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罐和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2.农作物秸秆有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豆类秸秆、棉花秸秆等秸秆。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我国农作物秸秆量大,且处理困难,农作物焚烧会给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污染,还会影响地力。燃烧秸秆能够给土地增肥,补充土壤里矿质元素,往往也烧了土壤,烧失了墒情,烧死了微生物,破坏了土壤结构。秸秆还田如果量过大或翻入土壤不均匀的话,易发生土壤微生物(即秸秆转化的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会出现黄苗、死苗、减产等情况。在秸秆中,尤其是玉米杆中,含有大量的幼虫卵和带菌体,粉碎过程中很难清除,被埋入土壤后能很快成长,成为病虫害的一种隐患。秸秆层具有不透光的特性,不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影响作物的抗逆性。秸秆腐熟期比较长,一定要等秸秆被土地吸收消化完成后,再种植新的作物,否则将影响作物的出苗率。秸秆在腐熟的过程中,消耗土壤中大量的氮素等养分,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影响下茬作物的生根发芽。急需对农作物秸秆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秸秆还田造成的土壤地力下降和土壤病虫害的影响。
3.目前,现有市场上的发酵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发酵转化率较低,且发酵不均匀,同时农作物秸秆中原本携带的微生物、病虫害在发酵过程中容易产生杂菌、霉菌等影响发酵效果,使得发酵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发明了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罐和发酵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使得农作物秸秆发酵均匀,同时提高了农作物秸秆的发酵转化率,且发酵效果好。
5.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罐,包括发酵罐本体,所述发酵罐本体从上往下依次为发酵罐顶盖、发酵罐体、发酵罐底,所述发酵罐顶盖与发酵罐体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发酵罐顶盖和发酵罐体中间设有密封垫,所述发酵罐顶盖和发酵罐体通过多个法兰进行紧密固定,所述发酵罐体和发酵罐底为一体式连接,所述发酵罐顶盖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密封盖,所述发酵罐体侧壁设有夹套,所述发酵罐体内部设有搅拌器,所述发酵罐底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阀门。
7.进一步地,搅拌器包括搅拌杆、搅拌桨、电机,电机安装在发酵罐顶盖外侧,搅拌杆上端贯穿发酵罐顶盖与电机连接,搅拌杆下端间隔均匀设有多根搅拌桨,并悬空在发酵罐体内部的空间中。
8.进一步地,发酵罐顶盖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上设有排气口开关。
9.进一步地,发酵罐顶盖设有温度计、压力表和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报警器。
10.进一步地,发酵罐顶盖设有视镜窗,视镜窗上设有视镜灯。
11.进一步地,上述农作物秸秆发酵罐采用的农作物秸秆发酵方法为微生物发酵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物料的准备:农作物秸秆、秸秆发酵剂、秸秆辅料、发酵剂辅料,称量备用;s2.将农作物秸秆切碎或粉碎,变成秸秆物料;s3.将秸秆物料投入发酵罐中进行高温灭菌,灭菌温度为120-130℃,灭菌时间为20-30分钟;s4.将高温灭菌后的秸秆物料降温至20-30℃;s5.把秸秆发酵剂活化,将活化好的秸秆发酵剂密封保存,备用;s6.将活化好的发酵剂和秸秆辅料投入发酵罐内的秸秆物料中,搅拌均匀;s7.密封,抽真空,等待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间歇式搅拌,发酵时间为5-10天,发酵过程中保持罐内真空;s8.发酵完成,将发酵物进行干燥,制粒,即得饲料颗粒。
