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箱式物流水平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1-13  107



1.该项发明专利设计属于箱式物流传输系统的设计技术,具体而言,涉及箱式物流水平传输系统的结构及传输方式与运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箱式物流因载重量大、载体无自驱动设计的优点而被广泛采用,这几年行业应用案例越来越多,箱式物流虽然在传输量上有很大优势,但缺点也非常明显:1、水平传输路径主要依靠滚筒机构,结构笨重,传动电机数量多功耗大,成本投入大;2、双向水平传输时需要的安装空间非常大,无论上下层还是平面布装利用现有天棚安装其难度非常大,基本上都需要占用院方的建筑空间设计,投资方成本需增大;3、水平传输路径目的仅仅是为了管井与管井的连接,其利用率非常低;4、由于水平传输路径的作用单一,而建站又需要依靠管井来实现,造成系统管井的数量特别多,从而造成系统的成本居高不下,推广应用效果不好;5、箱式物流现有的水平滚筒传输路径结构故障率高,故障处理难度大,维修维护成本高。
3.箱式物流水平传输路径采用轨道传输结构后,收发站建站无需依靠管井实现,轨道经过的任何位置都可以设置收发站点,系统的管井可以减少50%以上,水平传输的轨道路径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整个系统结构简洁,传输效率提高,故障率明显得到控制,系统投资成本下降,应用推广更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式物流传输系统中水平传输的结构与运行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结构带来的投资成本高,运行效率过低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系统包括摆渡车、换轨器、转运平台、周转箱收发站和轨道,所述摆渡车是周转箱的摆运工具,摆渡车分驱动体和吊厢两部分,吊厢两头贯通,设计有周转箱进出用的传动机构和锁闭机构,所述的轨道是裝载车的运行路径,是管井与管井,管井与周转箱收发站的连接通道,所述的换轨器是裝载车的运行路径的分配机构,设计在上下行轨道中和转运平台及周转箱收发站升降平台边,所述的周转箱收发站内设计一收发平台,由提升机构完成周转箱进出站的传输,系统设计有检测装置,摆渡车、换轨器、转运平台、周转箱收发站内的提升机构及升降平台设计有独立的驱动器,系统由运行管理装置控制运行。
6.所述箱式物流传输系统水平传输部分,按照箱式管井划分区域,依靠管井设计一个区域水平传输系统,区域内的轨道可以连接1个以上的箱式管井,轨道可连接到区域内的管井转运平台和周转箱收发站上方的升降平台。
7.所述水平传输系统中的轨道采用铝合金工字型结构,轨道两个方向的双槽型口下
平面的前后分别设计有二对双驱动轮和双摩擦轮,导向轮的运行轨面设计在工字型结构的两边立面,双槽型口上平面和立面设计导电铜轨排。
8.所述换轨器采用单旋转轨结构设计,换轨器按45度一个端口的设计方法分布在旋转轨一周,最大端口数可设计八个,旋转轨只在4个端口往返旋转,最大旋转角度控制在135度区域中,换轨器设计在系统轨道中,对摆渡车进行双方向运行的换向控制和转角控制,用在摆渡车进站时的转换方向和连接,换轨器中的旋转轨驱动器由步进电机控制,设计有基点位置,驱动器做2个方向旋转。
9.所述摆渡车是周转箱的运载工具,只负责在水平轨道上运行,由于摆渡车路径中的换轨器采用旋转式结构,摆渡车在双向运行时采取双轨单向运行原则,上行时车头朝前,下行时车尾朝前,摆渡车在单轨道上运行时采取单轨双向运行的原则,摆渡车需进行二个方向的控制。
10.所述摆渡车是系统传输的载体,摆渡车由两部分结构组成,分驱动体部分和吊箱部分,驱动体是吊箱的动力源,设计在轨道一周,吊箱部分为二头敞开式结构体,吊箱最下方设计有同步带驱动装置,由独立的驱动电机做双方向运行,吊箱二个敞开面的左右两边设计有可控的挡板,挡板收缩的锁闭机构由独立驱动器控制。
11.所述吊箱部分设计在摆渡车驱动体的下方,摆渡车可与区域内的水平传输系统中的周转箱收发站的升降平台和管井转运平台进行对接,完成周转箱转运和互传,摆渡车不进入箱式管井中运行。
12.所述摆渡车采用双电源供电,直流电池组设计在驱动体内,摆渡车上安装有电刷和取电装置,摆渡车驱动体部分的车两头和两边设计有防撞传感器,车内安装有控制电路和通讯装置。
13.所述周转箱收发站是周转箱的收发点,周转箱收发站设计在地面层,周转箱收发站设计有收发平台和与水平轨对接的升降平台,收发平台设计在站内,设计有2个周转箱长度面积,升降平台通过垂直提升机构控制,升降平台上方可与水平轨道的换轨器对接,下方可与收发平台对接,收发平台、提升机构设置的提升驱动器为直流减速电机。
