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明胶栓塞微球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1-27  126



1.本发明涉及介入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化明胶栓塞微球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的范围越来越广;介入医学借助各种灵活清晰的影像技术及越来越强大的计算机后处理技术,全方位剖析病灶,针对性引导性治疗,不需要开刀就能精确,高效微创剪除病痛;介入医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分化出肿瘤介入、神经介入、心导管介入、血管外科介入、非血管介入等专科化介入学科。
3.肿瘤介入是借助于高清晰度的医学影像仪引导,经小切口将导管置入体的肿瘤部位,再通过供血动脉灌注抗肿瘤药物或阻断肿瘤组织的血氧,使肿瘤缺少血氧后萎缩,达到治疗目的。
4.肿瘤介入的关键技术是用于阻断肿瘤组织血氧的颗粒栓塞剂,颗粒的大小对治疗效果有着重要影响,进口的泡沫颗粒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视化明胶栓塞微球制作工艺。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视化明胶栓塞微球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明胶溶解:用双蒸水溶解明胶,置于恒温恒速磁力搅伴仪上,以200rpm/三小时连续搅拌;步骤s2,明胶过滤:所述明胶溶液底层去除,所述明胶溶液上层液经100目不锈钢丝网抽滤过滤;步骤s3,将所述明胶液(即水相液)装入第一容器中;步骤s4,配制含乳化剂的油相液:分析纯液体石蜡,加入乳化剂;置于所述恒温恒速磁力搅拌仪上,以20rpm连续搅拌半小时;步骤s5,将加有所述乳化剂的油相液装入第二容器中;步骤s6,装有水相液的第一容器和装有油相液的第二容器通过导管交叉对通,水相液对油相液进行流体切割,切割后的液体置入烧杯中;步骤s7,吸取约100μl所述步骤s6中流体切割后的液体,在显微镜下观察比对,以测定明胶液滴直径大小,直径合适即进入下一步骤;步骤s8,将一定浓度的交联剂加入到步骤s7直径合适的明胶液中;置于所述恒温恒速磁力搅拌仪上,以300rpm连续搅拌24小时;步骤s9,将步骤s8搅拌后的液体分别装入到50毫升分离管中,并置入在离心机中进行离心作业;步骤s10,每支离心管中加入0.9%氯化钠液40毫升,置入在所述离心机中进行离心
作业;步骤s11,将步骤s10中离心后得到的液体,加0.9%氯化钠液40毫升,在所述离心机中再次进行离心作业;步骤s12,收集颗粒状明胶颗粒,在100℃下烘4小时后,分装;步骤s13,用适量浓度造影剂与明胶海绵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均匀的混悬液并浓度适当。
7.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所述双蒸水的温度为50℃。
8.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所述明胶溶解浓度为18-22%。
9.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的所述乳化剂浓度为3%。
10.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的所述明胶液滴的合适直径为200μm-800μm。
11.优选的,所述步骤s8中的所述交联剂可采用京尼平,所述京尼平的浓度为3%。
12.优选的,所述步骤s9和所述步骤s10中的所述离心机均以2000rpm离心10分钟。
13.优选的,所述步骤s11中的所述离心机均以2000rpm离心10分钟两次。
14.优选的,所述步骤s12中的所述明胶颗粒直径为30μm—800μm。
15.优选的,所述步骤s13中的所述造影剂可采用碘海醇。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一种可视化明胶栓塞微球制作工艺,明胶原料易得,成本低廉,且制作工艺简单;京尼平可有效交联明胶,随着交联时间延长,交联度增加,明胶溶胀度和降解率降低;碘海醇含有大量碘离子成分,相对原子量大,在x光射线的照射下,照射效果更好;利用明胶微球注入人体,机械栓塞病变部位血管,以达到梗死、机化之目的,从而维持正常组织的功能,并且明胶微球在栓塞90天内降解,在肌体内被降解吸收,适用于各种富血管性实质脏器肿瘤和动脉性出血性病变的栓塞治疗。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水相液和油相的液流体切割示意图。
18.图例说明:1、水相液,2、油相液,3、明胶液滴,4、烧杯。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