12.进一步地,微生物发酵法步骤s1中,农作物秸秆与秸秆辅料重量比例为100:1-100:3,秸秆发酵剂与发酵剂辅料重量比例为1:2-1:4。
13.进一步地,微生物发酵法步骤s1中,秸秆发酵剂为曙光1号活菌制剂,发酵剂辅料为红糖或白糖。
14.进一步地,微生物发酵法步骤s3中,灭菌温度为125℃,灭菌时间为20分钟。
15.进一步地,微生物发酵法步骤s7中,间歇式搅拌:每发酵48小时,搅拌30分钟。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发明为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罐和发酵方法,其发酵罐整体密封设计,通过夹套换热可调节发酵罐的温度高低,可利用搅拌器进行搅拌,使物料混合发酵均匀;其发酵罐采用的发酵方法是微生物发酵法,有利于农作物秸秆的发酵,使得农作物秸秆经过微生物发酵转化为饲料。通过密封且可调节温度的发酵罐和发酵方法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发酵处理,使得农作物秸秆发酵均匀,同时提高了农作物秸秆发酵转化率,且发酵效果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罐和发酵方法的发酵罐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罐和发酵方法的发酵罐纵剖面图;
20.其中,附图标记为:
21.1、发酵罐本体;2、发酵罐顶盖;3、发酵罐体;4、发酵罐底;5、密封垫;6、法兰;7、进料口;8、出料口;9、夹套;10、搅拌器;11、电机;12、搅拌杆;13、搅拌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为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罐和发酵方法,其发酵罐,包括发酵罐本体1,发酵罐本体1材质为不锈钢耐高温耐腐蚀材质。发酵罐本体1从上往下依次为发酵罐顶盖2、发酵罐体3、发酵罐底4,发酵罐顶盖2与发酵罐体3可拆卸式连接,发酵罐顶盖2和发酵罐体3中间设有密封垫5,通过密封垫5可以使发酵罐顶盖2和发酵罐体3紧密连接,然后通过多个法兰6进行紧密固定。发酵罐体3和发酵罐底4为一体式连接,发酵罐顶盖2和发酵罐底4均为光滑圆弧面,易于发酵前或发酵后对发酵罐的清洁、清洗;发酵罐体3为圆柱形罐体,发酵罐顶盖2设有进料口7,进料口7上设有密封盖,农作物秸秆可从进料口7中投料进入罐内,然后盖上密封盖,发酵时应确保密封盖盖紧,不漏气。发酵罐体3侧壁设有夹套9,发酵罐体3内部设有搅拌器10,通过夹套9可以换热,即往夹套9中通入高压蒸汽加热发酵罐体3内的秸秆物料,同时利用搅拌器10不断搅拌均匀,使得秸秆物料均匀受热,即加热灭菌秸秆物料中的微生物及病虫害,灭菌完成后,再通过夹套9对秸秆物料进行降温,降至适宜发酵的温度,然后进行发酵。发酵罐底4设有出料口8,出料口8上设有阀门。发酵完成的秸秆物料通过打开阀门,从出料口8中接出。
25.进一步地,发酵罐顶盖2设有搅拌器10,搅拌器10包括电机11、搅拌杆12、搅拌桨13,电机11安装在发酵罐顶盖2外侧,搅拌杆12上端贯穿发酵罐顶盖2与电机11连接,搅拌杆12下端间隔均匀设有多根搅拌桨13,并悬空在发酵罐体3内部的空间中。在高温灭菌或降温、发酵等过程中需要对秸秆物料进行搅拌,确保均匀受热快速升温或均匀降温、均匀发酵;或在其他过程中需要搅拌时,均可开启搅拌器10进行搅拌。尤其在发酵过程中,采用间歇式搅拌方法使得发酵过程更加均匀,发酵效果更好。间歇式搅拌方法:发酵48小时,搅拌30分钟,循环往复,直至发酵结束。
26.进一步地,发酵罐顶盖2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上设有排气口开关。在高温灭菌结束、发酵前、发酵结束等需要进行排气的操作时,可打开排气口开关,对罐内进行排气、通气,避免直接打开发酵罐顶盖2的进料口7,导致罐内的压力突然迸出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秸秆物料在发酵过程中,可以通过排气口,不间断地向罐内抽真空,保持罐内的真空发酵状态,控制罐内压力在0pa以下,避免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影响后续秸秆物料的发酵状态,使得发酵效果更好。