14.所述系统运行管理装置包括区域管理器、中央控制器,所述地区域管理器设计在一个水平轨道传输系统的控制区域,每个管井相关的水平区域由一个区域管理器控制,一个水平区域内连接多个管井的水平传输系统可以是一个区域管理器控制,系统所有的区域管理器由一个中央控制器控制。
15.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识别周转箱id和摆渡车id的rfid读卡装置;扫码器、红外传感器,检测装置安装在换轨器、收发平台、升降平台提升机构、转运平台和轨道上。
16.本发明的意义在于:箱式物流水平传输路径采用轨道传输结构后,收发站建站无需依靠管井实现,轨道经过的任何位置都可以设置收发站点,系统的管井可以减少50%以上,水平传输的轨道路径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制造费用和维护费用的投入,整个系统结构简洁,传输效率提高,故障率明显得到控制,系统投资成本大幅度下降,有利于箱式物流系统的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应用推广更顺,前景一定更好。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结合附图阐述对本装置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8.图1为本发明系统运行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水平轨道区域收发站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管井转运平台与管井吊箱对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如图2和图3所示,图中标号分别为:10、管井;100、管井吊箱;101下层周转箱柜;102上层周转箱柜;106驱动器电机;107红外传感器;20、换轨器;20a、换轨器a;20b、换轨器b;20c、换轨器c;20d、换轨器d;250、安装螺栓;29、旋转轨;292、轨道安装板;297、吊杆;298、换轨器固定端;299、旋转轨基点;30、摆渡车;31、主动轮总成;33、驱动体;332、车头防撞机构;34、主动轮驱动器;342、驱动轮;35、被动轮;36、滚筒;37、吊箱;38、锁闭机构;39、滚筒电机;391、滚筒驱动带;40、周转箱收发站;400、升降平台滾筒电机;408、平台驱动器;4011、管井收发站接收平台;50、周转箱;60、转运平台;601、转运平台a;602、转运平台b;608、转运平台驱动器;701、扫码器;702、红外传感器;90、轨道;907、轨道拉杆;909、天棚;f、上行轨道;r、下行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和现有设备的技术解决方案,结合附图阐述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有利于对该技术的了解,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定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系统包括摆渡车30、换轨器20、转运平台60、周转箱收发站40和轨道90。
24.见图2、图3,摆渡车30是周转箱50的摆运工具,只负责在水平轨道上运行,摆渡车30分驱动体304和吊厢307两部分,吊箱307设计在摆渡车30驱动体304的下方,吊厢307两头贯通,供周转箱50进出,吊厢307两头设置有锁闭机构,吊箱挡板308收缩的锁闭机构由独立驱动器控制;吊厢307底部设计有同步带驱动装置306,驱动体304是吊箱307的动力源,设计在轨道90一周,摆渡车30由独立的摆渡车驱动器300做双方向运行,由于路径中的换轨器20采用旋转式结构,摆渡车30在双向运行时采取双轨单向运行原则,上行轨道f时车头朝前,下行轨道r时车尾朝前,摆渡车30在单轨道上运行时采取单轨双向运行的原则。摆渡车30采用双电源供电,直流电池组设计在驱动体304内,摆渡车30上安装有电刷和取电装置,摆渡车30驱动体部分的车两头和两边设计有防撞机构,摆渡车30可与区域内的水平传输系统中的周转箱收发站40的提升机构403和管井转运平台60进行对接,完成周转箱50转运和互传,摆渡车30不进入箱式管井10中运行。
25.见图1,轨道90是裝载车30的运行路径,是管井与管井,管井与周转箱收发站40的连接通道,按照箱式管井划分区域,依靠管井设计一个区域水平传输系统,区域内的轨道90可以连接1个以上的箱式管井10,轨道90可连接到区域内的管井转运平台60和周转箱收发站40上方的升降平台402;轨道90采用铝合金工字型结构,轨道90两个方向的双槽型口下平面的前后分别设计有二对双驱动轮和双摩擦轮,导向轮的运行轨面设计在工字型结构的两边立面,双槽型口上平面和立面设计导电铜轨排。