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1.参照图1至图2,一种可视化明胶栓塞微球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明胶溶解:用双蒸水溶解明胶,置于恒温恒速磁力搅伴仪上,以200rpm/三小时连续搅拌;步骤s2,明胶过滤:明胶溶液底层去除,明胶溶液上层液经100目不锈钢丝网抽滤过滤;步骤s3,将明胶液(即水相液)1装入第一容器中;步骤s4,配制含乳化剂的油相液2:分析纯液体石蜡,加入乳化剂;置于恒温恒速磁力搅拌仪上,以20rpm连续搅拌半小时;步骤s5,将加有乳化剂的油相液2装入第二容器中;步骤s6,装有水相液1的第一容器和装有油相液2的第二容器通过导管交叉对通,水相液1对油相液2进行流体切割,切割后的液体置入烧杯4中;步骤s7,吸取约100μl步骤s6中流体切割后的液体,在显微镜下观察比对,以测定明胶液滴3直径大小,直径合适即进入下一步骤;步骤s8,将一定浓度的交联剂加入到步骤s7直径合适的明胶液中;置于恒温恒速磁力搅拌仪上,以300rpm连续搅拌24小时;步骤s9,将步骤s8搅拌后的液体分别装入到50毫升分离管中,并置入在离心机中进行离心作业;步骤s10,每支离心管中加入0.9%氯化钠液40毫升,置入在所述离心机中进行离心作业;步骤s11,将步骤s10中离心后得到的液体,加0.9%氯化钠液40毫升,在离心机中再次进行离心作业;步骤s12,收集颗粒状明胶颗粒,在100℃下烘4小时后,分装;步骤s13,用适量浓度造影剂与明胶海绵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均匀的混悬液并浓度适当。
22.其中,步骤s1中的双蒸水的温度为50℃,步骤s1中的明胶溶解浓度为18-22%,步骤s4中的乳化剂浓度为3%,步骤s7中的明胶液滴的合适直径为200μm-800μm;步骤s8中的交联剂可采用京尼平,京尼平的浓度为3%;京尼平可有效交联明胶,随着交联时间延长,交联度增加,明胶溶胀度和降解率降低;明胶分子与交联剂交联,构成网格状;已形成球状的水相溶液由于交联剂的渗入,球内大量明胶分子的相互交联、互相固定而形成明胶球。
23.步骤s9和步骤s10中的离心机均以2000rpm离心作业10分钟,步骤s11中的离心机均以2000rpm离心作业10分钟两次。
24.步骤s12中的明胶颗粒直径为30μm—800μm,分装产品颗粒直径分布分别为30μm-100μm、100μm-200μm、200μm-300μm、300μm-500μm、500μm-600μm、600μm-800μm;步骤s13中的造影剂可采用碘海醇,碘海醇含有大量碘离子成分,相对原子量大,在x光射线的照射下,照射效果更好。
25.具体一实施例中,对血管进行栓塞前先进行血管造影,以了解病灶的供血动脉及插管途径有无相关的侧枝循环;按照标准技术进行超选择插管,插入导管的位置应尽可能接近治疗部位,要防止对正常血管的栓塞;根据病灶的情况选择大小适宜的明胶颗粒,明胶颗粒大小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明胶颗粒进入正常组织的供血动脉或进入病灶流出的静脉;用适量低浓度造影剂碘海醇与明胶颗粒混合,使成均匀的混悬液并浓度适当,不得有泡沫存在;将混悬液吸入注射器,并且浓度适当,颗粒混悬良好,若混悬液太浓,会堵塞导管,应设法避免;在血管造影机透视下,将明胶颗粒混悬液通过导管注入,注入速度适当,不得返流,否则有可能进入非栓塞动脉,引起异位栓塞,从而导致组织器官坏死;连续注入明胶颗粒,直到观察结果满意;明胶微球堵塞血管后,起网架作用,能快速形成血栓;明胶颗粒在导管内挤压碎裂,2mm直径的明胶颗粒通过3f导管可变成直径10~700μm的更小明胶颗粒;90%以上明胶颗粒在10~50μm之间;直径4mm的明胶颗粒通过5f的导管,50%以上变成直径10~50μm之间的明胶颗粒。
26.以微流控技术,利用明胶微球注入人体,机械栓塞病变部位血管,以达到梗死、机化之目的,从而维持正常组织的功能,并且明胶微球在栓塞90天内降解,在肌体内被降解吸收,适用于各种富血管性实质脏器肿瘤和动脉性出血性病变的栓塞治疗。
27.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视化明胶栓塞微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明胶溶解:用双蒸水溶解明胶,置于恒温恒速磁力搅伴仪上,以200rpm/三小时连续搅拌;步骤s2,明胶过滤:所述明胶溶液底层去除,所述明胶溶液上层液经100目不锈钢丝网抽滤过滤;步骤s3,将所述明胶液(即水相液)装入第一容器中;步骤s4,配制含乳化剂的油相液:分析纯液体石蜡,加入乳化剂;置于所述恒温恒速磁力搅拌仪上,以20rpm连续搅拌半小时;步骤s5,将加有所述乳化剂的油相液装入第二容器中;步骤s6,装有水相液的第一容器和装有油相液的第二容器通过导管交叉对通,水相液对油相液进行流体切割,切割后的液体置入烧杯中;步骤s7,吸取约100μl所述步骤s6中流体切割后的液体,在显微镜下观察比对,以测定明胶液滴直径大小,直径合适即进入下