27.进一步地,发酵罐顶盖2设有温度计、压力表和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报警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报警器均与计算机连接,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中进行显示、储存和分析,若出现数据异常,计算机会向报警器发出指令,打开报警器,发出报警铃声。具体的,通过温度计可以实时观察到罐内的温度情况,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将温度数据传输至计算机中,进行温度数据曲线分析和汇总;通过压力表可以实时观察到罐内的压力情况,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将压力数据传输至计算机中,进行温度数据曲线分析和汇总;出现数据异常时,报警器会发出报警声响,操作人员会根据报警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利用计算机操作可以实时监控发酵过程,实现自动监控,避免人员疏忽影响发酵条件的改变未及时处理,导致发酵失败造成的经济等损失。
28.进一步地,发酵罐顶盖2设有视镜窗,视镜窗上设有视镜灯,视镜窗材质为耐高温高压的玻璃。通过视镜灯发出的可见光透过视镜窗的玻璃照射入罐内,可观察到罐内的情况。在发酵过程中,通过视镜窗可以随时观察罐内秸秆物料的发酵状态并记录。
29.实施例1
30.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罐,包括发酵罐本体1,发酵罐本体1从上往下依次为发酵罐顶盖2、发酵罐体3、发酵罐底4,发酵罐顶盖2与发酵罐体3可拆卸式连接,发酵罐顶盖2和发酵罐体3中间设有密封垫5,通过密封垫5可以使发酵罐顶盖2和发酵罐体3紧密连接,然后通过多个法兰6进行紧密固定。发酵罐体3和发酵罐底4为一体式连接,发酵罐顶盖2设有进料口7,进料口7上设有密封盖,发酵罐体3侧壁设有夹套9,发酵罐体3内部设有搅拌器10,搅拌器10包括电机11、搅拌杆12、搅拌桨13,发酵罐顶盖2还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开关、温度计、压力表、视镜窗、视镜灯。
31.上述实施例1发酵罐用于农作物秸秆的发酵。
32.发酵方法为微生物发酵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33.s1.物料的准备:农作物秸秆、秸秆发酵剂、秸秆辅料、发酵剂辅料,称量备用;其中农作物秸秆与秸秆发酵剂重量比例为2000:3,农作物秸秆与秸秆辅料重量比例为100:1-100:3,优选100:2,秸秆发酵剂与发酵剂辅料重量比例为1:2-1:4,优选1::3,农作物秸秆为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豆类秸秆等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秸秆辅料为玉米面粉、土豆粉、地瓜粉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秸秆发酵剂为曙光一号活菌制剂,发酵剂辅料为红糖、白糖等其中的一种,优选红糖;
34.s2.将农作物秸秆切碎或粉碎,变成秸秆物料;
35.s3.将秸秆物料投入发酵罐中进行高温灭菌,灭菌温度为120-130℃,灭菌时间为20-30分钟;优选灭菌温度为125℃,优选灭菌时间为20分钟;在发酵前对秸秆物料中原本携带的微生物及病虫害进行灭活,防止原有微生物及病虫害在发酵过程中容易产生杂菌、霉菌等影响发酵效果;
36.s4.将高温灭菌后的秸秆物料降温至20-30℃;
37.s5.把秸秆发酵剂活化,将活化好的秸秆发酵剂密封保存,备用;秸秆发酵剂活化的方法:加适量水将秸秆发酵剂、发酵剂辅料混合,搅拌均匀并溶解,等到充分溶解后,放置时间为3-5天,优选放置时间为4天,发酵剂里的菌种活化完成,将活化好的菌种密封保存;
38.s6.将活化好的发酵剂稀释和秸秆辅料投入发酵罐内的秸秆物料中,搅拌均匀;
39.s7.密封,抽真空,等待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间歇式搅拌,即每发酵48小时,搅拌30分钟;发酵时间为5-10天,优选发酵时间为8天,发酵过程中保持罐内真空;
40.s8.发酵完成,将发酵物进行干燥,制粒,即得饲料颗粒。
41.实施例2
42.采用实施例1发酵罐用于本次实施例2农作物秸秆的发酵。
43.发酵方法为微生物发酵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44.s1.物料的准备:
45.农作物秸秆玉米秸秆100kg秸秆发酵剂曙光一号活菌制剂150g秸秆辅料玉米面2kg发酵剂辅料红糖450g
46.农作物秸秆与秸秆发酵剂重量比例为2000:3;