26.见图1、图3,换轨器20是裝载车30的运行路径的分配机构,设计在上下行轨道90中和转运平台60及周转箱收发站40的升降平台402边;换轨器20采用单旋转轨结构设计,换轨器20按45度一个端口的设计方法分布在旋转轨29一周,最大端口数可设计八个,旋转轨29只在4个端口往返旋转,最大旋转角度控制在135度区域中,换轨器20设计在系统轨道中,对摆渡车30进行双方向运行的换向控制和转角控制,用在摆渡车30进站时的转换方向和连接,换轨器20中的旋转轨29驱动器由步进电机控制,设计有旋转轨基点299位置,驱动器做2个方向旋转。
27.见图2、周转箱收发站40设计在地面层,是周转箱50的收发点,周转箱收发站40内设计一收发平台401,由提升机构403完成周转箱50进出站的传输,周转箱收发站40内的提升机构403及升降平台402设计有独立的驱动器,收发平台401设计有2个周转箱长度面积,升降平台402通过垂直提升机构403控制,升降平台402上方可与水平轨道90的换轨器20对接,下方可与收发平台401对接,收发平台401、提升机构403设置的提升机构驱动器400为直流减速电机。
28.系统运行管理装置包括区域管理器、中央控制器,所述的区域管理器设计在一个水平轨道传输系统的控制区域,每个管井相关的水平区域由一个区域管理器控制,一个水平区域内连接多个管井的水平传输系统可以是一个区域管理器控制,系统所有的区域管理器由一个中央控制器控制。
29.见图2、图3,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识别周转箱id和摆渡车id的rfid读卡装置;扫码器701、红外传感器702,检测装置70(包含扫码器701和红外传感器702)安装在换轨器20、收发平台401、升降平台402提升机构403、转运平台60和轨道90上。
30.实施例1,参考示意图1,图3,摆渡车30从转运平台b602上转运周转箱50的运行的过程的控制说明:在管井转运平台60边上设计有摆渡车30停车场80,根据本层水平传输站点数和传输量的要求设计停车场的摆渡车30数量,转运平台60边停车场80的摆渡车30处于待机状态,随时发车到转运平台b602边转接管井转出的周转箱50。管井转运平台60设计有二个周转箱50的转运平台601和602停放位置,以满足转运效率的需要。
31.周转箱50经管井10管井吊箱100传送到本层的管井10转运平台60前,周转箱50进入转运平台a601的信息被水平传输系统接收后,管井10转运平台a601传输带被提前启动(该段为管井管理),周转箱50经红外传感器702检测到周转箱后,转运平台b602的周转箱传输带启动,周转箱50被转运到转运平台b602上,此时换轨器a20a的旋转轨29顺时钟旋转,从1#端口位置转到3#端口位置停,同时停在停车场80的摆渡车30启动,参考图1,停在停车场80靠外的一辆摆渡车30从换轨器a20a的第7#端口进入到旋转轨29上停,摆渡车30停在旋转轨29上信息被检测装置70((包含扫码器701和红外传感器702))检测到,旋转轨29开始反时
钟旋转,从3#端口位置转到1#端口位置停,摆渡车30一头朝转运平台b602方向,摆渡车30该头的吊箱挡板308打开,摆渡车30的吊箱307传输带306被启动,转运平台b602周转箱传输带立即启动,停在转运平台b602上的周转箱50经扫码器读取周转箱信息进入吊箱307内(此时周转箱条码与目标站绑定,空箱返回时经收发站操作后按条码归属由管井系统扫码器识别后自动回收)。周转箱50进入摆渡车30吊箱307后,摆渡车30下行轨道r从换轨器a20a的旋转轨29经换轨器20的5#端口出换轨器,摆渡车30经下行轨道r进入系统轨道运行。
32.见图1,空摆渡车30或装有空周转箱50的摆渡车30从水平轨道系统前往管井边停车场或通过管井系统传输周转箱50及完成周转箱50返回,均需要经过换轨器20a的6#口上到旋转轨29上转运,接6#口的轨道为上行轨道f轨道,无论空摆渡车30或装有空周转箱50的摆渡车30都需要经过这条轨道,空摆渡车30返停车场时如该轨道繁忙也只能排队在上行轨道f轨道中等候,摆渡车30接送周转箱收发站40的周转箱50时如该轨道繁忙也只能排队在上行轨道f轨道中等候。
33.实施例2,参考示意图1,图2:摆渡车从换轨器a20a的5#端口向换轨器d20d的收发站运行的过程的控制说明:摆渡车30下行轨道r从换轨器a20a的旋转轨29经换轨器a20a的5#端口出换轨器,摆渡车30下行轨道r进入本段系统轨道的信息返回到换轨器b20b,换轨器b20b的旋转轨29从1#端口顺时钟旋转到4#端口停,摆渡车30下行上到换轨器b20b的旋转轨29上,摆渡车30停在旋转轨29上信息被检测装置70((包含扫码器701和红外传感器702))检测到,旋转轨29开始反时钟旋转,从4#端口位置转到1#端口位置停,摆渡车30上行从1#端口位下换轨器b20b,摆渡车30上行轨道f沿轨道90向换轨器c20c方向运行。
