行移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9]
s421:设定收卷速度;
[0040]
s422:设定初始张力获得初始收卷角;
[0041]
s423:设定角度监测装置实时检测角度变化;
[0042]
s424:依据角度监测装置单位时间内的角度变化测定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
[0043]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收集收卷速度、初始张力、初始收卷角、收卷辊的转矩、角度变化量能够精准的算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通过控制收卷辊与检测辊之间的距离,来保证收卷角不发生变化,进一步的控制收卷过程中的张力保持不变。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保证整个收卷过程中张力的稳定控制。
[0044]
其中,所述s424:依据角度监测装置单位时间内的角度变化测定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具体公式如下:
[0045][0046]
式中,δx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v0为收卷辊的收卷速度;α0为初始收卷角;δα为收卷过程中的角度监测装置单位时间内的角度变化值;t为角度监测装置的单位时间。
[0047]
首先对该公式的推导及原理进行解释说明;
[0048]
请参阅图3,v0为收卷辊的收卷速度;l
x
=x,随着时间变化,某段时间内收卷的长度l
t
=x=x0+δx;
[0049]
由于

abo为直角三角形,可知:
[0050][0051]
式中,l
t
=x0+δx;l
x
=v0t;t表示单位时间。
[0052]
因此上述公式可转化为某段时间内的变化量公式如下:
[0053][0054]
式中δα可以通过角度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获得,t可以通过检测间隔获得,v0保持不变,进而以获得位移量。
[0055]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s5:收卷完成后测量收卷量。
[0056]
从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包括:
[0057]
收卷辊1;
[0058]
活动安装于收卷辊1两端的水平移动装置3,用于控制收卷辊移动;
[0059]
设置于收卷辊1一侧的检测辊2;
[0060]
检测辊2顶点处与收卷辊1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0061]
设置于检测辊2上的角度监测装置。
[0062]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水平移动装置可以随时左右移动,通过控制收卷辊与检测辊之间的距离,来保证收卷角不发生变化,进一步的控制收卷过程中的张力保持不变;而设置检测辊顶点处与收卷辊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好处在于便于获取收卷过程中的角度变化量,进一步的能够精确的控制收卷辊的水平位移量。设置于检测辊上的角度监测装置其目的在于能够实时监测收卷过程中收卷角度的变化,便于通过更高精度的方式来获得角度的变化量进一步的来控制收卷辊的位移量。
[0063]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水平移动装置30包括:
[0064]
安装于收卷辊1的第一轴承32;安装于第一轴承32的螺杆支撑座31;与螺杆支撑座31啮合的蜗杆33;蜗杆33通过轴承安装于移动支架34;蜗杆33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37;与第一齿轮37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6;第二齿轮36连接于电机。
[0065]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移动装置30还包括:固定安装于移动支架34的控制器35,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水平移动装置移动;所述电机集成于控制器35内部;所述控制器35还包括人机交互界面。
[0066]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收卷辊在收卷过程中高速转动,收卷辊与螺杆支撑座之间设有第一轴承,因此不会影响收卷辊的转动。通过螺杆支撑座与蜗杆的配合实现收卷辊的前后移动;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安装的电机影响收卷,设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完成传动方向的变化。
[0067]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还包括通讯模块,用于接收角度监测装置信息。
[0068]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控制器可以接受角度的实时变化,通过角度变化的情况来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及速度。
[0069]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水平移动装置40包括:
[0070]
安装于收卷辊1的第二轴承42;安装于第二轴承42的齿条板41;固定安装于分切机架的滑动轴44,且滑动轴44通过直线轴承43安装于齿条板41;与齿条板41相啮合的第三齿轮45;第三齿轮45连接于电机。
[0071]
进一步的,所述分切收卷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支架47的控制器46,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水平移动装置带动收卷辊移动;所述电机集成于控制器46内部;所述控制器46还包括人机交互界面。