47.农作物秸秆与秸秆辅料重量比例为100:2;
48.秸秆发酵剂与发酵剂辅料重量比例为1:3;
49.s2.将农作物秸秆切碎或粉碎,变成秸秆物料;
50.s3.将秸秆物料投入发酵罐中进行高温灭菌,灭菌温度为125℃,灭菌时间为20分钟;
51.s4.将高温灭菌后的秸秆物料降温至25℃;
52.s5.把秸秆发酵剂活化,将活化好的曙光1号活菌制剂密封保存,备用;秸秆发酵剂活化的方法:加2l水将曙光1号活菌制剂、红糖混合,搅拌均匀并溶解,等到充分溶解以后,放置时间为4天,发酵剂里的菌种活化完成,将活化好的菌种密封保存;
53.s6.将活化好的发酵剂稀释至15倍以上和玉米面投入发酵罐内的秸秆物料中,搅拌均匀;
54.s7.密封,抽真空,等待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间歇式搅拌,即每发酵48小时,搅拌30分钟;发酵时间为8天,发酵过程中保持罐内真空;
55.s8.发酵完成,将发酵物进行干燥,制粒,即得饲料颗粒。
56.实施例3
57.采用实施例1发酵罐用于本次实施例3农作物秸秆的发酵。
58.发酵方法为微生物发酵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59.s1.物料的准备:
[0060][0061][0062]
农作物秸秆与秸秆发酵剂重量比例为2000:3;
[0063]
农作物秸秆与秸秆辅料重量比例为100:2;
[0064]
秸秆发酵剂与发酵剂辅料重量比例为1:3;
[0065]
s2.将农作物秸秆切碎或粉碎,变成秸秆物料;
[0066]
s3.将秸秆物料投入发酵罐中进行高温灭菌,灭菌温度为120℃,灭菌时间为30分钟;
[0067]
s4.将高温灭菌后的秸秆物料降温至20℃;
[0068]
s5.把秸秆发酵剂活化,将活化好的曙光1号活菌制剂密封保存,备用;秸秆发酵剂活化的方法:加2.5l水将曙光1号活菌制剂溶解,加入白糖,搅拌均匀,等到充分溶解以后,放置时间为3天,发酵剂里的菌种活化完成,将活化好的菌种密封保存;
[0069]
s6.将活化好的发酵剂稀释至12倍以上和玉米面投入发酵罐内的秸秆物料中,搅拌均匀;
[0070]
s7.密封,抽真空,等待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间歇式搅拌,即每发酵48小时,搅拌30分钟;发酵时间为10天,发酵过程中保持罐内真空;
[0071]
s8.发酵完成,将发酵物进行干燥,制粒,即得饲料颗粒。
[0072]
本次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发酵剂辅料的使用不同。
[0073]
实施例4
[0074]
采用实施例1发酵罐用于本次实施例4农作物秸秆的发酵。
[0075]
发酵方法为微生物发酵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76]
s1.物料的准备:
[0077]
农作物秸秆玉米秸秆100kg秸秆发酵剂曙光一号活菌制剂150g秸秆辅料玉米面3kg发酵剂辅料红糖450g
[0078]
农作物秸秆与秸秆发酵剂重量比例为2000:3;
[0079]
农作物秸秆与秸秆辅料重量比例为100:3;
[0080]
秸秆发酵剂与发酵剂辅料重量比例为1:3;
[0081]
s2.将农作物秸秆切碎或粉碎,变成秸秆物料;
[0082]
s3.将秸秆物料投入发酵罐中进行高温灭菌,灭菌温度为130℃,灭菌时间为20分钟;
[0083]
s4.将高温灭菌后的秸秆物料降温至30℃;
[0084]
s5.把秸秆发酵剂活化,将活化好的曙光1号活菌制剂密封保存,备用;秸秆发酵剂活化的方法:加3l水将曙光1号活菌制剂、红糖混合,搅拌均匀并溶解,等到充分溶解以后,放置时间为5天,发酵剂里的菌种活化完成,将活化好的菌种密封保存;
[0085]
s6.将活化好的发酵剂稀释至10倍以上和玉米面投入发酵罐内的秸秆物料中,搅拌均匀;
[0086]
s7.密封,抽真空,等待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间歇式搅拌,即每发酵48小时,搅拌30分钟;发酵时间为5天,发酵过程中保持罐内真空;
[0087]
s8.发酵完成,将发酵物进行干燥,制粒,即得饲料颗粒。
[0088]
本次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农作物秸秆与秸秆辅料重量比例不同。
[0089]
实施例5
[0090]
采用实施例1发酵罐用于本次实施例5农作物秸秆的发酵。
[0091]
发酵方法为微生物发酵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92]
s1.物料的准备:
[0093]
农作物秸秆玉米秸秆100kg秸秆发酵剂曙光一号活菌制剂150g秸秆辅料玉米面2kg发酵剂辅料红糖600g
[0094]