34.摆渡车30进入本段系统轨道的信息返回到换轨器c20c,换轨器c20c的旋转轨29从1#端口顺时钟旋转到2#端口停,摆渡车30上行从6#端口上到换轨器c20c的旋转轨29上,摆渡车30停在旋转轨29上信息被检测装置70((包含扫码器701和红外传感器702))检测到,旋转轨29开始顺时钟旋转,从2#端口位置转到3#端口位置停,摆渡车30上行从3#端口位下换轨器c20c;摆渡车30进入本段系统轨道的信息返回到换轨器d20d,换轨器d20d的旋转轨29从1#端口顺时钟旋转到2#端口停,摆渡车30上行从6#端口上到换轨器d20d的旋转轨29上,摆渡车30停在旋转轨29上信息被检测装置70((包含扫码器701和红外传感器702))检测到,旋转轨29开始反时钟旋转,从2#端口位置转到1#端口位置停,摆渡车30上行从3#端口位下换轨器c20c。
35.摆渡车30一头朝驱动轴404方向,驱动轴404的升降平台滾筒电机407启动,摆渡车30该头的吊箱挡板308打开,摆渡车30的吊箱307传输带306被启动,周转箱50从摆渡车30的吊箱307中移出进到驱动轴404上,驱动轴404上的红外传感器702检测到周转箱50到达,升降平台404的升降平台滾筒电机407停止转动,提升机构403的提升机构驱动器400启动,驱动轴404向下运行,驱动轴404与收发平台401在同一水平位置时,提升机构403的提升机构驱动器400停止运行,收发平台401的平台驱动器408启动,驱动轴404的升降平台滾筒电机407向外转动,周转箱50从提升机构403的驱动轴404向收发平台401移动,周转箱50进入收发平台401二号箱位置的信息被红外传感器702检测到,收发平台401的一号箱位置的平台驱动器408启动,周转箱50进入收发平台401一号箱位置,进入信息被红外传感器702检测
到,一号箱位、二号箱位平台驱动器408关闭,水平轨道传输段的传输工作结束。
36.驱动轴404完成周转箱50进站后由提升机构驱动器400将其送到水平轨道对接位置,为下一个转接任务做准备。当系统转运任务不繁忙时,驱动轴404可待机在收发平台401位置上,完成空周转箱50的返回工作。
3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款箱式物流水平传输系统,其特征为,系统包括摆渡车(30)、换轨器(20)、转运平台(60)、周转箱收发站(40)和轨道(90),所述摆渡车是周转箱(50)的摆运工具,摆渡车(30)分驱动体(33)和吊箱(37)两部分,吊箱(37)两头贯通,设计有周转箱(50)进出用的传动机构和锁闭机构,所述的轨道(90)是摆渡车(30)的运行路径,是管井与管井,管井与周转箱收发站(40)的连接通道,所述的换轨器(20)是摆渡车(30)的运行路径的分配机构,设计在上下行轨道(90)中和转运平台(60)及周转箱收发站(40)升降平台(402)边,所述的周转箱收发站(40)内设计一收发平台(401),由提升机构(403)完成周转箱(50)进出站的传输,系统设计有摆渡车(30)、换轨器(20)、转运平台(60)、周转箱收发站(40)内的提升机构(403)及升降平台(402)设计有独立的驱动器,系统由运行管理装置控制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箱式物流水平传输系统,其特征为,所述箱式物流传输系统水平传输部分,按照箱式管井划分区域,依靠管井设计一个区域水平传输系统,区域内的轨道(90)可以连接1个以上的箱式管井(10),轨道(90)可连接到区域内的管井转运平台(60)和周转箱收发站(40)上方的升降平台(40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款箱式物流水平传输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水平传输系统中的轨道(90)采用铝合金工字型结构,轨道(90)两个方向的双槽型口下平面的前后分别设计有二对双驱动轮和双摩擦轮,导向轮的运行轨面设计在工字型结构的两边立面,双槽型口上平面和立面设计导电铜轨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箱式物流水平传输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换轨器(20)采用单旋转轨结构设计,换轨器(20)按45度一个端口的设计方法分布在旋转轨(29)一周,最大端口数可设计八个,旋转轨(29)只在4个端口往返旋转,最大旋转角度控制在135度区域中,换轨器(20)设计在系统轨道中,对摆渡车(30)进行双方向运行的换向控制和转角控制,用在摆渡车(30)进站时的转换方向和连接,换轨器(20)中的旋转轨(29)驱动器由步进电机控制,设计有基点位置,驱动器做2个方向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箱式物流水平传输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摆渡车(30)是周转箱(50)的运载工具,只负责在水平轨道上运行,由于摆渡车(30)路径中的换轨器(20)采用旋转式结构,摆渡车(30)在双向运行时采取双轨单向运行原则,上行时车头朝前,下行时车尾朝前,摆渡车(30)在单轨道上运行时采取单轨双向运行的原则,摆渡车(30)需进行二个方向的控制。