[0072]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还包括通讯模块,用于接收角度监测装置信息。
[0073]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控制器可以接受角度的实时变化,通过角度变化的情况来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及速度。
[0074]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收卷辊上方的的收卷压辊;
[0075]
所述收卷压辊包括:
[0076]
收卷压辊轴;
[0077]
转动安装于收卷压辊轴两端的弧形安装架;
[0078]
转动安装于弧形安装架一端的压卷辊。
[0079]
进一步的,所述压卷辊由epdm橡胶制成。
[0080]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发现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0081]
(1)水平移动装置可以随时左右移动,通过控制收卷辊与检测辊之间的距离,来保证收卷角不发生变化,进一步的控制收卷过程中的张力保持不变;而设置检测辊顶点处与收卷辊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好处在于便于获取收卷过程中的角度变化量,进一步的能够精确的控制收卷辊的水平位移量。设置于检测辊上的角度监测装置其目的在于能够实时监测收卷过程中收卷角度的变化,便于通过更高精度的方式来获得角度的变化量进一步的来控制收卷辊的位移量。
[0082]
(2)通过收集初始检测辊与收卷辊之间的间距、初始张力、初始收卷角、收卷辊的转矩、角度变化量能够精准的算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通过控制收卷辊与检测辊之间的距离,来保证收卷角不发生变化,进一步的控制收卷过程中的张力保持不变。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保证整个收卷过程中张力的稳定控制。
附图说明
[008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84]
图1是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示意图;
[0085]
图2是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示意图;
[0086]
图3是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示意图;
[0087]
图4是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示意图;
[0088]
图5是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示意图;
[0089]
图6是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0090]
图7是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0091]
图8是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0092]
图9是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又一实施例示意图;
[0093]
图10是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中角度监测装置一实施例示意图;
[0094]
图11是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中角度监测装置一实施例示意图;
[0095]
图12是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再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9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97]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1是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示意图;
[0098]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
[0099]
s1、将收卷辊1与检测辊2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并使检测辊2顶部与收卷辊1中心位置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0100]
s2:初始化设置于收卷辊1一侧的检测辊2上的角度监测装置,并装卷;
[0101]
s3:收卷辊1开始收卷,并获得初始参数;
[0102]
s4:依据初始参数获得收卷辊1位移量,由水平移动装置依据位移量控制收卷辊1进行移动。
[0103]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水平移动装置可以随时左右移动,通过控制收卷辊与检测辊之间的距离,来保证收卷角不发生变化,进一步的控制收卷过程中的张力保持不变;而设置检测辊顶点处与收卷辊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好处在于便于获取收卷过程中的角度变化量,进一步的能够精确的控制收卷辊的水平位移量。设置于检测辊上的角度监测装置其目的在于能够实时监测收卷过程中收卷角度的变化,便于通过更高精度的方式来获得角度的变化量进一步的来控制收卷辊的位移量。通过获取上述的初始参数可以精确的活动收卷辊的位移量。
[0104]
进一步的,所述收卷角为铜箔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
[0105]
所述收卷辊的转矩为带动收卷辊转动的电机转矩。
[0106]
进一步的,所述初始参数包括:收卷辊的转矩、收卷张力、初始收卷角、初始检测辊与收卷辊之间的间距、收卷辊的收卷速度。
[0107]