农作物秸秆与秸秆发酵剂重量比例为2000:3;
[0095]
农作物秸秆与秸秆辅料重量比例为100:2;
[0096]
秸秆发酵剂与发酵剂辅料重量比例为1:4;
[0097]
s2.将农作物秸秆切碎或粉碎,变成秸秆物料;
[0098]
s3.将秸秆物料投入发酵罐中进行高温灭菌,灭菌温度为125℃,灭菌时间为25分钟;
[0099]
s4.将高温灭菌后的秸秆物料降温至25℃;
[0100]
s5.把秸秆发酵剂活化,将活化好的曙光1号活菌制剂密封保存,备用;秸秆发酵剂活化的方法:加3l水将曙光1号活菌制剂、红糖混合,搅拌均匀并溶解,等到充分溶解以后,放置时间为4天,发酵剂里的菌种活化完成,将活化好的菌种密封保存;
[0101]
s6.将活化好的发酵剂稀释至10倍以上和玉米面投入发酵罐内的秸秆物料中,搅拌均匀;
[0102]
s7.密封,抽真空,等待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间歇式搅拌,即每发酵48小时,搅拌30分钟;发酵时间为7天,发酵过程中保持罐内真空;
[0103]
s8.发酵完成,将发酵物进行干燥,制粒,即得饲料颗粒。
[0104]
本次实施例5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秸秆发酵剂与发酵剂辅料重量比例不同。
[0105]
对比例1
[0106]
采用实施例1发酵罐用于本次对比例1农作物秸秆的发酵。
[0107]
发酵方法为微生物发酵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108]
s1.物料的准备:
[0109]
农作物秸秆玉米秸秆100kg秸秆发酵剂曙光一号活菌制剂150g秸秆辅料玉米面2kg发酵剂辅料红糖450g
[0110]
s2.将农作物秸秆切碎或粉碎,变成秸秆物料;
[0111]
s3.把秸秆发酵剂活化,将活化好的曙光1号活菌制剂密封保存,备用;秸秆发酵剂活化的方法:加1l水将曙光1号活菌制剂、红糖混合,搅拌均匀并溶解,等到充分溶解以后,放置时间为4天,发酵剂里的菌种活化完成,将活化好的菌种密封保存;
[0112]
s4.将活化好的发酵剂稀释至30倍以上和玉米面投入发酵罐内的秸秆物料中,搅拌均匀;
[0113]
s5.密封,抽真空,等待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间歇式搅拌,即每发酵48小时,搅拌30分钟;发酵时间为8天,发酵过程中保持罐内真空;
[0114]
s6.发酵完成,将发酵物进行干燥,制粒,即得饲料颗粒。
[0115]
本次对比例1与实施例2的区别是:对比例1的秸秆物料未经过高温灭菌,直接进行发酵。
[0116]
对比例2
[0117]
采用实施例1发酵罐用于本次对比例2农作物秸秆的发酵。
[0118]
发酵方法为微生物发酵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119]
s1.物料的准备:
[0120]
农作物秸秆玉米秸秆100kg秸秆发酵剂曙光一号活菌制剂150g秸秆辅料玉米面2kg发酵剂辅料红糖450g
[0121]
s2.将农作物秸秆切碎或粉碎,变成秸秆物料;
[0122]
s3.将秸秆物料投入发酵罐中进行高温灭菌,灭菌温度为125℃,灭菌时间为20分
钟;
[0123]
s4.将高温灭菌后的秸秆物料降温至25℃;
[0124]
s5.把秸秆发酵剂活化,将活化好的曙光1号活菌制剂密封保存,备用;秸秆发酵剂活化的方法:加1l水将曙光1号活菌制剂、红糖混合,搅拌均匀并溶解,等到充分溶解以后,放置时间为4天,发酵剂里的菌种活化完成,将活化好的菌种密封保存;
[0125]
s6.将活化好的发酵剂稀释至30倍以上和玉米面投入发酵罐内的秸秆物料中,搅拌均匀;
[0126]
s7.密封,抽真空,等待发酵;发酵过程不搅拌;发酵时间为8天,发酵过程中保持罐内真空;
[0127]
s8.发酵完成,将发酵物进行干燥,制粒,即得饲料颗粒。
[0128]
本次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区别是:对比例2的秸秆物料在发酵过程中未进行间歇式搅拌。
[0129]
对比例3
[0130]
采用实施例1发酵罐用于本次对比例3农作物秸秆的发酵。
[0131]
发酵方法为微生物发酵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132]
s1.物料的准备:
[0133]
农作物秸秆玉米秸秆100kg秸秆发酵剂饲料益菌素150g秸秆辅料玉米面2kg
[0134]
s2.将农作物秸秆切碎或粉碎,变成秸秆物料;
[0135]
s3.将秸秆物料投入发酵罐中进行高温灭菌,灭菌温度为125℃,灭菌时间为20分钟;
[0136]
s4.将高温灭菌后的秸秆物料降温至25℃;
[0137]
s5.准备秸秆发酵剂:加1l水将饲料益菌素混合均匀,备用;