一步骤;步骤s8,将一定浓度的交联剂加入到步骤s7直径合适的明胶液中;置于所述恒温恒速磁力搅拌仪上,以300rpm连续搅拌24小时;步骤s9,将步骤s8搅拌后的液体分别装入到50毫升分离管中,并置入在离心机中进行离心作业;步骤s10,每支离心管中加入0.9%氯化钠液40毫升,置入在所述离心机中进行离心作业;步骤s11,将步骤s10中离心后得到的液体,加0.9%氯化钠液40毫升,在所述离心机中再次进行离心作业;步骤s12,收集颗粒状明胶颗粒,在100℃下烘4小时后,分装;步骤s13,用适量浓度造影剂与明胶海绵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均匀的混悬液并浓度适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视化明胶栓塞微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所述双蒸水的温度为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视化明胶栓塞微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所述明胶溶解浓度为18-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视化明胶栓塞微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所述乳化剂浓度为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视化明胶栓塞微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的所述明胶液滴的合适直径为200μm-800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视化明胶栓塞微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的所述交联剂可采用京尼平,所述京尼平的浓度为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视化明胶栓塞微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和所述步骤s10中的所述离心机均以2000rpm离心10分钟。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视化明胶栓塞微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的所述离心机均以2000rpm离心10分钟两次。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视化明胶栓塞微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
中的所述明胶颗粒直径为30μm—800μ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视化明胶栓塞微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中的所述造影剂可采用碘海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明胶栓塞微球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用双蒸水溶解明胶后连续搅拌;S2,明胶溶液底层去除;S3,将明胶液装入第一容器;S4,配制油相液;S5,将加有油相液装入第二容器;S6,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通过导管交叉对通,水相液对油相液进行流体切割,切割液体置入烧杯中;S7,吸取约100μL切割后液体,测定明胶液滴直径大小;S8,交联剂加入到直径合适的明胶液中搅拌;S9,将搅拌后的液体分别装入到50ml分离管中,离心作业;S10,每支离心管中加入0.9%氯化钠液40ml,离心作业;S11,重复S10操作,离心作业两次;S12,收集颗粒状明胶颗粒,在100℃下烘4h,分装;S13,造影剂与明胶海绵颗粒混合,得到均匀的混悬液;明胶原料易得,成本低廉,且制作工艺简单。且制作工艺简单。且制作工艺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刚 许佳润 李明 王富玉 吕孔鹏 陈旭东 徐政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联科翰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3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66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