进一步的,s4:依据初始参数获得收卷辊位移量,由水平移动装置依据位移量控制收卷辊进行移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108]
s411:设定初始检测辊与收卷辊之间的间距,设定初始铜箔收卷张力;
[0109]
s412:获得收卷角的初始值以及收卷辊的转矩;
[0110]
s413:设定角度监测装置实时检测收卷角的角度变化;
[0111]
s414:依据检测角度的变化换算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
[0112]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收集初始检测辊与收卷辊之间的间距、初始张力、初始收卷角、收卷辊的转矩、角度变化量能够精准的算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通过控制收卷辊与检测辊之间的距离,来保证收卷角不发生变化,进一步的控制收卷过程中的张力保持不变。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保证整个收卷过程中张力的稳定控制。
[0113]
进一步的,所述s414:依据检测角度的变化换算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具体公式如下:
[0114][0115]
式中,δx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m
t
为收卷辊的转矩;t为张力;α0为初始收卷角;δα为收卷过程中的角度监测装置实时检测角度变化值;x0为初始检测辊与收卷辊之间的间距。
[0116]
首先对该公式的推导及原理进行解释说明;
[0117]
请参阅图2,a、b、o三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0118]mt
为收卷辊的转矩、t表示张力,这两个数值在收卷过程中是保持不变的。r
t
表示某一时刻下收卷辊上加上铜箔的半径。
[0119]
通过上述三个参数可以获得如下公式:
[0120][0121]
从式中看出,若要保持张力不变,则要控制转矩变化或者半径保持不变。在本案中是通过收卷辊的位置来控制张力不变;因此要保持半径在某种意义上保持不变,即动态不变。从这一角度出发,首先的由于收卷过程中r
t
不断增大,∠bao=α不断增大;则可以获得某个时刻下的三角函数如下:
[0122][0123]
设随着角度变化而oa会发生变化,则oa=x,随着时间变化,某个时刻下的oa=x=x0+δx;上述公式则变化为:
[0124][0125]
进一步的,联立公式
[0126][0127][0128]
获得如下公式:
[0129][0130]
式中,δx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m
t
为收卷辊的转矩已知;t为张力已知;α0为初始收卷角已知;x0为初始检测辊与收卷辊之间的间距已知。δα为收卷过程中的角度监测装置实时检测角度变化值可以测得,最终可以知道位移量。
[0131]
进一步的,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另一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测定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方式不同;
[0132]
s4:依据初始参数获得收卷辊位移量,由水平移动装置依据位移量控制收卷辊进行移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133]
s421:设定收卷速度;
[0134]
s422:设定初始张力获得初始收卷角;
[0135]
s423:设定角度监测装置实时检测角度变化;
[0136]
s424:依据角度监测装置单位时间内的角度变化测定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
[0137]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收集收卷速度、初始张力、初始收卷角、收卷辊的转矩、角度变化量能够精准的算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通过控制收卷辊与检测辊之间的距离,来保证收卷角不发生变化,进一步的控制收卷过程中的张力保持不变。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保证整个收卷过程中张力的稳定控制。
[0138]
进一步的,所述s424:依据角度监测装置单位时间内的角度变化测定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具体公式如下:
[0139][0140]
式中,δx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v0为收卷辊的收卷速度;α0为初始收卷角;δα为收卷过程中的角度监测装置单位时间内的角度变化值;t为角度监测装置的单位时间。
[0141]
首先对该公式的推导及原理进行解释说明;
[0142]
请参阅图3,v0为收卷辊的收卷速度;l
x
=x,随着时间变化,某段时间内收卷的长度l
t
=x=x0+δx;
[0143]
由于

abo为直角三角形,可知:
[0144][0145]
式中,l
t
=x0+δx;l
x
=v0t;t表示单位时间。
[0146]
因此上述公式可转化为某段时间内的变化量公式如下:
[0147][0148]
式中δα可以通过角度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获得,t可以通过检测间隔获得,v0保持不变,进而以获得位移量。
[0149]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示意图;所述方法还包括:s5:收卷完成后测量收卷量。
[0150]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一实施例示意图;
[0151]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包括:
[0152]
收卷辊1;
[0153]
活动安装于收卷辊1两端的水平移动装置3,用于控制收卷辊移动;
[0154]
设置于收卷辊1一侧的检测辊2;
[0155]