[0138]
s6.将准备好的发酵剂稀释至30倍以上和玉米面投入发酵罐内的秸秆物料中,搅拌均匀;
[0139]
s7.密封,抽真空,等待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间歇式搅拌,即每发酵48小时,搅拌30分钟;发酵时间为8天,发酵过程中保持罐内真空;
[0140]
s8.发酵完成,将发酵物进行干燥,制粒,即得饲料颗粒。
[0141]
本次对比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是:对比例3的秸秆物料在发酵过程中使用的秸秆发酵剂是饲料益菌素。
[0142]
将实施例2-5和对比例1-3的秸秆物料和发酵物取样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和检测结果具体如下:
[0143]
微生物检测:发酵前取样检测微生物;取发酵前的秸秆物料样品,放置于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在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1-7天,观察有无微生物生长并记录。
[0144]
活性病菌体检测:发酵前取样检测活性病菌体;取发酵前的秸秆物料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活性病菌体,并记录有无活性病菌体。
[0145]
发酵均匀度:发酵结束后取样观察均匀度;取发酵结束后的发酵物为样品,观察样品是否有结块,若有结块为不均匀,若无结块为均匀。
[0146]
发酵转化率=发酵后秸秆物料重量/发酵前秸秆物料总重量
×
100%。
[0147]
根据微生物检测、活性病菌体检测、发酵均匀度、发酵转化率的结果来评价发酵效果。
[0148]
表1:各项检测项目结果
[0149]
检测项目微生物检测活性病菌体检测发酵均匀度发酵转化率实施例2无无均匀97%实施例3无无均匀96%实施例4无无均匀92%实施例5无无均匀90%对比例1有有均匀67%对比例2无无不均匀74%对比例3无无均匀81%
[0150]
由表1可知,实施例2-5采用本技术的农作物秸秆发酵罐和发酵方法,得到的发酵产物,发酵均匀,发酵转化率高,很明显发酵效果好。由实施例2和实施例3可知,使用红糖或者白糖发酵,其发酵均匀度、发酵转化率、发酵效果基本相同,相差不大,但是,使用红糖发酵制得的饲料香味浓郁;由实施例2和实施例4可知,农作物秸秆与秸秆辅料重量比例会影响发酵转化率,而最佳实施例2采用的农作物秸秆与秸秆辅料重量比例100:2,获得的发酵转化率较高;由实施例2和实施例5可知,秸秆发酵剂与发酵剂辅料重量比例不同,混合溶解会影响发酵剂的活化效果,间接也会影响发酵转化率,而最佳实施例2采用的秸秆发酵剂与发酵剂辅料重量比例1:3,获得的发酵转化率较高。
[0151]
对比例1-3作为实施例2的对比,由对比例1的对比结果可知:在农作物秸秆发酵过程,秸秆本身存在的微生物及活性病菌体会严重影响最终的发酵效果,而本技术实施例2的发酵方法发酵转化率高,很明显发酵效果好;由对比例2的对比结果可知:在农作物秸秆发酵过程中,发酵不均匀会影响最终的发酵效果,而本技术实施例2的发酵方法发酵均匀,发酵转化率高,很明显发酵效果好;由对比例3的对比结果可知:在农作物秸秆发酵过程中,选择使用的发酵剂不同也会影响最终的发酵效果,而本技术实施例2的发酵方法使用的发酵剂,发酵转化率高,很明显发酵效果好。
[015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密封结构的发酵罐,并通过夹套9对发酵罐进行温度的调节,同时利用内置的搅拌器10使发酵罐内均匀受热及发酵完全。密封且可调节温度的发酵罐和发酵方法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农作物秸秆发酵均匀,提高了发酵转化率,且发酵效果好。将农作物秸秆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使得农作物秸秆发酵转化为饲料,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再利用。
[0153]