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款箱式物流水平传输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摆渡车(30)是系统传输的载体,摆渡车(30)由两部分结构组成,分驱动体(33)部分和吊箱(37)部分,驱动体(33)是吊箱(37)的动力源,设计在轨道一周,吊箱(37)部分为二头敞开式结构体,吊箱(37)最下方设计有滚筒(36),由独立的滚筒电机(39)做双方向运行,吊箱(37)二个敞开面的左右两边设计有可控的挡板,挡板收缩的锁闭机构由独立驱动器控制。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款箱式物流水平传输系统,其特征为,所述吊箱(37)部分设计在摆渡车(30)驱动体(33)的下方,摆渡车(30)可与区域内的水平传输系统中的周转箱收发站(40)的升降平台(402)和管井转运平台(60)进行对接,完成周转箱(50)转运和互传,摆渡车(30)不进入箱式管井(10)中运行。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箱式物流水平传输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摆渡车(30)采用双电源供电,直流电池组设计在驱动体内,摆渡车(30)上安装有电刷和取电装置,摆渡车
(30)驱动体部分的车两头和两边设计有防撞传感器,车内安装有控制电路和通讯装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箱式物流水平传输系统,其特征为,所述周转箱收发站(40)是周转箱(50)的收发点,周转箱收发站(40)设计在地面层,周转箱收发站(40)设计有收发平台(401)和与水平轨对接的升降平台(402),收发平台(401)设计在站内,设计有2个周转箱长度面积,升降平台(402)通过垂直提升机构(403)控制,升降平台(402)上方可与水平轨道(90)的换轨器(20)对接,下方可与收发平台(401)对接,收发平台(401)、提升机构(403)设置的提升驱动器(400)为直流减速电机。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箱式物流水平传输系统,所述系统运行管理装置包括区域管理器、中央控制器,所述的的区域管理器设计在一个水平轨道传输系统的控制区域,每个管井相关的水平区域由一个区域管理器控制,一个水平区域内连接多个管井的水平传输系统可以是一个区域管理器控制,系统所有的区域管理器由一个中央控制器控制。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箱式物流水平传输系统,所述检测装置(70)包括识别周转箱id和摆渡车id的rfid读卡装置;扫码器(701)、红外传感器(702),检测装置(70)安装在换轨器(20)、收发平台(401)、升降平台(402)提升机构(403)、转运平台(60)和轨道(90)上。

技术总结
一款箱式物流水平传输系统包括摆渡车、换轨器、转运平台、周转箱收发站和轨道,摆渡车成为周转箱的摆运工具,周转箱进出摆渡车设计有传动机构和锁闭机构,轨道是摆渡车的运行路径,是管井与管井,管井与周转箱收发站的连接通道,换轨器是摆渡车的运行路径的分配机构,设计在上下行轨道中和转运平台及周转箱收发站升降平台边,周转箱收发站由提升机构完成周转箱进出站的传输,系统设计有检测装置,摆渡车、换轨器、转运平台、周转箱收发站内的提升机构及升降平台设计有独立的驱动器,系统由运行管理装置控制运行,水平传输路径采用轨道传输结构后,收发站建站无需依靠管井实现,传输效率提高,故障率明显得到控制,系统投资成本大幅度下降,应用推广更顺更好。应用推广更顺更好。应用推广更顺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51)Int.Cl.B65G35/00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优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8
技术公布日:2022/11/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tieba.8miu.com/read-6348.html

最新回复(0)