检测辊2顶点处与收卷辊1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0156]
设置于检测辊2上的角度监测装置。
[0157]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水平移动装置可以随时左右移动,通过控制收卷辊与检测辊之间的距离,来保证收卷角不发生变化,进一步的控制收卷过程中的张力保持不变;而设置检测辊顶点处与收卷辊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好处在于便于获取收卷过程中的角度变化量,进一步的能够精确的控制收卷辊的水平位移量。设置于检测辊上的角度监测装置其目的在于能够实时监测收卷过程中收卷角度的变化,便于通过更高精度的方式来获得角度的变化量进一步的来控制收卷辊的位移量。
[0158]
请参阅图6-图8,图6-图8是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另一实施例示意图;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提出一种水平移动装置的结构。
[0159]
所述水平移动装置30包括:
[0160]
安装于收卷辊1的第一轴承32;安装于第一轴承32的螺杆支撑座31;与螺杆支撑座31啮合的蜗杆33;蜗杆33通过轴承安装于移动支架34;蜗杆33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37;与第一齿轮37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6;第二齿轮36连接于电机。
[0161]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移动装置30还包括:固定安装于移动支架34的控制器35,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水平移动装置移动;所述电机集成于控制器35内部;所述控制器35还包括人机交互界面。
[0162]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收卷辊在收卷过程中高速转动,收卷辊与螺杆支撑座之间设有第一轴承,因此不会影响收卷辊的转动。通过螺杆支撑座与蜗杆的配合实现收卷辊的前后移动;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安装的电机影响收卷,设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完成传动方向的变化。
[0163]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还包括通讯模块,用于接收角度监测装置信息。
[0164]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控制器可以接受角度的实时变化,通过角度变化的情况来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及速度。
[0165]
请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又一实施例示意图;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又提出一种水平移动装置的结构
[0166]
所述水平移动装置40包括:
[0167]
安装于收卷辊1的第二轴承42;安装于第二轴承42的齿条板41;固定安装于分切机架的滑动轴44,且滑动轴44通过直线轴承43安装于齿条板41;与齿条板41相啮合的第三齿轮45;第三齿轮45连接于电机。
[0168]
进一步的,所述分切收卷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支架47的控制器46,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水平移动装置带动收卷辊移动;所述电机集成于控制器46内部;所述控制器46还包括人机交互界面。
[0169]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请参阅图10、图11,图10、图11是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中角度监测装置一实施例示意图;
[0170]
所述角度监测装置包括:
[0171]
角度传感器21;所述角度传感器21位置与检测辊中心位置相对应;
[0172]
角度监测指针22;所述角度监测指针22为l型,其一端固定安装于角度传感器21的转动轴上,一端挂靠在铜箔表面。
[0173]
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角度监测指针22一端挂靠于铜箔之上,当收卷角发生变化时,铜箔向上扬起带动角度监测指针22转动。角度监测指针22带动角度传感器21的转动轴发生转动,此时角度传感器21可以测得角度的变化值;可选的角度监测指针22由epdm橡胶包裹铁丝制成,防止损伤铜箔表面;进一步的保证角度监测指针22足够轻量化且硬度足够,保证测量精度。
[0174]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发明方案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另一实施例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收卷辊1上方的的收卷压辊5;
[0175]
所述收卷压辊5包括:
[0176]
收卷压辊轴51;
[0177]
转动安装于收卷压辊轴51两端的弧形安装架52;
[0178]
转动安装于弧形安装架52一端的压卷辊53。
[0179]
进一步的,所述压卷辊53由epdm橡胶制成。
[0180]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转动安装于收卷压辊轴两端的弧形安装架可以跟随收卷辊的移动一起变化。同时由于是弧形,在移动过程中不会碰上收卷辊上的铜箔。这设置既保证
收卷张力稳定的情况下,又可以去除铜箔层之间夹杂的空气,让铜箔收卷密实,避免了铜箔表面鱼磷纹,边部太阳边等缺陷。该设置提高铜箔的使用性能,同时压卷辊由epdm橡胶制成,不会伤害铜箔。