虽然本发明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动与修改仍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罐本体,所述发酵罐本体从上往下依次为发酵罐顶盖、发酵罐体、发酵罐底,所述发酵罐顶盖与发酵罐体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发酵罐顶盖和发酵罐体中间设有密封垫,所述发酵罐顶盖和发酵罐体通过多个法兰进行紧密固定,所述发酵罐体和发酵罐底为一体式连接,所述发酵罐顶盖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密封盖,所述发酵罐体侧壁设有夹套,所述发酵罐体内部设有搅拌器,所述发酵罐底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杆、搅拌桨、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发酵罐顶盖外侧,所述搅拌杆上端贯穿发酵罐顶盖与电机连接,所述搅拌杆下端间隔均匀设有多根搅拌桨,并悬空在发酵罐体内部的空间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顶盖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设有排气口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顶盖设有温度计、压力表和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报警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顶盖设有视镜窗,所述视镜窗上设有视镜灯。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罐的农作物秸秆发酵方法,所述发酵方法为微生物发酵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物料的准备:农作物秸秆、秸秆发酵剂、秸秆辅料、发酵剂辅料,称量备用;s2.将农作物秸秆切碎或粉碎,变成秸秆物料;s3.将秸秆物料投入发酵罐中进行高温灭菌,灭菌温度为120-130℃,灭菌时间为20-30分钟;s4.将高温灭菌后的秸秆物料降温至20-30℃;s5.把秸秆发酵剂活化,将活化好的秸秆发酵剂密封保存,备用;s6.将活化好的发酵剂和秸秆辅料投入发酵罐内的秸秆物料中,搅拌均匀;s7.密封,抽真空,等待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间歇式搅拌,发酵时间为5-10天,发酵过程中保持罐内真空;s8.发酵完成,将发酵物进行干燥,制粒,即得饲料颗粒。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发酵法步骤s1中,农作物秸秆与秸秆辅料重量比例为100:1-100:3,秸秆发酵剂与发酵剂辅料重量比例为1:2-1:4。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发酵法步骤s1中,秸秆发酵剂为曙光1号活菌制剂,发酵剂辅料为红糖或白糖。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发酵法步骤s3中,灭菌温度为125℃,灭菌时间为20分钟。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发酵法步骤s7中,间歇式搅拌:每发酵48小时,搅拌30分钟。
技术总结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罐和发酵方法,包括发酵罐本体,发酵罐顶盖和发酵罐体中间设有密封垫,发酵罐顶盖和发酵罐体通过多个法兰进行紧密固定,发酵罐顶盖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有密封盖,发酵罐体侧壁设有夹套,发酵罐体内部设有搅拌器,发酵罐使用的发酵方法为微生物发酵法。发酵罐整体密封设计,通过夹套换热可调节发酵罐的温度高低,并利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有利于农作物秸秆的发酵,最后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将农作物秸秆发酵转化成饲料。通过密封且可调节温度的发酵罐和微生物发酵方法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发酵,使得农作物秸秆发酵均匀,同时提高了农作物秸秆的发酵转化率,且发酵效果好。且发酵效果好。且发酵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谭岳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大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3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