[0181]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发现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0182]
(1)水平移动装置可以随时左右移动,通过控制收卷辊与检测辊之间的距离,来保证收卷角不发生变化,进一步的控制收卷过程中的张力保持不变;而设置检测辊顶点处与收卷辊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好处在于便于获取收卷过程中的角度变化量,进一步的能够精确的控制收卷辊的水平位移量。设置于检测辊上的角度监测装置其目的在于能够实时监测收卷过程中收卷角度的变化,便于通过更高精度的方式来获得角度的变化量进一步的来控制收卷辊的位移量。
[0183]
(2)通过收集初始检测辊与收卷辊之间的间距、初始张力、初始收卷角、收卷辊的转矩、角度变化量能够精准的算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通过控制收卷辊与检测辊之间的距离,来保证收卷角不发生变化,进一步的控制收卷过程中的张力保持不变。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保证整个收卷过程中张力的稳定控制。
[0184]
(3)转动安装于收卷压辊轴两端的弧形安装架可以跟随收卷辊的移动一起变化。同时由于是弧形,在移动过程中不会碰上收卷辊上的铜箔。这设置既保证收卷张力稳定的情况下,又可以去除铜箔层之间夹杂的空气,让铜箔收卷密实,避免了铜箔表面鱼磷纹,边部太阳边等缺陷。该设置提高铜箔的使用性能,同时压卷辊由epdm橡胶制成,不会伤害铜箔。
[018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将检测辊与收卷辊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并使检测辊顶部与收卷辊中心位置处于同一水平位置;s2:初始化设置于收卷辊一侧的检测辊上的角度监测装置,并装卷;s3:收卷辊开始收卷,并获得初始参数;s4:依据初始参数获得收卷辊位移量,由水平移动装置依据位移量控制收卷辊进行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角为铜箔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所述收卷辊的转矩为带动收卷辊转动的电机转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参数包括:收卷辊的转矩、收卷张力、初始收卷角、初始检测辊与收卷辊之间的间距、收卷辊的收卷速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4:依据初始参数获得收卷辊位移量,由水平移动装置依据位移量控制收卷辊进行移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411:设定初始检测辊与收卷辊之间的间距,设定初始铜箔收卷张力;s412:获得收卷角的初始值以及收卷辊的转矩;s413:设定角度监测装置实时检测收卷角的角度变化;s414:依据检测角度的变化换算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14:依据检测角度的变化换算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具体公式如下:式中,δx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m
t
为收卷辊的转矩;t为张力;α0为初始收卷角;δα为收卷过程中的角度监测装置实时检测角度变化值;x0为初始检测辊与收卷辊之间的间距。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4:依据初始参数获得收卷辊位移量,由水平移动装置依据位移量控制收卷辊进行移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421:设定收卷速度;s422:设定初始张力获得初始收卷角;s423:设定角度监测装置实时检测角度变化;s424:依据角度监测装置单位时间内的角度变化测定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24:依据角度监测装置单位时间内的角度变化测定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δx为收卷辊水平移动距离;v0为收卷辊的收卷速度;α0为初始收卷角;δα为收卷过程中的角度监测装置单位时间内的角度变化值;t为角度监测装置的单位时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s5:收卷完成后测量收卷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张力稳定的分切收卷装置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检测辊与收卷辊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并使检测辊顶部与收卷辊中心位置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初始化设置于收卷辊一侧的检测辊上的角度监测装置,并装卷;收卷辊开始收卷,并获得初始参数;依据初始参数获得收卷辊位移量,由水平移动装置依据位移量控制收卷辊进行移动;本发明优点在于,水平移动装置可左右移动,通过控制收卷辊与检测辊之间的距离,来保证收卷角不发生变化,进一步的控制收卷过程中的张力保持不变;而设置检测辊顶点处与收卷辊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好处在于便于获取收卷过程中的角度变化量,能够精确的控制收卷辊的水平位移量。能够精确的控制收卷辊的水平位移量。能够精确的控制收卷辊的水平位移量。


技术研发人员:孙根荣 俞金生 林福坤 林龙伟 蓝小婷 张敦燕 蓝洁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紫金铜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2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67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